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项羽650字

我看项羽

0
0
650字 高二 记叙文

他行到乌江。

听完乌江亭长的一番话后,他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他决定不渡乌江。为了自己的骄傲再与汉兵作最后一搏,虽知已无胜算。

身上满是箭的他,终究还是回不去江东了。

在他还年少时,怎会想到自己有这样的结局?身负江东父老的厚望,心中是除暴秦的壮志,他意气风发,渡乌江,踏上征途。那时,他是年轻的项羽。

一把长剑,一匹快马,足以让他称霸。他距离复兴楚的目标又近了,他要灭秦,他要天下子民过得安康。彼时,他是西楚霸王,项羽。

刘邦入了函谷关,一如反常地不喜爱钱财美女。谋士范增说,刘邦的志向不在此。他的眉头紧锁,他明白了刘邦的意图。他说:“明天设宴,犒劳士兵,打败刘邦部队!”可最终,他也没有杀掉刘邦。他非小人,他是君子,他要光明正大地打败刘邦。这不是妇人之仁,而是君子之度。可是那等同于放虎归山的结果,他是没有料到的。若他在鸿门宴上就杀掉刘邦,历史是否会改写?但历史已成为历史,绝无修改的可能。

垓下之战中的他,还是那么英勇善战,纵使人数上处于劣势,仍是斩杀汉将多余人。可杀了那么多,也杀不完数万敌军。自他决定不渡乌江后,历史就被固定了。

他的身边,都是汉将。他的头,被悬赏万金。到最后这个结局,他也是没有料到的吧。他在乌江自刎。他的身体被肢解,肢解他的敌人被封侯赏赐,刘邦也顺利登基。他在死前还在说,这是天亡他,非战之罪。他的骄傲只允许他这样说,他也配这样说。

乌江留下了他的遗憾,留下了他的人生,他的征途始于乌江,他的生命也结于乌江。这里开始了他的梦想,也终结了他的希望。骄傲如他,仍是逃不掉命运的束缚。

也许,从他渡乌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这样一个结局。

我看,北京行!

1000字 高一 叙事

暑假,我到北京游玩。这是一个人口众多,空气湿润而清新的城市,初次乍到,那些新奇的事物总会使你感到有些许目不暇接,以至于写游记时,笔尖都有些微微颤抖。

在前几年爸爸去过了中国的首都——北京,只说好玩,逗得我心中的心早已飞往北京,是吗?北京真的那么好玩,这次终于可以自己尝试一番了。

一、爬长城

站在长城脚下,举目远眺,广阔的天宇下,崇山峻岭间,长城犹如一条灰色巨龙蜿蜒盘旋。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伟大’与‘雄浑’。于是我低语:长城请恕我用幼稚的双脚来丈量历史的长短!拾阶而上,叩石而问。难道我们的祖先真的仅仅用双手把这些石头堆砌成墙吗?长城无语。触摸这那厚厚的城墙,塞外强劲的风跃起我的头发,风声呼啸,而那一瞬间我仿佛置身于如火的战场中。如今,刀光剑影已定格成为长城的历史,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长城不愧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情,更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汗水与智慧游山如水,在一座烽火台边,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外与我留下合影。末了,他伸出大拇指,由衷赞道:“长城,伟大!”

我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长城,一个民族五千年的辉煌与骄傲!

二、看日出

凌晨三点,天安门广场上已经开始人影晃动;

凌晨四点,迫不及待的人们已涌向栏杆处;

凌晨四点四十八分,“来了,来了!“有人欢呼,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投向一个方向。但见英武的士兵护送国旗,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旗杆。

每一双眼睛都注视着国旗,每一颗心都不禁不住激动。人群中没有一点噪杂声。屏息凝视,那一刹那,东方的红日一跃而出;那一刹那,士兵将国旗高高向上一抛;同一刹那,雄伟的国歌声响起来......

三、清华梦想

到中国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深造,无疑是莘莘学子的梦想,走到门口,虽说不能进去参观,但也让我倍感荣幸。

在这里,绿化多,时时刻刻都能闻到青草浓郁的气息,看他们柔软纤细的身段,成片结着露珠的草坪铺满在街道两旁,微风吹过,摇曳的草儿顶着晶莹的珠儿,楚楚动人。景美。人更美。

我们要不曾忘记祖先用汗水和智慧缔造的中华文明,我们不会忘记近代遭受列强欺凌的沧桑血泪史,我们更要把握今天的机遇与挑战,因为我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与梦想!

四、游圆明园

我终于来到了历经烈火洗礼的圆明园。

这是你吗?圆明园,野草堆积,碎石散布,几根石柱默默屹立,是在凝思,还是在仰望?我竟无从想象这座皇家园林当年的金碧辉煌。

那场劫难中残留的石柱仍屹立在这里,控诉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见证一场悲壮的历史,见证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烧毁的是尊严,是不死的国度。

短短的七天一晃而过,这座城市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汗水与智慧,浓缩了一部沧桑巨变的历史。

高一:刘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二
记叙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