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1200字

年味

1200字 初三

时光如奔腾的江河,轻轻地、匆匆地从之间流过,如花瓣飘落……不知不觉,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岁月,开始了我的新一段旅程。翻开日历,翻开了新的一年,翻开了新的一段精彩花絮。也撕下了那过去的一页……我静静回想着自己过去的一年里,有汗水,有快乐,也有悲伤,那仿佛就在眼前。

大年三十早上我就与爷爷一起贴春联与贴门神。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以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是过年的一种俗。门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其主要作用是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门神可分为捉鬼类、祈福类、道界类、武将类和文官类。

贴完门神,就开始扫尘了。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甚俗起源甚古。

大年三十晚上,丰盛的年夜饭摆上了桌,全家人都聚集在圆桌周围,津津有味地吃着年夜饭。一家人相互斟酒,祝愿大家四季平安。我在这快乐的氛围里慢嚼细咽,享受着“年”的幸福,这就是“年”味儿啊!欢声笑语,笑脸喜气,洋溢在整个家里。守望新年,守望希望,守望幸福。亲人的慰问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暖意,时光在充满温馨的家庭里,在浓浓的“年”味儿里舞蹈。吃完饭之后便开始放鞭炮、烟花等来烘托气氛,然后全家人不许睡觉,一直守到12点。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竹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除夕吃饺子不仅是全国过年时的习俗,更是湖南人的习俗。大年初一早上,鞭炮齐鸣,家家户户乐呵呵的起来煮饺子,另外在煮饺子时,还要故意煮破几个饺子,但是不能说煮破了,要说“挣”,寓意来年挣大钱。另外饺子里面有的还藏有栗子、枣、硬币、花生米等寓意喜庆、甜蜜的东西。

大年初一首先进行家人之间拜年,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然后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初一过后,便是走亲访友的日子,比如拜岳父岳母、去姑姑、小姨、舅舅等家串亲戚;但是要记住的是,在串亲戚的同时还有很多忌讳。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这就是我家乡——湖南不一样的年味!

年味

500字 六年级

每逢正月初一,每家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起放炮竹,一起贴对联……而最能证明“年味”的,则当然是那香喷喷,暖洋洋的“年夜饭”了。

我的记忆里,过年是热闹的、喜庆的,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满了耀眼的红“福”字,是啊!红色寓意着红红火火,大富大贵,这会我意识到了,“年味”正慢慢弥漫到我们的生活中。

吃团圆饭时,爷爷奶奶端上来了热腾腾的“红烧肉,”红烧肉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美味佳肴,凭着它的深红色泽,薄皮柔嫩,吸引了我不少的目光,我忍不住夹上一筷子的肉,轻轻放入口中,一口咬下去,味醇汁浓,酥软而不油腻,鲜甜的汤汁填满了你的嘴,即使吃完也能让你感到回味无穷!就是因为这样好吃的菜,让我们在餐厅也热闹了起来,你一块,我一块,大家都吃得不亦乐乎,过年时的温暖亲情,又一次流进了我的心里。

饭后便是玩耍时间,由于习俗,我们这的人都是要守点庆祝新年的到来,可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实在难熬,于是,我们便耍起鞭炮。“旭”“嘭”几只小式的冲天炮让我们玩得兴高采烈,爸爸抓住我的手,点燃了引线,火苗慢慢烧掉引线,只见几秒后,几道火光四射的冲天炮就“冲上天”啦。就这样不到多久,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虽然是大半夜,可因为新年的到来,人们给黑夜点上了透红的灯,把天照得格外的亮。

过年的气氛是温暖的,热闹的,而新的“年味”则是幸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