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巨变1200字

家乡巨变

0
0
1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家乡巨变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是的,197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迈入了对外开放的崭新旅程,开始了那辉煌的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这30年,我的家乡——昆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成长的;这30年,我的家乡——昆山是紧跟着改革开放的速度而前进的。

30年前,昆山还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县。人民都很穷,住着破烂不堪的茅草屋,上面的瓦片好一片,坏一片的,一到下雨,雨水好像都想来凑热闹,房子里全是雨滴,大家只得连夜挪动家具。那时的学校是一座破旧有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一块玻璃也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春天,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嘀嗒”的雨声与琅琅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合谐的曲子。

30年前,昆山还是一个交通不便的小县。昔日的家乡贫穷落后,交通极为不便,虽不能形容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程度,但整个昆山都没有几条公路。公路全都是凹凸不平的机耕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稀泥四溅。

30年前,昆山还是一个对外封闭的小县。交通的不便使这个小县“与世隔绝”,昆山大多数人民都以农业为主,浪费了潜在的旅游业的巨大动力,滞留了昆山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昆山特有的产物不为人知,使得昆山的投资力少,一直处在封闭的情况下。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昆山,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后的今天, 昆山,这个充满灵气的江南水乡城市,就像镶嵌在上海与苏州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发源于这里昆曲,以及以周庄为代表的水乡古镇,构成了昆山文化永恒的背景。

30年后,昆山融进了城市精神——开放、融合、创新、卓越,表达了昆山开放的活力、融合的魅力、创新的动力和卓越的追求,象征着吉祥的昆山、绿色的昆山、文化的昆山、活力的昆山、腾飞的昆山、和谐的昆山。

30年后的今天,昆山经济发达。昆山,如今是个经济高度国际化的开放型城市。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这里创办了350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0亿美元,昆山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投入的高密度地区、外商投资产出的高回报地区和经济发展的高增长地区之一。昆山拥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著名园区。依据2003年度社会统计资料得出的结果表明,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市排名中,昆山蝉联第一。

30年后的今天,昆山交通简便。铁路、公路、港口均以齐备,陆路、水路四通八达,如同一张大网般的将整个昆山笼罩起来。京沪铁路穿越开发区,并在区内设有一等客货运输综合站。公路:区域内公路网健全,沪宁高速公路、机场路、312国道穿越开发区。

30年后的今天,昆山韵味更浓。被誉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昆曲发源于昆山,是昆山的象征。委婉动听的水磨腔,巧妙体现东方人的情感特征,在委婉悠长、顿挫抑扬中流注,打动人们内心世界最柔美的感区,令人陶醉、融化、沉湎、震颤。昆曲的韵,正是昆山文化的韵。昆山,不但继承了那古朴的底蕴,又融入了前卫的现代感,使原本美丽的昆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总之,30年的改革开放是我们祖国的沧桑巨变,也是昆山的成长巨变。昆山正在崛起,这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事实。我相信,在昆山发展的诗篇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

未来的我

400字 三年级 叙事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博物馆,正在看展品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间我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我看见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我一下就愣住了,看他的样子像个哥哥,可也不是我哥哥,我哥哥不是这个样子的。

我走近他身旁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呀?”“我教迟证泽。”天啊,这不是我吗?我怎么长这么大了呀?我就问他现在是做什么的。他说:“哎呀,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和我走你就清楚了。”我们就一边走一边聊,原来他是一名特种兵,是个狙击手。他领我来到了他们的训练场,那里有很多狙击枪,其中巴雷特就是我最爱的抢。一个人正在放大狙击镜,只听“砰”的一声,打中了靶子。后来他有任务了,带着三个人,整装待发,好威武啊!他说有危险,不能带着我。

我等了好长时间,他终于回来了,又打了一个大胜仗,首长还表扬了他呢!他还送我一把狙击枪模型,并告诉我:“你只要按一下发射子弹的按钮,你就会回去了。”说完他就走了,之后我按了一下按钮,真的回到了现在。

我回到了博物馆,天啊,我手里真有一个模型,这居然是真的!想到未来的我是那么出色,我激动得都要流出口水了。为了那个出色的我,我一定要加油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