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转角1000字

美在转角

1000字 六年级 散文

踩着窸窸窣窣的枯叶,瑟瑟的冷风钻进衣檐,忍不住将身体缩了缩,清冷的街道,只听得见来往稀疏而急促的脚步声。谁的脸颊都藏在深深的衣物中,这或许就是秋的基调吧。

但记忆的深海里,有一个秋的风是暖的。

黄昏的时候,风是有颜色,有味道的。老街的空场处烧烤的炭火散发炽热的温度,缕缕青烟弥漫在潮湿的空气中,扎扎啤酒瓶碰撞的声音,刺激着夜的心跳,活色生香的小菜,味蕾被挑拨得蠢蠢欲动,这里是这个城市的一角缩影,褪去白天忙碌的外衣,留下的是不够明亮的灯光里的小生活,大家三三两两的围坐在外,这天似乎就不冷了。

毫不意外这个时候会看到这位阿婆,她被映得黄昏的头发,拖着不够灵活的身体和似乎永远一层不变的黑色塑料袋,缓慢的移动在刚离开的桌前,捡着那些废旧的瓶子,可她又似乎与别的拾荒者不同,只要还未喝完的瓶子她都不拿,我曾经问过她其中缘由,她只是莫名其妙地说着些什么没有结束,可以等,这样它们也会怪我的话,我不明所以。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今日阿婆说的话,那是一个善良天使在坚持心中的守护。

看着阿婆直起腰身,哈了哈手,径直走向那条记忆中早已忘却了的小巷,然后转角,消失。心里莫名一阵失落。

那一天,再次经过的那条小巷,听到一个男孩清朗却游离的声音,我停步驻留在近旁,想把那拨弄吉他的手指看的再仔细些。瘦削的身躯,衣衫有些破旧,面庞却是干净的,风适时吹来,吹得那空旷的声音荡人心房。寻着他的目光望去,没想到那位阿婆真住这里,此时她怀里依着那只小猫。周围又围着几只小狗,从转角拐出,风扬起她满头的白发,笑容在嘴角绽开,彼时,她与那位少年并肩而坐,枯槁的手抚着猫儿,闭着眼,仿佛在享受世间最美的歌声一般,又或在回忆曾经的美好一样沉醉,桂花瓣落星子般全部飘进那双清澈的眸子里。

不知怎的,我开始不经意间来到这里,邂逅那个少年,邂逅那场花雨,邂逅那位让我倍感神秘阿婆。可今天她没来,我与那弹琴少年一同走进转角去看望他。

没想到,小小的一个转角,一墙之隔,竟是别有洞天,精致利落的小院,雅致幽绿的盆栽被修理的整整齐齐,空荡的秋千还摇晃着。推开里屋,一群小猫小狗在其间不住叫唤,老人则躺在床上,神容憔悴,这一刻我才懂的,再坚强快乐的外表下,都藏着颗孤独而脆弱的心,阿婆便是如此。

原来,那时她想表达的是,还没有喝完的瓶子,还没有结束,她可以等待,如果她把这些瓶子都卖了来喂养这些流浪猫狗,它们也一定会怪她。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这悠长的小巷里究竟住着谁,是仗剑孤傲的书生,还是与世隔绝是我隐者,又或是瑛环佩鸣的侠客?原来不过是一个日夜与流浪猫狗作伴的老人,竟然是一个日夜与流浪猫狗作伴的,如此平凡而美好的阿婆,在转角。

后来搬家了,慢慢已记不清她的面容,只是还能感觉得到,那个秋天的风,如此温暖。

团结就是力量,就是爱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结束了,我在急不可待地跑回家的同时,也对这次活动产生了深深的留恋。

说实话,在还没有来到中小学实践基地时,我心里真有些忐忑不安。听说都是些从未接触过的项目,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系数,况且这还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和亲人,想到这些我心中就有些打怵,都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虽说有老师在,但老师不可能总在你身边帮你,而同学之间更谈不上有多少真正的朋友,比如我们班,男生之间因点小事大打出手,因为某人的坏习惯或者缺陷不断地嘲笑,而男女生之间更谈不上好朋友,几乎都是冤家。所以,这样一盘散沙能撮合到一起真是万分难,只能靠自己了。

可是,第一天上午的入营仪式令我大跌眼镜,这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人犯错,全班受罚,我们必须团结,必须要有团队意识,必须互帮互助。到了第一天晚上,我的观念被完全颠覆,完全被掀翻在地,穿越生死线-- 一个听起来令人惶恐不安的游戏名。之前,教官就对我们说过,让我们感到什么是绝望,什么是无助,我在脑海里想象着是怎样的难度挑战,当我看到“生死线”时,我大吃一惊,只是几根不起眼的尼龙绳。在离地一米左右的高处,有一根尼龙绳,再向上三十厘米左右处,又是一根尼龙绳,两根绳中间又有两根竖直的尼龙绳,这两根竖直的绳子相距大约五十厘米,我们要从这个长大约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的绳子间通过,而且只能说“过”和“停”这两个字,如果说话,重新开始;如果运送过程中不慎失手同学跌落下去,重新开始;如果触碰绳子次数过多,也要重新开始。这一次没有同学间的矛盾,只有集体的荣誉,我们必须团结一心,男生流着汗一次次把同学搬起,女生流着泪一声声喊着“过”为男生加油,一次次地搬起,一次次地放下,一次次地重新开始,我们逐渐有了经验,违规也越来越少,二十个…十个…五个…只剩下一名同学了。可是,因为有同学一激动违反规定前功尽弃,同学们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可是他们又重新振作起来,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第一个全员通过!那天我们的爱和力量全部凝聚在了一起。

最后一天的毕业墙也令人感动,一堵木墙上四米多高处有一个出口,每人都要从这里通过,要通过必须有两个人当人梯,一个主梯和一个副梯。主梯面向墙站立,靠在墙上,副梯单膝跪地,双手抱住主梯的腰,头夹在墙与主梯腹部之间,我们踩着副梯的大腿和肩膀,上到主梯的肩膀上,再有上面的同学将你拉上去,当然第一个上去的同学没人拉,只能靠自己通过,然后我们一个个通过,担当主梯和副梯的同学的肩膀都有我们的鞋印出的血印,这就是团队精神。

在这短短的五天里,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虽然我们离开家独自在外,但我却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人的爱,我愿永远把这段经历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