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记忆1200字以上

古城记忆

1200字以上 高三 记叙文

那年暑假的云城之旅,没留下别的,只有无限的回味了。记忆中最深的那一笔,则是丽江古城之游了。

才领略过山川之秀丽,就又被这古城韵味吸引了。先是陆陆续续的几个身着“披星戴月”(纳西族的服饰)的姑娘和两个挑着担子的商人进进出出,又有牧马人和马群走了进去。绕过一段曲折的街道,便真正步入古城了。盈盈一条河道映入眼帘,走在岸边的小路上,顺着河水流淌的方向走去,一架小桥贯穿在河面上,我从石板路的桥上走过了,在河岸对面的古道上漫步,我不尽想到马致远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路上,桥很多,树也不少。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古道边密集了一幢幢木楞小屋,参差不齐,错落有致。不远处又是一架石拱桥,如果记得没错,该是这一路上最别致的了,它是这里的桥首。我们在桥上刻意颇久的停留,也便不经意发现它也宽不过四米,长十余米而已,但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大石桥,传说是明代木氏土司修建的。父亲告诉我:“站在这里,桥下能看见玉龙雪山的倒影。”我不信,但还是忍不住探头看了几眼,雪山之巅活灵活现,我也不禁感叹自然就是如此神奇。桥边两棵垂柳活泼俏丽,柳枝从高过桥头一两米的地方垂下来,有的半掩着桥身,有的斜搭在桥头上,有的似与河水相乐,宛若水上芭蕾一般,轻轻地在河面上踮着柳尖。就是这些柳树曾留下多少纳西青年的情。合影留念后就随意找了家客栈坐下来,原来我们是来品这方茶了,云南的普洱茶早有耳闻,而这还是第一次真正的品到。喝着这古城的水,坐在这古城的阁楼间,谁又能说我不感到留恋呢?

告别了大石桥,就到了当地最出名的四方街了。它因木府“威镇四方”的传说得名,整个街道也很像木氏土司玉玺的形状,周围小巷通幽,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也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街边的,路中走的,满是极富特色的民族商贩。堂姑带我到路边的一家卖民族帽的摊子上挑了两顶戴上了,祖母说我们就像是本乡本土的人,我们也笑呵呵的应上一句:“入乡随俗了!”堂哥在我们的带动下,买了个葫芦丝吹起来,尽管还不怎么会,却也弄得有模有样。

走过四方街又是些风宅和水了,这会儿已是傍晚时分,古城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美了。我看到河边有一位洗衣的纳西族姑娘,就向她取些小河的故事,这才得知,小河里的水是玉龙雪山的冰融之水,水质清,以前甚至可以直接饮用,而这些年却不行了。我发现了一个适合把脚放在水里的地方,顺着石阶下去了几步,我用水泼洒着岸上的家人们,即使水还有些冰凉,也依然阻挡不住我们快乐的脚步……

之后的游览多让人心生敬畏之情,如天雨流芳的书香味道,木府的风土人情等。说不尽的古香,道不尽的古色。路,不到尽头,我终于遇见了久违的水车,斑斑锈迹见证着它经年的风华,芊芊草木萦绕着它诗意的传说,水车旋着,就是这日复一日的旋承载了多少游子的心语心愿。

夜幕已经降下来了,古老的木屋和祥韵的小巷装点着红灯笼,红灯笼在风中摇曳着神圣的气息,气息是古城的梦,古城的梦是历史的痕迹,历史的痕迹是车辙与河水对这座城的雕琢,雕琢的是满城古香古色的的隽永。远道而来的游者要离开了,当然也包括我们,我们上了车,恋恋不舍得挥了挥手,我透过车窗看古城,看着古城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深沉……

那年的我还太小,还不曾懂得什么叫做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晓得原来古城就是其一,也只能追寻着些许记忆来想念,相别有些日子了,只想对它说:“古城,安好。我听闻与你休戚与共的雪山已在人类高涨的生活热情中几度褪去了银装的光芒,不知你在繁华的喧闹中是否也会抱怨被热情的旅者拥抱得太紧,太紧……”高三

古城采风开眼界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记叙文

我攀登过享有“五岳之首”美称的泰山;我参观过“海洋动物乐园”的美丽青岛;这几天,我要游览的是素有“古都”美誉的古城西安。

欢快上路

——古城采风之一

伴随着黎明时分的一丝薄薄的晨雾,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踏上了古城采风之旅。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来到了济南。然后转乘去西安的火车。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所以即使之前多么劳累,现在也被自己的兴奋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路途观光

——古城采风之二

接近上午十一点半,火车要发车了。我们拎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在车厢内到处游走,寻找自己的座位。又过了几分钟,我们夏令营的12名师生终于都安顿好了。我躺在自己的卧铺上感觉还算舒服,因为之前的长途奔波,不一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一觉起来,我们已经来到了菏泽。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只见一片片绿色的海洋——玉米田。那一棵棵碧绿色的玉米包裹着黄澄澄的果实,宛若一个个娇羞欲语、身着绿衣的少女,头发上插着一朵金黄色的花;又仿佛是在一个绿色建筑物的顶楼上镶嵌了一个金黄色的钻石,美丽极了。又过了一会儿,我们路过了一片荷塘。那一片片荷叶如几个忠诚的士兵,默默守护着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的公主,令我不禁想起了一句俗语:“红花还须绿叶扶”,真是一点没错。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些默默无闻为我们服务的人,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我们也不会生活得这么无忧无虑。

初入古城

——古城采风之三

经过一下午加一夜的长途奔波,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下火车,我们就惊呆了,许许多多高大的城楼耸立在我们眼前。一座座城楼由许许多多大青砖块儿构成。远远望去,城楼呈梯形,城楼上还插着许许多多彩色的小旗子,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再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之雄伟、大气。我不禁赞叹道:“多么宏伟的古建筑呀!”我不禁联想到一个场面:在很久以前,许许多多年轻的小伙子排着整齐的队伍,每个人的肩上扛着几块大石头,嘴里喊着号子:“嘿咻,嘿咻!”一旁还有几个官兵在督促他们。想到这里,我不禁佩服起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来。

再往里走,我们又看见了许多古建筑,其中那个唐朝的城楼最令我难忘了,它比之前我们看过的所有城楼都要高,都要大。司机师傅说:“这个城楼还不算大,这个古城也不算大,要知道,唐朝的时候,城池是现在的16倍呢!”我惊讶极了,油然而生出一种敬佩感。司机师傅又给我们讲了“东西”的来历:古代的时候,有东市和西市这两个集市,东市是负责卖食品食物的,而西市主要是卖丝绸衣物的,去买东西,就是又买食品又买衣服,“买东西”这个词就这么逐渐流传下来了。

老师又给我们讲解道:“望着中国的地图,其实西安的位置才是中国的心脏。西安古称长安,有13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历史非常悠久,比北京建都的时间要长得多呐!”听后,我不禁对西安这座古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天边露出了鱼肚白,天慢慢亮了起来,我透过玻璃向外望,兴致勃勃地观赏着古城的博大风采。

          印象华清池

                    ——古城采风之四

匆匆吃过早饭,我们准备乘车去第一个景点——位于临潼的华清池。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解道:“华清池又名华清宫,位于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温泉水与日月同流不盈,不虚,每天都有很多游人在这里洗温泉澡,以3000年的皇家园林史和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而享誉海内外。”听了介绍,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一睹华清池的风采。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华清池景区。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高大巍峨的神秘青青——骊山。

只见一片片洁白无瑕的云团围绕在半山腰,宛若一个绿衣仙女围上了一条白色的浴巾;又仿佛是一个蒙着面纱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又好像是一排卫兵守护着一个小姑娘;更好似一个白衣姑娘正在和她的好友窃窃私语。气势之磅礴,姿态之美丽,奇景美不胜收,令人如痴如醉,为之震憾。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宋朝大诗人苏轼的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骊山就是如此啊!

我们一直向里走,穿过津阳门,走过山水唐音,一路奔向杨贵妃沐浴的地方——海棠汤。海棠汤名副其实,整个浴池呈现出一朵海棠花的形状,当年杨贵妃就是在这个地方沐浴的。我望着这个浴池,头脑里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杨贵妃慢慢地迈进浴池,一旁的宫女们正在给她撒着花瓣,杨贵妃在这样一个情境下尽情的享受着温泉汤。我记得在一部名叫《寻找杨贵妃》的小说中曾经写道:我似乎看见刚刚沐浴完毕的贵妃,娇娜不胜的任由宫人搀扶着袅娜而行,留下一池沁人的芬芳。这个场景是那么的美轮美奂,让我陷入了美好的遐想中。“走了,走了。”直到同学们的叫喊把我喊醒,我才从这场美梦中苏醒过来。我们出了门,看见了一个小亭子,导游给我们讲解道:“那个年代是没有吹风机的,所以,唐玄宗给杨贵妃修建了这样一个小亭台,让杨贵妃沐浴完毕之后站在上面,用自然风把头发吹干。”我仿佛看见了沐浴之后的杨贵妃,小心翼翼地走上台子,闭上双眼,头发被风吹起来了,飘飘飒飒,那场景简直美极了!

我们继续向里走,来到了当年唐玄宗洗澡的地方——莲花汤。莲花汤非常大,比杨贵妃的海棠汤还要大许多,传说当唐玄宗第一次来洗澡的时候,看见浴池底面的图案后吓了一大跳,因为工匠雕刻的实在是太精细了,栩栩如生,让皇帝以为是真的,故而吓了一跳。

我们又参观了许多地方,星辰汤、尚食汤、蒋介石五行宫、战争年代留下的枪眼、宫廷壁画……真是美不胜收。

秦兵马俑开眼界

——古城采风之五

参观完华清池,我们准备乘车去秦兵马俑博物馆。路上,老天爷就像孙猴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就当我正在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夏雨而不开心时,导游却笑了起来,我有些疑惑,导游见我们一脸迷惑的样子,给我们讲解了她笑的缘由:“西安属于西北地区,干旱是非常常见的事,今年是近88年以来最旱的一年,你们到这来旅游,正好碰上下雨,是非常幸运的。”听了导游的话,我瞬间开心了起来。

不一会儿,我们便到达了目的地。我们跟着导游来到了一号坑参观。导游介绍道:“一号坑是所有的兵马俑坑里规模最大的,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1978年开放,长210米,宽62米,距原地表深4.5米--6.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听了这些数据,我不禁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我看着这些兵马俑,发现了一个特点:每一个兵马俑无论是从相貌、姿态还有装束上,个个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没有哪两个是完全相同的,这也让我不禁佩服起了制作这些兵马俑的工匠们。这时,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土存放了这么些年却寸草不生呢?”导游给我们解释道:“这些土并非普普通通的土,而是用锅炒过的熟土,是工人们一车一车的运到这里的,所以,不论它经过多少年,上面也不会生长植物。”“哦,原来是这样呀。”这次,我又长了见识。导游又给我们介绍道:“这些兵马俑高的能有1.96米,矮的也只有1.72米,当时秦朝的士兵是没有这么高的,是秦始皇让工匠们做的这么高大,寓意就是秦始皇想让自己的士兵都人高马大,国势强盛。在当时一块兵马俑砖拍卖价应为2000元,可如果现在的话,应该高达15万元。”“哇!”听了导游的话,我又被震撼了。

望着这些兵马俑,我不禁想到了秦朝时期的情景,将军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武士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骑兵们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一匹匹战马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的。这时,仿佛眼前出现一种场景:“呜——”城墙上吹起军号,将军、武士喊着口号,勇往直前。骑兵们骑着马,个个英武无比,想想就感觉特兴奋。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二、三号坑,这两个坑还在开掘中。接着,导游又给我们讲述了秦兵马俑的来历:“这里以前曾经是一个村子,叫西杨村,这个村子里有一位农民,他叫杨继德。他出生于1948年1月,在1974年抗旱打井时,无意间发现了兵马俑。后来,人们为了感谢杨继德,还特意为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翻身不忘共产党,下联是:致富不忘秦始皇,横批是:感谢老杨。”然后,导游又带领我们去看望杨继德老先生。这时的杨老先生已经成为了博物馆的名誉馆长,他正在售卖图书,他的眼睛因为经常被别人拍照,患上了青光眼,我细细端详着这位杨老先生,心里想:这位老先生太伟大了,他为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时,天色不早了,我们匆匆吃过了晚饭,准备晚上记下一天的见闻,明天好继续我们的行程。

明代城墙赏风景

——古城采风之六

吃过早饭,我们开始了新一天的行程,我们第一站要去爬明代的城墙。导游在城墙上为我们讲解道:“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稳固如山,这里的建筑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外还有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对城墙的介绍,这个城墙是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建成的,呈现长方形,有5984个垛口,0.96米高,周长13.74公里,是瓮城的城门。我们进入了东边的城楼内,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貔貅,因为皇帝非常信风水学,所以,屋内的吉祥物自然是少不了的。

音乐喷泉好美丽

——古城采风之七

匆匆参观完了明代城墙,我们又来到了下一站——大雁塔广场。我们来不仅仅是看塔,而是来观赏“亚洲第一喷泉”——大雁塔的音乐喷泉。音乐喷泉,顾名思义,音乐是少不了的,一簇簇喷泉随着音乐,高低起伏的喷着。“哗”地一声落下来,溅起了一朵朵浪花,然后又上去,又下来……好像正在演奏者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音乐会,泉水妹妹和着优美的音乐,在空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旅程结束返回时

我们参观完大雁塔,又去了小吃街、下午,我们便坐上了返航的火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回到了家。回想起这次的旅程,还真是难忘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