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1200字

悲剧

1200字 高三 议论文

乐观的人看悲观的人是一个滑稽剧,而悲观的人则把乐观的人看作闹剧。

张爱玲其实是一个稍稍有些才华的普通女子,带着一股上海的味道,而所有人都把她称为胭脂气味的人。写到她,无非写旗袍,写沉香缭绕,写美丽而苍凉的眼神或手势。也许他们并未读过,并未读懂她的作品,写来写去,由悲伤写到悲哀,由伤感写到可笑,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然后就是语文。语文不是文学,语文没有文学的气息,没有文学的神秘与天然。文学是美玉,不加雕琢,而语文只是像玉的石头,还要郑重其事地打磨、抛光,然后根据我们加工的标准与否估价、出售。而那玉,却被我们扔出好远好远,扔得遍体鳞伤。我们需要以标准的字体,写出标准的答案来填满那方方正正的横线。然后,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按八股的形式填满作文格子。注意,内容积极乐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我们一切都在为考试服务,深恶痛绝之后还要继续和它们打交道。所有人都很无奈,但所有人都在这样。

因为无奈,所以悲剧色彩。

写下这些离经叛道的文字,然后还要一切正常。我们一遍一遍地诉说,大家司空见惯,谁也无法改变。无法改变,就必须适应,这是所有大人挂在嘴边的话语。

的确,一个人不能改变什么,但一群人,或是说是整个社会,如果在一种腐败的氛围下,仍能若无其事地推波助澜,或仅仅是袖手旁观,笑呵呵地面对学子的无奈抱怨,老师的不由自主,自上而下的一种怪异风气,就不那么好笑了,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彻头彻尾完完全全是一场悲剧了。悲剧太充分了,整个社会就嗅不出一丝一毫悲伤的气息,大家在麻木、疯狂、机械地高速运,我们的社会一片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我们听着政治会议上不厌其烦的中庸之词,看着一次次闪光灯下人们标准的笑容和坐姿,甚至是标准的鼓掌方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儒学藤蔓缠得中国透不过气来,外部苍翠葱茏,内部痛苦不堪。但唯有这样,大树才未倒去。

新时代,这藤自然不复如初,它被贴上了新的标签,与树浑然一体。风过,树叶与藤枝哗哗响动,流水一般晃动着多少年来的屈辱,化作轻音浮去。无论藤是多么科学与正确,树,再不是健康的树了,它已经心甘情愿地做了藤的奴隶。甜美庄严神圣的儒学之花正经地开着,香气混着毒气,一直钻入树干,直至树全被腐蚀。

树,在刚开始时,有几根青藤显得格外秀丽,但日子久了,蔓延的藤占据了外部,渗入了内部,大树受蒙蔽过久,即使觉醒也无法挽回。既然好看,又很正派,就这样欢迎它,顺应它。细细的枝叶顺树干由根向上生长,努力达到顶点,而底部的根,没有营养而痛苦不堪。

这是一棵遮天蔽地的树,树盖如轮,枝分似伞,吸引了无数异国者的目光。它们是禽类,扯裂藤蔓,掠走果实,然后洋洋自得而归。那时的大树虽花凋果残,枝叶零落满地,却稍稍透进了些阳光,让一些觉醒的树叶向外寻求新的世界。混乱过去了,一切归于平静,然而藤很顽强,浩劫之后仍死死控制着大树。

然后,是现在……

如果说大树是种悲剧,也许有人反对,因为它经历了风风雨雨走了一路顽强。但一个民族长期沉稳寂寞地孤立在世界的东方,其内部已经接近死气沉沉,再好的激活也只能让边缘地区探出目光,内部,再往内部,黑暗还是黑暗,死角处是千年堆积的尘埃,有民族的丑陋与落后。这,不算是一出悲剧吗?几千年的历史固然可喜,但历史越长,就越难清扫干净。久而久之,某些肮脏的,也被人们接受为干净的。到了这个地步,再想清洁,从何入手?大树的悲剧,或许就在于此吧!

悲哀

12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当我作为一名教师再重温这部影片时,才更深地认识了王双玲老师,真实地感受到王双玲老师身上的伟大精神,这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触动。

影片讲述的是上海一位普通教师的感人事迹,王双玲老师和蔼可亲,人人都尊敬她。有一天,王老师接了一个差班,不仅成绩不好,连课堂纪律都是倒数第一。早上,别的班都在读书,而他们班却是欢歌笑语、自由自在。王老师知道后,不但没有责罚他们,还跟他们讲道理。大家都放学了,王老师为了解学生的情况,一做完工作就去学生家里家访。王老师有心脏病,医生说必须要在家里休息两个月,但王老师为了同学们还是坚持去学校上课和家访。有一天,一个学生的父母因非法盗卖黄碟被公安机关抓了,王老师把那个学生带到自己家里,像母亲般关怀,使那个学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后来她终于由于过度劳累而悄然无声的走了。孩子们满怀悲痛,自发地在班里举行了追悼会。在王老师生前最喜欢的烛光里,孩子们仿佛再一次看到了老师那亲切的微笑。

对比王老师,我陷入了沉思:当我们面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是否有她那样的耐心?当学生面临困难时,我们会不会像她那样无私奉献?对比王老师,我们是否真正热爱自己的岗位?我们能不能做到忠于职守而尽职尽责?我们能不能像她那样把爱心撒向人间,像清泉一样去滋润人的心田?

王老师很平凡,没有豪言壮语,但英雄正是来自平凡,崇高的师德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她深爱着自己的讲坛和学生。在她眼里,没有工作的苦和累,只有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孩子的顽皮、捣蛋,只有孩子的可爱和活力。这正是当老师的所最应具有的精神啊!感动之余,我深深认识到,学习王教师,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在无数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把我们的关爱、敬业、责任无私地撒向我们的孩子,用最实在的行动来完满地诠释“师爱”的真谛。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们要以王老师为榜样,重塑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为了学生,愿意奉献一切;把对事业、对学生的真爱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自身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人,做一名称职的光荣的人民教师。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看过影片,我们感受到王双铃老师那对学生满腔的爱与高度的责任感。我认为正是这两点令她全心地为学生付出而无怨无悔。虽然她没有自己的亲生子女,但却有几十个孩子发自肺腑深情地叫她“妈妈”;尽管她仅是一位收入不高、地位也不太高的小学老师,但她却以其高度负责、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征服了所有的人;也许很多人不理解她,但她无疑是幸福的、满足的。

同样身为人师,透过王双铃老师形象令我们不禁反思我们自身的工作:对待学生是否能再多点爱;对后进生是否能再耐心些;对工作是否能再多投入一些、忘我一些。

山东济南槐荫区济微中学五年级:邱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