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读书笔记_五年级读书笔记500字

《贝多芬传》读书笔记_五年级读书笔记

0
0
500字 五年级

贝多芬的音乐集中在三个伟大的主题上:人,自然与神。他的第一主题“人”——英雄,社会的英雄,悲剧的英雄,失败的英雄。他的第二主题“自然”——田园,花鸟的田园,风景的田园,静谧的田园。他的第三主题,是贝多芬晚年的主题——“神”。人在饱经尘世沧桑后与天国中的上帝直接对话,在彼岸世界寄托自己不安的灵魂。

也许是贝多芬音乐的结构应和着宇宙万物的内部生成结构,他的音乐才悦耳动听,具有永恒的,超地域的,超时空的魅力。贝多芬作为社会的人,不仅经历了灵与肉两方面的难以言语的磨难,而且是个多情,激情,柔情的人。然而他的音乐却极少直接表露个人情感,多是超越个人的小情感,将之升华为全人类的情感,社会的情感,宇宙的情感。“星辰灿烂的天空在我们头上,道德的法则在我们心理。”

这是康德的格言,也是贝多芬的信条。正是这样的信条,贝多芬把自己的魂灵维系在广袤的宇宙和永恒的道德之上,从而战胜了世俗,战胜了自我,也战胜了命运。在贝多芬的那首无论思想性,艺术性都堪称超群绝伦的“英雄奏鸣曲”中,我们感受到了英雄的火一样热情,感受到了英雄内心世界波澜壮阔的感情起伏,感受到了不可阻挡的勇往直前的斗争意志,深刻的不安,强忍的隐痛,坚强的信念,他们像汹涌澎湃的怒涛一样,掀起了一个接一个的情感高潮,使我们的激情久久难以平息。

对称建筑周记

600字 四年级

在学校里我们很早就学了对称轴。一开始我以为,对称轴只会在教科书里出现,可是前天我就发现了一根现实中隐藏的对称轴。

晚上,我、妹妹、妈妈和大姨来到华南农业大学办公楼前的空地运动。我绕着空地的边缘跑了一圈,感觉空地像个梯形。它是不是等腰梯形呢?我边跑边心里嘀咕着,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妈妈跑上前来问我为什么停下来,我把自己的问题告诉了她,她笑着说:“孩子,你怎样可以验证这个梯形是两边对称的等腰梯形呢?”我想了一下就回答:“等腰梯形两斜边是对等的,可是我们又没有这么长的尺子,怎样去确定这两条斜边相等呢?”妈妈又笑了,说:“你可以想办法去用身体量一下啊!”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兴致勃勃地用脚开始丈量梯形两边的斜边了,左边的斜边是40步,右边的斜边也是40步啊!看来这块空地就是一个等腰梯形!空地两边各有一座建筑也是一模一样对称地坐落在空地两边,中间穿过梯形的小路正是这组对称建筑的对称轴啊!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回到家里,我把今天的发现告诉了爸爸,他笑着对我说,对称建筑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传统的建筑模式,古人所注重的“四平八稳”也正是对于建筑、结构的对称要求的体现。等我们8月底去北京的时候,观看了故宫就知道,对称轴对于建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虽然现在很多现代建筑都为追求视觉上的新奇而改变对称的外观,比如北京新广播大楼、以及爸爸所参加建设的太古汇等建筑,但对称轴在主体建筑上是整个建筑群的基础!

睡在床上,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故宫建筑群在一条对称轴上延伸的神奇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