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味
高尔甚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是的,如果将我的语文学习比作一条紧密的环带,那么阅读将是我语文学习之旅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爱上阅读,是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
窃读·辣
一天午饭过后,父母回房间小憩,同时也催促我午睡。这一次,我不像以往那样厌恶午睡,而是乖乖地躺下佯装睡着,并为心中的计划激动不已。确认没有危险后,我立刻蹑手蹑脚地从床上爬起,从书架上轻轻取下一本《致温凉岁月》,然后迫不及待地趴到床上,把书平放在枕头上阅读起来。这本书讲述的情节惊险刺激,书中机智勇敢的人物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殊不知在隐蔽处,一个黑影在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见我偷偷看书顿时怒从心生,顺手抄起书扔置一旁开叫道:“光线这么暗还看书,你眼睛还要不要了?"我噤若寒蝉,但心中却念念不平:你不让我看书,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地看!紧接着他又推了我一把,肩膀火辣辣地疼。
尽管窃读之路是辛辣的,我也改变了避开“敌人”的策略,有了新招,却从未放弃过阅读。
考试·酸
从那以后,我阅读的兴趣完全可以用走火入魔来形容。在那段时间里,因为阅读,我耽误了吃饭,耽误了睡觉,更耽误了万万不能耽误的学习。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我都把作业拖到很晚,一个劲地阅读,有时我会为此感到不安,但阅读所带来的快感总是使我把它置之脑后。果不其然,那次的单元测试,我的分数直线下降。回到家后,妈妈沉默不言,但那锐利的目光似乎是一把剑,看穿了我的一切。我一声不吭地回到房间,心酸得像是刚刚生吃了一个柠檬一样。那天晚上,我下定了决心:阅读还要继续,但决不可以影响到学习。
收获·甜
如今,通过长期的阅读,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各项作文比赛
中,我的作文常常出类拔萃,荣获一二等奖。不仅如此,我还开始向杂志社投稿,杂志社也成功刊登了我的处女作——《一位外卖小哥》,获得了一笔稿费。这些,都是我阅读所尝到的甜头,都是我语文学习的动力。
阅读,是我语文学习的核心。同时,我的语文学习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文章中缺乏名人名言,说服力不强;各种词藻在文中堆砌,可读性不强……但我一定会逐一克服,为更优秀的自己努力。
语文学习之路犹如一桌宴席,有酸,有甜,有苦,有辣。让我们带上语文学习的收获,一路向前!
语文的滋味
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是的,在学习语文的路上,必须经历风雨,尝尽语文的滋味,才能捧起胜利的冠军。
这不,我在六年的奋斗里,尝遍了语文学习的酸甜苦辣,领悟了许多。这种经历,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苦
“发卷了!发卷了!”教室里回荡着A同学的大嗓门。同学们有的默默祈祷,有的惊恐万分,生怕自己考差了。而我则波澜不惊地坐在位子上。
“戴子琛……不错,96分!”A同学发下试卷,向我祝贺道。我赶紧翻阅试卷,唉,又是阅读,扣了4分!每次都是这样!我沮丧极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最近,我的成绩总是在95分周围徘徊,也不见进步,而每次的“元凶”,总是这可恶的阅读!阅读似我面前的可怕巨兽,阻断了我前行的道路,迷失了方向。看着别人考98,99的喜悦心情,我却只能羡慕,嫉妒,恨!我含着苦涩的心情,一次又一次地考试,但依旧扎根于“95”。肯定是哪出了些问题!我静下心,默默思索着。
酸
“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只要付出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进步。于是,我制定了计划:第一,挤出一定时间去阅读,做好笔记,标出好词好句,表达方法与情感;第二,在上课时花更多的精力去听课,学懂每一篇课文;第三,上课积极思考,做好批注,大胆发言。利用这个计划,我也做出了实质性的行动:每天晚上抽出时间读名著,品味人物,暗暗思忖;上课时,我花出十二分的精力,仔细听老师的分析,思考如何得出;我还会在老师给出阅读任务时积极参与,做好批注,大胆发言……经过乐此不疲的“魔鬼训练”,总有一天,我会一飞冲天,闪耀自己的光彩,榜上有名。不信,走着瞧……
甜
努力就会有回报,这话一点也不假。在六年级上册,我的成绩很平衡,阅读只扣1,2分,终于轮到别人羡慕我了!现在,我常受到家长与同学的称赞。在六上的期末考更是获得了99分。这与我辛酸的奋斗是离不开的。嘿,尝到了甜头了……
辣
也许是骄傲,或偶然,那次考试阅读扣了5分。仔细回想,那个没读透彻,这个理解有偏差,有时甚至“画蛇添足”。我心里火辣辣的,对自己充满不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学无止境。在语文学习之路上,我一定谦虚谨慎。
酸甜苦辣。相伴语文过了六年,他如良师,教诲着我;如益友,陪伴着我。它让我品到了生活的滋味,悟出人间真理。一路有你,真好!
相关推荐
-
读书四味书,伴随我度过了十个春夏秋冬,我成长的道路上始终弥漫着书的香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年之首――春天读书, 时时刻刻都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那滋味犹如一杯浓淡适宜的茶,体贴人心。清茶一盏,清风徐来,读书如此惬意闲适。“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天读书,那滋味犹如一杯凉水,从喉咙滑下,内心顿如醒醐灌顶,有瞬间的澄明了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读书的味道又不同,窗外蝴蝶翩翩。这滋味犹如一阵阵秋风,书叶轻轻的翻,心旌微微地摇。叹梁祝身化彩蝶,喜崔张终眷属,羡东披把酒临风,慕清照泛舟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年之末――冬天来读书,别有一番味道。似一只红蜡;如一阵冬风;同一丝雨露;感化着我们,滋润着我们。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 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但我说,书是一位良师益友,是知识的一盏明灯,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新钥匙!3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补药之味提起“药”,大家一定会想起又黑又苦,有碗豆般个大圆实的药丸,或是散发着浓浓熏香的药汤。总而言之,良药苦口,但小孩都不爱喝吃。比方我,谈药色变。我正在青春发育期,但这身体不长个儿,只长脑袋,眼瞅着身边的同学火箭般飞速生长,老妈可着急了,巴不得我一天长10厘米,一下子窜成1米八。对此,老妈通过访问专家,打听偏方,搜索百度,等等一系列提问后,最终给我了一个恐怖长高方案——狂喝补药!瞧这补药,深褐色,正往四周空气发散有毒气体,一闻,足以让你三年前的年夜饭吐出来。谁知道这不明液体被老妈下了什么东西。喝药时间在饭前。“宝贝,来喝汽水。”客厅里的老妈向书房里的我叫道。呸,光闻这味我就知道是补药,想骗我,没门儿!见我不肯出来,老妈“由晴转阴”,吼道:“你这丫头不喝是吧,好,这是你逼我的!”老妈说着,端起药向我走来,我刚想逃,但门已被老妈挡住,唉,看来是在劫难逃喽。“喝不喝!”老妈怒目圆睁,为了避免她老人家气坏身体,只能干了这碗补药了。我走向老妈,像犯人走向断头台那般悲凉。近了,更近了,我咽下一口唾沫,强力忍住胃里的翻江倒海,深吸一口气,接过碗一吞一咽,顿时,恶心地想吐,不等老妈发话,便撞开她冲向厕所,猛漱了一杯水,可嘴里仍在像有十只蜈蚣在爬。补药虽难喝恶心,但它饱含了老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我也会记住苦苦的补药味,因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嘛!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四季之味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可粗茶淡饭对我来说却充满了滋味,因为,那一道道普通的菜肴里,满含着家乡的味道。初春,绵雨细密地下着,如同挂在天空中的丝帘。春水涨满池塘的时候,家门口的椿树一簇簇地冒出了新芽。阿婆拿着一把剪刀,仔细地挑选出最嫩的那一簇,轻轻地剪下来,切成碎末,拌上蛋液,倒进猪油滋滋只响的热油锅里,端出一份香喷喷的香椿煎蛋,给我独享。一份普普通通的饭菜,尝出的却是阿婆对我的疼爱。盛夏,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诉说着它的欢乐。荷叶亭亭玉立地在风中摇曳。那粉嫩的花瓣,如同少女的肌肤,羞答答地袒露在外。姐姐总喜欢带我去池塘里摘莲子。我们乘着一个大木盆,用竹竿撑往池塘深处。姐姐掬了一捧清水洒在我的身上。那水,仿佛也蕴满了扑鼻的荷香。我只顾玩水、赏荷,姐姐早已采了一把莲蓬等我。回到岸上,姐姐耐心地把莲子择出,清洗干净,加入雪白的银耳,给我熬上一碗浓甜滑润的银耳莲子羹。一捧莲子,熬出的是浓浓姐妹情。入秋,地里的向日葵成熟了。它们在秋风中摇动着滚圆的脸庞,向着阳光绽放金黄的笑容。爷爷带着我漫步在葵花园里。那黑白相间、粒粒饱满的瓜子,那粗壮有力的枝干,是爷爷辛劳了半年的成果,只因为我一句:“好想吃瓜子呀!”爷爷二话不说,摘下最大最饱满的几个葵花盘,回家给我炒瓜子吃。瓜子真多,爷爷让我给邻居家一人送上一袋,男女老少围坐在桌旁,一边闲聊一边嗑着瓜子。那瓜子,热乎乎,香喷喷,嗑起来格外酥脆。一袋瓜子,承载的是乡间朴素的风情。深冬,家家户户把收藏了一个秋季的栗子拿出来,挑出个子最大,最饱满的出来,开始做起糖炒栗子。妈妈做的糖炒栗子是最好吃的。每次我总是不顾滚烫就急急忙忙往嘴里塞。看到我龇牙咧嘴的样子,全家人都笑弯了腰。妈妈也总是憋着笑,拣出一粒粒最油润的栗子,放进嘴边吹了又吹,等吹凉了,才笑微微地递给我。这是一家团聚的日子,笑声里孕育着温馨的亲情。这些年,我不知道吃过多少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可在我心中,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好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故乡对我的滋养,流淌着我对故乡的热爱。800字 五年级
-
春之味在春的世界中,弥漫着各种气味,有香味、臭味、腥味、臊味、辣味、酸味……细细品来,又别有一丝风味。刚进农庄,迎面扑来的是各种各样的花香。红红的杜鹃花,高傲的玉兰花,一树树的桃花,还有那开满枝头的梨花,都在空气中尽情挥洒着甜甜的芬芳,让一缕缕浓郁而不失清新的香味满满地飘荡进人们的鼻腔,浸润了人们的胸怀,令人不自觉地陶醉在花的世界,春的王国里。走进一片田野,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夹杂着油菜花的独特味道。向气味飘来的方向望去,啊!一片黄澄澄的油菜花田映入了我的眼帘。微风吹过,整片油菜花齐刷刷地朝向一边,上下浮动,就好似一个黄金的海洋,波涛汹涌,此起彼伏。穿过油菜花地,我来到了一条小河边。一到岸边,一股掺和着腥味的潮湿感扑面而来,走近一瞧,原来是一条小小的溪流,里面还游着许多小虾和小鱼儿,不时的还有几条小鱼会跃出水面,在天空中转了一个圈,然后扎入水中,水花顿时溅起,使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跨越小溪,就见不远处飘起了一缕倾斜的炊烟,原来是家“农家乐”的屋子。屋里的人听见狗的吠叫,飞快地跑出来将我们接进屋内。不一会儿,一桌子菜就备齐了,那丰盛的六菜一汤,食材都是现择的蔬菜,散养的鸡鸭。新鲜的菜香味,厚而不腻的肉味,使大家不禁垂涎三尺。农场主又捧出了几碗香喷喷的米饭,颗粒晶莹饱满,粒粒分明,一入口是满口香糯,再咀嚼几口,糯而不粘,让人感觉吃到了人间之美味,世间之极品。饱餐一顿后,信步来到农场的草莓园。一垄垄草莓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散发出一股股纯纯的果香味。用手轻轻地摘下一个,小心地咬一口,顿时汁水溅出,顿时,一股香甜、酸爽充满了我的口腔,流入了我的心田,仿佛在我身体里注入了春天的力量,禁不住边摘边吃,直到满嘴都塞满了草莓,牙齿舌头都被染红了,我才满意地打了个饱嗝,尴尬地发现肚子鼓鼓的,衣服也沾上了不少草莓汁……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期。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快乐地多听,多观,多触,多闻,多品,让我们尽情地感受春天的味道,融入春天成长的力量吧!800字 五年级
-
家乡之味我的家乡虽地小,但山水齐存,花鸟环绕是个好景地。我的家乡在湖南,但最能让我回味的就是鲜洋与肉末的极境—团子。在我的家乡,每逢过家人团聚节时,我们都会吃团子。团子是一种外面用面粉加糯米粉裹着肉馅啊,胡萝卜啦等等的一种湖南特产。特别是过春节时,家人相聚一堂的时候,那团子还别俱一味咧。过春节时,家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等所有的菜都上齐的时候,我的外婆都会端出一大盘团子正放在桌子中央。团子们正冒着清香,向我扑面而来,我的肚子顿时就饿了!首先,我们每一个人衔一个白团子,老老少少都互相问好,几年不见有许多话要说吧!但还不等大人们把话说完,我们几个小孩子已经开始吃了。立刻拿起筷子,夹起那白白的大团子,大口一咬,里面的汤汁流了出来,那汤汁晶莹的,黄色的,味道鲜美。那肉末夹杂着汤汁顺着口腔滑了下去。吃完一个不觉嚷嚷着要再来一个。大人们也很喜欢吃团子,团子确实很好吃。在我湖南俗话说:团子,味道鲜美,预示家人团团圆圆。如果,你们想来湖南,请务必要吃团子。团子,湖南一大风味!400字 五年级
-
味之春走进冬天,原以为是白色的世界,却不料,眼前看到的是那暗含幽香的翠绿。风雪之神没有在这片土地上久留,他将冬天重又交还大地母亲的手中。大地母亲漂漂亮亮的装扮了这片土地。她呼唤着细雨的到来,替代雨雪滋润世间的万物;她呼唤着阳光的到来,替代了冬天所具有的严寒;她呼唤着春风的到来,驱散了刺骨的寒风。树枝慢悠悠的汲取着雨水,树叶静悄悄地生长着。雨水在树中逃窜,从树根逃窜到了每一片树叶的叶尖儿,使得树又显得勃勃生机。摘起一片绿叶,凑在鼻前,闻到的是雨水的味道。在树旁的那块土地上,一个尖尖的的小脑袋陆续探出,一阵狂风劈砍在它们的身上,那么的往左一斜,不过一会儿,它们又一次恢复了原样。小草们使劲的生长着,它们贪婪地汲取着水分,汲取着阳光。小草虽小,征服的却是大块土地!那可爱的小身板儿,穿着件油绿油绿的衣服,就这么,挺立着,挺立在苍穹与大地之间!小草有着雄心壮志,它们要征服整个世界!俯下身,深深吸一口气,闻到的,是小草吞吐天地的宏图大志!人们总在意娇嫩的小草和美丽的花朵儿,却经常忘记哺育它们的——泥土。你可不要认为泥土没有什么特别,但你可别忘了,泥土正是大地母亲的身体啊!印第安人热爱土地,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脚下踩的是祖先的遗体,他们崇拜土地,相信万物有灵说,他们和大地上的动物称兄道弟,他们知道土地是他们的家园!而我们呢?往往只在意那些外表艳丽的事物,却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其实,我们脚下的泥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会变的。春天的时候,当你踏在大地上时,会感觉到大地变得软绵绵的,那是因为它要养育万物;夏天的时候,当你踏在大地时,会感觉到大地变得硬梆梆的,那是因为它累了,它忍受不住烈日的烘烤;秋天的时候,当你踏在大地上时,会感觉到大地又一次变得软绵绵了,那是因为它的心情变得愉快了,因为它所培育的瓜果稻米都成熟了;冬天的时候,你踏在大地上时,会感觉到一丝湿润,那是因为它要沉睡了,瞧,风雪之神还特地为它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我俯下身子,双手撑在地面上,细细地闻着,我闻到了时间的味道,何时抖落的几分沧桑,何时沉落的风雨哀嚎。春天的味道,真的非常非常多,只需要你认真去体会······六年级:1071300904900字 六年级 写景
-
冬之味大年初八的早晨,在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中,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万物被白雪覆盖着,好像变成了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我坐在桌前望着窗外冬天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冬天的美味。冬天里黑龙江的孩子最爱吃冰糖葫芦。北方不像南方一年四季盛产水果,所以以前的人们就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想出了串冰糖葫芦的做法。蘸好了的冰糖葫芦,晶莹剔透,就像结成了金黄色的冰。它不但好看还好吃,甜里透着酸,酸里透着甜。山楂串成的冰糖葫芦入口清爽,如果蘸上芝麻更是香甜,不光解馋还健胃。龙江的孩子,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还爱吃粘豆包。每到冬天,农村的大人们就开始做粘豆包。先把黄米磨成面,再用黄面发面。然后把小豆或大豆放进锅里煮熟后,放上糖捣碎,做成豆沙。最后用发好的黄面把豆沙包起来,再放进锅里蒸。到点了,打开锅盖一看,一个个黄澄澄的豆包蒸好了。把它们放在室外,等第二天早晨一看,每个小豆包都冻得硬硬的,拿起来一敲还梆梆直带响呢。也有馋嘴的小孩,饿了拿起冻豆包就啃,吃得总是那么有滋有味。爷爷告诉我,我们东北人有两种自然储存食物的方法。许多人家都要有一个地窖,每到冬天来临时,人们就会把大白菜、土豆、萝卜等秋菜放到里面。深深的地窖能让它们保鲜,一直能吃到第二年春暖花开。这时候再拿出大白菜,它的叶子还是绿绿的,萝卜吃起来还是脆脆的。在以前,黑龙江的冬天是没有冰箱的,全靠自家院子里的雪堆。把鱼、肉、小鸡、猪头等埋进雪堆里,可以起到保湿保鲜的作用,这就是我们黑龙江人的天然环保大冰箱。当大人们再把这些埋在雪堆里的好东西拿出来的时候,就意味着过年了。过年了,我们黑龙江的孩子们最爱吃冻梨、冻柿子。吃的时候,首先要把它解冻。用凉水缓冻梨、冻柿子会结一层冰,这时你不要灰心,只要你把冰打开,拿起冻梨、冻柿子,就会发现,其实它们已经化得软软的了。当你咬下第一口的时候,它给你的感觉是一种沁人心脾而又自然的那种清凉和清爽。吃冻梨、冻柿子还可以把过年这几天的油腻化为乌有,还可以给喜欢吃冰淇淋的小朋友解解馋。窗外的大雪还在不知疲倦地下着,在白色的记忆中,冬天美食的回味在我的脑海中更加清晰了:冰糖葫芦的红,粘豆包的黄,大白菜的绿,冻梨冻柿子的黑与红。颜色多了,就勾勒出家乡黑龙江的冬天之美。我爱家乡,我爱大美龙江的冬之味。900字 初三 记叙文
-
春之味作文轻轻的,静静的,它就这般无声的来了。不染一处尘埃,不带一丝造作,素颜的迈向了世界。我是一个安静的女孩,有时候,我并不喜欢热闹,相反,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三毛的书,听许飞的歌,房屋里弥漫着淡淡的小雨清香。此时外面下着朦胧小雨,淅淅沥沥的,一丝轻纱给世界增添一份神秘感,促使我有雨中漫步情怀。撑着一把七彩伞,漫步行走在黎明的微雨中,感受着这个世界带给你春的洗礼,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寂静似太古,夹杂着春色的小雨绵延地倾洒下夹,一座座历经岁月侵蚀而却洁净得不沾半点尘埃的老瓦房上摇曳着柔美婆娑的树影,街道两旁的大树茁壮成长,叶子在春雨的洗礼中,绿的发亮,煞是好看。让我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但我的不是彷徨而是喜悦。一路漫步,一路听雨!走着走着,忽然看到前方一大片油莱花。哇!我从不知道,油莱花也有这么漂亮的时候。忽然,我又想起了小到无?的花朵,也能扮靓整个春天,油菜花就是最好的例子一簇簇的油菜花紧挨着,带着那可爱的黄色仿佛是一幅干净而纯美的画,画中站着一位少女,裙裾轻场,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笑靥如花。春,总是悄无声息地在绵延的大地上,它象征生机,希望与活力,有一股青春的味道。当我们有意或无意的品读春天的时候,春的美,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总是毫不犹豫地涌入你的视线。如果我们从春的自然中品味一些生活的认识,这心灵之春就别有韵味了。闻着清香,看着绿影,听着鸟鸣,让我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安静。我喜欢大自然的自由和空灵。不禁想到三毛的一句话:“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地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此时此刻,一切烦恼都释然了,感觉心灵一直在放空。曾在书中看到说:这个世界之所以温柔,是因为有江河,湖海,早春的花朵,夜晚的微风,以及可爱的小雨,是我们虽然平凡,卑微,却依然可以在这个世界里做小小的自己,遇见喜欢的事以及爱的人,然后用心地努力地,积攒着去实现心中微弱的梦想,哪怕这样的梦想在他人眼里是多么的可笑与不自量力,却足以抵抗生命的阵阵空落与虚无。我想,或许这就是我这次雨中漫步的春之味吧。雨流淌在指尖,感受着岁月的恩赐。春天雨中的美丽,如你,如我……900字 高三
-
书之四味小时候,妈妈给我读“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文字拥有如此之强的画面感,以至于在我不懂事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到一条大鱼在天空中飞翔,它倏而又落入水中,溅落的水花仿佛钻石一般折射着耀眼的光。三岛由纪夫在《金阁寺》中说,美是虚无缥缈的,但在我的眼中,美是具象的一幅画。在我以后的读书过程中,我常常想象着书中的画面,而在写作中,则是把图像转换为文字。美,给予了一切的基础。悲以前看《红楼梦》,总是嘲笑公子小姐们多愁善感,伤春悲秋。但在一个中秋,我与家人在一个农庄聚会。大家一开始玩得很尽兴,放孔明灯,赏月,吃月饼。但那夜的欢乐终究是消散了,月光投下了寒冷的清辉,树枝间光影斑驳。人去楼空,远处城市的灯火宛如神祗一般不可接触,却自有一种悲伤在其中酝酿。我突然想到,黛玉大概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才吟得出“冷月葬花魂”这样的诗句吧!于是我止不住地哭了起来。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有点不同了。这是成长,虽然是一个季节已经死去,但另一个季节正在开始。赎罪三个人的关系最复杂。就像一个微妙的平衡。我不喜欢第三个人,因为她有点胖,而且很固执,我与另外一个人经常说她的坏话。于是,在一次聚会上,我们故意冷落了她。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始终沉默。她的睫毛长长,宛如一把细密的小扇子。她欲言又止。最后她只说了一句“晚安”。在很久之后,我看了《追风筝的人》,它讲述了两个孩子间的友谊,因为种族等等因素,他们终于破裂了。我对她的行为,其实与主人公对哈桑的行为一样。我一直把她当作附属品,从未把她当作朋友对待。我还能弥补么?能弥补我在成长中犯下的错么?书中说,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我需要自己去寻找,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延续《岛上书店》讲了一个怪老头费克里书店老板的一生,中间虽然艰难,但最后结局圆满。他平静地死了。最后他的书店由另一个爱书的人继承了。这是一种延续。我与书,宛如血脉筑成的世界,不分你我。在我的成长之路上,书的助力比许多老师讲过的课还多。读书,宛如站在巨人的肩头俯瞰世界。我希望世界上有更多这样的书店:深墙,红漆,木质的书架。而我与书,一直在这样静静的世界中成长,从未分离。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900字 高三 记叙文
-
食之四味酸小时候住在我家的老房子里,“酸”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时,大清早抱着铁锅买四两生剪馒头是我们家的习惯,每当这时,老板便会在我面前放上小碗的醋。闻到醋酸味,胃口就大开了,等不及老板拿来筷子,抓起一只生剪,在醋里打个滚……那酸进了嘴,一直可以酸溜到鼻子上,那感觉可不是一个“爽”字就能说清的……也不知是哪一阵迷上橘子的,记得那一阵有时一天就能吃三四个,不过我只爱吃八、九月的“小青橘”,就是还未熟透的“橘子宝宝”,小小的,绿绿的,又是嫩嫩的,有些甚至还能把眼泪都“酸”出来。我想生活中可不能没有“酸”啊。甜后来住到了姥姥家读小学,那一阵是小时候最“甜”的时光。姥姥宠我,从不像妈妈那样“管”我。于是,姥姥的宠让我品出了“甜”。姥姥常能从上衣口袋里摸出糖来,像变魔术一样。于是,每当嘴馋时,便会抬起头,希望姥姥的口袋里变个“宝贝”出来。而姥姥也从不让我失望,什么“德芙”,“喔喔”……反正各种品种应有尽有。姥姥有着一手好厨艺,不过我只爱吃姥姥煮的“水果羹”。姥姥手中的“甜”永远都是浓浓的,她给我的奶糖是,烧出来的“水果羹”也是。长大后,姥姥的“甜”被搬到了我心里,于是“甜”就成了我舌尖到心底的一汪清泉。苦刚到姥姥家的一段日子里,因为水土不适应,身体突然变得很差。由于三番五次往医院的“儿科”跑,所以认识了个老中医。老中医“送给”了我一段最“苦”的日子。老中医常给我配一些苦苦的中药,在姥姥连哄带骗下,一口口“苦涩”随着舌根而下。苦是种奇怪的东西,往往咽下苦后就很难再想起是怎么个咽下的,病也就好了。不禁感叹亲身经历的“苦”,“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原来苦是渡船,愿它能渡我到“乐”的彼岸。辣辣是火爆的摇滚乐,是夏日午后的太阳。不过朴素的“辣”是乡下门边挂着的那一串串辣椒。爸爸有个四川朋友,每年来我家“拜访”都会提着四川有名的“辣货”,每年爸爸都是笑脸接过。每年,妈妈也都是伤透脑筋地烧“辣”菜。虽然我不吃辣,但也得“碰”辣。我常常要接受“剥辣椒籽”这一“光荣”任务,边剥边“流眼泪”。谁叫那辣进眼了呢!原来,辣是一种火,在心中燃起激情,有人说:“一香能解世间万臭,一辣能解心中百瘟。”难怪有人嗜辣如命。人以品为重,食以味为主。知食之四味者,心中便有四味。能知酸者,必知生活。能品甜者,必会乐观。能悟苦者,必成大器。能尝辣者,必有热情。能以舌品酸甜苦辣者甚众,而能以心品之者几何?900字 初二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