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佳人奥兰多》观后感_1200字1200字以上

《美丽佳人奥兰多》观后感_1200字

1200字以上 初二 观后感

最近几天,以每天一部老电影的节奏看一部欧美片子,舍不得看完一部,不经回味又看一部的快捷速度,必须关掉屏幕,安静的在脑海中回放感动自己的镜头,细细咀嚼来不及消化掉的那些画面优美,放着耀眼光芒像诗歌一般的的语言,尤其英剧中古老的建筑、雕刻精美的家具、优雅得体的服饰、绚丽多彩的花卉,主配角人物的举止姿态,每个位置都是精确准确的合理,定格在任何一组镜头,都是一幅美的眩目的油画,拍得真精致,经常在这种有美感有内涵的场景里浸泡,觉得自己的审美也越来越开阔而富有想像力。  其迥然不同的思维和我们饱受儒家文化滋养形成的刻板守旧,自我压抑的拘谨碰撞出来的思想,令自己眼界大开,让我这个最平凡普通的女子,也能够直观立体的了解到另外一个世界的风土人情。好悲哀我们国产剧那些充满市井肤浅、喧嚣叫嚷的现实连续剧,离奇怪诞、脱离史实的抗日片,或者处处心机、装疯卖傻的穿越剧,如何启发人的心智?  今天看的是很多年前读过的弗吉尼亚?吴尔夫的小说《奥兰多》改编的电影《美丽佳人奥兰多》,其实这也是部穿越剧,中性的主人公年轻时是男儿身,是伊丽莎白的宠臣,女王去世后得到丰厚的财富和显赫的地位,容貌蜡封不会变老,先后穿越过寒冷久远的冰川沙皇时代的爱情,驰骋过遥远神秘东方的政治风云,穿梭于英国文艺复兴的文明,曾经对诗歌痴迷却被嘲笑讥讽无病呻吟,恢复到女儿身后,因当时相关法律的规定,她所拥有的一切都将被收回,除非她是男人或者有自己的孩子,在她万般无奈之际,遇到了名叫"自由"的男子,风度翩翩像风一样来去自如,打算和他生个孩子,"自由"却告诉她,做女人不一定非要把一生的精力全部放在婚姻孩子身上,用传统女人的美德困守自己,可以找个情人慰籍感情,漂洋过海寻求自己渴望,让主人公思想澎湃,踯躅徘徊,却没有勇气走出,之后她又经历了战争年代,终于来到20世纪,拥有了独立的工作,成为现代女性。  整个故事就是一部完整的女性发展史,短短的一部电影,略显匆匆,却足以展现女性在男权主义至上的时代里生存的制约束缚,卑微低贱的真实状况。女人是诗歌艺术中完美歌颂的主角,也许艺术就是丑陋无聊的现实生活中追寻不到而产生出来的想像吧,真实的生活里女性琐碎平庸,受教育低下或者接受教育后仍然期待以结婚生子,回归家庭为结局,没有继承财产的资格,贫穷而弱势,想追求平等自由,必须要忍受世俗的嘲弄排斥,需要付出绝大的勇气,承受精神上的压力和困窘。  这样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女人也有很大的启发性,虽然我们不会像"自由"提倡的那般绝决彻底抛弃婚姻,因为和谐的婚姻还是会带给我们幸福和稳定的安全感,毕竟情人关系终究对女性不公平,无论生理或者心理方面,女人衰老速度远远高与男人,终究会产生孤独寂寞的虚无感,而且有个满足自己母性心理,全身心欣赏孩子成长的过程也会产生成就感。  我们不必费力的像男人一样生活劳作,行为处事,高谈阔论。如果真的像男人一样,失去女性的特质,也是一件令人惋惜哀叹的事情吧。  但是我们的确可以除了关注家庭孩子之余,做自己理想中那个女人,摒弃世俗关系中那些浪费生命的应酬和人情理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书,旅行,装扮自己,欣赏高雅的艺术,结交可以提升自己的有趣的朋友,成为和岁月一起沉淀厚重的有意义的生命。

《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观后感_1000字

1000字 初二 观后感

《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所呈现的并非是一部会让人肾上腺素上扬的人猿大战,冰冷肃穆的立意构思,导演马特·里夫斯在这部凯撒终章中体现出了他更大的野心,其预想将电影锻造成一段隐喻人类社会的科幻史诗,而其所带来极具讽刺意味的种种思考,确给人留下了触及心灵的震撼。  在马特·里夫斯接手《猩球崛起2》时,这个系列的整体风格其实就已然同它的前作为之一变,而《终极之战》则正是在原有基础上更为深化了这种冰冷压抑的风格色彩,并将其作为了去完成反战与社会思考的基色,这使电影不经让人有觉其虽是一部科幻电影,却有着一同《战争启示录》般的内在纵深,这也就注定了导演对战争场面更为克制的营造,转而在凯撒这一人物身上去倾尽更多的笔墨,由此从他英雄迟暮的视角,去展开这个人类文明最后崩猝的终极之战。  谈及凯撒这个人物,离不开的便是CG技术,在电影中作为一项技术辅助,从人物面庞到眼神,甚至于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是如此严丝合缝的赋予了主人公凯撒以生动感,如此《终极之战》才得以真正的去打破了那科幻与现实的藩篱,而当你如若能跟随凯撒这一人物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从复仇到救赎的内心演变,便一定会动容于那人性至善的光芒,同时在人类这边,其实电影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派,贪婪中的迷茫,自私下的无助,甚至于不惜杀子,透过上校这个人物,其疯狂的背后不过都只是人类面对退化消亡的恐惧。  在电影中,透过人与猿的对立关系,导演也对人类历史中曾经存在的纳粹主义和黑奴贸易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尤为巧妙的折射,当猿具有了人性,越来越进化成为了人,而人在病毒和恐惧的折磨下越来越疯狂变成了猿,这种假象构思完成了电影又一个层次的构建,即人性下的社会性思考,由此透过这场并非是人猿对决,而是人与人间的矛盾冲突引发对战争的反战着点,亦是深刻的。  当电影在耗费大量时间来去预想构建自己的深度时,却忽视了很多逻辑的自洽问题,特别是在电影最后留给人类问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在如何去结尾上,电影是极其敷衍的,虽然雪崩可以看做是一场耐人寻味的自作孽不可活,但怎么可能那么多人在背靠雪山下,闹出如此之大的动静会没想到雪崩问题,而猩猩会爬树所以全部躲过一劫,更是尤为可笑,甚至于连最后凯撒的死,也只是草草了事,如此做法不免使电影显得虎头蛇尾。  虽然在结局上电影稍显乏力,但这却并无从掩盖那层次分明,从人性到社会再到战争的反思,一场非缘于战的史诗,使《终极之战》在并未让人失望的同时,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观后感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