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春节
新疆库尔勒华山中学六三班贺雨欣
指导老师:刘小丽
春节是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春节是一个喜庆吉利的日子,春节也是一个阖家欢乐的节日。春节一来,人人都准备置办年货,大扫除,贴对联,寓意着辞旧迎新。
我们库尔勒的春节大约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的。那一天就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早上很早就有人放鞭炮了,晚上也响着几声零零碎碎的鞭炮声,在告诉人们:年快到快准备迎新年吧!
到了春节的前一天,这天大人小孩们谁都忙,小孩子们准备买过年放的炮仗,大人们把鸡鸭鱼肉都从冰箱里拿出来放着,把门外的对联换成新的,把红包早早准备好。
除夕的可热闹了!才早上7.8点,放炮声就不停歇。到了中午,人们就更忙了,简简单单的做个午饭,就要开始忙晚饭了。晚上,一个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坐在一起吃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听着窗外一阵阵的鞭炮声。到了11点50左右,大家都开始放炮了:花炮、礼炮、擦炮、摔炮等等各式各样的鞭炮响彻云端。我们家虽然不守岁,但也熬到四五点钟才睡觉。
过了春节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年初一家家都在拜年,小孩们也十分开心,收了大把大把的红包。
除了这几个隆重点的节日之外,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这一天也有许多人放炮,但家家都几乎要吃元宵,猜灯谜。我家比较传统,每次的元宵节都会制作谜语在灯笼上猜。
库尔勒的春节从正月十六就结束了,大人们又开始上班挣钱了,而小孩们在放寒假,过年不用写作业,而到了正月十六又要开始写作业了。
这就是我们库尔勒的春节,怎么样,年味还不错吧,可还是不如以前那么的传统啊!
栀子花开了
“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啊开,像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啊开,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 。”这个优美的旋律一直萦绕在耳边,回荡在脑海里。
栀子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会绽放,含苞期愈长,清芬愈久远;栀子树的叶,也是经年在风霜雪雨中翠绿不凋。所以栀子花看似不经意的绽放,其实是经历了长久的努力与坚持的结果,我们的青春就像栀子花的含苞期,都要在寒冷中,收敛起自己的芬芳,努力的吸收营养,只待最后绚丽的绽放与清芬的芳香。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即使再近的距离,也要跑着去;青春是即使五音不全,也要自信十足;青春是即使明知道错了,也要任性到底;青春是即使梦想很远,也要踮起脚尖努力靠近。
如果丢失了,如果错过了,现在还来的及吗?来得及,只要还不放弃,还在努力,什么都来的及;来得及,因为青春尚早,一切还来的及;来得及,因为有梦想,永远来得及。
努力的去解决乱如麻的困难时,如果此时有人可以实现我们一个愿望,那我们许的愿望可能是希望一切麻烦都不要来找自己,可如果没有麻烦,那还努力什么呢。
我们遇到的这样或是那样的困难,有人选择了勇敢面对,有人选择了懦弱逃避,要想克服困难,就要一直去做让自己感到困难的事,直到感觉不再困难为止。
记住,梦想一定要有,万一见鬼了呢!
相似题目
-
我们的春节春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每到这时人们都要忙忙活活的包饺子,小孩们则放着鞭炮,在楼下自娱自乐。哦,对了,关于春节,还有一个名称叫“过大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每到春节,人们都要在屋子里躲起来,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有一只叫“年”的怪物会出来杀人、搞破坏。后来,人们发现“年”的弱点:“年”特别怕红色和巨大的响声。于是人们想到了对付“年”的方法。“年”又来了时,家家户户的窗户、门口等都挂起了鞭炮与灯笼,贴上了春联。噼噼啪啪声让“年”收到了惊吓,春联和灯笼让年感到害怕。于是,“年”便逃走了。后来,这个过春节的习惯就被人们的祖祖辈辈延续了下来。自然,我们家也不例外,除夕夜可忙坏了我和妈妈,贴春联、贴门神。对了!今年是羊年,妈妈还特地买了几个羊年的贴画和窗花。然后爷爷陪我下楼放了几个烟花,上楼之后我开始学奶奶包饺子:揉面、擀皮、包馅子。由于我是第一次包饺子,所以我的饺子都是圆的,于是我给它起了个名字:“自制元宵”。晚上,我陪奶奶看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也是我们过春节的一顿“年夜大餐”大年初一的早上,我被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喊”醒,然后带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扑腾”一声跳了起来,然后飞快的穿好衣,冲出屋子,对全家人大喊一声:“祝大家新年快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笑了,纷纷往我手里递红包。我们吃了在饭后就去给楼上楼下的长辈们拜年去了。我逢人就说:“过年好!”大家互相送出祝福。600字 五年级
-
我们的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在春节期间,人们都尽可能的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其次,春节还有许多习俗,例如:包饺子、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贴窗花和福字。今年的春节,我过的很开心。因为爸爸在腊月二十九就带我一起回到了老家西乡,妈妈也在初一回到老家一起团聚。一回到西乡,我便见到了爷爷、奶奶、姑姑、姑父和表哥等等好多亲戚。我们兴奋极了,大家一会抱抱这个,一会儿抱抱那个,场面温馨热闹。当迎接仪式结束之后,爷爷将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端了上来,有爷爷做的腊汁肉、奶奶炖的鸡汤……都是我最喜欢吃的,我们见到这些美食,立刻像饿狼一样扑了上去,一通猛吃,看的爷爷奶奶直乐呵。填饱了肚子,我们祖孙三代一起包饺子,这是每年的保留节目,奶奶告诉我,三十包的饺子,要留到初一吃,今年包的饺子,明年吃,象征年年有余。今年的年夜饭,我们是在舅爷爷家里吃的,这样亲人更多,气氛更热闹,舅爷爷家里的年夜饭可谓是“满汉全席”,除了一定有的8样腊汁肉,拼盘做的凉菜,还有每年的主菜:熬菜,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吃。我们一大家子人,团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热闹非凡。吃完了饭,就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环节,长辈们一个接一个给我们发红包,我们也笑嘻嘻的给长辈们磕头,对长辈们说吉祥话,这样一个个丰厚红包才能顺利到手。春节作为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最大的意义就是家人的团聚,正因为团聚,才让我们的年过的充实、美满,我希望每一个春节都这样过。650字 五年级
-
我们的春节当我又打开老舍的文章-----《北京的春节》时,心里暗暗赞叹北京的春节如此热闹。可又转念一想,我们黄石的春节也不逊色呀!你不相信?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我们在十一月份就开始腌腊肉、烤香肠了。不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闻到腊肉和香肠的香味。那个馋啊,甭提了!而且啊,这一年月份里还要备足年货呢! 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小年了。这时便有了春节的味道。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大人们都开始忙了起来:给全家买新衣服和过年时吃的、喝的、用的。这代表着万象更新的气象。小孩子们也欢乐,随着父母买自己的新年礼物和零食。最重要的还是要买鞭炮呀!小年就像是为我们过的一样。我们个个放着鞭炮,个个在大声叫喊:“年兽快跑!年兽快跑!”腊月三十是除夕。家家户户都开始为团圆饭做准备,所有的人都穿起了新的衣服,屋里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切都焕然一新。吃团圆饭时晚辈要向长辈祝词。饭后就开始看联欢晚会。这一夜,除了小孩子,其他人都不能睡觉,必须守岁,灯火通宵。到了午夜十二点就要开始放鞭炮,意思是辞旧迎新。鞭炮声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中午十二点。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都要去亲戚家拜年,并表示祝福。中午去奶奶家吃团圆饭,团圆饭也很有讲究,团圆饭上总会有火锅。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饭桌上不仅有火锅,还有一条鱼。“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有喻示“年年有余”的意思。而且,这条鱼不能吃,俗称“听话鱼”。这条鱼在桌上听人们讲述着这一年里的事情以及新的一年里的希望。另外,萝卜也是饭桌上的常菜。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鲍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亨油”。这天还会有人舞龙,或腾云驾雾,或直插云霄。听说钻龙头还可以一年吉祥,年年有福呢!元宵节不仅又是一个春节的高潮,还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很多小区都挂满了灯笼;超市里也挤满了人,都是来买元宵的。饭后,全家人边吃元宵便看元宵晚会。那电视上的小品令人开怀大笑,这白胖胖的元宵令人回味无穷。在晚上还有灯展呢!当你刚走到文化宫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里灯光四照。灯有各式各样的。五颜六色的灯光美丽至极。怎么样,咱们黄石的春节不比北京逊色吧?800字 六年级 书信
-
我们的春节照我们揭阳市的老规矩,立春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一次,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腊月二十四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腊月二十七至二十八,家家户户制作各种果品,以备过年之用。除夕那天,家家户户便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对联都撕掉,贴上新春联,于是,家中门户,秧然一新。除夕外出家人都行赶回家团聚,除夕月全家吃团圆饭,不管多忙的人都得赶回家。送压岁钱是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赚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初一拜年,又称“拜正”。初一一 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晓以期望,拜年的人,无论带了什么礼物,其中大吉是不可少的。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若有儿女,亲戚必需掏腰包给他们,到了初三在去人拜年,会被认为礼节欠周。所以,有句俗掺:“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正月初七这天,家家户户都吃“七样菜”。“七样菜”即由七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一窝吃。相传,宋朝有位官遭奸臣陷害,被贬江南。正月初七这天,他来到榕江边的一个偏僻荒野,顿觉头晕眼花,饥饿难忍,只好就地采摘了几样野菜,煮车温暖感杂菜汤聊以充饥。刚吃完,顿决眼睛明亮,浑身有了力气。后来该官复职高升,亿起当年在江南尝过的救命也菜工七种,于是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务必随便取七样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样采”而食,以寄托对新的一年的期望。我们的春节怎么样?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我们的春节“金虎欢腾辞旧去,玉兔开岁迎新春”。渐渐地,庚寅年已离我们远去,辛卯年正向我们走来。而中国人一个重要的节日,春节也伴随着到来。早在腊月初,各家各户都在赶置年货。我也跟随着父母购置年货。一走到农贸场市场大门前,就看出人们的忙碌,从农贸市场门口,沿街百米,全都是卖各种水果的商贩,而农贸市场更是门庭若市,人山人海,这样比喻一点也不夸张。好不容易挤了进去才发现寸步难行,来往的人都险些把我们挤散,就这样近一个小时,我们才买完东西回家,又忙着挂肉、洗菜。仔细一看左右邻舍也都在忙着做同样的事。采购年货虽然繁锁,但为了过一个好年,想想也值得。大年三十,我早早就爬起来,一看父母正在贴春联,上联是“万事如意步步高”,下联是“一帆风顺年年好”,横批“吉祥如意”。贴完春联爸爸就开始贴“福”字,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贴起来就问:“为什么”?爸爸回答说:在古代,一个人将“福”字贴倒了,“福倒了”就是“福到了”的意思,而这个小错反而成为一种习俗。我也收获了一种民俗知识。贴完“福“字,我本以为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饺子,但是,爸爸却让我现包,包饺子我也挺在行,三两下包成一个饺子。爸爸又问我,你觉得怎么样?“包起来很简单”,我答到。“那你觉得饺子长得像什么?”爸爸又追问道。“它像、它像、像、像一个元宝”我说“难道它是求来年发大财?”“说对了!”爸爸高兴地说着,就这样除夕的中午就过去了。午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舅舅家帮忙做年夜饭。一进舅舅家门就看见爷爷、舅舅、舅妈、大姨、二姨等在大厅谈笑风生,我依次向长辈们问好后便在院子里闲逛,突然爷爷出来,把我和表哥表姐们召集在一起,给我们发红包,等给我发红包时,爷爷说:“今年,曹乐考了第一,给两个红包。”我简直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不一会儿,年夜饭在鞭炮声中来开了序幕,餐桌上的菜真是叫丰盛,许多都是我平时没有吃过的,更说不上叫什么名字。我一个劲吃、喝,生怕错过看春节联欢晚会,还不到八点,我就坐在了在电视机前,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春晚结束后,我不由自主的要上床睡觉了,大人们都在守岁,迎接新的一年、探讨新的理想。在过年期间,大家轮流请客,我没有一次是好好在家里吃饭。但是每到一家,那种好客的热情总让人倍感亲切。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虽然这是新年的最后一天,但是,年的气息却不减,一大早起来我和爸爸、妈妈就包元宵,将元宵一煮好,吃完就去爷爷家。到了爷爷家,大家又都在忙着做饭,我也前去帮忙。做饭、吃饭、聊天,好一派热闹景象,似乎还有许多说不完的话。我知道,表姐表哥都在外地上大学,下午都要踏上返校行程。一直聊到下午三点,我们都去车站给他们送别。我也该回家回家了做假期作业了,一个愉快的新年也就此结束。但是,今年过年同往年不同的是,我不光一心关注自己的春节,也关注了别人的春节,像清洁工人,警察,武警战士……他们为了服务我们,保护我们的利益,不能和家人团聚,而我也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这个春节,我不光过的愉快,也收获了很多。5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我们的春节最佳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们过春节也自己的风俗习惯。家乡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不可缺少的年货有:川糖、炒米糕、粉皮、芝麻酥、花生酥等。一般都要在二十五日前准备好。腊月二十五为“入年界”,俗称“鬼锁山门”。在这天人们不能砍柴割草,而是在家大扫除,搞卫生,迎接新年。这天也是跨入新年的界定日期,也就是说过了几天就进入过年阶段。在外工作的人都要在这天赶回来。除夕日这天最为忙碌。早上刚吃完早餐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祭祖先,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第二件事是贴春联、年画,家家户户都贴上新的对联,显示出万象更新。其次是送灶君,因过程很复杂就没有什么人做了。年晚的团年饭最为隆重,菜肴丰富,一家老少十几口人围在一起,闲聊着趣事,其乐融融。晚上不可以睡觉,都要守岁,大人们为了不让孩子早睡便给压岁钱让他们买爆竹玩,孩子们玩着玩着就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睡觉。正月初一凌晨,刚跨进了新的一年,家家户户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连绵不绝,此时的景象最为热闹,人们也最为开心······大年初一至初四一般都是去拜年,走亲戚之类的,小孩也跟着去拿“利是”。我的家乡虽然是个较小的城市,但它也跟其他城市一起过年,也过得分外热闹。点评: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我们家乡的春节我家乡的春节是非常热闹的。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都把家里的被子、椅干等这些东西都洗过一遍,意思是:把上一年不好的东西全部洗去,迎接更好的明年。除夕真热闹,大家都会在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杀鸡,明天早辰就去“拜神”拜完神之后少不了几件事——贴对联、领压岁钱。然后到街上买各种各样的玩具、零食。最后洗澡:穿上新的衣服、穿上新的鞋,到街上去玩一会儿就回家睡觉。到了初一十二点,鞭炮声响起,天空中的烟花喷酒,大人和小孩去“神庙”拜神,遇到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都说:“新年快乐!”。正月十二我们村“年礼”人扮演成狮子到你家拜年,你也要封“封包”给它哦!过完了十二又到了新年最后一天——正月十五这天会有村指定的人扮演“杀将”到家家户户把所有的“鬼”驱去赶出去并送人几道符!我家乡的春节够热闹了吗?300字 六年级
-
我们家的春节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几个节日之一。在我的家乡荆门,过春节就是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按照我们荆门的习俗过完冬至大家就要准备买年货了,灌香肠,晒腊鱼、腊肉、腊鸡……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色香味俱全的香肠了,想想都流口水。到了腊月二十六左右,我们大家都快忙坏了,爸爸、妈妈都忙着买年货,爷爷、奶奶就忙着做具有我们荆门特色的鱼糕,蟠龙菜、肉圆……还有就是要做大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打扫房间,把家里整的干干净净的,好来迎春节。到了春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贴春联,窗花有许许多多的形态,贴春联也很讲究,每门必贴。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大家都特别重视。在我们家早上起床也要做这些事情,每年爸爸妈妈都会叫我来贴窗花,贴春联,我很喜欢。今年我们家的春联是我写的,我写的是:吉星高照家富有,大地回春人安康。祝福我的家人们身体健康,年年富有。大家都夸我写的好,是个小书法家。中午十二点钟,爷爷还要放鞭炮,放完以后就是大家吃团圆饭的时候,是多么的温馨,我们会在餐桌的正中间摆上一条鱼,但是我们都不会吃,这代表年年有余。到了晚上我们家也会包饺子,看春节年欢晚会。吃完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还会拿上先前买好的烟花,手里提着灯笼,去空旷的地方放烟花。看着五彩斑斓的烟花我们大家心里都开心极了,虽然天气冷冷的,但是我们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元宵节的时候我们还会吃汤圆、看灯会,虽然现在我们这的灯会越来越少了,但是我们大家依然没有减少对辞旧迎新的愿望和对来年的美好期盼祝福。600字 六年级
-
我们家的春节新年的脚步近了,这天我们来到新丰江边的艾田采摘香艾。新丰人似乎永远离不开艾草,他们做艾糍,用艾煲药,用艾泡脚,把艾捣碎疗伤……我们乘车来到艾田时,已是正午时分,艾田人山人海。一推开门,一股清新的艾香扑面而来。我顿时感觉整个人都抖擞起来。田野的风迎面吹来,吹乱了我的头发,拂过了我的脸颊,河岸边,一棵棵小小的艾草迎着风,轻轻摇曳着,微笑着……孩子们开心地跑着,我们有说有笑地进了艾田。手执小刀,将一株株成熟的艾草割下。一中午很快便过去了。我们拎着满满一袋的艾草,载着满满一车的快乐归去。夕阳的余晖映在我们身边的道路上。朝霞穿过密密的树冠,将斑斑驳驳、宛若铜钱般的碎影折射在地上,漾出了过年的欢乐时光。终于回到了家,我迫不及待地将满满一袋艾草倒入事先准备好的药桶中,开始了漫长的艾草洗涤过程。姨夫过来了,他告诉我:“你别看着艾草小,它的作用可大哩。艾草有清心益神健脾的作用,用它来做饺子皮,再合适不过了。”噢!我恍然大悟,原来小小的艾草有这么多神奇的妙用呀!我望着正“泡药浴”的艾草,眼里倒多了一丝敬重与钦佩。终于,洗涤完成,开始捣艾。把泡完药浴的艾草放进药盅,用木椎捣成糊状。此时已是深更半夜,夜枭的鸣叫更给屋中忙碌的气氛披上了一层梦呓般的轻纱薄雾。窗外小孩放炮的声音已消失不见,整个夜晚透着祥和、美好的气氛。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昨夜的艾皮已然成型,厨厅里散发着浓浓的艾香,大人们已经在忙活了,切、搓、揉、捏,动作一气呵成。甜甜的年味和浓浓的艾香这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化作一种深深的情……不一会儿,散发着浓郁香气的艾糍出炉了。一只一只,凝聚了我们对新年的憧憬与希望,哪知,我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又收获了多少?耳畔边,响起了欢天喜地的鞭炮声,我夹起一只饱满的艾糍粑粑,放进嘴中。舌尖上顿时萦绕着千丝万缕的乡情,而心田里,回荡着馥郁美妙的年味!750字 六年级
-
我们家的春节一年里有许多节日: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可最令我开心和兴奋的就是春节了!我们家和所有人一样,过春节时都要贴对联、放花炮、做年夜饭,而这些活动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做年夜饭了。每次过年的前两天,我们会一家全员出动,把家里能用的、可以装东西的袋子全部都拿上,开始了在菜市场的大采购,菜市场这时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我们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忙得不亦乐乎,最终总算是买上了我们想买的东西。回到家后我们又马不停蹄的在厨房忙了起来——爸爸收拾鱼,妈妈在切肉,我和奶奶在包饺子,爷爷则在窗户上贴写着“福”字的红纸。我们一家都融入在这份快乐的忙碌中。过年那天我们又开始了一个伟大的“工程”——我们把准备好的食物开始加工了:鱼被放进蒸锅里,饺子下进锅里,旁边还有等着被放进锅里的粉蒸肉……锅,无疑成了这里的主角。很快这些主菜做好了,我和奶奶又开始做小吃:黄面果果、肉丸、甜饭……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我们把桌子搬到电视机前,饭菜上桌,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享受着这美好的气氛。其实,过年并不是单纯的节日,它也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团圆,我们要学会从中体会这份独特的感受,你就会发现,只有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500字 六年级
-
我们的节日——春节时钟上,秒针正一点点的向前走,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不知不觉,我们迎来了春节。除夕夜,大伙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忙活了起来,家里到处都是忙碌的声影:厨房水池边,奶奶正忙着杀鱼呢!鱼还是活蹦乱跳的,“噗”一个不留神,鱼就蹦到了地上,它还要这尾巴,好像在得意的说:“嘿嘿!我才没有这么傻呢,才不会让你吃了我。”不过,鱼还是徒劳无功,还是杀了做了一盘鲜美的清蒸鱼。再看看灶那边,爷爷正在煮老母鸡汤呢!看着火慢慢的炖着母鸡汤,没过以小会儿,香气就从高压锅飘了出去,萦绕我的鼻尖,这使得我流出了口水,我想了想:只要这汤一出锅,我就拿着汤勺去喝。看着大家都这忙,我却闲着没事干,就在旁边找了一袋空心菜,拿出去择。我熟练的将菜拿出,把一些小枝给摘掉,不出一小会儿,一袋菜就摘好了,我满心欢喜的将菜给了正在炒菜的奶奶,心想:也是为你年夜饭做了一小点贡献啊。眼看年夜饭马上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将碗筷都拿好,心急得等待着菜出锅。“吃饭啦!”我兴奋的看看端出来的菜:、清蒸鱼、老母鸡汤、炒米粉……我拿着筷子一直在盘子上盘旋,迟迟不知道该吃些什么啊。吃完了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歌曲唱的动人心魄;相声引得我捧腹大笑;小品让我们联想到了生活……还有最后的节目——《难忘今宵》这首每年春节联欢晚会都有的节目,更是唱出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声。看完了春节联欢晚会,到了我最喜欢的放烟花环节了。我和老爸提着两袋烟花,上了天台.花花绿绿的烟火,把天空点缀的,如同白昼一般.我拿出一个烟火点燃导火线,灰色的导火线“嗖”地喷出了红色的火花,焰火喷涌而出,我仰望这天空,看着时而红,时而黄,时而绿的焰火,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乐.那焰火好似一颗颗流星,从天而降;又似一只只萤火虫,照亮了美好的除夕之夜;更似一朵朵繁花,把整个天空映照的五彩缤纷.深夜,伴着爆竹和烟花入眠,时钟睡不着的我一直在大脑中想着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不知新的一年过得又会是怎样。时光落实,不知不觉,2015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人们辞旧迎新迎来了新的一年。五年级:余炆侹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我们家乡的春节春节到了,我们都穿上了新衣,戴上了新帽。贴对联,吃饺子,放鞭炮。晚上,全家人高高兴兴的边吃零食,边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到精彩的地方,大家哈哈大笑,那气氛真是温馨。我们老家有个习俗就是,在包饺子的时候,会放进去一个5角或1元的硬币,在吃饺子的时候如果谁吃到了,就代表着他这一年有福,好事连连。所以呢,我特别喜欢吃老家的饺子。在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我奶奶煮了一锅的饺子(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在盛第一碗的时候是不可以自己先吃的哦,要先供祖辈和神仙),馋的我直流口水,要知道我奶奶做的饺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再说我还急着吃到硬币呢,哈哈哈。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再吃到最后两个饺子的时候,心里想,怎么还没有呀,心里都有些沮丧了,嘴上也在说,我这碗里怎么没有呀。奶奶这时就说:“别急,你不是还没吃完吗,说不定等你吃完了就吃到了。”我不紧不慢的继续吃,真没想到,再吃到最后一个饺子的时候,还真吃出了硬币。我把饭碗放下,高兴的在园子里边跑边喊,我吃到钱了,我吃到钱了。啊,我真是太高兴了。我告诉奶奶:“奶奶,我要天天吃饺子。”奶奶说:“好啊!”从吃饺子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人。我很喜欢我的老家,喜欢我的爷爷,奶奶。我爱你们。450字 初一 叙事
-
我们家的春节中国有很多很多的传统节,如:端午节、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因为今天是春节,妈妈特意起了个大早,来准备春节吃的和用的,妈妈把新衣服放在我的枕边,然后去包饺子了,妈妈现和的面,然后又剁的馅,包饺子就用了两个小时四十分钟,到了中午,我们各忙个的,妈妈煮饺子,爸爸烧火,我在算羊肉,后来妈妈做了几道小菜,吃完饭后1点多了,我和小伙伴们在放鞭炮,真高兴到了晚上七点多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在我们家看晚会,然后和大人们一起放鞭炮,大人们放礼花,礼炮和一些大的炮我们在放一些仙女炮、黑蜘蛛,四响炮、还有一些小炮。礼花五颜六色真美,我出去点蜡烛,然后大家各自拿着火,但炮在一起放真开心。第二天,我和妈妈去亲戚家拜年,收了好多钱真开心。这就是我家的春节,虽然不是很好,但一样有声有色。300字 二年级 叙事
-
我们的节日春节在一阵接一阵的期待中,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从小在我的记忆中,春节一直有它专属味道,这种味道一直陪伴着我,直到现在。一味——门前火红的对联每年刚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忙着大扫除,把往年一切不好的东西通通都扫出去之后,便开始了最重要的——贴春联。往往每户人家都会选一副语句都最吉祥的对联贴在自家的大门上,这预示着来年能有一个安定,美好的生活。比如说我们家,今年大门贴的上联:天增岁月人赠寿,下联:春满人间福满门。横批: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这些春联在徐徐的春风中微微鼓动,发出脆脆的声响,好像在讲述着那个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野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做“年”。年无恶不作,专在大年三十这一晚来吃小孩子,人们恨透了年。但是人们又渐渐掌握了对付年的方法,年怕红色,于是人们就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上红色的纸,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话。这,渐渐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对联……又一阵微风拂过我的脸颊,我睁开稍闭的双眼。映入眼帘的还是那一幅幅的对联。不过,我却感觉这是春节一种特有的风景。我好像闻到了年的味道……二味——桌上丰盛的年夜饭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餐桌前,话语之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我又想起了外婆曾讲过的另外一个关于年的传说:相传,在百姓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后,便想出了一整套过年的方法: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把宅院后门都封住躲在屋中吃年夜饭,由于这晚餐有吉凶未卜的意味,所以很丰盛……吃完了年夜饭,看着满兜的压岁钱,心里那个乐呀!年的味道似乎越来越浓了呢!三味——热闹无比的春晚吃完了年夜饭,期待已久的春晚便开始了,精彩的主持,优美的歌曲,风趣的小品。是本次春节联欢晚会的一大亮点。所以说,春节联欢晚会是我们中国人民精神上的又一年夜饭……享受了两顿丰盛的年夜饭之后,我感受到,我们已经处在过年的气氛之中了……“10、9、8……3—2—1!”随着春晚主持人的倒数,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又进入了新的一年!然而,伴随我们一起狂欢的,依旧是那浓浓的年味。初二:最蓝的蓝800字 初二 叙事
-
我们家的春节我们家的春节比较简单。我们没有过多太传统的过法。就是把亲人招在一起,至于吃团圆饭,也不太重要了。团聚的日子,家人们快乐的一起聊天,享受温馨。春节前几天,我们会把亲人们交到深圳来,通常大舅,舅妈和我的弟弟会从苏州赶来。但是我的大姨和他的家人,就需要呆在家里,不能回来一起过年。除夕那天,大舅一家到达深圳,我们便去飞机场迎接他们。外婆和妈妈去机场接大舅一家了。我和外公则呆在家中等他们。我们的心情都十分激动。我把在超市买了的窗花贴在墙上。并且也扫了地,希望干净一些。外公一直在夸我,让我更加的高兴了。突然,门铃响了,我高兴的蹦了起来,赶紧跑到门口,与开门。一把门打开,就看见黑压压的一片人。最高的是我的大舅,最矮的就是我表弟了。大舅见到我说:“张昀,长这么高了,有没有想大舅呀?”我急忙说:”有,当然!”我看到我的两个表弟羞答答的低着头,好像不认识我了。我便呼喊他们的名字。他们也只是含蓄地看我一眼。把大家都逗乐了。确实,三年未见,我们都不熟悉了。我们也没说太多话,就进了屋,帮大家把行李放下。舅妈见了我十分开心,还不是的夸我有礼貌,聪明。外公见了他们,高兴的一下子坐了起来,脸上充满了笑容。表弟不好意思的看了外公,然后叫了一声“爷爷!”大舅舅妈则向外公问好。该到时间准备团圆饭了。大舅是个做饭高手,擅长做许多难度高的菜。大舅麻利的准备食材,还问我想吃什么,因为大就知道我已经三年没吃到他亲手的菜了,大舅十分的想念我。外婆、大舅、舅妈、外婆四个人一起在厨房里忙碌着,大家笑着,互相交谈着。菜上来了,我们围在一起,有声有色的吃起来了。一共有八道菜,都是我们十分爱吃的。我们围在一起,津津有味的品尝着佳肴,除夕,就这样的从我们的笑声中流去。650字 初二 记叙文
-
我们家的春节我们家的春节是在老家度过的,这个美好的节日过得十分难忘。接下来我就给你们说说吧!腊八节到来时,差不多春节就开始了。这是今年来最寒冷的一天,人们一个个都添了衣服,变成了“胖子”。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美味的腊八粥喝。另外,这一天还得泡腊八蒜,我把蒜瓣放到醋里面,封住。等泡到年底,蒜瓣就像绿色的孔雀石一样,再配上饺子吃一口,那真是美味!爷爷还给我买了许多烟花爆竹,各式各样。到了除夕,大家都做年菜,香味把整个村子都浸在香味之中。不仅要做菜,还要穿新衣服,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天我最骄傲,因为门上、墙上的春联都是我用毛笔一笔一画地写下来的,让我很有成就感。除夕还要贴年画,各种各样的,很好看。我和家人们都会吃团圆饭、守岁。转眼到了正月初一,我和姐姐、爸爸去亲戚家拜年,用我们这儿的话说就是串亲戚。我们这儿有人举办庙会,小贩也都摆起来了。等到了初五,我们去逛庙会,可好玩儿呢。那里有许多表演,赛马呀什么的,我很少见马,所以显得格外高兴。我最期待的日子到来了——正月十五。我起了个大早,和家人去老家。在路上,我一直都怀着高兴的心情。到了家里,我迫不及待地向爷爷要炮,想把大家都“炸”醒,嘻嘻!“滋!”我点着了炮,赶紧跑开,捂住耳朵,等待着响亮的一声发出去。"嘭”的一声,炮炸了,这声音就像小型炸弹一样响彻云霄。到了晚上,我和家人共进晚餐,吃汤圆,有黑芝麻味儿、苹果味儿等各种不同的元宵。再加上晚上人们放炮,我开心极了。到了正月十七,我们又该上学了,大人们也正式工作了,但我不会忘记这次春节。600字 四年级
-
我们的节日——春节你好,我叫王娜,我来自中国。今天是春节,让我们来谈谈春节吧。你真的春节即将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见了就对伯父说:“能教我写对联吗?”我清楚地记得伯父问:“你会用毛笔吗?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对联吗?”我摇了摇头说:“不会。”于是他又说:“你今年又长大了一岁,居然连毛笔都还不会使用,趁着这个机会,我就教你几招吧。”听了伯父的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伯父告诉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使用毛笔。听了伯父的一番话,我终于学会了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让我写了几个字给他看看。我写了五个字:“我最爱中国”。写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刚使用毛笔吧!伯父见了笑了笑:“字倒是写得不错,就是笔画不直。”于是伯父又教导我:“写每个字时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起来也更美观。伯父说完还示范地写了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伯父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样子试着写了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才写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开心极了。伯父还告诉我,写字要经常训练,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了,字就越写越好看。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了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600字 初二 应用文
-
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国有许多节日,除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而春节是中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华儿女最重视最隆重的节日,无论漂泊在何方,到春节了大家都会归心似箭,千里迢迢地回到家乡,回到父母孩子的身边,团团圆圆过春节。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春节吗?因为春节普天下华人欢聚一堂,热闹非凡,每次过春节,我们家总要贴春联,放烟花,吃年夜饭······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春节前,拥挤的车站,赶着回家的人们,街头巷尾挑年货的身影,红的灯笼和对联······到处都是年的面孔。火热的,沸腾的,期盼的,欣喜的,交织成美好心情迎接-----春节。今年过春节,我们在奶奶家过,来到奶奶家,只见他们忙碌着准备菜肴,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快看,烹饪大师----“曹大师”来了。只见他左手拿着炒锅,右手拿着铲刀,走进了厨房,顿时,厨房里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炒菜声,同时也飘来了阵阵清香。爸爸把各种各样的肉变着花样做出各种各样的菜,菜分别取出了好听的名字:百花盛开,果花之园,·······光听名字,就会口水直流。开始吃年夜饭了,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围在一起,斟上满满的一杯酒,开怀畅饮,屋里充满了欢笑声······大家都高兴啊!对我来说,还有一项特别的乐趣——放烟花和鞭炮,团圆饭上桌,爸爸放鞭炮,噼啪!噼啪声震耳欲聋,那声音,振奋人心,仿佛全世界都热闹起来,让人更明显的感受到春节的进行曲,我也放起了烟花,外面礼花四起,如同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红的似火,白的似雪······有的象盛开的菊花,有的象神州七号呼啸着冲向云霄,有的象流星雨一样的天空·······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的后面,代表着千家万户都开始团圆、吃年夜饭。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过了大年二八,过年的味道也就越来越浓郁了。饺子中找乐听到奶奶说要包饺子,我可乐呵了。饺子馅儿已经准备好了,就等装进皮子里了。我洗过手后,忙来到奶奶桌前,从那叠在一起的饺子皮中,轻轻撕开一张。那皮子是晶莹剔透,做工很好,包的饺子也一定会好吃吧!我心中是这样想的。于是,我就学着奶奶那样子,用调羹从拌好的的舀上一勺,轻放在皮子中央,然后再合上,用手指按出几个印子。可谁知道,馅儿从旁边给钻出来了,我只好剥开皮儿重来喽……看来包饺子也是一门学问啊。爆竹中迎新要说到放鞭炮,我这个女流之辈可很在行。年三十的晚上,饭局散了,我就一人偷偷地出了门,到小店里买了一袋子的鞭炮烟火回来。在我家空荡的大门前,点起了火柴。“哧”一声,火柴的光亮起来了,顿时觉得好温暖。近了,近了,火花离导火线近了!我躲到远处,期待着那一刻的绽放。果真,那一发一飞冲天,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完美的弧线,多像灯光下闪闪发亮的流苏啊!我挥舞着手中的烟火棒,心中默念,有一天,这烟火将会专门为我绽放。红包中企盼“来,囡囡,奶奶发红包了。”听到这话,我可是非常有劲啊,连忙跑到奶奶跟前,笑着。这个时刻,可是我一年当中最快活的啦!我接过红包,迫不及待地拆开,点点里面藏着几个“红发老头”。母亲在一旁说我,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我想真要是这样,该多好啊!紧握红包,我期盼着新的一年没有烦恼,天天向上!新年新气象大年初一,我漫步在大街上,鞭炮之声不绝于耳。菜贩子的叫卖声、汽车的鸣笛声、人们的谈笑声……汇成了一首欢快又祥和的交响乐,无时不刻不在振奋着人们的心。我望着地上那一片片余红,循着那振奋人心的乐声,不禁嘴角上扬……我满怀希冀大声喊了出来:“春节真好,新年真好!”600字 初二 记叙文
-
春节我们的祖国是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家,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许许多多古老的民俗文化,其中跟人们最密切相关的,就是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过年”。为什么叫做“过年”呢?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每到冬春交接的晚上出来吃人。它的血盆大口像钟一样又大又深,一口气能吃掉很多人。人们害怕得东躲西藏。有一天,一位神仙来到人间,告诉人们:“年最害怕红色的东西和噼哩啪啦的响声,在冬春交替的晚上,每一家都要贴红纸,放爆竹,就可以把怪物赶走了。”按照神仙的办法,人们果然把“年”赶跑了。第二天,大家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到邻居和朋友家串门,并互相道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后来,“过年”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越传越广,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到过年就是我们小朋友最快乐的日子,妈妈和奶奶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爸爸买回来各种各样的礼花和爆竹。吃完香喷喷的年夜饭,就到了我们最开心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拿起礼花跑出家门,直奔院子,开始了一场有趣的“放烟花大赛”。眩目的烟花在黑夜里竞相绽开,空中成了五彩缤纷的大世界,噼哩啪啦的爆竹声仿佛要把每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接下来,贴年画、吃饺子、收压岁钱……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心里都在想:“要是天天过年该多好啊!”我喜欢过年,喜欢过年的时候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的热闹场面,更喜欢看到每个人幸福的笑脸。真希望春节早点儿到来!600字 初一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