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古城赛江南
我的家乡旺苍——著名的中国红军城的红军城,这里历史悠久,早在1933年,红军就为了中国革命来到了旺苍古城呢!清明时节我和妈妈来到了红军城,去感受红军文化,缅怀革命先烈。
我们穿过“风雨廊桥”,就像走在江南古镇的小桥上,桥下就是碧波荡漾的河水,河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穿过风雨廊桥,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纪红广场。广场十分宽阔,足足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广场的周围有四个雕塑,分别是“红军大学”、“鱼水情”,“为了明天”,“巴山游击队”。“巴山游击队”两个战士手握钢枪,挽起袖管,扎着挷腿,身体强烈地向前倾,手臂露出强有力的肌肉,脸上露出异常坚韧的神情。广场的中央是一个高大的雕塑,雕塑四周刻着关于当年光辉的木门军事会议,旺苍成立的妇女独立师,在东河训练水军,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整个雕塑群十分凝重,我低下望得酸酸的头,想起红军在旺苍艰苦转战的岁月,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我真想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来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与红军共同战斗。
广场上,有许多人在这里参观,还有一些老人在健身,近年来,在这里举办了红色旅游文化节,曾经战斗过的红军及红军后代都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历史,展望未来,为建设绿谷红城新旺苍而奋斗。
不知不觉,穿过纪红广场,我们来到了繁荣的红军街。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色的海洋。街道两旁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鲜红的旗帜,红军街上家家户户都是红红的木头房子,盖着青青的瓦片。红军街面上铺着整整齐齐的青石地板。红军城住宅全是古典式建筑,红红的木门,高大的木架支撑着房屋,门窗都是镂空雕刻,门前雕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整个街道古色古香。门前悬挂着古玩、文具、小吃服装等各种店铺的招牌,还有红军文物陈列馆、抗震救灾纪念馆,还有一所红军小学。街上人们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在兴高采烈地做游戏,有的在神采飞扬地谈论刚刚开过的会议,有的神情凝重地下棋,有的在聚精会神地听导游讲解……我也仔细聆听了关于红军城的历史的讲解。
顺着一条青石小路,我们又转回了纪红广场旁,这里刚刚竣工了一幢幢美丽的楼房,灰白相间的外墙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岸边栽植了许多桂花、柳树、黄杨球等名贵树种,垂柳拖着长长的辫子,在春风的吹拂下尽情地卖弄着婀娜多姿身姿,绿油油的草坪散发出醉人的清香,我真想躺在她的上面,在暖洋洋的太阳照耀下美美地睡上一觉,但又怕伤了小草,只好怏怏地离开。广场的右边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工地如火如荼,那是新开的楼盘,真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想,如果有一场大雨该多好啊,柳树、小桥、人家、青石板、古典小街、小河……那就是一幅赛江南的美景。
我们欣赏着赛江南的红军古城,品味着红色文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红军城,我爱美丽的红军古城!
秋天
秋,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秋天的天空,湛蓝湛蓝,片片白云像变戏法似的变换着各种图案。有的像只可爱的小兔子;有的像一条长龙;有的还像大大的棉花糖,馋的人直流口水。
秋天,校园里,同学们都换上了毛衣,连校园里的爬山虎叶也披上了黄色的外衣。
田野里成熟的稻子,颗粒饱满,沉甸甸的,随风起舞,飘散着醉人的芳香,翻腾着滚滚的金波,好像灿烂的海霞洒落在田间。黄橙橙的谷子被谷穗坠的直不起腰来,可它还在使劲的随风摇曳,好像在为金色的秋天唱着赞歌。
啊!我爱秋天。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秋天的美是成熟的
相关推荐
-
古城在公交站不厌其烦的等待着,不知何时已小雨淅淅,我依旧看着手中的书,斜斜细雨在书上留下秀丽的水印,雨之冷意使我回忆起记忆深处的过去,我的思绪在雨中愈渐迷离……一月下半旬,寒气逼人,雾霭笼盖天地,氤氲的水气徘徊于朦胧的窗边,我仿佛又看见那个孤寂,懦弱的自己,生活的压力使我渴望逃避,虽然明知只能逃避一时,但还是依旧如此走出了家门。寒风凛冽萧条,两三只鸟儿停在树上歇息,树以晃动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天灰茫茫的一片,仿佛不久就要哭出声了。风愈加猛烈,犹如一位严厉的收税官,将体内本就接近临界点的热量收走。不断哈气着,但仅仅只是昙花一现的温暖后又是剧烈的严寒,真冷啊!不过心中更冷就对了。又是一阵狂风,目光蔓延可及下的万物都扭曲了身子来抵御这骇人的严寒。偶然瞥见一只枯叶蝶在逆风中缓缓而行,它是如此的渺小,又是如此的微乎其微,但又是这样的动人心扉。我寻觅它的踪迹,走过一道古门,仿佛周围的景物在过去与现在之中穿梭,一切都是此般的梦幻,我至今都无法相信那古城是我亲眼所见。再望那只枯叶蝶就像到了家一样自由自在,悠闲轻快的飞向远方。定目细视,房屋被岁月抚摸留下恒古不变的烙印,古色古香,古韵古律,无处不在。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好似二月青虫低语、又似三月惊蛰沙沙、甚似一月北风呼啸。白墙黑瓦,炊烟袅袅,如同匹匹光滑又随风飘荡的灰绸缎。不时有骑自行车的驶过,一路便响起了清脆的铃声,惊起刚停下休息的鸟儿,又马上扑扑翅膀成群结队的飞走了,那灰色的绸缎也弯曲了身子,舞动起来,少顷便又变得平静了。扑面而来的早已不是狂风,而是如同四月温馨的柔风沐浴一般惬意。凝耳倾听流水的独奏,愈是往前,清淡优雅的气息愈是弥漫开来。已压抑不住内心的好奇,快步向前,前方有一座三孔拱形桥——张择桥,张择桥,自然之子,当我第一眼看见它时我便把他们之间划上了等号。张择桥不同于其他桥的沉默稳重,而是照应时代披上了绿色的衣装,更具活泼,更显生机,饱经风霜却又傲然挺立,这样的张择桥值得我们去纪念,去尊重。桥下股股白流湍湍而行,虽然时值寒冬,但两旁岸边水草依旧葳蕤,各花争艳,花香在空气中酝酿着新春的气息,河里的鱼也不禁探头探脑。在桥上极目远眺,河上有几圈荡漾着的水波,一条条通体晶莹的鳞鱼,奋力跃上河面又害了羞似得潜回去。薄暮迫不及待的跳过地平线,将暮色与灯光巧然结合,缀下千丝柔和的黄线,将河流镀上金边,感慨间,夕阳宛如一个世外高人,只愿远离处世喧嚣,于是便隐匿于地平线之下。黄昏与晚霞如同四海为家的游子,苦苦寻觅,然而又无处可寻,带着些许的悲意,悄然而逝了。待我回过神,天边已被泼墨所重彩,赶忙寻家而回。霏霏的雨愈渐变细小,那日古城之行仍如同波涛一般一遍又一遍回荡在我心灵的岬角。初二:天空领主1200字 四年级
-
红军坟暑假里,我和外公外婆去遵义瞻仰了向往已久的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山。一个“红军坟”的故事让我铭刻在心。红军山是我们到遵义的第二天去的。那天早上,艳阳高照。走到红军山下,就看见络绎不绝的人群向山脚走去。山脚下刻着“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几个红色大字。走进陵园,爬上三百一十级台阶,一座造型雄伟别致的纪念碑矗立在眼前。碑顶耸立着巨大的镰刀锤子标志,碑身上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闪耀着金色光芒。纪念碑的底座外围是个大圆环,由红军指挥员、卫生员、战士和赤卫队员形象的四个头像支撑着,每个头像有五米高,气势震撼人心。红军坟就在纪念碑的左后侧面。它是由青石垒成的,墓碑上刻有“红军坟”三个红色大字。坟的前面,是一座红军卫生员给骨瘦如柴的孩子喂药的铜像。讲解员介绍说,1935年,红军长征到遵义时,前哨连驻在城郊桑木垭。当地正流行伤寒病,每天都有人死亡。不满二十岁的红军卫生员,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走村串巷,给老百姓看病、送药、打针。由于医德好、医术高,经卫生员诊治的病人无不手到病除。周围数十里的农民纷纷赶来求医、讨药。这天傍晚,一名约十二岁的小孩哭着跑来哀求,请他到远离驻地十多里的地方为其病重的父母看病。红军卫生员不顾数天来的疲劳,冒着小雨、踏着泥泞到了他家,连夜给大爷、大娘服药、打针,直到天亮时患者脱险后才返回驻地。但连队接到命令已连夜赶路到别处执行任务去了。卫生员被闻讯赶来的敌人抓住杀害了……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把我们带到了当时的环境中,我的鼻子酸酸的。参观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为红军卫生员的牺牲感到悲痛。讲解员说,老百姓为了报答红军卫生员的恩情,将他的遗体就地安埋在路旁。敌人知道后又把坟铲平了。群众就自发地在路过时,都捧上一把土放在那里,日积月累,红军坟又垒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大……“人民为什么这样拥护和爱戴红军呢?”讲解员最后总结说:“因为红军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大家都要记住: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为人民服务!”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向红军坟深深地三鞠躬。这次到红军坟,让我永远也忘不了红军卫生员的这个故事。800字 四年级
-
小红军今天下午,我们在美丽、整洁的行知中学里观看了一场木偶戏—小红军。这部木偶戏讲述了一个情节感人的故事。一个名叫英子的小姑娘,妈妈去世了,爸爸参加红军毫无音讯,哥哥离家去寻找爸爸。在这种情况下,她和爷爷相依为命地生活。为了帮助红军叔叔们翻越雪山,她和爷爷接受了一个收满一筐红辣椒的任务。英子和爷爷、哥哥一起克服困难,和敌人“大金牙”展开了斗争,终于胜利地完成了任务。看完这部木偶戏,我感动万分,我感到英子很不幸,从小就失去了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疼爱和保护,相比之下,我生活在家人的呵护下,生活得很幸福。另外,我觉得英子很了不起,她聪明又勇敢,小小年纪就能帮助红军叔叔圆满地完成任务,她是我学习的榜样。看了这部木偶戏,我更加感觉到我们这些生活在新社会的小朋友们是多么幸福,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3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春游红军渡陵江一小二四班汪周卓下午放学时,老师说:“去年呀,我们冬游了红军渡,明天啊,老师要带大家去春游红军渡,好吗?”“好耶!”大家一听这消息,都高兴得跳了起来,恨不得马上就去。第二天,阳光明媚,天气格外好,我们全校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快快乐乐地向红军渡走去。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轻轻的风儿抚摸着我们的小脑袋,各种各样的花儿在微风的吹动下,一个劲的点头,好像在欢迎我们这些顽皮的小朋友。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红军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宽敞的红军休闲艺术长廊、庄严的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红军强渡嘉陵江雕像广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题字墙、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图画墙……最令人兴奋的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红军长征当年留下的各种各样的武器,哇,那些东西可只是电视里面能看见的哟,有一架架威力无比的大炮、有投弹用的战斗机、有勇往超前的坦克……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我们都依依不舍地向回家的路上走去,抬头望望天空,那朵朵白云有的像小猪,有的像可爱的小猫、有的像可爱的小羊……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飘来飘去,好像也不希望我们离开这令我难忘的美丽的风景区——红军渡。指导老师:何雪玉450字 四年级 状物
-
忻州古城忻州古城历史悠久,据说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叫古城呢?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城,这几年古城重新翻修,变得更加雄伟美观了。古城是由一块块砖石组成的,里面一座座房屋全用木料制成,每进一个门都有一个很高的门槛。从远处看,那数层飞檐翅角的楼亭雕刻着一条青色的龙,龙嘴里含着一颗红色的宝石,栩栩如生。古城里有面食:例如莜面、河涝、刀削面;还有各种小吃:如扭丝饼、手工锅巴、石头饼等等,都记录着山西忻州的各种文化。城楼总高28米,宽7间深4间,城墙高4。2尺,古城总面积是16平方米,新修城墙长238米,每天这里都人山人海,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相聚在这里,很热闹。古城里面还有秀容书院,里边珍藏了许多年的古书,到现在也保存得毫无损坏。在一处院落中还立着一个木头制成的书,雕刻得极为精密。想要到楼亭上去,需要走上几百个台阶。当你正准备下时,会看到有个“茶香知音”的地方可以写毛笔字,一张灰蓝色的纸,用毛笔蘸上水就可以写出黑字,过一会儿就消失了,是不是很神奇呢?忻州古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建筑,也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450字 四年级 写景
-
古城阳春三月,我回到了绍兴老家。在这个白墙青瓦映桃花的地方,我我们徒步随意游荡。我们慢慢地走着,看着沿路的景色。古往今来,文豪墨客在此地留下的诗篇有多少?石板小路,获得的记忆又有多少?人来人往,车来马载,有多少人都踏过此地?青苔已爬上老台门,春秋也走过风雨桥。说不清千年往来事,只见古城景色好。走了一段陆,回览了旧物,我们乘车来到东湖,坐乌篷船游览只见船家手脚并用,船缓缓向前行进,惊得正观赏景物的鱼儿们散开,怨船儿破坏了它们的好兴致。一路上,水清林密,小山坡上还有几座小白屋。我想,在这儿生活的人一定十分幸福吧。沿途,有许多座窄窄的石板桥从船边擦过,连乌篷船都会觉得惊险吧。突然,眼前出现了大块的岩壁,上面还磕着诗文,我注视着她慢慢往后退,离开视线。船只往前走,方法永远开不到尽头……300字 三年级 写景
-
古城吃过午饭,爸爸说要带我去凤凰玩,我开心极了!一到凤凰,我立即要求爸爸带我去古城玩,因为我听说凤凰古城的夜晚是最美丽的,现在又恰好是晚上。进入凤凰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灯火辉煌的街道。街道上挂满了灯笼,火红的灯光照亮了街道,就像太阳把自己的光洒向大地,十分明亮。接着,看见的就是星罗棋布的商店和琳琅满目的商品了。有很多像我这般大的小孩独自出来卖东西。这里的商品很有趣,有许多我从未见过的新奇的玩意儿。不知不觉来到了美丽的沱江边,波光粼粼的湖水夹在两岸的中间,有人在湖上划船,有人在水边嬉戏,有人惬意地坐在湖边,静静地欣赏着这独特的夜景……我一边挤水枪一边游赏,在湖边放飞了一盏孔明灯,让它飘到空中去为我们祝福;我又放了一盏漂流灯,让它漂到远方,给远方的人们带去幸福与快乐。这景色迷人的凤凰,令我陶醉,我会永远把你记在我心里。350字 三年级 写景
-
红军真辛苦这是在素质教育基地的第二天,周教官说要让我们去重走长征路,我想:25000里路啊,我们不会全部都半路晕倒吧?集合号一吹响,大家都端端正正的站在训练场上,一动不动,真像一个个小军人一样。指导员万老师说:“我们是模拟长征,所以只走4公里,路上不会有大炮,飞机,但是车非常多。听了这番话,我自言自语地说:“4公里算什么,我连5,甚至6公里都走过呢!”开始走“长征路”了,我们唱着响亮的军歌:“1234,1234,像首歌,绿色军营,绿色军营,教会我……”,这军歌我们可以给它记“一等功”。因为这歌的曲调很有力,让我们一些怕半路晕倒同学找回了一份份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走出校门,我们听到了溪水“哗哗啦”的歌唱声,看到了旁边的小树随风飘动,这更给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一路上,虽然我们汗流浃背,累得不知用什么形容了,但我们依然坚持了下来,到了终点。我们腰酸背痛,巴不得找个沙发坐下来,可是那里是一片山岗,上面只有许许多多的树木。开始吃东西玩游戏了,我们都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吃完东西,我们组便兴高采烈地玩起《切西瓜》的游戏。我们正走向回校的路,“2×4=8公里呀!那么远,不累死我啊?”我吃惊的说。我们回去时,好像都没有那么活泼了,一个个懒懒散散,没有一点精神,回到学校,我们累得不得了。红军真辛苦,25000公里,我们走的路程和他们走得的路程相比,九牛一毛,我们都累得不得了,走完“长征路”,我对红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550字 三年级 写景
-
古城兴化清晨的风,凉凉的,仿佛上等的丝绸在脸上拂动。岸边的芦苇在向你点头致意,河水泛起了欢乐的浪花。这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成群的鱼、虾。远处不时传来农民劳动时欢乐的歌声……这就是水乡兴化的秋天。兴化不仅有怡人的自然风光,还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在兴化城中心的十字街口,有一座明代建造的四牌楼。它飞檐拱顶,古朴庄重。四牌楼的四面和拱顶内壁,挂满了大大小小47块匾额。在这些匾额中有《中原才子》、《五朝元老》、《东海贤人》等,每一块匾额都褒奖了一个兴化的历史名人。沿着英武路,过了备战桥,有一群古朴庄重的建筑物,那就是拱极台。拱极台,古名玄武台,始建于宋朝初年,台高6米,占地1300平方米。台上原来建有秦淮楼,周围有昭阳书院、屈子祠、绿波亭、海光楼等。远远望去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树木葱笼,鸟语花香。这儿曾是兴化著名游览胜地,可惜毁于战乱。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拱极台得以重建,使她又焕发了应有的光彩。现在,经过整修的拱极台,门楼耸立西首,红柱碧瓦初见光辉。拱极台下清水常流。见到此情此景,我不禁吟起孔尚任的《馆拱极台拨闷》:拱极台高俯碧流,隔溪风物眼中收。宰官亦且成渔艇,水鸟公然宿县楼。海上乡书常隔月,雨余荷气忽成秋。昭阳北去无穷流,早闭门窗忆旧游。当然,兴化还有许多值得游览的地方,如郑板桥故居、刘熙载故居、上方寺、乌巾荡等,我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欢迎诸位到兴化一游,别忘了到时候请我当导游。550字 初中 写景
-
湘西古城在黄昏的浸染中,踏着金灿灿的霞光,我们驱车赶到了湘西古城——凤凰。古城给我的第一印象莫过于它的灵动与灿烂。幽幽的古巷是专门为脚板铺就的。在古城里,再好的车辆也派不上用场。不曾听到机动车喧嚣的笛鸣,不曾看到车轮滚过留下的阵阵浓烟。映入眼帘的,只有被雨水浸润的似乎能被透视的、翡翠般的青石板。古巷一直延伸达到沱江边,宛若一条条银丝缎,如蛛网般将古城这颗耀眼的明珠团团包围。这儿的街道很有趣,像“V”字一般沿两条主道散布开来,条条相同,道道相连,最后全部都延伸向沱江边,另一头汇聚在两条主道的交叉处,好似群龙聚首。又像一个大写的“人”字,映示着纯朴的千年古巷的人杰地灵。幽幽的古巷是用文化堆砌而成的。古道的两侧,鳞次栉比的商铺,琳琅满目、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商品,令无数的游客店店驻足,件件爱不释手,在导游小姐喇叭的阵阵催促声中而流连忘返。心灵手巧的苗家妇女们精心制作的扎染布件件是美丽,匹匹是漂亮。古巷中,四处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姜香。不错,这就是凤凰有名的姜糖制作访。招摇的招牌上十有八九会挂着“某某氏姜糖店”,店前的窗内每每会有一个身高体壮的大汉在一个大钩前拉长长的姜糖。那金黄而闪光的姜糖伴着浓浓的香郁弥散在眼前,享受在心里。一群小游客,望着那黄里透红,红里透金的肥嘟嘟的小金瓜,捧在手里,乐在脸上,活生生地成了一对对弥勒佛。古城在夜色里更多了几多神迷,几多遐想,几多陶醉。黑夜如一道屏障,笼罩在古城之上,让这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城显得格外静谧。家家窗里透出金黄温馨的光,大家围着小方桌,品尝着劳动的果实,享受着劳动的喜悦,好不自在。我带着丝丝倦意,来到了这家傍倚着沱江的凤江客栈。吃过饭,大家自娱自了一番,便在江边苗家妇女打洗衣物的一声声脆响中进入了梦乡。第二天一大早,太阳刚准备露出脑袋,我就被妈妈一把从床上拉了起来“快点,快点,要不就赶不上沱江放逐的时间了。”妈妈似乎特别激动。我顾不得多想,穿上衣服,便来到了通往江边的小巷。黎明时分的小巷,一丝丝谈谈的霞光下,古巷显得格外的古朴、幽静。一边是高高的朱红色的城墙,一边是一家家客栈的入口,错落有致而又略显拥挤。走出长长的巷子,眼前豁然开朗:沱江上,两排一高一矮的朱红色石墩贸然出水。站在石墩上,远眺沱江两岸,幢幢吊脚楼一字排开,你挨我,我挤你。小楼的下面靠一根根原木支撑着,房子部分悬空在沱江上,好不有趣。上了小舟,我们开始随波漂流。古人云:“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是这样的呀!古城被青山环抱着,中间被沱江一分为二。两岸的吊脚楼一律呈金黄色,在晨光的洗礼下更显辉煌、灿烂;串串高挂的红灯笼艳似阳,赤似火;远处的虹桥熠熠生辉,流金溢彩;河底的水草翠色欲滴,婀娜摇曳;清晨的鸟啼、村妇洗衣的棒槌声、船夫的号子、孩童的山歌,和着这个金色的早晨在交汇、融合、奔突、放射、旋转、升华!!!景,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人,在茫茫的声景中陶醉、无我!离开古城时,心中充满了留恋。行至凤凰大桥,陡然发现在大桥另一边,与古城招相辉映的一边,又建起了一座现代气息浓郁的新城。两座风格截然不同的城池,如彩蝶之双翼齐飞,相得益彰。感受古城的美,不仅仅是品味;携着心灵的翅膀,古老于现代一齐飞!1200字以上 初一 写景
-
古城近了,更近了,那悠悠的梦,就展现在眼前。抵达古城之时,夕阳已至山头,轻踏着凹凸的砖块,望向着小巷的尽头,远处,那千盏万盏的盈盈灯火,不断的闪动着,衬映着如墨天空,仿佛那璀璨星辰般,远远的,而又十分明亮的,镶嵌在天空。走过这条小巷,原本有些黯淡的天空,也顿时的吐露着倩倩情调,那一幕,仍旧令我难忘。柔柔的沱江浮在古城的中间,轻轻悠悠的托付着一个个曼妙动人的梦,尽头处,正是一轮温婉的夕阳,泼洒着金黄,星星点点的坠在江上,荡漾着波痕,如孩童一般,依偎在母亲的身边,随着着江波浓意,披着满城灯火,渐渐的睡了,远去了……这江,是如此温柔。灯火逐散,清白的沱江水,在一片浓雾中泠泠作响,凤凰古城,也在清晨的悄悄耳语中醒来。太阳仍未升起,拨开云雾,两岸鳞次节比的房屋密密的挤在一起,屋檐上的鸟儿略过天空,与远处绵延不止的青山交汇。在一声声婉转的鸟鸣中,凤凰古城醒了,她是如此动人,宛如深深庭院中的闺秀,穿着洁白的裙裾,,披散着丝绸般细润的柔发,回眸一笑,轻盈无声,她左手一点,沱江便由夜晚时的安逸转而奔腾,右手一挥,那背筐的老妪,便走出星罗棋布的小巷子,消失在来往人群中。走至河岸,小舟轻摇,踏步迈上去,即是狭小,眼前却浮现着无际的古城江河。舟轻轻驶过,岸边,嬉闹的儿童追着,闹着,家家店铺早已开门,招呼着周围的人。驶过一个路口,顿然间,一抹淡淡的粉红出现在眼前,那是一株不知其名的树,探着修长的手,指尖冒出点点温柔,一阵风拂来,那株树楚楚的散下几朵花,飘到我的舟前,我俯下身子从江面拿起,那花,仍是含苞待放的,粉嫩间透着如纱的白,轻嗅花香,这香气,仿佛也是淡粉色的,若一条淡粉的绸锦铺在我的面前。这花,竟是如此温柔。从这静谧的时光中醒来,踏上岸,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着来往,两旁的店家热闹的唱起山歌。听这里的人说,沿着这条古街走,不过一会,及可走到一座名为虹桥的古桥。"这里,应该就是虹桥了。"通行的人喃喃语道,放眼望去,并非一座长桥,一层仍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耳边充斥着喧杂人声。而走过一段楼梯,上了二楼,一切美好仿佛都油然而生,踏入门内,那时刻藏匿在云后的太阳突然露出头,阳光被窗上的雕刻剪的支离破碎,倾在屋内,望向那窗外沱江水正从桥下涌过,虹桥伟岸的身躯映在水中,江中小船游曳在斜阳的应晖下,赋予着诗情画意。一江春水沿着城墙蜿蜒而过,翠绿的南华山麓倒映在江心。江中渔舟点点,山间鸟声啾啾,岸边炊烟袅袅,桥畔笑声朗朗......这桥,是如此温柔。一江一舟,一屋一桥,虽是简单,但当它们聚在一起,便是一句足以流传千古的佳话,一副惊叹不已的佳作,一座流连忘返的温柔古城……1000字 初二 写景
-
古城古城,在我的记忆里,有宽宽的街道。至少,要比我家门口的泥巴小路宽很多。古城的戏台也很大很大,至少,要比我们那里的四合院还大。古城的初中高中都很大,大到我进去后总怕摸不出来。古城的人也很洋气,洋气到我见了他们总要自惭形秽般绕着走。他们那时候都是烫发头,喇叭裤,唱着崔健的《一无所有》或是“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那时候的我,也留着长发,穿着蓝裤子,中山服,总是骑着自行车老远老远到古城高中看她看她。那时候,她总是穿着一条黑裤子,紧身绿上衣,齐耳短发,胸口别着一枚“古城中学”的小胸针。我到她班级门口找她,她就红着脸出来,说,你在戏台那里等着。我就到那里等她放学。那时候非常激动,也学着古城人唱着“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当然,也唱“小妹妹开在--啊--哥哥的心中,啊--哥哥的春天已来临”。她来了,依旧红着脸。记得我会递给她几封情书,她接过后会捏在手里,问:你吃饭了吗?我说吃啦。其实我没吃,但是我不能让她担心。后来她就送我走,一直送到南河桥头。那时候,南河的水清亮清亮,就如我那时候的心一样样。我推着自行车一直上坡上坡一直推到洪庆观,还能见到她在桥头呆呆望我。我骑着车子过了塞里村,下到八里滩。要是秋天,八里滩里会有很多花生地,因为饿,我就偷刨人家花生吃,吃得浑身是劲,在沙地里骑着车子也觉得一点不费劲。那时候,总是疯狂想她想她。半夜里,还要起来好几次向古城的方向望啊望啊。白天,放牛时,我就会爬到高高的山顶,向古城方向深情地挥手啊唱歌啊想她想她。她回信说,她也一样疯狂想我。她躺在麦地里想我,吃饭时想我,就连睡觉时也在想我。那时,是多么幸福啊!我想着她,她也想着我。我和她虽在两个地方,但我们的心总是紧紧连在一起!正如很多人的初恋一样,最终她还是离开了我到更大的城市去啦!她虽然抛弃了我,但我一刻也没忘记她。我依旧日日夜夜想她想她,吃着饭想她,干着农活想她。写了很多很多信,不知寄到哪去。准备了好多好多话,不知向谁说起。我昏天黑地想她,要死要活想她。花儿谢了又开,却再也不见她来。任我苦闷徘徊,可春去又见春来。后来小浪底水库建成蓄水啦!我也搬迁到他乡啦!原来的古城已沉睡水底啦!所有所有都物是人非啦!但我因何还是常常想起?那个让我曾经牵肠挂肚朝思暮想的少女啊!那个令我魂牵梦系一往情深的去处啊!直到现在,我头发也快白完啦!脸上也有皱纹啦!妻子开始嫌我傻啦!儿子也嫌我穷啦!我就偷偷想,那个时候,我在她心里还是很完美很完美的呢!虽然她离开了我,但我还是感谢她,给了我可以这样想她的机会,给了我知道自己也曾完美的青春。我是这般怀念她,我也如此伤心我。如果来生我是她,一定一定不抛弃他。如果来生她是我,定会知道我是多爱她。古城啊古城我的古城何时再回你怀中--脚下的地在走身边的水在流我要抓起你的双手你这就跟我走--1000字 初二 散文
-
追寻红军足迹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是建军88周年的日子。这个日子,我想过得比以前更有意义。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和表哥阳阳一起去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我们去追寻红军的足迹,去缅怀先烈,了解历史。追寻红军的足迹第一站——红军广场,我一眼就看见了广场中停放的那架飞机,那是列宁号侦察轻型轰炸机。这是红军缴获的国民党的飞机,也是红军的第一架飞机。我抚摸着机翼,一种自豪涌上心头。抬头一望,正对面的建筑物上几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这是江泽民的题词呢!我们快步上前,拾级而上,旁边雕花的扶手十分古朴。从入口进去,我看见一个大大的电子屏幕,上面介绍了纪念馆的参观路线和七部分的内容简介,从这里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纪念馆里一尊尊雕像吸引了我的视线。在第一展厅中一排伟人的雕像屹立着,正是他们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再往前走,我看见了徐向前的塑像。徐向前原名叫徐象谦,因为他自己的永远向前的革命精神而将名字改为“向前”。他用自己的一生对“向前”作了最有力的诠释。我们还看见了沈泽民临终前写报告的雕像。他坐在简陋的屋子里,斑驳的墙壁,昏黄的油灯….虽然有一盆炭火,但从他单薄的衣物上可以想象他的寒冷。这至死不渝的精神让我感动。革命的成功不单单靠领袖人物,人民大众的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雕像同样让我感到震撼。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信阳站工人2000余人提前拉响了罢工的汽笛。截住了一列由南往北的列车,与前来镇压的反动军阀进行针锋相对的抗争。虽然林详谦、施洋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的精神永留人世间。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组雕像是“柳林起义”。红军用“土坦克”打败敌人的“洋碉堡”。“土坦克”就是把棉被浸透水,蒙在一张方桌上。就这样居然把火力猛烈的“洋碉堡”打败了。真是令人拍手称快!在当时红军要取得胜利非常不容易。我们看到展出的实物有:大刀、长矛、红缨枪头、脚鱼叉等,比起日本的东洋刀差远了,更不要说洋枪大炮了。我们还看到了红军穿过的草鞋、军装等。看着这些我心潮起伏,这些锈迹斑斑的武器上不知洒下了多少红军的热血与汗水,我也不由得想起红军与敌军搏斗的场面。我的眼睛湿润了。今天我认识了信阳的革命背景,知道了我们的现在的生活是伟大的红军和广大的农民工人用大刀长矛打拼出来的,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呢?让我们一起去追寻红军的足迹,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吧!让我们更珍惜现在的生活,为更多的人创造幸福吧!1000字 高一 记叙文
-
古寺古城鸡鸣寺,位于南京鸡笼山附近,素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我们慕名已久,这次来到南京,终于可以一睹鸡鸣寺的风采了。去鸡鸣寺,要经过一条遍植法国梧桐的路,道路两旁参天的梧桐树遮天蔽日,枝叶紧紧挨在一起,古寺的飞檐在树叶的缝隙里时隐时现,看不真切。直到走得近些了,才看到“古鸡鸣寺”四个金色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沿着林荫小道走了大约十分钟,才来到了鸡鸣寺脚下。我抬头向上看,一座高大而坚固的牌坊屹立在石阶上,仿佛一位巨人正守护着鸡鸣寺,牌坊正中赵朴初先生题的字古朴遒劲,气派不凡。我拾级而上,钟楼鼓楼分列两侧。钟鼓楼正后方大约50米,就是大雄宝殿和香炉,香炉上香烟缭绕,许多善男信女跪在香炉旁祈求平安、许下心愿。透过氤氲的烟雾,一座七层八角宝塔矗立的眼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药师佛塔”了。紫檀色的佛塔巍然屹立,差不多有四五十米呢!很多人围绕着塔转圈,双手合十祈福消灾。药师佛塔旁边就是景阳楼,从景阳楼背后,沿着石阶走下去,穿过解放门,再走上一段石阶,我们就来到了城墙上。站在城墙上,踩着脚下斑斑驳驳的石砖,我的心里升腾起一种庄严和沧桑。因为年代久远,石砖有的变得坑坑洼洼,布满了一个个小坑;有的裂开来了,半截残砖掉落在地上。很多城墙砖上刻着建造者的名字,字迹清晰可辨。这些名字和这座他们用生命和汗水建造的城墙历经六百年的风风雨雨,依旧固若金汤。城墙上布满了青苔,苍翠的青苔从城墙根蔓延生长着,六百年的风雨浸润,生机勃勃。偶尔一阵风过,吹下几片枯瘦的黄叶滚落在青苔上。青绿色的苔与枯黄的叶相映成趣,在灰白色的古老城墙上雕刻出斑斓的色彩。我们踏着落叶走着走着,隐隐约约听到钟鼓之音。我循着声音回头望向鸡鸣寺,寺中间那高耸的塔,犹如一根竹笋直插云霄。远处,鸡鸣寺金黄色的墙壁与紫檀色的塔形成鲜明的对比,好像在黄纸上勾勒出的水墨画,在绿树丛中显得分外安详与美丽。夕阳西下,那钟鼓之音一声接着一声,悠长地飘荡着,仿佛在诉说着远去王朝的兴衰,又仿佛在叹息着鸡鸣寺曾经的繁华和落寞。我们沿着古城墙走了大约一公里就来到了玄武门。站在玄武门上放眼望去,玄武湖气象万千,时而湖面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映出岸边的垂柳、荷花;时而微风吹过,湖面上高耸入云的紫峰大厦倏地不见了,落日的余晖撒向波光粼粼的湖面,顿时烟波浩渺。我迎着风站立,左手抚摸着古老的城墙砖,六百年前的金戈铁马仿佛近在眼前,铁甲的撞击声、马蹄踏踏、怒马声嘶犹在耳边;而我的右手边,紫峰大厦下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的现代都市景象。我站在古往今来的时间轴上,看着改朝换代的历史沧桑写满这道城墙,任岁月流淌,直到永远。1000字 五年级
-
游古城今天下午,我刚来到学校把东西整理好,就见老师来到了班里,他手里拿着相机,说要带我们到博望古城去参观游玩,真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我们一行十三位同学准备好了,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注意事项之后,就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首先我们要去的目的是“三眼井”。一路上,小草高兴地向我们招手,花儿也愉快地露出了笑脸,沿路一排杨树绿色欲滴,各家各户古老而又庄严房屋错落有致。不知是谁家的小狗跟着我们“汪汪”地叫着,奔跑在队伍的后面,大有不欢迎我们这些陌生客人的意味。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来到了“三眼井”。“三眼井”可是三国时期留下来的古迹,在博望可有名了,它是古城博望的历史见证。只见三眼井旁边杂草丛生,几乎把井口都掩住,显得很荒凉,老师便蹲了下来薅草,我们也跟着薅,一会儿井周围的草儿便被清除了。嘿,这时再看,“三眼井”露出了洁白光滑的石沿儿。那是两条两米来长,一米来宽的石板盖在一口又粗又深的井上,这两条石板上,一个上面有两个桶口粗细的大眼儿,另一个上面只有一个眼儿,我想“三眼井”就是这样得名的吧。那长长的石板上面已经被磨得中间凸两边凹,这样的情景也只有历经上千年才能磨得出来,我越来越清楚古城博望的历史了。从三个眼儿望下去,布满青苔的井壁一直通向井底,里面黑乎乎的,但清清的井水却能映出上面的三个井眼儿,真让人心惊胆战。在“三眼井”的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着它的历史,老师也给我们作了讲解,我们这才知道:三国时期,刘备在这里驻军,当时军队与百姓争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军师诸葛亮就想了这样一个办法。虽然还是一口井,但是有了三个井眼儿,百姓用两个井眼儿,军队用一个,这样就解决了大家吃水的问题。真是一个让人称赞的奇思妙想,我们都为诸葛亮的智慧赞叹。老师让我们再这里合了影,这时有两位外地的叔叔开着车也来到了这里,他们抚摸着井壁、看着石刻也不住地称赞。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博望坡,了解火烧博望的历史,看到了那棵已经经历了一千八百多年风雨沧桑的柘刺树,她那似盘龙一样的身躯飘然屹立,虬枝在天地间曲伸着,好像要向我们讲述她不平凡的经历。就连她身边的小柘刺树也都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站在大树前,我们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那遥远的过去,那古老的历史一幕幕又是怎样的呢?这棵古树肯定知道。在这里参观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最后我们来到了“张骞桥”,在桥下我们寻找历史的足迹,寻找有关张骞使西域故事和他在博望的传说。老师在这里特意给我们介绍了张骞来博望封地时造桥的故事,直到玩足玩够了,老师才带我们踏上了回学校的路。这次游玩是我来博望一小的第一次游玩,古城,你历史丰富、饱经沧桑,让我为你的过去倍感骄傲,对你的未来充满信心。1000字 六年级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