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了我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玉石,如果不经过精细的打磨,就不会成为一件价值连城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不受到教育,他便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有一个故事讲:有两块具有灵性的大石头,被挑选到一座寺庙里来打造佛像。后来,人们发现第一块石头质量更好,于是先用第一块。可是,在打造过程中,那块石头觉得十分疼痛。它对雕刻师说:“太痛了,我不干了!快停下来!”雕刻是因为它不合作,只好停下来。
雕刻师对第二块石头说“:我现在要雕刻你,十分疼痛,你能忍住吗?”石头说:“我能忍受,你雕吧!”果然,在雕刻过程中,石头没有叫一声疼。它被雕刻成了一个完整的佛像。
佛像开光后寺院来膜拜的人很多,于是和尚们将第一块石头打碎把他当做铺路石铺在门口供人们践踏。
人就像石头一样,必须要经过打磨才能成为受万人膜拜的“佛像”否则,不经过磨练就只能成为在普通不过的铺路石了。
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奋学习,积极进步,树立好自己的学习目标;长大后做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贡献有帮助的人。
大弯小学五年级:廖建书
关于崔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身为崔姓子孙的一员,对自己的姓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总想知道它的历史,于是,我对崔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了解崔姓的来源和人口数量
2.通过中华崔姓网了解崔姓的历史和人口分布情况,并搜集名人故事
三、结论
1.我国的崔姓源远流长。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从其封姓。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就是崔氏。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崔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年的历史了。
2.崔姓人才辈出:有著名史学家崔鸿魏,唐代大诗人崔颢、崔护,北宋名画家崔白,军马都元帅崔立,元朝名臣崔斌,清代历史学家崔述,著名书法家崔瑗明代著名画家崔子忠;当代澳门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娱乐明星崔健、崔智友,央视主持人崔志刚……我真为崔姓人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
3.中国崔姓分布最多的是辽宁,山东,黑龙江,吉林,河北,天津,山西,北京,河南,甘肃及北方所有省份.而南方诸省较少。
4.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崔姓已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大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新近统计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崔姓人口约有445万,位列全国姓氏人口第五十四位.
相关推荐
-
国学经典改变我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而且种类繁多,比如书法、古诗、国画和经典文学等。《论语》教我们做人正直磊落,《弟子规》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规范,《大学》教导我们格物致知……我最喜欢经典文学,它里面有非常多的分支,比如:医学中的黄帝内经,诗词中的唐诗、宋词、元曲。今天就和大家说说我和经典的故事吧!我从小就不喜欢看书,妈妈经常逼我背唐诗宋词,我特别不乐意!记得有一次语文测试,妈妈叫我好好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古诗,我不耐烦地答应了,可拿着书本翻了几页,就玩起了iPad游戏,根本没认真复习。第二天,我拿到卷子就有好几句诗不会默写。情急之下,我想起了《论语》里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才明白,学过的知识要经常温习,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从此,我对经典的看法大大地改变了!当然,这其中也有我们亲爱的吴老师的功劳。她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给我们上国学经典课,慢慢引导我们,让我们了解了越来越多的国学知识。看了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我知道了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渐渐地我爱上了国学经典。现在的我会时不时地蹦出几句诗词,连爸爸妈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哈哈,我现在也是有内涵的人了!《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已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向导,是我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国学经典就像一位严肃的启蒙老师,教会我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不断修正我的坏习惯,伴我成长!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品读国学经典,感悟国学精粹,让我受益终生。600字 五年级
-
国学经典——观《“国学小名士”经典朗读大赛》有感作文今天,我看过《经典朗读大赛》后,发现,好多的国学,在我的眼里,都是一片模糊、朦胧,即使我学过的国学,他的庐山真面目,由于我身在此山中,所以依然看不全,看不透。《“国学小名士”经典朗诵大赛》里的人主要包含中学生,他们的国学积累出乎了我的意料。我熟悉的,我不熟的,甚至还有生僻的居然都会。真可谓是无事不知啊。这让我体会到了他们积累国学的多少,他们不只是会背古文,还理解国学。国学,是一个在渐渐消亡的一门知识,从过去的家喻户晓,到现在的没人知道多少。国学中的意义也被人更改,就比如说,有的人看《孙子兵法》,却利用《孙子兵法》想怎么让自己升职。国学现在就像天边的彩霞,看上去美好,可是却转瞬即逝;又像地上的花朵,闻着香气扑鼻,可有怎么样?依然随时会凋谢、枯萎。但是如果想挽救国学,传承国学,那只有让阳光不再溜走,让花儿分撒种子,这样,重拾遗弃的明珠,才能挽救国学,让国学继续传承下去。现在的国学,只有往下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发展下去,可是光背是没有用的,国学,是靠做到的,国学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行。但是,如今,人们为什么学国学呢,我猜,可能是为了传承国学、为了完善自己的品行而学国学,但是真正这样想的人又会有多少呢?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少年,就只能担任起传承国学的事,让国学不再像小花、彩霞,而让他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一样,扎根在我们炎黄子孙的心中。五年级:[中秋征文]神探墨小侠——胡同里的杀机(5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国学经典——观《“国学小名士”经典朗读大赛》有感今天,我看过《经典朗读大赛》后,发现,好多的国学,在我的眼里,都是一片模糊、朦胧,即使我学过的国学,他的庐山真面目,由于我身在此山中,所以依然看不全,看不透。《“国学小名士”经典朗诵大赛》里的人主要包含中学生,他们的国学积累出乎了我的意料。我熟悉的,我不熟的,甚至还有生僻的居然都会。真可谓是无事不知啊。这让我体会到了他们积累国学的多少,他们不只是会背古文,还理解国学。国学,是一个在渐渐消亡的一门知识,从过去的家喻户晓,到现在的没人知道多少。国学中的意义也被人更改,就比如说,有的人看《孙子兵法》,却利用《孙子兵法》想怎么让自己升职。国学现在就像天边的彩霞,看上去美好,可是却转瞬即逝;又像地上的花朵,闻着香气扑鼻,可有怎么样?依然随时会凋谢、枯萎。但是如果想挽救国学,传承国学,那只有让阳光不再溜走,让花儿分撒种子,这样,重拾遗弃的明珠,才能挽救国学,让国学继续传承下去。现在的国学,只有往下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发展下去,可是光背是没有用的,国学,是靠做到的,国学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行。但是,如今,人们为什么学国学呢,我猜,可能是为了传承国学、为了完善自己的品行而学国学,但是真正这样想的人又会有多少呢?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少年,就只能担任起传承国学的事,让国学不再像小花、彩霞,而让他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一样,扎根在我们炎黄子孙的心中。五年级:[中秋征文]神探墨小侠——胡同里的杀机(550字 五年级 观后感
-
读《国学经典》有感(2)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国学。我也读了一本书名叫《国学经典》。读完了这本书,我不由得发出一些感叹。这本书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个部分。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节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意思是:历观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风,往往勤俭节约意味着成功,奢侈浮夸意味着失败。是呀,这句话用于我们现在是再适合不过了。当我把第一单元读完时,我想到了我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一次,我在洗碗时,把水开得很大,妈妈看见了,提醒我说:“把水开小一点吧,一吨水可要好几块钱呢!”爸爸也在一旁也说:“节约钱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要节约水资源。”我听了,惭愧不已,连忙关小了自来水。节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用心,我们就会想出节约的好办法。你瞧,这是我和姐姐想出来的:1、将用剩的小块肥皂收集起来,做成了大块肥皂。2、把雨水收集起来,用来浇花。3、把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合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新本子。4、把洗完脸的水用来冲马桶。怎么样?这些节约的办法你用过吗?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第二单元主要讲的是强自信。“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选自于,《孝经。圣治章》。意思是: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一样的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为尊贵。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有很多人自己没有发挥出来罢了。我就把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挥出来了:1、我把字写得很好。2、我的作文常被老师称赞。3、我的舞蹈跳得很不错哦,还获得了证书。4、我很守时,上学,集会从不迟到。瞧!我的优点和特长很多吧!相信你也一定有很多优点和特长,赶紧发挥出来吧!第三单元主要讲的是智慧。“知者创物”。这是《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由有智慧的人设计发明。用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人也很多,下面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贺龙同志在紧要关头让战士们扔掉草帽,使敌军自相残杀。包公运用智慧,使用了计谋,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还有许多的例子……就不一一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柱和心灵家园。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10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读《国学经典》有感中华名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用文字记录来,就成了一本本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底蕴丰富,蕴藏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道理,其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所谓的“五常”。就拿“五常”中的智来说吧。“仁、义、礼、智、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过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名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就像《愚蠢的狼》这篇文章讲述的一样:愚蠢者总会被聪明着战胜。这就如同聪明者总会骗的了愚蠢。因此,现在就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变的更聪明!五年级:春之花樱2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我受到了教育我们的学校——通海县秀山小学,坐落在美丽的秀山脚下,每当周末或者节假日,爸爸妈妈总要陪着我爬秀山。爸爸说:“爬秀山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又可以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久而久之,我对秀山的环境和它的一树一木、一花一草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在秀山公园“滇南甲秀”牌坊前二十米左右,有一棵古老的杉树,我看见那又细又长的树枝上生长出无数片青绿色的尖尖的叶子,有时候,还会开出几朵粉红色的小花,可谁也没有想到,它的身体却离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从树的这边可以望见树的对面。于是,我在想:它到底用什么来抚养它的那些嫩绿的叶子呢?没错,是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一棵古老的,已经洞穿了的树,却能够萌发出那么娇嫩的叶子,那么漂亮的花,是因为它有一种高尚的品格——坚强,是坚强的品格支撑起这颗已经被据掉一半的树。由此,我想到:我们人的生命也如同这棵大树。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经历过许多失败和磨难,正如大树,随时可能被大自然摧毁,或者被贪婪的人类所砍伐,可是,摧毁了,砍伐了却不代表生命的结束,相反,它却意味着新的生命必将重新开启。每当我去秀山公园玩,无论爬多高,无论走多远,我都会走到那棵树前,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抚摸它那干枯、粗糙却又伟大的躯干。我敬仰它,因为,它那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鼓舞,成了我无价的精神食粮,它将影响我的一生,在我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激励我要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去面对人世间和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朽的大树,我爱你!六年级:陈汉蒙娜550字 六年级 状物
-
经典诵读传承礼仪道德教育经典诵读传承礼仪道德教育——临泽县城关小学道德教育工作侧记临泽县城关小学秉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道德礼仪教育于书信文化特色活动中,独辟蹊径,成效显著。一是弘扬思想熏陶激励理念,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每周一诗诵读的基础上,近年来进一步拓宽诵读渠道,丰富诵读内容,以亲情友情、礼仪孝道、诚信守纪、道德品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染为宗旨,从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及手头新近报刊杂志中,由班主任、语文老师精选诵读内容,或在老师组织指导下让学生准备诵读内容,开展每天一刻钟的晨间诵读演讲活动,低年级以指导诵读了解文意为主,高年级注重学生感悟作品历练心灵。同时,各班建立图书角,与学校图书借阅相支撑,灵活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节假日布置阅读作业,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评、读后感竞赛活动与影视片观摩教育活动,巩固与强化诵读成效,在学生心灵中种植道德的种子。二是注重实践磨砺心智锻炼,积极搭建活动育人平台。充分借助各种节庆资源,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安排实践活动,如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时,通过让学生给父母亲写一封信、为父母亲做一次服务尽一份孝心(延伸到在父母亲生日、父母亲劳累、心情烦躁时也这样做)的形式,架起了父母子女亲情沟通的桥梁;如在清明、七一、八一、十一时,通过组织学生给烈士扫墓、进社区进基地观摩、创作书画作品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如在六一、元旦、教师节时,开展师生联谊文艺活动,让和谐人际与集体观念根生叶茂。同时,每学期都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主题鲜明的班队会,形成了“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做了不起的临泽人”等低中高年级特色别致的教育实践活动,与争创文明班级、五小合格小公民活动相融合,在活动中让学生磨砺意志锻炼心智,塑造品格操行。三是狠抓日常规范养成教育,努力创建德高为范楷模。坚持以德立校的理念,奉行“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为楷模”的原则,在静态让花草树木山石墙壁橱窗板报含笑默语无声引导的格局上,立足于身教重于言教的动态格局建设,以教师的“见面点头致意、微笑问好,校园行走慢走轻声、礼让学生、弯腰捡拾垃圾,学习中耐心热情辅导学生,活动中亲切关心激励学生”的师德群体形象,指引与感染着学生礼仪待人、文明做事,上下楼梯靠右慢行,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帮助礼让小同学,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争做文明小标兵蔚然成风。校园花草无破坏,场地干净,活动安静有序,一派和谐文明。先后学校被定为县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被表彰为市级团队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德育工作先进学校、书信文化大赛先进集体,全国古诗文诵读先进集体。(撰稿:甘肃省临泽县城关小学 田学昀)1000字 四年级 状物
-
我受到了教育_650字我们的学校——通海县秀山小学,坐落在美丽的秀山脚下,每当周末或者节假日,爸爸妈妈总要陪着我爬秀山。爸爸说:“爬秀山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又可以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久而久之,我对秀山的环境和它的一树一木、一花一草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在秀山公园“滇南甲秀”牌坊前二十米左右,有一棵古老的杉树,我看见那又细又长的树枝上生长出无数片青绿色的尖尖的叶子,有时候,还会开出几朵粉红色的小花,可谁也没有想到,它的身体却离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从树的这边可以望见树的对面。于是,我在想:它到底用什么来抚养它的那些嫩绿的叶子呢?没错,是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一棵古老的,已经洞穿了的树,却能够萌发出那么娇嫩的叶子,那么漂亮的花,是因为它有一种高尚的品格——坚强,是坚强的品格支撑起这颗已经被据掉一半的树。由此,我想到:我们人的生命也如同这棵大树。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经历过许多失败和磨难,正如大树,随时可能被大自然摧毁,或者被贪婪的人类所砍伐,可是,摧毁了,砍伐了却不代表生命的结束,相反,它却意味着新的生命必将重新开启。每当我去秀山公园玩,无论爬多高,无论走多远,我都会走到那棵树前,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抚摸它那干枯、粗糙却又伟大的躯干。我敬仰它,因为,它那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鼓舞,成了我无价的精神食粮,它将影响我的一生,在我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激励我要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去面对人世间和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朽的大树,我爱你!六年级:陈汉蒙娜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650字 六年级 状物
-
这件事教育了我一天早上,在妈妈送我去上学的路上,等公交车时,我的肚子突然有点痛,妈妈就向别人借药给我去擦,正当我擦药的时侯公交车启动准被出发了,妈妈急急忙忙跑过去叫巴士司机等一下,擦完了药我赶紧跑上车,忙乱之中妈妈在车下问:“你们有没有给车费?”我说:“没有”并且做了个手势——摇了摇手话刚说完车门就关上出发了。下午放学时妈妈问我和哥哥:“早上坐车有没有给车费?司机有没有为难你们?”我和哥哥齐声回答:“没有。”妈妈对我和哥哥说:“你们做手势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不用给了,另一种是还没有给。我的理解是不用给了,而你们要表达的意思是还没有给。所以照成了你们坐车没有给钱的结局,好在司机人好没有为难你们,要不然你们上学会迟到,或许会给司机说一顿。记住,以后不能做这种模凌两可的手势,要多用语言表达。”我认为妈妈说的话很有道理,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300字 四年级 状物
-
我的经典“台词”我的经典“台词”在我这个年龄有很多不明白的事,经常会问“为什么”,所以“为什么”就成了我的经典“台词”。很多事我都爱刨根问底,每天都要问很多“为什么”,就连帮妈妈拿个东西都要知道拿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所以妈妈有时会说“你为什么老问‘为什么’呢?”刚问玩,我们俩就相视而笑了,“为什么”这个词还真有趣呢!在家里“为什么”这个词已经用得很普遍了。“为什么”这个词对我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由于我经常问为什么,所以知道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了,比如,小鹦鹉为什么叫得那么好听?为什么花朵会在春天开放?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这些问题在我的疑问和思考中得到了答案;坏处是,有时我问的问题太无聊了,会惹得妈妈厌烦,她会说:“去去去!净问些无聊的话。”说得我很不好意思。还有,就是我有时候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或者想把应该做的事往后拖的时候,我就会问“为什么”,借此消磨时间,比如,妈妈想让我把作业早点完成,我就会问:“为什么现在就要做,时间还有得是!”结果作业总是拖得很晚才做完,这成了我的一个坏习惯,总也改不掉。由于我经常爱问“为什么”,还闹过笑话呢。有一次,爸爸让我猜一个谜语“两只小船各西东,是个客人坐当中,白天来来往往,夜晚客去航空。”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于是就问爸爸:“为什么只有十个客人,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是不是只有十个座位?”爸爸笑了,让我低头看看自己的脚,哦,我恍然大悟!原来是鞋子啊!我这才知道其实有些事情是不用问为什么的,因为那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只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就能得到答案的。瞧,我的经典“台词”有趣吧!650字 四年级 状物
-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400字 初一 读后感
-
读国学经典《论语》有感从二年级开始,我和妈妈一起每天快乐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论语》你们想不想知道是它写什么的?是谁写的呢?我猜你们都想知道吧!其实它是一本语录。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师孔子,他对学生非常有耐性,对人非常的谦逊,所以很受人尊重。这本语录主要是他的学生把孔子上课说的话和生活中做的事记录下来。《论语》记录了很多孔子说的话,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长第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句话是孔子通过称赞伯夷叔齐俩兄弟不记仇,因此别人就就不记得他们的旧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平时在班里,我与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有吵架,闹意见的时候,这时我就应该学会“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样我们才能够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其实,悄悄告诉你,这本语录还有很多宝贝,虽然我只会诵读,还没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语句,但古人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现!所以,我已经约好妈妈每天继续诵读《论语》,多学学里面为人处世的道理。你呢,要不一起来吧!400字 初一 应用文
-
老师教育了我在小学的生涯里,老师的教导不计其数,但是有一次教育深深的印在脑海里,就是这一次教育使我知道了如何礼貌待人,终身受益。下面就听我讲讲吧。一天,老师要让同学发作业。当时,大部分同学都在写数学作业。老师就问:“谁写完数学作业了?帮老师把作业一发。”突然,老师发现我正在悠闲的看书。便叫道“李佳兴。”我因为正在看书,所以没注意听老师的话,所以对老师叫我的原因全然不知。便随意胆大而又疑惑的回答一声“嗯?”老师接着又说:“你来把本子一发。”我听了,马上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心理的石头总算放了下来。便急忙奔到讲台。拿起本子就跑。老师又说:“李佳兴,你过来。”我又不耐烦的马上跑过去。“我叫你肯定是有事的。你刚才那个嗯是很不礼貌的,同时又对别人不尊重。以后别人叫你,就要立刻应答。不然会让他们感到你没礼貌。”老师语重心长的说着。我也把老师的话深深记在心里。我仔细地会回想着老师每个字,是啊,这一个字说出是对别人多么不尊重。以后我再也没有不礼貌的答应别人。老师这番话令我成为更有礼貌的人。谢谢您,老师。400字 六年级
-
国学表演美轮美奂的舞台,多彩多姿的表演,国学艺术之花在这个殿堂绽放。看,一曲《水调歌头》描绘了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表达了苏轼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之情;听,一首《满江红》展现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而《少年中国说》描绘了中华少年的豪言壮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精彩激烈的对决由此展开,每一个问题无不展现着国学经典的魅力,月亮、梅花、泉水……每一句古诗,每一首词赋,都刻画的那么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而家则是永恒的话题,每一个思乡的游子,都会借遥遥明月寄托相思,父母之爱也给了每一位想家的游子切切故乡情的感念。每一位国学小名士的精彩表演,让我又一次在国学经典的艺术殿堂里漫游,诗词歌赋让我更加爱不释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在国学经典的海洋里遨游,让传统经典伴随我成长。400字 四年级
-
我爱学国学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学习《弟子规》,其中有一句“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回家吃饭时,我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吃饭时,大部分男士和少部分女士都要喝酒呢?”妈妈亲切地说:“因为这是中国的酒桌文化。”妈妈还告诉我,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做“无酒不成席”。妈妈话音刚落,却听见我大声地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妈妈被这句话逗乐了,夸我把国学记得真好!我说:“本来就是嘛,有时候跟叔叔阿姨吃饭,他们逗我请我喝酒,我都会大声的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我问妈妈:“你说吃饭喝酒是中国酒桌文化,吃饭时我发现没喝酒的人话少一些,是不是他没喝酒,要说的话就藏在酒里面,要是喝了酒,话就随着酒跑出来了。所以他喝了酒,话就变多了。”妈妈听了哈哈大笑:“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呢!”我知道适当喝酒有意于身体健康,但喝多了就会对身体有害,喝酒后不能开车,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国学让我学到了非常多的道理,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给了我很多帮助。我爱学国学!400字 四年级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