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游戏700字

玩偶游戏

700字 二年级

“哈哈……”教室里怎么这么热闹?原来我们在玩“玩偶游戏”。

老师拿了很多毛绒小动物,让我们挑选,我最喜欢企鹅,所以拿了一只可爱的小企鹅!

我们蹲在老师的讲台下,每个人右手套着小玩偶伸出讲台的桌面上,大家自我介绍,给玩偶配音。有的大吼一声:“我是老虎,我是森林之王!”还故意把玩偶老虎去吃别的玩偶小动物,立马几只玩偶就打了起来。有的凶巴巴的吼着说:“我是狮子,是草原上最凶猛的动物。”还有的女孩尖着嗓子说:“我是小猴子,最喜欢爬树,爱吃树上结的果实。”说着还举着手中的小猴又蹦又跳。有个男孩声音很粗,吼叫着:“我的是大鲨鱼,喜欢吃海里的小动物,有人下海游泳,我也会吃了他们。”吓得大家浑身发抖,躲他远远的。

这时,我的小企鹅玩偶一摇一摆的说:“我是一只可爱的小企鹅,我生活在南北极最寒冷的地方。我会游泳,喜欢吃海里的鱼虾。”介绍结束,我们几个玩偶在下面互相打闹起来,有趣极了。

老师让玩偶一起做游戏,我们这些小动物聚在一起,吃饭、做游戏、聊天等活动。小猴子说:“我们来吃早餐吧!”所有动物说:“好的。”

吃完了早餐,玩偶们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猴子当抓人,其它动物都纷纷藏起来。过了30分钟,小猴子把所有的小动物都抓了起来,小猴子高兴的说:“我赢了,我赢了。”其它的小动物都失望极了。狮子大王说:“吃中午饭了。”小动物们都去吃午饭了。

吃完后,小动物们都去上床睡觉了。下午,所有的小动物都去小企鹅家玩,小企鹅说:“我们来下去玩吧!”小动物都欢呼了起来,小企鹅怒气冲天的说:“不算,再来一局。”小动物们说:“好啊”。然后,小猴子就和小企鹅比了一场,最后所有的小动物都比了一场。最终,小企鹅一局都没有赢过。狮子说快6点了,回家吃晚饭了,所有的动物玩偶都解散回去了。

玩偶游戏真好玩,我下次还要玩。

李鸿章传读后感

1000字 读后感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我们大抵是从教科书开始的。中学时期,我们从教科书中比较全面但又极简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知识,也许是受篇幅的限制,又或许受限于教育目标的定位,我们了解到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个个被串接起来的“知识点”、“考点”。教科书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一个定义或结论,这自然是背诵的要点,比如我现在都还记得一点关于“太平天国”的结论: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战斗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是我国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等等。教科书对天平天国运动是非常肯定的。李鸿章之流因为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运动,后来又作为清政府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虽在洋务运动中有些许贡献,但几十年以来,在普罗大众心中一直是个反面角色。由此,那时的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也是非黑即白的,难以想象英雄人物也会有缺点瑕疵?反面人物何谈什么历史贡献?现如今,网络上那么多的“键盘侠”,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一点这方面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二年级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