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随笔650字

病隙随笔

650字 高三 散文

自小体弱多病,因此性格也便变得喜怒无常,便全寻一静处,悉心养病,得以养生。

像我看过的那篇文章说的那样:“第二层次的勇气比第一层次的勇气更难。”那篇小说的男主人公听了一个待他较好的女伴的建议不跳崖,却要忍受一群人的嘲笑。后者则是第二层次的勇气。

第一层次是生理层面的勇气,像史铁生忍受病痛,而第二层次则更难,是心理层次,像史铁生强忍他暴躁脾气带来的狂躁而去写作一样。我忍受这种情绪的痛苦真的很难,受到一定的刺激,我的脾气常会喜怒无常,高三还会精神不集中,胡思乱想,脑子里混乱到想要把头拧断的程度。

但我想,就像孤月老师的那句个签:“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这句是他对史铁生人生的高度概括。这句话我想很正确,史铁生的变很困难,他是用生命在写作。我的变也许会更困难,毕竟我这已纯乎是第二层次的了。

我想,为何周恩来能于闹市中读书而心不乱,但我却在寂静之下内心很乱?乱哉,乱哉,一切结成殇。殇痛的背后是什么?可能是坚守,也可能是其他。

赫尔曼黑塞曾言:“人生苦短,我们却费尽思量,无所不用其极的丑化生命。”我想,如果真的做不到乱向静的蜕变,不如归隐,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安安静静地平定心绪,做一个人生旅者。

做一个行者,在不断的艰辛中寻求更高的知识境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吟放荡于一处,潜心钻研几门书。俱往矣,纯乎一学者,行吟一诗人,做一个有益于大众的自己生命的掌舵者。

我们一面大喊:“生命!生命!”,一面却茫然不知所措。其实,生命的无限尽在这对知识的无限追求与对时间的无限苛求之中。

亚里士多德曾言:“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而我要说:“没有最廉价的教育,只有最好的教育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永远不会廉价,当教育廉价之时,这个国家将要国之不国。”

病隙随笔

650字 高三 散文

我已纯乎对自己绝望,当我做文综题沉不下去——半个小时都沉不下去的时候,我开始失望,开始彻底的绝望,于是,我开始消极,开始像海伦凯勒和史铁生刚得知自己瘫痪时一样绝望,一样不停地摔东西,于是,我尝试去看一些东西,当玩乐、随意看时依旧很烦,我这一上午等于晃了过去。

真的,很绝望,绝望到想把自己脑袋拧掉,希望它平静,有人说让我出去游一圈,但我昨天晚上刚出去,为什么今天早上又要烦?我很疑惑,也很烦恼,我恨我自己不能平静下去,恨到想杀死自己。所以我才冷漠,避免把情绪化的东西带给别人。终于一个忍不住,我甩了东西。但这种让人无法掌控的躁动什么时候是个头?我觉得自己的生命几乎在这一瞬间失去了意义。

当烦躁起来的时候,一切都是困难的,思维处于空灵状态,又极易发怒。这一切的可能是我自己虽然没有定什么目标,但却一直对自己很严苛吧。可能我的严苛就像川端康成对自己的作品审查以后总是删掉大半的那种严苛吧。

我总告诉自己:“我要调整好自己,放松、凝神。”这一方法很对,但是自己真的烦得特别强烈时,却又有些无效。深呼吸有一定科学性,但我试过之后,有时需要调整半天,到考试时,等调整完,“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的声音总在耳畔传来。骑车子出去,有时有效,有时却罔石无效。

这大概是人生最难跨越的沙漠,也是人生最难翻越的珠峰。史铁生翻过去了,于是扩展了自己的生命。海伦凯勒、张海迪、李丽翻过去了,于是以残缺的身躯被世人铭记。史蒂芬。霍金翻过去了,于是医生对他的死亡宣判一直延续下去,他的研究成果也震撼了世界物理学界。但也有人没翻过去,欧亨利、海明威、川端康成选择了饮弹自尽,海子在诗中为自己设定了无数自杀设想,最终选择卧轨……

我又如何呢?当窗外的蝉鸣响在你我耳畔,当无数的题目压抑着你我心灵,你会选择前者,抑或后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