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又一习俗,是纪念屈原。
我邀请我小弟、姑姑和姑父来我家做客。爸爸、妈妈、姑姑、姑父在包粽子,我和小弟弟在一边玩。
我和小弟弟看他们包粽子很有趣,就说:“我们能来包粽子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呀好呀。”可是我们不会,爸爸说:“好,我来教你们。先把芦苇叶围成一圈,再把糯米装里边,然后把芦苇叶上口包住,最后用绳子捆上粽子就做好了。”
粽子包好了就开始煮,过了很长时间才把粽子煮好。我们吃着美味的粽子很开心,我们吃完粽子就去夜市。我看见了卖五彩线的,我问:“妈妈,我们买几个好么?”妈妈答应了,妈妈又说:“多买几个吧。”我和小弟又系上了五彩线。
爸爸买了艾蒿,回家的时候,爸爸又把艾蒿挂在门上,我又和小弟一起玩上了。
这是我最开心的一个端午节。
家拨动我心弦
家,是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快乐而休闲自在,不会拘束,是我爱而向往的地方。
二年级,我是住校生,每周只在家住两天。小而盼家的我讨厌住校,常有回家的念头。可是每次拨好号码,准备打通电话,说想回家时,都眼含泪水,久久不敢拨打,有种恐惧而无助的感觉。
有一次,周末到学校补习,不想去上课的我无奈只好去上课。上课时,我低着头,流着泪,想着在家时的快乐,以便安抚心灵。
下课了,我站在校门口,好像在等待什么。突然,门卫室的电话响了,保安进去接电话,我趁机混在人群里,溜出了学校。我哭着往外跑,不知要去哪里,只是一个劲地跑。
我回想起妈妈当时在的茶馆,靠印象找去那里的路。我在行程中有许多疑惑的地方,不得不去探听一下。就这样我走了5KM,穿过5条马路,终于到了茶馆门口。
我去问服务员,但她说:“你妈妈走了。”我又去找前台查登记,也说走了。我着急了,泪流满面地寻找。
这时,我看见了两个认识的叔叔,问他们看见我妈妈没。但仍是一个回答——走了。不过他们中的一个拨打电话告诉妈妈我在这儿,不一会儿司机就来接我回家了。
这就是我对家的爱,如饥似渴。因为家充满爱与温暖,吸引着我。
相似题目
-
端午节亲爱的书狂:今天我们家里可热闹!因为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全家人都安排好了今天端午节要怎么过。我们还安排好了今天的活动,可是到今天早上,中午,爸爸妈妈就没有准备活动,一直到下午。我最爱吃的粽子煮熟了,一共有两个,本来是我吃一个,爸爸吃一个,我吃了一个实在是太好吃了,我忍不住把爸爸的粽子也给吃了。我们还看了赛龙舟,我们看了很多赛龙舟的视频,我觉得要早一点过节,不要到下午和晚上,我们全家也要举行更多的活动,你觉的呢?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你的朋友,名皓!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250字 二年级 书信
-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习俗有许多,人们最熟悉的有以下这几种习俗:习俗:1`賽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2`食棕,端午食棕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久以来,花样繁多。3`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4`饮雄黄酒,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民间认为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当然,我们的端午节的来历是有古老的传说的,对于端午节的来历有许多种说法,如纪念屈原,纪念原子骨,纪念孝女曹娥以及古越民族图腾祭。传说虽然有那么多,但是在中国人民耳中,最为流传的还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古老传说,这个传说是这样的: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时之今日,端午节依旧在广泛的流传!900字 初三 说明文
-
端午节抹去尘封的往事,老家过端午节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我年纪还小,清寒的岁月因为端午节显得丰富热闹,而端午节则因我的童趣变得格外亲切,格外深刻动人。在老家,房子一间连着一间,破旧的古屋历经了久远的时光,沧桑而厚重。老家的人蜗居在一起,虽然拥挤简陋,却分外和谐,彼此客客气气。十几户人家即使有时有一些小吵小闹,但是,大部分时候却很是和蔼可亲。人与人见面时,脸上挂着亲近的笑容,熟悉的表情,话家长里短,问寒嘘暖。小时候,端午节随清风吹送,风度翩翩地来了。林家的老屋顿时沸腾起来。每一户人家都会买一些肉,更重要的是,大人们一起包粽子。家里居然能煎、炸、炖、炒,一个个厨房里的香味传来,令人垂涎欲滴,神清气爽,沁人心脾。传统的节日里,粽子却很朴素,料子就简单纯一色一样的糯米。心灵手巧的老家的亲人们,一边有说有笑,一边手里忙个不停,艺术般的手,炉火纯青地包着粽子。宽大的竹叶,经过细心地清洗,折成特别的形状,包着平时难得一见的糯米。棕树的细长的叶子做牢固的“线”,捆绑着弄好的棱角分明的棕叶,恰当到极点。粽子,经过较长时间的水煮,一个个分外迷人。吃在嘴里,香在心头,妙在竹叶包装里的独特的形状。我迫不及待地剪开粗线,剥开竹叶,张开大嘴,用锋利的牙齿,吃着有嚼劲的粽子,内心自然非常喜欢。那种特别的滋味在小时候猛烈地刺激着我的舌尖。于是,每一年的端午节,吃粽子成为一种渴望,一种等待,一种难得的记忆。我思想里最深刻的是和妹妹一起,在母亲的带领下,先去摘采必备的艾草。端午节前,艾草在屋后,在田野岸边,在山坡上,长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青青的外貌,翠绿如抹。柔柔的叶子,气味浓浓,香味悠长。我们摘采完,兴致勃勃地捧回家里。母亲笑意融融,把插艾草的事让我们去做。我们拿着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艾草,去完成我们的光荣任务。艾草摘下来时,一棵棵精神抖擞,面目清秀。我取到一小捆艾草,特意闻一下那久违了一年的气味。纯真的妹妹靠近用力闻一次,捏捏鼻子,摇摇头,不喜欢艾草的气味。我连说带笑,说艾草会给我们带来好运,能抗菌驱邪。这是亲爱的母亲告诉我的。妹妹睁着大大的眼睛,点点可爱的头,十分相信我的言语。我拿下一株,态度极是认真,小心翼翼地插在门框的小孔里。每一个门都挂上了艾草,显得格外耀眼。艾草亲和力仿佛极强,在我们的努力下,连猪圈,鸭圈等都插上了艾草,那会保佑猪鸭等牲畜兴旺,健康成长。我乐滋滋地,享受插艾草带来的乐趣。那个时候,我还会端着一盆略带红色的“云红”水。我先取一个干净的脸盆,放上洁净的水,打开一小包红色的粉末状的药粉。那就是我们闽南语说的“云红”。在脸盆里撒上一小包“云红”,水里形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云红”,悬浮在水里的这里那里,上下左右,前前后后。母亲有时还让我们喝几口,说是药水清清,对人有益。我毫不犹豫地喝了一大口。然后,热情高涨,用小手一次次泼出“云红”药水,洒在每一个房间里,还有天井里,床底下,土灶口,煤灶上等等,一一洒上。我们甚至走进猪圈,不顾臭味熏天,洒脱地挥洒“云红”药水,把熟睡的猪吓得站立起来,哼哼地叫着,心虚地走着。端午节,那种风味,那种节日的气氛,博得滔滔不绝的亲切感。那样子,足以写下吟咏不绝的诗句,写在我记忆的纸上,也能成为一段段思念绵长的故事。端午节,因为母亲笑吟吟的面貌,让我倍加想念。爱上端午节,更是思念爱意无边的母亲。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端午节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地起了床,要去姥姥家吃菜角和糖糕。在别的地方,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而我们家乡的习俗是吃菜角和糖糕。来到姥姥家,姥姥已经把馅弄好了,馅是粉条、韭菜、鸡蛋和油过豆腐等做成的,就像饺子馅。开始包菜角的时候,我留心观察姥姥是怎样包菜角的:姥姥先把面和好,我发现姥姥和面和平时不一 样,这次是姥姥把开水倒入面盆中和面,姥姥说这是烫面。呵呵,我又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小问号。包菜角的过程和包饺子差不多,形状也很相像,菜角只是比饺子大了一些。但是菜角不是煮的,而是 油炸的,吃到嘴里喷喷香。炸完菜角,姥姥又开始炸糖糕了。糖糕的形状圆圆的,里面的馅是白糖,咬一口,满嘴流糖,我最喜欢吃了。这个端午节的收获可真不少,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我还吃了一个名副其实“西瓜肚”。你的端午节过得怎么样呢?快来和我交流一下吧。350字 初中
-
端午节端午节,大家一定都开开心心地坐在餐桌前,美滋滋地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但是我在这个端午节,不仅吃了粽子,还体验到了自己包粽子的乐趣。昨天,我乘公交车来到外婆家,准备向外婆“讨教”怎么包粽子。一跨进家门,就看见外婆站在桌子前,两只手不停地上下翻动,不到两分钟,一个胖乎乎的粽子就在外婆手里诞生了。见此情景,我不禁两眼放光,恨不得马上包出个更“胖”的粽子来。于是,我急忙对外婆说:“外婆外婆,快点教我包粽子嘛!”外婆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说:“好好好,等外婆把这个粽子包好就教你噢!”“嗯。”我兴奋地点了点头。“好了好了,我来教你了!你想包白米棕还是肉粽呀?”外婆笑眯眯地问我。“嗯……白米棕?肉粽?”我搓着手砸吧着嘴,暗暗地盘算着,“还是白米棕吧!”“好。”外婆指指一锅雪白的糯米对我说,“白米棕要用这种糯米,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包噢!”只见外婆先拿起一张粽叶,轻轻一卷,使粽叶变成了一个拖着两条“尾巴”的锥形,再往这个缺了底面的锥形里放进糯米和一颗红枣,然后用那两条“尾巴”盖住锥形的缺口,最后,外婆拿出一根绳子把已经成型的粽子“五花大绑”,并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哦!原来那么简单的!下面看本天才的吧!”看了包粽子的整个过程,我不禁信心大增。可是,这世上有些事情,还真是说说容易做做难!我信心满满地上了阵,拿起一张粽叶,猛地一卷,随着“嘎嘣”一声脆响,新鲜的粽叶断成了两截。“失误失误,一次小小的失误而已嘛!”看到这个不应该发生的错误,我一边用冰冷的手捂住脸颊,试图让自己脸上的红晕退去一些,一边自己安慰着自己。说罢,我又拿起了一张粽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轻轻地一卷,一个完美的锥形在我手中诞生了!“耶!我真是个举世无双的天才!”我得意洋洋地欢呼起来。接着,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用右手拿了一点糯米,放进锥形里,又拿起一颗红枣使劲地塞进糯米里,谁知我塞得太用力,再加上原本就捏得不太紧,这个可怜的半成品粽子在我手中不幸“光荣牺牲”了。“Ohno!怎么可以这样?”我看着粘了满手的糯米,郁闷地抱怨着。“哼,这点微不足道的挫折,怎么打得败本天才?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在一番自言自语后,我第三次拿起了粽叶,小心翼翼地把粽叶卷成锥形后,先往里面放了一半糯米,放进红彤彤的红枣后,再拿起另一半糯米盖上。“嗯嗯嗯,很不错很不错!还有最后一……两步就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到了!我左手紧紧地捏住尚未完工的粽子,生怕一不小心再掉了,右手拿着“尾巴”把锥形包裹起来,我伸出第三只手……咦不对,已经没手了!“外婆,帮我拿条绳子过来!”我转头向正在忙碌的外婆提出要求。从外婆手里拿过绳子,用别扭而笨拙的手法勉强把粽子“绑”了起来。把粽子捧在手里细细端详,只见此粽身躯歪歪斜斜,瘦不禁风,让人心生怜悯之情也。不过虽然丑了点,但毕竟还是我包的第一个粽子,可谓是呕心沥血之作!迫不及待地放到锅子里煮了起来。十五分钟后。啊呜……砸吧砸吧……嗯嗯嗯……虽说外观不怎么样,但是味道还是很好!在此,我郑重推荐同学们:自己去包一下粽子吧,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12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端午节今天我可高兴啦,因为今天又是端午节,又是我爸爸的生日。这一天,我起的最早,因为我很兴奋。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带我去超市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买过节的礼物。买完了礼物我们就去外公家了,给外公、外婆送上礼物,并给他们送上了节日快乐的祝福。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和由来。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屈原的人,他很爱自己的国家,为了国家的兴旺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跳到了汩罗江里,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他的身体,就包了很多粽子喂鱼。从那以后,人们每到这一天,都会包粽子来纪念屈原。我们要学屈原的爱国主义的精神。250字 二年级 周记
-
端午节妈妈告诉我:“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今天我们一家要到外婆那里去过节,我看见外婆的门上挂着菖蒲。妈妈告诉我:“菖蒲是用来驱蚊虫的,被称为绿色农药,”中午外婆给我煮了粽子。外婆告诉我:“粽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庆食物,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粽子煮了一会儿,就飘出了香喷喷的气味。我闻到香味口水都出来了。今天外婆给我做了很多好吃的菜。全都是我喜欢的。我说:“外婆谢谢您。”200字 二年级 记叙文
-
端午节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在这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北京平谷区黄角坪二年级:郭佳欢550字 二年级 日记
-
端午节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今天早上,妈妈说家里没有韭菜和饺子皮了,我自告奋勇,要去帮妈妈买。我先买了一斤韭菜,然后提着袋子哼着歌开开心心的去找饺子皮。可饺子皮不像韭菜那么顺利的就能买到。我来到菜市场,东找找,西瞧瞧,可却连一张饺子皮的影子都没看见,但我还是从一个卖菜的阿姨口中打听到了饺子皮的藏身之处,最后就轻而易举的买到了。到了家里,我们全家人一起包起了饺子,我包得饺子像包子一样,而其中有三个最与从不同,一个像鲸鱼,一个像田螺,而最后一个则是我乱捏的四不像。哈哈!福建泉州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徐悦250字 二年级 日记
-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纪念楚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包、挂艾叶的习俗。端午节那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到超市买粽子,那里的品种可真多呀,有豆沙的、蜜枣的、肉的等许多口味,看起来非常诱人,让我垂涎三尺!买完粽子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给我买了一只漂亮的香包,香包的样子是一只跃起的鲤鱼,身上布满了金光闪闪的鳞片,用五彩丝线挂在了我的脖子上,闻起来香气扑鼻,传说端午小孩子佩戴香包有辟邪驱蚊的作用。人们还把艾叶挂在门上,它可以产生奇特的芳香,有驱赶蚊虫、净化空气的作用。我国的民俗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二年级:贺李豪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50字 二年级 叙事
-
端午节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就在这一天投江自杀,人们用龙舟竞渡来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保全屈原遗体的完整。想到这,我就会感到一丝悲伤。后来,赛龙舟和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我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那一天,奶奶就会把我早早地叫了起来:“看龙舟去喽!看龙舟去喽!”我立刻跳下床就往外跑,奶奶总要把我拉过来,戴上五颜六色的香囊,然后一把把我按在餐桌前吃粽子。绿油油的粽叶,香喷喷的粽肉,我总要挑个最大的剥开,蘸一蘸甜滋滋的白糖,一口咬下去,哇塞!妙不可言哦!吃了一个还不过瘾,小伙伴已经在门口叫唤了。我提着一串便出了门。说是一串,一般是两个或三个粽子系在一块儿。随着一声“我去看龙舟去啦!”头也不回地一溜烟跑出去老远!300字 三年级
-
端午节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家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我们早早来到奶奶家,奶奶准备好了包粽子的食材,妈妈和奶奶两人便包了起。这时候我小弟来了,我们俩一起玩,捉迷藏、猜谜语……最后,我们俩都玩累了,坐在沙发上,小弟问我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我便给他讲起了屈原投江的故事,弟弟听完之后,一脸迷茫,似懂非懂,我说现在你听不懂,以后你长大就听懂了。这时姑姑回来了,给我们买回香包和五彩线。香包里面装了的是用艾草配成的香料,带在身上,起到驱虫除秽的作用。五彩线象征五色龙,五彩线系在手腕上,可以降服妖魔鬼怪,带来好运。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子前,吃着可口的饭菜和香喷喷的粽子。饭后,我们去小凌河边放河灯,河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河灯的烛火,看着它慢慢远去,我许下了美好的心愿。希望每年都有这么快乐的端午节。300字 四年级
-
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家乡的人唱起这首歌时,我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了。 端午节的来历/习俗都很多,说也说不完。其中有一个来历是这样的,古代有个诗人叫屈原,他受到坏人的诬陷,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罗江而死,主张爱国主义。后来的人们赛龙舟是为了捞救他,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所以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了吗。 一到端午节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赛龙舟了,因为一听到赛龙舟的鼓声感觉全身的血液都燃烧起来了。 到了端午节当然不能少了吃粽子了,说到吃粽子我觉得我外婆包的最好吃了。我外婆包的粽子有很多豆子、板栗、猪肉。吃起来可香了! 相信说了那么多,大家应该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吧。300字 五年级 叙事
-
端午节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有好几个来历,有些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还有些人认为端午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过端午节时,小孩子们就可以大饱口福了。因为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这些食物可是相当美味的。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写一个王,还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被称为长命缕。我们现在有很多地方还会举办赛龙舟比赛,它象征友谊和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端午节是大约四千年前留下来的传统佳节,我们要好好了解它的故事、风俗。三年级:汪靖霖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00字 三年级 叙事
-
端午节每年一进农历五月,隆重的端午节就来了。在端午到来之前,老百姓们常逛的超市,市场就开始卖芦苇叶,黏米和蜜枣,人们都会买齐这些包粽子的材料,用包粽子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妈妈在每逢端午节上午都会去熙熙攘攘的市场,去买包粽子的材料,回到家后将米和蜜枣泡一阵,下午3:00左右开始包粽子,我在一旁捡包粽子的笑来递给妈妈,他拿了34片芦苇叶小心翼翼的卷成一个小窝,在里面放两个蜜枣,再用米把里面铺满,再扣住盖,把多余的叶子按规律包起来,在拿线绑住,这一系列娴熟的动作成就了一个粽子。妈妈接着又做了两盆粽子将粽子一个一个放进蒸锅,大约过了15分钟,我打开锅盖。一股诱人的香气顿时充沛了整个厨房。晚上,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品尝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粽子,令我久久不能忘怀。300字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