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欢乐600字

餐桌上的欢乐

600字 五年级

餐桌看似平常,但却承载着我们无限的快乐,或是朋友间享受美食的惬意,或是家人间表达关爱时的温暖。我就非常喜欢一家人围坐一起,享受餐桌上的快乐。

有一次,还未到放学时间,我就感觉到非常的饥饿,老师讲课的内容,自己是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好不容易坚持到放学,我如同离弦的箭一般,飞快地跑回家。刚踏进家门,就被一阵饭菜的香味吸引了,我立即放下书包,向厨房奔去……顿时,被眼前的场面惊到了:红烧肉、酱牛肉、红烧排骨、红烧茄子,都是我的最爱,馋得我口水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于是,我匆忙地洗了洗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爸爸妈妈见我这副吃相,都忍不住笑了。爸爸劝我慢慢吃,别噎到了,妈妈把一大块酱牛肉夹到我碗里,我不好意思地说:“妈,我不吃了,你们吃吧!”“你肯定饿坏了,多吃点好长身体”爸爸笑着说,看到爸爸妈妈对我的疼爱,我心里感觉满满的幸福。

吃完饭,爸爸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吃饭的规矩吗?”我摇了摇头,爸爸接着说:“吃饭时,让长辈们先坐下,长辈不吃,小孩子不能先吃,还有就是,吃饭时不能拿筷子在盘子里搅来搅去,也不能撒饭。”我听了之后,坚定地点了点头。而后,妈妈给我讲了一些蔬菜之间的搭配小常识,当听到菠菜不能和豆制品混在一起吃的时候,我不解地看着妈妈,妈妈解释道:“因为菠菜里含有大量的草酸,豆制品里含有丰富的钙,放在一起容易结合成草酸钙,对身体伤害很大。”

一顿其乐融融的家常便饭,在感到开心幸福的同时,我不禁感叹爸爸妈妈渊博的知识。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知礼、明理的好孩子。

清明节习俗

600字 四年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每当读起这首诗,我就想起了老师给我们讲的“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原来是纪念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的,后来演变成了纪念先人和革命烈士的节日了。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准备好纸钱、水果、馒头、酒等供品,又拿着鞭炮、铁锹、松柏树等工具先向我太祖父的墓地出发了。我们来到山上,看到了一座接着一座的坟墓,坟墓旁边长满了杂草、荆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来到了我太祖父的墓碑旁,就开始“扫墓”了。我和弟弟、大姐、二姐摆放供品,爸爸和妈妈用铁锹修缮坟墓,爷爷和奶奶种树,折叠纸钱,烧纸钱。不一会儿功夫,我们四个小孩子就摆好供品了,只见供品有高有低,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悬崖陡壁,有的像一座山。爸爸妈妈也修缮好了坟墓,爷爷奶奶也种好了松柏树,折叠好了纸钱,开始点燃了,只见那纸钱的灰烬慢悠悠的飞上了天,我们带着悲伤而沉重的心情行磕头、叩拜礼。

接着,我们来到了竹沟烈士陵园,来到石碑前,看到了石碑上清晰地刻着一位位烈士的名字,我们看到这些烈士的名字后,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来他们的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情景,就忍不住向他们深深地鞠躬,然后又献上了一束鲜花。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大自然一派万物复苏、桃红柳绿、生机勃勃的景象,还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节也是放风筝的时候,俗话说放风筝是祛晦气的,我们学校也举办了郊游和放风筝的活动,让同学们放松心情。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清明节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