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味道
生活中的味道变幻无穷:糖果甜、柠檬酸、莲子苦、辣椒辣,海水咸……但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味道很独特,很香很甜,在我的心中久久萦绕。
妈妈是广场舞爱好者,每天晚饭过后总要和阿姨们在操场上热舞许久。可是在我刚上一年级时,因为识字不多,不会读题,妈妈牺牲了跳舞的时间,耐心地给我读题,教我做作业。妈妈的陪伴令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
我从小体质特殊,不能乱吃东西,水果要新鲜的,蔬菜必须是有机的。有一次,我看见姐姐津津有味地喝着牛奶,就缠着姐姐:“好姐姐,牛奶是什么味呀?让我尝尝吧!”姐姐瞅了我一眼,继续喝着牛奶,说:“妈妈说过了无数次,你不能喝!”“姐姐最疼我了,我只喝一小口,妈妈不会知道的。”我拉着姐姐的手,使出浑身解数撒着娇。姐姐拗不过我,只好让我偷偷喝了一小口中。没想到,牛奶还没下肚,我就觉得头晕目眩,上吐下泻,姐姐吓得直哭。妈妈见了,连忙扔下手里的活,抱起我就往医院跑去。当我醒来的时候,看见妈妈满头大汗,眼眶红红的,紧紧地抓着我的手,嘴里嘟嚷着:“都怪妈妈,都怪妈妈,家里不该放牛奶的。”看着妈妈如此自责,我的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妈妈总是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让我略带苦涩的生活充满了香甜。
轻柔的栀子花香,淡雅的薰衣草香,都比不上妈妈那丝丝淡淡的香。唯有躺在妈妈身边,才能让我安然进入梦乡。
记忆中的味道
记忆中有一次令我难忘的味道,那就是尝试做饭的味道。
我记得那一次,我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我觉得很无聊,于是就想:反正都没人在家,不然我试一试做西红柿炒鸡蛋吧!于是,我打开了冰箱门,拿了两个鸡蛋和三个西红柿,把要用的工具都洗干净了。然后把东西放在了锅的旁边,把火烧了起来,再把蛋打了起来,然后把西红柿切成了片,再把西红柿片倒进了锅里,开始炒西红柿片,大约炒了二到三分钟,又把西红柿装上了盆子,然后又把鸡蛋放了下去,大约炒了二到三分钟便出锅了,然后把西红柿片和鸡蛋放在了一起,西红柿炒鸡蛋便出现了。我拿起了筷子,夹了一块放进了嘴里,啊,这味道实在是无法形容,又酸又好吃,如果我的父母尝了之后应该也会这么说。
因为这件事是到现在唯一一次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做过的事情,而其他的时候,父母都有在家,但这一次不在家,而且,我也是第一次做饭,可没想道竟然这么好吃,而且,我也没有尝试过,所以我才会过来这么长的时间都还没忘记,而且也是因为这一次做饭,我才会做饭。
其实,人,没有不会做的事,只要你肯去尝试,肯去学,都会有所得。
相似题目
-
记忆中的味道以前每年过年,我们一家老小都会去爷爷家。爷爷家在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往远处看,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树叶间浮出几角屋檐几丛瓦片,林间的青石板路上隐约响起几声牛的蹄声,清风偶尔传递过来一两声沉闷的声音,有一种古老的风韵。自从奶奶去世以后,每次过年,家中掌勺的多是妈妈,厨房成了她的工作场,锅灶就是她的生产线。每次妈妈一进厨房,眨眼功夫,伴随着灶里“噼里噼里”的声音,火苗“喇喇”地窜了出来,油“滋滋”地跳着霹雳舞,小青菜们有条不紊的排着队跳进了锅里,铁铲“叮叮”地翻炒着,和亲爱的铁锅兄弟相互配合着。不一会儿,那各种各样的食材从她手中华丽变身,都穿上了五彩缤纷的服装。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色泽与香气形成一种难忘的味道,常驻于我的味蕾之中。厨房里的那口大锅灶,每次都会把妈妈熏得泪流满面,但它却承载着许多动人的味道。只有在这口大锅里煮饭炒菜,才能吃到在城里永远吃不到的味道,这是农村的味道,是家的味道!它们逐渐成为我舌尖上的渴望。后来,爷爷年纪越来越大,一个人在农村生活没人照顾,我们便把爷爷接回城里,于是那口充满烟火气息的大锅灶便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有时想起家乡的炊烟,想起爷爷家那口大锅灶,想嗅一嗅那秸秆在灶膛里燃烧的味道,我们便会回到老家。暮色四合,倦鸟回巢,我站在小山包上,俯瞰小村庄,欣赏着那仅有的几缕炊烟。当微风轻起,我深深地吸一口气,让这故乡的味道缓缓融入我的身体,整个人沉浸在这袅袅炊烟中,留住清香,忘却一切。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那种从噼噼啪啪的柴火中飘出的浓浓菜香,那秸秆燃烧的味道,那袅袅的炊烟,那口承载了家乡的味道的大锅灶,早已成了遥远的回忆,却已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650字 初一
-
记忆中的味道梦回小院,那甜甜的的香味仍未散去。幼时的我身体虚弱,父母寻来各色中药偏方,绞尽脑汁为我调养身体。我却是极其怕苦,百般哭闹、闭紧嘴巴就是不肯服下那么苦的任何一贴药,父母简直拿我没办法。外婆对我愁苦的父母说:“把丹丹交给我吧。”外婆家门前挺立着一株已有数十年树龄的无花果树,果实缀得枝头低垂。外婆佝偻着身子,用长竹竿勾下一个个成熟甜美的果子,放在青青的竹篮子里。回家后,她捧起一个个果实,如同给婴儿洗澡一样,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洗净。然后把一个个色泽红艳的果实放进中药汤里,慢慢搅拌,文火慢煮。一段午后,那秘制养身糖浆就在外婆的无限温柔慈爱的期待中喷香出锅。在外婆亲切的唤我声中,我欢蹦而来。此刻,糖浆,如同水晶般绚丽,折射出的光斑在墙上不断跳跃着。外婆的身上,我的身上,以及整个小屋,都被糖浆甜着了。我竟然又馋又饿,抢着调羹要想吃个够。就这样,午后的阳光下,外婆坐着,我坐在外婆的双脚上,外婆一调羹一调羹地喂,我像只饥饿的小鸟一样,只顾张着嘴吃。吃完糖浆,外婆还有宝贝赏我。她将夏日的阳光敛在新摘的无花果中,做成了大大小小的蜜饯。取一颗蜜饯,轻轻放入唇齿之中,那奇异的口味在一瞬间爆开,仿佛轻盈的舞者,在翩翩起舞。一碗碗秘制养身糖浆,把我营养得健康壮实;一颗颗蜜饯,成了我童年的最爱。那幼小的女孩如今已成亭亭少女,外婆却步履蹒跚,已经没有更多的气力去制作那糖浆、那蜜饯。看着外婆的银丝,看着外婆老去的背影,我潸然泪下。轻叩门扉,我又重回那一方小院,夕阳的余晖下,老人与少年的影子相伴相依。600字 四年级
-
记忆中的味道老城家的楼下多的便是桂树,秋来风起,五楼的家中完全不需要任何熏香,只任由这朦胧的味道镌刻在记忆中了。那时大院里的人都挺熟,孩子们经常在晚上六七点下到楼下,打打闹闹,捉捉迷藏,而孩子们的奶奶或是外婆们就摇着蒲扇,扯些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七八点钟,天已黑了,星光如洗,月华如玉,而清幽的桂香和凝脂般的月光洒在身上,洒在周围的矮树小房上,仿佛是冰雕玉砌,仙境琼瑶,竟让人想到了身处月宫的嫦娥,每天也是在这玉一般空灵的桂香中入寝的,不由地萌生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有时跑累了,或是捉迷藏怎么也找不着其他小朋友了,就回到巷口,坐在外婆的腿上,任由那蒲扇的微风携着桂香扑在脸上,听着温软的乡音哼几曲童谣。“忆故乡,十里桂香,路途长……”然后在桂香的轻拂下,慢慢睡着了。倘若就这么沉睡在桂香中,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但倘若迷迷糊糊地又醒了,自然又要去和那群小朋友玩儿了。桂花开得最盛时,也最易随风飘落。这时孩子们就站在桂树下边,笑着推桂树的树干。孩子们力气小,那桂花也就飘不下来多少,于是就有会爬树的,“蹭蹭”蹿上树去,两腿叉开,坐在桂树上,骑木马一样上下颠着身子,一树桂花飘飘如雨,树下的孩子就叫着,跑着,张开双臂迎接那从天而降的玉屑。我常常想,假使这时吴刚还在伐桂,那天上的桂花是否也会飘飘如雨,同那皎洁的月光一起,落到人间,落入我的手中呢?那么究竟是这皎洁的明月点染了桂树,还是这淡雅的桂花素洁了月光呢?想着想着,我似乎已经满捧着那月宫的桂花了,又没来由地大喊一声,小手扬起,在空中划出了又一片纷纷的桂花雨,笑着跑开了。那时大院里还有一个杂货铺。有时晚上家里便要我出去买一瓶醋或一袋盐。倘若平时,在黑黑的院落里自然免不了胆战心惊的,但现在正三秋桂子,那玉带般缠绕着你的桂香中又怎么容得下恐惧?于是满心欢喜地下了楼去,上来时,手中多半还多了枝桂花。秋来蚊虫少了,家来睡,窗也不关了。于是一梦的幻想便在这满屋的香气中飘出窗外,在皎洁的月华,和柔的夜风和记忆中的桂香里翩然起舞,载着一个孩子的童年梦和记忆,飞向远方……如今政务区多的也是桂树。秋来风起时,那记忆中的味道又不免会飘散在风里,飘散在专属于我的老城的回忆中了吧……900字 初二
-
记忆中的味道家乡的夏天,天气燥热的很。太多的蚊虫让我难以入睡。这时候奶奶就会拿着一把蒲扇,躺在我的身边,缓缓地摇动蒲扇。一阵清凉的风就会扑面而来,使我得以安然入睡。有时,我会嚷着让奶奶给我讲故事。她总是看着我说:“好好好。”便给我讲起民间流传着的传说。讲的同时,也不忘摇动手中的蒲扇。清凉的风和令人着迷的故事,成为了我童年中最美好的回忆。跟随父母离家来外地上学后,我再也没有感觉到那股熟悉的清风。今年夏天,暑假放假期间我回到家乡看望奶奶。天气依旧燥热,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的吼叫着。正屋桌上摆着一台电风扇,摇着头呼啦哗啦的将凉风吹向周围。那把蒲扇躺在墙角的尘埃里,上面落满了岁月的灰尘,很难想象记忆中的那股清风是来源于它。夜晚,我没有开空调。而是躺在床上,轻轻摇动那把白天洗好晒干的蒲扇,一阵凉风扑面而来。啊,这是记忆中熟悉的凉风!还夹杂着白天阳光的温暖,这股自然风抚摸着我的皮肤,鼻腔中洋溢着记忆中的味道。一会儿奶奶来到我的身边躺下,她熟练的接过我手中的蒲扇,缓缓地摇动。熟悉的凉风向我吹来,我闭上眼睛小憩一会儿,问奶奶能不能再给我讲一个故事,奶奶笑呵呵地讲起了我记忆中熟悉的故事。讲到故事中间,奶奶手中的扇子停了下来,我说:“奶奶,我来扇吧”。便学着奶奶的样子扇了起来。扇了一会儿后,胳膊竟出奇的酸。我低头看着奶奶满头的白发和岁月在脸庞上留下的一道道沟壑,心中感慨万千。她们总是把最好的留给自己的孩子们,自己却从来不追求享受。天气热的时候也总是不舍得打开空调,这时我才深深体会到奶奶她们那辈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那一夜的凉风使我记忆犹新。那来自家乡的清凉的风,在我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总会轻轻抚上我的心头,使我平静下来,面前总有一股若有若无的蒲香味。700字 六年级
-
记忆中的味道是那碗羊肉汤,勾起了我的回忆……从长沙回来,冬季的寒冷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在这天气里,若不喝一些热汤温暖一下,会很冷的。心里想着要是有一些早已煮好的食物就好了。打开门,一阵诱人的香味传来,是一锅羊肉汤。刚掀开锅盖,棕黄色的汤便呈现在眼前。望着那一缕缕青烟,不仅马上就呈一碗。羊肉汤是老爸现做的,滋味特别浓,我本想好好品尝几口,但是一想到要做的事情,便随意吃一会就回房了,过了一会,老爸给我端来了一碗羊肉汤,香味充满了这个屋子。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要起一勺汤,慢慢放进嘴边,寒冷也被驱散开了。再舀起一勺羊肉,虽然有些硬,可任然连着老爸的一片心意。不一会儿,羊肉汤便被我喝完了,我擦干净嘴边的油花,羊肉汤的香味仍然飘荡在我的房间里,令我回味无穷……记得以前的冬天,老爸也会像往常一样,给我煮羊肉汤。当时爷爷奶奶并没有回老家,老爸就做一大锅,一人喝一碗,剩下的往往都是给我,我不仅能感觉到亲人的关心。老爸不仅做羊肉汤好吃,一些夜宵也会做。有时他会给我做煎饺、云吞也能让人开胃。老爸还给我煎了饺子,虽然有些胡,但是仍有饺子的一片清香。“煎的时候水放少了,有些干。”老爸说,还给我加了一些醋。做完了事,走出房间,羊肉汤的鲜香依然飘在客厅里。我不禁又想在喝一碗,再品尝一次羊肉汤——那浓浓的亲情。打开了锅盖,锅中仍有少许汤,我不禁疑惑起来,慢慢走向碗柜——老爸没有喝汤。我突然证住了。羊肉汤的鲜香滋润了喉咙,温暖了心田,这碗羊肉汤,也记载着我的童年。600字 六年级
相关推荐
-
记忆中的味道记忆中有一次令我难忘的味道,那就是尝试做饭的味道。我记得那一次,我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我觉得很无聊,于是就想:反正都没人在家,不然我试一试做西红柿炒鸡蛋吧!于是,我打开了冰箱门,拿了两个鸡蛋和三个西红柿,把要用的工具都洗干净了。然后把东西放在了锅的旁边,把火烧了起来,再把蛋打了起来,然后把西红柿切成了片,再把西红柿片倒进了锅里,开始炒西红柿片,大约炒了二到三分钟,又把西红柿装上了盆子,然后又把鸡蛋放了下去,大约炒了二到三分钟便出锅了,然后把西红柿片和鸡蛋放在了一起,西红柿炒鸡蛋便出现了。我拿起了筷子,夹了一块放进了嘴里,啊,这味道实在是无法形容,又酸又好吃,如果我的父母尝了之后应该也会这么说。因为这件事是到现在唯一一次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做过的事情,而其他的时候,父母都有在家,但这一次不在家,而且,我也是第一次做饭,可没想道竟然这么好吃,而且,我也没有尝试过,所以我才会过来这么长的时间都还没忘记,而且也是因为这一次做饭,我才会做饭。其实,人,没有不会做的事,只要你肯去尝试,肯去学,都会有所得。450字 四年级
-
中秋的味道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清晨,碧空万里无云,伴随着凉凉的秋风,我们回到老家过中秋节。到了晚上,全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晚饭。我兴奋地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着家乡的家常菜。桌上都是我们喜欢吃的饭菜,有香喷喷的鸭汤、有脆脆的菜丸、有汁肉饱满的饺子……我们吃完晚饭,爸爸搬来一张大圆桌放在院子里,还在桌上放了一壶茶。一家人正准备吃月饼、赏月。今天晚上,凉风习习,秋高气爽,我们品着铁观音茶,聊着天。“美味的月饼来喽!”奶奶边走边高声叫道。我连忙拿起盘子和叉子正想取一块来吃。可是我发现整个月饼盒里就只有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而不是以前我在家里吃的那种小块月饼。于是,我好奇地问了奶奶。奶奶说:“这是我们家乡的特色月饼,一大个圆圆的月饼代表一家人团圆。你尝尝看,可好吃了!这可是你爸爸和你叔叔小时候最爱吃的月饼呢!”我吃了一口,“真好吃!”我不禁连连称赞。月饼里面有香香的炸葱、有甜甜的冬瓜、有香气浓郁的肉泥,外面裹着厚厚的香酥的月饼皮……我们边吃月饼边赏月。我抬头仰望天空,月亮像一个大大的玉盘,玉盘挂在无边无际的夜空中好像在对着我笑,我也望着它笑。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一座座高高的房子,照亮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也照亮了村边一棵棵的龙眼树,更照亮了远在他乡的人们的思乡之情!瞧,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在对着我看呢!“啊!要是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像今天这样的夜景就好了!”我感慨着。每个人都希望在这中秋的月圆之夜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思乡的人们将对亲人的思念寄托于天上皎洁的圆月,在这月圆之夜,我很幸运,能与亲人团聚。让我们送给每一个人爱的祝福。正是这爱让月亮变得更圆、让亲人变得更亲!700字 四年级
-
中秋的味道生活在苏州,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味道。喜欢一个节日,可能仅仅因为一道美食。每到中秋节,苏城的空气中弥漫的是鲜肉月饼的香气。月饼种类繁多,有广式的,苏式的。口味也数不胜数,五仁的,椒盐的,豆沙的……我最爱的却是那刚出炉的鲜肉月饼。它的肉馅儿紧致鲜香,饼皮又酥又粉,热乎乎的,咬下去一口,满嘴留香,真是过瘾!每到中秋节前夕,那些卖鲜肉月饼的老字号门前,总是人山人海。我和爸爸妈妈手拉着手,也加入了那长长的队伍。等着吃鲜肉月饼的人们一边聊着天,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烤炉,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听妈妈说,肉月饼这么好吃,做法特别讲究,它的肉馅儿肥瘦比例是3:7,这样才肥而不腻,调料更是精确到克,每一克的比重都会影响最后的口味。饼皮的制作也是分两种,一是外面的皮,二是里面的酥。就连烤制肉月饼都有固定的时间,师傅们把月饼放进烤盘,中途还要给它们翻个身,等到18分钟后,鲜香扑鼻的鲜肉月饼就出炉啦!一只小小的鲜肉月饼有这么多奥秘,难怪这么好吃!买到月饼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吃起来,那满脸的酥皮和嘴角的汤汁让爸妈不停地说我是小馋猫。原来,肉月饼的鲜美和爸妈的笑脸才是中秋节最好的滋味。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中秋节承载着思念,小小的月饼寓意了团圆。有时候,这一口鲜肉月饼不仅仅是味觉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寄托。如果哪天你来苏州,又恰恰是中秋,请你一定要尝尝鲜肉月饼,感受一种幸福的味道!550字 四年级
-
中秋的味道【中秋的味道】姚可馨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我和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还有大姑,一起到小姑姑家过中秋节。因为小姑姑和弟弟两个人过中秋太寂寞了,我们决定给他们母子俩送上快乐。吃晚饭的时候,小姑姑准备了我最爱的花生酱和两箱绿豆月饼,另外还有一些水果,有苹果、石榴……买了一大堆好吃的。小姑姑煮了一桌子的美食让我们品尝,吃得最多的是我和弟弟,我吃了几块绿豆月饼。我问大家,中秋是什么味道呢?弟弟说:“中秋是月饼味的。”妈妈说:“中秋是桂花味的。”爸爸和奶奶说:“我们的味道跟你妈的一样。”大家讲了一个个故事,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大家很快乐,我也很快乐,不仅是我们快乐,我们觉得中秋人人都快乐。【中秋的味道】李明权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你们喜欢中秋节吗?让我们去看看吧。今年中秋节,我是在家里过的,因为我家很高,可以在顶楼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吃饭。中秋节有桂花的香气,有许多丰盛的美食和水果,还有各种味道的月饼,有蛋黄的、水果的、咸的,我最喜欢的就是蜜桔味的。月饼代表着快乐,圆圆的水果寓意着团圆。我们正在顶楼吃着晚餐,很快便看见了离家不远的小河上倒映出了月亮,她犹如一面长长的镜子。我们赏着月,好像看出了吴刚正拿着大斧头在砍那棵永不倒的桂花树,嫦娥好像正在月亮上看着我们吃团圆饭。“嘭!”烟花绽放开了,像只大刺猬。灯光、月亮交织,照亮了整个中国。过中秋节真好啊!能吃到丰盛的晚餐和美味的月饼,还可以看见美丽的月亮,我下次还要过中秋节。【中秋的味道】黄佳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这句诗让我回想起了中秋节。这个中秋节,我是在家里过的,一家人做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开始吃了,味道真好,我们吃得津津有味。饭后还有小点心,有桂花糕、水果……其中最好吃的要数月饼了。月饼特别甜,我吃的有花纹,上面有一只玉免。后来我把月饼和月亮对比谁晚圆,不由想起住在月亮上的嫦娥和玉免,还有那棵高大的桂花树,月宫中还有吴刚在伐树。因为一家人一起吃饭,所以非常香甜。“哒哒哒”,大街上的孔明灯亮了,有小鱼样的,有小花形的,有小免形的……各种各样,数也数不清,简直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弟弟见了月亮,奇怪地说:“哎!白白的盘子怎么在天上?”“那是月亮。”我对弟弟说。今晚的月色很好,就像雪一样洁白,中秋真是令人难忘啊!900字 四年级
-
记忆中的萝卜干虽然我现在每天早上吃的都是香喷喷的肉包子,但是,有时却会想起在奶奶家吃的萝卜干。学校放假时,我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早上奶奶总做着那稠稠的稀饭配上萝卜干,那一口咬下去“嘎嘣”一声,别提有多好吃了,所以啊,我每次吃饭,肚子都撑得溜圆,活像个“大肚将军”。别看那萝卜干好吃,做起来其实还挺难的。深秋是做萝卜干的最佳时节,我闲着没事做,就经常会帮奶奶做萝卜干:先选十几斤青皮萝卜,削根去须,清洗干净,再用刀切成食指粗的萝卜条,摆放在菜筐或竹筐里晾晒,萝卜干在太阳底下不能晒得不足,又不能晒得过干,否则会影响萝卜干的口味。阳光晒呀晒,好不容易晒得蔫了,这时候,再拿出一只大的黑瓷罐,开始腌萝卜,首先把萝卜干放进去,再放上些细盐,然后就揉啊搓啊,最后再撒上些五香粉和辣椒粉,再腌上十天半个月,就发出一股麻辣香,那就算是大功告成了。经过了这一番折腾,萝卜干才能出“炉”。直到现在,我的奶奶还是十分爱做萝卜干。每次我回老家,都能听到那熟悉的“嘎嘣嘎嘣”声。400字 四年级 叙事
-
记忆中的春天味道一声春雷的打响,鹭鸶的身影在空中划过,虫豸的踪迹在土壤中穿梭,那春天的味道也在天空中弥漫。春雨轻轻地打在玻璃上面,它好像正在用那温柔的双手轻拍着窗户。“叮铃铃铃”随着放学的铃声打响,我们活跃的走出校门,每个同学都在等待着父母的到来,我也期盼着爸爸能早点来接我。可当我看到同学们都笑容满面的扑向家长的怀抱。只有我一个人在门口等待时,我生气极了,想:“等爸爸来了我一定会批评他的。”真是说曹操到曹操就到啊!爸爸急急忙忙地骑车奔来,也没带雨披,爸爸被淋得狼狈不堪,眼镜上的雨珠在不停地流动,裤子和鞋里都可以挤出一大盆水来,刚想埋怨,可到嘴边的话却突然堵住了。爸爸说:“宝贝,快过来吧!”我蒙着头,快速的跑了过去,这时,爸爸从身下拿出了一件衬衫,衬衫一点也没有湿。爸爸说:“自己记性不好了,忘记带雨披了,想回去拿,但又怕我等着急,就把身上唯一的一件衬衫,压在身子下面,到时候好为我挡雨。”我小心的接过衬衫,把它披在头上,坐在爸爸的车子上面,还时不时的帮父亲挡雨,那衬衫透露着一种清香,是父爱的清香,雨中也弥漫着甜甜的味道,我的鼻子一酸,觉得脸颊旁有一行水滴落下来,那水火辣辣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父亲的衬衫为我挡了风雨,他湿漉漉的,有我的心酸,雨水的甜美,和父亲对我那无私的爱。啊,衬衫是那根引线,父亲是那爱意的起源,他给我带来了源源不尽的关爱。六年级:gfh500字 六年级 写人
-
我记忆中书的味道我记忆中书的味道一直住在我的心田。转过转角,看见一排排的电脑,听见“滴滴答答”的鼠标声音,闻见科技的味道,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了这里,目的地可不是电脑间,而是紧邻它的图书馆。我跨进图书馆,急忙地打开书,一股芳香向我的鼻子涌来。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饥饿的狼,贪婪地读着书。其实,在我上幼儿园时,妈妈就买了积堆如山的连环画给我看,我总是对着这些连环画“目瞪口呆”,但是,渐渐的我就看起这些书来,便越看越有劲了。我闻到了滑稽的芳香。上了小学,这些连环画已不能满足我对书的痴恋,于是,我就开始看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起初,有一些不懂的字,使我看的极其无味。后来,我识字了,再看一遍我四大名著,我才知道名著的美,所以,我便看的更加深切了。我闻到了历史的芳香。现在,我在看着使我身临其境的小说,我一看见小说就爱不释手,日夜不停地看着小说。我闻到了科幻的芳香。杜甫的《咏怀古迹》中所说的: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读了这段古诗词,我感受到要做一个儒雅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书中提升内涵,你的全身上下会散发出由内而外的文化气息、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我从书中学到的“做个儒雅的人。”这些不同的书的味道,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还让我变得儒雅。500字 六年级
-
记忆里的味道音乐,是有记忆的,气候,是有记忆的,而味道,也是有记忆的。当我走在街上一阵烤生蚝的香气扑鼻而来时,让我想起妈妈曾为我做的生蚝。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烤生蚝"了,每周都会让妈妈带我去吃,可后来学习紧了没有时间出去,我想吃生蚝只能让妈妈帮我做了。为了给我做生蚝妈妈可是煞费苦心啊!一大早就去了海鲜市场,通过精挑细选买了食材,回家后妈妈就开始大显身手了。首先,妈妈把生蚝壳打开,把它放在烤炉上,用火烤着它,烤一会儿后放上"妈妈牌"酱料和蒜末。等它烤到七分熟时放上泡好的粉丝,然后再放一次酱料等到10分钟左右在上面放上小红椒,葱花,香菜等进行最后的点缀。这样,一道妈妈牌"烤生蚝"就成功完成了。虽然步骤繁琐,但妈妈总是不厌其烦。接下来就是最幸福的时刻,我要品尝生蚝了。我把酱汁和粉丝拌在一起连同生蚝一起吃下去,感受到肥美多汁的生蚝一下子爆开在口腔中,而粉丝的爽滑,清凉,美味至极。每当妈妈看到我吃生蚝那满足的样子,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我记忆中的味道,因为现在我逐渐长大也知道做这个不容易,就算想吃,也不告诉妈妈不想让妈妈为了我吃一次生蚝累得满头大汗。这是爱的味道,是妈妈的爱让味道在我的记忆中永远停留。500字 五年级
-
中秋的味道恒古如一,来而复去,永不停留。我听见岁月的脚步正在大地上回荡……时间停格在这一天中秋节。中秋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节日,傍晚时分我赶着回家,一路上我留意了一下路上的行人很少:偶尔有一两辆车匆忙开过,我想应该是和我一样赶着回家吃团圆饭吧!忽然听到一个女孩子对她母亲说“:妈我们收拾摊子回家吧!爸做好饭在家里等着呢?”说着便又说又笑的收拾摊子,在她们脸上我看到了喜庆和幸福。我愣了一下连忙加快脚步往家里走去。吃过晚饭,父亲说:“我们一起到阳台赏月吧!”我们把一张桌子搬到阳台上,桌子上摆着一个大月饼和许多水果。我们一家人嗑瓜子又说又笑……我抬头望月;洁白而温柔的月光照我身上,顿时让我感到幸福。望月而思;心中自问“:嫦娥姐姐你在寒宫住得可好?可否知今日是何节,你的白兔长大没有?”自赏月而深思中……时代在改变,也改变不了中秋留给人们的味道。时光如流水,却永远冲不淡中秋留在人们心中的幸福。让我们永远铭记中秋的味道。500字 初三 叙事
-
记忆中秋或许很多年后,我都将记起这个晚上。青石板上的月光,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留存。默默发香。至于那晚的月亮,我现在没有一点点的印象。只是当初那份看月亮的心境,我将永远不能忘怀。有一部分可能是因为时光的淬炼,是的,我们生活的美好,在如今的记忆里能够永远的吟颂。能永远歌唱。那毫无意外是个八月十五的晚上,前几天放学的欢乐还在我的心中游荡。薄饼的香味至今还在我的口中涤荡。偶尔想想,那就是幸福的味道!你就是我心中的向往。一家人先是欢欢乐乐的做好了饭菜,把饭菜放在外坡的大石坝上的桌上。石凳上至今还有我的笑声。我和姐姐互强饭菜好像还是昨天。爸爸妈妈叔叔伯伯都欢聚一堂。婆婆坐在主位置上。我们一家人开心的八月十五中秋饭就这样开始了那时候就在外边吃饭。离了电视,离了隔壁的喧嚣,我们就像隔离在桃园仙境的陶渊明一般。安安心心,快快乐乐的享受着现实的属于我们孩子的美好。我还记得当初中秋节家里面一堆的果冻就放在桌子上供我们哄抢。那时候的快乐,心中比不上。现在我偶尔吃吃果冻,也被我妈笑着打闹。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是隔到了现在,所有所有的我渴望的都在那个夜晚。终于吃完了饭,拿着饼走到大石坝上。看向竹林远处的月亮。开始的半月,有芽儿的感觉,和山楂的味道。慢慢的变圆,有点像我手中的月饼。我慢慢的咬开,到是幸福的味道。500字 初一 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