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演变
提起牛,想必它在大家心中是司空见惯的动物。对于牛的身价及名誉而言,它给人们留下的是中性的印象,褒贬皆含。人们心情好了把你说成“憨厚老实”,心情一冷便讽刺你“牛头牛脑”,并送去鄙夷的目光。孩子学习松懈了,父母随口搬来一句“学习要有一股牛劲”可见,牛的力气大也为它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增色不少。当你被人骗了,旁人便冷嘲热讽地说一句“看你那老实样”来形容你,可见憨厚老实并非好事。人们把牛的影子扳下来贴在人的身上,或好或坏或褒或贬。牛的魅力确实不小。
其实,牛只是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评估。
且不管牛是何时诞生的,放眼在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路途上,你就会发现牛对人类的贡献和发展有着不可泯灭的汗马功劳。什么牛犁、牛车、牛桦,很多工具专门为牛而设制的。它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辛勤劳作。饿了吃点草,渴了喝点水,累了叫几声,可农夫却不知道它的叫声中渗透着的含义。它只是四脚踏地,目瞪前方,甩甩尾巴,朝着前方走去。它知道前方只有一片无垠的土地,它也知道一步步走下去便是它的初衷。但它不知道它的未来,它不知道它在走向死亡,它更不知道它正在为自己的事业孜孜不倦,而耗尽心血,而肝脑涂地。
你还记得那头会说话的牛吗?是它的一句话成就了一对仙与人的爱情佳话,是它的一句话缔造了一段传唱千古的爱恋。也许是它的勤奋感动了上天,上天便赐予它会说话的能力,也许是人类内心对爱情的向往而刻意给这个神化加了个牛会说话的情节。不管怎样,我们知道的那段神化里牛会说话这不假,这标志着牛的等级上升了,变成了会说话的牛。
展望近代,牛的位置在人们心中是更上一层楼。有个叫鲁迅的大文豪想起做牛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个流传至今的诗句被千万人咏唱。什么世态炎凉,什么钟鼓馔玉,什么朱门酒肉,对于鲁迅这头牛来说他只想死心塌地地做一头牛,默默地,心甘地。它只想“身泄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只是鲁迅做的这头牛多了份感情,多了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不然它怎么会“横眉冷对”那“千夫指”,它依然还要“俯首甘为”那“孺子牛”。你看,牛不仅会说话还有了情感了。
穿过历史的隧道,驻足现代你还听说哪头牛在田地里辛苦劳作,少见吧。显然,现代的牛智商高了些。什么早出晚归,什么辛勤劳作,什么殚精竭虑,那都是成年往事,不是说苦尽甘来嘛。更何况,现代的牛根本派不上用场,田地里的牛蹄印被车轮印取而代之,牛叫声被车鸣声所占据。车鸣声使树上的小鸟都避而远之,落得无家可归,无巢可筑。正好牛也可以享享天伦之乐,哎,也不知道这一享受何时是个头啊?
你知道下一步牛会怎样演变吗?
牛肉粉
牛肉粉是一种贵州各地都有而且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风味美食,在贵阳大都打有花溪牛肉粉的牌子,实际上也就是一种用牛肉当臊子的米粉,但由于它风味独特,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关推荐
-
历史称谓演变【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称官名】人的称谓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1200字 高三 说明文
-
牛人的牛事牛人其实长得也不怎样的,可他做事却总一句话挂嘴边:长得丑就滚边上去!牛人就是这样,总做一些牛事和说一些牛话!有次班上跟邻班的进行足球友谊赛,上场前,牛人把队员全叫到一角落说到:“大家听好了,这次我们只要胜利,如果实在不行了的话,就要人不要球,管他谁过来,给我把人挡下再说。”结果那次比赛把对方放倒了好几个人,把一次好好的友谊赛搞成了摔交赛,后来邻班的放话出来说准备召集人马在校门口跟我们班的人开打,牛人听说后说:“都手下败将了还敢来,那好啊我也把我的兄弟们叫过来,看看谁厉害。”结果是牛人那一个星期都没敢出校门。牛人后来找了个女朋友,长得嘛也还可以,只是身材有点不太苗条。那次学校里搞文艺晚会,牛人女友也去了,跳了一段现代舞,完了没卸装就来找牛人问他跳得怎么样,谁知牛人却说到:“看你那样,大腿那么粗,还穿那么少,你就不会多穿点,长得丑的话就多穿点挡着点。”结果是牛人陪了夫人又折兵,女友吹了不说,还被全班女生狠骂了一台,并且有一个多月没女生敢跟他说话,都怕一不小心又被他说句长得丑就多穿点。我们班的男生多喜欢上网,经常晚上翻围墙出来上通宵,第二天上课就蒙头大睡。有次上课,有几个男生趴桌上水着了,有个男生的同桌是女生,也跟着趴桌上睡着了。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叫了几声,谁知那男生睡得太死,没被叫醒。这室牛人扯着嗓子大喊了声:“跟那女生一起睡觉的同学,老师叫你起床了。”这一叫把那男生是叫醒了,却把那女生害羞得整堂课都趴在桌上不敢抬起头来。牛人其实牛事特多,在这先说点看看有没反响,好的话静请期待牛人的特传《话说牛人》。600字 高三 写人
-
牛人的牛事作文牛人其实长得也不怎样的,可他做事却总一句话挂嘴边:长得丑就滚边上去!牛人就是这样,总做一些牛事和说一些牛话!有次班上跟邻班的进行足球友谊赛,上场前,牛人把队员全叫到一角落说到:“大家听好了,这次我们只要胜利,如果实在不行了的话,就要人不要球,管他谁过来,给我把人挡下再说。”结果那次比赛把对方放倒了好几个人,把一次好好的友谊赛搞成了摔交赛,后来邻班的放话出来说准备召集人马在校门口跟我们班的人开打,牛人听说后说:“都手下败将了还敢来,那好啊我也把我的兄弟们叫过来,看看谁厉害。”结果是牛人那一个星期都没敢出校门。牛人后来找了个女朋友,长得嘛也还可以,只是身材有点不太苗条。那次学校里搞文艺晚会,牛人女友也去了,跳了一段现代舞,完了没卸装就来找牛人问他跳得怎么样,谁知牛人却说到:“看你那样,大腿那么粗,还穿那么少,你就不会多穿点,长得丑的话就多穿点挡着点。”结果是牛人陪了夫人又折兵,女友吹了不说,还被全班女生狠骂了一台,并且有一个多月没女生敢跟他说话,都怕一不小心又被他说句长得丑就多穿点。我们班的男生多喜欢上网,经常晚上翻围墙出来上通宵,第二天上课就蒙头大睡。有次上课,有几个男生趴桌上水着了,有个男生的同桌是女生,也跟着趴桌上睡着了。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叫了几声,谁知那男生睡得太死,没被叫醒。这室牛人扯着嗓子大喊了声:“跟那女生一起睡觉的同学,老师叫你起床了。”这一叫把那男生是叫醒了,却把那女生害羞得整堂课都趴在桌上不敢抬起头来。牛人其实牛事特多,在这先说点看看有没反响,好的话静请期待牛人的特传话说牛人。650字 高三 记叙文
-
牛的改造牛,自古以来就是农民忠实的伙伴。在农耕时代,少了牛,简直可以说是要了一家人吃饭的饭碗。牛,大概是默默无闻这个词语的象征吧!但是,在我眼里,牛只不过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罢了。在田地里,总是看到牛慢腾腾地拖着笨重的步伐,被农民抽上那几鞭子,也不敢吱一下声,继续着他漫长的路程。到他老的时候,走不动了,就被人宰了滚火锅,等刀架在他身上的那一刻,愚蠢的他也只能默默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毫无挣扎,最后只能以一声惨叫结束他劳累的一生。难道他不笨吗?被别人骗了他的青春,他也只能任由命运去操纵他,却从来不懂得争取,宁愿一辈子做现实的奴隶。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精神上的懒惰。因为精神的懒惰,他只能用肢体的勤劳去补偿。但是,无论什么事物一旦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撑,不就等于死了吗?眼前那笨重的身躯也不过是一个空壳,而完全没有内涵,这就是灵魂上的死亡。这样的牛只能活在过去,而根本不能适应现代高科技的社会,他不懂得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被社会抛弃了的他仍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如清朝时的中国,腐败、屈辱,不堪一击。现在提倡的是效益社会,他那慢腾腾的步调又怎么能赶得上社会的步伐?落伍了罢!所以我决定对牛进行一番改造。首先需要改造的是他那老土、肮脏的皮毛。现在找工作凭得是什么?除了要有水平外,给人的第一印象犹为重要。皮毛最好是选择绿色的,看起来环保,符合奥运会的口号,又有活力。然后就是他那下垂的尾巴。好好的尾巴为什么要垂下来呢?这和一个人的自信心有关,尾巴下垂不就代表了认输吗?太没志气了。牛也是一样,所以他的尾巴应该往上翘,才能给人以高贵的感觉,易受到他人的尊重。接着就是他的蹄子。蹄子才四个,和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没有特点,似乎有点人云亦云的感觉,现在青春的口号是什么?——非主流才是王道。所以我要再给牛加上两只脚。别看加了这两只脚,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嗯……这才符合效益社会嘛!再下来就是他的脾气。别看他走起路来磨磨蹭蹭,脾气却是急躁得不行了,还喜欢耍固执,更糟糕的是他吵架的时候很冲。这是一个做大事的人有的气度吗?这能算得上一个绅士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我要改变他的性格,那么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说话的时候不能太大声,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理想。成功的牛是不该甘于做龙套的,他的一辈子是不该荒废在泥泞的土地里的。他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理想,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我想只有这样的牛才配得上牛气冲天这个词语吧!900字 高三 叙事
-
犁地牛年年耕地不知累,仅为农人好收成;日复一日勤劳作,只为主人心不怨;烈日风雨下,犁地有牛身;遍地丰硕果,有你事半功;金粮满仓屯,农人笑呵呵;累了你不言,饿了你喧;无时不刻,你都会用自己的身躯,去为农人换来一年的口贡;你都会用自己一滴滴的汗珠,去努力浇灌来年的庄稼;也会用自己毕生的精力,不异一切地,去为农人谋福利。你,不愧是农人的主心骨,不愧是农人的好帮手。200字 高三 抒情
-
演变现在,我是一只小小的蚕,我躺在蚕茧里,脑海满是蚕叶的影子,我总结经验,为破壳而出做准备,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蚕叶......将来,等待一只靠自己力量生存的——蝴蝶。50字 初二 议论文
-
演变稍稍长大一点,我变成了一条幼小的海豚,空气时我的父母。我拥有了自由,可我依然离不开父母,隔一段时间就要跃出水面呼吸一下,深海让我望而畏之,离开父母,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的。现在,我是一只小小的蚕,我躺在蚕茧里,脑海满是蚕叶的影子,我总结经验,为破壳而出做准备,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蚕叶......将来,等待一只靠自己力量生存的——蝴蝶。150字 初二 议论文
-
人的演变人真是个聪明的家伙。想当年,人和一群强壮的野兽生活在一起,抵抗它们的攻击就成了一件重要的事。于是,人发明出了一件又一件的武器用于自卫。从原始时代的石器,到古代文明社会的刀剑,再到近代的土枪土炮,以至于今天的原子弹、中子弹。只不过到了今天,制造武器已不是为了抵抗野兽的攻击了,制造武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人的私欲。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人不断发起世界大战,致使生灵涂炭也在所不惜。在原始社会,人之间的交流很不方便,所以就有人发明了文字。在漫长的进化中,文字也越用越精,最后觉得只用来做日常交流似乎有些太无聊了,于是人便写出文章来娱乐。刚开始还好,但到了后来,又觉得没多大意思了,于是就在纸上发起了世界大战。人不断地发表文章来相互抨击,愈演愈烈,那威力绝不亚于真正的刀光剑影。还有就是吃的问题,什么武器文字都达到那么高的境界了,最基础的吃总不能落后吧?当然不会落后:从一日伙食费高达四万两白银的慈禧,到活吃猴脑等多种吃法,吃的那炉火纯青的境界绝不亚于武器和文字。这样看来,最聪明的家伙除了人外有谁还敢充当呢?45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
可笑的演变听说过宇宙演变,听说过人类演变,而我要说的这演变,相信大多人都清楚。一个可笑的生死演变。A犯了严重的罪,法院判定,当死刑。缓刑两年。几年后,B在街上看到A,竟然活的好好的。起初不知道为什么缓刑,现在大概知道了。这种事其实并不怎么罕见,而你也可以,只要口袋有足够的资金。死刑,疏通一下关系,改判无期徒刑;再疏通一下,有期徒刑;钱再扔,私底下就可以回家了。可笑的演变。这一篇大概又是被退了,我不意外。广东揭阳普宁市普宁市赤岗中学初三:林利锋200字 初三 议论文
-
谦虚在演变成绩的重要,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把中华民族一个传统的美德:谦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慢慢演变。 它演变成了虚伪。 考试成绩出来了,自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并且比对方好。但还 是很虚伪的走到对方面前:“你考了多少?肯定比我好,你 成绩这么好呢!”每当听到这些,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为了成绩,为了所谓的炫耀,就把谦虚演变成这样,想到这儿,我的心里一阵酸痛。 它演变成了一种另类的骄傲。不仅学生之间再把谦虚演变,就连家长也在放肆的践踏这种祖先留下的良好品德。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考是分数有了。就急忙寻找自己朋友家孩子的成绩。然后怀着一颗攀比的心去“询问”为的就是衬托出自己孩子的好,所以它成了一种另类的骄傲。 社会在演变,人品在演变,就连我们传统的美德都在演变。人,真的无药可救了。因为时代的不同,而造成了这么多的演变,让我们在这个战场,保留下那段纯真岁月! 简评:文虽短,但小作者有思考。350字 三年级 议论文
-
淘气小子杜牛牛转学生“Tim”最近,龙图小学六(七)班来了一个转学生,他的名字叫“Tim”。他的眼睛是天蓝色的,脸蛋红红的,头发是金色的,个子不高也不矮。他刚来到六(七)班,对任何人都很热情。刘老师都叫同学们要好好和“Tim”相处,不要欺负他。杜牛牛可恨他了。因为他抢走杜牛牛的“女朋友”张丽莉。张丽莉被他的有钱吸引了。(Tim家产9000万美元,3亿人民币)杜牛牛就奇怪了,为什么钱可以吸引人呢?难道钱是可以买人的吗?Tim学习很好,语文经常考100分,数学95分左右,英语也常常100分。所以刘老师把他列为优生。学校也很尊敬他,好像Tim是他们的父母一样。刘老师也推选他为班长,大队委呀!反正好官都让Tim当了。好多同学都嫉妒他呢!所以,杜牛牛就更恨Tim了。那天,Tim在和林丽莉说话。杜牛牛走过去,“感情不错啊!啊?”。“你别胡说!我只是在和小T谈题目呢!”“哟哟哟!叫的好亲切哦!还敢说感情不好!”“你别误会了,我和丽莉真是在谈数学题,没别的意思。”“哼!我不理你们了!”说完,杜牛牛就含着泪花走了。Tim和林丽莉奇怪地看着杜牛牛,摇摇头。Tim走了这几天,Tim经常想和杜牛牛说话,可杜牛牛愣是不理,还讽刺Tim。Tim用忧郁的眼神望着杜牛牛。从他那眼神里,似乎可以看出点什么来。“同学们,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刘老师刚进教室就说,“Tim要转走了。他将要去澳大利亚读书。过几天就要走了。”几乎班上所有女生都说了声“啊?不!”。杜牛牛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点难受。Tim找杜牛牛谈了谈。杜牛牛才知道Tim想和他成为好朋友,可杜牛牛却不领情。没办法,Tim的爸爸只好给Tim转学。杜牛牛听了Tim的话后,热泪盈眶。他拉住Tim的手,“Tim,之前是我误会你了,请原谅我!”“我才不计较那些呢!”说完,两个人深情的拥抱在一起。刘老师说要给Tim开个欢送会,同学们都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来买装饰品。因为他们想让Tim过好最后一天。杜牛牛拿出了自己零花钱的十分之九,也就是152元。终于到了欢送会,教室里被同学们装饰地漂漂亮亮的。Tim也穿着西服,杜牛牛穿了一件休闲服。刘老师穿着一件长裙。到了欢送会的表演时间,同学们都上来表演。有的讲笑话,有的演故事剧,还有的演哑剧。逗得Tim哈哈大笑。到了最后一个节目了,就是Tim和杜牛牛演唱“友谊天长地久”和“思念”。唱完了这两首歌,同学们的眼里都闪着泪花。“Tim,虽然我和你相处的并不久。可我们的友谊却是长久的,永远的。我希望你到了澳大利亚会想我,刘老师和每一位同学!”“我会的!”说完,两人拥抱在一起。全班同学都围上来,刘老师也上来。他们的哭声一直传的很远很远。Tim在机场候机,杜牛牛赶上来,把一样东西塞到Tim的裤袋里,向他微笑了一下,就跑走了。Tim把那样东西拿出来。精美的卡片在Tim的眼下闪烁着光辉。一滴滴泪水滴在卡片上。1000字 五年级 叙事
-
牛的写意牛的眼睛总是湿润的。牛终生都在流泪。天空中飘不完的云彩,没有一片能擦去牛的忧伤。牛的眼睛是诚实的眼睛,在生命界,牛的眼睛是最没有恶意的。牛的眼睛也是美丽的眼睛。我见过的牛,无论雌雄老少,都有着好看的双眼皮,长而善眨动的睫毛,以及天真黑亮的眸子。我常常想,世上有丑男丑女,但没有丑牛,牛的灵气都集中在它大而黑的眼睛。牛,其实是很妩媚的。牛有角,但那已不大像是厮杀的武器,更像是一件对称的艺术品。有时候,公牛为了争夺情人,也会进行一场爱的争斗,如果正值黄昏,草场上牛角铿锵,发出金属的声响,母牛羞涩地站在远处,目睹这因它而发的战争,神情有些惶恐和歉疚,当夕阳“咣当”一声从牛角上坠落,爱终于有了着落,遍野的夕光摇曳起婚礼的烛光。那失意的公牛舔着爱情的创伤,消失在夜的深处。这时候,我们恍若置身于远古的一个美丽残酷的传说。牛在任何地方都会留下蹄印。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牛的蹄印大气、浑厚而深刻,相比之下,帝王的印章就显得小气、炫耀而造作,充满了人的狂妄和机诈。牛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它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走过去的。雨过天晴,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那些留在密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掩护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和蚂蚁们的住宅。而有些蹄印,比如牛因为迷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蹄印,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成为大自然永不披露的秘密。牛的食谱很简单:除了草,牛没有别的口粮。牛一直吃着草,从远古吃到今天早晨,从海边攀援到群山之巅。天下何处无草,天下何处无牛。一想到这里我就禁不住激动:地上的所有草都被牛咀嚼过,我随意摘取一片草叶,都能嗅到千万年前牛的气息,听见那认真咀嚼的声音,从远方传来。牛是少数不制造秽物的动物之一。牛粪是干净的,不仅不臭,似乎还有着淡淡的草的清香,难怪一位外国诗人曾写道:“在被遗忘的山路上,去年的牛粪已变成黄金。”记得小时候,在寒冷的冬天的早晨,我曾将双脚踩进牛粪里取暖。我想,如果圣人的手接近牛粪,圣人的手会变得更圣洁;如果国王的手捧起牛粪,国王的手会变得更干净。在城市,除了人的浑浊气息和用以遮掩浑浊而制造的各种化学气息之外,我们已很少嗅到真正的大自然的气息,包括牛粪的气息。有时候我想,城市的诗人如果经常嗅一嗅牛粪的气息,他会写出更接近自然、生命和土地的诗;如果一首诗里散发出脂粉气,这首诗已接近非诗,如果一篇散文里散发出牛粪的气息,这篇散文已包含了诗。1000字 高一 状物
-
我家的牛我家有一头棕黑色的牛,它是我家最忠实、最吃苦的贴心朋友和劳动者;它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方便,为家人省了好多的力。烈日下那个埋头干活的它,呼吸吃力的行走在起伏的田野中,累的口中直流白沫,它明明有机会挣脱,可是它还是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记得有一次爸爸不在家我去喂它,它刚见到我好陌生似的,使劲躲着我,离我远远的,生怕我伤害到它;后来我经常去喂它,它渐渐地和我熟悉了,不在躲着我,还有意识的试图靠近我,直到我们特别的熟悉,每次在我喂它的时候它总会用那粗造的舌头蹭着我,舔着我的手,就这样我渐渐的喜欢和它生活在一起,我一有时间就坐在牛槽边,感受着它蹭我的那种亲切。时间久了它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当我受了委屈的时候,我会对它诉说我心中的委屈,它好像听得懂我的话似的,用头挨着我、用舌头舔着我,好舒服,它好像在安抚我让我很快就得到慰藉。春天,鸟语花香,小草长出地面我会牵着它出去到田野里吃青草,它像个听话的孩子跟着我的脚步行走在田野上,风吹过田野我像个牧童一样在荒凉的田野上徒步前行。夏天,天气炎热,蚊蝇作乱,每当这个时候牛的身上总会有蚊子和苍蝇光临,我就像是它的守护神在它身边待着,为它驱赶蚊蝇。秋天,落叶翩翩落下,树林好像变成了蝴蝶谷满是飘飘的落叶积了一层又一层,我把我家的牛牵去拴在树上,自己也收集起漂亮的树叶把一片片树叶穿起来,留下一个值得回味的深秋,并把大把大把的树叶捡起来喂给牛宝宝吃,它用舌头一卷一卷的几下子就吃完了,和牛宝宝在一起总是回味无穷。冬天,天气凉了我们怕牛着凉,我和妈妈为它挂上厚厚的门帘、窗帘、让它过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天,太阳出来了,我们把它牵出去,让它在阳光的照射下快快的成长起来。就这样我们不知在一起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在一个春耕的中午,爸爸牵着牛出去犁地了,中午的阳光很温暖,我和妈妈做好了午饭等着爸爸回来,一个钟头、两个钟头……时间在不停的流逝,按往常这个时候爸爸早该回来了,可今天呢?妈妈等不及了,我只好骑着自行车去爸爸犁地的地方找他,一路上我都快速前行,直到看见爸爸和牛。当我捏住刹车,站在爸爸和牛的跟前时,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牛无力的躺着,爸爸的眼里布满了血丝,牛的嘴角满是血;我傻傻的问:“爸爸这是怎么了”,不由得鼻子酸酸的,泪水渗出,“牛从悬崖上摔下来了”爸爸望着牛语重心长的回答。在那一刻我在动物身上亲眼看到了爱与情亲,它慢慢的抬起头用尽全身的力气蹭了一下父亲的腿,一大滴的眼泪从眼眶里流了下来,我咬着嘴皮哭了,父亲忍住哭声流泪了,好感人的一幕。就这样牛宝宝离我们远去了,但它的亲情却永远的留在了我和家人的心中,我们为它深深的祈祷。1000字 初三 散文
-
牛皮糖“牛皮糖!”随着邓伟同学自信十足的一声回答,今天的语文课达到了高潮。同学们兴奋不已,教室里议论声、叫好声响成一片,像开了锅一样……今天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我们也没有开联欢会,教室里却是欢声笑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我们的语文老师蔡老师去扬州学习了三天,今天终于回来了。只见她一身西装,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教室,手里除了书和教案,还多了一只鼓鼓攘攘的袋子。老师指了指袋子对我们说:“这次去扬州,给你们带了一些小礼物,你们猜是什么?”真没想到,老师还会带礼物给我们。同学们都很激动,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猜想。耿成志是书签。他的话刚一出口就被班长刘鎏否定了:“书签哪儿不能买到?去扬州就该带扬州的特产。”宋稻猜是书,可没人附和,因为没人相信一只手提纸袋装了63本书会撑不破。蔡老师见我们猜的都不着边际,便让我们派个代表上台去闻一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要当选这个先锋,最终,孙东光荣当选。他摘下眼镜,闭上眼睛,像“警犬”一样的鼻子凑到袋子口。大家满怀希望地注视着他,可是他闻了半天,最后却说了一句毫无用处的话:“味道怪怪的!”搞没搞错!天底下味道怪怪的东西数不胜数。接着又有几个同学肩负全班同学的重托上台闻,结果都没成功。再闻也闻不出什么结果,蔡老师只好叫大家采取更直接的办法—摸,并规定摸的时间是由大家从“1”数到“3”。这不是拿我们开心吗?哼,你有诡计,我们也有绝招!左程上台摸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托腔拉调的数,数到“2”后,我们又数“2,1,2,1,2……”我们差不多为左程争取了四倍多的时间。左程也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摸过后不紧不慢地说:“它是一个长方体,大约一厘米高,四厘米长,2厘米宽,摸上去像橡皮一样硬中带软。”“牛皮糖!”见多识广的邓伟立即反应道。于是,本文开头一幕出现了。蔡老师笑了,说:“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让你们猜对了。现在发糖,一人一颗,只许闭上眼睛摸,摸到了也不能先吃!”教室里闭上眼睛的人可不多,大多数都盯着老师的纸袋。该我摸了,我把手伸进口袋里,摸摸这个,捏捏那个,总算选中一块。睁开眼睛一看,哇,是挂花牛皮糖!糖纸中间有“牛皮糖”三个字,下面还有一朵精致的桂花图案呢。猜了一节课,早就满嘴口水,终于可以尝一尝了。我把牛皮糖塞进嘴中,嚼了几下,绵绵甜甜的挂花香便溢了出来。看到我们吃得这么香甜,蔡老师也馋了,忍不住剥开一颗,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吃完糖,蔡老师让我们把这节课的内容写下来。有了这甜美德一课,我们还愁没话写吗?这篇习作的“趣”就在猜的过程中,时猜,时想,时分析,时描写。随着猜的过程的深入,一个个笔墨不多但个性鲜明的形象就活脱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1000字 四年级 状物
-
最牛的纳税人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一个收破烂的穷老头,犯了事,警察要抓他,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纳税人,你们客气点!收破烂的老头尚且有如此纳税光荣的意识那更何况其他公民了。如果一个小孩刚好听到这句话,在他的心里,是否就会不自觉中树立起了纳税光荣的意识?他会认识到即使自己以后是收破烂的,只要他是纳税人,那么他就是光荣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税为本”。税收自古就是统治者行使统治权利的物质保障。就我国现在而言,有90%以上的财政收入是来源于税收。而国家又将这些财政收入用于国防,科技建设,完善医疗体系等作为富国强兵,改善民生之用。所以从根本上讲,税收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意义之大,可见一斑。税收如此重要,意义如此之大,那为什么还有偷税漏税、甚至抗税的社会现象存在且屡见不鲜呢?为什么一些人仍存在“把辛苦挣来的钱往外掏很冤枉”的想法?为什么更有一些人奉行“要想富,吃税务”的信条?这些做法、想法不能说不可笑,但同时我们是否更应该深思: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难道他们当真不懂税收的意义么?国家高举着“纳税光荣”,“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旗帜,那么在我国真正认识、感受到纳税光荣的又有多少呢?无非就是那些少数的纳税大户们。政府在某些方面多照顾些,告诉他们:“你们很光荣,对国家、对人民作出了很大贡献!”而对于我们更多的布衣小百姓,根本就无法理解纳税”光荣”在哪里。根本无法理解自己在缴纳税款的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更有甚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个纳税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纳税者的角色。如此这般,更谈何“光荣”?其实对于纳税我们讲的更多的是义务,而是否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义务与权利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讲义务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同样强调纳税者的权力意识,让纳税者真正的认识到纳税光荣?相较而言,在美国,纳税者的权利意识则要强得多。在美国人的总统当选者演讲中每次提到最多的可能除了上帝保佑美国,就是纳税人了。在他们的社会里,纳税人是最牛的,作为纳税人,他有权享受福利,有全权享受社保,有权监督政府,有权享有公正的司法等。在一个普通纳税人有着受尊重的法律地位,有如此多权利的国家里,还会出现公民不愿自觉纳税的现象么?这时候纳税光荣不在是少数人的光荣,更不是口号上的光荣了!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民也认识到这点,不再把纳税单单看作义务,而是更多地认识到自己于纳税中所有的权利,那么国人自然会自觉纳税,依法纳税,发自内心地以纳税为荣!1000字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