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清明节到了,大家知道吗,在现代,我们通常是用烧纸,扫墓等方式为逝去的先人表示默哀,但在古代,唐宋时期,清明节被称为黄金周。
唐宋清明的黄金周里,人们都会干些什么呢。在黄金周里,人们除了扫墓以外,还会踏青,踏青便是饮酒,放风筝,插柳,荡秋千,蹴鞠等户外活动,怪不得古时候的人们将这些称之为踏青,没想到竟这么有意思。
然而这并不算什么,在宋代,清明节却过得异常活跃。由于交通不方便,远在异乡的游子都无法回乡扫墓,便访友饮酒,增进情谊。
既然,古时与现代的差别如此之明显,那么吃食自然也就不同。
在清明节,古人所食的美食有很多,直到现在,一些地区仍保留着这些。例如:粽子,欢喜团,枣糕,菠菠粿等。读到这里,你们就可能会发问,粽子不是应到端午节的时候才吃的么?其实啊,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户户裹粽子,即可作坟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 清明粽子稳牢牢。那么,菠菠粿是什么呢?这个啊,是福州民间家家去踏青,上山扫墓时的主味,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
读完这些,你们是不是增长了很多知识?听完美食,会不会垂涟欲滴呢?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要去扫墓,表示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至今,清明节已发展为我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营镇小学六年级:蔡筱筱
相似题目
-
清明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时,我国人民又迎来了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每年的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节日。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学习上让我们战胜困难;在赛场上让我们赢得荣誉;在集体生活中让我们更加团结。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烈士们,你们看到了吗?如今祖国是多么美丽呀!看着自由自在的白鸽,看着美丽的彩虹,看着我们,看着祖国,你们心里应该很心慰吧。在美丽富饶的祖国上,你们用自己的坚强与勇气,用自己的血肉建立了万里长城和新中国啦!很好吧,但是如果你听不见我们的声音,也就随便吧。烈士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尽管如此,我们还在为了帮助人们奋斗当中!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同学们:读书是一条正路,只有用知识把身武装起来,才有资本到社会上闯荡!初一:王金钊800字 四年级
-
清明节清明是一年中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后第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大约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时候,气温骤然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就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在这一天,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这个节气,太阳没有升起之时如果摘下一些柳树的嫩叶,晒干了泡水喝就起着去火消炎的作用(各位可以回家试一试反正气温已经升上去了烘干也简单)。清明还是那个清明,但今年的清明倒于以前的清明有些不同。原因有二。第一个,就是从大的来说,今年没有了往年的雨纷纷的天气和欲断魂的气氛。没有了雨,不仅没有影响到人们,反之,让年轻的一辈有了踏青的机会,让年老的一辈有了登高望远的激情。不下雨就行了吧,还那么热,让我怎么活。洗了一对袜子,连拧都没有拧,直接放在太阳下,只是一个下午就晒干了。第二个,我们没有回家,姥姥和姥爷的墓也没有去,妈妈本来要去的,可后来一到车站也惊呆了,就不打算回家了,只是在家里,用一个大碗盛了一满碗的饺子放在那里等了两个小时,然后我和妈妈分着吃了。都已经凉了,可妈妈说,这里面可是有着你姥姥姥爷的祝福哦!唉,没办法谁叫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还是吃了吧!清明节自然是有好处的,电影院的鬼片全部半价,就连那机器的鬼屋,那些鬼们好像也更亢奋了呢。走进去满耳朵都是尖叫声,觉得恐怖的叫得更大声,不觉得恐怖的,也大叫,为什么?气氛,营造一种气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600字 记叙文
-
清明节清明节_小学清明节手抄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清明节_小学清明节手抄报200字 小学
-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清明即将到来之际,老天爷放了太阳几天的假。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明清以来有“吃清明团”,“送百虫”,“水嬉”等风俗。由于清明和“聪明”谐音故又称“聪明节”我们江南这一代还有此日生子最佳的说法。而我首次经历清明节是在外公去世后的那年。记得离清明节还有段日子就见外婆在里里外外的忙碌了,还总能看见她手里拿着一方块一方块的银色纸张在不停的折,看着那折的像小船一样的东西还偷偷地藏起了几只。后来知道那叫纸钱。因为从没有过过清明节所以还真期待那天的到来。终于要去扫墓了,看着外婆准备的一大堆东西:什么碗筷,酒水,糕点,饭菜,水果,香烛,还有好几大袋的纸钱,我还傻乎乎地问外婆要到哪去摆酒席。这些东西挤满了外婆,爸妈的双手和肩膀就连小小的我手里也没落空。在车站上我们护着东西拼命的挤上公共车向墓地出发。在拥挤不堪的车里我被挤得眼泪都差点掉出来。好不容易下了车还要坐人力车才到墓地。在墓地,外婆真的像摆盛宴一样把带的东西一样样摆弄好,还要我们每个人敬酒磕头。在长长的一番仪式后就是点燃纸钱给地下的外公用。那里的人都做着相同的事情。交织的烟雾弥漫了那里的天空,呛的我又差点流泪。在外公去世后的第二个清明节,我早已没有了那份期待,而是担心是不是又要像去年一样“遭罪”。可奇怪的是这次我没看见外婆前前后后忙碌的身影。到了扫墓那天也只有外婆手里的一点水果和一束鲜花了。坐在爸爸开的车里我问外婆今年怎么了?外婆说:“去年我们要挤公车扫墓,今年我们开私家车扫墓,这说明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当然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文明祭祀,带那么多东西既浪费财物又把墓地弄得乌烟瘴气,破坏了环境”。听着这些话从一个老人家嘴里说出来,让我真的感到国家这60年来的发展和进步。虽然我没能和共和国一同成长,我的年龄相对于60周岁的共和国来说只能算是个小字辈,但我也看到了神舟上天,看到了嫦娥一号。西气东输已成现实,南水北调也不再是神话。奥运圣火登上珠峰,各国健儿汇聚北京。这一切的一切都验证了外婆所说的“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相信长眠于地下的外公虽然看不到这一切,但一定感受到了这一切。他一定跟我们一样热爱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现在的清明节,我已经可以代表全家通过网络为外公送上鲜花,写下祝福,寄上我们对他的深深思念。900字 高中 记叙文
-
清明节一座东方繁华古城——丽江!她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一角,她古老的东巴文化更是一块令中外赞叹的神秘瑰宝。为了领略这繁华,这不,全家人在清明假期,出发来到了美丽的云南——丽江。走在丽江的大街小巷里,无时无刻都不体现着纯朴风土民情,黑瓦白墙显出宁静而娴雅的气息,那房前屋后,一条条涓涓的河畔在向路人倾心,水中的雍贵的锦鲤在”扑通“跳跃,溅起的水花是多么活泼!你若走在这小巷中,路旁不是高大的槐树,也不是华贵的樱树,而是那依依多情的杨柳。虽说是冬,可那绿意也忍不住弥漫了整个小镇。小镇不仅景美,人也美。颜色鲜艳的服饰让人的眼睛焕然一新。那银饰金镯,无不在显示富贵。街边阵阵传来吆喝声,会让你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观赏一二。香酥可口的鲜花饼,奔放豪迈的蒙古鼓,风情浓郁的本土服饰……丽江的特色让我如数家珍,叹为观止!夜幕的丽江更美,可谓是”不夜之都“,熙攘嘈杂的人群挤在了丽江古城,五彩缤纷的霓虹绽满了大地,开满了丽江。漫步于这石板小路间,仿佛这每一砖,每一瓦都饱受风霜,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反复抚摸着这斑驳的古城石墙,顿感之岁月的沧桑,更显露着这古城神秘的气息,以及数千年来丽江这片渔水人家的生息繁衍……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个多么怡人动情的地方啊,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卧在船头,那清秀迷人的面孔让世人赞叹流恋!550字 初中
相关推荐
-
清明节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亲爱的爷爷。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孙女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么不让孙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爷爷的清明节连天都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爱孙女的爷爷怎么就在也不回来了。透过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还有那无人采摘的碧绿的青蓬。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爷爷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蓝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哪个紧随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爷爷吗,他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爷爷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唠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没有看出爷爷眼中的忧伤,爷爷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孩的快乐。今天,我们去了革命烈士博物馆参观。我们最先看到的是矗立在门口的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只见他胸前抱着一根大木头,一脸的坚毅。周老师告诉我们:当年,蔡永祥叔叔是守卫大桥的战士,有一天值勤时发现前方铁轨上横卧着一根大圆木,眼见着火车越来越近,蔡永祥叔叔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抱起大木头往外冲,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列火车呼啸而来……蔡永祥叔叔就这样牺牲了。接下来就是献白花的时刻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前献上了一朵我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最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陈列馆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位烈士是胡连芳和方平。胡连芳:建德乾潭镇仇村人。1996年4月23日中午,塘孔村发生火灾,胡连芳为抢救财产牺牲。方平:1988年6月7日下午,方平听到救命声,跑去一看是同班同学在深潭中,方平不顾一切下水救人,因年小体弱,不幸牺牲,年仅十一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多做好人好事!知道无奈的离开人世。爷爷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9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清明节清明,是一个充满哀思的日子。每每这时,心里总燃起一丝莫名的哀愁。这天,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东方老人的烟斗冒出一阵阵灰蒙蒙的轻烟,愈来愈浓,直到把人们的视线遮住。细雨像是映衬了清明人们的愁情,对家人的思念更像是一股风让人们的愁情起伏不定。浓浓的思念更是把我的思绪扯回过去。那时,一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带着一个扎着小马辫的小孙女向一个小山坡走去。小山坡上长满了茂盛翠绿的草,在那可以俯视辽阔无边的稻田,可以嗅到一阵阵稻香,可以看到披着白纱的蓝仙子。坡上风较大,放风筝正是好时宜,我和爷爷一起去放风筝。当那只蓝风筝再次飞上蓝天时,他好似孩童般高呼“哦!飞起来喽”,蓝风筝和纯净的蓝天几乎融为一体。我牵这风筝跑,叫着,喊着,笑着,他正坐在大理石椅上凝眸着这个快乐的小孙女,谁又会发现那满带幸福的眼帘悄悄闪过一丝哀愁?风儿继续大口大口的喘着气,风筝愈飞愈高,好像要穿过云层去看一看浩瀚的宇宙……现在,我仿佛还置身在这嫩绿的小草上,看着那个慈祥的,微笑着的老人,向着小山坡跑去。至今,墓碑上的您映容并貌,还保留着孩童般天真的微笑。纯净的天空已随着时间的长河远去,可您搭上了末班车还会回来吗?我就在您跟前,可我们已是两个世界的人,我不会哭泣,我会开开心心的,让您看到一个光彩照人的大孙女,您在下面会安心吧!就让着绵绵细雨代替我的眼泪,让它洗去您身上的尘埃,刷新您的面容,带着我深深的思念与祈祷向您问候。爷爷,我相信,我们的新年可以超越一切,就让我们彼此的祝福,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按装一个信箱,让我们的祝福信相互传递吧!600字 初一 记叙文
-
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旧时,北京人多在清明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戴柳]清明戴柳,有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者,也有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者,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头髻者。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清明,“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民间谚语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来世变猪狗。”说明戴柳有辟邪功用。清明戴柳之俗遍见各地。清光绪二年《怀安县志》:清明,“插柳于门,男女亦各戴之。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清朝插柳戴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纪年华之义,有所谓清明插柳“纪年华”,“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这种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宋代将男女成年行冠礼的时间统一定在“寒食”节,而不论生时年月,“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梦梁录》)戴柳即为成年标志。据此,后世便有“纪年华”之遗俗,并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习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象征青春之义。时值春季妇女戴柳,则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俗。据宋朝史籍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人们带着食物,来到郊野,投向大自然。宋代踏青之风盛行,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远足的热闹情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蹴鞠]“鞠”是一种皮球。“蹴鞠”为用足去踢球,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据《说苑》记载,相传为黄帝发明,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鞠”在战国时代已开始流行。其时的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唐代用动物的膀胱为球胆,内中充气,增加了球的弹性,可拳打脚踢。大约在汉代有了蹴鞠的专著《蹴鞠经》。唐宋时出现蹴鞠的专门组织球会“圆社”。杜甫“十年蹴鞠将雏运,万里秋千习俗同”的诗句说明在唐朝时,清明蹴鞠已十分兴盛。唐人仲无颜在《气球赋》中描写了时人足球赛的情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弛突喧闹,或略地以丸走,乍陵空似月圆”。当时的球赛有两人对踢的“白打”,即以踢的花样和次数多少决定胜负;亦有三人踢的“官场”。到了宋代,开始使用球门,同时有了评判胜负的裁判员,此为现代足球的前身。蹴鞠不仅在民间十分流行,在宫内亦然。韦庄在《长安清明》中说:“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王建在《宫词》中亦说:“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中“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的诗句,说明除了民间和宫延,军队中亦开展踢球活动。据说唐僖宗非常喜欢踢球,他曾对俳优石野猪夸口说:“腾若步打进士,当得状元”。宋徽宗也非常喜欢蹴鞠,高俅之所以深得徽宗宠信,并被封为太慰,就是因为他“踢得好脚气球”。[斗鸡]斗鸡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早在春秋时就相当流行,传承至唐代,风靡一时,并形成了主要于清明时斗鸡的习俗。唐玄宗在即位前就十分喜爱斗鸡活动,待他即位以后,在宫中专门修建了鸡坊,选养了千余只“金毫铁距、高冠昂尾”的雄鸡,并派五百小儿专门负责训养。皇帝如此,达官显贵争先效仿。许多人为此不惜重金,以至倾家荡产。由于斗鸡之风大兴,城中男女均事斗鸡,贫寒者无资购鸡,便以玩假鸡为乐。传说唐玄宗在一次出游途中,遇一小儿贾昌玩木鸡。玄宗将小儿召入宫中,使其在鸡坊训养雄鸡。因贾昌训养有方,深得玄宗赏识,遂“金帛之赐,日到其家”。贾昌在当时号称“神鸡童”,社会地位日变。他的父亲去世时,唐玄宗下令“县令为葬器丧车”。时人有诗讽刺说:“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关于斗鸡的记载,早期可见于《战国策.齐策》、《左传》、《史记》等书。《三辅黄图》记载汉长乐宫有斗鸡台。汉画像石、画像砖有屡见不鲜的斗鸡图。唐杜淹在《吟寒食斗鸡应秦王教》中对斗鸡的场面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寒食东郊道,扬鞴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1200字以上 初一 抒情散文
-
清明节微微清风,吹来清明的悠悠寂寥,今年,要怀着怎样的心,去祭扫。幼时,爷爷对我:“烈士的心是炙热的,感动这一代又一代的子孙。”我问爷爷:“烈士是什么。”爷爷说:“烈士是为我们开辟光明大道的人,是无畏的英雄。”哦,烈士是英雄……我默念着。直到我上了小学,去祭扫烈士墓时,是夏天,烈日炎炎么,可烈士会怎么面对呢?无畏么。可我明明是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也不想再走了。耳边又回荡起爷爷的话语:“当烈士倒下时,不会再站起来,因为不可能站起来,只要有能力站着,就不会倒下。这是烈士的信念!”我想,这是怎样沉重,背负着信念的压力。我硬挺着来到烈士碑前,耀眼的太阳照在烈士碑上,很庄严,很庄严的……“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耳边传来的是教师铿锵有力的致辞,我的心也忽然间沉重了,是烈士的威慑力么?不是的。是他们的那炽热的心感染着我,多少年长眠在地下,他的信念感染着我,不屈的信念,宁死不屈的信念啊!于是我的心,在惆怅之中荡漾了……又是清明,我们循着历代鸿山人的足迹走到了现在。今年,我已升入了初中,再次去扫墓时,又是怀着别样的心啊,带来的是别样的苍茫,也少了些沉重。我想起了我的小舅,那朴实善良的小舅,他一生没做过坏事,我舍不得他,也离不开他。可他偏偏就走了,走得那么干脆,走得那么坦然,我还有那么多的话没对他讲。母亲告诉我,不能在外婆面前哭,怕她伤心。我在角落里哭,但哭得越伤心,就越难忘记,或许我永远都不能忘记。今年,我打算追逐春天,抛开一切沉重的往事。我要追逐烈士的脚步,学会无畏,学会坚强。既然我忘不了它,就面对它,不怕伤心,不怕沉沦,因为去面对,就不会退缩,就要学会勇敢,像烈士那样无畏,今年,我要开开心心过清明,就去迎接耀眼的光,接受属于我的光明大道,活出不一样的我。今年的清明,我要活出生命,活出精彩,活出属于我的人生!江苏南京第三中学初一:刘德阳7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清明节清明,是一个充满哀思的日子。每每这时,心里总燃起一丝莫名的哀愁。这天,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东方老人的烟斗冒出一阵阵灰蒙蒙的轻烟,愈来愈浓,直到把人们的视线遮住。细雨像是映衬了清明人们的愁情,对家人的思念更像是一股风让人们的愁情起伏不定。浓浓的思念更是把我的思绪扯回过去。那时,一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带着一个扎着小马辫的小孙女向一个小山坡走去。小山坡上长满了茂盛翠绿的草,在那可以俯视辽阔无边的稻田,可以嗅到一阵阵稻香,可以看到披着白纱的蓝仙子。坡上风较大,放风筝正是好时宜,我和爷爷一起去放风筝。当那只蓝风筝再次飞上蓝天时,他好似孩童般高呼“哦!飞起来喽”,蓝风筝和纯净的蓝天几乎融为一体。我牵这风筝跑,叫着,喊着,笑着,他正坐在大理石椅上凝眸着这个快乐的小孙女,谁又会发现那满带幸福的眼帘悄悄闪过一丝哀愁?风儿继续大口大口的喘着气,风筝愈飞愈高,好像要穿过云层去看一看浩瀚的宇宙……现在,我仿佛还置身在这嫩绿的小草上,看着那个慈祥的,微笑着的老人,向着小山坡跑去。至今,墓碑上的您映容并貌,还保留着孩童般天真的微笑。纯净的天空已随着时间的长河远去,可您搭上了末班车还会回来吗?我就在您跟前,可我们已是两个世界的人,我不会哭泣,我会开开心心的,让您看到一个光彩照人的大孙女,您在下面会安心吧!就让着绵绵细雨代替我的眼泪,让它洗去您身上的尘埃,刷新您的面容,带着我深深的思念与祈祷向您问候。爷爷,我相信,我们的新年可以超越一切,就让我们彼此的祝福,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按装一个信箱,让我们的祝福信相互传递吧!玉林市七中初一:党雪铭6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有感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我认为,我们现在仍然要看重这种形式,而且绝对不能丢掉这种形式,每当新的生命茁壮成长的时候,我们要让他们记住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耻辱感,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扫墓这种形式必须进行到底。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深刻的,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肤浅的,当日本人的靖国神社再一次直刺中国人的灵魂的时候,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不得不遭到质疑:扫墓难道仅仅是形式吗?不,它是一个民族的血痛。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9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清明节遐思“每年清明,你回家做什么?”“扫墓咯!”“扫墓?那是怎样扫啊?”“怎么扫墓?不就是放祭品、烧纸钱、放鞭炮,再跪在祖先的坟前拜拜和求得他们的保佑呗!”“求保佑?求什么保佑?”“还能求什么?做生意的求生意兴隆,读书的求成绩好,做官的求步步高升,小孩子求快高长大嘛!这都不会?”“就这样?还有吗?”“没了!”“……自私!”自私?是的,我想是的很自私。为何?为何?为何呢?每一个人都跪在祖先坟前求他保佑自己,却没有一个人好好站在坟前问问先人在另外一个世界过得如何。虽然这些问候他们不会知道,他亦不会从坟冢中跳出来告诉你;但是这么做,起码对死去的人表示了自己的尊重和一片心意啊!一年,就这么一天,在这么一天里,我们为何不表示一下对故人的尊重和关怀呢?这么“百求不厌”地索取,不觉得太过分了吗?现在的人都说“死人吃的比活人都好”,可是为什么不想一想原因呢?我想了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死了。是的,因为他们死了。他们活着的时候没能吃上几顿好料,现在他们死了,难道就不能补偿他们一下吗?况且,现在的人,都是心甘情愿的买东西祭奠先人的吗?能有几个人真正怀着“缅怀先人”的心理去扫墓的呢?现在的人们,现在,“清明”对于现代人而言,就是一个任务,一种推脱不掉的责任。这一天必须回去扫墓,好像扫完了,这个任务就完成了,今年的这个责任,也就可以卸下了。可是,这一天的意义,真的就只是这样而已吗?若真如此,那“路上行人欲断魂”从何说起呢?唉,现在的人啊……500字 初一 议论文
-
清明节哀思题记:二0一一年的清明节又来了,它奏响了春天的旋律,象征着绿色的到来,这凄凉的天空——先烈们永远在天堂铸成了不朽的丰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充满无限哀思的清明节里,我来到了烈士纪念碑前,祭奠我们的革命先烈。静默在这高大的英雄纪念碑前,我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左权在枪林弹雨中勇敢的挺进……慢慢地,我热泪盈眶;邱少云在烈火中化作永恒,一切都不能摧毁他坚定的信念,想到这儿,我落下眼泪;黄继光用自己铁打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眼,我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微风拂过,草儿在歌颂他们,小花在怀念他们,翠绿的松柏在为他们谱写一曲曲诗篇,奔腾的长河,为他们高奏气壮山河的凯歌!多少无名的烈士,用自己的血肉保家卫国,染红了革命的旗帜,他们心中,没有严刑逼供,没有恐惧,只有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多少与我同龄的小英雄,在敌人来扫荡时没有想到自己。他们明白自己是中国人;他们明白自己有一颗红色的心;他们明白更明白生命的意义,所以,他们选择了牺牲,因为,他们心中深深地爱着祖国妈妈!我静静地呼吸着每一口空气,感受着心和胸膛一次次有力的撞击。啊!烈士们,你们看到了吗?看看到了祖国天空飞翔的和平鸽了吗?看到了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了吗?看到了充满朗朗书生的校园吗?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大楼了吗?……我想,你们一定为这一切感到欣慰和自豪吧!你们是我们新一代人的榜样,你们爬雪山,过草地,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向我们诉说着你们不屈,坚强,自信的豪情!烈士们,你们不用担心,我们不会忘记中华民族曾屈辱的历史,更不会让灾难重演,因为是你们的精神永留在我心中!天黑了——你们听到我的感叹了吧!烈士们,太阳穿上金色的礼服为你歌唱!月亮披上银色的舞衣为你舞蹈!爱你们!爱你们!伟大的英灵!不朽!让我对你们的祝福永存在这一天——充满无限哀思的、充满祝福的清明节!7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清明节随想临洮县养正小学四年1班罗文昶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岳麓山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迎门两侧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我心里在默默地说:革命烈士呀!我们来看望你们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幸福,你们安息吧!在烈士墓前,我们在老师的主持下举办了纪念先烈的主题活动,歌声是那么嘹亮,朗诵是那么深情,演奏是那么悦耳,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在心中默默告慰着这些为新中国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他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他们的青春和热血。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镌刻在共和国永恒的丰碑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战争的年代铸就了你们的勇敢与坚强 你也可以投稿,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为祖国奉献的机会。愿你们像那美丽的鲜花,在祖国大地上散发出阵阵芳香,让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店铺充满生机与希望。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我们的祖国母亲增光添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深情的吟唱让我心潮澎湃。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指导老师郭洁6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清明节寄语春去秋来,岁月漫漫,时间的脚步又停留在了这一刻,每当仰望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便记起那些为人民而牺牲的革命英烈们,他们为了建设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在所不辞,甚至把生命都献给了祖国。炮火挡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黑暗也抹杀不了他们对新生活的渴望。现在,他们终于如愿以偿了,中国也因为他们充满了光明!但我们仍要记住这些革命英烈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好好报效祖国,让中国这条腾飞的巨龙永远翱翔在世界的东方!并把那些革命烈士们的爱国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他们!记住他们!200字 初一 议论文
-
[清明节] 清明节清明节的那天,天气阴沉沉的,而且还下着毛毛细雨,路面上特别滑,到处都是小雨点。到了中午,我们穿好衣服,爸爸开着车带着我们到了超市门口,超市人很多,人山人海。人们排着队,来买纸币和菊花准备回家过清明节。不一会儿我们到家了。准备爷爷奶奶一起去祭祖老祖先。当我们一起来到山上,引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墓碑,它们排得非常整齐,就像一座座高大雄伟的山峰。我们拿出一叠叠纸币和一束菊花,用打火机把那一叠叠整整齐齐的纸币点着,火在燃烧中,渐渐地灭了。我们把菊花插在墓碑前,墓扫完了在回家的路途中,看到了一位老爷爷在放羊,羊群好像无边无际的草原绣上了一片白色的大花。在这个忧伤的天气里,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节时雨纷纷,路上行人雨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慢慢爬到了山顶上,看见天空一片阴气重重,到处都有雾。在每个墓碑前都有菊花,这些菊花表示敬仰老祖先。然后,我回头看了看山下,老祖先墓碑前菊花好漂亮啊!清明节呀!真是一年中风景最优美的时候。五年级:刘丹400字 四年级
-
[清明节] 清明节今天,对于我,对于任何人,都是个大日子,今天是清明节,就是上坟烧纸日,所以说今天是个大日子,今天有好多人要忙活起来。早上,我六点起床,叠被子,看书,刷牙洗脸,看书,到七点,妈妈起床了,穿衣服叠被子刷牙洗脸后,做饭,妹妹醒了,我去抱妹妹,爸爸在睡觉,饭做好了,妈妈叫爸爸起床,我把妹妹给妈妈,我洗手吃饭,爸爸把该弄得都弄了,也过来洗手吃饭,妈妈抱着妹妹吃饭,一家人坐在一起,真是一幅合家幸福图。吃完饭后,我和爸爸上爷爷家和爷爷一起上坟烧纸,好家伙,今天上坟的人真多呀!比往年多几十人嘞,我们到了我太太、太爷坟前,放贡品、插香,我用打火机点着了买来的冥币,烧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一不流神,就引发了火灾,虽然火灾发生的很贫繁,但还是小心,烧完了纸,我们要走。忽然,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山上出现了一个老爷爷,大家都很讨厌他,可是我不讨厌他,反而感觉他很可怜,他的衣服又破又薄,如果不是他肚子饿,他才不会拿死人的贡品。坟上完了,我该回家了,再见了。五年级:李嘉鑫400字 四年级
-
清明节在我小的时候,节日对我来说就是放假的日子。但其中有个节日,大人们总要提到扫墓、上坟之类的话,让我觉得怪怪的。后来,我学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我隐隐约约的觉得清明节带着莫名的悲伤。今年,老师给我们讲了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让我真正的认识到了清明节的含义。今年的清明节特别的冷,下午还下起了雪,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几天前班级出的黑板报,主题是“缅怀革命先烈,做新时代好队员”。“杨靖宇、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一连串先烈的名字在我头脑中显现,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给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倡导文明祭扫,我积极响应大队部的号召,通过“网络祭祀”的方式向英烈献花寄语,寄托哀思。我想,今年我才真正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现在似乎理解了妈妈曾经给我读过的一篇有关清明的文章,他说:“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点,用来标注逝去与过往,铭记与传承”。是呀,这一天就是让我们静下心来,用我们的方式感怀前辈的恩德与风范。400字 三年级
-
清明节在这个时候,我们都在心里默默的想着一句诗,那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断落魂”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一种怀念。 这一天,我们将会带来鲜花送给我们唯一的亲人,并给他们烧上纸,来给他们亲人的一种幸福,我们也会在心里想着,让他们在天堂里像我们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我们对他们的祝福。 当我再一次的看到他们的图片时,眼睛里都会涌出一股眼泪,望着他那儿十分严峻的脸,我的心里就一直好难过。就在这一段时间里,鸟儿在树头上唱歌,柳树也跟随着鸟儿的歌唱长出了绿绿的头发,也震动了小草,小草似乎也想探出头来听听鸟的歌唱,一切都活了。 菜籽花披着她那黄色的衣裳一大片一大片,似乎像给天上的蓝天照照它们有多漂亮,到处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色,这是一个充满营养的节日,也是一个对亲人怀念的节日,让我们在这个季节里,给他们带来一些快乐吧! 我们也要保护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让自己每一天都结结实实,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做一个了不起的人!400字 五年级 写景
-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四月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今年的清明节是我过得最特别的节日。早晨,洗漱好,我与阿姨上了车,开始向山脚下前进。在车上时,我看着窗外的风景像影视片一样倒退,内心很是激动,因为这是我十三年来第一个回家扫墓的清明节。终于,目的地到了。我们开始爬山,后来在一座墓前停下。这座墓的主人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先用扫把将墓上的枯枝野草清理干净,再摆上一些水果和一束鲜花。阿姨还对墓碑的主人说了一些话。扫墓结束后,我们来到大姨家吃晚饭。结果来得太早了,饭还没做好。我来到厨房,看大姨她们在做一种食物。大姨说那叫清明饼,只有在清明节的时候才会做。我看大姨怎么做清明饼,大姨跟我介绍说先是把米粉和绵叶放在一起,然后和成面团,再一个个包上馅儿,最后放在锅里蒸熟……不久一个个绿色的清明饼出炉了,一口咬下去,有野草的清香,也有糯米粉的QQ弹,真好吃。品尝着清明饼,我感觉到了清明节的特别味道。40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