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孔子之谈
茫茫时空回转,2010年在梦的逆流下,回到公元前的战国时期,亦是孔孟之道繁盛的诸子百家齐争鸣时期。
在那世外桃源之地,一位仙风道骨,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拈须打坐,语重心长的说着什么。老人对面有上千余人身着素净,通身清一色白色。在全神贯注的说着什么。老人手持一册古书,指着一个学徒问:“由,诲汝,知之乎?”那人应声道:“尊师,吾知乎。”老人闭着眼继续说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牢记尊师教诲。”那人起身鞠了一躬。这,不是孔圣人吗?
“来着何人,此地怎是你撒野之地?”一个人大叫,我一惊,吓得连忙后退三步。“不得无礼!”老人语气平缓,但却严肃万分。“汝是……为何来此地?”我见孔夫子说话了,连身说:“吾是二千年后的人,如今却置身此处,堪奇。欲请教夫子,请问夫子愿否。”老夫子大笑:“哈哈,吾非大慧之才矣。请问。”听到夫子愿回答我,我也放下心来。“敢问夫子,何为乐?”“乐?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夫子的智慧高深莫测,让人不禁感叹。“那,何为省?”省?吾日三省吾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老人一语语惊四座,弟子们不禁大吃一惊。突然在前方打坐的人站起来,问我:“
敢问汝,贫而无谄,富而不骄,何如?”我听了。有些发怔,又突发奇想,“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夫子与我异口同声。“莫非汝与吾心有灵犀?”夫子大惊。“不敢,不敢,吾学士粗浅,不如夫子,何能与夫子心有灵犀。”说完,我继续问:“夫子,何能与朋友交。”“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夫子应答自如。两眉弯成一牙新月。“夫子,汝乃大智,吾不敢比,敢问夫子,何能超越夫子?”汝何意?“夫子笑着问。”“何能知过于夫子,到达才高八斗之境?”“汝乃大智之人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夫子口若悬河,如滔滔江水,哲理也生动,形象为三千弟子惊叹不已。
告别夫子,又回到了现实,见桌上放着那本打开的书《论语》……。
心情
望着那窗外翠绿的大树,
那树上的硕大的枝叶,
那绿绿的高树,
却展示了一个少年的心,
慢慢的领会着丰富的内涵。
看见那快要落山的太阳,
眼见那窗外那绿荫荫树的脱落,
望见那即将逝去的生命,
远见那孤零零的一片
近见这充满孤零零的孤独世界。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凡是人,
一部分都是按照自己的思想
而另一部分是按照别人的思想生活和行动的,
人啊
他,他们虽然心里充满着欢歌笑语,
但他们却浑然不知者所谓的快乐对于世界的价值。
在寂寞中一天一天的成长,
寂寞,就像一条大蛇,
缠住了这贫瘠的灵魂。
这注定要在这孤独的环境中度过着最富裕的一年。
树叶在狂风的摇摆下
强烈的反抗和无助的欢呼
心中燃烧的怒火
以它那熊熊烈火之势
慢慢的
慢慢的向我走来
在这烈焰之中
风成了它的附庸
风啊
我被你吹进到了这天国般的梦境
日日夜夜把我给抛弃
然而天神把我的夜晚点亮了灯火
准别好拿露珠晶莹的泪光
时时刻刻的在尽头等着我
未知的幽冥则是永恒的自由
痛苦的枷链已把我给锁上
尽管我用尽全力
但是
我做不到
天国的城府到底有多深呢
他到底有多深呢
它如万丈深渊
那万丈深渊中的一切事物
则是由痛苦
忧郁
烦心
伤感
四大长老管理
如果人们来到了这里
多愁善感是这里人的代表
伤心痛苦是这里的榜样
心有多伤感
语言就有多美妙
尽管在现实中不想表现
他可能离我们很近,很近
几乎触手可及
但是这所谓的快乐到底是什么
我试图去理解
可是
我感受不到
在人的一生中有多少快乐呢
相关推荐
-
与孔子同行开学以来在柳老师的呼吁和帮助下,吾班有序地进行了每日阅读、积累一句名句的活动。其大都为孔子的舆论,这让我不得不感叹:孔夫子对后人带来了无穷的启迪!此人的舆论中有论学习态度的,有论做人道理的,有论生命意义的,有论君子之见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记得刚开学,本以为自己在班上成绩会很好,不甚骄傲,却不料落败于月考中。心中不服,想必是没发挥好。却在一次次小考中名落孙山,我瞬间变得胆怯起来。后来有位同学与全班交流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家喻户晓、流传至今的名句,令吾豁然开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本领,也都有比我强的地方,虚心学习,才能更好发展。特别是在“强手集中营”的南外,更是不可懈怠,认清自己的本态,与人交流、查漏补缺是进步的最好方式,吾至今才领悟这样的道理,而早在数千年前,孔子早已给了我们启示,他难道不伟大么?“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向有着极好人缘的我,却在新集体中遇到许多麻烦。忆一次长绳训练,我因鞋带松散逃了一次绳,却见某人大声呵斥:“XXX,你太强了,逃绳噢!”周围有起哄的、有安慰我的,我脸都涨红了,心里极不平衡,真想报复她!但那毕竟是一念之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吗?不要责怪他人不了解你,要想想是否理解了他人。事实上,这件事犯错的的确是她,之后我也并没有说一句话,而是一次次认真地练习。在处理这件事上我觉得我的决定是对的。互相排斥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恶果,在这点上我们人人都该向孔子看齐。与孔子结伴,令吾一改不爱操心的本色,愿意接触新的事物,感悟这些贯穿时代的哲句。与孔子同行的日子,是一段蜕变的过程,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我与孔子对话昨晚,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回到了春秋时代,看见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数不清的地摊、小贩……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孔子学堂”走一趟,亲自侦察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不是真像书上写的一样。我从小贩那儿借了一双布鞋、一件破烂的衣服,又买了一长串香肠,问了路,便一路小跑了去。这时正是下午第6个时辰,不上课,学府里无声无息的。孔子正在竹林里专心地读书呢!我深深地鞠了个躬,叫道:“孔先生!请收下我吧!”我哭着说,“我叫眨?以谏缴虾芷?У牡胤剑?夷锊〉乖诖采希?盖滓蛘秸馈孔子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我把一串香肠给他做学费,孔子便很乐意地收下了我。第二天一早,孔子还在读书,我不想打扰他,便藏在一棵大竹子后面。上课时间到了,学生们被孔子安顿在座位上,这时,我忍不住“嘿嘿……”地笑了一声,孔子发现了,便把我介绍给了大家。下课时,学生们散布在竹林里歇息,我问孔子:“孔先生,颜回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颜回的信用好极了,我不及他。”我接着问:“那么子路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子路的勇敢,远近驰名,我不及他。”我再问:“那么子张又怎么样?”孔子对我说:“子张严谨庄重,我不及他。”我越听越糊涂,忍不住问:“您说得可真叫我迷惑,既然他们比您还要好,为什么还要您来教他们呢?”孔先生亲切地告诉我:“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路很勇敢,但谦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三个学生各有优点,但是还要不断地学习啊……哦,对了,我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我听了深深地点了点头,我明白这也是孔先生对我这个新学生的教诲啊。又上课了,我满怀敬意地望着孔先生……突然姥姥的叫声打断了我的美梦,多么有趣的梦啊!我说:“姥姥,我正和孔子对话呢!”800字 六年级 书信
-
我与孔子见面我坐上时空机,穿越时空,来到了春秋时代。我从时空机中走了出来,按了一下“缩形“按钮,时空机就马上变小了。我拿起一个望远镜对着四周东张西望,突然我发现一个老师带着几个学生正在讲课,我仔细一看,“呀!是孔子和他的几个学生正在讨论问题。“我非常惊讶地喊了起来。我很敬佩孔子也非常想知道孔子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我刚想要坐上时空机飞往孔子小时候的世界,可又一想:不行,我的时空机的能量只够来回一次,如果我又坐时空机去孔子小时候的世界以后就回不来了。突然,我想到一个好办法,今天刚好子张没有去听课呀!我可以扮成子张的样子去听课,然后再问孔子以前的生活是怎么过的。嗯!就这么定了!于是我扮成子张听孔子讲课。讲完课后,我连忙问孔子:“老师,您能给我讲讲您以前的生活吗?““你想听?““是的,我非常想听。““好吧,你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于是,孔子就认认真真地讲了起来:“我小的时候,家里很贫穷,连吃饭也很困难,更不要说交学费读书了,于是我只能自己学习。经过我十几年的刻苦学习,又去拜访其他有学问的人,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因而人们就称我为教育家了。“听了孔子的话,我忍不住又问:“那您当上教育家后,最想做什么事?“这时孔子捋了捋胡须,笑眯眯地说:“成为教育家后,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让所有的小孩都能上学,学到知识,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孔子的话音刚落,我的时空机就响了起来,表示我该回去了,我连忙变回原形,按下“放大“按钮,时空机又立即变大,我跑到时空机里,依依不舍地回到了现代世界。虽然孔子对我说的话很简短,但让我非常感动。想想自己,家里有那么好的条件,我想学什么,妈妈就让我学什么;我想吃什么,穿什么妈妈就给我买什么,但我却没有能象孔子那样认真学习。而孔子家里那么贫穷,他却经过刻苦学习成为了大教育家。我真应该学习孔子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希望将来我也能成为一个大教育家。700字 六年级 叙事
-
罪过之谈做错了事,种下了罪。阴影长留在心中,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常恐恶果,常悔前因,事事听不进,物物看不清,思绪茫茫然,日子茫茫过。和尚道:说罪过,即罪已过,既过之事,又何必耿耿于怀?睁清双眼,远看前程。罪过之中自有其道理,懂之防为重,已过之事就让其过之,人生如此,抛开往事,专注现况,过去不必忆,未来更明晰。我言:二人之说,意味深长,人生哲理也,其须知。果,如和尚所言,“未来更明晰”。150字 六年级 诗歌
-
人生之谈人生之谈人生如金。要十分珍惜。珍惜事业,珍惜家庭,珍惜自己的才智,珍惜同志间的友谊,这样才能使人生充沛、丰富、凝重。人生如木,要注意长进。要以知识经验为营养,日积月累,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出智慧之果。人生如水,要适应社会,不管是顺境、逆境都要有无坚不克的韧性,有百折不回,奔流到海的精神。人生更要如火,要做成几件事,就得全身心投入、付出、牺牲、燃烧自己,照亮周围。人生还要如土,要永远保持朴实的素质,不要装腔作势,也不要居功自傲、盛气凌人。200字 六年级 写人
-
谈一谈孔子中国历史上有两位最伟在的人物.一位是秦始皇嬴政,另一位是开国领袖毛泽东.如果说秦始皇的诞生奠定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那么毛泽东的诞生则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新的历史规道.秦始皇焚书坑儒,一生不赞成儒家思想,毛泽东"文化大革命"极力地批判反驳孔子,为什么会如此呢?儒家思想植根于中国人心二千余年,如果秦始皇反驳,不赞成那还好说,为什么毛泽东也反对呢?中国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君王都极力地反驳孔子,难道只是历史的巧合.或者说孔子之道确实是蛊惑人心,那既然是蛊惑人心之数,又为何延续至今呢?孔子为什么一会是白脸,一会是黑脸.时而被批斗的一文不什,时而又被放在至圣先知的高位上.同学们要说了,怎么哪么多的为什么,到底要回答那一个呢?实际上我们无须回答,抛杂理陈,直奔主题.只要弄清楚孔子儒家思想的憋端以及好处,所有的为什么就都会迎刃而解.那就这样,我们来深入的来了解一下儒家思想的利与憋.首先我们来来看一下它的好处.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一直为后世的统治者所使用,就说明了这种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读过论语的多少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论语所讲述的主要是一个人与其它形形色色,周围人群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也明确指出了人生而于世应该做些什么,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价什观,人生观.同时也有明确的荣辱观,君子,小人也被划分的一清二楚.这些都还是此要的,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有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本色.这种本色也是它之所以能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汉之前的儒家是复古的,反对秦制,提倡周制.而汉朝的儒家则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形成了适应封建王朝的儒家思想.而宋朝则有程朱理学,现在呢?儒家思相不也正在发展,与各种不同的思想碰撞,融合.我坚信,顺应当今时代潮流的新儒家思想的形成已为时不远.那各位就要说了,那为什么两位无必英明的,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为什么会排斥,批斗儒家思想呢?这也就要论及到儒家思想的弊端了.儒家思想大家都知道,他是在道德上给人们立下各种各样的规矩.怎样学习,什么态度.怎样说话,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规矩不成方园,有规矩是件好事,但是大家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甚至一大群人的思想都被禁锢成一个固定思维时,那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模式化,人与人的思想都一个样.那如何发展,如何进步.思想得不到发和进步,难道你还奢求社会进步.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即有利也有弊.两位伟人反对儒家思想,.是因为特定的历史背景促成的.但总的来说孔子之道是取的,利大于弊.我们当代青少年应积极学习,吸收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同时兼容并包,融合各家各派,各国先进思想,尽快完成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任务。10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孔子》观后感今天,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内容是主讲孔子的一生由鲁国兴盛的国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衰弱到一个四处传教的乞丐,最终又回到鲁国的人生经历,令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惨。孔子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学习孔子高尚,让人深有所思,是的,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个国家重用,但他没有被别的国家用重聘金所动,依然效首鲁国,但最终被叛人挑拨而被赶出鲁国四处传教乞讨,如果;是现在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被视为尊重的人,但是那个战乱的时代,竟然像一个乞丐流落街头,连口饭都吃不上!使人不禁叹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让如此一位圣人堕落……看到孔子在那种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动,在我们这个没有战乱,和平的年代里,拥有孔子这种品行的人几乎已经见不到了,要想学会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也很简单,简单是因为只是捍卫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其实孔子也只是做到了这一点,但难是因为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就要抛弃功名,财物,地位等等,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孔子这样伟大,但我们起码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恶事,在别人看来,我们远没有孔子伟大,但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看了孔子后,我沉思了许久……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孔子社会2500年前,他如水如茶如此淡然如此之波澜不惊。一个不羁的灵魂,一个刚与柔的最佳契合点,塑造了一个万人景仰的孔子,与生俱来的智慧悄然凝集历史上最为壮光的洪流,不断冲击着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心灵——直到2500年之后,他再次给华夏子女掀起了“轩然大波”,他的智慧,穿越时空,给全人类上了一堂最为震撼的课!我想象中的孔子,老态龙钟,须发皆白,他正双目微闭,双手捧书,嘴里碎碎念着什么,时而嘴角微微上扬,时而眉头紧锁。我不知道这样一位孔子是否是于丹心中那个“灰色的孔子”,但我和于丹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让这样一位孔子去链接一个多彩的世界……《论语》凡是中国人必知晓的一部名著。于丹告诉我们,里面并没有多少长篇大论,而更多的则是他日常的话,简短的语言确实最有力的真理所在。因而,我敬佩孔子,敬佩他无时无刻都能做一个学者。真正的学者,不是一个职业代号,而是智慧的体现。孔圣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均是受他滋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实现“仁”为己任,才大有作为!而今社会,每个人都想领教孔子的才智,但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每年每天都有人,虔诚的,同样虚伪的,赶集似的赶往孔庙“汲取知识”。试想,这是多么愚昧的行为?孔子若在世,他定会抚须摇头长叹……若我们心中装着孔子,那么无论是不是孔子亲临授课,那么也无所谓了;若社会心中装着孔子,那么当今盛世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孔子社会”——每个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身奋斗的目标,落实于行动。我们在孔圣人的熏陶下,洗礼下,整个社会,将会向高档次进发!孔子社会。让孔圣人的才智引导这个社会。但,而今不过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感知四时,感知山水,感知风月,感知孔子,做一个圣人,将内心的智慧展示予世界,那么你也将会成为“七十二贤人”之一,而非“闲人之一”也!悟,《论语》……悟,孔子……6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孔子》观后感《孔子》观后感“孔子”——一提起这个名字,就想起了现在正在热映的电影——《孔子》,它没有美国片那么科幻,也不像日本片那么虚假,它只是一部记载着春秋时期的乱世英雄历史巨作。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情节,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在我感觉中,《孔子》这部影片,就像让两千多年前早已逝去的孔子和弟子们,重新回到人们的眼前,让我们来慢慢品味他的儒家思想。在影片当中孔子的聪慧,就像一支冰冷的利箭,穿梭在乱世中。让敌人防不胜防。但是人毕竟也有好人,也有坏人,孔子被绝情地赶出鲁国,艰难地周游列国。这时,他的弟子颜回,抛弃了自己的金钱、地位、名誉、背井离乡与孔子一同流浪。没想到的是他的弟子们居然也效仿颜回的作法,跟随孔子四处流落。弟子们这种爱师甚于自身生命的精神让观众赞叹不已。后来,他们整天饥肠辘辘,吃尽苦头,受尽苦难,但是没有一个人放弃,没有一个人说“不”。甚至只有一碗几块肉的汤,他们也互相推让,他们的坚强和执着更打动了每一个人。直到一天,真正的不幸降临了,这一天他们需渡过一条冰封的江面,在江心处,突然间,冰面崩裂,正驾驶着马车的颜回和一车的竹筒,全都落入了水中。这时,善于游泳的颜回并没有迅速游回岸上,而是一头栽进冰冷的江水,拼命捞起老师的竹筒,一次又一次地从水里抛出竹筒。岸上的孔子和弟子们撕心裂肺地喊着颜回的名字,告诉他快上岸。但是平时总是遵从孔子和同窗们的颜回,这一次没有听从。人的生命是脆落的,在颜回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抱住竹筒,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抛出水面。最钟爱的弟子永远离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绝,他把打捞上岸的颜回紧紧地抱在怀里,在几个小时里,徒劳地自己的体温来温暖着颜回冰冷的遗体……颜回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了儒家的“仁”和“爱”,诠释着“忠”和“孝”。此情此景,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心灵无不为之震撼。颜回的壮举,无时不刻的昭示着们,珍惜知识,崇尚文化。后来,孔子和弟子们,接受鲁公的忏悔,又回到了鲁国。从此孔子与政治隔绝,成了教育家。孔子临终前最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在不同人的心里必定会有不同的见解。《孔子》这部片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一个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身后的苦处。一个中国人若不懂点孔子,即便不说是不合格的中国人,起码是缺乏教育的中国人。”9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孔子的名言人生态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做人格言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礼之用,和为贵。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论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有教无类。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政治格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语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语录·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小不忍则乱大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名言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人能宏道,非道宏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名言·巧言令色,鲜矣仁!·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名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名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名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名句·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名言·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语录·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不学礼,无以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名句·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孔子名句·不迁怒,不二过。·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语录·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名句·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礼之用,和为贵。·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名句·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名言·有教无类。·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语录·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语录·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名句·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孔子名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语录·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不同,不相为谋·“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孔子名言·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言事死如事生·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语录·“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别内外於门,树屏以蔽之。若与邻国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为之,如是,是不知礼·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曰:“《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孔子语录·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孔子名言·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名言·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名句·可妻也,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名句·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亏也·改是,听言信行,更察言观行,发於宰我之昼寝·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後有闻不得并行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语录·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名句·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名句·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犁牛之子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名言·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不有祝?它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孔子名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先劳苦而後得功,此所以为仁·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孔子名句·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名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人能宏道,非道宏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名言·巧言令色,鲜矣仁!·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名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名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名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名句·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名言·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语录·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不学礼,无以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名句·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孔子名句·不迁怒,不二过。·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语录·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名句·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礼之用,和为贵。·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名句·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名言·有教无类。·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语录·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语录·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名句·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孔子名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语录·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不同,不相为谋·“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孔子名言·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言事死如事生·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语录·“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别内外於门,树屏以蔽之。若与邻国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为之,如是,是不知礼·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曰:“《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孔子语录·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孔子名言·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名言·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名句·可妻也,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名句·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亏也·改是,听言信行,更察言观行,发於宰我之昼寝·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後有闻不得并行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语录·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名句·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名句·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犁牛之子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名言·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不有祝?它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孔子名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先劳苦而後得功,此所以为仁·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孔子名句·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名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广东梅州丰顺县第一中学初二:桥记批发部1200字以上 初二 抒情散文
-
孔子最近《百家讲坛》的收示率应该说是挺高的,易中天,纪连海,王立群,于丹这些名师也因此而"一炮走红",给现代社会生活在奔波、忙碌中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嘛,现代人的显着特点就是一个字--懒.每天坐在电视机前就能了解古代名人名家的生活和兴趣,何乐而不为呢?本人对《百家讲坛》也是非常喜爱的,毕竟嘛,老师上课时才不会讲那么多东西呢,而且作为一名理科生,对历史的了解就知之甚少了.平时都没什么什么时间,节目看得也不多,主要就是去年暑假看了看纪连海老师讲的"正说纪晓岚",当时就感觉到纪老师讲得太生动了,即使在困,纪老师都有办法让你笑起来.就那么听了几十分钟,对那一讲的记忆就已经是特别深了.搞得老爸都说,如果这儿有一位这么好的老师,干脆让我读文科算了。说了这么一大堆的废话,似乎真的和写此文的意图没多大的关系,不过终究是本人所想,也算是一个纪念.《于丹<论语>心得》是我在书店里瞎逛时买的,当时就是被封皮上的那画话所打动。初一的时候的第一篇文言文就是《论语十则》,老师介绍孔子时说孔子被尊为孔圣人,当时真的有点不明白,孔子是生活在几千年以前的人了,在他以后还有那么多的名人,为什么偏偏把孔子当作圣人呢?自从看了这本书后,对孔子真的是有一种慕名的敬仰了,觉得孔老夫子的确是非常了不起,在两千年前就能总结出两万多字这么有深度的语言,真的是好了不起啊。读完一小节后就特别地感动,觉得生活中的万象似乎都包纳了进去。在“处世之道”中,孔子说不论是什么不能太过亲密,即使关系再好,到最后也不能好聚好散。凡事都要有个度嘛,如果一旦超过了这个度,离灾难应该说就不远了吧。说了这么多,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看来作文水平真的是有待提高吧。不过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这些书啊。700字 高三 议论文
-
走近孔子当寒风裹挟着大雪,淹没你眼前的世界,你是否畏惧,是否心灰意冷,是否仍坚信自己的力量。 ——题记佛教有轮回之说,所有的相逢都是重逢,所有的离开都是归来,鲁哀公十六年,你走了,却留下了千年不化的哲理。人总会以不同的方式走向生命的尽头,有的人死去了,就意味着永世的寂寞;有的人死去了,却意味着一种永恒和超越。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你的接触更甚,便愈加崇拜你那种对于命运的领悟,人生的豁达,世情的谙熟,社会的了解,从你的所言所行中,感受到常常于不期然间闪烁而出的智慧之光,着实令我们这些后辈于迷蒙中清晰,于混沌中了然,而获益匪浅。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她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那么些人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的过一生,如长沮 ,如桀溺;而夫子你则在纷扰的世俗中,以无所畏惧的姿态尽情地演绎着匡救天下的人生。得知你曾因难以施展抱负后带领颜回,子路等十多名弟子竟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生涯,我不得不心生敬佩。更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一件事情,不管有多难,会不会有结果,这些都不重要,即使失败了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夫子你有别人没有的勇气去解脱束缚的手脚,也有别人没有的胆量去勇敢面对。很多时候,我们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总是在事情开始的时候就畏首畏尾,在事情进行的时候就瞻前顾后。怀才不遇没什么,大不了亲力亲为,躬身上路传大道;梦碎了没什么,大不了再重新做一个。洛克菲勒说: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满了学而无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而不利。所以,怀才不遇的你带着毅力和决心,在教育上获得了永不褪色的成就,也唯有你,仁以为己任,倾尽一生。唯有你,配得上这圣人的称号。700字 高二 记叙文
-
拜孔子拜孔子拜孔子、领红蛋采风活动走进孔子庙复古的大门,一个“装”着各种各样的鲤鱼的大水塘映入眼帘。走过水塘就是人山人海的祠堂,就在这祠堂附近,你总是能看见一些要大一点的孩子,旁边有三四个人在辅导着他们,而他们唯一一件“装饰品”就只有胸前那闪亮的“采访证”。没错,他们就是——小记者,有新闻怎么能少的了他们呢?别忘了,他们可是未来的大记者呀!而旁边的几位则是记者姐姐们和摄影大哥!身为学生记者团里的一员,我也参与了本次活动。拜了孔子,领了红蛋,那就只剩写“开笔石”了。来到排队队伍里,我突然听见一位一年级新生对一位家长说:“妈妈,为什么要写开笔石呢?”只听,那位家长耐心的回答:“写了开笔石,你以后就会把字写得很漂亮,工整的。”那孩子似乎明白了什么:“哦,妈妈,你放心,我上了小学,一定能把字写得很好很好的!”那位家长欣慰的笑了。我也笑了,心里祝福着这些学弟学妹,祝他们有着辉煌的成绩……现在,真正的任务开始了。我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本子和一张采访辅导,开始写着我等一下要采访的问题。写完了问题,我就到处走,寻找着我的目标。终于,我的目光落在了一位小男孩的身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采访,所以有点紧张,我不断的深呼吸,以平衡我的情绪。终于,在记者小吴姐姐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慢慢地接近那个小男孩。到那个小男孩身边了,我发声道:“请问我能采访你一下吗?”那个小男孩转过身来,轻轻地说:“嗯。”显得有些害臊。于是,我便对他进行了采访,不过他害臊,有些问题回答不出来,所以不是很成功。后来,我又找了几个对象,把几个问题都问完整了。采访过后,我才意识到——已经很晚了,我得赶紧回家了。与小吴姐姐道别之后,我就骑着自行车,赶紧回家了。这次的采风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更有经验了,知识面更广了……未来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你们也赶紧到孔子庙里领红蛋吧!福建泉州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五年级:林荣萍700字 五年级 叙事
-
谈书与路路,就是书;书,亦是路。题记《文化苦旅》中抛出一个问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我认为:路,就是书;书,亦是路。一个人外出旅游,行千里,知千里,多了也便成了本书。在书本中徜徉,更深入便是人生领悟,情趣生活。有一个朋友,他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我问他为何如此,他说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奥、法、美、新、马、泰上到俄罗斯,下到南非,东到日本,西到英国,世界各地,几乎都跑了个遍。他告诉我,每次出游,他便会带一个小本子,游览之余,便会写写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去的地方多,感悟自然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也就通透古今中外了。的确如此,行走在各地名胜古迹中,思想便会不自觉的被吸引,流传千史的古典文明到科技发达的时代潮流,浸染了贯穿五千的文化色彩。在游览中,可以通过建筑,看到世界的惊人发展;通过文字,了解古今的兴衰历史。又何尝不是把生活凌驾于文化之上,层层领悟,又层层深入,终能领悟生活之道。可我正值青春求学之时,出游成了奢望,读书便成了我最大的乐趣。在余秋雨老先生的笔墨里,可以赏遍中国之美景,看《我的山河》时,从长城内侧的农耕文明谈到未能熟知的海洋文明。长城北漠,沟通千里商贸的晋商谷底,了解中国古代之文明,理解到的是那源远的令人感叹的兴衰历程。继随着文字去流浪,路过充满野性与热情的撒哈拉,风沙迷蒙了双眼,我的魂仿佛在呼唤,在招引。随着三毛而娓娓道来,我仿佛找到了前世的故乡。犹如梦呓,犹如梵语,云水为文,驼铃阵阵的敦煌,谁仍在反弹着琵琶?那条漫漫的古道,仍旧跃动于唐人的诗篇里,为世人虔诚的吟唱。在这种淋漓的文字中体味的又何尝不是颇丰的人生极乐与哀怨呢?路,就是书;书,亦是路,这是我所推崇的。走过漫江碧透,收获的是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越过字里行间,通透的也就是打破红尘的那点人生境界了罢。700字 初中 叙事
-
孔子归来读后感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最终成了万世师表。一本《论语》,道出了哲理,他的思想,让人们信仰,他成了后世之人开口闭口的“子曰”,他就是孔子。孔子的童年并不幸福,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而更悲伤的是,孔子十七岁时,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去世了。孔子少年时期的艰难困苦,磨练了他坚韧的品格。在少年时期的谋生过程中,他学会了“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且在母亲的引导下,孔子刻苦学习,俨然成为了“小六艺”方面的专家。然而孔子却不以此谋生,因为他有更高的眼光。他认为,应该提倡“大学之道”和“君子儒”。什么是“大学”呢?孔子曾经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孔子说的这段话,诠释了“大学之道”:不为了就业和谋生而学习,这就是“君子儒”。而和“君子儒”相对应的就是“小人儒”,即学习某一专业并以此谋生,又叫“专业儒”。“大学之道”不为就业,不为谋生,而是为了成人,成为君子,为老百姓谋幸福,为国家谋幸福,更为了天下谋幸福。不知不觉中,孔子迎来了自己的知天命之年。“天命”指的是上天的旨意。是否真的有天命?可以认为有,也可以认为没有。我个人认为,天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生在中国,在怎样的家庭里成长,有怎样的父母,怎样的兄弟姐妹,这就是天命。孔子认为,我们应该做到知天命。知天命,包含着三层含义:认识天命、敬畏天命、履行天命。知天命,能给予我们百折不挠地向着远方前进的精神力量。人就是天命。孔子的三千学生,个个精明能干,其中之一的子夏所说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成为了复旦的校训。孔子的著作《论语》被一代又一代人所传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用作者的一句话结尾:从此,孔子,不再仅仅属于春秋时代,他属于千秋万代!700字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