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
200字
三年级
叙事
夕阳渐渐坠落山下,人们吃过晚饭就三一群两一伙匆匆忙忙的向同乐家园商场的广场走去。我和姥姥也一同随着人群跟去。到了那儿,一看是老年人在扭秧歌,有女的也有男的。他们都是60来岁的老人也有年纪大一点的我很好奇就和姥姥一起停下来观看。
不一会儿录音机响了人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扭了起来。他们个个左手拿彩扇右手拿手绢,前走3步后退1步。个个都高高兴兴、喜气洋洋。9点左右秧歌停止了,他们个个汗流浃背,一点都不觉得累。这时我们也随着人群回家了。
瞬间的美丽
450字
六年级
叙事
气力老仙把气杰和竹轩带到了塑材宫,开始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武器,在师父的引导下,他们都能灵活的运用自己的武了。竹轩机智过人,而且悟性也很强,在一天之内就掌握了许多招数。气杰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也大有进步。他学会了“臭气重重”“万物俱裂”“后退千里”等放屁绝招,惹的竹轩哈哈大笑。师父告诉他“万物俱裂”“后退千里”都是很厉害的招数,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否则会危急他人。竹轩的绝招更是空前绝后,威力无穷,正义始终能战胜邪恶的,凭着他体内的凛然正气,能感化世界万物,这就构成了“正义万岁”。就这么四个字能让一切事物三天之内全变为善类,无论多么恶毒的人,都会变得善良,富有正义感。但这一切会令竹轩消耗大量的元气,只有他变得越来越强,才能把这一招数运用自如。
再看寒冰,她更是冰雪聪明,虽然她浑身充满寒气,但她的内心却是非常热情的。她很认真地和师父冰固大仙学习冰式法术,很快便学会了“寒气逼人”“统统结冰”等绝招。
一天下来,三个人都累得筋疲力尽了,但他们还是没有忘记临睡前聚一聚,并把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一下。他们明白了,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创造幸福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
扭秧歌扭秧歌山东莘县大张家镇自立小学 五年级吕艳玲最近,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咚咚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很好奇,于是我昨天晚上,放下饭碗,去探个究竟。(这段交代好奇的原因,引起下文。)在我家北边一个十字路口,聚集着许多老人。哦,原来在扭秧歌啊!其中两位老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锣。因为没有鼓,所以用塑料桶代替。“咚咚”和“锵锵”两种声音一唱一和,可又趣了!跟着节奏,老奶奶们开始扭了,她们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两只手左一摆右一摆地甩了起来,脚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顿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描写扭秧歌的动作惟妙惟肖,这时小作者认真观察的结果。)奶奶们嘴里还说着:“咚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 !”……有些调皮的孩子,不时还窜到人群中瞎扭一番,那手舞足蹈的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细心稳重的女生,则在一旁观看。看着那奇怪的动作,我说:“怎么看怎么像是喝醉了酒的人,路都走不稳了。像是在耍醉拳!”“呵呵呵……”几把椅子,一个塑料桶,几个铜板,几根棍子,加上几个“扭秧歌的演员,构成了一个小舞台。(语言简洁,概括能力强。)九点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现场了。睡在床上,耳边又响起打鼓敲锣的声音。秧歌儿声伴着我进入了梦乡……简评:文章来自现实生活。本文小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感悟,用简练的语言,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扭秧歌的场景,条理清楚,感情真实。指导教师: 邓家仓2009-12-9600字 五年级
-
扭秧歌周二,小区门口开了个地下菜市场,市场的老板为了图个吉利,请了个农村大妈们组成的秧歌队,一大早就叮叮当当的唱起来了。浩苒哪会错过这种热闹,尽管那天上午还要打预防针,浩苒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吃过早饭,在出发之前,先去凑热闹扭秧歌!大妈们的打扮可真够火辣的,很多小朋友看到大妈们的红脸蛋儿,都扯着大人要回家,哈哈。浩苒还很喜欢,揪揪这,碰碰那,听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冒着桑拿天,还挺美。先看看大妈们的风采吧。200字 二年级 叙事
-
扭秧歌扭秧歌去年寒假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家在农村,春节年味很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扭秧歌。大年初二,姥姥姥爷一大早就起了床,扫干净院子里长长的甬路,放上大圆桌,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和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大人们高兴地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地欢蹦乱跳,时不时跑到门口张望。今天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咧!终于鸣锣开道的锣鼓家什响起来了,一会儿就看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服装的大妈、老奶奶向我家走来了,我和妹妹向着院子里的大人们喊:“来啦!来啦!”一位老爷爷走在最前面,一进了院子,就双手拱拳,说:“过年好!过年好!”姥姥姥爷忙迎了上去,也说:“过年好!”然后热情地招待他喝茶吸烟。一只烟后队长令下:“开始!”锣鼓响起来了,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秧歌队员们随着鼓点扭了起来,她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有时排成一字长龙,有时又分成红绿鲜明的两列。当她们的手帕和扇子一起挥向空中时,天空中像飞起了一只只的彩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淘气的大孩子们都爬上了墙头。姥姥也迫不及待地想跳了,她跑进屋,拿出了扇子和手帕,也加入了秧歌队,还不时和有的队员逗着跳,引得大伙直乐。慢慢地慢慢地,锣鼓声停下来了,胖胖的姥姥筋疲力尽了,可也和姥爷笑开了怀。这时一个精干利索的小伙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来,两个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加上锣声的配合,真像鞭炮炸开了花儿,连躲在巢里过冬的喜鹊都被惊得喳喳叫着冲向蓝天。终于,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了了,姥姥姥爷忙不迭地请大伙坐到圆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糕点,聊着天。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要扭秧歌?”妈妈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北方汉族人辛苦一年了,为了庆祝丰收,娱乐乡亲,大家组织起队伍唱歌跳舞。敲锣打鼓则是要吓走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逐渐地,就成为了现在的秧歌。清朝时,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了。”原来这红火热闹的秧歌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呢!正月十五扭秧歌同学们,你们见过扭秧歌吗?如果你们在正月十五来我的家乡龙都濮阳做客,那么你一定会被那热闹的气氛所吸引!快听“咚咚锵,咚咚锵”阵阵锣鼓声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嘀嘀答答”的唢呐声一起上阵。大街小巷一拨儿接一拨儿秧歌开始上场。领头的是“沙和尚”,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长马褂,手持大折扇。身后是众多大姑娘与小伙子。随着锣鼓声,秧歌队踏丁步,迈十字,彩绸飞舞。人们只要路过都驻足观看。走场两圈后,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子,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白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突然唢呐换了调,锣鼓打得更加响亮了。一对对旱船排着队上来了,老汉在船里像个醉翁东摇西晃,后面还跟着水灵灵的大姑娘忸怩作态。正在高潮,后面突然冲出几个“刁老婆”:手拿木棒,身穿青布大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上还有一个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她三蹿两跳跑到老汉面前,很快便和老汉周旋起来,他们互不相让,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时,高跷队上来了,这才解散了这对丑冤家。 这一拨秧歌队刚走,那一拨又上来了。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锣鼓……人群沸腾了,拥着队伍说啊笑啊,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小孩骑在爸爸的头上追着高跷队叫,儿女们扶着老人跟着高跷队走。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热闹的气氛带进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同学们,百闻不如一见。来看看我们家乡龙都濮阳的扭秧歌吧!亲眼看一看那醉人的场面,听听那高昂的韵律,融合在那渲染出热闹、喜庆的浓烈气氛中去吧!我们欢迎你们到濮阳来旅游,到濮阳来做客!扭秧歌记在姥姥家,最过瘾的就是扭秧歌了。第一次尝试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秧歌的美和纯朴。当然,也闹了不少笑话。在姥姥的鼓励下,我怀揣着激动又好奇的加入了秧歌队。望着大人们走着规定的步伐扭来扭去,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终于加入了秧歌队,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走错步伐。我顿时感到踌躇不安,不知该怎么办。我发现姥姥在一旁注视着我,望着那鼓励的眼神,我顿时充满了信心,加入了排练之中……姥爷是队长,他让我骑一个额头戴着一个大红花,脖子上系着一个铜铃的小毛驴。望着这头小驴,我开始犯难了:真驴我都没骑过,何况假驴呢!我把这想法告诉了姥爷,,姥爷听后哈哈大笑:“哈哈!小傻瓜!不是让你骑在上面,而是让你站在里面,走着秧歌的步伐。还有,你这毛驴还是领队的咧!"边说边给我示范了一下,望着姥爷那憨态可掬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作文。我站在毛驴里,手抓着两边的绳扣,把驴脖上的牵绳挂在脖子上,学着姥爷的动作,上前走三小步,再到退一小步,边走两手边上下摇晃,使驴脖,驴尾颠起来,此时,我的动作越来越娴熟,也学会了上坡下坡。这时候,表弟也骑上了小毛驴,阴险的笑着向我走来,我见大事不妙,就使劲拎着小驴狂奔起来。毕竟,小驴始终都是个累赘,刚跑了一会儿,我已经是大汗淋漓了,眼见表弟就要追了上来,而且他边跑边大喊:“我要跟你比武!冲呀!”我下的顾不上小毛驴,拔腿就跑,表弟也放下毛驴在追我,而两只小毛驴也静静地躺在地上不动,看我们两个疯子追跑队伍也被搞得一团糟,等我俩疯够了,才各自戴上花饰,骑上毛驴,又扭起来。有了这个小插曲,我和表弟更有了精神头,边走边用驴头互相碰打对方的驴头,这样,越大越欢,有偏离了队伍,在姥爷的劝说下,我俩又恢复了正常,各自领着队伍表演,可是,虽看表面平静,但其实都各自“心怀鬼胎”,趁机报复一下。可过了一会儿,越走越投入,心里一下子就没有了坏想法。看来,这就是“神圣的事业可以净化心里一切杂念”吧!呵呵,疯了一天,不管走得好不好,姥爷还是奖励了我俩一大把糖果。秧歌舞,虽跳得不好,但是,重在参与嘛!明年,我再参加。扭秧歌记扭秧歌记!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1200字以上 初三 叙事
-
扭秧歌去年寒假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家在农村,春节年味很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扭秧歌。大年初二,姥姥姥爷一大早就起了床,扫干净院子里长长的甬路,放上大圆桌,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和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大人们高兴地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地欢蹦乱跳,时不时跑到门口张望。今天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咧!终于鸣锣开道的锣鼓家什响起来了,一会儿就看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服装的大妈、老奶奶向我家走来了,我和妹妹向着院子里的大人们喊:“来啦!来啦!”一位老爷爷走在最前面,一进了院子,就双手拱拳,说:“过年好!过年好!”姥姥姥爷忙迎了上去,也说:“过年好!”然后热情地招待他喝茶吸烟。一只烟后队长令下:“开始!”锣鼓响起来了,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秧歌队员们随着鼓点扭了起来,她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有时排成一字长龙,有时又分成红绿鲜明的两列。当她们的手帕和扇子一起挥向空中时,天空中像飞起了一只只的彩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淘气的大孩子们都爬上了墙头。姥姥也迫不及待地想跳了,她跑进屋,拿出了扇子和手帕,也加入了秧歌队,还不时和有的队员逗着跳,引得大伙直乐。慢慢地慢慢地,锣鼓声停下来了,胖胖的姥姥筋疲力尽了,可也和姥爷笑开了怀。这时一个精干利索的小伙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来,两个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加上锣声的配合,真像鞭炮炸开了花儿,连躲在巢里过冬的喜鹊都被惊得喳喳叫着冲向蓝天。终于,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了了,姥姥姥爷忙不迭地请大伙坐到圆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糕点,聊着天。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要扭秧歌?”妈妈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北方汉族人辛苦一年了,为了庆祝丰收,娱乐乡亲,大家组织起队伍唱歌跳舞。敲锣打鼓则是要吓走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逐渐地,就成为了现在的秧歌。清朝时,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了。”原来这红火热闹的秧歌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呢!三年级:齐开心8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扭秧歌去年寒假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家在农村,春节年味很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扭秧歌。大年初二,姥姥姥爷一大早就起了床,扫干净院子里长长的甬路,放上大圆桌,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和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大人们高兴地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地欢蹦乱跳,时不时跑到门口张望。今天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咧!终于鸣锣开道的锣鼓家什响起来了,一会儿就看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服装的大妈、老奶奶向我家走来了,我和妹妹向着院子里的大人们喊:“来啦!来啦!”一位老爷爷走在最前面,一进了院子,就双手拱拳,说:“过年好!过年好!”姥姥姥爷忙迎了上去,也说:“过年好!”然后热情地招待他喝茶吸烟。一只烟后队长令下:“开始!”锣鼓响起来了,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秧歌队员们随着鼓点扭了起来,她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有时排成一字长龙,有时又分成红绿鲜明的两列。当她们的手帕和扇子一起挥向空中时,天空中像飞起了一只只的彩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淘气的大孩子们都爬上了墙头。姥姥也迫不及待地想跳了,她跑进屋,拿出了扇子和手帕,也加入了秧歌队,还不时和有的队员逗着跳,引得大伙直乐。慢慢地慢慢地,锣鼓声停下来了,胖胖的姥姥筋疲力尽了,可也和姥爷笑开了怀。这时一个精干利索的小伙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来,两个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加上锣声的配合,真像鞭炮炸开了花儿,连躲在巢里过冬的喜鹊都被惊得喳喳叫着冲向蓝天。终于,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了了,姥姥姥爷忙不迭地请大伙坐到圆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糕点,聊着天。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要扭秧歌?”妈妈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北方汉族人辛苦一年了,为了庆祝丰收,娱乐乡亲,大家组织起队伍唱歌跳舞。敲锣打鼓则是要吓走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逐渐地,就成为了现在的秧歌。清朝时,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了。”原来这红火热闹的秧歌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呢!三年级:齐开心700字 三年级 叙事
相关推荐
三年级
叙事
200字
-
扭秧歌晚饭后,我和妈妈来到广场,这儿的人可真多呀!有扭秧歌的,有跳舞的,有的小朋友在滑旱冰,有的在骑滑板车,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小朋友在学习骑自行车,有的在散步,还有的……我站在旁边看,妈妈让我也加入扭秧歌的行列,我有些不好意思,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拿着粉色的扇子上场了,我的脚步有些乱跟不上,我没有泄气很努力得跟着老奶奶们扭着,几大圈下来,我已是满头大汗了,我觉得扭秧歌不但能减肥而且能强身健体,这个运动真不错,让我们开心的扭起来吧!我想只有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才会有这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好好的珍惜今天的一切呀!250字 三年级 叙事
-
扭秧歌的老奶奶星期一那天傍晚,在车水马龙的西九道街公园附近,有一群神采奕奕的老人在兴致勃勃地扭着秧歌。我急忙过去看看.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神采飞扬的老奶奶,她看起来六十多岁,身体硬朗,一张团脸上神情悠闲得很,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寿帽,上面还插着一个振翅欲飞的蝴蝶头饰。星眸闪闪的双眼.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巴.抹着鲜红的嘴唇.其中大大的额头上点着一个红点.穿着一件红色的,带有一个个寿字的对襟唐装,一条天蓝色的裤子,脚上是一双黑色的皮鞋.这时,她的左手拿着一把粉红色的扇子,右手拿着漂亮的手绢,正在高兴地扭着,周围的人热烈的给她鼓掌,她扭的更加欢快啦!250字 三年级 叙事
-
扭秧歌的老奶奶太好了,晚上又可以出去转转了!你猜我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我家小区门口那里有一个老奶奶扭秧歌团队。那里都是些老奶奶,都六、七十多岁了。还等什么,赶快走吧!来到那里,我眼前一亮。原来,这里还有舞狮子的呢!真精彩啊!不一会儿,狮子就舞完了。下面是老奶奶扭秧歌开始了。老奶奶扭的真好!你看,她们左扭一下,右扭一下,还有变花样的呢!她们左手拿着八角巾,右手拿着扇子。八角巾一会甩在肩上,一会摇下来。扇子左扇一下,右扇一下。灵巧的挥舞着。我的心里暗暗高兴:像她们这水平,足足可以参加扭秧歌大赛了!时间过的真快,又要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250字 三年级 写人
-
我们村的扭秧歌秧歌是我们这里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过年的前几天,我们村的秧歌队就练起来,他们都希望把自己崭新的一面展现出来。新年到了,寺庙前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不一会儿,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寺庙前。小商贩们在周边支起了小摊,儿女老少都来这里看秧歌队练习已久的节目。秧歌扭起来了。虽然队伍中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依然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队伍的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着家常,悠闲自在。吹喇叭的不时变换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随之变化,让人久看不疲。秧歌手还会很多节目呢!有“大头娃娃”“唐僧四师徒”、、、、、、我们村的秧歌虽然没有别的地方扭得好,但也给新年增添了无限的喜庆。300字 三年级 写人
-
学校运动会彩排学校马上就要举行运动会了,今天早上,老师们为了让我们名列前茅,费尽了心思训练我们,简直就是魔鬼训练!听说下午就要彩排了,同学们三言两语交谈着下午的彩排,有些紧张。转眼间,我们已经整齐地站在操场上了。嘈杂的口哨声让人一听就感觉劳累。主持人优美的朗诵声,在我们听来,也犹如鬼嚎声一般,感觉骨头都散架了。轮到我们上场了,站在看台面前,我们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如果不打起精神,就会毁了五年级的荣誉。一声声口号声从我们的嗓子里喊出,感觉喉咙像着了火似的。面对主席台,正见校长对着我们笑,一股劲儿从我们身体的最深处急速往前冲,可没走多久,就感觉筋疲力尽了,我们两只手耷拉着,两条腿僵硬了,浑身感觉有几百吨重。那一刻呀,真是度“秒”如年呀!300字 三年级 叙事
-
濮阳扭秧歌同学们,你们见过扭秧歌吗?如果你们在正月十五来我的家乡龙都濮阳做客,那么你一定会被那热闹的气氛所吸引!快听“咚咚锵,咚咚锵”阵阵锣鼓声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嘀嘀答答”的唢呐声一起上阵。大街小巷一拨儿接一拨儿秧歌开始上场。领头的是“沙和尚”,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长马褂,手持大折扇。身后是众多大姑娘与小伙子。随着锣鼓声,秧歌队踏丁步,迈十字,彩绸飞舞。人们只要路过都驻足观看。走场两圈后,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子,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突然唢呐换了调,锣鼓打得更加响亮了。一对对旱船排着队上来了,老汉在船里像个醉翁东摇西晃,后面还跟着水灵灵的大姑娘忸怩作态。正在高潮,后面突然冲出几个“刁老婆”:手拿木棒,身穿青布大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上还有一个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她三蹿两跳跑到老汉面前,很快便和老汉周旋起来,他们互不相让,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时,高跷队上来了,这才解散了这对丑冤家。这一拨秧歌队刚走,那一拨又上来了。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锣鼓……人群沸腾了,拥着队伍说啊笑啊,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小孩骑在爸爸的头上追着高跷队叫,儿女们扶着老人跟着高跷队走。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热闹的气氛带进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同学们,百闻不如一见。来看看我们家乡龙都濮阳的扭秧歌吧!亲眼看一看那醉人的场面,听听那高昂的韵律,融合在那渲染出热闹、喜庆的浓烈气氛中去吧!我们欢迎你们到濮阳来旅游,到濮阳来做客!750字 初一 叙事
-
扭秧歌作文世界上还有哪个剧种是老少皆宜的呢?世界上还有哪个剧种是把锣鼓敲得震天响的呢?世界上还有哪个剧种是表演时既要舞着大扇子又要转着花手绢的呢?我出生在北方一个宁静的小城,那里没有都市的热闹喧哗,多了几分宁静。但是,一到晚上,你就会看到小城热闹的一面,尤其是街心广场的扭秧歌,是这个小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到夕阳西下,你走在街心广场上,就会看到许许多多扭秧歌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有的举着扇子,有的舞着手绢,有的穿着花红柳绿的秧歌服,脸上涂着有点土的红胭脂。鼓一架,锣一敲,人们便开始扭起了秧歌。不论男女老少都随着鼓点扭动起来。会的,就站在全面领着大家扭;不会的,就跟在队伍后面学习扭秧歌,还有好多可爱的小朋友也站在队伍外面扭来摆去的学秧歌;每到高潮,外面观赏的人便兴高采烈的喝彩!在扭秧歌的队伍中,还有不少老年人呢!你可别不相信,这些老年人可都是秧歌队里的精英,他们动作灵活协调,让很多的年轻人都自愧不如,从他们脸上洋溢的微笑就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把扭秧歌当做健身娱乐的一种方式,而且通过它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这就是扭秧歌,会一代一代师传身授下去。450字 四年级 叙事
-
正月十五扭秧歌朋友,你见过扭秧歌吗?如果你在正月十五来我的家乡做客,那么你一定会被那热闹的气氛所吸引!快听“咚咚锵,咚咚锵”阵阵锣鼓声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嘀嘀答答”的唢呐声一起上阵。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上场。领头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长马褂,手持大折扇。身后是众多大姑娘与小伙子。随着锣鼓声,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导下踏丁步,迈十字,彩绸飞舞。人们只要路过都驻足观看。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跳入场内双手抱拳,唱了一个贺年的小曲,小戏便开始了。这时唢呐换了调,锣鼓打得更加响亮了。一对对旱船排着队上来了,老汉在船里像个醉翁东摇西晃,后面还跟着水灵灵的大姑娘忸怩作态。正在高潮,后面突然冲出几个“刁老婆”:手拿木棒,身穿青布大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上还有一个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她三蹿两跳跑到老汉面前,很快便和老汉周旋起来,他们互不相让,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时,高跷队上来了,这才解散了这对丑冤家。这一拨秧歌队刚走,那一拨又上来了。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锣鼓……人群沸腾了,拥着队伍说啊笑啊,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小孩骑在爸爸的头上追着高跷队叫,儿女们扶着老人跟着高跷队走。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热闹的气氛带进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朋友,百闻不如一见。来看看我们家乡的扭秧歌吧!亲眼看一看那醉人的场面,听听那高昂的韵律,融合在那渲染出热闹、火暴、喜庆的浓烈气氛中去吧!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扭秧歌的小队员每天晚上吃过饭,爸爸妈妈就带我和哥哥去公园玩。公园每天都有扭秧歌的。我和哥哥每天都看呀看,渐渐喜欢上了秧歌。于是我和哥哥就跟在了秧歌队伍的后面,成了秧歌队伍中的两名小演员。扭秧歌要跟着鼓声走,两个胳膊左甩又甩,屁股要左扭右扭,累得我全身是汗,我还得“咕嘟咕嘟”喝一大瓶水。慢慢的我就学会了扭秧歌。扭秧歌是一种健康运动,非常好玩,又可以使自身的心情愉快。扭得好看的人就会有一种感受:像神仙一样轻松自如,动作有形,自己非常舒服,同时扭得不好的像胖猪走路,惹人发笑,人们也被逗得哈哈大笑。你们说扭秧歌好不好玩?欢迎大家也来扭秧歌!山西省原平市青年街小学一年级:武豪吉250字 一年级 叙事
-
朱自清饿着肚子扭秧歌的故事寄语:生活中存在太多的巧合,最浪漫的大概是一见钟情,最牛逼的大概是一不小心就成为民族英雄,最搞笑的大概是一摔跤就被误认为碰瓷的人。一个巧合朱自清成为了民族英雄,那么跟着橙子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英雄的故事吧。朱自清饿着肚子扭秧歌的故事,欢迎阅读。本来,“反美扶日”与领美国的“救济粮”,二者不必有什么关系。朱自清也好,其他任何人也好,大可以一边吃着美国的面粉,一边对美国在日本的某些策略提出抗议。把这两件事情搅和在一起,以宣布拒绝美国“救济粮”的方式表示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抗议,是吴晗等民盟人士的别出心裁。抗战结束后,吴晗回到北平,仍在清华大学,同时也成为民盟在北平的领导人物之一。民盟因过于左倾,国民政府于1947年5月宣布其为“非法团体”,其活动遂转入地下。转入地下后的民盟,自然就更为激进和左倾了。实际上,在被宣布为“非法”之前,北方民盟已直接受中共地下党领导,并在财力上受到中共支持。1947年3月,北平军调部结束时,中共代表叶剑英、徐冰等人邀请张东荪、关世雄等民盟人士吃饭,给民盟留下了一笔活动经费,并把一台美制收音机送给民盟。活动经费对于转入地下的民盟当然很必要,而收音机则用于日夜收听“解放区”新华社的广播,然后抄写、复印、散发,进行反对国x党的斗争。吴晗是民盟的活跃分子。他所在的清华大学,自然是他活动的中心地带。作为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生命最后几年的政治热情和左倾表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吴晗的辛勤工作。查朱自清年谱和日记,可知1947和1948这两年里,吴晗频频来动员朱自清在那类政治性的宣言上签字。朱自清在拒绝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字从而进入毛泽东的视线,成为反美的“民族英雄”,也可算是吴晗一手造成。700字 初二 叙事
-
运动会的排练下午,我们小学部的全体同学在学校操场进行运动会的排练。开始先进行一次传球练习,由一(1)班开始,球一个一个往下传,传到一(8)班的最后一位同学,传球就结束了。接着排练时,老师选四位同学喊口号,一位同学举中队旗。我们练原地踏步和向前走,喊我们的口号:“风铃风铃,感恩激情,快乐学习,比赛争赢,耶!”我们练了一个下午,练得很认真,得到了仲老师和王老师的表扬,说我们认真,队伍排得整齐,口号喊得响亮。我们准备好了,希望我们一(3)班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就像比赛争赢的口号一样。200字 一年级 记叙文
-
运动最大的好处健康、快乐和远离疾病是运动最大的好处,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采多姿,也可以让紧张忙碌的心情得到短暂的放松。我最喜欢的运动是跑步,可以让体力充沛的我得到释放。每当在学校上体育课的时候,和同学一起练习跑步,不仅可以让同学之间的感情更融洽,还可以让我静下心来,为一天的学习而做准备。每当星期假日时,最喜欢和家人一起去运动,这是最幸福快乐的时光,家人的身体也可以越来越健康,也增进了家人之间彼此的感情,使生活变得更幸福。运动好处多,大家要常爱护自己的身体,要时常多运动,这样子身体才会变得很健康。200字 小学 议论文
-
风信子开花啦时间时间像飞鸟,滴答滴答向前跑,一转眼,四个月就过去了。过年之前养得风信子,现在已经开了!我还记得,刚开始它只有一厘米那么高,过了一段时间,它长成了一枚硬币那么高,又过了几个星期,它有一枝蜡笔那么高了,里面还有绿绿的东西,妈妈说,那里面就是花,不过还没开而已。而现在,它已经开了玫红玫红的花。我还发现,风信子是由许多小红花组成的一串“鞭炮”,如果你隔得很近闻,还能闻到清香呢!我还从书里发现,大多数植物都是用种子繁殖,而风信子是用屁股上长的小球繁殖的,妈妈说叫分球繁殖。200字 二年级 叙事
-
优秀作文过年的习俗“啪啪啪啪!”哎!这大清早的,放什么鞭炮啊!我无奈地爬起床,拉开窗帘。哇!街上早已人山人海人们各自买着东西。原来是春节来了,这下我可高兴了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春节”的简介和由来吧春节呢,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皆生;所以当新春之际,自然要载歌载舞地欢迎了。但是传说,“年”是一头凶兽。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后来人们想出了用鞭炮想退年的方法,于是,便有了有了过年的习俗。200字 四年级 叙事
-
风雪的葬曲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北风呼啸着,摇晃着枯树,刮割着人们的脸,使人们心如同死灰一般。雪无情的下着,把冰冷洒在人们本来就寒冷蜷缩的心上,使人们变得消沉、郁闷……只是我不经意的一句话,没想到你会这么在意,我一再的向你道歉,而换来的只是冰冷的一句:“我们绝交吧!”宁静而可怕的夜晚到来了,雪停了,我失落的望着窗外,窗外寂静的可怕,一个硕大的泪珠从眼眶涌出,就让它顺着上一次流过的地方,再狠狠的划过一道痕迹,永远不要消失。风无情的刮着,雪无情的下着,为这个夜晚奏响了一首葬曲……200字 二年级 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