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乡450字

回故乡

450字 初一 诗歌

不见袅袅炊烟

不见重重身影

不见牛儿吃草

不见鸡狗欢腾

记忆是无情的野火

现实是萧瑟的画面

心悲壮地疼

掩不住的灰暗

固执地生长乡音

在时光里穿行

房前光秃遒劲的桃干

支撑低矮的屋檐

屹立着高尚的品行

无邪的灵魂

坡地上盛开的野花

站成翘首以盼的聆听

偶尔响起的足音

几位留守妇人

兴奋中闪过失望的眼神

在阳光下翻晒

夜晚无处安放的温情

故乡是越来越空了

男人带走了早春的鲜艳

带走了夏日的热情

带走了柔柔的月光

带走了软软的亲吻

独留下一席空枕

魂牵梦萦

几位面容苍老的族人

声声唤我乳名

回到儿时的梦境

却左右寻不见

曾经深刻的容颜

几声连绵咳嗽婉转叹息

惊吓了鸟鸣

搂着凉爽的清风

辨识厚重的方言

一种不可言喻的陌生

撞击二十年的生活习惯

似水流年

封存在记忆深处

不曾缺少一丝温馨

稀稀落落的房屋

囚禁无所事事的老人

记录故乡有些残缺的风景

黄土地养育的农民

追着繁华而去

用过剩的汗水

洗涤土生土长的劣根

金钱收买了土地的繁衍

与粮食无关

新的土豪诞生了

他们让故乡老有所为

不是剥削那叫奉献

残存的淳朴坚守着

一颗善良的心

回到故乡的怀抱

领悟了故乡的深沉

无论离开多少年

故乡都会从寒冬走进阳春

扎根在黄土地的深处

听见奔流的血液

发出强烈的声音

墨韵流香中国梦

600字 高一 散文

我的梦洋洒在一枝笔间,侧锋成撇,中锋构竖,悬腕即勾;

中国梦流淌于四尺生宣,行间意连,墨痕仍新,风骨依旧。

——题记

或许真如周围好友的评价,我是出现于现代的古典人,总带有那么些复古的情怀。的确,我闲时总是要秉上一支笔,在《九成宫》中仿拟欧楷的端方,于《兰亭序》里挥洒羲之的畅意,裁一幅手卷展我心中的“豫章故郡”,执一把折扇描我念想的“诗客僧家”。

在徜徉着《春江花月夜》余韵的灯下,我再一次捧出它们细看,于字里流露的,是我的书法之梦。

不,似乎还有,运笔挥毫间,飞扬起的自魏晋以来那般古老的文化,书香满卷的中国之梦。

中国之梦,它在历史中沉浮了太久,静默之时蕴积于诗人笔者的胸中,而一旦绽放便是绚烂于世界的舞台,当选文化的交际花。

我眷念着我的梦,更心系着中国之梦。

然而现实的洪流中它是备受冷落的——在电子世界里尽享愉悦的人们如何还回去关注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中国之梦。

它正一步步被忽略,一点点被潜藏,只在我们维系者的狭小空间里踽踽独行,它蓄势,它待发,可是终究没有候到它的柳暗花明,只在山重水复中彷徨。

文化名人一拨拨站出,资深学者一群群倡议,它终是被抬为了热点的议题。调查,设问,结果虽不尽人意却终是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关注。

于是它的内涵开始被发掘,它的灵魂开始舞动起翩若惊鸿的柔姿。

这,正是我所心念的,很多人所心念的,中国之梦的升腾,它用“皎若太阳升朝霞,宛如芙蕖出绿波”的唯美见证着文化的复兴,民族的希望。

这,正是我们能做的,将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中国之梦,代代延续,薪火相传。

中国梦,不再沉默,领传统古国文化之潮;

我的梦,亦将放飞,同中国之梦墨韵留香。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诗歌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