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慈悲为友_700字
佛刹琳琅,木鱼轻点檀香。素斋经堂,青烟好似情长
佛陀是以慈悲心而闻名,慈悲为何物?送雏鸟归巢,这是慈悲。给乞丐一个微笑,这也是慈悲。
古人交战,血染白骨,河成血湖。古人语:“人之初,性本善”善心与慈悲心是人类心中最纯粹、最原始的感情。罪恶的根源只是心灵被蒙蔽
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贤士,性情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一次,家中老母亲被强盗所杀害,他屡次报官,均未受理。因此对社会怀恨在心。
性情大变,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使民生陷入一片混乱,人心惶惶,纷纷搬出这座城。他说他要杀光这座城池里的所有人,来祭奠他的母亲,他挨家挨户
的搜,最终却发现一个未搬去的老媪,刚要问原因,那老媪缓缓开口道:“血染白骨,一刹沉浮,城未曾变,人却异于数月前。却不见白衣君子萧楚,温和眉眼若初……”一语点醒梦中人,他扔了刀,跪在她面前,一时间,泪涕泫然。
若那老人也是急着要搬走,没有这般慈悲心,我想,这座城池便就从此荒废下去了吧!
月光朦胧,好似覆纱望碧琼。慈悲心胸,也像红尘悦耳声。慈悲的真谛,不在于你救了多少动物,救了多少人。而是,你的内心深处是否是真心的去包容他人,去开导他人。
有的人喜食肉,家里养了几十年的老牛、鸡、甚至蛇、猴脑等等,如果真的有来世,那些动物会不会报复你呢?如果真的有地狱,只怕你见到的是鬼面官吏若许,
而不是一线生机。如果你只是用慈悲的滤镜是看待这红尘,你会发现,老牛劳作了一辈子,很累。猴子渴望你的拥抱。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慈悲不仅仅等于善良,甚至说慈悲是处于世上一切事物之上,超越了世上任何一种真挚美好的感情。慈悲不是上天给予人们的,而是人心的温暖、真情
凝聚而成的。与慈悲为友,好似流水将花葬,云雾将山藏,天边余晖映出繁华安定景象,唯愿人们一世安康,慈悲永不消亡!
高一:李姝莹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浏乡,浏水之阳_2000字
浏水之阳
我很爱浏阳,因为我是浏阳人,因为她是我的家乡。
小的时候一直觉得我所生活的这座小县城不好,因为那时候不了解浏阳不知道她有那么多很美的旅游景点,那时候浏阳的发展也不是特别快特别突出,那时候奶奶家住的村子还没有修水泥路,最讨厌的是下雨天,出去转一圈鞋子上都会沾满黄泥,当然,毕竟是小孩子,也不是那么爱干净,脏了就脏了反正无所谓。
后来大些了,喜欢去百度浏阳的介绍,知道浏阳出过很多的名人,知道浏阳有很多的特产,知道浏阳其实在同级城市中算是佼佼者类型……但让我纳闷的是那时候我跟人提起浏阳别人想到的往往是《浏阳河》这首歌而不是浏阳这座城市。我承认那时候我心里是有点不平衡的,我特别希望别人能够知道浏阳这座城市有多么好,我想让她们知道那些精美的菊花石雕工业品是浏阳的,绽放在夜空的烟花是浏阳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围山也是浏阳的,谭嗣同是浏阳的,胡耀邦也是浏阳的,我想让那些外地人知道我们浏阳其实很了不起!
现在就没有那种想法了,因为跟人提到浏阳他们想到的就是着名的浏阳烟花,百强县市浏阳,这不就反映出浏阳地位知名度的提高嘛!语文老师说人到了一定的岁数骨子里就会有一种对家乡特殊的自豪之感。我认为这句话不全面,只要是认为自己家乡好的人,只要是愿意去了解自己的家乡的人,只要是心里有家,会去关注家乡的变化的人,不管年龄多大或者多小,对于自己的家乡,都会有一种特殊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乡愁乡愁,愁在因家乡太美好而不想离开,愁在因家乡太强大而想家。
浏阳这几年的发展变化真的很大,连我这个高一学生都感受到了。各种公路的修建就是最好的证明。从前几年的长浏高速到现在的西北环线,被誉为“湖南最美乡村公路”的荷文公路的建成通车,无不体现着浏阳的巨大变化。让我感受最深的大概是荷文公路通车,放假回家就在微信上看到荷文公路通车的消息,看到那些图片控制不住跟我爸说让他开车带我游一圈这条路,因为看照片实在太美了忍不住想亲身体验一下,于是在下一次放假的时候爸爸就带我走了那条路,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美!没有别的形容词,就一个美字足够了。
这两年也去过浏阳的蛮多相对小众的景点,比如周洛啊象形山啊还有前段时间特别火的梅田湖松山屋场,梅田湖也是在微信上看到图片然后很单纯的觉得这儿很美就想来看看,我从来不知道原来乡村也可以因为改造而变得如此之美,我也想不到原来稻草人不仅仅只有一种造型,它可以弄成骑着马的新郎官,抬着婚轿的吹着唢呐迎亲的人,甚至是几米高的拿着蟠桃的仙人,用一句特别俗的话来说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嗯这儿就是这么神奇。姑姑去古港看油菜花田,发来照片,很美,听说汪涵老师可能也会来,她说希望能碰到他。油菜花,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江西婺源的油菜花田照片,那种美是很让人震撼的,在那之后我便很向往去婺源,可是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去,不过没关系,在我们浏阳,在这个季节,油菜花一样盛开,整片油菜花海象征着现在浏阳的经济蒸蒸日上,未来的发展更加灿烂。
因为我是浏阳人,所以我希望浏阳能够更好。上学期开学没过多久学校外面就在搞路改,每次去学校不得不绕路,而且还堵车,说实话吧那段时间我是挺不喜欢路改的,本来就不太宽的路,我那时候还不熟悉学校外面的路,路改弄得我经常分不清去学校应该往哪个方向,那时候每次都会在嘴里念叨:又不是烂的稀巴烂车子过不了了,无缘无故干嘛把它全部砸掉重新修,劳命伤财。几个月后施工完成,哀怨没了,因为路改的效果我看到了,那条路比原先要好得多,换成了柏油路,我这人最喜欢的就是柏油路,以前初中学校里面的路也是柏油路,经常放学后背着书包站在四楼过道看着柏油路交汇处,觉得特别美。就这样因为前几个月路改而烦躁的心情瞬间就没了。路变好了,也是一种发展一种进步。
还有一样东西我觉得最能代表乡愁,那就是浏阳方言。众所周知浏阳是由城镇和四乡组成的,各乡的方言都有口音差异,有的偏赣语,有的偏客家话,还有的地方直接讲长沙话,所以说浏阳方言大概是最难懂的方言之一,外地人学讲浏阳话很难,听懂浏阳话也很难,这让我有一种很特别的“占有感”,你们听不懂,我听得懂,你们不会说,我会说。就和小孩子玩耍的时候一个会玩跳房子而另一个压根没听过跳房子这个游戏一样,就会觉得很自豪。可是现在的家长教小朋友的一般都是普通话,教浏阳话的屈指可数,因为时代不同了,你说浏阳话可能别人毁损你一句“乡巴佬”,因为普通话才是国家的官方语言,所以说现在基本10后都不会讲浏阳话,我不喜欢这样,不是说普通话不好,而是我们真的不能把我们最传统的语言给丢了不传承了。我很怕等以后我上大学了工作了,比我小的人都不会讲浏阳话了。很多人都不重视保护传统方言,因为他们总觉得以后是普通话和英语的世界,浏阳话只限于在浏阳市内使用,可是你难道不觉得如果以后在外省甚至是外国听到一句让你异常熟悉的浏阳话会是一件多么亲切的事吗,乡音的作用就是拉近距离,乡音就是为了让你想起你的家乡。一个没有了传统方言的城市即使再强大也不能称之为强大,一个把自己的乡音丢了的人即使再怎么说自己有多么多么爱自己的家乡也称不上是一个真正爱家乡的人。
没有华丽的辞藻,一字一句都是发自内心,用笔写下最真实的浏阳。浏水之北即为浏阳,浏阳河孕育了浏阳市,浏阳这座城市在浏阳河边扎根沿袭,一直在发展一直在进步,为的就是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感到幸福生活得更好。何为浏阳变化?身边的一切都在体现着浏阳变化。浏阳河在等着浏阳市的成长,浏阳市在等着离家打拼的浏阳游子的归来,浏阳人在外奋斗着希望以后给浏阳带来更好的发展。何为乡愁?一心念家一心想回报家乡就是乡愁。
没有华丽的辞藻,一字一句都是发自内心,用笔写下最真实的浏阳。
高一:言弋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评:文章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感情真实细腻,言语感人至深。
文章详细介绍了作者的家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与期盼。
点评老师:金冬晴
相关推荐
-
与慈悲为友佛刹琳琅,木鱼轻点檀香。素斋经堂,青烟好似情长佛陀是以慈悲心而闻名,慈悲为何物?送雏鸟归巢,这是慈悲。给乞丐一个微笑,这也是慈悲。古人交战,血染白骨,河成血湖。古人语:“人之初,性本善”善心与慈悲心是人类心中最纯粹、最原始的感情。罪恶的根源只是心灵被蒙蔽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贤士,性情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一次,家中老母亲被强盗所杀害,他屡次报官,均未受理。因此对社会怀恨在心。性情大变,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使民生陷入一片混乱,人心惶惶,纷纷搬出这座城。他说他要杀光这座城池里的所有人,来祭奠他的母亲,他挨家挨户的搜,最终却发现一个未搬去的老媪,刚要问原因,那老媪缓缓开口道:“血染白骨,一刹沉浮,城未曾变,人却异于数月前。却不见白衣君子萧楚,温和眉眼若初……”一语点醒梦中人,他扔了刀,跪在她面前,一时间,泪涕泫然。若那老人也是急着要搬走,没有这般慈悲心,我想,这座城池便就从此荒废下去了吧!月光朦胧,好似覆纱望碧琼。慈悲心胸,也像红尘悦耳声。慈悲的真谛,不在于你救了多少动物,救了多少人。而是,你的内心深处是否是真心的去包容他人,去开导他人。有的人喜食肉,家里养了几十年的老牛、鸡、甚至蛇、猴脑等等,如果真的有来世,那些动物会不会报复你呢?如果真的有地狱,只怕你见到的是鬼面官吏若许,而不是一线生机。如果你只是用慈悲的滤镜是看待这红尘,你会发现,老牛劳作了一辈子,很累。猴子渴望你的拥抱。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慈悲不仅仅等于善良,甚至说慈悲是处于世上一切事物之上,超越了世上任何一种真挚美好的感情。慈悲不是上天给予人们的,而是人心的温暖、真情凝聚而成的。与慈悲为友,好似流水将花葬,云雾将山藏,天边余晖映出繁华安定景象,唯愿人们一世安康,慈悲永不消亡!高一:李姝莹700字 高一
-
与友秋来又一年,相知去愈远。知有梦路近,何故睡时酣。唧唧小虫语,淹没尘沙间。吐丝结络者,风雨知否安。更有飘摇者,雷电见蓬帆。荣者华拥路,逝者幸荒蛮。仰望陌上桑,抚腰叹知年。又为蓬首聚,杯酒已漠然。慷慨有时尽,行路当知难。与君辞别后,扶杖可留连。100字 高一 诗歌
-
懂得慈悲人海茫茫,知音何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颗心。每每读到这首朴实的小诗,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起张爱玲,想起她与胡兰成的那段“倾城之恋”。张爱玲,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大才女,曾以她无与伦比的才华轰动整个上海,乃至全国,可算是文坛上的一座巅峰。然而文学上有巨大成就的她却是很不幸的,她的世界缺少关爱。正因如此,她选择了以冰冷的面孔面对尘世,以尖刻犀利的语言挥斥方遒。可是无论如何,傲世的她也掩盖不了内心的苦闷。正当她的心锁锁住之时,一把钥匙倔强地打开了这把坚实的大锁,一个男人奇迹般地走进了她的生活,那就是胡兰成。是的,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爱玲的冷酷与清高,然而胡兰成却清楚的知道冷若冰霜的面庞后藏有一颗多么脆弱的心。他也明白老练的文字后躲者的是一个多么清纯无知的少女。因为懂得她的心,所以胡兰成轻易俘获了爱玲,赢得了爱玲的心。记得有一次,胡兰成与爱玲同行时,郑重地对她说:“你长这么高的个子怎么可以。”虽然有些轻佻,但这话里却藏着多少爱怜。那次,爱玲哭了,她很高兴地明白这便是她想要的男人,一个真正懂得自己的男人……在孤岛时期,胡兰成陪伴着爱玲度过了一个个美好的日子,我不敢肯定爱玲是否得到了幸福,但我清楚的知道至少她得到了快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柳范原不正是她与胡兰成爱情的翻版吗?那句“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充分显示了她对这场爱的珍视,她的快乐在字里行间里快乐地流露着、跳动着。面对着这场知心爱,我不敢把它夸得美如神话,但我也不愿苟同于那些后来的评论家们,把这场爱贬的一文不值。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是最傻的。但我想爱玲一定不会后悔有这么一个懂得自己的“知己”,不后悔有这么一场恋爱。她的那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足以诠释这一切。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易水壮士荆柯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歌拼死刺杀秦王,只为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想起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离世后低吟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只为自己的知音逝去而心如死灰;想起宝玉对黛玉说的“你死了,我当和尚去。”的誓言,只为人生难得一知己;想起岳飞仰天长啸“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无限悲凄与无奈……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知音难求,一生得一知己足矣!因为懂得,所以慈悲!900字 高一 议论文
-
以书为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一首诗中的一句小诗,这句诗充分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引领我们前进的风帆;是书让我知道了许多我不知道的秘密,也是书让我更加了解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如果没有书,鸟雀只会像拧发条鸟一样转动笨拙的脖颈;天空不再有双眼,大地不会接受天空的泪;花的色彩在干枯中夭亡了,被冰封在两极冰盖;还有水流,它不再振动空气,仅仅无意义地穿梭。书给生活染上书柜般的黄桃色,让它阳光常驻,一本书是一个幻梦,千万本书是另一个世界。著名画家李若禅曾经说过:“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是啊,现在的我们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上进心,只有读书才能立足于社会,书是一样伟大的造物,是在人类历史的天空上残余的银辉,是一首凝固的交响乐,一缕玫瑰红色的花香;有了书之后我感到我如同一名身着素袍的祭司,手中的圣物呼唤我,触动我的生之灵光和心之灵光,智慧的古语从书卷间升起来了。读“杂交水稻”——袁隆平,让我知道了他为人民所付出的精神;读“两弹一星”——邓稼先,让我知道了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民族精神;读“诗仙”——李白,让我知道了他豪放的精神……我曾经一度追求精彩,直至今日还未发现我人生中的精彩片段。我想,精彩无非是最荣耀、最璀璨的时刻罢了;或许就是现在的青春年华,或许将是人到中年收获成功,或许是看破人间俗世、红尘滚滚的通透,或许还是享受天伦的晚年风光。我却在书籍文字中寻找到了精彩。寻觅着,寻觅着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中记述着一个又一个的生老病死和兴衰生活。似乎书中的内容不似日常生活中的平淡无奇,别有一番精彩。你时常能在书中看到自己的轨迹,相似的感觉总萦绕在心间。书中,你能重返童稚幼年的懵懂欢乐,你能继续奋不顾身地为青春奋斗,你能遥望未来给予自己警醒当然,你肯定会写下文字来记叙自己阅读时的无限感悟,文字则是你手中笔。我曾敬畏地看待文字,将他视为神圣神奇。拙笔难以驾驭,仅写出了些人生踪迹。但它仍然珍贵,属于自己的满地金银亦是精彩。我时常陶醉书籍文字之间,别致的精彩让我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气质。这种精彩藏在书籍文字中,待你去寻找、发现。我热爱文艺的感觉,也邀你一同领略。藏在书籍文字里的精彩给你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它的精彩让有心人卓越。这是一种如水的感觉,不卑不亢地告诉你:书中文中,藏有精彩。同学们,让我们以书为友,以书为快乐吧!遥远的航行吧!1000字 高一 记叙文
-
以书为友今天下午小休,兴冲冲地跑去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另一本是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不知何时,我对书起了极大的兴趣。看到书的那种感觉,比打了鸡血还要兴奋。回到宿舍,悠闲地坐下,打开了那本《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随手一翻,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书签,上面是作者刘同的像。他穿着深灰色的大衣,双手操在衣兜里,就那样站在有栏杆的高楼上,看着下面川流不息的车辆,他微微侧转头,镜头拍到的那个角度,脸上写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孤独,一如我的初恋。那样孤独迷茫的眼神,那样寂寥单薄的身影,让我心疼。然而我做不了什么,或许这只是惺惺相惜,只因我骨子里透着同样的孤独。想来,曾一度痴迷的初恋,也不过是个孤独的影子吧!也罢,有心思想这些,不如把精力放在书上,与他们进行心灵交流与沟通。300字 高一 散文
-
与花为友我们家几代都爱花。自认为“花,系陶冶情操之物也。”春,夏,秋,冬,花香或浓或淡,犹如盘龙缠绕在房梁上,挥之不去。我的老家在四川。四川是出了名的天气温和,养花最好不过。面对一盆盆香气扑鼻的花,摇着扇子,沉醉在花香里,怎么着也得自得其乐了。在我们家,不会依靠节气来判断四季。而是往往在第一盆迎春花开放的时候,我们便是知道,春天的脚步,已经悄然而至。迎春花就像金色的仙子,慢慢地爬满整个屋子,用她神奇的魔法,用她独具特色的金色,渲染美丽的春天。目光所过之处,皆是一片片绚目的金黄。迎春花点缀在绿色的缝隙之间,为春天添上了几分颇为诱人的姿色。一到初夏,碧波荡漾的池塘里,荷花便开始探头探脑。含苞欲放的荷花,羞涩得像个情窦初开的姑娘。等到火辣辣的太阳大展神威之时,那碗似的荷花也不甘示弱,尽情诠释它 “出淤泥而不染”的真谛。荷花骄傲地昂着头颅,高高地凌驾在碧绿的荷叶之上,无日不迎风弄姿,让得周围的百花,都黯然失色。夏天悄悄地退下了,荷花也收敛起骄傲的花瓣。秋风刮过,天空蓝得像块静止不动的宝石,蓝得发亮,蓝得清爽。万物萧瑟,百花个个垂头丧气,前两个季节的趾高气扬,也不知什么时候消失殆尽。但是,被陶渊明赞为“花中隐逸者” 的菊,却静静地绽放在这片狼藉的山林。白的、黄的、紫的,秋风中泼泼洒洒正开得烂漫。外公最喜欢菊花了,经常一边一个人自斟自饮着菊花茶,一边摇头晃脑地吟诵着:“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可我经常在背后偷偷地笑着:“冬天还有‘傲雪梅花’呢!”大雪纷飞,年末已至,雪花一片片地打击在山林上,打得百花本就瘦弱的小小身体,更是显得萎靡。星星点点的梅花却从树干上堆积的雪钻了出来,迎雪而立。淡淡的花香,缭绕鼻尖,久久不散……一年四季,如此更替,沉醉于这花香之中,流连忘返。与花为友, “何乐而不为”?750字 初一
-
与书为友我有一个特别的朋友——她,不会说话,却能给我渊博的知识;她,不会走路,却能让我日行千里;她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我穿越时空,赏秦汉的关山明月,闻唐宋的诗词歌赋,她让我痴迷。她是谁?是书!我是枕着书长大的。三岁,我结识了书这位朋友。刚开始,是妈妈和我念儿歌,从“人之初,性本善”到“天对地,风对雨”,从“床前明月光”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在摇头晃脑间,第一次接触到这如歌般动听的国学精粹,虽然不懂什么意思,但能在大人面前念上一段,受一顿啧啧夸赞,却是十分自豪的。渐渐地,我学会了认字,能自己翻阅一本本书籍了。我认识了善良的小红帽、美丽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水晶鞋、匹诺曹的长鼻子……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我脑海跳跃,就像在我年幼的心房打开了一扇窗,豁然开朗。我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见到了在圣诞节飘雪的夜晚叫卖着火柴的女孩,女孩手中的火柴熄灭一次,我的心就仿佛被针扎一次,当她坐在墙角,带着幸福的微笑飞向天堂的时候,我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再后来,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书页上的字越来越密,插图越来越少,原来,我已经在书的陪伴下渐渐长大了。读书是美妙的。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当你翻开书本,会听到一条溪水奔流的声音,一朵鲜花盛开的声音,如水的月光倾泻的声音……在文字所编织的世界游走,烦躁的内心恢复平静,一切的烦恼与不快都烟消云散,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自己。我徜徉在《中华上下五年》中,追赶历史隆隆的车轮;我着迷于J·K·罗林笔下哈利·波特的奇幻经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我在夏洛蒂·勃朗特的笔下认识了勇敢执着的简·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我伤感着黛玉的喜怒哀愁……我在书的海洋遨游,眼前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书,我最亲密的朋友,是你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快乐,给了我力量。在我生命中,你就像一条船,载我远航,挂云帆,济沧海……750字 五年级
-
与书为友书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它带领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使我每天神采奕奕,信心满满。我喜欢书,并以它为友。在我看过的所有课外书中,我特别喜欢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先生的《狼王梦》。这本书主要描写了母狼紫岚的悲惨一生。它为了实现死去公狼黑桑的遗愿,立志要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顶天立地的新一代狼王。为了这个梦想,紫岚呕心沥血,不惜一切代价去严格培养自己的狼崽,但梦想毕竟是梦想,最终还是希望落空,几匹雄狼崽都相继死去。最后,紫岚为了保护它的狼孙,与金雕同归于尽。从母狼紫岚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我们要学习它那百折不挠和敢于追求梦想,永不放弃的精神。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我们要不断地从这些故事中汲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想起以前,我也是不怎么爱看课外书的。自从三年级下册,王老师接了我们班后,她每天都要给我们布置看课外书的作业,第二天还要回学校交流看书的情况。久而久之,我们班的同学就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养成了每天看书的好习惯。王老师常对我们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要把书中的好词好句都用横线或者圆圈给标出来,做到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特别是书中的精彩段落,要反复“咀嚼”,才能吸收其中的“精华”,把它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我们班的同学每人都有一个“采蜜”本,我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一样,不断采集书中的知识。书读多了,不知不觉中,作文就写得轻松了,很多书中的好词好句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写作中去。读书,可以使人开阔视野;读书,使我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心胸变得更加开阔;读书,充实了我的生活;读书,可以使人忘掉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痛苦。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不求“黄金屋”,也不求“颜如玉”,只希望能在书中尽情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我爱读书,还要一生与它为友!750字 四年级
-
与秋为友身处南国,虽说草木凋得慢,空气来的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但我对于秋总会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触。秋思“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自古秋月便是一大盛景。夜色朦胧,一轮圆月挂在中间,点缀着夜色,微风吹过,一股甜到发腻的香味传来。橙黄色的月光铺满大地,也充盈着人心。这或许就是每一个人记忆中的中秋吧。从古至今,秋月被赋予着太多太多的情感了,幼时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在历经艰辛游历,漂泊在外又发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感慨道尽了多少心酸泪了,似乎不变的只有这一轮圆月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好的月色总抵不过故乡的,人们虔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事事未必能如愿,苏轼也发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慨。月下的砧板敲打声,一下一下敲打的不仅是衣物,还是游子那漂泊的心。思念被无限放大,思念是圆的,秋月也是圆的,愿团聚也是圆的。秋愁愁字的构成似乎便于秋有关。“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一场秋雨过后,树叶落了,树枝空了的季节,落叶是秋的萧瑟,是秋的愁苦,带着秋日的情感,飘往四周。不知玉露凋伤了谁的枫树林,湿了谁的青衫,又淡了谁的归程,身处在“秋晚雁来空自寒,夜阑洒尽不胜悲。”时,心中的愁苦便如落叶般飘零。秋豪世人皆知这位秋友的感伤,却不知他的豪情万丈。李白说“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在秋日,在碧空万里,唯有豪饮几杯,才能对得起这秋吧。落叶飘散,龚自珍捻着一片红叶说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刘禹锡在诵读了无数秋思,秋愁后,品味了秋的荒芜寂寥,另辟蹊径,发出了自己的感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爱秋,爱这可歌可泣的思念,爱着故乡的圆月。我爱秋,爱这萧瑟冷寂的愁苦,爱着远离的黄叶。我爱秋。爱这慷慨激昂的豪情。爱着拨云的大雁。750字 初三
-
与书为友书,是治疗疾病是良药;书,是一把金钥匙;书,是一把斩断困难的利剑;书,是一扇智慧的大门;书,是知识的海洋。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人如果一天不看书,做任何事都会没有力气。走进书的世界,你会赞叹它的奇妙。在那里,许多知识精灵飞来飞去。一本本书整整齐齐的被罗列在书架上,你可以在书的海洋里徜徉,也可以在书里翱翔。看书切不可囫囵吞枣,只要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书的世界其实要比现实世界更有趣。在书里,人可以无障碍地交流。那里的人都是天真无邪的。在书的世界里,人人都是你的知己。说起来,我与书还有一段不解的缘分呢!九岁那年,一天晚上,我梦到自己进入了,《淘气包马小跳之寻找大熊猫》的世界里。在那个世界里,清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我看到可爱的马小跳一行人,高兴地跑过去跟他们打招呼:“你好,请问你是马小跳吗?”“哇!”马小跳大吃一惊,往后退了几步,用防备的眼神看着我,“吓死我了!我是马小跳,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我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来的,我特别喜欢你。”“是吗?”马小跳兴奋地打量我,“那我们可以做朋友吗?”“当然可以!”我爽快地答应了。梦醒了。我下定决心要读好书,一定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更要做一个像马小跳一样开朗,阳光的人,凡事不斤斤计较。由于每日放学后背诵《唐诗三百首》,并仔细看了每首古诗的赏析,这样我对所背诵的古诗,理解得更深入。我的诗词储蓄量已经非常多了。老师上诗词的时候,说了很多首唐诗,我一听,几乎全部我都会背。写作业时,遇到诗词类的问题,我总能快速而准确的答出来。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过我不会因此而骄傲,因为我知道,中华诗词这颗“璀璨明珠”我才学习了一点皮毛,才刚刚踏入起点,前方还有很长的路等着我走。只有虚心前行,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正因为多看书,我拥有了许多的快乐,也学到了挺多的知识。从现在开始,我要好读书,读好书,与书一路同行。750字 六年级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