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锁900字

枷锁

900字 高一 散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至清则无鱼”便只能孤芳自赏。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经济,文化也随之全球化。于是全世界文化相互在全球化的洪流中激荡,碰撞。有的苟活,有的残喘在民族的边缘。然而,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石与灵魂,失去了基石,国也只是空中楼阁,失去了灵魂,国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我们身临其境时,我们随之荡漾时,是一种害怕,还是一种刺激,而给自己前行的路戴上了枷锁。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节日。节日在我们眼中是如此熟悉,但又是如此陌生,熟悉在:它滋生在我们身处的这片大地上,然后代代积淀,五千年,从量变变成了质变,我们享受着这种质变氛围,这种氛围潜移默化的熏陶着我们,其实我们骨子里也流着这种血液,民族的血液。而如今,我们被时代的这个枷锁紧紧禁锢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随之禁锢。

民族文化的内涵都变得形式化,形式着清明节的祭祀,却没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韵味。形式的端午节的吃粽子,却没有屈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爱国意识,壮怀激烈的节气和气骨。形式把一切僵硬,失去了真正文化自带的内涵性。然后这种文化是我们的先人多少智慧和与对自然社会的一种崇敬的结晶,那是一种穿空间与灵魂的对话的文化,然后子孙代代衍承。

当春节除夕的守岁与家人团聚的韵味都被冰冷的电子产品取代的时候。一切的文化精神变得如此的空洞与失韵。几千年的积淀如今变得如此的萧条与不堪,令人唏嘘也令人深思。对于先人遗留给我们那么宝贵的财富被我们如此的挥霍与丢弃。我们又该如何为我们的后人交代。

不仅如此,在丢弃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做了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把一种对事物的好奇感投到了民族文化上,一味的去追逐天边的玫瑰园,可是却忘却了就在我们脚下盛开的玫瑰。天边的玫瑰再美,那也只是属于天边的人,只能让我们可望不可即。看着多少人,头破血流的往着天边走去摘天边的玫瑰,而让脚下我们用自己双手和心灵培养的玫瑰一朵一朵凋零的时候。花在流血,民族的魂也在流血。

中华文化能在过去的五千年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是一种精魂在支撑着。它教给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教给我们“上善若水”的处世之道。中华文化渗透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内心的修为,然而这有这种“宁静致远”才能让我们厚积薄发。

甩开束缚,甩开枷锁吧!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伸出一双温暖的双手,将这份精神代代传承,让中华文化在世界之林绽放出灿烂之花。

枷锁下的蜕变——读《红岩》有感

1000字 高一 应用文

长篇小说《红岩》出版后,作者不止一次的讲道:“《红岩》这本书的真正作者是那些在中美合作所里为革命献身的许多先烈,是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无产阶级战士,我们只是做了一些概括和叙述的工作,如果没有烈士们的斗争,这本书是不会出现的。”的确,这本书是用血汗濡染的,它背后的风骨不可小觑。秉烛夜读的我,精神仿佛得到了抽离和洗礼。深深的渣滓洞里,冰冷的枷锁下,我看到一个个灵魂如白蝶在蜕变。

重温此书,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又会浮现在眼前:许云峰一身傲骨,拖着锈蚀的铁铐,走上断头台的他没有一丝的害怕,即使鲜血洒地,也若一场甘霖;刘思扬虽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身上流得永远是共产主义的血,反日救国永远是他生命框架上的瓦格;齐晓轩身处牢狱,再严酷的刑罚也抹不掉他的才智,巧改《挺进报》刊头,革命党人命运的轨迹由此改变……这些英雄我们为什么因他们笔耕不辍,因为他们告诉我们在理想和信仰涌动的青春里要学会蜕变。

说到蜕变,革命巾帼江雪琴永远是那只最绚烂最本真的蝴蝶。我们忘了她的本名,却记住了她传奇般的英名——江姐,记住了她生如夏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的人格。《红岩》中她的形象潜入我心海,难忘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这都是性情的蜕变,信仰的升华。在赴川北的途中,她突然看到悬挂在城头示众的鲜血淋漓的头颅,却未曾预料到那是自己深爱的丈夫。面对如此意外的打击,考虑到自己处境和身份的她,用自己的革命意志将这汹涌的感情压制了下去。见到同党,一句“一切我都知道了”正胜过千言万语。在个人和国家的冲突中,她毅然选择了后者。痛定思痛,即使人已断肠,但不可以忘记革命还在继续,人民身于水深火热,这难道不是精神在蜕变?还记得在狱中,她的十指被钉上一根根粗长的竹签,江姐一身凛然正气,说“上级的姓名、地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中得到任何材料。”面对敌人的强行,她的信念坚如磐石,她的英勇石破天惊,这难道不是精神在蜕变?江姐虽为女子,但不缺男子的风骨,素衫和裙摆同样可以为国献身,同样可以在枷锁下拥有比男儿更坚强的心。

其实每一个《红岩》里的战士都是在为国倾注心血的过程中蜕变的。汉家儿郎们说,枷锁再可怕那又怎样,若能换来未来,守护这信义之乡,一切都值得。他们的锋芒让我感觉仿佛在雾霭中听到橹声,在黑暗中遥见灯塔,久违的感动顺势而来。生在蜜糖罐中的我们,不曾经历那些岁月,但我们不可以忘记《红岩》中的战士,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英烈风骨犹存,中国的土地翻滚不止,若我们繁花瘦,怎禁秋?

俯在这一方净土,仰望这一片晴空,我们是否也可以如日光下的蝴蝶,慢慢地蜕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