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陶泥课
今天是我们第一节陶泥课,我到陶泥馆一看,原来有这么多人啊,看来大家都很喜欢上陶泥课啊!
我们开始上课了,我的心情好激动好开心,老师先看我们的动手能力的强弱,然后再给我们分组。我和吴舒同一组,最后老师就告诉我们做陶泥的动作要领,我们按照老师说的开始行动起来,但是怎么都做不好,我心想做陶泥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
老师看到我们一个个疑惑的眼神,便又重新一步一步详细的讲了起来。比如说:做的时候要把陶泥放在陶磐的中间,可千万不能放偏了,还有在拨陶泥的时候不能太使劲儿,太使劲儿了陶泥会断的,我们在操作的时候要湿着手按,就像这样的小细节老师还说了很多。听完老师的详细讲解之后,我们一个个的又认真的按照老师说的仔细的做了起来。到最后,我们真的成功了。看到了自己的成品,心想着不管这件事情一开始又多困难,只要我们一步一步认真的去做就会获得成功。
给我一份自信
“明天有个数学竞赛,谁想去参加?”老师总是这样,爱吊人胃口。“我,去!”他在这种场合下总是第一个举手,第一个喊出他的名字。他就是我,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孩。望着这么自信的我,我可太奇怪了,于是,我的思绪非到了过去的殿堂……
那是一个热的让人想脱掉全身衣服的夏天。老师还是在问谁愿意去参加数学竞赛。那时的我极其胆小,甚至胆小如鼠,肯定不会那么轻易的举手。“你去吧!”老师正指着我说道。说的我直冒冷汗,手中的笔掉了下去。我,傻眼了。于是,开始完美自己,找到那份自信,我渴望的自信。
“给我一份自信”,我当着数学老师的面问道。“相信你自己的实力,相信你自己的本事,相信你自己的果断。孩子,自己做出决定,相信你是最优秀的。”数学老师语重心长的说道。哦,我知道了,原来自信就是老师的一片苦心,一些鼓励,一种信任给予的。
“给我一份自信”,我当着母亲的面问道。母亲说:“自信就是自己去做,自己去摘取属于你自己的胜利果实。”哦,我懂得了,自信就是父母的一丝丝教诲,一个永不枯竭的动力的源泉给予的。
“给我一份自信”,我当着全班同学努力喊道。同学们并没有说些什么,而是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而且把友好的眼神集中在我的身上。哦,我明白了,自信就是同学的友谊,忘不了的感情给予的。
自信,以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如今则是信手拈来,唾手可得。自信,似一缕春风吹暖我的心窝;想严冬后的阳光,照射出我心中的一片灿烂;又仿佛是那雨后的彩虹,给予我一张色彩斑斓的面孔。自信,我从此拥有。
“好吧,就你去!”数学老师的又一次肯定将我拉回了现实。此时,我觉得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水又是那么的清,在心中泛起一阵涟漪。我觉得老师、同学是多么的亲切。我觉得拥有自信是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我,去!”
相关推荐
-
第一堂课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特大喜讯,晓玲叮当姐姐下午要到我们学校来作讲座,我们听了开心极了。下午第一堂课下课,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上,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晓玲叮当姐姐来到了讲台上。晓玲叮当姐姐讲了她小时候的故事,一直到讲到她如何当上一名作家,晓玲叮当姐姐告诉了我们三条魔法咒语:第一条是有梦想,有目标;第二条是想象力,无边际;第三条是爱阅读,爱童话。听完了三条魔法咒语,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我要好好学习,多看课外书,长大以后一定也要当一名作家。200字 三年级
-
做陶泥不久前,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南宁游玩。住进了酒店后,爸爸说三祺广场有一家新开的泥娃陶,要带我去做陶泥,听到这消息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第二天,我们早早就起了床,吃过早餐后就赶往三祺广场。进入广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高大上的大厅和电梯,亮堂堂的,整栋大楼共有7层,分别有大型地下停车场、儿童游乐园、服装店、化妆品店、玩具店等等,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来到三楼的泥洼陶店,墙壁的木架里摆放了各种各样的美丽可爱的陶器,有碗、杯子、花盆、花瓶……让人眼花缭乱!据陶泥店的叔叔说,这些漂亮的成品和还未上色的半成品陶器都是好多大、小朋友们来店里亲手制作的。于是我决定做一个花瓶送给妈妈,明年再做一个水杯送给爸爸。开始做陶泥了。陶泥店的叔叔拿来一大坨泥巴、一个小喷水壶和一把小木槌。他告诉我:“先把泥巴压扁,然后再喷点水在泥巴上,把它卷起来,再用力将泥巴摔在桌子上,如果小朋友力气不够,就借助小木槌来拍打,只要反复十几次,让泥巴变软就可以制作出精美的陶器。”听了店员叔叔的话,我就开始动手揉泥。首先,我将陶泥用小木槌压扁,就像擀面一样,接着就在泥上洒上少量的水,卷起来后,使出全身喝奶的劲用小木槌拍打陶泥,最后又用力把它摔在桌子上,经过反复的揉捏捶打后,泥巴变得又松又软。接下来就要开始制作花瓶了,叔叔接来一盆温水,把我叫到转泥盘的座位坐好,把泥巴捏成一个圆球状放在转泥盘中间,启动开关,转盘立即飞快地转动起来,我将双手放入盆中弄湿后,用手轻轻地握着手中的泥,大拇指慢慢往泥中间伸进去,很快就成了一个碗,然后再捧着陶泥慢慢地往上提,4个手指按在外面的瓶身,大拇指轻轻插入瓶口处的同时向外按,接着又继续将瓶身往上提的同时往里压,就这样,瓶颈和瓶口做成了。为了让瓶颈再小一点,瓶身大一点,就双手轻轻扶着瓶颈处往下拉,就这样,花瓶的形状做好了。为了让花瓶更漂亮些,最后,我又用一点泥巴慢慢揉打好了,做成一朵花的样子。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做好了一个精美、漂亮花瓶。爸爸妈妈看了,乐得合不拢嘴。通过第一次做陶泥,使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就能做好每一件事情。800字 三年级
-
做陶泥假期里我学会了一项手艺,那就是做泥猫。这只猫的身体胖胖的,头小小的,它还有一双尖尖的耳朵和一双贼溜溜的眼睛。它的尾巴最为奇特是卷起来的,很可爱。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小猫咪。这么漂亮的猫是怎么做成的呢?很简单。先用三四块泥片叠成一块,再用泥水糊上去,使它们合为一体。接着用大姆指充当‘推土机’,把猫身体粗糙的地方打打滑,这样身体就做好了。做完身体,开始捏猫的头部。用泥搓成一个球,再用两粒黄豆般大小的泥球作为猫的眼睛,轻轻地按在头部的中间,这样眼睛就做好了。接着就是做鼻子。我用小姆指充当‘打洞机’伸进猫鼻子的部位,戳一个小洞,当我拔出‘打洞机的’的时候,这个猫鼻子竟然发出了‘啵’的一声。好像亲嘴一样,真好玩!最后再把准备好的姆指般大小的小泥团放进鼻子的部位。一个圆鼓鼓的猫鼻子诞生了。我用余下的泥片搓成条状,粘在身体下面充当猫腿。再用闲泥条做了条粗壮的尾巴,这尾巴还是向上翘着的,看上去简直就是个神气十足猫将军。做泥猫最难做的要数捏胡须了。我捏的胡须要么一边高一边低,要么一边细一边粗,要么一边长一边短。最后我只能借助尺子,精确地量一下,再比一下,最后好不容易做好了两条大小,粗细,长短对称的胡须。看着我亲手做的泥猫坯,还来不及上色我便双手小心地捧着回家了。做陶艺真有趣!500字 三年级
-
玩陶泥今天,我去上美术课时,老师说:“今天我们要一起玩陶泥,请大家跟我去‘陶泥屋’。”一到陶泥屋我就看到了个盆子,里面装了一个袋子,表面却没有一点陶泥,我就想:这是装陶泥的袋子吗?怎么这样干净?等找到座位时,老师才打开那个干净的袋子,只见袋子里露出了一堆黏糊糊的东西,老师将这些泥分成一坨一坨的发给我们,一人一坨,当发到我手里时,我用手指先碰了碰才开始的,我做了一个蒙古包和一个烧水的炉子,我重点说一说这个烧水的炉子。我先把这一坨泥做成一个圆柱体,将里面掏空,用掏出来的泥做成细条条贴在上面,然后用底下的泥做了一个圆盖子,并用工具在上面雕刻上了一朵花。为了烧水,我把花的中间用工具开了一个大洞,我想:烧水的炉子嘛一定要做个壶,要不然怎么烧水呀!可我想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壶,一个没有盖子的壶。我先做了壶的底部,又做了壶嘴,最后做了壶把。我又想:来点趣味吧!于是我又做了一个水饺,自己想着想着就玩开了!玩陶泥真是太好玩了,但就是太脏了,可我想:只要我玩的开心就行了,比如今天我就玩的很开心,所以我喜欢玩陶泥!450字 三年级 叙事
-
做陶泥今天,我和梁佳欣一起去拱北的“陶一天”做陶泥。一进门,“哇!”好多用陶泥做成的小作品,看得我眼花缭乱。老板让我们挑个自己想制作的作品。我百里挑一的选出了一个Hello。kiti小瓶子。开工了,我抽出了一小部分的陶泥(握起来好柔软呀!)把它压成一个小圆片,当瓶底。围着它在上面绕两条长条形的陶泥,当瓶身。拿来木条,把瓶子里外给抹平。(抹外壁从上往下,抹内壁从下往上。)我一手扶着瓶子,一手小心翼翼地抹着,我屏声息气,瞪大眼睛看,生怕把它给抹碎。不一会儿,就把瓶子抹得很光滑了。这时,一位老师走过来了,拿起我手中的瓶子,用一个像饭勺一样的工具,用力地拍打着。“啪!啪!啪!”我吓坏了:老师啊!你千万不要把我辛辛苦苦做好的瓶子弄坏呀!出乎意料,渐渐地,渐渐地,瓶子从歪七扭八变成了有模有样的,而且既有形又匀称。下一步,就是我最拿手的印图案了。我三下五除二印好了两个小猫图案。然后用锋利的刀,把它的背面刮毛糙,再涂上一层有粘性的陶泥,把它粘在瓶子上。最后我拿来吹风机对着瓶子“呼呼”地吹着。眼见着瓶子由原来的棕色,慢慢地,慢慢地泛白了。三四分钟后,一个朴素的瓶子出炉了……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我亲身体验了做陶泥的乐趣。500字 三年级
-
做陶泥“叮铃铃……”,传来上课的铃声。噢,原来这节课是上“传统文化体验一小时”。我既激动及开心。这次我们是学泥塑。这位给我们讲泥塑的老师姓冯,他面容清秀,十分和蔼。冯老师首先跟我们讲起了泥塑的文化和故事,他讲得通俗易懂,很快就到我们自己动手做陶泥的环节。冯老师吩咐大家都要做一个蝙蝠。过了五分钟,大家还在犹豫,不知从何下手,此时,冯老师说:“不要想着一次就能做好,先把陶泥一块一块放上去,好的陶泥都是改出来的。”我们听到此话后,纷纷开始动起手来,过了十几分钟,我们做的蝙蝠都已经成形了,我看了看袁畅同学的蝙蝠,再看看自己做的蝙蝠,我又修改了起来,再过了五分钟,我终于完成了。冯老师还说到:“这种泥是软陶,把它放进锅里隔水蒸20分钟就会变硬,定型。”冯老师的话刚说完就传来下课的铃声。这次学习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收获了许多。350字 四年级
-
捏泥陶今天上午,我们班组织了户外捏陶泥活动。我和妈妈骑着自行车到玛钢公园捏陶泥。不过,这次不是王老师教我们捏陶泥,另有老师教我们。我们早早地到了玛钢公园,放好书包就开始跟同学们集合照合影。随后,我们来到树木最密集的地方画树木。老师说要写上它的名字和它们各自的特点,并写上自己的姓名和班级。我画了一棵高大、挺直的大槐树。妈妈说,槐花可以入药,治头晕,糖尿病等等。然后我们开始捏陶泥。我先把它摔成正方形然后听和看老师教我们怎么捏成一个井的样子,就算成功了。我小心翼翼地做着,捏出了样子,老师说要捏得一丝没有裂缝。我捏成了,可是里边还有缝隙,我就又仔细地捏了一下给老师看。老师满意地说:“这就可以了,捏下一个去吧!”我高高兴兴地把第二个陶泥捏完,晒干,给老师,等下个星期给我们作品!接下来,我和高泽鑫还去了旁边的射箭场去射箭。我射中了一个,高泽鑫却没射中。他需要继续加油!这个周末过的非常开心,也非常有意义。350字 五年级
-
陶泥脸今天,第一节美术课,老师竟然让我们做陶泥,而且还让我们做泥脸,大家惊喜万分争着从学具袋里拿出陶泥。大家都开始动手了,我拿起工具这儿一刀,那儿一刀,结果一块完好无损的陶泥被我的技术弄得七零八散,于是我决定和周斌津合作。于是我把东西拿到了他那儿,我用刀子切出了一个有模有样的人头,又用刀子刻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眼睛,周斌津在上面花了一个好笑的猪鼻子,让我们哭笑不得,我虽然笑了但我觉得贴一个猪鼻子也可以呀,总之添了一点乐趣。我又拿起小刀在上面添了几根头发,看上去像一个黑人。后来捣事鬼陈侃来了,他拿起我的塑料刀,一眨眼工夫泥脸上出现了两个大洞。我极度生气,后来突然想到了今天上午看到何宇啸书上的书名《宽容是一种美德》,于是我又收下了手中正准备打出去的拳头。于是我和周斌津又做了一个圆头大脑的土著人,我们连忙跑到美术老师那儿,让她给我们的工艺品拍了一张照片。3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一次有意义的陶泥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了纪念八一建党节,我们萧山日报小记者们来到红宝石广场的陶淘乐陶艺中心参加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陶艺活动。今天老师通过一个PPT让我们学习了党旗,党徽,让我们知道了党的威严所在,将党的精神通过我们的陶艺活动再次展现出来,知道陶瓷的由来,及陶和瓷的区别。随后我们每个小记者还自己动手用陶泥做笔筒,首先摔打陶泥赶气泡,用擀面杖等工具做筒底,筒底不能太薄,厚薄应均匀,接着做成泥球及泥条的型式,使笔筒的正身闪亮登场,为了使笔筒更漂亮,我们在笔筒身上镶嵌了党旗,党微,最后用小笔刷加水做了细微的修改,约1个半小时后,小记者们自己亲自动手做的爱心笔筒都完工了。瞧: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方的,有的是三角形的,大家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后续陶艺老师还将为笔筒上釉,烧制等工序,这样才能出一件完整的陶艺作品哦。陶艺工序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奥妙所在,好期待我的小笔筒啊!350字 四年级
-
开学的第一堂课开学了,听着那叮铃铃的响声,就知道这是告别以久的上课预备的铃声,同学们依然是陆陆续续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翻开书本静静地等待着老师来上课,过来许久,老师快步地走进教室,突然,叮叮叮,依然是我大声的叫起立,老师用严肃的眼神看着我们,我们都有点不知所措……开学的第一节课总是那么紧张,我也不例外,我的运气总是那么差,这次老师又让我回答一道难题,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不管那么多了,拼了,看着这道题目,我有点眼熟,哦!这题我做过,太意外了,但我还是很紧张,结结巴巴的讲完了这道题,心里有点懊恼,这题明明会做,为什么还是结结巴巴的呢?也许,是紧张造成的,不过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上的很快乐,也找到了许多乐趣。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一心一意,认真学习,能有一个好成绩,能考一个好中学,所以现在我就要好好学习,向好同学学习放飞梦想!3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