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记事1000字

端午记事

1000字 初三 散文

一粒米与一片苇叶相遇,产生了粽子;一个人与一条江的相遇产生了节日。一株艾与几个蛋的相遇产生美焕绝伦的绿色。给人无限遐想。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小时候哭着吵着执意要母亲包粽子。

母亲微微一笑便总会和邻里几个大人清早就到那有芦苇生长的地方采摘苇叶。我们高兴地紧跟后面大一点的孩子嘴里朗诵者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兮。端午节是一个令我难以忘怀的日子。童年的故乡,沿村之外有一处河塘。水面上荷叶袅袅婷婷,淤泥里芦苇芊芊而生,繁盛的芦苇与红莲、白莲衔接在一起,可谓满塘春色,蓬蓬勃勃,浩浩荡荡,宛如一道专为水上精灵开辟的绿色屏幛。我们用细竹竿轻轻一抽,那碧绿青翠,像刚从地里钻出来的禾苗一样,那么柔嫩,但又那么坚韧,像一片片永不改变的褶袖,溢出了它的阵阵清香。

飘落在清澈见底的水面上,惊醒了在红色苇根觅食的小鱼小虾。我们也顾不上歇息,总是先把叶子洗净,再挨个理顺了,用蒲草扎成一把又一把。母亲用打来的这些苇叶再热水中泡软,有时直接拿来用。把甜甜的红枣清洗干净,把花生米绿豆煮熟,把白灿灿的江米泡好。端午节,母亲则成了最忙碌的人,前一天下午母亲就开始包粽子了,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永远定格在了我记忆的深处——母亲熟练地把叶子从中间卷曲,做成漏斗形状,再放入早已准备好的江米、大枣和花生米绿豆包裹好,再系上细线,有时米不够便用麦仁,要蒸粽子了,母亲会准备足够的木柴,简陋的小屋充满了不尽的温暖。

在蒸粽子的时候,我总是急不可待,因为从锅里飘出的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但等待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因为母亲为了做出最好吃的粽子,苇叶是新鲜的,蒸出来的粽子更是清香,米香枣香更掺和着苇叶香,母亲要做好几锅,送给街坊邻居尝尝鲜。童年的粽子,温暖着我,幸福着我!如今的粽子与以前吃起来真是天壤之别,老觉得没以前的味。

端午节,一早起床,艾叶煮蛋,母亲说,吃了一年能辟邪不长癞。那年春上村里传鸡瘟,家里的几只鸡一天之内都死了,包括我喜欢地那只双冠大公鸡。母亲心疼的抹泪,无奈都褪了,送给两个舅舅每人一只,父亲的朋友一只,余下的一锅炖,香喷喷吃了好几天。没有了鸡,端午就没蛋煮。村里决定分鸡蛋,当当敲钟已过,我高兴地挎着竹篮分到了6个鸡蛋,一人一个,满心欢喜的像过年一样,闹着玩着急不可待往家跑。

竟然忘了篮中鸡蛋,到家篮子中只剩下蛋壳了,我吓哭了,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摸摸我的头,说没事端午咱就不吃鸡蛋了。最终还是挨了姐姐一鞋底。害怕起床,母亲叫起我起了吃鸡蛋,哪来的鸡蛋?深绿浅绿一大盆。母亲和父亲抹着眼泪说,二子,以后大了不能忘本,听说你打了鸡蛋,队里五十八户人家一家一个给咱送来的,就连五保户你大娘家也送来了。在儿时的记忆里,端午节是一个令我难以忘怀的日子。

共建强大中国

700字 初二 演讲稿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上着名的文明古国。但在清朝后期逐渐腐败。首先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后来紧接着又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次又一次的战败,一次又一次的妥协,一次又一次的让步,终于,一个个血腥背后的不平等条约渐渐让中国苏醒。中国是什么?中国是一条盘踞在太阳升起地方的一条龙,曾经称霸一方。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给我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热血激昂的故事,但不知为什么,只一夜之间,曾经那个漂洋过海特地到中国来学习的岛国——日本,仿佛一下子注射了兴奋剂一样瞬间强大然后到中国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华夏大地搞得乌烟瘴气。是日本人太强大了吗?不是,是那时的中国太弱小了。

再跨过历史,回到现在。钓鱼岛事件历历在目,我还记得有一段时间全国上下大部分人都在抵制日货,有天地理老师在上课时无意间提到了这个话题,他说,抵制日货这种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如果因为日本要抢钓鱼岛就在自己的国家里急得跳脚然后做那些毫无意义的事,这些都是小孩子的行为。如果是一个明智的人就应该想想中国要怎样才能更强大,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我国的疆土不再被其他的国家虎视眈眈。

我们大家一直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周总理,都很崇敬他。但却没有几个人想要发扬他这种精神,这就是现代人的最大不足,没有了抗日时期的那种危机感便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却不曾想过世界上绝对没有那些个一劳永逸的好事存在。正因为当初清政府自以为是的腐败思想才把中国送上了亡国之路。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也说明世界水平越来越高了,要想让历史的悲剧不再上演,我们唯有发奋图强共同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越来越强大,使人民越来越富有!

初二:雷涵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