戏曲大舞台之粤剧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粤剧则产于我的家乡——广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后来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春柳社新剧(俗称文明戏)的影响,纷纷组织“志士班”,与工人、学生一起,进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编演了《文天祥殉国》等戏。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社经常集中在广州、香港、澳门演出,习称“省港大班”。他们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很快使自己丰富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所谓“江湖十八本”;清同治七年(1868)以后,又有《黄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出现了侧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等,称为“大排场十八本”。“省港大班”阶段的剧目有根据西文电影、小说改编的《贼王子》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剧《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西河会》、《罗成写书》以及现代戏《山乡风云》等。已经摄制成影片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
粤剧的脚色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的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
粤剧的著名演员早期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后建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的二花脸李文茂,创建粤剧同业行会“八和会馆”的老生邝新华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
现在你是否感受到它的内涵了,是否品味到它的韵味了,不如你也向我介绍一下你的家乡戏吧!!!
十分钟环游中国
游遍中国,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可我万万没想到,它会实现得这么快。想知道吗?请随我来吧——
活动课上,同学们都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在西趟房前打乒乓球,有的在篮球场打篮球,有的在跑道上练习跑步,还有的仨一伙俩儿一串的在做游戏……可我和赵琳又无处可去了。
“也不能干呆着啊,我们干什么呢?”赵琳撅着嘴对我说。“我也不知——”说到这里,突然,我脑中灵光一现,“我知道了,我们可以体验一下盲人的感觉!”赵琳茫然的眼神告诉我,她没听明白。于是我详细地为她介绍了游戏规则。就是一个人闭着眼睛,另一个人用语言为她指路。她听到后十分高兴地说:“哈哈,我们终于有事儿干了!”
游戏开始了,我让赵琳先闭上眼睛,她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极不舍地,十分不情愿地闭上了眼睛,仿佛这是她最后一刻看到光明,眼里布满了太多太多的留恋。她左手紧紧拽着我的衣服,我们就开始出发了。“去哪儿呢?去一个人少的地方吧,不然别人还以为我俩有病呢!”我心里想着。于是,我们就去了操场东侧墙边的健身器材处。
平常走路都是我紧追着赵琳,她那大踏步,无人能及啊!今天倒好,我走一步,她要走两步,就像古时秀房中的女子,轻迈金莲,手不动,肩不摇,斯斯文文的,真有意思。她走了十几步后就不敢走了,她像是怕撞到什么东西,步子变得更小了,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我鼓励她大胆向前走,没事儿的,有我呢。终于挨到了目的地,我说:“现在我们到了桂林山水,你摸摸这树,你踩踩这草。你再摸摸这儿,这就是榕树垂下来扎在地下支持根,你再嗅嗅这清新的空气,你听,还有水声……”其实这里是操场的东墙边,有修剪得像球状的松柏,树间有小草,榕树的支持根其实就是墙上的爬山虎。而那所谓的水声,就是东墙外沙坑里的小水泡儿子。赵琳傻呵呵地笑,也不说话,仿佛真的陶醉在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我们接着走,穿过了一根根柱子,来到攀缘架前,其实柱子是一排排的单双杠。我又继续解说道:“现在,我们来到了当年红军远征时渡过的铁索桥,你一定要渡过它。”赵琳有些胆怯,不想过去,但我岂能放过她。我又说:“你怎么没有继承先烈的优良传统?你想想,如果红军不过铁索桥,红军的战争能胜利吗?红军不能胜利,能有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吗?没有和谐社会,能有你吗?”经过我的一番“洗脑”后,赵琳终于招架不住,就剩下傻笑了。于是,她不得不去攀越铁索桥。她的手摸索着,左脚踩着第一级锁链,右手抓着第三级锁链,右脚又攀上第二级锁链……就这样,她一步一步地攀到了第三级,再也不敢向上攀了。“哎,算了吧,我这个人心善,看不了别人受苦,下来吧!”我佯装叹息道。赵琳忍不住笑。她对我说:“我们还是再回桂林吧,那里风景好。”我抬头看到南面的车棚处有一排杨柳,柳条下垂到地面,随风飘拂,柔美可人,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于是我带着她走到柳树前,说:“现在是云南了,这里四季如春,风景更加秀丽。”赵琳睁开眼睛,看到面前的景象,又开始呵呵地傻笑。
轮到我闭眼了。闭上眼睛,才知道光明的可贵,才知道盲人的痛苦,才知道先前赵琳为什么那么害怕。我紧紧地拽着赵琳的衣角不放,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挪动,好像过了漫长的半个世纪,只听赵琳说了声:“高抬腿,迈!”我不敢怠慢,照着她说的做了。就这样,连迈了数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正疑心这是哪儿,忽然我的手碰到一块平躺着的、厚厚的、悬空的玻璃,我又仔细地摸了摸,原来是乒乓球桌啊。她解说着:“我们现在到达的是西藏!”噢,原来西藏就是西趟房啊!咦,你还别说,还真有西藏的感觉,仿佛经历千难万难,历经千辛万苦,登上了那无数的台阶,终于到了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还真有那居高临下的感觉,让人心胸摇荡。
她又接着带我走,走了很长时间,经历了迈、走、跨、跳一系列的过程,只听她说:“我们现在到长江三峡了。感觉一下,这里的山高岭连,水流湍急的气势吧!”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三峡雄奇、壮丽的画面,耳畔似乎还传来猿猴哀婉的啼叫声。“张开眼吧,好好欣赏三峡的风光。”赵琳说道。我慢慢地张开眼睛,周围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过了一会儿才恢复过来,她像从梦境走到了现实。我奇怪地问:“这哪里是三峡啊,这不就是三辆车吗?”赵琳笑着解释:“这两辆车不就是两岸的高山,中间的这一辆不就是滔滔的长江水吗?”我狂笑不止,“赵琳,你真是太有才了!”
……
哈哈,我们的活动有趣儿吧。如果你愿意,只要发挥想像,游遍中国,也不是一件难事儿!
初二:齐鑫
相似题目
-
戏曲大舞台之粤剧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后来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春柳社新剧(俗称文明戏)的影响,纷纷组织“志士班”,与工人、学生一起,进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编演了《文天祥殉国》等戏。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社经常集中在广州、香港、澳门演出,习称“省港大班”。他们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很快使自己丰富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所谓“江湖十八本”;清同治七年(1868)以后,又有《黄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出现了侧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等,称为“大排场十八本”。“省港大班”阶段的剧目有根据西文电影、小说改编的《贼王子》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剧《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西河会》、《罗成写书》以及现代戏《山乡风云》等。已经摄制成影片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粤剧的脚色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粤剧的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粤剧的著名演员早期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后建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的二花脸李文茂,创建粤剧同业行会“八和会馆”的老生邝新华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现在你是否感受到它的内涵了,是否品味到它的韵味了,不如你也向我介绍一下你的家乡戏吧!!!1200字 初一 散文
-
戏曲大舞台之粤剧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粤剧则产于我的家乡——广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后来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春柳社新剧(俗称文明戏)的影响,纷纷组织“志士班”,与工人、学生一起,进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编演了《文天祥殉国》等戏。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社经常集中在广州、香港、澳门演出,习称“省港大班”。他们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很快使自己丰富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所谓“江湖十八本”;清同治七年(1868)以后,又有《黄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出现了侧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等,称为“大排场十八本”。“省港大班”阶段的剧目有根据西文电影、小说改编的《贼王子》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剧《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西河会》、《罗成写书》以及现代戏《山乡风云》等。已经摄制成影片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粤剧的脚色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的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粤剧的著名演员早期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后建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的二花脸李文茂,创建粤剧同业行会“八和会馆”的老生邝新华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现在你是否感受到它的内涵了,是否品味到它的韵味了,不如你也向我介绍一下你的家乡戏吧!!!1200字 初三 说明文
相关推荐
-
戏曲文化“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角色和命运。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900字 初三
-
戏曲观后感戏曲是我国的国粹,戏曲频道弘扬了传统的戏曲艺术,宣传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国粹文化。星期天,原本对戏曲知识一无所知的我在妈妈的带领下观看了央视十一套的节目。打开电视,很巧,播放的正是京剧《赵氏孤儿》,只见里面的人物个个都画了一张大花脸,不由得让我吓了一大跳。“大花脸”中最凶神恶煞的应该是屠岸贾了,只见他瞪着牛一般大小的铜铃眼,凶相毕露的大声询问程婴:“赵氏孤儿在哪里?快快交出”饰演程婴的演员说道“不知大人此话何来,我年过五旬,何来婴儿?”……虽然里面的人儿个个演的活灵活现、唱的字正腔圆绘声绘色,可我一点都不想看,心里转满了动画片。看看时间,才5分钟!心里立刻冒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看动画片时时间过得那么快,而看戏曲时间却过得那么慢呢?在前十分钟里,我几乎是盯着钟过的,我何尝不想在分针上加个火箭推进器呢!“哈欠”!瞧,我都打哈欠了,上眼皮似乎变成了铁,不停地与下眼皮打架。最后下眼皮招架不住,不仅投降,还让瞌睡虫爬上了身。一直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的我,不知过了多久一个激灵醒过来,不行,还要写作文呢!我抬起头,这时程婴的妻子出场了。她上来唱了一段,然后询问程婴“孩子呢”?程婴一时语塞,屠岸贾大叫“拉下去”。这时剧情似乎更加曲折,我也逐渐被这曲折的剧情给吸引住了,双目也紧紧地、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视屏幕,比看我最喜欢的动画片还要认真几倍呢。我在心里默默的想:真没想到,我竟然会喜欢上看戏,甚至连喜怒哀乐都和剧中人物们连在了一起。当看到白发老人公孙杵为保赵氏孤儿被屠岸贾残忍杀害的那一段,我的心陡然一紧,为这位正直善良的老人被杀害而感到一阵悲哀。很快,一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我恋恋不舍的关掉电视,心想,有机会还要再好好领会领会戏曲博大精深的内涵哇!小小的戏曲舞台,却能演绎出无数精彩的故事,更为广大的戏迷们带来了精彩的艺术享受和精神需求!戏曲,真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啊!750字 初三 观后感
-
戏曲观后感戏曲,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的博大精神,源于它立世五千余年。在这个星期二的下午,我们xx小学迎来了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同学们都一个个怀着激动之心来到了现场,在学校搭起来的舞台上,演员们一个甩袖犹如一道和煦的春风,将京剧的气息撒至校园的每个角落;一个迈步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般,掉入了京剧的大殿。我们在演员们身上看到了戏曲的魅力,不是想象的那么乏味,而是令人沉醉于此。同学们的目光紧盯着舞台上的演员,眼中充满了赞叹的神色,好美丽啊!原来京剧也可以演绎得这么洒脱,富有虚实的色彩。舞台上演员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不愧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汗水的背后除了努力,更是坚持,演员们的唱、念、做、打看似信手捏来的,却在台下付出了不知道有多少的汗水。演员们精彩的表演结束,台下同学们的掌声犹如阵阵波涛,席卷了整个校园,叫好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演员们谢幕的微笑,沐浴在同学们的赞美声中,也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喜悦之情。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艺术的瑰宝,是珍贵的,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去延续这份辉煌,我相信,中国的京剧必定会闪耀出它璀璨的光芒。450字 初三 观后感
-
戏曲观后感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戏剧文化博大精深,京剧又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但是11月30日下午我们在学校里听到了被誉为京剧之后的第二大剧种——评剧。其实之前在我心里,戏剧都是一样的,我听不出戏剧里的抑扬顿挫,咿咿呀呀的曲调更是让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摸不着头脑。可是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评剧,是流传于我们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二。而且评剧还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戏曲文化都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精华。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更应该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不仅是我们爱国意识的体现,更是我们对我们精神境界的一个提升。今天我们在校园里听到的评剧非常震撼,评剧老师还教给我们一个评剧演出里的基本台步——原场。通过跟老师近距离的接触、教学。我们真心了解到戏剧工作者的不易,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简单的台步却有如此繁杂的肢体动作配合、身形如此优雅。虽然我学得很一般,但是却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并得到一个奖品作为奖励,我很开心。另外,评剧里的乐器也是十分独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二胡。二胡拉出来的声音也是非常好听。一个只有两根弦的乐器,通过老师的演奏却能演绎出喜怒哀乐各种情感。这些乐器都是我们平时没有听过没有接触过的。我非常想要一探究竟,想要向老师讨教学习。这次戏曲进校园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戏剧方面的知识,更懂得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不易。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付出才能获得赞美的掌声。这就像我们学生学习一样,虽然有时候很枯燥乏味,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学习了,去付出了,我们不仅能收获知识,更能在我们以后的成长之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努力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校园生活才会无悔!最后,感谢学校、感谢班主任梁琦老师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一定不辜负学校的期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争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800字 初三 记叙文
-
戏曲观后感11月1日起,由合川区委宣传部、区创建办、区文联、区教委、区文化委主办,区艺术团、五度传媒、区文化馆、区剧协承办的经典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区44所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共惠及学生43772人。一是戏曲表演。精心组织了一台以川剧、曲艺和戏剧小品的戏曲表演,让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经典戏曲的精彩演出,为广大的师生们带来了川剧锣鼓吹打《社会主义好》;清音表演唱《见义勇为人人夸》;川剧折子戏《滚灯》;小品《整出来的事》;川剧绝活《变脸吐火》;曲艺说唱《教训》。配合表演的同时对广大师生普及戏剧曲艺知识,弘扬了戏剧曲艺传统艺术。二是戏剧讲座。采取以讲为主演为辅的方式,举办戏曲基本知识讲座,配合举行戏剧部分片段表演。培养师生对戏剧曲艺的欣赏水平,激发师生的戏剧曲艺兴趣。三是戏曲巡展。结合近年来合川戏曲活动的实际,以普及戏曲知识为主,编制一批大小适中的户外展板,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区进行展览。弘扬戏剧曲艺艺术,提供戏剧曲艺展演平台。四是戏曲课堂。选择川剧、京剧、曲剧和戏剧小品类经典戏曲及知识讲座,刻录制作成40分钟一部的光碟,安排各学校利用各班级相关课时进行播放,并印制一批戏曲知识宣传单,发放到每名师生手中。500字 初三 观后感
-
广东粤剧在广东什么最受欢迎的呢?当然是出了名的广东粤剧。粤剧是广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剧种。由于它产生于广东,所以称被为粤剧。这得从明末清初说起。当年,弋阳腔、昆山腔、梆子、徽调、汉调等,传入广东,广东的一些本地戏班汇百家之长,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被称为“广腔”。 清代道光年间,广州的戏班分为本地班和外江班。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山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来又以“梆簧”作为基本唱调。此时的本地班已经与外江班“判然迥殊”,进而逐渐形成粤剧。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一段唱腔中,梆子腔、二黄腔、西皮腔、牌子曲各成段体,从不互相渗杂,一腔到底。粤剧唱腔音乐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板腔体有梆子、二黄两类,梆子有首板、慢板、中板、芙蓉、叹板、煞板等板式;二黄也有首板和慢板,还有二流、滚板等板式。粤剧的乐器可多了,主要分为管弦乐和打击乐两大部分。前者以高胡、二弦、扬琴、喉管为主要领奏乐器。除民族乐器外,粤剧音乐还大胆地采用西洋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萨克管等中低音乐器。粤剧的戏服更是五花八门,让你看的头晕眼花。粤剧的戏曲服装是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改良后而形成现今传统程式化的形态。粤剧服装的分类有蟒、甲、褶子、帔及衣五种。粤剧的角色原分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 以后行当愈来愈繁多,到了清末民初,按照“戏班论位”的惯例排列是:武生、小武、花旦、正旦、正生、总生、小生、公脚、大花面、二花面、男丑、女丑,此外还有武旦、夫旦、六分、拉扯、五官虎、手下等。戏班实际上只看重武生、小武、小生、花旦和丑五行,其余行当成为次要的行当。粤剧开场时,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颇罕见。粤剧的剧目以生旦戏为多,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并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创造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又从电影、话剧中借鉴和吸取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粤剧就是这样,一代代地师传身授下去。80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
戏曲传统艺术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骛,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主体,外国戏剧一般专指话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500字 高一 说明文
-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和尚没有钱为寺庙铸一尊佛像,因为佛像造价甚高,于是他利用朋友送给他的水泥来塑造一尊佛像。做好了之后,由于佛像太大,没有办法从大门搬进去,于是他雇了一辆吊车从屋顶上吊下去。吊车将佛像吊到离地面约1米高时,不慎佛像掉下去摔坏了。和尚很伤心,但是由于天色已晚,便进屋休息了。那一晚突然下起雨来,雨水渗进佛像破裂的缝里去,使得裂缝更加大了。第二天,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和尚起来做早课,无意中瞥见佛像裂缝里好像有闪闪发亮的光。他跑进屋里,拿了根棍子撬开水泥,结果现出了亮闪闪的一尊金佛像!据说那是现今世上发现的最大块的金块。同样,你的内心也有座金色的你,等着你去发掘,但是你必须先相信它是真实的。而如何使金色的自我呈现出来呢?看看周围成就卓越的人,拿他们做榜样,学习他们的长处及成功之道。300字 初一 说明文
-
我的舞台平凡者也同样美丽——题记黎明,尘嚣尽扫,世界陷入冰雪般的宁静。大地,像是被一只隐形的大手捂住了嘴。我起了个大早,坐在椅子上绝望地想起了昨天那一幕。我兴冲冲地背着书包奔向训练室,连蹦带跳。老师准备组织一个英语话剧,我和琳竞争一个角色已经很久了,老师一直在我俩之间拿不定主意。我的口语比琳好,老师经常表扬我,老师叫我过去,说是要宣布表演名单,肯定是我!一定是我!老师绝对是要告诉我这个喜讯!我乐滋滋地边想边跑,不一会儿就到了训练室。我急匆匆推开门,哎呀!老师和琳已经在里面了,我急忙跑进去。只听老师对我说:“你的口语很好,但你的表演不如琳,所以我决定让她在前面演,你站在幕后配音!”看着老师的嘴唇一张一合地说出这句话,我只感觉脑袋嗡嗡直响,之后老师说什么也没听见。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场噩梦。不,不,这和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样啊,怎么会是这样呀!怎么办?我只能躲在厚厚的幕布后念台词了,漂亮的服装,夸张的动作全归别人了,我能得到什么呢?鲜花、掌声都是属于别人的。“唉!”想到这里我不禁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难道我的舞台注定在幕后?”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就当一个不被人重视的小角色呀!……不好!快到上学时间了,我急急忙忙冲下楼。天空被洗得澄蓝,泛着清脆的鸟鸣溅起的涟漪,一位苗圃工人正在花坛旁修剪花花草草。看到他,我不禁眼睛一亮,自打我搬进这小区,就没有一天早晨没看到他在照料小区里的植物,按理说,苗圃工人应该算是个小职位,他在这岗位上干这么多年,难道不烦吗?我走上前,问:“苗叔,您干这行这么多年了,难道您就没想过离开这个平凡的小职位吗?“哎,小姑娘,这可不是一个平凡的小职位。”“可的确很少有人关注它啊!”“是的,但我的确觉得这并不平凡,把平凡的东西做好就是不平凡。平凡者也同样美丽啊!”“把平凡的东西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喃喃地反复念着这句话,反复咀嚼着,好像悟出了点什么。到了学校,我又兴冲冲地奔向训练室,我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投入,我想: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悠闲,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人生舞台上没有小角色,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80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
我对戏曲的认识关于我对戏曲的了认识还是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的我还在农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一位资深的老戏迷。就这样我知道了中央电视台11套戏曲频道和河南台的《梨园春》。慢慢的我喜欢上了戏曲。中国的戏曲流传着许多经典戏曲节目,有许许多多的著名片段。根据《打金枝》和《穆桂英挂帅》等选段,可以知道戏曲演员的穿戴又很多的讲究,鞋子男女穿的都是高底鞋。女人穿的都是红色或粉红色,上面绣上不同颜色的图案,再挂上一些小首饰做陪衬,真是巾帼不让须眉。男人穿的都是黑白黄的大褂,加上一脸的大胡子,威武极了!真是没想到穿戴还这么讲究。还有川剧表演更加精彩,脸谱有各种各样,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的搭配都有。像变戏法一样用袖子或扇子一遮一放,就能变成另一副模样。每种颜色的脸谱都有一种含义,如红色代表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同时演员的表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非常的逼真,让人看一遍就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一个演员演正在喂小鸡,她首先去抓鸡食。然后找小鸡,最后一边撒食,一边看着它们吃。当时虽然没有小鸡,但是她演的却像真的在喂小鸡。再比如我在梨园春上看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是孙悟空在打妖怪,他与妖怪大战了三百回合,然后三下五除二把它们打跑了。于是他挥舞起他的金箍棒表演着各种动作,把猴子的表情和动作模仿的惟妙惟肖。以前的我都不怎么在意戏曲,可是后来才发现戏曲有那么的有趣、精彩、博大和深奥。这些也就只有戏曲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戏曲文化,比如豫剧、京剧、吕剧、平剧、越剧、黄梅戏等。在这不同的剧种里都能体现我国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精彩的典故,从明辨是非善恶、知晓人情事理,到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同时我通过对戏曲知识的了解,对戏曲文化的认识,要做到在生活中对父母要孝敬,对于朋友要真诚。700字 初一 说明文
-
戏曲大舞台作文“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看看下面的戏曲大舞台作文吧!【戏曲大舞台作文500字:我侃京剧】现在的青年朋友不大喜欢京剧,可我对京剧却十分感兴趣。我对京剧感兴趣都是受了爷爷奶奶的影响。他们酷爱京剧,只要电视里有京剧节目,如《九州戏苑》之类的,他们总是要看的。久而久之,我也受到感染。我发现,京剧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可说实在的,我对京剧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剧讲究的是“唱念做打”,只知道京剧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为一谈,甚至有时统称她们为“小旦”。完整的戏我只看过三部:《秦香莲》、《九江口》、《九道本》。现在文艺节目或是综艺晚会中所演出的京剧,大多是名剧名段,像这样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较喜欢的是《锁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苏三离了洪洞县”一段。有人认为京剧节奏慢,听着不耐烦。其实不然,京剧节奏感强,速度有快有慢,但这都是根据剧情而定的。快,快得让你听都来不及听,还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它已经唱过去了。像《秦香莲》中“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一段,速度多快啊!如果电视机屏幕上不打字幕的话,那是根本听不清的。为什么这样快呢?就是为了表达包公愤怒的感情和急于让陈世美认下秦香莲的迫切心情。慢,慢得能一个字拖半分钟的音。像《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唱词多慢啊,这是为了体现杨贵妃那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失落的心情。总之,京剧艺术极富魅力,只要细细鉴赏,就能发现无穷无尽的妙处来。我会继续看京剧、研究京剧的,并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理解京剧,喜爱京剧。【戏曲大舞台作文500字:走近父亲的秦腔】父亲爱唱秦腔,常扮演老生的角色。每到新年,他总要在村里的戏台上唱上个三本五折,七天八晚。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秦腔是什么,然而就是喜欢听那有板有眼的调子,觉得如同那时常爱吃的酸杏一样有味。于是,每到新年,就盼秦腔;每到秦腔演出时,则看得废寝忘食,毫无倦意。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父亲对我痴迷秦腔的言行表示反对。他说什么“唱戏是下的职业,学好了也无用处”啦,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啦。我听了似懂非懂,嘴里虽然答应着,心里却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然而我毕竟听从了父亲的话,被父亲送到了学校。日子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流过,秦腔的影子离我越来越远。父亲那宽厚结实的胸背遮住了我透视他心灵的眼睛,当我听他唱那一折折声情并茂的秦腔时,也体味不出他那复杂的思想感情。人生如戏,转眼间已演了几折,当我戴着中学生校徽从无知逐渐走向成熟时,我才渐渐从心灵上走近父亲。虽然他的“唱戏是下的职业”的观点带着浓厚的封建思想,虽然我对没能学唱味道醇厚、令人荡气回肠的秦腔感到遗憾,但我还是很感激他。是父亲让我学到了知识,走近他的秦腔。那一声声时而悲壮,时而婉约,时而苍凉的调子无不代表着他的思想感情,也从侧面反映了世事盛衰、人生百味。秦腔已成为父亲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秦腔寄寓着他全部的情怀。高兴的时候,他会在火炕上一边品茶一边唱;忧闷的时候,他也会唱上几句。父亲的一些性格特点在唱戏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记得在台上演出时,别的演员都不愿演不光彩的角色,可父亲却很乐意,他认为演这些角色更有教育意义。有人说他太固执,他却笑道:“唱戏的,何必当真呢?”父亲也挺有责任感,同台演员在演出时卡了壳忘了台词,他就及时小声告诉对方。他说不能蒙混过关,让台下的观众笑话,有的观众不懂,可他们中也有行家哩。村里有个老阿婆,一生无依无靠,孤独凄惨,平日里就爱听秦腔,父亲知道这个情况后,一有空就去给她唱。每当秦腔从老阿婆的屋里传出时,村里就有人说:“听,××的戏瘾犯了又没处唱了。”可我知道,那一声声的秦腔寄托着父亲对老阿婆的安慰和同情,村里人哪知他的内心呢!走近父亲,走近他的秦腔,我细细聆听着,我深深思考着。【戏曲大舞台作文500字:戏曲的艺术魅力】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戏曲大舞台作文500字:愿与戏曲相伴一生】“书房门前一支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婉转,悠扬——我这样形容它。别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没错,就是它——戏曲。也许你会笑我喜欢它。“戏曲?不会吧?你也太土啦。现在哪儿还有人听这个啊!”原本,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今天才发现了真正的它,然后,喜欢上了它。你听见了吗?它在诉说。诉说着千古的绝唱,诉说着永恒的经典,诉说着世界的惊叹。我想,它需要听众,我愿意听它诉说,用心。第一次真正打动我的戏曲是它。那浓烈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无数次的暗示,而那木头脑袋又屡敲不响,无奈于伤心离别。那颗心是火热的。我能感觉,我能触碰得到。而那股莫名的感动便也就通过我的指尖刺激了神经。《梁祝》——一个不老的神话。人们惊异于它的凄美。又该怎样让它更广为人知呢?戏曲便为它插上了双隐形的翅膀,让它飞跃了国界,在世界自由翱翔。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让它来诉说这最初的神话,自然就成锦上添花,给予了它最好的诠释。于是,便有了千古绝唱。经典,何谓经典?依我看,能绕梁三日,使人齿舌留香,便是经典。而那兼容二胡的温宛、铜锣的刚劲、琵琶的飞扬、月琴的优雅的戏曲又岂是“绕梁三日”?它是一种力量,穿透你身上的每个细胞;它是一股清泉,沁透了你的心脾;它是一缕阳光,贯穿于你的发梢到足底。于是,便有了“永恒”的经典。闻声寻去,世界惊叹的源头在哪儿?掀开那神秘的面纱,欣然,原来早已有种命定的情愫牵绊着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早已有那潺潺的戏曲之流在血液中流淌。于是,你找到了我,我也找到了你。欣喜若狂的打声招呼,然后相伴一生。1200字以上 叙事
-
粤剧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之后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构成粤剧。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春柳社新剧(俗称礼貌戏)的影响,纷纷组织志士班,与工人、学生一齐,进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编演了《文天祥殉国》等戏。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前后,不少粤剧大班社经常集中在广州、香港、澳门演出,习称省港大班。他们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很快使自己丰富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用心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仅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成立广东粤剧院。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所谓江湖十八本;清同治七年(1868)以后,又有《黄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出现了侧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等,称为大排场十八本。省港大班阶段的剧目有根据西文电影、小说改编的《贼王子》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剧《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西河会》、《罗成写书》以及现代戏《山乡风云》等。已经摄制成影片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 粤剧的脚色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粤剧的表演艺术持续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 粤剧的著名演员早期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后建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的二花脸李文茂,建立粤剧同业行会八和会馆的老生邝新华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 此刻你是否感受到它的内涵了,是否品味到它的韵味了,不如你也向我介绍一下你的家乡戏吧!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1200字以上 初一 说明文
-
趣味粤剧这个世界过于浮躁,意味著要探寻生活与情感的文化趣味。趣味粤剧,源于我婶婶。婶婶是粤剧团的演员,我从小就接触粤剧,喜爱听红线女的《荔枝颂》,渐渐地喜欢上粤剧,也因如此,我与粤剧文化便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情愫。我喜欢粤剧,喜欢舞台上的主演,喜欢花旦她那唱腔柔媚婉约、委婉动听,俏丽多姿,那一举一动,一指一看的节奏让我如痴如醉;粤剧,就像一股活源清泉,滋润了我那幼小的心灵。我幻想终有一天可以站上那个大舞台,穿起那长袍马褂,化好浓妆,台下满座的观众,只等待锣锵的奏乐,踏出那一步,仿佛这样,不只是为了一次的演出,而是在心里面完成一个心愿。每逢假期,我都会随著婶婶到剧团,每出演前,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地位了,生怕错失每一出戏;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人们都在对将开场的哪出戏议论纷纷;搭台边上攀爬站立著的是一群顽童。那锣锵就咚咚锵锵地试音闹台,貌似这半边天都要给闹翻了。一演出,我在后台津津有味地观赏婶婶主演的《窦娥冤》。演到精彩处,场内喝彩声不断,最精彩的要数《窦娥冤》的“六月飞雪”,戏剧化地凸显她的冤屈,每每精彩片段压制不住我那兴奋不已的情绪。有时,我也会学著咿咿呀呀地哼出几句,打著乱七八糟的手势,甩著潇洒的步姿,演著自己心仪的角色。剧团里的阿姨们都笑称,乐似“小花旦”。顿时觉得全身热血往上涌,烧红了脸,但又自我感觉有几分神似,同时有几分自豪感油然而生。说实在的,学习的过程并不简单,单是婶婶教的扎马步,简式筋斗都练得筋疲力尽,练一个撑姿势翻筋斗会把手臂磨破,膝盖摔破,惹得那些剧团里的阿姨们都笑破肚皮,有时练唱功练得沙哑以至说不出话来。我还是坚持地撑过来。儘管练得不够好,被阿姨们取笑当成乐趣。可是粤剧文化给我带来无穷的遐想,也给剧团的阿姨们增添无穷的乐趣。粤剧文化,相对现代许多人来说可能很陌生,随著时代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文化生活层面悄然改变,媒体节目满目琳琅,但我依然喜欢讲究文化内涵的粤剧风采。喜欢跟著婶婶排演,然后躲在后台反复练习著那一招一式。开演了,场子都满了!幕布放了,只说就要出场了。每每台上的锣锵咚咚响起。台下就乱了,后边的喊前边的坐下,前边的喊后边的为什麽不说最前边的立著,观众四边拉扯著向里面挤,里边的向週边叫著喊著,有的拼得面红耳赤挤将出来,全场一个闹腾腾。心中涌现满怀激情。粤剧的激情,学著委婉动人的唱腔,优美颱风,俏丽多姿的身段舞动著趣味。有时候,有些人的角色影响著我,对喜剧的人物是娇憨俏丽,悲剧人物则是妻楚哀怨,沧桑悲凉,震撼人心,与婉转妩媚的唱腔相互辉映,格外流利甜美。我为美好的事物停留著自己的感情,粤剧的唱腔缜密绵延,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多变,刻画入微,它们的光辉来自我成长的亮色,它蕴藏著那年少朴素的趣味,曾几何时,让我想起那个不为人知的梦想,我想传承粤剧文化,期望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成就一翻事业。喜欢舞动著身段演绎对世界的浮躁嚣喧,喜欢挥动衣袖献出精彩的一幕,偶尔为自己停留对粤剧的喜爱,歎息著岁月节奏的流逝……粤趣,不光可以用文字来摆弄,还可以回忆当年风采,一直都喜爱粤剧文化的我。回眸,时间流失文化,空荡荡的,除了轻吟、沉诉……只剩下回忆。有一个女孩,她喜欢粤趣,她为粤趣停留美妙的情感,遐想著喜欢由平淡到绚丽的过程。1200字以上 高二 记叙文
-
粤剧情粤剧情他们是一对爷孙。爷爷是个粤剧家,叫上官信,经常登台演出,但每次也就是得到那几个钱;孙子是个上五年级的小学生,叫上官鸣,父母因为车祸离开人世了,他成绩优异,在班上名列前茅。虽然生活清贫,但是两个人生活得其乐融融。可是,因为一个明星,打破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孙子上官鸣疯狂地迷恋上了周杰伦。周杰伦,众所周知、红遍大江南北的“天王小巨星”,一身帅气的打扮和咬字不清的风格,悠扬的声音,把上官鸣给迷住了。上官鸣,把自己的零用钱全拿去买周杰伦的海报,和他的专辑,家里的钱少得更可怜了。爷爷开始以为喜欢一个明星,没什么了不起,就放纵他,可是谁知,上官鸣竟然迷恋到如此程度!更气人的是,上官鸣一天到晚就知道唱周杰伦的歌,学习成绩急剧下滑。上官信很是伤心,因为,他本来是想上官鸣继承粤剧文化的,看来,现在很难了。于是,爷爷索性主动出击!有一天,上官鸣放学回来,正戴着耳机听周杰伦的《双截棍》,一边听,一边唱、一边跳。爷爷就站在那即将倒下的门前,抑制不了心中的怒气,怒视着他。上官鸣被吓到了,停止了跳舞,遵守纪律般的站在门前,低头无语。爷爷开口了:“看看你这衰样!像不像人啊,啊?像个疯子似的,唱着这么恶心的歌,你害不害臊啊?啊!”上官鸣被吓住了。他抬起头,对爷爷说:“可是……爷爷,我就是喜欢他。我喜欢周杰伦,他唱歌真的很好听!”“好听,好听个屁!”爷爷朝地上吐了一口口水,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上官鸣说,“你,你给我听好了,记好了!以后还在我面前唱这种快歌,唱这种听不明白的歌,跳这种白痴般的舞,我、我就跟你断绝爷孙关系!我没你这种孙子!”“你没资格管我!你没有!”上官鸣发火了,“我喜欢周杰伦,为什么不可以?你喜欢粤剧啊,你喜欢粤剧明星啊,为什么你就可以喜欢他们,我就不可以喜欢周杰伦?!你没资格管我,你没!”说完,哭着闹着跑到外面。爷爷捂住胸口,他是有心脏病的,慢慢往后退,坐到椅子上,从口袋里掏出定心药,吞了下去。然后叹息道:“唉!真不听话的孩子……”夜晚,静得出奇。全部人都下班回家了。他们俩坐在桌子前,吃饭,都不理对方,上官鸣第一个吃完,他马上跑进房间里,又在听爷爷认为的“鬼歌”。爷爷再一次叹息。其实,上官鸣的嗓音很好,很清脆,像铜铃般,很适合唱粤剧的,他是一颗好苗子,可是他就是喜欢流行歌,喜欢周杰伦,不喜欢粤剧。爷爷将近崩溃了。第二天,爷爷约唱粤剧的好友——王爷爷,到公园来聊天。“老上官。”王爷爷说,“听说你的孙子嗓音很好,为什么不好好培育他呢?”“唉。我也想啊!”爷爷叹息道,“可是他不肯。他就是喜欢那什么伦的歌。”“周杰伦!”“对!”爷爷接着说,“老王,你说我该怎么办啊?我真的要崩溃了。”他捂着头,哭了。“上官,不要这样。去劝劝他,也许他会改变主意的。”“改变不了,改变不了的!他一直都是着迷于周杰伦的了。我真的不想粤剧就这样丧失一颗好苗子!我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老上官,别这样。不是你的错,别把所有的东西都压在自己的身上。”老王一直在安慰上官信。“老王,谢谢你。我是时候该走了。”他站起来,转身离开。老王看到,他的背影十分憔悴。“老上官,拜拜,再见。”老王喊道。他很是担心,上官信会做出愚蠢的行为。也许,没人知道,他们的对话,上官鸣都听到了……再说,上官信承受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没错,老王预料到了——他会选择轻生。他走到湍急的珠江旁。闭紧双眼。可是,就在这时,远方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线——有人在唱粤剧,而且这声音十分熟悉。上官信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发现在一个舞台上,老王和上官鸣正在唱粤剧。上官鸣的声音很清脆,还一边做动作,唱得有模有样。台下,有许多观众观看。上官鸣正注视着远方的上官信呢。上官信,他,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完}---------------------------------纯属虚构。看了粤剧以后突然有了灵感。1200字以上 五年级
-
舞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每个人总是幻想着自己在舞台上收获掌声,鲜花。我们也习惯了为别人在舞台上的精彩鼓掌,为他人成功背后的辛酸而落泪。这几天大脑像影碟机一样不断的重复着一个小女孩在《职来职往》的求职全程,在深受震撼的同时也引发着我的思考,希望自己能留下点思想的痕迹。一位才19岁却拥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小女孩站在舞台中央,看着那稚嫩的外表,我带着太多的疑问了。慢慢的,她淡定从容的自我介绍着包括说出自己在学校被劝退的一些事情,在舞台上,她呈现出来的始终是一个的真实自我。面对着达人老师们专业技能的测评,她不慌、不畏、不备的回答所折射出来的老练和成熟让我自行惭秽。我不知道她有过什么样的磨砺,因为我懂得一个人彻悟的程度等于她所受痛苦的程度。带着更多的疑惑,我全神贯注的看着她的VCR。一个本该被捧在手心快乐成长的小女孩却由于上天恩赐了一位暴君——父亲,而不得不在暴力的环境下成长。她那一句“我开始报复这世界,既然别人都不喜欢我,我为什么还要善待别人”让我揪心,但看着她后来慢慢地开朗,慢慢地强大自己的内心,慢慢地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我开始从心里佩服这个小女孩。果然,达人老师们看到了她的转变,看到了她的潜质,纷纷为她亮起了希望之灯,让她的舞台在瞬间光彩夺目。其实站在舞台上陈述自强不息的事例并不少见,对于这样的情节已经很难激起我内心的涟漪。然而,当老师问她“市场营销的概念是什么?”。她居然能迅速的用自己的语言简洁而准确的给出解释。这样的局面让我充满了危机感,这样一个小女孩,没有走过高考这条独木桥,没有感受过象牙塔的美好,没有经过专业化知识的教育,有的只是自己的努力和积累,却能在通过自身的提升在舞台上演绎得如此娴熟。相比而言,现在的我很舒适的呆在象牙塔里,接受着专业化知识的教育,却未必能表达得如此顺畅。于是,我在思考着——在大学这个舞台上我的角色是怎样的?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会把大学当做我们自己的舞台,希望在这个舞台上可以演绎好自己的人生。我们会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会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我们对于一切未知的挑战都怀有最美好的憧憬。然而,当不再受到老师的高度关注时;当不再可以再大学这人才济济的舞台脱颖而出时;当不再拥有自己的观众时;当不再得不到掌声时,我们慢慢的沉默了、最后沉寂了!当不再受规章制度的管束时,我们自由了却不习惯了。。。。看不到舞台带给我们想要的收获,感受不到台下观众的欣赏,慢慢的,我们迷失了,找不到曾经的目标,圆不了曾经的梦想,驶不到想要的彼岸。我们期待大学成为我们的舞台,却从不愿精心搭建。只是在不停地迷茫,恐慌,唯恐得不到鲜花,获不到掌声,然而舞台回馈给我们一句最具戏剧化同时也极具讽刺性的对话。—“开始了吗?”,—“已经结束了!”。是的,时间就是这样残酷,在我们还没搭建好我们的舞台时,在我们还找不着我们在舞台上的竞争优势时,我们就得接受另外一个舞台的原则——社会生存规则之“优胜劣汰”。也许,是时候好好的去建设我们的大学舞台了。也许我们不再流行祖?b闻鸡起舞式的发奋图强;不再以孙康、车胤的囊萤映雪为荣;学习环境也不再需要像匡衡一样“凿壁偷光”;我们更加忘记了一种叫做“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然而,我们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建筑资源”。只要我们学会在枯燥的专业知识里探索出学习乐趣,打好舞台的基础,成为在社会立足的第一步;学会在浩淼的图书室里寻找自己想要的知识,提升自己素养,经常为自己的心灵来一次“沐浴”,从各方面来丰富自己的“舞台设备”;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系统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的舞台独具一格。当我们准备好一切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自己的舞台上的表现是多么的发挥自如,台下的观众是多么的欢呼雀跃,掌声是如此的悦耳,鲜花是那么的灿烂。不要担心,没有彩排的人生也许更值得期待,不知道的未来才具有更大的挑战。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当做舞台上的主角,不停的搭建属于我们自己的“舞台”,不断的使它丰富,精彩。即使没有观众,我们也要倾尽全力将人生在我们自己的舞台上直播到底!高三:xiayutiandeanyi1200字以上 高三 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