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她牵着我的手900字

成长中她牵着我的手

900字 初一 记叙文

牵着你的手,过小桥流水,听,潺潺水声,流淌希冀;牵着你的手,游世外桃源,感,束束阳光,披洒温暖;牵着你的手,逛桃林梅园,赏,朵朵鲜花,姹紫嫣红!牵着手一切变得很美,很美。这里,我还要为你叙述一个平实的故事——

“哇……”,一声清脆的啼哭划破寂寥的夜,月亮笑了,尽情挥洒清冷的晕圈,任其流泻满地的水银。星星笑了,尽心闪烁明亮的光辉,任其眨巴着大眼睛,快乐着……夜,不再孤独,跳跃着灵动的脉搏。

产房里,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嘤嘤地哭着,一位泪流满面的妈妈微微地笑着,她痛苦着,并快乐着!

轩,已经八个月了,在妈妈怀里,她轻轻呢喃着,声声啼哭着,她的大眼睛直愣愣地望着眼前这个不停对她笑的女人,她明白,这是她亲爱的妈妈。她的小手挥舞着,被妈妈握在满怀母爱的手心里,八个月的她还不会想,只是觉得那双手好温暖,好温暖……

娇阳,炙烤着大地,这个夏天,热的不行!林荫小道上,一位满脸微笑的妈妈,正牵着她刚满2岁的女儿,慢慢地行走,蹒跚学步,轩觉得好累,好奇地盯着妈妈的脸,小嘴噘得高高的,眉头皱的紧紧的,然后咿咿呀呀地嚷嚷,这是她反抗惯用的伎俩。妈妈笑着看她,耐心地说,轩乖!再走一下下就好了,轩,最勇敢了,再坚持一下哦!轩望着漂亮的妈妈,微微地笑了,手心的热已升华成了水,握着妈妈温热的手,她感到很安全,牵着手,她坚持着,她感觉,一种叫做毅力的东西,通过妈妈的手,已灌输到她心上……

九月一日,开学咯!轩,已经五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妈妈早早为轩打扮了一番,她真的美极啦!粉红的蝴蝶结,粉蓝的连衣裙,她很开心呢!与往常一样,出门时,妈妈又牵起了她的手,她感到很习惯,很自然,妈妈的手又柔又滑,又温暖。一路上,牵着妈妈的手,她笑着,跳着,不曾怕过跌倒,她相信,妈妈的手会带给她安全,勇敢!

雪花飘飘洒洒,呵!那个冬天下起了雪。窗外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好美!轩十一岁了,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孩了。她很爱妈妈,望着妈妈斑白的双鬓,她常会心酸的流下泪来,她不曾忘记小时候蹒跚学步,咿咿学语时的幸福。想到这,她开心地笑了,回忆起妈妈牵着她的手,学走路,迎开学,她一阵莫名的感动。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铭记妈妈手上的温暖!此时,一个令她心动的念头在她脑中形成,带上帽子、围巾、手套,她走到妈妈房间,愉快地对妈妈说:妈妈,咱们打雪仗去,说着,她牵起了妈妈的手……

泪,滴落,却也无法打破这温馨的宁静……

指导老师:王秀凤

成长中的“古韵阁”

900字 初二 记叙文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听妈妈讲故事,尤其是《嫦娥奔月》、《牛郎织女》这些中国古代特有的神话,那时候的我认为这些神话比安徒生的《人鱼公主》、《丑小鸭》有趣多了。也许是因为这些从小的熏陶,也许是因为后来偶然的触及,总之,从此我便与中国古代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就在几天前的一节英语课上,我发现谢一直都在走神,一会儿偷翻两眼《刘心武揭密〈红楼梦〉》,一会儿又在桌子上写点什么。下课后,她突然递给我一个小本,说:“快猜猜这是什么?”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首不太押韵的打油诗,居然还是一则谜语。虽然谜面相当简单,一看便知是“毛笔”,但把它写成一首诗也是相当的不易。谢说:“其实也不算难,你也写一首试试。”我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思也写了一首押韵的谜语诗,发现真的不算难,我们的“创作生涯”便由此开始了。

那一天的午休,老师还没有留作业,我和谢便到处搜集词牌和曲牌,语文书、语文读本、谢的手机、我的诺亚舟此时都派上了用场。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原以为难不可言的作诗、作词此时也成了我们课下排谴的方式。就这样从我的《如梦令》到她的《渔家傲》,从我的《蝶恋花》到她的《水调歌头》,我们已经作了将近十首的词。其中,我最满意的便是这首《唐多令》:

尽竹林清幽,

源流水清透。

或悲或喜音如柳。

婉可使鸟蝶翔,

醉其中,

鲛绡透。

惜春暮难留,

却暗洒红豆。

忽而忆起斯物后。

陶醉染及无情花,

无心鸟,

皆知愁。

再后来,我们更加大了难度——作诗。这次作诗可没有以前那么简单,不仅限制为七言律诗,而且规定题目,并且限韵。限韵的意思就是规定每个韵脚的字,这次我们限的是“天、年、弹、颜、叹”,诗的每一句话都要押在与它对应的那个韵上。这回难度增强了不少,可我和谢还是觉得挑战不够,于是我们把各自咏的人的名字暗藏在诗中,就这样,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两首“稀世奇

作”诞生了。她咏的是陈圆圆:

咏红颜

清纱抚琴碧云天,

枉入风尘盼许年。

圆铜引得痴人醉,

蔷薇城阙为君弹。

桃李绽开原自成,

冲冠一怒为红颜。

山海之巅赠满入,

可怜无辜汉永叹。

我咏的是李清照:

咏红颜

桃李纷飞花满天,

亭中相思泪年年。

自幼高堂染书香,

醉酒吟词曲清弹。

忽而人比黄花瘦,

忽而菱镜照愁颜。

侍女不解夫人绪,

惟有孤秀倚篱叹。

如今,我们给自己的诗社取了一个名字“古韵阁”,取“古代文学”和作诗要有“韵味”之意。我与古代文学结下的不解之缘愈来愈深了。相信我在成长中有这样一个“古韵阁”,等我长大后一定会受此影响,生活永远充满诗意!

——来自妃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