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
当时,那纯洁的白色将孩子们全都镇住了。加上秃鹤一副自信的样子,孩子们别无心思,只是一味默默地注视着。但在仅仅过了两天之后,他们就不再愿意恭敬地看秃鹤了,心里老有将那顶帽子摘下来看一看和摘下那顶帽子再看一看秃鹤的脑袋的欲望。几天看不见秃鹤的脑袋,他们还有点不习惯,觉得那是他们日子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点。
桑桑还不仅仅有那些孩子的一般欲望,他还有他自己的念头:那天,是秃鹤的出现,使他被大家冷落了,他心里一直在生气。
这天下午,秃鹤的同桌在上完下午的第一节课后,终于克制不住地一把将那顶帽子从秃鹤的头上摘了下来。
“哇!”先是一个女孩看到了,叫了起来。
于是无数对目光,象夜间投火的飞蛾,一齐聚到了那颗已几日不见的秃头上。大家就像第一次见到这颗脑袋一样感到新奇。
秃鹤连忙一边用一只手挡住脑袋,一边伸手向同桌叫着:”给我帽子!”
同桌不给,拿了帽子跑了。
秃鹤追过去:”给我!给我!给我帽子!”
同桌等秃鹤快要追上时,将帽子一甩,就见那帽子象只展翅的白鸽飞在了空中,未等秃鹤抢住,早有一个同学爬上课桌先抓住了,秃鹤又去追那个同学,等秃鹤快要追上了,那个同学如法炮制,又一次将那顶白帽甩到了空中。然后是秃鹤四处追赶,白帽就在空中不停地飞翔。这只“白鸽”就成了一只被许多人撵着、失去落脚之地而不得不停一下就立即飞上天空的”白鸽”。
秃鹤苦苦地叫着:”我的帽子!我的帽子!”
帽子又一次地飞到了桑桑的手里。桑桑往自己的头上一戴,在课桌中间东躲西闪地躲避着紧追不舍的秃鹤。桑桑很机灵,秃鹤追不上。等有了段距离,桑桑就掉过头来,将身子搞得笔直,作一个立正举手敬礼的样子,眼看秃鹤一伸手就要夺过帽子了,才又转身跑掉。
后来,桑桑将帽子交给了阿恕,并示意阿恕快一点跑掉。阿恕抓了帽子就跑,秃鹤要追,却被桑桑正好堵在了走道里。等秃鹤另寻空隙追出门时,阿恕已不知藏到什么鬼地方去了。
秃鹤在校园里东一头西一头地找着阿恕:“我的帽子,我的帽子……”脚步越来越慢,越来越小,眼睛里已有了眼泪。
阿恕却早已穿过一片竹林,重又回到了教室。
桑桑对阿恕耳语了几句,阿恕点点头,抓了帽子,从后窗又跑了出去。而这时,桑桑将自己的书包倒空,团成一团,塞到了背心里,从教室里跑出去。见了秃鹤,拍拍鼓鼓的胸前:“帽子在这儿!”转身往田野上跑去。
秃鹤虽然已没有什么力气了,但还是追了过去。
桑桑将秃鹤引出很远。这时,他再回头往校园看,只见阿恕正在爬旗杆,都已爬上去一半了。
秃鹤揪住了桑桑:”我的帽子!”
桑桑说:”我没有拿你的帽子I”
秃鹤依然叫着:”我的帽子!”
”我真的没有拿你的帽子了”
秃鹤就将桑桑扑倒在田埂上:”我的帽子!”他掀起了桑桑的背心,见是一个皱巴巴的书包,打了桑桑一拳二哭了。
桑桑”哎哟”叫唤了一声,却笑了,因为,他看见那顶白色的帽子,已被阿恕戴在了旗杆顶上那个圆溜溜的木疙瘩上。
等秃鹤与桑桑一前一后回到校园时,几乎全校的学生都已到了旗杆下,正用手遮住阳光在仰头看那高高的旗杆顶上的白帽子。当时天空十分地蓝,衬得那顶白帽子异常耀眼。
秃鹤发现了自己的帽子。他推开人群,走到旗杆下,想爬上去将帽子摘下。可是连着试了几次,都只是爬了两三米,就滑跌在地上,倒引得许多人大笑。
秃鹤倚着旗杆,瘫坐着不动了,脑袋歪着,咬着牙,噙着泪。
没有人再笑了,并有人开始离开旗杆。
有风。风吹得那顶白帽子在旗杆顶上微微旋转摆动,好像是一个人在感觉自己的帽子是否已经戴正。
蒋一轮来了,仰头望了望旗杆顶上的帽子,问秃鹤:”是谁干的?”
孩子们都散去了,只剩下阿恕站在那里。
“你干的?”蒋一轮。
阿恕说:”是。”
秃鹤大声叫起来:”不,是桑桑让人干的!”
秃鹤站起来,打算将桑桑指给蒋一轮看,桑桑却一矮身子,躲到树丛里去了。
蒋一轮命令阿恕将帽子摘下还给秃鹤,秃鹤却一把将阿恕摘下的帽子打落在地:”我不要了!”说罢口脖子一梗,直奔桑桑家。进了桑桑家院子,秃鹤仰面朝天,将自己平摆在了院子里。
桑桑的母亲出来问秃鹤怎么了。秃鹤不答,桑桑的母亲只好出来找桑桑。桑桑没有找到,但从其它孩子嘴里问明了情况,就又回到了院子里哄秃鹤:”好陆鹤,你起来,我饶不了他!”
秃鹤不肯起来,泪水分别从两眼的眼角流下来,流到耳根,又一滴一滴落在泥土,把泥土湿了一片。
后来,还是刚从外面回来的桑乔才将秃鹤劝走。
桑桑从学校的树丛里钻出去,又钻到了校外的玉米地里,直到天黑也没有敢回家。母亲也不去呼唤他回家,还对柳柳说:”不准去喊他回家,就让他死在外面!”
起风了,四周除了玉米叶子的沙沙声与水田里的蛙鸣,就再也没有其它声响。
桑桑害怕了。从玉米地里走到田埂上,他遥望着他家那幢草房子里的灯光,知道母亲没有让他回家的意思,很伤感,有点想哭。但没哭,转身朝阿恕家走去。
母亲等了半夜,见桑桑真的不回家,反而在心里急了。嘴里说着不让人去唤桑桑回家,却走到院门口去四处张望。
阿恕的母亲怕桑桑的母亲着急,摸黑来到了桑桑家,说:“桑桑在我家,已吃了饭,和阿恕一起上床睡觉了。”
桑桑的母亲知道桑桑有了下落,心里的火顿时又起来了。对阿恕的母亲说,让桑桑回来睡觉。但当她将桑桑从阿恕的床上叫醒,让他与她一起走出阿恕家,仅仅才两块地远之后,就用手死死揪住了桑桑的耳朵,直揪得桑桑呲牙咧嘴地乱叫。
桑乔早等在路口,说:“现在就去陆鹤家向人家道歉。”
当天夜里,熟睡的秃鹤被父亲叫醒,朦朦胧胧地见到了看上去可怜巴巴的桑桑,并听见桑桑吭哧吭哧地说:”我以后再也不摘你的帽子了……”
草房子
秃鹤没有再戴那顶帽子。秃鹤与大家的对立情绪日益加深。秃鹤换了念头:我就是个秃子,怎么样?!因为有了这个念头,即使冬天来了,他本来是可以顺理成章地与别人一样戴顶棉帽子的,他也不戴。大冬天里,露着一颗一毛不存的光脑袋,谁看了谁都觉得冷。他就这样在寒风里,在雨雪里,顶着光脑袋。他就是要向众人强调他的秃头:我本来就是个秃子,我没有必要瞒人!
这个星期的星期三上午,这一带的五所小学(为一个片),要在一起汇操,并要评出个名次来。这次汇操就在油麻地小学。
油麻地小学从星期一开始,就每天上午拿出两节课的时间来练习方阵、列队、做操。一向重视名誉的桑乔,盯得很紧,并不时地大声吼叫着发脾气。这个形象与平素那个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浑身上下竟无一星灰尘、裤线折得锋利如刀的斯文形象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只要遇到与学校荣誉相关的事情,他就会一改那副斯文的样子,整天在校园里跳上跳下,一见了他不满意的地方,就会朝老师与学生大声地叫喊。他常弄得大家无所适从,要么就弄得大家很不愉快,一个个地消极怠工。这时候,他就独自一人去做那件事,直累得让众人实在过意不去了,又一个个参加了进来。
桑乔是全区有名的校长。
“这次汇操,油麻地小学必须拿第一,哪个班出了问题,哪个班的班主任负责!”桑乔把老师们召集在一起,很严肃地说。
汇操的头一天,桑桑他们班的班主任蒋一轮,将秃鹤叫到办公室,说:“你明天上午就在教室里呆着。”
秃鹤问:“明天上午不是汇操吗?”
蒋一轮说:“你就把地好好扫一扫,地太脏了。”
“不,我要参加汇操。”
“汇操人够了”。
“汇操不是每个人都要参加的吗?”
“说了,你明天就在教室里呆着。”
“为什么?”
蒋一轮用眼睛瞥了一下秃鹤的头。
秃鹤低下头朝办公室外边走。在将要走出办公室时,他用脚将门“咚”地狠踢了一下。
第二天早上,其他四所小学校的学生们,在老师们的严厉监督下,从不同的方向朝油麻地小学的操场鱼贯而入。歌声此起彼伏,在寒冷的冬天,硬是渲染出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
蒋一轮走到教室里,并没有看到秃鹤,就问班上同学:“见到陆鹤没有?”
有同学说:“他在操场的台子上。”
蒋一轮听罢,立即奔到操场,果然见到秃鹤正坐在本是给那些学校的校长们预备下的椅子上。他立即走上那个土台,叫道:“陆鹤”。
秃鹤不回头。
蒋一轮提高了嗓门:“陆鹤”。
秃鹤勉强转过头去,但看了一眼蒋一轮,又把脸转过去朝台下那些来自外校的学生们望。
台下的学生们正朝秃鹤指指点点,并在嘻嘻嘻地笑。
蒋一轮拍了一下秃鹤的肩膀:“走,跟我回教室。”
秃鹤决不让步:“我要参加汇操。”
“你也要参加汇操?”蒋一轮不自觉地在喉咙里笑了一声。
这一声笑刺痛了秃鹤,使秃鹤变得很怪,他站起来,走到台口去,朝下面的同学呲着牙,故意地傻笑。
蒋一轮连忙追到台口:“跟我回教室,你听到没有?”
“我要参加汇操!”
蒋一轮只好说:“好好好,但你现在跟我回教室!”说着,连拖带拉地将他扯下了台。
“我要参加汇操!”
蒋一轮说:“那你必须戴上帽子。”
“我没有帽子。”
“我去给你找帽子。你先站在这里别动。”蒋一轮急忙跑回宿舍,将自己的一顶闲置的棉帽子从箱子里找出来,又匆匆忙忙跑回来给秃鹤戴上了。
秃鹤将棉帽摘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又将棉帽戴上,然后讥讽而又带了点恶毒地一笑,站到了已经集合好的队伍里去了。
汇操开始了,各学校的校长们“一”字坐到了台上,露出一对对自得与挑剔的目光。
各学校都是精心准备好了到油麻地小学来一决雌雄的,一家一家地进行,一家一家都显得纪律严明,一丝不苟。虽说那些孩子限于条件,衣服难免七长八短,或过于肥大又或过于短促,但还是整洁的。低年级的孩子,十有八九,裤子下垂,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当众滑落,在寒冬腊月里露出光腚,但眼睛却是瞪得溜圆,一副认真到家的样子。各家水平相近,外行人不大看得出差异。但那些校长们却很快就在心里写出了分数。
油麻地小学是东道主,最后一家出场。
当第四所小学进行到一半时,桑乔脸上就已露出一丝让人觉察不到的笑容。因为就他所见到的前四家的水平,油麻地小学在这一次的汇操中拿第一,几乎已是囊中取物。桑乔早把油麻地小学吃透了,很清楚地知道它在什么水平上。他不再打算看完人家的表演,却把目光转移开去,望着场外正准备入场、跃跃欲试的油麻地小学的大队伍。桑乔对荣誉是吝啬的,哪怕是一点点小荣誉,他也绝不肯轻易放过。
第四所小学表演一结束,油麻地小学的队伍风风火火迅捷地占领了偌大一个操场。
操场四周种植的都是白杨树。它们在青灰色的天空下,笔直地挺立着。脱尽叶子而只剩下褐色树干之后的白杨,显得更为劲拔。
油麻地小学的表演开始了。一切正常,甚至是超水平发挥。桑乔的笑容已克制不住地流露出来。他有点坐不住了,想站起来为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鼓掌。
当表演进行了大约三分之二,整个过程已进入最后一个高潮时,一直面孔庄严的秃鹤,突然地将头上的帽子摘掉,扔向远处。那是一顶黑帽子,当飞过人头时,让人联想到那是一只遭到枪击的黑乌鸦从空中跌落了下来。这使队伍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紧接着,是场外的人,如久闭黑暗之中忽然一下看见了一盏大放光明的灯火,顿时被秃鹤那颗秃头吸引住了。那时候的孩子上学,年龄参差不齐,秃鹤十岁才进小门,本就比一般孩子高出一头,此时,那颗秃头就显得格外突出。其他孩子都戴着帽子,并且都有一头好头发。而他是寸毛不长,却大光其头。这种戏剧性的效果,很快产生。场外的哄笑,立即淹没了站在台子上喊口令的那个女孩的口令声,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一下子失去了指挥,动作变得凌乱不堪。场外的笑声又很快感染了场内的人,他们也一边做着动作,一边看着秃鹤的头,完全忘记了自己为油麻地小学争得荣誉的重任。先是几个女生笑得四肢发软,把本应做得很结实的动作,做得象檐口飘下来的水一样不成形状。紧接着是几个平素就很不老实的男生趁机将动作做得横七竖八完全地走样。其中的一个男生甚至像打醉拳一般东摇西晃,把几个女生撞得连连躲闪。
桑乔一脸尴尬。
只有秃鹤一人却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全神贯注地做着应该做的动作,简直是滴水不漏。做到跳跃动作时,只见他像装了弹簧一样,在地上轻盈地弹跳。那颗秃头,便在空中一耸一耸。当时,正是明亮的阳光从云罅中斜射下来,犹如一个大舞台上的追光灯正追着那个演员,秃鹤的秃头便在空中闪闪发亮。
桑乔都克制不住地笑了,但他很快把笑凝在脸上。
就这样,秃鹤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
相似题目
-
草房子我看过许多书,有高尔基的《童年》、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曹文轩的《草房子》、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这些经典作品里,要说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是曹文轩写的长篇纯美小说――《草房子》了《草房子》,讲述了在乡下的一个油麻地乡村里发生,一个叫桑桑的主人公在他的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中亲眼目睹或参加了一串串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既催人泪下,又感动人心、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还表现了大人的纠结的情感、还有儿童的天真活泼……比如﹕小学校长乔桑,在儿子生了怪病是展现了父亲的所有柔情;在班长杜小康家陷入困境时桑桑卖掉了自己最心爱的鸽子;纸月在手板仓男孩欺负时桑桑一马当先地勇敢地保护了她……这些故事在作者曹文轩那细腻的笔下栩栩如生的展现了出来,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这是我喜欢的原因之一。读了《草房子》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不能以貌取人,因为别人的一点小毛病就嘲笑他;一个看似不好的东西往往也有优秀、可取之处;面对严厉的惩罚,我们也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在别人陷入困境时,应该学会帮助,更应该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它让我体会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也是我喜欢的原因。在《草房子》那众多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要数《药寮》了。故事中,桑桑得了一种怪病,桑乔万分着急,桑乔背着桑桑到处寻找治病的药方,可是,却一无所获。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破灭以后,桑乔联系上了一位老中医,桑桑在喝下他开的药方后病情好转。在这段时间,桑乔让桑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读了这篇文章,我被桑乔那深深的父爱打动了,它让我懂得了父爱是伟大的,是深藏不露的,我以后一定要孝顺养育我的父母!《草房子》像一位老师,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喜欢这部经典作品!700字 初一 叙事
-
草房子草房子在本学期中,我读了曹文轩写的《草房子》一书,其主要内容是桑桑、秃鹤、纸月、细马、杜小康等五个优秀少年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在《草房子》这本书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人物是秃鹤。他本该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但因为他那颗与众不同的脑袋,而被大家嘲笑。因此,秃鹤变的倔强,自尊心强。但在一次表演上,秃鹤不怕大家嘲笑,扮演了一个坏蛋的角色,为学校增添了荣誉是他又一次融入了这个大集体。是的,秃鹤虽然有着丑陋的外表,但他却有一颗热爱集体的心。因此,曹文轩在描写秃鹤的最后一段中写道:“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在《草房子》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桑桑,桑桑是这本书的小主人公。他调皮、捣蛋,但却赢得了油麻地人上上下下的喜爱,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纸月被别人欺负时,桑桑勇敢的站出来保护纸月,他的勇气令我们钦佩;当秦大奶奶孤单的时候,也是他陪在秦大奶奶的身边,是她不再孤单。桑桑帮助过的人数不胜数,看来,桑桑还是一个善良、勇敢、活泼、可爱的男孩子呀!所以,桑桑赢得了油麻地人上上下下的喜爱。没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在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永久不衰,那就是美。我喜欢这本书。草房子《草房子》的主人公名叫桑桑。桑桑其实就是曹文轩小时候的自己。《草房子》讲的是桑桑有滋有味的六年小学生活。虽然桑桑是校长桑乔的儿子,但是他却是个调皮蛋,常常会做出一些好笑的事情。一个片段令我十分难忘:一天,桑桑想改善一下鸽子们的住处,他看中了家中的碗柜,找来了啊恕,把碗柜改成高级鸽子笼。四条腿没用,砍了;玻璃门没用,敲了;没有隔板,装上去。晚上,母亲看到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的新家时,她把桑桑狠狠地揍了一顿。我最喜欢桑桑,他虽然很调皮,但他的作文写得很好,还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天还蒙蒙亮,桑桑就跑到板仓村,要去解开纸月迟到之谜。刚好碰到绰号“豁嘴大茶壶”的刘一水和他的两个跟屁虫正拿纸月开心呢!这时桑桑站了出来,他要为纸月打抱不平,让纸月先跑走了,自己与刘一水等人干了一架,被打出了鼻血。最后,桑乔校长联系地方政府,对刘一水他们发出最后警告:“如果再有欺负纸月的现象,后果不堪设想!”从此,纸月上学再也没迟到了。从这段故事中我想到了一件事情:以前午自习,我总是东张西望,不会利用时间。但是,我慢慢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午自习开始读书,写作业。。。。。。因此,我还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不写好作业绝不玩。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1200字 初一 读后感
-
草房子桑桑是一个小男孩,他喜欢做出一些夸张的事。而六年的小学生活却让他没齿难忘。在这六年中,他经历了无数感人、又让人生气的时光:这些男女无瑕的真情,同学间天真、活泼、可爱的友情……他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严,顽强、意志……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爱”的小树苗。在我看到第六章的题目,细马时,初次看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一只马的名字,但后来才知道他是邱二爷与邱二妈从邱大爷家带来的、邱大爷最小的儿子。他长的很精神,喜欢笑,十分爱说话.在油麻地小学,他变了,变的孤单,无助,没有人听的懂他满口的江南的口音,他感到一个哑巴才有的压抑.他是那样的可怜、那样的孤单。这使他不想再去油麻地的小学上学,邱二妈买下十只小山羊,让细马去放羊,以此来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经过几次的交谈,使他和桑桑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从此,细马再也不在孤单的'世界里了。他那顽强的品质十分令人敬佩.在这本文章里,有许多令人痛哭、令人笑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秃鹤被老师三翻四次拒绝参加学校的活动时又坚持参加的故事,我觉得秃鹤令我很佩服他,因为同学们被老师拒绝参加活动时不会像秃鹤一样坚持到底的,只会听老师的,甚至还开心得不得了,所以我很佩服秃鹤,我要像他学习学习才行。5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草房子合上《草房子》,抬头望见的不是楼房密集的喧闹小镇,而是那油麻地洒满阳光的草房子,还有那翱翔于屋顶的鸽群……心中很是满足。这部长篇小说叙述了男孩桑桑和家人在油麻地度过的六年生活。在这六年里,这个男孩经历了一个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童年。童年里有飞舞的白鸽、纸月的书包、爸爸的笔记本……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的美丽。成长中有着愉快的童年。男孩桑桑是个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的孩子。在他闲不下来、没事做的时候,他就会去找自己的朋友玩。可是他非常顽皮,独自跑到镇上买了一只鸽子。回到家后还与自己最好的朋友为刚来的鸽子朋友做了一个新家。桑桑在每次遇到不开心都会去找鸽子玩。成长中有着甜蜜的友情。一天,桑桑父亲桑乔的学校门里,来了一个转学生,她的名字叫纸月。得知纸月她家离油麻地有三里路,桑桑疑惑如果走那么远,那么纸月每天上学肯定会迟到。果不其然,纸月迟到不断。让桑桑一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纸月不继续在板仓小学读书呢?于是乎桑乔让桑桑去纸月家里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纸月每天都被板仓小学的几个男生拦住。桑桑立马回去和父亲说明了情况。在桑乔的帮助下,镇里领导联系了板仓小学的校长,教育了那几个男生,帮纸月解了围。成长中有着温暖的亲情。没过多久,桑桑得了一种怪病,脖子上起了一个肿块。父亲带着桑桑四处求医,可是每个医生都说治不好。正在他们一家人濒临绝望的时候,油麻地来了一位郎中。虽然这位郎中不能医治桑桑的病,但是他介绍了一位能帮助桑桑的高人。桑乔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觉得有希望就一定要试试看。他急忙回家拿了钱,立刻背着桑桑上路了。他们步行了三天,好不容易找到了那位郎中。可是老人家年事已高,使得桑乔父子有些不信任。不过都到这儿了,必须还得试一试才行。这位老郎中一看就知道桑桑得的是鼠疮,他马上给桑桑开了药方,让桑桑回家按时吃。一个月后桑桑脖子上的肿块消失了,父亲终于轻松了。读完了《草房子》,我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间充满阳光的草房子,她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纯真无邪,是一切美好的所在,她美得宁静、温馨、悠远,而且永恒。在童年的成长中,我们收获了友情,体会到了亲情。我感恩一切愉快、甜蜜、温暖的点滴,让我精彩地成长。900字
-
草房子1.《草房子》读书笔记很久没有一本书能像《草房子》一样感动我了。我不是一个爱看书的人,因此每每下定决心读本书时,总要煞费苦心仔细挑选,一定要找到一本内容足够吸引我的书,才会开始用心阅读。于是,我总觉得选书就像是择偶一般,只有对胃的那本才能吸引我的目光。然而《草房子》却不是我自觉自愿用心选来的,它是强加在我头上的任务——因为要策划专访作者曹文轩的节目,所以才不得不去翻看他的作品。但这次略带强迫色彩的阅读经历,却是一次美好的体验。《草房子》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是他和女孩纸月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是同班同学杜小康、细马在遭遇不幸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和优雅,是秦大奶奶在生命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是老师蒋一轮与白雀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是桑桑自己在体验死亡时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主人公桑桑所处的时代,我没有经历过,但我能从《草房子》里体悟到那种人与人之间至真至善的情感。《草房子》的架构很独特,全书的主人公虽是桑桑,但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重点描述的人物。整本小说不矫揉造作,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真实动人。作者曹文轩在小说的序中提到: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他说,今天的孩子生存环境和面临的世界的确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生理与心理都起了明显的变化,但他们与昨天的孩子,甚至于与明天的孩子相比都只能是一样的,没有根本的不同。他们能够被感动,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还是那些东西——生离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的确,这些最原本、最质朴的东西,不会受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相反,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的人都会被这些永恒不变的东西打动。2.《草房子》读后感姑姑送给我一本新书,这本书的名字叫《草房子》。它语言优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简直是爱不释手,经常贪婪地看。爸爸妈妈笑着问我:“看了这本,你有什么感想?”我告诉他们,我最喜欢桑桑,他所在的学校叫油麻地小学,教室都是草房子,他是桑校长的儿子。桑桑虽然有些调皮,但是很有想象力。他经常做一些让人觉得生气的奔波事;比如,把碗柜改成鸟窝,把蚊帐当成鱼网等这样的事情。妈妈摸摸我的头发说:“儿子,这一点和你倒是很像啊!”其实,我还知道桑桑的好多事情呢!比如桑桑的同学有陆鹤、纸月、阿恕、杜小康、细马……他们聪明又调皮,经常在野地里玩耍:放羊、喂鸽子、捉迷藏。陆鹤是个秃子,大家都叫他秃鹤,他也无所谓,这种不怕别人嘲笑的精神很可爱。纸月很漂亮,学习优异,字又写得好,但是她没有爸爸,妈妈生下她一个月就自杀了,外婆一手将她养大,外婆去世后,慧思和尚收留了她。我很同情纸月,真想帮助她。杜小康家本是当地最富裕的一家,但是家里出了事,爸爸又生了病,他不得不辍学在家里放鸭子,可是鸭子吃了别人家的鱼,结果船和鸭子都被养鱼人扣押了,后来杜小康只能到学校门口摆地摊了。我真想告诉杜小康的爸爸,劝说他让儿子继续上学,只要有了文化,小康以后肯定能赚到钱。小说还写了桑桑的老师蒋一轮,他是桑桑最喜欢的男老师。桑桑经常帮蒋老师送信给一位叫白雀的姑娘,虽然白雀和蒋老师很相爱,但白雀的父亲坚决反对这桩婚事,白雀最后被逼嫁给了别人,蒋老师很伤心,上课也上不好了。我真希望白雀能嫁给自己爱的人。爸爸问我:“这么多人,你为什么最喜欢桑桑呢?”那是因为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桑桑是一个可爱又仗义的孩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在别人有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社会是一个大家庭,需要你我互相关心,相互帮助。希望像桑桑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看了这部小说,我一直想着油麻地小学,想着桑桑和他的同学们,想着蒋老师、白雀、秦大奶奶……我也真想到油麻地去看看他们!很多晚上,我都梦见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在草房子里读书的情况,能读到《草房子》,能认识桑桑,真幸福啊!1200字以上
相关推荐
-
草房子桑桑是校长桑乔的儿子。桑桑的家就在油麻地小学的校园里,也是一幢草房子。油麻地小学是一色的草房子。十几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规则的,又似乎是没有规则地连成一片。它们分别用作教室、办公室、老师的宿舍或活动室、仓库什么的。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这个校园,原本就是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这一幢一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却很宽敞。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根地皆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这里的富庶人家,都攒下钱来去盖这种房子。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家的选草都严格,房顶都厚。因此,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静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但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桑桑喜欢这些草房子,这既是因为他是草房子里的学生,又是因为他的家也在这草房子里。桑桑就是在这些草房子里、草房子的前后与四面八方来显示自己的,来告诉人们“我就是桑桑”的。桑桑就是桑桑,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这倒不是因为桑桑是校长的儿子,而仅仅只是因为桑桑就是桑桑。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桑桑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的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像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有四层,但每一层都大而无当。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的揍。但桑桑不长记性,仅仅相隔十几天,他又旧病复发。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在心里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但家里却并无一张网。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自己非有一张网不可。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它却分明是一张很不错的网。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了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河两岸的人都到河边上来看,问:“桑桑,那网是用什么做成的?”桑桑回答:“用蚊帐。”桑桑心里想:我不用蚊帐又能用什么呢?两岸的人都乐。女教师温幼菊担忧地说:“桑桑,你又要挨打了。”桑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在两岸那么多有趣的目光注视下,他却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中午,母亲见到竹篮里有两三斤鱼虾,问:“哪来的鱼虾?”桑桑说:“是我打的。”“你打的?”“我打的。”“你用什么打的?”“我就这么打的呗。”母亲忙着要做饭,没心思去仔细考查。中午,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着鱼虾,吃着吃着,母亲又起了疑心:“桑桑,你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借着嘴里正吃着一只大红虾,故意吱吱唔唔地说不清。但母亲放下筷子不吃,等他将那只虾吃完了,又问:“到底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一手托着饭碗,一手抓着筷子,想离开桌子,但母亲用不可违抗的口气说:“你先别走。你说,你用什么打的鱼虾?”桑桑退到了墙角里。小妹妹柳柳坐在椅子上,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虾,一边高兴地不住地摆动着双腿,一边朝桑桑看着:“哥哥用网打的鱼。”母亲问:“他哪来的网?”柳柳说:“用蚊帐做的呗。”母亲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房间里去。过不多一会,母亲又走了出来,对着拔腿已跑的桑桑的后背骂了一声。但母亲并没有追打。晚上,桑桑回来后,母亲也没有打他。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掉了。而摘掉蚊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太阳才一露脸,天地间便弥漫开无形的热气,而当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大路上,偶尔有人走过,都是匆匆的样子,仿佛在这种阳光下一旦呆久了,就会被烧着似的。会游泳与不会游泳的孩子,都被这难忍的炎热逼进了河里。因此,河上到处是喧闹声。桑桑已在水中泡了好几个钟头了,现在他先到岸上来吃个香瓜,打算吃完了再接着下河去。他坐在门坎上一边吃着,一边看着母亲拿了根藤条抽打着挂满了一院子的棉被与棉衣。他知道,这叫“曝伏”,就是在最炎热的伏天里将棉被棉衣拿到太阳光下来晒,只要晒上那么一天,就可以一直到冬天也不会发霉。母亲回屋去了。桑桑吃完瓜,正想再回到河里去,但被突发的奇想留住了。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他记得那回进城,看到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被棉套死死捂着,冰棍反而不溶化。这个念头缠住了他。桑桑这个人,很容易被一些念头所缠住。不远处,纸月正穿过玉米丛中的田埂,上学来了。纸月戴了一顶很好看的凉帽,一路走,一路轻轻地用手抚摸着路边的玉米叶子。那时,玉米正吐着红艳艳的或绿晶晶的穗子。纸月不太像乡下的小女孩,在这样的夏天,她居然还是那么白。她的脸以及被短袖衫和短裤留在外面的胳膊与腿,在玉米丛里一晃一晃地闪着白光。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知道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就走到了院子里。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件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水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立即跑出了院子,跑到了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那时,纸月也已走进了校园。但桑桑装着没有看见她,顺手操了一根竹竿,大模大样地在空地上走。首先发现桑桑的是蒋一轮老师。那时,他正在树荫下的一张竹椅上打盹,觉得空地上似乎有个人在走动,一侧脸,就看见了那样一副打扮的桑桑。他先是不出声地看,终于忍俊不禁,噗哧一声笑出来。随即起来,把老师们一个一个地叫了出来:“你们快来看桑桑。”过一会就要上课了,各年级的学生们正在陆继地走进校园。桑桑为他们制造了一道风景。桑桑经常为人们制造风景。纸月将身子藏在一棵粗壮的梧桐后,探出脸来看着桑桑。桑桑似乎看到了那一对乌溜溜的眼睛,又似乎没有看见。空地周围围了许多人,大家都兴高彩烈地看着。不知是谁“嗷”了一声,随即得到响应,“嗷嗷”声就在这流火的七月天空下面回响不止,并且愈来愈响。桑桑好像受到了一种鼓舞,拖着竹竿,在这块空地上,小疯子一样走起圆场来。过不一会,“嗷嗷”声又转换成很有节奏的“桑桑!桑桑!……”桑桑就越发起劲地走动,还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来。桑桑将这块空地当作了舞台,沉浸在一种荡彻全身的快感里。汗珠爬满了他的脸,汗水流进了他的眼睛,使他睁不开眼睛。睁不开眼睛就睁不开眼睛。他就半闭着双眼打着圆场。或许是因为双眼半闭,或是因为无休止地走圆场,桑桑就有了一种陶醉感,像那回偷喝了父亲的酒之后的感觉一模一样。四周是无数赤着的上身,而中间,却是隆冬季节中一个被棉衣棉裤紧紧包裹的形象。有几个老师一边看,一边在喉咙里咯咯咯地笑,还有几个老师笑得弯下腰去,然后跑进屋里喝口水,润了润笑干了的嗓子。桑桑这回是出尽了风头。正当大家看得如痴如狂时,油麻地小学又出现了一道好风景:秃鹤第一回戴着他父亲给他买的帽子上学来了。不知是谁第一个看到了秃鹤:“你们快看呀,那是谁?”“秃鹤!”“秃鹤!”“是秃鹤!”那时,秃鹤正沿着正对校门的那条路,很有派头地走过来。秃鹤瘦而高,两条长腿看倒也好看,只是稍微细了一点。现在,这两条长腿因穿了短裤,暴露在阳光下。他迈动着这样的腿,像风一般,从田野上荡进了校园。秃鹤光着上身,赤着脚,却戴了一顶帽子──这个形象很生动,又很滑稽。或许是因为人们看桑桑这道风景已看了好一阵,也快接近尾声了,或许是因为秃鹤这个形象更加地绝妙,人们的视线仿佛听到了一个口令,齐刷刷地从桑桑的身上移开,转而来看秃鹤,就把桑桑冷落下了。秃鹤一直走了过来。他见到这么多人在看他,先是有点小小的不自然,但很快就换到了另样的感觉里。他挺着瘦巴巴的胸脯,有节奏地迈着长腿,直朝人群走来。现在最吸引人的就是那顶帽子:雪白的一顶帽子,这样的白,在夏天就显得很稀罕,格外的显眼;很精致的一顶帽子,有优雅的帽舌,有细密而均匀的网眼。它就这样地戴在秃鹤的头上,使秃鹤陡增了几分俊气与光彩。仿佛来了一位贵人,人群自动地闪开。没有一个人再看桑桑。桑桑看到梧桐树后的纸月,也转过身子看秃鹤去了。桑桑仿佛是一枚枣子,被人有滋有味地吃了肉,现在成了一枚无用的枣核被人唾弃在地上。他只好拖着竹竿,尴尬地站到了场外,而现在走进场里来的是潇洒的秃鹤。1200字以上 一年级 记叙文
-
草房子秃鹤没有再戴那顶帽子。秃鹤与大家的对立情绪日益加深。秃鹤换了念头:我就是个秃子,怎么样?!因为有了这个念头,即使冬天来了,他本来是可以顺理成章地与别人一样戴顶棉帽子的,他也不戴。大冬天里,露着一颗一毛不存的光脑袋,谁看了谁都觉得冷。他就这样在寒风里,在雨雪里,顶着光脑袋。他就是要向众人强调他的秃头:我本来就是个秃子,我没有必要瞒人!这个星期的星期三上午,这一带的五所小学(为一个片),要在一起汇操,并要评出个名次来。这次汇操就在油麻地小学。油麻地小学从星期一开始,就每天上午拿出两节课的时间来练习方阵、列队、做操。一向重视名誉的桑乔,盯得很紧,并不时地大声吼叫着发脾气。这个形象与平素那个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浑身上下竟无一星灰尘、裤线折得锋利如刀的斯文形象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只要遇到与学校荣誉相关的事情,他就会一改那副斯文的样子,整天在校园里跳上跳下,一见了他不满意的地方,就会朝老师与学生大声地叫喊。他常弄得大家无所适从,要么就弄得大家很不愉快,一个个地消极怠工。这时候,他就独自一人去做那件事,直累得让众人实在过意不去了,又一个个参加了进来。桑乔是全区有名的校长。 “这次汇操,油麻地小学必须拿第一,哪个班出了问题,哪个班的班主任负责!”桑乔把老师们召集在一起,很严肃地说。汇操的头一天,桑桑他们班的班主任蒋一轮,将秃鹤叫到办公室,说:“你明天上午就在教室里呆着。”秃鹤问:“明天上午不是汇操吗?”蒋一轮说:“你就把地好好扫一扫,地太脏了。”“不,我要参加汇操。”“汇操人够了”。“汇操不是每个人都要参加的吗?”“说了,你明天就在教室里呆着。”“为什么?”蒋一轮用眼睛瞥了一下秃鹤的头。秃鹤低下头朝办公室外边走。在将要走出办公室时,他用脚将门“咚”地狠踢了一下。第二天早上,其他四所小学校的学生们,在老师们的严厉监督下,从不同的方向朝油麻地小学的操场鱼贯而入。歌声此起彼伏,在寒冷的冬天,硬是渲染出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蒋一轮走到教室里,并没有看到秃鹤,就问班上同学:“见到陆鹤没有?”有同学说:“他在操场的台子上。”蒋一轮听罢,立即奔到操场,果然见到秃鹤正坐在本是给那些学校的校长们预备下的椅子上。他立即走上那个土台,叫道:“陆鹤”。秃鹤不回头。蒋一轮提高了嗓门:“陆鹤”。秃鹤勉强转过头去,但看了一眼蒋一轮,又把脸转过去朝台下那些来自外校的学生们望。台下的学生们正朝秃鹤指指点点,并在嘻嘻嘻地笑。蒋一轮拍了一下秃鹤的肩膀:“走,跟我回教室。”秃鹤决不让步:“我要参加汇操。”“你也要参加汇操?”蒋一轮不自觉地在喉咙里笑了一声。这一声笑刺痛了秃鹤,使秃鹤变得很怪,他站起来,走到台口去,朝下面的同学呲着牙,故意地傻笑。蒋一轮连忙追到台口:“跟我回教室,你听到没有?”“我要参加汇操!”蒋一轮只好说:“好好好,但你现在跟我回教室!”说着,连拖带拉地将他扯下了台。“我要参加汇操!”蒋一轮说:“那你必须戴上帽子。”“我没有帽子。”“我去给你找帽子。你先站在这里别动。”蒋一轮急忙跑回宿舍,将自己的一顶闲置的棉帽子从箱子里找出来,又匆匆忙忙跑回来给秃鹤戴上了。秃鹤将棉帽摘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又将棉帽戴上,然后讥讽而又带了点恶毒地一笑,站到了已经集合好的队伍里去了。汇操开始了,各学校的校长们“一”字坐到了台上,露出一对对自得与挑剔的目光。各学校都是精心准备好了到油麻地小学来一决雌雄的,一家一家地进行,一家一家都显得纪律严明,一丝不苟。虽说那些孩子限于条件,衣服难免七长八短,或过于肥大又或过于短促,但还是整洁的。低年级的孩子,十有八九,裤子下垂,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当众滑落,在寒冬腊月里露出光腚,但眼睛却是瞪得溜圆,一副认真到家的样子。各家水平相近,外行人不大看得出差异。但那些校长们却很快就在心里写出了分数。油麻地小学是东道主,最后一家出场。当第四所小学进行到一半时,桑乔脸上就已露出一丝让人觉察不到的笑容。因为就他所见到的前四家的水平,油麻地小学在这一次的汇操中拿第一,几乎已是囊中取物。桑乔早把油麻地小学吃透了,很清楚地知道它在什么水平上。他不再打算看完人家的表演,却把目光转移开去,望着场外正准备入场、跃跃欲试的油麻地小学的大队伍。桑乔对荣誉是吝啬的,哪怕是一点点小荣誉,他也绝不肯轻易放过。第四所小学表演一结束,油麻地小学的队伍风风火火迅捷地占领了偌大一个操场。操场四周种植的都是白杨树。它们在青灰色的天空下,笔直地挺立着。脱尽叶子而只剩下褐色树干之后的白杨,显得更为劲拔。油麻地小学的表演开始了。一切正常,甚至是超水平发挥。桑乔的笑容已克制不住地流露出来。他有点坐不住了,想站起来为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鼓掌。当表演进行了大约三分之二,整个过程已进入最后一个高潮时,一直面孔庄严的秃鹤,突然地将头上的帽子摘掉,扔向远处。那是一顶黑帽子,当飞过人头时,让人联想到那是一只遭到枪击的黑乌鸦从空中跌落了下来。这使队伍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紧接着,是场外的人,如久闭黑暗之中忽然一下看见了一盏大放光明的灯火,顿时被秃鹤那颗秃头吸引住了。那时候的孩子上学,年龄参差不齐,秃鹤十岁才进小门,本就比一般孩子高出一头,此时,那颗秃头就显得格外突出。其他孩子都戴着帽子,并且都有一头好头发。而他是寸毛不长,却大光其头。这种戏剧性的效果,很快产生。场外的哄笑,立即淹没了站在台子上喊口令的那个女孩的口令声,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一下子失去了指挥,动作变得凌乱不堪。场外的笑声又很快感染了场内的人,他们也一边做着动作,一边看着秃鹤的头,完全忘记了自己为油麻地小学争得荣誉的重任。先是几个女生笑得四肢发软,把本应做得很结实的动作,做得象檐口飘下来的水一样不成形状。紧接着是几个平素就很不老实的男生趁机将动作做得横七竖八完全地走样。其中的一个男生甚至像打醉拳一般东摇西晃,把几个女生撞得连连躲闪。桑乔一脸尴尬。只有秃鹤一人却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全神贯注地做着应该做的动作,简直是滴水不漏。做到跳跃动作时,只见他像装了弹簧一样,在地上轻盈地弹跳。那颗秃头,便在空中一耸一耸。当时,正是明亮的阳光从云罅中斜射下来,犹如一个大舞台上的追光灯正追着那个演员,秃鹤的秃头便在空中闪闪发亮。桑乔都克制不住地笑了,但他很快把笑凝在脸上。就这样,秃鹤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1200字以上 一年级 记叙文
-
草房子春节即将来临,油麻地小学接到上头的通知:春节期间,将举行全乡四十三所中小学的文艺汇演。这种汇演,基本上每年一次。油麻地小学自从由桑乔担任校长以来,在每年的大汇演中都能取得好的名次。如今,作为办公室的那幢最大的草房子里,已挂满了在大汇演中获得的奖状。每逢遇到汇演,油麻地小学就不得安宁了。各班级有演出才能的孩子,都被抽调了出来,在临时辟作排练场地的另一幢草房子里,经常成日成夜地排练。那些孩子有时累得睁不开眼睛,桑乔就用鼓槌猛烈地敲打鼓边,大声叫着:“醒醒!醒醒!”于是那些孩子就一边揉着惺忪的眼睛,一边又迷迷糊糊地走上场,想不起台词或说错台词的事常有。说得驴头不对马嘴时,众人就爆笑,而在爆笑声中,那个还未清醒过来的孩子就会清醒过来。桑乔除了大声吼叫,在大多数情况之下,又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能够为油麻地小学争得荣誉的孩子的。其他同学要经常参加学校的劳动,而这些孩子可以不参加。每学期评奖,这些孩子总会因为参加了油麻地小学的文艺宣传队而讨一些便宜。夜里排练结束后,他会让老师们统统出动,将这些孩子一一护送回家。他本人背着孩子走过泥泞的乡村小道或走过被冰雪覆盖的独木小桥,也是常有的事情。桑桑和纸月都是文艺宣传队的。因为是年年争得好名次,因此,对油麻地小学来说,再争得好名次,难度就越来越大了。“今年必须争得小学组第一名!”桑乔把蒋一轮等几个负责文艺宣传队的老师们召到他的办公室,不容商量地说。“没有好本子。”蒋一轮说。“没有好本子,去找好本子。找不到好本子,就自己写出好本子。”桑乔说。蒋一轮去了一趟县城,找到县文化馆,从他的老同学那里取回来一些本子。油麻地小学的策略是:大人的戏,小孩来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桑乔说:“你想想,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戴顶老头帽,叼着一支烟袋,躬着个身子在台上走,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穿一件老大妈的蓝布褂儿,挎着个竹篮子,双手互相扣着在台上走,这本身就是戏。”他让蒋一轮们今年还是坚持这一策略。因此,蒋一轮从县文化宫取回来的,全是大人的戏。他把这些本子看过之后,又交给桑乔看。桑乔看后,又与蒋一轮商量,从中选了两个小戏。其中一个,是桑乔最看得上的,叫《屠桥》。屠桥是个地名。剧情实际上很一般:屠桥这个地方一天来了一连伪军,他们在这里无恶不作,欺压百姓,那天夜里来了新四军,将他们全都堵在了被窝里。桑乔看上这个本子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本子里头有许多让人不得不笑的场面。几个主要角色很快分配好了,新四军队长由杜小康扮演,十八岁的姑娘由纸月扮演,伪军连长由柳三下扮演。蒋一轮刻钢板,将本子印了十几份,都分了下去。下面的环节,无非是背台词、对台词、排练、彩排,直至正式演出。一切都很顺利。杜小康是男孩里头最潇洒、又长得最英俊的,演一身英气的新四军队长,正合适。纸月演那个秀美的有点让人怜爱的小姑娘,让人无话可说,仿佛这个纸月日后真的长成一个十八岁的姑娘时,也就是那样一个姑娘。柳三下演得也不错,一副下流坯子的样子,也演出来了。等到彩排了,蒋一轮才发现一件事没有考虑到:那个伪军连长,在剧本里头是个大秃子。他必须是个秃子,因为里头许多唱词与道白,都要涉及到秃子,甚至剧情都与秃子有关。如果他不是一个秃子,这个剧本也就不成立了。反过来说,这个剧本之所以成立,也正是因为这个连长不是一般的连长,而是一个秃子连长。桑乔这才发现,他当时所看好的这个本子具有令人发笑的效果,原来全在于这个连长是个大秃子。“这怎么办?”蒋一轮问。“不好办。”“就当柳三下是个秃子吧。”“你拉倒吧,他那一头好头发,长得像杂草似的茂盛。他一上台,别人不看他的脸,就光看他的头发了。”桑乔想像着说,“他往台上这么一站,然后把大盖帽一甩,道:‘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蒋一轮“噗哧”笑了。桑乔说:“老办法,去找个猪尿泡套上。”“哪儿去找猪尿泡?”“找屠夫丁四。”“丁四不好说话。”“我去跟他说。”第二天,桑乔就从丁四那里弄来了一个猪尿泡。柳三下闻了闻,眉头皱成一把:“骚!”桑乔说:“不骚,就不叫猪尿泡了。”他拿过猪尿泡来,像一位长官给他的一位立功的下属戴一顶军帽那样,将那个猪尿泡慢慢地套在了柳三下的头上。柳三下顿时成了一个秃子。于是,大家忽然觉得,《屠桥》这个本子在那里熠熠生辉。彩排开始,正演到节骨眼上,猪尿泡爆了,柳三下的黑头发露出一绺来。那形象,笑倒了一片人。桑乔又从丁四那里求得一个猪尿泡,但用了两次,又爆了。“跟丁四再要一个。”蒋一轮说。桑乔说:“好好跟丁四求,他倒也会给的。但,我们不能用猪尿泡了,万一汇演那天,正演到一半,它又爆了呢?”“你是想让柳三下剃个大光头?”“也只有这样了。”蒋一轮对柳三下一说,柳三下立即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头:“那不行,我不能做秃鹤。”仿佛不是要剃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校长说的。”“校长说的也不行。他怎么不让他家桑桑也剃个秃子呢?”“桑桑拉胡琴,他又不是演员。”“反正,我不能剃个秃子。”桑乔来做了半天工作,才将柳三下说通了,但下午上学时,柳三下又反口了:“我爸死活也不干。他说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我怎么能是个秃头呢?”桑乔只好去找柳三下的父亲。柳三下的父亲是这个地方上有名的一个固执人,任你桑乔说得口干舌苦,他也只是一句话:“我家三下,谁也不能动他一根汗毛!”眼看着就要汇演了,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须的秃头而苦恼不堪。“只好不演这个本子了。”桑乔说。“不演,恐怕拿不了第一名,就数这个本子好。”蒋一轮说。“没办法,也只能这样了。”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都很遗憾。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傍晚,孩子们都放学回去了,秃鹤却不走,在校园门口转悠。当他看到桑桑从家里走出来时,连忙过去:“桑桑。”“你还没有回家?”“我马上就回去。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有什么事吗?”“你先别管。你就把这个纸条送给他。”“好吧。”桑桑接过纸条。秃鹤转身离开了校园,不一会工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里。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蒋老师:我可以试一试吗?陆鹤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当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也半天没有说话,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秃鹤从未演过戏。但秃鹤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就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不知是因为秃鹤天生就有演出的才能,还是这个戏在排练时秃鹤也看过,他居然只花一个上午就承担起了角色。在参加汇演的前两天,所有参加汇演的节目,先给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演了一遍,当秃鹤上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孩子们全无一丝恶意。秃鹤要把戏演得更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 小姑娘,快快长,长大了,跟连长,有得吃,有得穿,还有花不完的现大洋……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地旋转着,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秃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接下来,掌声不断。当秃鹤将大盖帽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桑乔又要夺得一个好名次了。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十分强烈。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问谁,谁也不知道秃鹤的去向。“大家立即分头去找。”桑乔说。是桑桑第一个找到了秃鹤。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桑桑一直走到他跟前,在他身边蹲下:“我是来找你的,大家都在找你。”桑桑听到了秃鹤的啜泣声。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他们沿着石阶走了下来,对秃鹤说:“我们回家吧。”桑乔拍了拍他的肩:“走,回家了。”秃鹤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了号啕大哭。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1200字以上 一年级 记叙文
-
草房子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杜小康家有油麻地最高大也最结实的房子。小青砖小青瓦,一看就是用钱堆成的好房子。后三间,左两间,右两间,前面立起一道高墙,连成一个大院。院门两扇,为红色。虽然已多年未上新漆,但那门在擦拭过之后,依然很亮,照得见人影。虽然众人心里都清楚杜小康家是油麻地的首富,但杜小康家的成份却并不太糟糕,因为杜小康家没有一寸土地,杜小康家只开了一月杂货铺。那年定成份,不少人推测,说杜小康家开了几代人的杂货铺,一定敛下不少金钱。但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主动将工作组邀进家中:“你们可以挖地三尺,看我杜家是不是藏金埋银了。我们家也就是有这么几间房子,实在是个空壳。”弄来弄去,杜小康家的成份也难以往高里定。后来,杜小康家照样还开杂货铺,过着油麻地人家望尘莫及的日子。杜家就杜小康一个儿子。油麻地的人见了杜小康在玩泥丸或者爬草垛,常用一种戏谑的口气问:“杜家大少爷,你在干什么?”杜小康不理会,依然玩他的。杜小康个头长得高,比他同龄的孩子高出一头多,但并不胖,脸色红润,很健康,是一个女孩子的脸色。杜小康生在长在油麻地,但杜小康是油麻地的一个例外。杜小康往油麻地孩子群里一站,就能很清楚地与油麻地的孩子们区别开来,象一簸箕黑芝麻中的一粒富有光泽的白芝麻。油麻地的孩子,念书都念到六年级了,都还没有一个有一条皮带的。他们只能用一条线绳来作裤带。而这种裤带很容易打死结。小孩贪玩,又往往非玩得屎到肛门了,尿到门口了,才想起来找厕所。找到了厕所,就想立即解放自己。可是,一着急,把本来的活疙瘩拉成了死结,解也解不开,就楼着肚子在厕所里跺脚乱跳。最后,弯下腰去用牙咬断它,或干脆用削笔的小刀割断了事。也有咬不断的时候,手边又没有刀,免不了将屎尿弄在了裤子里。杜小康才读一年级,就有了一条皮裤带。棕色的,油汪汪的样子,很有韧性,抓住一头,往空中一甩一收,就听见叭的一声脆响。下了课,孩子们你推我操地抢占尿池,力小的,不时地被力大的从台阶上挤落下来。力小的很生气,就顺手给力大的屁股上一拳,力大的就回身来看,差点把尿尿到力小的身上……一片乱哄哄的景象。每逢这时,杜小康远远地在厕所门口站着,等哗哗声渐渐稀落下来,才走进厕所。他往台阶上一站,挺直了身子,左手抓住靠皮带扣的地方,肚皮稍微一收缩,用手拉住皮带头,这么潇洒地一拉,铁栓便从皮带眼里脱落下来,左手再一松,裤子就象一道幕布漂亮地落了下来。杜小康撒尿,绝不看下面,眼睛仰视着天空的鸟或云,或者干脆就那么空空地看。杜小康撒尿时,总有那么几个小孩站在那儿很羡慕地看,把他撒尿时的那副派头吃进脑子,仿佛要努力一辈子记住。油麻地一般人家的小孩,一年四季,实际上只勉强有两季的衣服:一套单衣,一套棉衣。中间没有过渡的衣服,脱了棉衣,就穿单衣,脱了单衣就穿棉衣。因此,到了春天,即使天气已经非常暖和了,但又因为未能暖得可穿单衣,只好将冬天的棉袄硬穿在身上,稍微一折腾,就大汗淋漓,满头满脑门子的汗珠。等坐下来,静下身子与心,身上就冰凉冰凉的。再折腾,又出汗,循环往复,等天气又稍暖了一些,教室里就有一股不好闻的汗酸味。而到了秋天,即使天气已经很凉了,但又因为未凉得可穿棉衣,只好将单衣硬穿在身上,缩着身子去抵抗凉意。那时节,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就见一屋子孩子缩着脖子,露着一张张发乌的小脸。杜小康却有一年四季的衣服。冬季过去,棉袄一脱,就在衬衫外面,加一件不薄不厚的绒衣或毛衣,再穿一件外衣。若天气又暖和一些了,就脱掉了外衣。天气再暖和下去,就脱掉绒衣或毛衣,再重新穿上外衣,直至只穿一件单衣进入夏季。……一年四季,完全可以根据天气的冷暖来增减衣服,来加以很好地调节。因此,一年四季的杜小康,身体都是很舒服的。杜小康不会缩头缩脑地被凉意拴住全部的心思。杜小康身上也没有酸溜溜的汗臭一一杜小康身上,只有一股很清洁的气味。到了严冬,杜小康的形象就最容易让人记住:他上学时,嘴上总戴一个白口罩。那白口罩很大,只露出一对睫毛很长的大眼。远看,他整个的脸,就是一个大白口罩。在油麻地小学,除了温幼菊也戴口罩,就只有他一个人了。杜小康的白口罩总是很白。因为杜小康不只是有一个白口罩。戴着白口罩,穿过寒风肆虐的田野,来到学校时,杜小康看到其它孩子用手捂住随时要呛进寒风的嘴,就会有一种特别的好感觉。他往教室走来了,热气透过口罩,来到寒冷的空气里,就变成清淡的蓝雾,在他眼前飘忽。而当蓝雾飘到他的睫毛与眉毛上,凝起一颗颗清凉的细小的小水珠时,他觉得格外的舒服。进了教室,他在许多目光注视之下,摘下了口罩。说是摘下,还挂在脖子里,只是将它塞到了胸前的衣服里。这时,他的胸前,就会有两道交叉的白线。这在一屋子穿着黑棉袄的孩子中间,就显得十分健康,并非常富有光彩。大约是在杜小康上四年级时,他变得更加与众不同了。因为,他有了一辆自行车。虽然这只不过是一辆旧自行车,但它毕竟是一辆自行车,并且是一辆很完整的自行车。当时的油麻地,几乎没有一辆自行车,即使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也没有一个有自行车的。蒋一轮离家十多里地,星期六下午也只能是步行回家。杜小康其实没有必要骑自行车上学。因为他的家离学校并不远。但杜小康还是愿意骑自行车来上学。最初,他的腿还不够长,只能把腿伸到车杠下,将身体挎在车的一侧,一蹬一蹬地驱动着,样子很滑稽。不久,杜雍和给他将车座放到最矮处,他本来就比别的孩子高,骑上去之后,就可以用脚尖很正常地蹬动它了。他骑着它,在田野间的大路上飞驰,见前面有其他孩子,就将车铃按得叮铃铃一路响。孩子们回头一看,就闪到一边。胆小怕轧的,就赶紧跳到地里。他骑着车,呼啦一声过去了,那几个孩子就会瞰瞰叫着,一路在后面追赶。追赶了一阵,终于没有力气了,只好上气不接下气地朝越来越远的杜小康和他的自行车看,都在心里想:让我骑一会,多好!杜小康把车骑进校园时,不管有人没人,照例要按一串铃声。这时,就会有无数的脑袋一律转过来望他骑车风一般荡过花园。他下了车,将它歪靠在离教室不远的一棵大树上,然后咔嗒一声将车锁上了。孩子们都想骑一骑它,但他一个也不答应。唯一能借用一下这辆自行车的,也只有蒋一轮一人。因为他是老师。杜小康的成绩还特别好,除了纸月可以跟他比,谁也比不过他。因此,杜小康一直当班长。不少孩子怕杜小康。这原因倒不在于他是班长。而是因为他家开着杂货铺。这里的人家,买油盐酱醋,或买萝卜干、咸鱼、火柴、小瓦罐什么的,一般都得到杜雍和的杂货铺来买。而谁家买些日常用的东西,如打半斤酱油、称几两煮鱼用的豆瓣酱什么的,一般都让孩子去。这些孩子当中,有不少就是杜小康的同学。他们来了,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明明是自己出了钱的,但看到杜小康,却有一种来白要他家酱油或豆瓣酱的感觉。如果是家里一时没有钱,让他们来赊帐打酱油或买豆瓣酱的孩子,进了红门,想着马上就要看见杜小康了,感觉就很不好,脚步总是脚橱不前。至于说,一些孩子一不留神,在与杜小康玩耍时,得罪了他,这时就不肯来他家打酱油或买豆瓣酱。可是,家里正急等着用酱油或豆瓣酱,在父母的不可商量的目光逼视之下,只好很无奈地往红门走。那时,一路上就闪现杜小康的样子,想像着他在看到他父亲准备往酱油瓶里灌酱油时,会说:“他们家上回打酱油的钱还没给哩!”油麻地的小孩一般都不去恼杜小康。桑桑跟随父亲来油麻地小学上学时,是学校开学的第三天。那天,蒋一轮将他带到班上,对班上的同学介绍说:“他叫桑桑,是我们班新来的同学,大家欢迎!”孩子们都鼓掌,但杜小康没有鼓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阿恕已经认识了桑桑,说:“他爸爸是校长!”这时鼓掌的孩子们几乎都站了起来,掌声更响。桑桑看到,只有杜小康没有站起来。他用手托着下巴,只是很淡漠地看了一眼桑桑。桑桑心里还不清楚,他从此就有了一个对手。1200字以上 一年级 记叙文
-
草房子半个月以后,秦大奶奶才能下床。在此期间,一日三餐,都是由桑桑的母亲给她做的。油麻地小学的女教师以及村里的一些妇女,都轮流来照料她。这天,她想出门走走。桑桑的母亲说:“也好。”就扶着她走出了窝棚。阳光非常明亮。她感到有点晃眼,就用颤颤巍巍的手遮在眼睛上。她觉得,她还从未看到过这样高阔这样湛蓝的天空。天虽然已经比较暖和了,但她还是感到有点凉,因为她的身体太虚弱。桑桑的母亲劝她回窝棚里,她摇摇头:“我走走。”艾地里,新艾正在长起来。艾味虽然还没有像夏季那么浓烈,但她还是闻到了那种苦香。桑桑的母亲在扶着她往前走时,直觉得她的衣服有点空空荡荡的。她走到校园里。孩子们把脑袋从门里窗里伸出来,一声接一声地叫她“奶奶”。路过办公室门口时,老师们全都从椅子上站起来:“走走?”她说:“走走。”桑乔把藤椅端过来:“坐下歇歇。”她摇摇头:“我走走。”又过了半个月,在她能独自走动的时候,油麻地的人一连好几天,都看到了这个形象:一早上,秦大奶奶抱了一只鸡,或抱了一只鸭,拄着拐棍,晃着小脚,朝集市上走去,中午时分,她空手走了回来。没过多久,油麻地小学的孩子们再也听不到鸡鸭鹅的叫声了。老师们还几次发现,不知谁家的鸭子钻进了油麻地小学的菜园,秦大奶奶在用拐棍轰赶着。赶走了之后,她怕它们会再回来,还久久地守在菜园边上。去艾地的孩子们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女孩子,一有空,就钻到她的小窝棚里,仿佛那儿是一个最好玩的地方。秦大奶奶喜欢给她们扎小辫,扎各种各样的小辫。到了秋天,她们就让她做红指甲。秦大奶奶采了凤仙花,放在陶罐里,加上明矾,将它们拌在一起,仔细地捣烂,然后敷在她们的指甲上,包上麻叶,再用草扎上。过四五天,去了麻叶,她们就有了红指甲,透明的、鲜亮鲜亮的红指甲。有了红指甲的女孩,就把手伸给那些还没有做红指甲的女孩,说:“奶奶做的。”如果那堂课上,老师发现有一个女孩没上课,就对一个同学说:“去秦大奶奶的小窝棚找找她。”秦大奶奶似乎越来越喜欢在校园里走。夏天以来,她的听觉突然一下子减退了许多,别人声音小了点,她一般都听不到,非得大声向她说话。她在校园里走,看见孩子们笑,并不知道他们究竟在笑什么,也跟着笑。孩子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时,她就拄着拐棍,坐在土台上,从头到尾地看,就像看一台戏。她并不太清楚,这些孩子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一场篮球赛,她见球滚过来了,就会用拐棍将球拦住――她老了,动作跟不上心思,常常是拦不住。球从拐棍下滚走了。孩子们就笑,她也笑。球有时会滚到池塘里。这时,就会有一个孩子走到她跟前,大声向她说:“奶奶,用一下你的拐棍!”她也许并没有完全听清楚那个孩子说了些什么,但她明白那个孩子想干什么,就把拐棍给了他。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趴在窗台上,看孩子们上课,能从一开始,直趴到结束。其实,她一句也没有听见。即使听见了,她也听不明白。有时,孩子们免不了要善意地捉弄她,在老师还没有走上讲台之前,把她搀到讲台上。她似乎意识到了这是孩子们在捉弄她,又似乎没有意识到。她站在讲台上时,下面的孩子就笑得前仰后合。这时,讲课的老师正巧来了,见她站在讲台上,也憋不住笑了。这下,她就知道了,肯定是孩子们在捉弄她,就挥起拐棍,作一个要打他们的样子,晃着小脚走出了教室。老师们还几次发现,当他们在半夜里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想起教室的门窗还没关好,起来去关时,只见秦大奶奶正在风雨中,用拐棍在那儿关着她够不着的窗子。她在校园里到处走着,替桑乔好好地看着这个油麻地小学。见着有人偷摘油麻地小学的豆荚,她会对那个人说:“这是学校的豆荚!”记着从前的秦大奶奶的人,就觉得她很好笑。几个岁数大的老婆婆,在见到她守着学校的荷塘怕人把莲子采了去时,就说:“这个老痴婆子!”不知不觉之中,油麻地小学从桑乔到老师,从老师到孩子,都将秦大奶奶看成了油麻地小学的一员。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这一年春天,油麻地小学由于它的教学质量连年上乘,加之校园建设的花园化、风景化,引起了县教育局的注意。这一天,将有县教育局组织的庞大参观团来这里开现场会。这些日子,桑乔一直在一种充满荣耀感的感觉中,平时走路,本来头就朝天上仰,现在仰得更厉害了。到了晚上,他在校园里的树林、荷塘边或小桥上走一走,就会禁不住朝天空大声吼唱。在现场会召开的头一天,他才让自己冷静下来:方方面面,都得仔细,定要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无一点瑕疵。他在校园到处走,绝不肯放过一个角落。见到油麻地小学像用大水冲刷了数十遍,一副清新爽目的样子,桑乔终于满意了,就把大藤椅搬到办公室的走廊下,然后舒坦地坐在上面,翘起双腿,半眯起眼睛。朦胧中,他听到了一群孩子的嘻笑声。睁开眼睛时,就见那些嘻笑的孩子正在走过来。他叫住几个孩子问:“你们笑什么?”几个孩子告诉他,他们正上着课呢,站在门口的秦大奶奶听着听着,就拄着拐棍,站到了教室的后边,一直站到他们下课。桑乔也笑了。但他很快就不笑了。在这之后,桑乔的眼前,就老有秦大奶奶拄着拐棍在校园里走动的样子。他就有了许多担忧:万一明天,她也久久地站在教室门口甚至会走进教室,这可怎么办呢?这一年来,秦大奶奶老得很快,有点像老小孩的样子了。晚上,桑乔找到了温幼菊,对她说:“明天,你带秦大奶奶去镇上,看场戏吧。”温幼菊明白桑乔的意思。她也觉得这样做更好一些,说:“好的。”第二天,在参观团还未到达油麻地小学时,在温幼菊的一番热情劝说之下,秦大奶奶跟她走了。她是很喜欢看戏的。到了镇上剧场,温幼菊不喜欢看这些哭哭啼啼、土头土脑的戏,把秦大奶奶安排好,就去文化站找她的朋友了。这里,戏开演了。秦大奶奶一看,是她看得已不要再看的戏,加上心里又忽然记起要给乔乔梳小辫――与乔乔说好了的,就走出了剧场,一点没作停留,回油麻地了。秦大奶奶走回油麻地小学时,参观团还未走,那些人正在校园里东一簇西一簇地谈话。她虽然老了,但她心里还很明白。她没有走到人前去,而是走了一条偏道,直接回到了她的小窝棚,并且在参观团的人未走尽时,一直就没有露面。傍晚,桑桑在给秦大奶奶送他母亲刚为她缝制好的一件衣服时,看到秦大奶奶正在收拾着她的东西。“奶奶,你要干什么?”她坐在床边,抖抖索索地往一个大柳篮里装着东西:“奶奶该搬家啦。”“谁让你搬家啦?我听我爸说,过些日子,还要把这个小窝棚扒了,给你重盖小屋哩,草和砖头都准备好了。”她用手在桑桑的头上轻轻拍了拍:“谁也没有让我搬家,是奶奶自己觉得该搬家啦。”桑桑赶紧回去,把这事告诉父亲。桑乔就立即带了几个老师来到小窝棚阻止她,劝说她。然而,她却无一丝怨意,只是说:“我该搬家啦。”就像当年谁也无法让她离开这里一样,现在谁也无法再让她留下来。过去为她在校外盖的那个屋子,仍然还空着。桑乔对老师们说:“谁也不要去帮她搬东西。”但在看到秦大奶奶从早到晚,像蚂蚁一样将东西一件一件往那个屋子搬去时,只好让师生们将她所有的东西都搬了过去。当秦大奶奶终于离开了油麻地小学时,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都觉得油麻地小学好像缺少了什么。孩子们上课时,总是朝窗外张望。桑桑每天都要去秦大奶奶的新家。过不几天,其他孩子,也开始三三两两地到秦大奶奶的那个新家去了。离开了油麻地小学的秦大奶奶,突然感到了一种孤单。她常常长时间地站在屋后,朝油麻地小学眺望。其实,她并不能看到什么――她的眼睛已经很昏花了。但她能想像出来孩子们都在干什么。春天过去了,夏天也过去了,秋天到了。这天下着雨,桑桑站在校园门口的大树下,向秦大奶奶的小屋张望,发现小屋的烟囱里没有冒烟,就转身跑回家,把这一发现告诉了父亲和母亲。父亲说:“莫不是她病了?”于是一家三口,就赶紧冒着雨去小屋看秦大奶奶。秦大奶奶果然病倒了。油麻地小学的老师轮流守了她一个星期,她也未能起来。桑乔说:“趁机把她接回校园里来住吧。”于是赶紧找地方上的人来盖房子。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秦大奶奶又被人背回了油麻地小学,住进了新为她盖的小屋。1200字以上 一年级 记叙文
-
《草房子》书是一个人一生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等等。我在选择看书的时候会格外的仔细、留心。我要推荐的一本好书就要属《草房子》了。《草房子》是我国著名作家曹文轩在1997年的时候创作的,是一本讲究品味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主要写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作品共分为九章,每章讲每一个人的故事。每次合上书,闭上眼睛,我的脑海里浮现的都是《草房子》的情景,那些风景,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都历历在目。其中那些人物尤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作品中的各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尤其吸引我的是桑桑、纸月、杜小康、秃鹤、细马这五个孩子。在他们的小学生活里,都各自经历了磨难,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在面对磨难时不但没有被吓到,反而克服了磨难,得到了心灵上的成长。在这五个孩子当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是杜小康。杜小康从小家境富裕,又是油麻地小学班长,一直是桑桑的明争暗斗的对象,他还拥有油麻地唯一的一辆旧自行车,令孩子们垂涎三尺。破产离家后,杜小康原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了,年仅十三四岁的杜小康感觉到了各种各样的孤独。这一切让他无法忍受了,但是幼稚软弱的他,已经受到了生活的磨练,所以此时的杜小康潜意识里希望逃离孤独,但理智上开始学会面对杜小康不再忽然地恐慌。变得有责任心、冷静。开始学会承担责任,开始坦然地面对生活的艰难。无数的磨难让杜小康长成了男子汉。如果说要用什么词来形容杜小康,我觉得用坚强和友爱最合适不过了,我不单单从他的身上学到了这么多,还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了许多,让我悟出了人生的道理。《草房子》是一股人间的真情,它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800字 五年级 叙事
-
草房子这个星期,语文老师带着我们看了一部电影,曹文轩的《草房子》。这部电影没有花哨的场景,做作的情节。它是淳朴的,但淳朴中又让我见到了人间的真情。电影里并没有太复杂的恋爱剧情,但白雀与蒋一轮的爱情仍旧让我心酸;电影里没有一句话的表露,但秃鹤对正常人的向往仍旧让我感动;电影里没有太多煽情的话语,但看到桑乔为了桑桑的病到处奔波以及桑桑康复时他的喜悦仍旧让我忍不住模糊了双眼。油麻地是个让我向往的地方:被夕阳染红的湖面,冒着炊烟的屋顶,最最淳朴的民风……那儿没有我这个躯壳所接触到的虚伪、势力,那儿没有我这双眼睛所蒙上的尘埃,那儿亦没有到处都弥漫着的铜臭……我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向往着被华丽外衣包裹着的冰冷城市,那个让心穿起厚外套都会冻僵的地方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追求,当心在荣华富贵中渐渐的被冷冻,那么,再华美的别墅,再完美的伴侣,再高的权力能使你那颗心快乐起来呢?一颗没有了生气的心,人不就成了一个虚浮的躯壳了吗?也许你认为生命在于更高的物质享受,但,当你朋友渐渐都建立在金钱之上,当你的笑容已充满虚伪,当你已品尝不到人间百味,你活着,只是为了勾心斗角而已只存于物质上的快乐,到底有何意义450字 初三 记叙文
-
草房子杜小康家境富裕,又是班长,一直是桑桑的明争暗斗的对象,最让孩子们垂涎的是,他还拥有油麻地唯一的一辆旧自行车。破产离家后,杜小康原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了,年仅十三四岁的杜小康感觉到了,茫然和恐惧夹杂着的孤独、来自陌生的孤独、与世隔绝的孤独、单调的、情感空虚的孤独、近乎绝望的孤独,这一切让他无法忍受了。但是幼稚软弱的他,已经受到了生活的磨练,所以此时的杜小康潜意识里希望逃离孤独,但理智上开始学会面对。杜小康不再忽然地恐慌。变得有责任心、冷静。开始学会承担责任,开始坦然的面对生活的艰难。杜小康从逃离孤独转变成了直面孤独,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因为那份孤独,已经铸就他坚强的意志;因为那份孤独,已经雕刻了他的灵魂。300字 四年级 叙事
-
草房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本出自宋皇帝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我读的书有很多,如:《草房子》《鲁滨孙漂流记》《呼兰河传》《寄小读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小王子》……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草房子》。《草房子》中的 男孩桑桑经历了刻苦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切身体会了一串串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一对恋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一个残疾孩子对自己的自尊严格坚守,一位老人为了救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落水而死……油麻地小学里生活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谁没有童年呢?在油麻地里,小孩有他们的活泼,大人有他们的快乐,而我却喜欢那原来是大少爷的杜小康,后来因他的父亲生意失败,则到校门口卖小玩意儿,这种生活是一个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啊!杜小康他渴望上学,以前在班里他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班长的宝座也总归他莫属。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穷而看不起自己,他没有气馁,而是想办法赚钱,在同学面前卖东西,没有一丝卑微的神情,我真为他这样的举动而感到骄傲。他的父亲身体不好,还欠了一屁股的账他家的东西也都被人抬去抵账了,就连他家那门都被人抬走了,哎!真可怜啊!读完《草房子》让我想到了我的亲戚—大伯,大伯原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大伯因和他的妻子闹变扭便离婚了。离婚后,大伯的女儿退了学,在家照顾已年迈七旬的奶奶。自从我认识了杜小康后,我为大伯的女儿而庆幸,,至少她还没像杜小康那样生活如此艰苦靠卖东西来维持生活。她爱她疼她的奶奶,当她有困难的时候,所有亲人都会来帮助她,她生活在爱的怀抱里。这样一想,我的心中就为她欣慰许多。谁没有童年呢?童年有快乐的,也有悲伤的,有些悲伤是不可避免的,而有些悲伤则是自己找的。同学们不要让自己的童年留下遗憾,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回忆吧!7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草房子蒋一轮用黑板擦一拍讲台:“安静!”蒋一轮接过纸月手中的桑桑的作文本,然后又送到桑桑手上。桑桑开始读他自己的作文,但读得结结巴巴,仿佛那作文不是他写的,而是抄的别人的。写得蛮好的一篇作文,经桑桑这么“吭哧吭哧”地一读,谁也觉不出好来,课堂秩序乱糟糟的。蒋一轮皱着眉头,硬是坚持着听桑桑把他的作文读完。放学后,朱小鼓看到了桑桑,朝他诡秘地一笑。桑桑不理他,蹲了下来,装着系鞋带,眼睛却瞟着朱小鼓。当他看到朱小鼓走到池塘边上去打算撅下一根树枝抓在手中玩耍时,他突然站起来,冲了过去,双手一推,将朱小鼓推了下去。这池塘刚出了藕,水倒是没有,但全是稀泥。朱小鼓是一头栽下去的。等他将脑袋从烂泥里拔出来时,除了两只眼睛闪闪发亮,其余地方,全都被烂泥糊住了。他恼了,顺手抓了两把烂泥爬了上来。桑桑没有逃跑。朱小鼓跑过来,把两把烂泥都砸在了桑桑的身上。桑桑放下书包,纵身一跳,进了烂泥塘,也抓了两把烂泥,就在塘里,直接把烂泥砸到了朱小鼓身上朱小鼓在脸上抹去一把泥,也跳进烂泥塘里。孩子们闪在一边,无比兴奋地看着这场泥糊大战。纸月站在教室里,从门缝里悄悄向外看着。不一会儿工夫,桑桑与朱小鼓身上就再也找不出一块干净地方了。老师们一边大声制止着,却又一边看着这两个“泥猴”克制不住地笑着。孩子们无所谓站在哪一边,只是不住地拍着巴掌。蒋一轮终于板下脸来:“桑桑,朱小鼓,你们立即给我停住!”两人也没有什么力气了,勉强又互相砸了几把烂泥,就弯下腰去,在烂泥塘里到处找自己的鞋袜。孩子们就过来看,并指着烂泥塘的某一个位置叫道:“在那边!在那边!”桑桑爬上来时,偶然朝教室看了一眼。他看到了藏在门后的纸月的眼睛。两天后,天下起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教室后面的竹林深处,躲避风雪的一群麻雀,“唧唧喳喳”地叫着,闹得孩子们都听不清老师讲课。仅仅是一堂课的时间,再打开教室门时,门口就已堆积了足有一尺深的雪。到了傍晚放学时,一块一块的麦地,都已被大雪厚厚覆盖,田埂消失了,眼前只是一个平坦无边的大雪原。然而,大雪还在稠密生猛地下着。孩子们艰难地走出了校园,然后像一颗颗黑点,散落在雪野上。桑桑的母亲站在院门口,在等纸月。中午时,她就已与纸月说好了,让她今天不要回家,放了学就直接来这儿。当她看到校园里已剩下不多的孩子时,便朝教室走来。路上遇到了桑桑,问:“纸月呢?”桑桑指着很远处的一个似有似无的黑点:“她回家了。”“你没有留她?”桑桑站在那儿不动,朝大雪中那个向前慢慢蠕动的黑点看着——整个雪野上,就那么一个黑点。桑桑的母亲在桑桑的后脑勺上打了一巴掌:“你八成是欺负她了。”桑桑突然哭起来:“我没有欺负她,我没有欺负她……”扭头往家走去。桑桑的母亲跟着桑桑走进院子:“你没有欺负她,她怎么走了?”桑桑一边抹眼泪,一边跺着脚,向母亲大叫:“我没有欺负她!我没有欺负她!我哪儿欺负她了?……”他抓了两团雪,将它们攥结实,然后,直奔鸽笼,狠狠地向那些正缩着脖子歇在屋檐下的鸽子们砸去。鸽子们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惊呆了,愣了一下,随即慌张地飞起。有几只钻进笼里的,将脑袋伸出来看了看,没有立即起飞。桑桑一见,又攥了两个雪球砸过去。鸽笼“咚”一声巨响,惊得最后几只企图不飞的鸽子,也只好飞进风雪里。鸽子们在天空中吃力地飞着。它们不肯远飞,就在草房子的上空盘旋,总有要立即落下来的心思。1200字 二年级 记叙文
-
《草房子》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将书本重新拿起,但不管是哪一次,总会让我觉得记忆犹新。人们常说,把一本书反复看一百遍,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版本。我觉得,每一个版本的《草房子》中都不会变的,就是油麻地的孩子们那出诊的心灵和纯洁的感情。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桑桑跟随父亲来到油麻地接管油麻地小学期间,令他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小学六年生活。在这里,他经历了许多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也明白了许多发人深省的哲理。亲眼目睹甚至是亲生经历了一连串感人肺腑、撼动人心的故事:他和纸月之间毫无瑕疵、干净透明的感情;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作斗争的悲凉与勇敢;残疾男孩细马的善良内心和他对尊严的执着坚持;秦大奶奶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性光辉。在死亡的体验中,桑桑对生命深切而唯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剪不断、理还乱担忧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桑桑幼小而简单纯真的心灵里印下了深刻的烙印。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德尔,并非是某一个人物,也不是某一件事情,而是每一个油麻地孩子的纯洁心灵和正直性格。他们可以开怀的笑,同样也可以纵情的哭,他们可以了无牵挂的疯玩,可以什么都不在乎,在他们的心中永远都装满了甜蜜美好的事物。他们就像是纯洁的天使,在油麻地这片宁静的天空尽情飞翔。坦白说,我很向往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生活的那么轻松,那么无忧无虑。但在现在这充满竞争、充满压力的社会,我们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靠双手争取来的,又怎会轻易放弃呢?我们整天都活在压力中,整天为生计苦恼,为事业烦心,根本没有时间放松,更别说抛弃一切了。也许震中方法不适合我们,也不明智,但我想,大家至少可以在心里保留一座草房子,一座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并且只属于自己的草房子。累的时候就在里面小憩,让他成为你温暖的港湾,让你紧张的心得到释缓。如果有这样一天,我希望自己能像油麻地的那些孩子一样,不管将来改变什么,心中的纯真透明都不会变,永远都在心里保留着那一座最简单的草房子。桑桑是一个小男孩,他喜欢做出一些夸张的事。而六年的小学生活却让他没齿难忘.在这六年中,他经历了无数感人的故事:这些男女无瑕的真情,同学间天真的友情……他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爱"的种子。陆鹰是个长着光光脑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秃鹰",他充满无助与孤单.被叫"秃鹰"的他常常小镇水码头最低的石阶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发呆`流泪.但是,他却凭着自信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谁说没头发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对尊严的执著坚守上的.可见,孤单`尊严的伤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解药"。纸月是个内向`善良的小女孩.她的心灵如同皑皑白雪般纯洁.她没有爸爸妈妈.只有一个又当爹,又当妈的慈祥的奶奶.为了不让奶奶为自己担心,当板仓小学的男生欺负她时,她没有告诉奶奶,只是自己默默流泪.直到桑桑帮助她把板仓小学的男生打跑后,默默无闻的她才露出一丝微笑.善解人意的她话不多,却总能帮助别人.不要认为内向是一个缺点,有时,默默无闻却是最可爱的。白雀是一个十分漂良的姑娘,她有一副好嗓子,不洪亮,不宽阔,但银铃般清脆。她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这就是真正的美。初次看到细马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只马的名字,但后来才知道他是岳二爷与岳二妈从岳大爷家带来的岳大爷最小的儿子.他长的很精神,喜欢笑,十分爱说话.在油麻地小学,他变了,变的孤单,无助,没有人听的懂他满口的江南口音,他感到一个哑巴才有的压抑.他是那样的可怜.这使他不想再上学,他去放羊,以此来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几次交谈,使桑桑和他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他那顽强的品质十分另人敬佩。这本书魔力般的吸引了我,,我与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乐同悲。当看到桑桑生病时,我哭了,第一次为书中的主人公而哭,我怕,怕桑桑会死掉,我对着天祈祷,保佑桑桑能够度过难关。人生无处无真情,在《草房子》里,我看到了另人落泪的真情。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这些都出自于曹伯伯的纯美小说《草房子》。《草房子》记录了一个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六年小学生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每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都散发着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故事中最撼动人心的莫过于秦大奶奶。她是书中最顽固的一个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龟缩在小学的西北角,是学校的一个污点,学校花费了十几年也没能将她赶出校园。在当地人的眼中,她是个可恶的老婆子,总在学校里搞破坏。然而在一个春季,她冒险救了落水的乔乔。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顾下,半个多月后才勉强下地。从此,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动离开校园、用拐杖赶走闯进校园的鸭子,用拐杖关她够不着的窗户……最后,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地离开了。感动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使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使她为了一个区区南瓜不顾眼前白花花的河水吧?是什么使她在垂暮之年发出人性光彩?是爱!是油麻地人的淳朴,是油麻地人对她纯真的爱。也是她那颗感恩的心。关爱、纯朴、感恩书写了秦奶奶完美的最后一笔。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书中的杜小康。他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长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一夜之间,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放鸭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但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他,在苦难面前表现得分外勇敢和坚强,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满怀希望,微笑面对。《草房子》魔力般吸引着我,荡漾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闪耀在每个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赞叹这极致的美。《草房子》是一本永远值得我珍藏的书!编辑推荐: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更多读书笔记范文进入读书笔记大全:1200字以上 高中
-
《草房子》从我初看这本书时,就知道我的心中已经搭建起了一间“草房子”……《草房子》是我今天去书店的一大收获。早已听说过曹文轩的大名,现在终于买到曹文轩的大作,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仿佛站在一大片斑斓的花海中,呼吸着空气。我翻动着书的每一页,都有一种心跳加速的感觉,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在我脑子里转动。于是,我若有所思地看着、想着。了今天,《草房子》已被我翻阅了一遍,感触颇多。印象最深刻的是杜小康,一个由富家少年沦落成穷小子,这是一个不爱说话但心肠极好的人,他总在背后帮助别人。他很爱读书,很想读书,可现在穷得连书也读不了了。这样一个求知欲强的孩子,就因命运的捉弄而没有了以后的路。而另一个孩子——细马,一个残疾的男孩,他有身体上的缺陷,但他的心灵依然健全。他有主见,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懂得怎样保护自己,懂得……《草房子》的结局有点悲伤,但应该也是一个注定的悲局。主人公桑桑离开了草房子,永永远远离开了,似乎失去了欢乐,失去了纯情,失去了美丽……《草房子》——我把它珍藏着。因为我心中的草房子,没有消失——那一块永远快乐的地方。我最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叫草房子。这本书融入了许多感情:哭、笑、高兴、痛苦…。主人公桑桑为了出风头在炎热的夏天穿着棉衣棉裤跳舞而热的大汗淋漓,这充分表现了他想讨人喜欢的心理。但是这一行为被油麻地的小秃子—陆鹤那顶雪白的帽子抢去了风头,于是后来引发了一场关于小秃子的尊严之战。还有当村里的富人杜小康伤了桑桑时,桑桑愤怒了。所以给他写了不让他当班长的小纸条。这更表现出了一个小孩的嫉妒心,但是这种心理谁没有啊。后来,秦大奶奶种艾时,桑桑不像他爸爸桑乔那样无理,而是同情着秦大奶奶。当老师蒋一轮对白雀有爱意时,桑桑无偿的给他们跑腿送信。这些表示桑桑已经能助人为乐了。当邱二爷死去时,养子细马一定要给邱二妈买房子,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最后桑桑的脖子长了一个肿块,桑桑他爸充分体现出了父爱,他到处寻医。最后桑桑的病终于好了。啊!这是多么好的一本书啊!这本书既有让人感动亲情,宏伟的梦想。有什么力量都分不开的友情。什么东西都买不回来的尊严。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爱,因为这种爱已经超乎了我的表达能力。那几天我几乎每天抱着它睡觉,我觉得作者用他的细腻文笔描写出了油麻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而且这本书描写的是以前社会还未发达时候的农村,要是大人看了,就会更有体会,更回味无穷。,我还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农村故事,这也反映了真正的农村生活,这不过是印在纸上罢了。秃鹤的光头,纸月的书包,细马的羊群,桑桑的鸽子,白雀的歌声,秦大奶奶的苦艾地,水道密布的油麻地,金色的草房子,浩淼无边的芦苇丛,浸月寺屋檐下寂寞的风铃声……曹文轩曾经说过:“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而《草房子》的美,就像铺在房顶的茅草一样,经久不朽。这里有大河上被驱赶的鸭群游泛起的涟漪、树林里被猎人追逐的慌张窜逃的野兔和五月的阳光下闪烁着金子般光芒的麦穗,有清冷高阔的秋冬夜空下孩子们单调而快乐的游戏,更有茅草盖成的冬暖夏凉的金色草房子校舍。人性和成长的美就这样在无华的叙述下展开,从容的就像油麻地的大河一样,平淡不惊,缓缓流淌。草房子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饱满鲜活的,就算是戚小罐,白三,慧思和尚,纸月奶奶,无一不有着自己的性格与特点。小孩们夜空下的游戏,小学老师和村民、家长、学生之间的淳朴关系,小孩特有的“竞争”和“嫉妒”,在秦大奶奶、在细马、在邱二妈、在桑桑妈妈、在温幼菊身上的美好的真情让人温暖。而纸月和桑桑之间超乎友谊的关爱,蒋一轮老师和白雀互爱互慕的感情,和最后纸月的离去、白雀和蒋一轮的悲痛结局让人不禁心底一颤,甚至抽搐,但这是真实的,同时又是凄婉的。“把一切困扰和矛盾都化解在温和的人生的光芒之中”,这就是草房子里闪耀着的人性美。编辑推荐: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更多读书笔记范文进入读书笔记大全:1200字以上 小学 读后感
-
《草房子》今年我们读的师生共读书是曹文轩写的《草房子》,这本书里有好多个故事,其中我觉得最感人的是“艾地”这一章。艾地这一章讲的是政府为了建造油麻地小学,迫使秦大奶奶搬家,秦大奶奶死活不肯离开自己住了许多年的地方,被人抬走后仍天天来骚扰油麻地小学,别人都说她是疯子。但后来秦大奶奶为了救一名油麻地小学的学生,自己却差点死掉。最后死时仅仅是为了救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当我读到秦大奶奶为了一个南瓜而死时,十分的感动。试问一下,现在谁还会为了一个芝麻点儿大的小事而去送死,就算是救一个人也不会。就前几天的事吧,报纸上写到一名少儿被车撞后,身边经过11个行人,没有一个人去把他送到医院,这一点危险都没有,当时那几个行人就算不把小孩送往医院,那至少也得把他拉到路边呀,在马路上随时有可能被汽车碾压,可他们就是不想做,也许是这个社会太缺乏同情心了,当然也可能是个别做好事者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引发了相互间的不信任。我觉得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坦诚,多一些理解,这个社会会更加美好。《草房子》每一章都很感人,比如说最后一章“药療”,体现出了桑桑爸爸伟大的父爱,听我这么一说,你们想不先看呢?这不愧是一篇美文。文中写了男孩桑桑在小学六年生活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经历,这谈不上漫长却又说不上短暂的生活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却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有的人似乎被冥冥之中注定似的,从一出生就厄运不断,他们有放弃的,可还是有少数人坚强地挺起腰板,握紧拳头,与厄运相拼。垂暮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永远的照亮了油麻地小学的那一片草房子,也照亮了孩子们行走的道路。桑桑在生死徘徊之间对生命有了深切而又优美的领悟并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后来他回忆到:有时,他感到自己死过一次了,是友善的光茫照亮了他给了他新的生命。文章格调高雅,有始有终也不失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注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的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趋同冷漠的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分外感人……的确是篇美文呀!《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她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遥远,想起浪漫的童话。当我们走近曹文轩为我们搭的《草房子》时,我们确实被这样一种气息所弥漫。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写了离我们已远去的小学生活,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未必经历过,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得到,那种发生在还未长大却向往长大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纯真故事,有许多茫动,但也是必然。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经历,不幸少年与厄运抗争的悲怆,残疾少年对尊严的坚守,等等,在这所其实并不大的草房子里扑朔迷离地上演,给人撼人心魄之感,有时甚至催人泪下。编辑推荐: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更多读书笔记范文进入读书笔记大全:1200字以上 小学 读后感
-
《草房子》读后感《草房子》读后感600字草房子这本书讲的是油麻地小学小孩们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故事里有好多让人不忘的角色,如:淘气而正义的桑桑;虽然受同学冷落但演戏认真的陆鹤;非常孝顺母亲的细马;十分英俊的杜小康,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其中我喜欢的还是细马了,因为在他非常的孝顺懂事,连我都非常敬佩他。他在为他父亲挖柳树须子,但细马就要又白又嫩的,这也让我非常的敬佩他。我最喜欢草房子是应为他的景色描写非常的美,看看这一句:墓前,是一大片艾,都是从艾地移来的,由于孩子们天天来浇水,竟然没有一棵死去。他们笔直的站着,在从田野上吹来的风中摇晃着叶子,终日散发着它们独有的的香气。这一句让我知道了孩子们非常的敬佩秦大奶奶。《草房子》读后感600字读完了这本书,我认识了:又淘气又活泼的桑桑,孝顺父母的细马,因为头上光秃秃而被大家叫成秃鹤的陆鹤,作者曹文轩把每一个角色都写得和真实的一样,事情也是的。我找到了一段关于景色描写的一段,位于第二百页的最后一段:夕阳正将余晖反射到天上,把站在砖堆顶上的细马映成了一个细长条。余晖与红砖的颜色融在一起,将细马染成浓浓的土红色……这一段利用夕阳的景色去衬托细马的心情,我记得,在这段话的前面,说了邱二妈一直在那里抚摸那些红砖,就犹如像在抚摸宝贝似的。而且,景色的描写也十分优美。在这一本书里,作者不仅仅写了景色,也写了很多对人物的描写,十分得生动,有趣,所以,我非常喜欢看这一本书。《草房子》读后感600字这本书讲的是男孩桑桑在小学的六年:他欺负陆鹤,被妈妈打了一顿;蒋一轮喜欢白雀,他们互相寄信,让桑桑给他们传;他认识了秦大奶奶,帮助奶奶干活,陪伴秦大奶奶;学校来了“江南小蛮子”细马,桑桑不和别的同学一样欺负他,和他一起做朋友;杜小康家原来是最有钱的,就因为他们的轮船翻了,成了最穷的,还欠了人家很多笔钱,家里的那扇红门都赔给人家了;白雀姐姐要走了,把蒋一轮和她的信全赠给了桑桑;桑桑得了鼠疮,桑乔找了好多家医院,才把他的病治好。读了这本书,我懂了我们看到他人需要帮助,就要帮助他们,我们不能欺负别人,要和被人好好相处。《草房子》读后感600字这本书共有九章,其中纸月这一章我最喜欢。在学校里,我就不喜欢调皮捣蛋的男生,也不喜欢有些开朗直接的女生,我喜欢像纸月这样平素十分文雅、害羞的女生,纸月的学习成绩也十分棒,有一手好的毛笔字,会背许多古诗词,会朗诵,还会写好的作文,真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小女孩。我每看到这个章节,总会为纸月那不平凡的生命路而动情:纸月出生一个月妈妈就死了,爸爸走了,纸月的外婆是唯一能带给纸月爱与关怀的人。可是亲情的缺失一定让小小的纸月流了不少眼泪吧?她一定天天幻想母亲的样子吧?夜里做梦时一定常常梦见妈妈的微笑吧,一定在梦醒时发现枕巾已湿了一大片了吧……记得我五岁时跟妈妈逛商场,在人群里跟妈妈拉散了手还急得哇哇大哭呢,一个人怎么能没有妈妈?我还记得不久前看过的一个小说,上面说一个小女孩的父母离婚了,谁也不要她,她很委屈,以为是自己不够棒,她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最棒的女孩子,可是待她长大后,她的恋人又欺骗她,抛弃她……我们阳光少年的生活就像一条在小溪上行驶的船儿,无忧无虑地行驶,即使遇到点儿风浪,也不至于把船推倒;而这些少年的生活则像一叶独木舟,在狂风大作的海面上行驶,稍有不慎就会船破人亡,葬身鱼腹,要随时小心了。于怡禛《草房子》读后感600字这个愉快的暑假,我读了《草房子》,心里深受感动。主人公桑桑在油麻地小学经过了六年,在这六年中,他目睹到了许多事情,比如陆鹤老被桑桑捉弄,可是桑桑去道歉后,他再不捉弄陆鹤了货了发为纸月打报不平,治服了刘一水等人货了发为白雀姐姐送信,送给蒋一轮老师;学校他们后来把秦大奶奶当成贵客,结果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而身亡,之后也讲述了细马,杜小康以及主人公桑桑的故事。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心里有着一阵阵感动。因为秦大奶奶当时不惜一切地去救南瓜,当时秦大奶奶耳朵也听不见,也听不见人的叫唤,身亡了。还有桑桑那次把一刘一水打得再也不敢欺负纸月的时候,我心里不尽佩服他,因为他知道同学有困难,就出手相助,打报不平。他身上有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不过,杜雍和的做法很是让我费解,他为什么要往卖的东西掺水,无非就是想多挣钱,可是后来被朱一世揭穿了,杜雍和不就是想贪点小便宜,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过,我也非常可怜杜小康,不能上学,只能偷书看。《草房子》那些感动的事情,已经印在我的心里。彭向昆《草房子》读后感600字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这里有精灵般的桑桑,有坚强的杜小康,有倔强的陆鹤……妈妈说这本书写的就是她的童年。那时的物质生活是那样艰苦,他们的心灵世界却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从这些孩子的身上我品味到亲情友情的甘甜,体味到团结奋斗的乐趣,更深深的理解了妈妈常常对我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义。主人公桑桑淘气,富于幻想,当他得知自己生命垂危,毫无希望时,他没有抱怨,没有暴躁。这时“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善良”,享受地喝下苦药,他从这奇苦中获得那块“鼠疮”的消除。踏破生与死的界限,使他认识了生命夺目的美丽。杜小康从小就显得与众不同。杜家突然一落千丈,他和父亲去三百里外的打芦荡放鸭,狂风、暴雨、孤独、忧伤、、、、、这一切困扰着他。直到厄运再次降临,杜家一贫如洗时,杜小康“他有父亲的悲伤,却没有父亲的绝望。”在挫折与较量中,他更坚强,他自己在学校门口摆摊,他成了生活的强者。我坚信桑校长说的“日后,麻油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还有陆鹤、细马等都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困苦、磨难,他们都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展现出人生的精彩。低头问自己:你有麻油地孩子那样顽强不屈的自信吗?有没有拼搏精神呢?从小到大,我可以说生活在“蜜罐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碰到困难就爱发脾气,想家人给我解决。难怪妈妈一遍遍地对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缺少的正是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啊!《草房子》教会了我很多,也像一座灯塔给我指明了方向。我决心随着这本书从新起航。“只有吃得黄连苦,才能品到蜜糖甜。”我们即将告别童年,未来的学习生活将会充满竞争,充满压力,但是我会像麻油地的孩子一样坚强地去面对,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1200字以上 六年级
-
《草房子》读后感《草房子》读后感350字《草房子》的作者是曹文轩,这部书由9个小故事组成,发生的一切都与油麻地有关,都与桑桑有关。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故事中最撼动人心的就是秦大奶奶。她是书中最顽固的一个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在小学的西北角,学校花费了十几年也没能将她赶出校园。在当地人的眼中,她是个“疯婆子”、“可恶的老东西”,总在学校里搞破坏。但在一个春季,她冒险救了落水的乔乔,在当地人的照顾下,半个多月后才勉强下地。从此,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动离开校园、用拐杖赶走闯进校园的鸭子,用拐杖关她够不着的窗户,而且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地离开了。她之所以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因为油麻地人的淳朴,对她的爱。也正是因为这她才有了那么大的变化。桑桑是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的小男骇。在他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做的好事多不胜数,但是闯的祸也不少。比如,他把蚊帐改成渔网来捕鱼,砸锅卖铁买鸽子,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的“高级别墅”……这些都很有意思在看书的时候常使我大笑起来。但是,在药寮那一章,却使我很伤心——桑桑被诊断为患了绝症,桑桑的爸爸走南闯北,四处寻访名医,但是又一次次的失败,在几乎要绝望的时,温幼菊老师带桑桑到她的药寮里,为他熬药,鼓励他。终于,桑桑的爸爸访到了名医,治好了他的病,从那以后桑桑也懂事多了。读完这本书我认为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友谊、珍惜青春。《草房子》读后感350字《草房子》这本书,讲诉了在油麻地小学经历的各种故事。我最喜欢的是其中一篇关于秃鹤的故事。秃鹤原来叫陆鹤,因为他是一个秃子,所以他才被叫做秃鹤。从前他觉得秃子不算什么的,可是,长大后的他觉得秃子是一种耻辱之后,他总是戴着一个帽子上学。桑桑和朋友们把秃鹤的帽子拿走后,又传来传去,阿怒把帽子挂在了旗杆顶上,秃鹤伤心极了许多人又在笑他,最后桑桑被老师骂了一顿。以后,秃鹤再也不戴帽子了。可是,在一次会操时,秃鹤很想参加,当老师要他戴帽子参加会操,可是秃鹤实在忍不住把帽子扔了,给油麻地小学抹了黑。之后,全校都不理睬他了。终于,秃鹤明白了自己犯的错误,开始努力的进行补救,在以后的演出中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这一篇故事告诉我,不要为了自身的缺点而失去信心,也不要为别人的缺陷而嘲笑他,欺负他。《草房子》读后感350字在最近的几天里,我怀着好奇的想法,看起了一本曹文轩这位大作家写的书——《草房子》。里面的内容深深感动了我,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人间到处都有宝贵的真情的道理。在这本书中,写了许多可爱、活泼的孩子们:聪明机灵的主人公桑桑;一个天生秃顶的陆鹤;不幸的杜小康和纸月,他们是那么纯真、善良。但令我落泪的是“艾地”这一章。那时,原本的秦大奶奶因为自己不想搬家,想留下来,而把自己养的鸡呀、鸭呀、鹅呀,放进油麻地小学,来捣乱学生在校园里的秩序,还不顾自己干干净净的衣服,就在地上打滚,看别人还不让她住这。但我读着读着,秦大奶奶整个人都变了,她为了救一个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乔乔,奋不顾身跳下河去,把乔乔救了上来,而自己差点就……还有一次,她为了油麻地小学的南瓜,而丢了自己的性命。我看完了这本书,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更告诉我们美是无处不在的。《草房子》读后感350字《草房子》是曹文轩纯美文小说系列中的一部,自从看了《草房子》以后,我被荡漾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震撼。《草房子》讲了主人公桑桑的小学生活,中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特别是最后那章,讲桑桑得了一种怪病,父亲带他走了许多地方寻医,可依旧没有好办法。那几天,桑桑天天都会去温幼菊老师家里。由于温幼菊经常熬药。所以屋子里弥漫着药香,于是就有了一个别名“药?”温幼菊会给桑桑讲她的童年故事,还会给桑桑唱一首无词歌。温幼菊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是奶奶抚养她长大,奶奶只留给她两个字:别怕。这是她最珍贵的财富。在她12岁那年,她得了场病,奶奶用含着慈祥、悲悯的眼神对着她说;“别怕。”她17岁那年,奶奶永远地走了,她却从奶奶的目光中懂了“别怕”读到这儿,我的眼角也不觉湿润了,“别怕”。这个沉重有力的词语也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之中,人生就像迷宫,处处都是死路,还有那无数的墙壁,“别怕”告诉了我应该每时每刻都去求知,去探索,去饱览无限风光,去感受;别怕引领了我走入人生。人生的迷宫不可能没有墙壁,不可能没有死路,没有墙壁的迷宫如同白纸,同样,没有挫折的人生也毫无意义,面对挫折,你有两条路,一是放弃,二是站起来继续。走第一条路,注定你的一生将平凡;走第二路,你的一生将辉煌。《草房子》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让我懂得了“别怕”还有面对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遇到挫折要站起来继续。《草房子》读后感350字今年,我把曹文轩写的《草房子》读了两遍了,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小学生活。这篇小说主要介绍了桑桑、陆鹤、纸月、细马和杜小康这五个优秀少年的小学生活。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桑桑,他是一个调皮可爱又聪明的小男孩,他善于动脑,把家里的蚊帐改成鱼网,把碗柜为鸽子做了一个舒适温暖的窝,却遭到父母的责备,他很有正义感,当板仓小学的坏孩子欺负纸月时,他毫不忧豫的冲过去帮助纸月。他也特别勇敢,当他得了一种怪病时,脖子上肿了一个很大的包,要用一根烧的通红的针,从包上扎进去,他却不喊也不叫。陆鹤是桑桑的同班同学,因为长着一个秃顶,同学们都笑话他,叫他秃鹤。在嘲笑声中,他的性格变得很内向。虽然同学们瞧不起陆鹤,但他并不记仇,在一次表演中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在平常,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人身上有缺陷,他也是“迫不得已”。我喜欢《草房子》,因为它赠给我许多人生的道理、给我的启发太大了!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草房子》读后感350字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花……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这些都出自于曹文轩伯伯的纯美小说。几乎是从一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油麻地的草房子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作者曹文轩把桑桑的生活描绘的淋漓尽致。看到有趣的情节,我会读给家人听,一起笑。看到感人的情节,我也会流下一滴滴泪。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非是某一个人物,也不是某一件事情,而是每一个油麻地孩子的纯洁心灵和正直性情。他们可以开怀的笑,同样也可以纵情的哭,他们可以了无牵挂的疯玩,可以什么都不在乎,在他们心中永远都装满了甜蜜美好的事物。他们就是纯洁的天使,在油麻地这片宁静的天空尽情飞翔。希望有这样的一天,我自己能像油麻地的那些孩子一样,不管将来改变什么、发生什么,心中的纯真透明都不会变,永远都在心里保留着那一座最简单而又朴实的草房子。我真的真的希望……1200字以上 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