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词走进心灵650字

让诗词走进心灵

0
0
650字 初二

心灵是一块圣地,它藏着人们生命中无法抹去的东西,最珍贵的东西。不知不觉中,诗词已走进我的心灵。

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每当看到母亲捧着一本书坐在我身边时,我都会特别开心,因为我知道妈妈又会给我读一些诗词故事,诗词的来历,诗词的作者等等一系列中华民族的独有的精髓,儿时的我并不知道诗词中含有的美丽,只是觉得有趣、好玩、好看罢了。但就是这样,一些故事便慢慢地、慢慢地留在了我那颗幼小的稚嫩的心灵里。

时光荏苒,我上小学了。我见到了陪伴我成长的老朋友——诗词。在语文课堂上它们翩翩起舞,旋转翻飞,好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在我的头顶滴了一滴神奇的露水,我渐渐从老师的讲解、同学的讨论中看到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那茫茫大雪中北国风光的妙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白茫茫一片十里的花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赛过二月红花,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的热烈……

现在,我是一名初中生,因为“初中生”三个字,我打开了诗词宝库的又一扇大门。在与语文老师的谈笑生风中,我慢慢领悟到了《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不想与灯红酒绿的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是李清照描绘的那幅动静结合、生机盎然的图画。

诗词好像是我的一位良师,它教导我、指导我。诗词好似是我的一位益友,让我明白是非;诗词又像是一座灯塔,指引我的方向。

因为诗词,我爱上了这个大千世界,因为诗词,我尝到人世的苦甜,因为诗词,我觉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因为诗词,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妙哉美哉,所以让诗词走进我们的心灵。

最美不过秋起时

700字 初二

冬春秋夏,我对秋情有独钟。

秋天是会变的。他是李白“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是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中的萤烛,也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心心恋恋的茱萸。

我喜欢秋天的颜色。枫叶的黄红看多了便觉得眼花缭乱。深红,浅黄,橘红,淡黄慢慢融合,交映,仿佛变成了同一种颜色,它跳动着,舞蹈着,让你觉得温和平静。大街上被秋风吹起的大衣,围巾,以及小孩被几丝寒冷冻红的脸颊,这都是秋天的颜色。这是充满生命力的颜色。

我喜欢秋天的声音。几片树叶被秋风吹到了空中,轻轻的飞舞着,慢慢地落到了街上,秋风又鼓起一口气,树叶落地。这是风与树叶的游戏。它们乐此不疲。呼呼的风声,树叶摩擦空气发出的声音都彰显着它们的快乐。由于寒冷,人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鞋子踏在树叶上,发出了“嚓嚓”的声音。巷口,母亲对着街道喊着孩子的名字,呼唤他们回家吃饭,几只鸟从天空飞过,偶尔发出几声鸟叫,这都是秋天的声音,温暖的声音。

我喜欢秋天的味道,水果已经成熟,空气中散发着甜丝丝的果香,怎么闻都不会腻,沁人心脾。桂花羞答答的盛开着,小小的淡淡的香味都若隐若现,金灿灿的稻田也散发着香味,那香味中含着农民的辛勤。这都是秋天的味道,这是收获的味道。

若春天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夏天是脾气火暴的武者,冬天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么秋便是一名妇人。她穿着驼色大衣,盘着长发,几缕碎发盘旋在她的额头,她就静静地走着,偶尔采下路边的几朵雏菊,偶尔将碎发撩入耳后,偶尔清唱一首曲子。不浮不躁,不矫揉造作。优雅不冷酷,平淡不死板。静静地,慢慢地,淡淡地,头也不回离开,没有伤感没有寂寞,她的颜色,她的声音,她的味道随着背影一起消失。

最美不过秋起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