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并非都“有益”550字

“开卷”,并非都“有益”

550字 初三 议论文

古人云:开卷有益。“开卷”真的都“有益”吗?请先读两则小故事:

某地近日发生了数次拦路抢劫案。后经公安部门侦破,发现拦路抢劫者竟是当地某中学某班班长和几个平时表现还不错的学生。收审讯问作案动机,几个小家伙竟异口同声地说:“书上写的,我们不过只想试试。”

无独有偶,某重点中学一高中学生,放学回家后,在父母房间的阳台上放了一封恐吓信,扬言要其父母在某日某地按信号交付一万元现金,否则,其子性命难保。做父母的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会这么做。恐慌中,一面准备钱,一面又冒着风险将此事告知了公安部门。当公安人员抓住来取钱的“案犯”时,他的父母惊呆了--原来,作案的竟是自己的儿子。问其作案动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书上就是这样写的,看看是否灵验。”

这两起案件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去讨论,但案件留下的疑问,却值得人们思考:读什么样的书,就会做什么样的人。

开卷真的都有益吗?非也!

好书,可以引导人,教育人。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磨炼了多少人的斗志?增强了多少人战胜因难的勇气和决?坏书,则能诱使人堕落,走上犯罪的道路。一些不好的手抄本,毁坏了多少青年的前程?葬送了多少无知青少年的青春?好书、坏卷,益害分明。不分好书、坏书,一味强调开卷有益,此言确实片面也。大量事实证明,开好卷,有益;开坏卷,有害。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让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扫黄”运动,不也是对“坏卷”的清剿吗?

开卷并非都有益,这最符合实际,这最符合辩证法。只有对“开卷”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我们才可真正做书的主人,而不做书的奴隶。

鞋子的妙用

250字 初一 日记

9月20日

星期六

每当我一低头,看见我那双又旧又破的白皮鞋时,总是希望能有一双新的皮鞋,但妈妈总是说:“还可以穿嘛。”

有一天,那双皮鞋终于不能再穿了,妈妈才答应给我买一双新鞋。我顺手抓起旧鞋子就要丢了,妈妈却拦住我,说:“鞋子可有个妙处噢,用湿的毛巾把鞋面擦干净,鞋底刺上几个洞,放些泥土,种上一株小花儿,便是可爱的盆景了。”

天气慢慢变热了,一些旧拖鞋旧的不能穿了。因为有精细的图案在上面,妈妈非常舍不得丢。今天,我想出一个好办法,我说:“妈,您只要用水把拖鞋洗一洗,晾干了,洒上一些香水,鞋头朝下,用大头针固定在电话机或书桌旁,就可以当笔插,放些笔或小纸,不是很方便吗?”妈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