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道要开明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王朝政权几度更迭。究其原因,是帝王所奉行的统治政策是否得民心,开明的治国之道,历来是各朝君主的追求,而真正在这方面有所成功的却为数不多,一朝的兴衰,全在于治国的方法,开明则兴隆昌盛,闭塞的结果是覆灭。
“贞观之治”说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治理之下的兴盛,尽管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所用的手段极为残酷,但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却是不可否认的。在他治理朝政的时期,唐朝之所以出现一片繁荣景象,一方面有赖于他杰出的领导才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他虚心的态度,善于纳谏的品质也尤为重要。《求谏》中就多次提到他为了促使臣民积极进谏采取的各种举措,如:“每有人进谏,必假颜色”,以魏征给各大臣树立榜样,来鼓励他们多进谏,如此这般。在封建王朝之中,一位君王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由此可见,君主开明的治国之道,对于促进王朝的兴衰,是很重要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90岁华诞,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全国人民推到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八年抗日战争胜利、三年内战的胜利,是依靠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战的结果,正是验证了“得民心者的天下”的话语,也是共产党英明的治国之道的结果。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帝王的昏庸暴虐,肆意专政而导致王朝覆灭的事例,就更是多得数不胜数了。夏桀的肆意妄为,专权暴政灭亡了夏朝;商纣王的不听忠言,专宠妲己毁灭了周朝;秦二世昏庸无能,导致秦奸臣当道,忠心进谏之臣无立足之地,带来的也是毁掉秦始皇艰辛打下的基业。古往今来,多少王朝因此而覆灭,也许王朝外部面临的危机是部分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君王的昏庸无道而导致国家内部的政治腐败,就好像虫子啃食大树一样,啃食树皮的虫子并不会使大树死亡,而啃食树根的虫子,才是导致大树残枯死亡的本质。
治国之道开明与否,带来的差别如此之大。在封建王朝之中,亦是政治开明才能兴国安邦,治国之道要开明,开明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政权的稳固需要开明。当代社会,民主风气大行,无疑带来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政治民主,也为大多数国家所追求。由此可见,开明在治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理应努力开明治国,发挥出开明无穷的威力。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北校区高二:耿康宁
我的零用钱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存钱罐,我也不例外。
前年,叔叔送给我一个存钱罐。我便下决心把自己的零花钱存进去,两年来已经有一百多元了。里面都是响当当的硬币,提起很有份量。不过,好景不长。
我有些坏毛病,妈妈老是批评我,我还是改不了。后来,妈妈给我定了一个规矩——经济制裁。穿过的衣服不放进洗衣机罚1元,睡觉前不关电灯罚5元……这下可惨了!
有一次早上起床,有一只袜子被我扔到大厅去了,结果被妈妈发现了,又要罚钱。我耍赖皮,妈妈不吃我这套,我死缠烂打,终于我的1元钱保住了。妈妈说:“下次不要再犯了,不然我连这次一起收回。”我点点头。
还有一次,是晚上,我躺着看书,结果睡着了,忘记关电灯,又被妈妈发现了,她伸出一只手,我只好乖乖地地把6元交要到妈妈的手里。
哎,就这一个暑假,我被罚了二十多元,真心疼。不过,我的那些丢三落四的坏毛病都改了,这个学期再没罚过钱了。
最惨的要数暑假里的门户大清理。因为市场上有许多1元的假硬币,菜市场上的小摊贩就不要有国徽图案的1元硬币,再后来连坐811——投币大巴去龙岗,司机也不要了。妈妈就把我的钱存进银行充公了,就这样,我一次性损失了48元大将,真是天灾人祸!
相关推荐
-
成功之道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成功”二字的评判标准也逐渐变得单一,大多数人认为有钱即为成功。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深刻的,他们仅仅看到了表象。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有这些,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功之道,绝不单一。事业有成,便为成功。这是成功最浅层的定义,是大多数人所认可并追求的成功。腾讯公司,从二十四年前互联网刚在中国出现时,便在互联网社交领域,游戏领域不断探索。他们一开始并不被外界看好,但他们坚定了在新兴产业的道路上开拓的决心,网络普及后,腾讯公司一飞冲天,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脸书”和“推特”。马化腾和他创立的腾讯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确实是一种成功,是事业上的成功。留名千古,便为成功。往更深一些的层次探究,其实成功,不一定必须事业有成。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屈原放逐,仍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古代贤者圣人们,虽穷困潦倒,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但他们的作品,流传千古;他们的圣明,传诵后世;他们的名字,被刻在迁客骚人们的心中;他们的才华,在后世得到认可。你能说他们因为没有成功的事业,所以他们就是不成功吗?独善其身,便为成功。往成功的最深处发掘,就会发现,不论是谁,不论他是什么身份,园丁也好,美编也好,程序员也好,只要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穷”却能独善其身,便是一种成功。假如园丁种好大树,城市的天空便不再灰霾;假如美编做好装饰,人们眼中便不再空白;假如程序员编好程序,上网的安全便得以保障。因此成功不必很得志,小人物也可收获大成功。《岛上书店》中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是的,人生的道路就像是一本书,怎样演绎,怎样结尾,全凭自己下笔。成功,实在不必定义为套现几十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路。只要是路,便可达罗马。成功,之于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定义。成功的道路上,应是百花盛开,绝不是一枝独秀。800字 高二
-
平衡之道孔子曾说过“过犹不及”、“执两用中”的话,《中庸》标举:“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我认为其实质就是追求中庸之道。中庸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之相类似,平衡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如果平衡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身心的和谐,为人处世的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等等,这无疑是好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诉说的是自然的穷通之理。我也相信,生活中的得失遵循能量守恒的法则,一扇门关闭了,另一扇窗会为你打开。所以,人应该有乐观的心态,去拥抱生活的苦乐,构筑自己内心的平和。但如果平衡指的是平均主义、随波逐流、对抗与制衡、无原则地寻求心理补偿等等,则未必可取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固然是明哲之言,但实践起来又何其难哉!古今之事,就一时一地而言,通常“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所以,该有立场的时候就应该有立场,改拿态度的时候就必须拿态度。大自然是一座象征的森林,能给我们无穷的启示。如果说平衡代表着总体的天道原则,代表着和谐的终极结果,那么,追求平衡是值得鼓励与提倡的。但是,在微观具体的层面,从来不乏极端或偏颇的存在。有时候,事物正以其极端、极致的形态彰显着价值,人也是如此。“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松柏,以及后来的梅兰竹菊之所以能成为草木中的君子,是因为其自身的特异禀赋,也是人们把自己的理想和心志投射在其中的结果,可见不畏严寒、特立独行、坚持操守一直是我们民族所看重的品质。人世间,屈原为了追求他的美政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孟郊因为苦吟,“心与身为愁”;谭嗣同为了变法维新,舍生取义;陈天华为了唤醒同胞,蹈海自杀……这些执着也是足以令人为之动容的!平衡不是唯一的真理,获得平衡的途径也从来不是单一的。不是有诗句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吗?世间万物,包括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对峙的两极相生相克,以此为平衡,又或者平衡正是在两级之间跳跃而达成的。800字 高二 议论文
-
黑白之道我最喜欢的颜色是黑色和白色,简单而纯粹。黑色总给我以深邃厚重,玄冥沧桑之感,如屹立于天地间的山峦,默然地承受着风刀雪剑的雕刻,见证着人世间的沉浮起落。白色总会给我以平和坦然,浩瀚柔婉之感,如灵动于自然间的清流,无私地洗涤着万物生灵沾染的尘埃,温润着岁月中的冷暖炎凉。这是两种最贴近自然,靠近灵魂的颜色。传承至今的太极便是阴阳交融,黑白相和。黑色即阴,白色即阳。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系辞》书云:“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两面。它们之间即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是世相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记得《红楼梦》中光风霁月的史湘云和小丫头翠缕的一段关于阴阳的妙论。翠缕年幼,不知阴阳,湘云告诉她,凡事皆有阴阳。而且阴尽阳生,阳尽阴生。一切草木鱼虫,皆有阴阳。就算是一片树叶也有阴阳,朝阳向上的一面是阳,背阳向下就是阴了。这时候翠缕就说,我知道了,姑娘是阳,我就是阴。搞的湘云一愣一愣的。翠缕解释说,主子是阳,丫头当然是阴,把湘云笑翻了。其实,湘云这里说的阴阳,和太极中的阴阳相生观点一致。而阴阳太极多用黑色和白色进行区别。黑色和白色虽简单,却富于变化,涵义深广。不禁想起南宋山水画家“马一角”,他的画在构图和章法上以“留白”而闻名。其画虽着墨不多,但巧妙的布局、丰富的线条以及如轻烟熏染的淡墨,却将春山的润泽,文人墨客沉浸在春光中的陶然情态表露无遗。最让人称道的是,他能将绘画和处世的人生哲学相互交融,让人在欣赏山水的同时,领悟知白守黑的处世之道。这里的黑白之道,亦可以同老子、庄子影响下的处世之道相互融合。所谓知白守黑,多是指内心光明,行为洁白,却以沉默内敛的暗状自守,以做到和光同尘。即便身处尘埃之中,也能够保持自身之高洁,不露锋芒,不标新立异,不显山露水。后世儒学中很多的思想都掺和了老庄思想,比如中庸之道,便告之人们:为人处世,当须知白守黑,胸怀宽容,谦和有度。就如同书画中黑白的变化之和,冲和调节着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以达和谐。正所谓:胸怀宽容,何惧人夺吾志;人人怀含宽容,社会何不融融。身在世风浮躁,竞争激烈的社会,不知黑白取向、少了中和兼容的忖度,恐怕会晕头转向,彷徨无所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极易简单对决,矛盾相向。所以,我们需要静下心来,顾念中和,学习中庸,怀含宽容;社会需要唱和文明乐章,人人应该多一些谦和宽容,知白守黑,以礼相往,和谐处之。如此,才能真正体味到美的意义,悟通生命的真谛。微观来讲,黑色与白色亦可看做一个质元,一个人的底色。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块璞玉,天然也沧桑。在成长过程中,有些人,将自己雕琢成一块可以佩戴的美玉,挂在春花秋月间,陪伴自己一生一世。有些人,固守朴素,不事雕饰,走过漫长的一辈子,还原本真。无论结局如何,每个人都有大体的黑白两面,即阴暗与光明,消极与积极。它们相互渗透,又相互转化。福祸相依,乐极生悲,甜中生苦便是这个道理。不禁想起李商隐写过一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诗人登高望远,借景抒情的慨叹。即晚景虽好,可惜不能挽留。可后人只稍作改动为: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便将消极惨淡的光景,充满了豁达与光明。这些都是于心的境界,为了在俗世的洪流中生存,我们必须学会,用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来感恩生活,善于发现困顿中潜在的意趣。纵然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也不放弃希望,因为被泪水冲洗过的眼睛才是最明亮的。一首歌词写的不错:黑夜如果不黑暗,美梦又何必向往。黑夜如果太黑暗,我们就闭上眼睛看,希望若不熄灭就会亮成心中的星光。是啊,只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身处泥淖,陷入黑暗,亦能感受到光明。既然如此,人生路上,何不微笑前行点亮一盏心灯,将生活照亮?“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寄藏用之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懂得黑白之道,与自然社会、与自己的内心,和谐相处。黑色和白色是两种极致的美,它们有着不同的妙趣,却又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倘若你懂,你便会领悟其中的玄机。1200字以上 高二 散文
-
人之道汶川地震到来,其间醒之人,悟之人不计其数,但在2月之后,又如何?醒人已睡,悟人已庸,汶川之事似乎不复存在了,有之甚者借此调侃,以未对汶川贡献为荣。何其悲也?道之何在?古有习剑者,用剑如神,其道为:剑之道,乃无道。手无剑,心有剑。剑者必以仁爱二字为先,仁义二字其后,无名,无利也。从出生之日起,至二、三岁时,便有道。此道赤子之道也,其之纯,其只真,乃天下之大道。成年后,道亦变,变为名,利二者。而今,道义已变。非名,利道,非赤子道,乃自私之道也。此乃无道,以其利为先,与利无关者,不与理睬,有危害其利者,“诛之”。此乃大同之小偷,社会之败类。唾之,不惧,打之,无门。有一老者问曰:“敢问,路在何方?”250字 高二 议论文
-
将来治国平天下在老师的辅导下,我和同学捧着沉甸甸的心读完了《警钟长鸣人更醒》这本书,书中一个个实例令我吃惊,使我警醒。现在想起老师经常讲的“观人更应省己”这句话更是意味深长。观人更应省己,就是看别人的失误提醒自己、警醒自己、启示自己。《警钟长鸣人更醒》书中告诉我们,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总数呈上升趋势,现在已经占到全国违法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数据啊!我想,比我们年龄大不了多少的人,是本该在学校里享受阳光、享受生活乐趣的呀。由于他们不注意自省,经不起诱惑,分不清是非,不好好学习,逃离学校、混入社会,最终走进了高墙,沦为迷失自我的人,真令人痛惜啊!这是对我们的警示啊!省己就要从我们做起。在我们周围,我们时常看见有的小朋友痴迷于游戏厅的所谓“精彩”,时常看见有的小朋友在家里做着“小皇帝”,什么“吃饭要有荤,要钱手一伸,穿衣要摩登”,有的小朋友是“什么人的话也不听”,不做作业、不爱学习,追求所谓的“潇洒”,还有的小朋友哼着不健康的童谣,什么“上学苦、上学累,上了学还要交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如果我们不警醒,长期这样下去也很危险啊。省己要从小事预防。在我们小区,有一个与我同龄的孩子,父母离异,母亲南下打工,父亲下岗后不知混在何方,他被抛给了年迈的奶奶。先是逃学,认识了一帮“古惑仔”后,干脆在社会上游荡。凭着天生的机灵,他很快在“帮哥们”精心策划的各种行动中充当了偷自行车的小卒子。他能挣钱了,可是他对自己堕入黑道却茫然无知,邻居们提起他总是不停地摇头。观人省己,读书明理。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有没有变成他那样,只不过偶尔犯一次小小的错误,又有什么大不的呢”其实那些违法的少年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我说,对于自己的错误,如果总是自己迁就自己,自己原谅自己,认为是只此一回、下不为例的话,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呀,错误是可以日积月累的呀。如果不注意自己品行方面的忽微,久而久之,又怎样不发生恶性膨胀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演义》里刘备临终前所讲的话,对于我们自己不是很好的启示吗?观人省己还要学会培养自己。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就会收获一个命运。这一点都不假。警钟长鸣人更醒,更重要的是正视自己,时刻警醒。鲁迅先生说过:“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正因为难,所以才更有意义,更加珍贵。大树之所以枝叶茂盛,那是因为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人之所以成为万物灵长、宇宙精华,不仅是因为拥有了知识,更是良好道德品质的滋养。同学们,我们沐浴着幸福的生活,我们遨游在知识的天空,我们要从现在做起,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立大志,有理想,刻苦学习,天天向上。让我们的知识和品质不断升华,为让所有的人在更美的环境中生活而努力。做到了这些,我们就可以自豪地像江泽民爷爷喜爱的《夕歌》中唱的那样:“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1200字 高二
-
开明的时代若问我是怀古还是崇今,我不想去怀古,但我更不愿去崇今,我所尊所崇的是一个真正自由民主、公平正义、文明富强、风正气端的昌明时代。然而,真正的自由民主、公平正义仿佛意味着不可能,人类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时代。要想出现这样的景状,那便是形成一种尚同思想,整个社会达成共识,也就是民智普遍足够的开化。民智的普遍明朗,社会的明朗自然趋成。若民智真的足够开化,那一个无政府主义俨然已经驻足。若无政府主义站定脚跟,那所谓的“民”也就无存了,无有政府,何谓之民,民相对于政府而言总该是一种被动的意识形态,这时亦不存在谁是谁的主了,而存在的只是社会处于一种人本人权的尚同。可是,或由于自身的局限,或由于外在的干涉制约,或出于个人的私利,或出于单个集团的私利,有不愿意开化者,亦有开化力度不够、程度不够者,这些使得开化没有一个向度核心,没有一股凝心聚力,要想普遍开化实在难上加难。既然一个真正全面昌明的时代意味着不可能,那便只有退而求其次,探求一个比较开明的时代。在怀古与崇今这两者里作出选择,我倒是更愿意怀古。若问我比较喜欢中国古代的哪些朝代,我的回答是:公天下社会大同的黄农尧舜禹,有意趋向文明的西周,国力强大的西汉,文化盛极的宋。东周是一个思想集大成的时代,若问我为什么不喜欢东周,我认为既然到不了全面昌明的地步,一个时代不出思想家或者出现太多思想家,那这个时代肯定很有问题。虽然东周思想家层出不穷,百家争鸣,然而天下大乱,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虽然我喜欢思想,但是我不喜欢野蛮。若再在我所喜欢的这些当中问我的偏好,我把古时朝代一个一个地排除,然后留下西汉与赵宋。这两个时代都有一个根本,那就是文化。我之所以偏好文化而不偏好其它,比如唐朝武盛,是因为我肯定精神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荣光征象,而脱离真正文化的都是末流,文化将直接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大禹治定水患,奠定了华夏,非常科学地根据华夏的地理以人的九窍将华夏定为九州。(这个比后来的划分兴许还要科学,当然要肯定的是后来的细分更便于治理吧。)大禹治好水患,也是奠定了华夏民族文化。所谓的中华文化的正统,也便是那九州各地文化的统一,也就是那以夏禹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华夏文化历经千载,西周注重人文礼教,科学发达,尤其是天文数理,社会一片繁荣。至东周,百家争鸣,墨家讲尚同,偏好大同注重实干,有点类似于真正意义的共产主义;道家讲无为,偏好个性注重自然,也就是真正的民主自由,而不是西方的那个民主自由。另外有一家,尚同也好,民主自由也好,都有所重视,然而却更讲实际,那就是儒家。儒家讲仁爱,仁是什么呢,仁是人挺直地正正堂堂立在了天地之间,顶天立地,也就形成了仁;仁又是两个人、两班人,居上者(政府)轻,居下者(人民)重,若上长下短,那也就不是仁了;仁更是心啊,心是什么呢,心才是本元,心里面又充满了爱,这才是人性啊!后来王阳明讲致良知良能,良知良能得见,社会美好自然得见。儒家是最靠谱华夏文化的,甚至集华夏文化之大成。墨家、道家以外,其他诸家要么讲了个单面,要么走了个极端,都不能传承起华夏文化。1200字 三年级 议论文
-
开明的时代这是根据史料的记载。通过宋人的艺术作品,也可以见证。邵雍诗曰:“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况复筋骨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宋四大书法家蔡囊:“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宦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天山青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范成大《灯市行》:“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叠玉千丝类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塞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灾伤不及十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侬家亦幸荒年少,始觉城市灯市好。”反映了宋朝大多数城市及农村人幸福生活。宋诗不像唐诗,唐代诗歌是人民的苦难史,像白居易的《卖炭翁》,像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像无名氏的“可叹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宋朝诗歌里记录的大多是人民的欢歌笑语声。关于对于劳动人民的描述。王禹秤:“大家齐力锄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王安石:“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途,龙骨长干挂梁吕。时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意小舟。乘兴期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宋政府总是组织兴建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常常是几万人一起劳动。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圩丁词二首(圩丁:筑防水堤岸的工人)就歌颂记录了如此浩大的劳动场面。“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河水还高港水低,万支千派取穿畦。斗门一闭君休笑,要看水从人指挥。”。宋朝农民生产劳动里处处有笑声、歌声,也说明了中国人民是勤劳热爱生产劳动的民族。关于描述描述宋朝繁荣宋人安居乐业幸福的诗歌太多太多,罗之不尽。而除了通过诗歌这些艺术作品外,还有一部高度的艺术作品《清明上河图》也是一个见证,随着这幅画卷的慢慢展开,宋朝的市井生活也活灵活现,其繁荣不得不令人惊赞。该作品的艺术成就,恐怕今人也是难以企及的。在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同时,宋朝的政局从总的来说也比较清明。既没有宦官和外戚专权,也没有地方势力的割据。在“不杀谏臣”的传统下,读书人空前自由,哪怕把皇帝气得半死,也没有一个因言论而被杀的,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按照这样的进展,中国完全有可能开创工业革命,并给世界带来深远的影响。可是为什么到了后来再没有出现的景象,为什么工业革命却发生了英国了呢?这里面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了。赵宋之后,华夏文化开始真正遭到野蛮的残酷摧残。可叹啊,这是华夏民族真正的劫难。蒙元用极短的时间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又把野蛮对准了中国,宋室苦苦支撑了近半个世纪,直到崖山海战。这是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南宋大臣陆秀夫在国家将要被蒙元灭亡的时候,背着年仅9岁的少帝准备投海殉国。为了复兴宋室,他一直不停奋战, 但至今时,已无力挽回了。用现在的白话看看他们的对话吧。“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统后裔,应该断然作出不辱没您血统的决定。” “我明白了,秀夫,你没有背弃我,并且自始至终侍奉我,太感谢了!”少帝静静地微笑着说到。陆秀夫面对少帝这种勇敢地态度,不得不强忍住眼泪。 “陛下…” 陆秀夫背起少帝,用带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蒙古军啊,将来有一天,继承我们遗志的同胞,一定会征讨你们的!” 就此,陆秀夫背着少帝,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据说达十万人之多。面对蒙元的野蛮,欧洲及小亚细亚国家几月几年便亡一国,而赵宋极不重武,却能支撑近半个世纪。这里面体现了一种精神。蒙古军队攻占长沙时,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没有投降的说法啊!崖山海战那九岁少帝的对话,十万军民一齐殉国,没有投降的说法啊!后来文天祥作正气歌,面对死亡也没有投降的说法啊!这些所有壮烈的场面,所体现的不仅是宋人的精神,也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这就是孟子讲的仁义、民族大义,是民族应有的气节,是真正华夏民族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随着宋室的倾覆后面也再难体现了。在元人这个野蛮的时代,华夏的文化以及宋人的科举制度对野蛮来说,这个太复杂了,太费脑筋了,通通遭到血腥的屠杀。宋室的精英,也几乎通通遭到血腥的屠杀。中国的精英在元人统治下几乎丧失殆尽,留下的也只是末流。华夏文化真正意义上的断层了。南宋的灭亡是中国的历史发生的重大的转折,不仅仅是汉族政权的彻底灭亡,更标志着在南宋时期得到长足发展的工商业、高科技、农业、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先进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断了,文明相对落后的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开始实行封闭、保守、轻工商业和更加集权的制度,并正式以程朱理学为科举的主要内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还是受到蛮族很大影响,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又因为倭寇横行,在对外方面更变得谨小慎微,闭关禁海,抑制商业贸易。汉人在遭遇北方骑马民族的重创后,不仅变得保守,其统治阶级相比较其他朝统治者而言也更残暴,此后的数百年,面对外侮,大多数的汉人精神麻木苟且。后经过明朝两百多年来努力恢复的文化,本来就已遭元人扭曲,然又遇一劫。甲申年满清入关,剃发易服,文化再受重创。除康熙对文化有所贡献,乾隆时300多起文字狱对孔孟之道更是是彻彻底底的扭曲。对儒家的伦理纲常,极力混淆概念,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本是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职的意思,而到了清朝却变成了主子奴才意识,奴才以服从主义为天职。清朝极力培养奴才文化,汉人变得奴颜卑躬。奴颜卑躬,华夏有这样的文化吗?再卑贱的的人也没到达这个地步吧。禁锢的文化思想、落后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同为异民族统治的清朝达到了最高峰,直到鸦片战争。赵宋的倾覆,那个自信、开放、宽容的民族不见了,那样一派繁荣的景象也不见了。宋代磅礴大气的山水画到了清朝变成了鱼虫鸟兽。明清以来,中国再没有出像孙思邈、祖冲之、张恒、沈括等等这样的科学大家了,也没出像宋朝活字印刷这样真正对人类有益的科技了,而西方却出现了牛顿,出现了爱迪生,出现了蒸汽时代,出现了量子力学……与此同时,日本、越南、朝鲜极力避开孔子说的夷狄,而与汉人争正统。日本更是扬言宋以后的汉民族文化都是支那,而自己属吴泰伯之后,理应属于正统。而成吉思汗、忽必烈这样的人成了很多人顶礼膜拜的英雄。这些所有的是不是一种可悲呢?如果成吉思汗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死去,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如果赵宋重视文化的同时并不抑制武力,大力加强国防建设,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再如果赵宋不是把主力集结在崖山而是退守台湾,那又会是什么样呢?那恐怕华夏民族将会一直屹立在世界的顶峰,那恐怕中国将会不间断地领导着世界,那恐怕外国人对于中国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了……哪里会有后来那么多耻辱,哪里会有那么多的投降汉奸,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崇洋媚外,哪里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啊……这些假设也只能发发感叹了,历史没有如果。很可惜的是,由于西方大国迅速的崛起,国人竟对自身的文化产生了怀疑,外国人纷纷争执正宗,而国人却意欲舍弃。不仅如此,还大力的批判,以扭曲的文化来指定华夏文化。把朱程理学归为儒家文化的全部,把清朝的奴才文化、汉奸文化归为华夏文化。把孔孟说成是统治阶级的走狗,把唯心的说成是统治阶级的利器……振振有词,高喊打倒孔家店。这些真的很可笑啊,我要说几句公道话了。说孔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说朱程理学就是最好的代表,说唯心的就是统治阶级的利器。说儒家抑制工商,会影响社会的进程。我觉得这些说法都是不注重事实。没有哪一个真正的大思想家是不希望社会美好的,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从道德的基准出发,儒家的仁爱那是实际。儒家也没有排斥工商,孔子的门生就有各种各样艺业的人,经商的也有,子贡就是最好的例证,宋室读的是儒家的书,可是工商是前所未有的繁荣,儒家只是讲先把本位做好。孔子经常提到是尧舜禹,提倡的就是上古的世道,孔子也有民主的思想。而孟子提到民贵君次,孟子的民本思想是退而求其次,既然民主不可能,人本更是不可能,那就只有退而求其次了。所以朱程理学就不能说是代表儒家的全部了,朱程理学有支离之病。而说唯心史观就是统治阶级一个方面,所有唯心的就是代表统治阶级,这样说就是不注重客观事实了。历史是多样的,并不是政治史、英雄史就代表历史,像司马迁他的史书就不是专记载政治、英雄,他还写经济、游侠,还写坏人。而也不能说统治阶级就是心,由意识决定存在,难道说被统治阶级就是物吗。所有的唯心的思想家的立足点并不是统治阶级。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议论文
-
开明的时代文革时,国学大师马一孚高呼“斯文扫地”,一声声“斯文扫地”,可见其沉重的心情。这里强调一点,周恩来总理称马一孚为理学大师,我倒觉得用理学来评定不太合情,马一孚更近心学。朱熹的理学,本四书退五经,并为四书立注,成为读书人入仕登科的准则。后陆九渊批评有支离之病,王阳明启陆九渊而领心学之大成,本孟子重五经。而马一孚亦倡孟子四端之心,认心为本体,犹重六经,也就是在五经之上再加上孔子的《春秋》。虽陆九渊阳明皆认心即理,然这里有个概念的问题,有个份量的问题,有个本位的问题,这个很重要。看看马一孚这位饱读圣贤诗书以及学贯中西的学者的精神吧。他潜心做学问,认为读书的作用就是修养身心,慢慢养成圣贤人格,至于发展其他都不能偏离这个本宗。这点很符合儒家的存心养性。他不畏苦寒,有人称他为今世之颜渊。这是真正文人的耐力。他诗歌书画样样拿手,孔祥熙向他求字,他不写。他学问高,有威信,直系军阀孙传芳登门求见,他不见。原北大校长蔡元培请他应教,他不应。蒋介石请他做官,他不但拒绝还把老蒋狠狠地骂了一顿。这是真正文人的风骨,他认为学问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要用到真正有用的地方。他的妻子死后,他立誓终身不娶。这是真正的感情。后来日本人来了,他不在做一名隐士了,而是四处奔走宣扬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他慷慨激昂。日本人投下的炮火在他身旁炸开了花,他毫无畏惧。他向蒋介石求要经费组办学院,蒋介石不予,他便靠卖字画一点一点地筹办。建国后,中国的自尊自信没有了,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化,都开始崇洋媚外了,他又站了出来,大力宣扬国粹,同样是慷慨激昂。这是真正读书人的大义使然。他是一直主张读经的,他认为儒家的六艺(也就是六经)涵盖了所有世间之至真、至善、至美,而世间之至真、至善、至美莫出于心,他把心推到极高的地位。虽然他认心是本体,但是他也不反对唯物的,他还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人。文革那时,这位读书人带着沉痛逝去。这就是以前书院培养出来的读书人,与现在学院培养出来的读书是没有可比性的。讲那么多的如果,说没有意义吧也有意义。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是要去认清它、去正视它,而不是去拿扭曲的东西说事,更不是刻意地去歪曲。中国民族现在应该做的就是认清事实、追朔正渊、正本清源。把华夏民族真正的精神继承流传,发扬自强不息、自尊不贱、自信不屈的性格。90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
开明的时代始皇帝以法家治国,国家二世而旦亡。华夏文化至秦末,遭到了内部第一次野蛮的摧残。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集中在咸阳里各种图文书籍化为了灰烬,各种思想学术化为了灰烬,华夏文化断层了。那时,百废待兴,内忧外患。可钦的是文景二帝深感大任于肩、任重道远,走道家之路,倡节俭之习。要恢复文化,便要解决外患,要解决外患,便要发展经济。西汉的手工、商业一片繁荣,其经济开西汉之前未有的升平景象。这就是运用道家理念的效应,用道家的话讲就是无为而大治,用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话讲就是“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不用政府去干涉市场,市场会运行的更好。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工商业,一方面要大力节省,所做的这些就是要为恢复文化做奠基。两位君王几十年的节俭,这是何等的憋苦!西汉的这个时期,算得上是个伟大的时期。走道家的路线,休养生息,国家强大了。汉武帝平去外患,开始建设文化。可是奇怪的是,尽管休养生息用的是黄老道家的方略,尽管司马迁这位历史哲学家很尊崇心物一元的黄老道家,可汉武帝恢复的是儒家文化,并且独尊儒家。为什么汉武帝不用道家的思想呢?是道家的思想行不通吗?道家讲民主自由,甚至提倡无政府,而汉武帝要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是一方面的因素。还有另外的因素,道家的学问太高明了,也太超前了,是大哲学,也是大科学。这种大哲学常人难以去接受,这种大科学常人难以去理解,民智未化,太高明太超前的等于无用。用易经的话说就是“潜龙勿用”,时机不成熟,就难以去使用。儒家更注重问题的本质,比如一味发展经济而没有一个强大的心做支撑,很多问题就会诞生,儒家把这些讲得很清楚。当然道家也讲这些问题,但是儒家更重心性。孔孟的心性之学也是大禹文化的继承,大禹对人们贡献给他的对当时而言最美滋味的东西酒的态度是浅尝辄止,并且还下达禁令,这是很好的例证,而孔孟歌颂的正是尧舜禹这般圣贤的德行。儒家文化虽不能代表华夏文化的全部,但以儒学为正统却也更合乎情理。华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再让我在西汉与宋作出选择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赵宋之世。没有比赵宋更重视文化的朝代了。光看文化的基础,在文学艺术方面,散文、诗歌词赋,至宋都已化巅,后人谁敢说轻易逾越。宋朝从太宗赵匡义开始就极为注重文化,他带兵打仗那马上伏的总满是书籍,开卷有益便是出自他口。宋朝那一个个的统治者都是诗人,赵匡胤的诗满是气派,宋徽宗的诗怎么看都是美。不仅这文学艺术方面,其他除了武力外各个方面具已化巅。从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这是从纵的方面来看,再从横的方面来看,其GDP占全世界的八成,其科学、技术及其他各个方面,当时欧洲国家连皮毛别想谈。再结合纵横来比较一下欧洲,中国在11世纪生产的铁、钢和其他金属制品,应当比欧洲直到18世纪中叶生产的还多,用煤进行冶炼和取暖也比欧洲早7个多世纪。就当时的南宋而言。由于与经过西北的贸易路线隔绝,南宋开始认真开辟通向东南亚和印度的海上航线。中国商人的永久性居留地在许多东南亚贸易中心建立,杭州以南的中国东南沿海港口繁荣起来,出现了大量外国居民……海上贸易的税收提供了政府岁入的五分之一,这样高的比例是过去闻所未闻的。航海用的船舶在大小和设计上都有了惊人进展,有些船除了货物外还能运载600多人,比近代以前世界任何地方的船都大。这些船采用了多重桅、分隔密封舱(其他地方很久以后才知道)和同样重要的船尾舵,后者代替了难操纵又经不起海上风浪的摇橹。在所有这些方面,宋代的船都超前于当代西方船舶许多世纪。讽刺的是,很久以后的欧洲人却用中国人最先发明的罗盘、多重桅和船尾舵——当然还得加上黑色火药——成功地远航到亚洲,并用中国人发明的纸记录他们的征服和利润。南宋在在国内方面,商业和城市化也有很大发展……城市数量剧增,首次出现了好几座与首都同样大或更大的城市和很多较小的城市。苏州和福州各有人口超过百万,而在这两座城市之间300英里的地段上,就有6座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有由运河及通航河道形成的巨大水路交通网,未居住着越来越多人口的一系列大小城市服务。新的首都杭州因兼有大量行政职能,其人口达到150万,比当时世界上任何城市都大。正如在行政和艺术上的繁荣一样,南宋也是令人激动的技术创新时代,甚至可以说它已经迈出了现代科学发展的第一步。在农业、制造业和运输方面,南宋在以前的基础上迅速研制出大量新式工具和机器:用于耕种和脱粒;用于提水;用于纺织纤维;以及用于绞盘、斜面、河闸和改进水陆运载工具牵引性能等等。水钟及碾磨粮食和完成某些制造功能的水力磨坊也广泛使用。所有这一切很像18世纪工业化序幕到来之时的欧洲:商业化、城市化、市俗化、扩大的市场(包括海外市场)、增长的需求。因此,发明新机器和改进其他手段,就成了提高生产力的既关键又刺激的措施。1200字以上 五年级 议论文
-
“和”要有道乍一想,“协作与进步”,还真觉得生硬许多。仿佛二者都是社会高层和深层的体制。转念,人生行走社会,怎能单从层面看问题?社会应该是一个整体,是层层相连、层层相约束的。要想社会稳定、水平向前,那么“和”便在这其中起着“心脏”的作用。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说“和”而不说“合”呢?依我个人见解来讲,很简单:“和”有“谐调”、“和谐”之意。社会倘能达到“和”的境界,那么,这就是最大的“合”了。是凝聚、是世间最伟大的“协作”。如此造诣,社会安能不稳定、不进步、不向前?然而,社会中的事形形色色,没有绝对的完美。但求“美”求“和”的心是存在的。所以,从“十全十美不存在”的角度去看,这样的情境还是令人欣慰的。“和”是根本,是“存在”的根本。从浅显方面讲,社会就是一个“人杂居”的夸张的“家”,要把日子过好,少个好会计是不行的。如果用“钱”举个通俗的例子。那么,能挣、懂得储存、懂得计划还不够,还要“能花”!中国有句俗语“旧得不去,新的不来”。“新”钱也好,“旧”钱也罢,模样都是差乎其微的,但它们存在的意义就不同了。用到生活中,这叫“突破”叫“流动”。让生活的动起来,这才能叫“活着”。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抽象的“和”。细往深处研究,社会是生命之外的生命。不言而喻,这两个“生命”是共存的。就像电脑的硬件和软件一样,缺一不可。倘若人只能自私的海关或完全丢掉“之外的生命”,那便同山崖边被猎人追杀的独特没什么两样,结果都一样。所以,人活着至少要活在两个世界一是本能的世界,二是客观的外源。每天都能在这两个世界的穿梭中获得新的营养,当能力足够时,要学会平衡平衡得失,平衡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不放过一点一滴,哪怕一个简单的微笑。这是一种升华的“和”。社会的“和”是大“和”,个人的“和”是小“和”。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整体,大和便是小和的群聚,协调自我就是协调社会是发展的根。所以说,“和”要有道。650字 高三 议论文
-
刺客之道人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武侠,而每个少年心中都藏有一个武侠梦,我感同身受。将我引入武侠新世界的大门的,既不是金庸先生笔下栩栩如生、侠肝义胆的人物,也不是电视里飞檐走壁、拈花伤人的武功。那是李太白的诗——《侠客行》,读到其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两句,让我觉得意境十足,韵味十足,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谈到武侠,就少不了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多数人崇拜的对象定会是那死守襄阳为百姓的郭靖,智勇双全、豪迈飒爽的丐帮帮主乔峰,或者是力敌外患的民族英雄霍元甲等。然而我的选择是剑走偏锋,与众不同。我最欣赏的一类人被称为刺客。刺客与大侠相比,大都带有贬义色彩,没有大侠的伟大,他们是无边黑暗里的影子,是一击不中、远遁千里的招人厌恶的虫子,是不择手段的下作人。对此我不敢苟同,深究其理,要离刺庆忌,曾明言,非为官,而为天下百姓使之安居乐业;荆轲刺秦王,实乃为国为民,阻挡秦军长驱直入;豫让刺赵襄子,被捕后,曰: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此些刺客,虽未必有大侠之大义,亦必有浩然正气,也许没有皓日当空的光芒万丈,但会有群星璀璨的点点亮光。功成名就亦或血溅当场,刺客之道非易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有人行动前涂漆毁肤,吞炭伤喉,有人磨剑千遍,有人明知必死却一去不回首,有人甚以妻儿之死为苦肉计。世人知道的或许只是一个结果,谁又知道那付出的艰辛呢?夜幕篝火,江间清风,雨雪寒霜,残羹冷炙,到底是为达目的不罢休还是呕心沥血不放弃呢?但是又有几人能记得那些壮士呢?或是以恶名冠之?或许是随波逐流罢了。梦中曾有过这样的场景。寒风萧萧,易水河畔,身着华服的太子丹面对荆轲,相顾无言,高渐离适时击筑,表情肃穆庄严,荆轲深知此去龙潭虎穴,别时易见时难,附和歌唱,“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遂与众互饮一杯,尽而摔之,转身离去,草木皆弯腰,垂手作揖致敬,直至背影消散。正如江中之水,滔滔不绝,东流至海,或是融尘入土;正如树之花叶,春去秋来,残枝败叶,或是桃红李白;正如古之诗文,引人入胜,流传千古,深入人心。刺客之道不亦是如此么?身死心不灭,志行千万年。800字 高三 散文
-
致富之道最近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一切向“钱”看。于是乎“万风萧瑟,金波涌起”,但见千民万众奋不顾身,有“殉钱者”大摆出“夸父逐钱”之势,更甘愿为“钱”肝脑涂地。全民总动员,那架势真比大跃进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据某报报道,台湾某富商前不久抑郁而终,那有人就说了:这个富商是死于“金钱症”,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财产,明争暗斗,数十年如一日,其坚持不懈的精神着实令人惊叹。高潮在于大儿子见父亲偏爱小儿子,担心财产被弟弟独吞,于是在“万不得已”之下,一包毒药送弟弟上了西天。年迈的富翁是伤心至极,当即不省人事。理所当然,大儿子的努力见了成效,大摇大摆地变成了“有钱人”。精彩之极的是众人评价:“壮哉!无毒不丈夫嘛。”大儿子自己也为“大义灭亲”的成果骄傲自豪,自己终于走在时代“钱”沿了。古有腐朽王朝卖官鬻爵,今天却出现了“卖权拿钱”。交通局卖分拿钱,税务局卖税拿钱,公安局卖人拿钱。市长卖“市”,县长卖“县”,连乡长也学会了收红包。没办法,识时务者为俊杰嘛!作为管理部门,当然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共同“钱”进。至于其他的负面可以睁一眼闭一眼,得饶人处且饶人。社会混乱算不了什么,关键要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干部,要先富才能带动后富。管他怎么富,权力就是摇钱树,于是经济学家预言:“钱权交易,市场广阔”啊!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通往金钱的路何其之多?何其不有?有聪明人,人家就有致富的“独门秘决”——骗婚。妙龄少女,青春靓丽,人家就甘愿“嫁”入农村,只不过时间短点,要钱多点,作个把月农村的媳妇,就熬钱到手,其生意经即“钱到人走”,走阳关大道而来,趁月黑风高而逃。好个乘兴而来,满载而归,不愧人家小小年纪就身价不菲,那些“傻冒”农民眼看一生积蓄变成西北风,又奈谁何?家破人逃擅自悲叹,谁让金钱无眼不识人呢?——好好学学发家致富之道吧!鉴于一个民间组织近日提出的口号“为了‘钱’方的胜利,冲啊!”起到号召作用,涌现出一大批致富“人才”,偷抢拐骗已经老套,六亲不认、手足相残、贪污受贿乃至害命谋财的壮士们令人刮目相看。有学者评论,过不了多久,致富手段又将翻新。到那时,中国的经济不知将怎样发展!笔者一惊,一身冷汗。800字 高一 写人
-
学习之道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世间种种,皆有法门,小小凡夫,穷其一生,也只窥得一二。话虽如此,但我们依旧努力学习,学着怎样做学问,也学习怎样做人,在不断向前奔跑的路上,悟出自己的学习之道。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思考。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博览群书,满腹经纶,这样的人令人敬佩。若以前人为目标,只知道死读书又有何用?文字是沉默的,需要智慧的头脑将它们精彩的故事唤醒。这便要你思考。从书中读到什么,你又悟到什么,这点犹为重要。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获得的启示也不同。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思,站在巨人的铁肩上,将前人的智慧变为自己的学问,读书的意义方才显现。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思考中悟道,成就更好的自己。善于思考的人总是有一颗玲珑的心,而心亦是镜,平凡的生活中,也可以思考中考获得启发。例如读史。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王霸逐春秋,顷刻兴亡过手。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心为镜则可容世间百味。反思历史,展望未来,不也是一件有趣亦有意义的事吗?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态度。每一个踏实做学问的人,都是谦逊,质朴的。学者从不骄傲自大,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敬畏与热爱,在各自的领域中研究。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沉稳又坦荡。名誉于学者,就像过眼云烟。或许这离学生太远,但亦有相通之处。学生也要谦逊,如此方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与同学的建议。切记浮燥,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大胆提问,兴致来了便与人激烈讨论,天长日久地积累下来,定有成效。勤勤恳恳地积极进取,踏踏实实地学习思考,莫要怕吃苦,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中修得一颗坚毅的心,也是一件美事。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方式。学习不仅学知识,也学做人;不仅从书本上学,亦从世间学。平凡的世界,在你不曾驻足的地方,亦有小小的精彩。向大海学习海纳百川的宽容,向深山古藤学习生生不息的坚韧,向苍鹰学习博击长空的勇气与力量……也可向人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方是大智慧。学习之道,岂是三言两语能慨括的。唯有紧握当下,努力学习,以身实践,我们会越来越好的。800字 初三
-
生存之道危险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只要一个细微的动作就有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灾害!生存并不是只处在荒岛之上,也蕴含在生活之中。不管是天灾人祸,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学会生存之道,无疑就是珍惜生命,对此,我深有体会!老年人的记性非常不好,做事常常有头无尾,一回身就忘了个一干二净。我们家中的老人也不例外,有时直到出事了之后才后悔莫及。不久前,天气既寒冷又干燥,家家都是门窗紧闭。我的爷爷和奶奶又有着每天外出散步的习惯,因为赶时间,不断电、不关灯的行为时常发生。那天傍晚,我和妈妈一到家门前就闻到了一股焦臭味。起先我们还以为是别家的饭菜烧糊了。一打开门,一股浓浓的黑烟夹杂着煤气味扑面而来!我和妈妈汗毛倒立,心中不禁涌起不祥的预感:不好!是煤气泄漏!我打了个激灵,迅速扯住衣襟捂住口鼻,避免浓烟沧人!望着漆黑一片、浓烟滚滚的屋子,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屋中的财物是否完好,而是庆幸爷爷奶奶此时并不在家中。我和妈妈对视一眼,冲入家门!妈妈没有立马冲去厨房关闭煤气,而是伸手想去打开电灯,让周围亮堂些。不行!煤气过于浓烈的地方一旦有明火和电流通过,就会产生爆炸!“不要动!”我不顾浓烟,大吼一声!扑向妈妈,快速阻止了她。“快点儿,我去开窗,你去厨房把煤气关了!”我彻底“疯”了,迈开腿跑至任何门窗可以打开的地方,并将角度敞开到最大,又飞快地冲了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真好!不一会儿,妈妈也气喘吁吁的从浓烟中跑了出来,我们两人灰头土脸相视一笑,现在总算安全了!寒风呼啸着从屋中穿过,带走了一缕缕异味的烟雾!烟气缓缓消散了,我和妈妈走进屋中,开了灯,屋内一片狼籍。妈妈说,她刚进厨房的时候,发现煤气灶一直开着!火上架着锅,锅中什么也没有。锅盖在高温下千疮百孔,锅柄早已断裂,整只锅都被烤糊了!不过,幸好没有人受伤。爷爷回来后,妈妈将事情告诉了他们,老人们都难以置信!正如我亲身经历的一切,学会生存,救的不仅是你自己,还有所有关心你的人!800字 六年级
-
跆拳道之道盼星星盼月亮,暑假在我们的盼望中,脚步越来越近。每个同学的心中都有一个暑假计划,“暑假到哪里玩”成了热门话题。我也不例外,受爸爸妈妈的推荐,我来到南海体育馆,加入跆拳道夏令营的行列当中。星期一,我来到体育馆,看着腰上的白带,与其他少数人腰上的绿、蓝、红带,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哨声吹响,我们来到体育馆外的跑道,开始了我们的晨跑,因为是第一天,所以只需跑四圈,但看到长长的跑道,四圈,似乎变得十分可怕。两圈下来,我们早已气喘吁吁,头昏眼花。四圈跑完,全部人都累趴在地上,不少人在喊爹喊娘的,还有人在声讨教练,当然,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休息片刻后,我们来到二层训练,因为有好几个动作都要踢到头上,所以必须要拉韧带,最低限度也要头碰到膝盖。我们的脚被命令叉开了大八字,“抱住左脚,左边下!”教练板着脸命令道。我马上抱住左脚,要头和膝盖相会,可他们像一对冤家,私货不肯粘在一起,我心里那个急啊,狠不得要揍他俩一顿。忽然,我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教练来了!我哀叹着自己的悲惨命运,他二话不说一屁股就坐在了我的背上,一阵剧痛传遍全身,我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教练“什么事”“……你这么重,快要把我的腰压段了,要减肥了!”终于从压腿的噩梦中苏醒过来,可以解放了!我们都在想念里暗暗换叫,十分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教练不好怀意地说:“利用刚才压腿的效果,踢脚靶!”我顿时蒙了,那是什么?我能踢好吗?踢不好会被教练骂的吧?轮到我时,我猛一抬腿,“啪”的一声,踢中了吗?不,不是,是摔倒了…….我在笑声中爬了起来,真希望在地上马上出现一个洞让我钻进去。教练笑得特别狠,似乎借此报刚才那一箭之仇。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在话下,甚至有些动都动不了。压腿的痛,摔倒在地上的尴尬,都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中,艰辛无比,但是,我知道,怎会看见彩虹?不经历挫败,怎会获得成功?不经历风雨,一个半月的训练,我也从那白茫茫的白带,升为了湛蓝的蓝带,我知道,我的风雨已经经历完了,该收获彩虹了。有志这,事竟成!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