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气500字

校园风气

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每个校园都有不同的风气,有的“风”好有的“风”坏,我现在让你看看我校“风”景。

我校经常有人打架,不过弱者“失败”后,没有人“见义勇为”。但却有人加以嘲笑那位“失败者。”

但经过一件事之后,我认为我校的“风”很正,不是歪的。

那天下午,我在学校的走廊里。因为心情不好,所以头也不抬的走着。忽然,我眼前黑了。原来,是撞上了一个人。我不经意地用眼光扫了扫那个人,本想继续走我的路,但是我看见那个人正用凶恶的眼光看着我。仔细一看,这人竟比我壮了好几倍。我看着他犹如小石头看着大山,那样的恐惧与无奈。那人的拳头正准备往我身上打。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我和要打我的人一起看向了这个人。他很瘦小,甚至比我还小。他的脸很陌生,应该是个新生。他小心翼翼地说;“你要打他多少下?”这话显然不是对我说的。打我的人发火了,用狮子吼般的声音说:“不用你管!”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我所期盼的人(老师)还没来。天啊!他的拳头可要下来了!这时,那个新生又说了一句话,声音不高,但足以让我有五雷轰顶之感。他说:“我愿替他挨一半的拳头。”那个拳头的主人惊呆了。过了一会儿,拳头完全放了下去。对我说了声“对不起”。匆匆走了。

事后,我念念不忘那两个人。后来,我们三人成了好朋友。而那个“壮汉”(原来要打我的人),也不打架了,成了位好心人。

从此,我校几乎没有了打架事件,而多了很多“对不起”“没关系”。我校的“风”正了。

续《理解》

60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面对成堆的作业,有多少学生大呼“理解”,面对并不理想的考试成绩,父母的责备,又有多少考生能够真正被理解?当然,一错再错不容原谅,也就毫无理解可言,因为过分的理解也会害人。

我们在求得父母或者老师的理解的同时,是否想过,他们理解了我们又有谁去理解他们?理解是相互的,正如联合会主席马来西妮所说的:“人们最好的朴素理解是面对面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的。”

曾经有那么一件事:一个学生总是考年级最后一名,他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他是这样说的:“每场考试下来,总会有最后一名的,他们都说他考不好,他爸要用皮带打他的,所以,我想发扬自我牺牲的精神,希望你们能够理解。”当然,这只是一则笑话,但这不难说明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理解。再比如一个冒冒失失的司机不能在撞死人之后求得法律的理解。最终还是要被绳之以法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在一次次的失败后,盲目的自我理解,什么这次没复习到位或者没看清题就下笔啦诸如此类,推卸责任的做法,这样的自我理解是没有完的,最终的结果是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我们需要被理解,也需要去理解别人,只是要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时机,适当地去理解,去求得理解。朋友之间一时半刻有了误会,使理解重新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消除了隔膜“一笑泯千仇”这种无形的理解仿佛是一场及时雨,“扑灭”了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除此以外,师生之间,母女之间,甚至同桌之间,处处都应该有理解。

理解是相互的更是相对的,它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主旋律”,只要用合适的“乐章”里,没有什么再能超过这“理解”二字的了。“理解”不是那么好理解的,它很深邃,但它却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