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应该拉黑父母吗1000字

微信应该拉黑父母吗

1000字 高一

假如父母发来微信的验证消息,你是选择添加好友还是视而不见,又或者加好友之后屏蔽朋友圈?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世纪难题”。当面临这个问题时,你会如何选择?

我想你大概不愿意父母过多介入你的隐私空间和社交网络吧,不喜欢父母的约束和管制。对你来说,父母每天看你的朋友圈,无疑是对你的一种监视,当你和朋友互动时,总会感到不自在。你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渴望更多的了解你,看到你的所作所为,明白你的思想,但你只是不愿意父母过多干涉自己的私人生活。所以你会选择屏蔽拉黑父母。你并没有错。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需要独立的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微信朋友圈是朋友间平等交往的平台,与父母相处则是家庭内部的事情,二者原则上来讲都不一样。亲情与友情本身就不能混为一谈。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一味屏蔽父母,会不会徒增他们对你的担忧?满怀热忱去关心你,了解你,你却将他们置之门外。其实仔细想想,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让父母进入你的世界,真的有那么难吗?

俗话说:“天下是谈出来的。”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畅谈三分天下,国名党和共产党之间历经西安、南京、重庆、北平谈判后鼎定天下格局。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沟通协调,尤为重要。在与父母的交流过程中,相互体谅相互学习,若有争吵预兆,尽量控制情绪,沟通协调是关键。而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也能学习到很多知识,很多做人的道理。不是单方面互相否定,也不是在各自的思想观念上渐行渐远。只有好好交流,相互借鉴,学习父母身上的优点,接受父母对你的关爱,才能和家人相处融洽。而另一方面,父母也要接纳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给孩子足够的私人空间,让孩子觉得你尊重他,给他权力自由。

其实在这方面,我父母做的就很到位。虽然会偶尔翻看我的朋友圈,但是我们之间会有相互学习的感情基础,也不会随意翻看我隐私空间。非常尊重我的私人空间,这样我就很容易接受,同时也愿意开放朋友圈。通过和父母微信上的互动,我也感觉受益匪浅。

看待事情不能单方面否定或肯定,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是否添加父母为微信好友的这件事上,也不能一味去研究其利弊。父母与子女的观念,没有孰是孰非,在各自的立场上都是正确的。就看你会不会有效处理这个关系。

微信只是一个沟通平台,是否添加父母为好友决定着你是否愿意与父母交流。但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本身就是建立在交流基础上的。希望你能妥善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尊重各自的思想道德观念,文化基础。无论如何,父母都是最亲的人,最无私的为你付出一切。

微信的界限

750字 高一

在这个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现在,微信成了越来越多中学生主要的聊天工具,但是绝大多数家长却成为了微信“黑名单”中的常客。许多中学生认为添加家长为微信好友让自己很不舒服,有一种被窥视的感觉,而且就算加了家长为好友,自己发的一些内容还是会被家长诘问,但有的学生却表示可以理解家长的做法,并觉得受益匪浅。

笔者认为,中学生有自己的隐私感是一件十分正常的现象。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加他们我好友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用微信做一些不能被家长知道的事,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学生们拥有隐私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作为中学生的一员,笔者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而笔者认为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添加家长为好友或者将其添加进“黑名单”。这涉及隐私权的问题。

虽然中学生仍然未成年,但作为一个具备初级民事行为能力与自主思考能力的独立个体,中学生的隐私权理应得到保护,而微信好友这个问题,看似是个小事,但折射出来的却是一个关于隐私权的大问题。

隐私权是一个人最根本的权利,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隐私权都没有,那还有什么权利可言呢?作为中学生,明确意识到自己的隐私权并有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是非常正确的,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并不代表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是对自己个人领域的保护。

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隐私权是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至于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不得将人的私生活非法公开的权利要求。依据布兰蒂斯和沃伦的定义,隐私权是一种独处的权力。哥伦比亚电子百科全书的定义则是“不被政府、媒体或其他机构、个人无正当理由干涉的独处权。这些都说明了隐私权的重要。

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是在天经地义不过的事了。所以笔者认为微信是否添加家长为好友,实在是中学生自己的权利,而那些成为微信“黑名单”常客的家长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不够重视孩子的隐私权。而我奉劝那些抱怨孩子不加自己微信好友的家长,换一种方式和孩子交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