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粽叶飘香
屈原的传说、争舸的龙舟、带着药味的香囊,这些东西,在记忆里已经埋没很久了,惟有端午食棕这一风俗,一提起来就让人觉得津津有味。
现在端午节留给我们的,除了粽子之外,也许最实际的就是那3天的节假日。
今天,你不想和我们一起来尝试包一下粽子,自己动手做一个能带来好运的香囊吗?
端午节又称端节、蒲节、重五节、端阳节、天中节、天长节、五月节、女娲节、龙子节、诗人节、女儿节、娃娃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粽节、粽包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唯温州地区为纪念明代忠臣刘景下狱而定在五月初四),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
有多少端午习俗被忘怀
古代绘画中的端午节风情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现代人所淡忘,主要是由于它们的主题都是吃: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以至物质生活丰裕后,吃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节日因此变淡。
这当然是误解,以端午节而言,其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2000多年,端午一直是民间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节日,它更是精神层面的节日,寄寓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
《飞翔的教室》读后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多姿多彩的。《飞翔的教室》就讲述了五个地地道道的住校“疯小子”童年的故事。
这本书,生动的描写了他们:马丁,一个懂事,有能力而令人敬佩的孩子;约尼,没有父母关爱而写作水平极高的孩子;马蒂亚斯,一个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而仗义的孩子;乌利,一个胆小而又有勇气的孩子;塞巴斯蒂安,一个机智而爱钻研的孩子。还有伯克博士和不抽烟的人……无不令人耐人寻味,使人回味无穷。
在这些生动的人物中,我最喜欢马丁。马丁在学习与绘画方面都卓艺超群,并且特别懂事。圣诞节前几天,别人都快快乐乐的准备回家过圣诞节,马丁却无法回家过圣诞节,他实在没钱!他强行对自己说:“不许哭,不许哭……”多亏好心的伯克博士给他钱,他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马丁回到家马上给伯克博士寄了明信片,表达自己对伯克博士深深的谢意。
每当我读到马丁、约尼在期盼着父母时,我就忍不住会哭出来。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一家人多么快乐呀!可马丁回不了家,约尼根本没有父母……每当我看到乌利生病了有朋友去看望他;不抽烟的人与伯克博士之间的友谊时;我多么羡慕他们呀,这友情是多么珍贵呀!
这个故事,让我刻骨铭心……
相关推荐
-
粽叶飘香清晨,天携着雾还蒙蒙亮,厨房却早已飘来粽香,碧绿的粽叶夹着淡淡而悠远的清香扑面而来,渐渐与窗外吹来的丝丝微风融为一体,我大口大口吮吸着这沁人心脾的气味,忘却了作业的压迫,更放下了面对考试的紧张。我走出房间,伸了个懒腰,是呀,该放松放松了呢。看着家人兴致勃勃的围绕着粽子先生展开了忙碌,你来准备材料,我来做个指导。妈妈转过头,甜甜地笑着说:“女儿,快来包粽子呀!”我也不禁参与了进去。首先,妈妈先轻轻地把手放到粽叶下,再慢慢把粽叶卷起来,但我注意到粽叶的顶必须包得尖尖的,然后再把两片粽叶对折,最后放上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最后把粽子用丝线绑紧。看着妈妈如行云流水般的手法,一气呵成,我目瞪口呆。我也要自己试试,摊开粽叶要放进糯米,本想把粽叶对折包起来,却不小心下手太重,导致粽子先生散架了,看到马上就要包成功的粽子散了,急得我直跺脚。再看看姐姐,虽不算太好但也算成型了,加油,我暗暗在心里给自己鼓气。渐渐地,我不像之前盲目的尝试,而是在一旁认真看着,吸取经验。几次的失败,多少的汗水终于都凝聚成几个圆滚滚的粽子……香喷喷的粽子刚出炉。母亲嘱咐我说:“孩子,先别着急,先把奶奶请过来,她一个人多孤单呀。”“哦”,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奶奶终于来了。看着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有说有笑,我却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一个粽子,剥开墨绿色的粽叶,隐约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这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更为隐隐约约糯米的妩媚多情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我轻轻的咬着糯米团。粽子香便像烟雾一般向四周弥漫开来,滑嫩的红枣也在我口中默默绽放香味。“嗯,丝滑黏稠之间却甜而不腻,清香环绕,回味无穷呀!”我大声评论道。家人们再也忍受不住美食的诱惑了,也纷纷加入了消灭粽子的行列。你一个我一个,开始了扫荡……在欢声笑语中,在和煦微风中,伴着淡淡的粽叶清香,伴着浓浓的团圆之乐,伴着美美的包粽之时,这,才是端午啊!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粽叶飘香800字 初一
-
粽叶飘香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沉淀下来了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我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等。在我五岁的时候,奶奶也叫过我包粽子,可好吃了!奶奶首先拿来了:红枣、糯米、芦苇叶、绳子。只见奶奶拿着芦苇叶一裹,一转,把馅放进去,再一裹,快速的系上绳子就弄好了。我也照着奶奶的样子,潇洒地拿起一片芦苇叶,裹成一个空心圆锥形,再在里面放上糯米和红枣,一包,永绳子系一个蝴蝶结就好了。奶奶又把粽子放进了蒸笼里,我等啊等啊,终于把粽子可人盼来了,它香喷喷的,一下子就把我给迷住了,我拿起了一个粽子痛痛快快地吃了起来,啊!真香!300字 初一 记叙文
-
又是一年粽飘香在6月的扉页中,端午节悄然而至。自然,端午节是少不了粽子的。星期一的早晨,妈妈将我从睡梦中叫醒。对此,十分不满的我打着瞌睡牢骚了几句,以抱怨妈妈打扰我的美梦,可是随后我就被一股淡淡的清香所吸引,把之前的满腹牢骚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妈妈,什么东西这么香啊,真好闻。”我情不自禁地多吸了几口,那模样,就像一个在沙漠里渴了几天的旅人喝到了甘甜的泉水。妈妈得意地拿出了藏在身后的粽子,说道:“今天是端午节,当然要吃粽子啦。”于是,在愉快的气氛中,我们一家三口享用了一顿丰盛的粽子早餐。吃完粽子后,爸爸故作神秘地问我:“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我信心满满地答道。“投江的人不在少数,可为什么人们只纪念屈原呢?”爸爸继续追问。“啊……”这我真不知道。“是这样的。”爸爸说道,“屈原本是楚国贵族,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楚国任重官。后来屈原遭小人陷害,被楚怀王流放。不久,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我没有想到,屈原居然有着这样曲折的人生,我不禁被他的爱国情怀所震撼。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了,不单单是为了哀悼这位历史伟人,更重要的是屈原还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是中华光荣传统的精髓。我们正是要继承这种精神,所以每年都会缅怀屈原,培养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已成为千古名句,春夏秋冬轮回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又是一年粽飘香,每家每户都在这淡淡的香味中,怀念着屈原。初一:墨忧天600字 初一 记叙文
-
端午粽飘香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对过端午节没有特别的影象,只知道到了端午节可以吃上粽子。离端午节还有十几天,我就闻到了从大街小巷飘出的粽子清香。馋得我直流口水,嚷嚷着要吃。奶奶说:“别急,外面买的没有自己家包的好吃,想吃过几天就包。”于是,我就天天盼着端午节快点到。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奶奶准备包粽子了。奶奶把买来的粽叶用清水洗干净泡好,淘好糯米。我端来一张小凳,坐在一边看。奶奶先拿起两张碧绿的粽叶对齐并拢,把它弯成一个小勺。然后抓起一把雪白的糯米放入“勺内”,一边放一边还用手压一压。奶奶说:“这样包出的粽子才结实好吃有咬劲。”等到糯米装好压结实了,奶奶就把剩下的粽叶七裹八裹裹成了一个小巧的粽子。看奶奶包得有趣,我也想试一试。学着奶奶的样儿,拿起两张粽叶弯成小勺,可我的粽叶勺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别别扭扭的。放糯米也不是太多就是太少,还总要往外漏,我只得从盆里再抽出一张粽叶,把它们缠在一起,用绳子扎得横一道竖一道,像给粽子来了个五花大绑,还真有些惨不忍睹。我把自己包的粽子往奶奶包的一大堆粽子里一丢,怪有些不好意思的。奶奶看出我的心思,笑着说:“没关系,多包包就会了,熟能生巧吗!”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炉子上煮,隔了好久,从锅里飘出了粽子的清香,那香气清新怡人,我深深地吸了一口,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泛者浅绿色光泽的油亮亮的粽子……550字 初一
-
端午粽飘香端午节到了,我们小孩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端午节我们就可以吃到香糯粘滑的粽子了,有猪肉馅的粽子,有豆沙馅的粽子,有红枣馅的粽子……花样百出,应不暇接。我们还在忙着挂艾草,悬艾叶,厨房里就飘来了粽叶的清香,小孩们一股脑的冲进厨房,肉嘟嘟的小手挤满了锅,锅子里的粽子也一下子就被搜刮的所剩无几了。“弟弟,你想什么呢?怎么一边发呆一边流口水呢!”姐姐在旁边训斥道,“还不快来帮忙包粽子!”“诶,来了。”我吆喝道。自来水过了一下小手,就开始包起了粽子。这粽叶可真小啊,这样,我多铺几片上去吧!我心想,如果一个粽子就比北方大馍还大的话,那老妈只让我吃一个的时候,我不也同样可以一饱口福了?对啊!我可正是聪明!我不禁抿嘴一笑。我一口气叠了四张粽叶上去,还创造出了新型品种——圆筒粽子,以前的粽子都是三角棱形的,我这会就来个创新,让爸爸妈妈对我刮目相看!说着,我有用勺子舀了一大勺的糯米,把口封住,用五彩绳五花大绑,于是,我的创新之作就这么完成了。我对我自己的作品还是很满意的吗。把所有包好的粽子放进了锅里,我这条漏网之鱼也同样溜了进去,过了许久,我们一直闹着:“可以吃了,可以吃了。”总算,妈妈把火关了,锅盖子一打开,整个厨房都洋溢着一股棕香。我赶忙在里面寻找我自己包的粽子的身影,我总算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他,然而现在的它已经一命呜呼了,整个散了开来,黏在了锅边上,还有大部分的糯米沉进了水里,估计这回成了糯米粥了。妈妈看到了这一幕也有点可惜,说着好好的一锅粽子就败笔在这了。我把我包的步骤告诉了妈妈,妈妈却说:“包粽子可不能贪多啊!也不能越出预定的轨道。人也是这样的,不能被贪念冲昏了头脑,不能无视人格的限定。”妈妈的话我永远记在心里,粽子的飘香也恒记心间。700字 初一 记叙文
-
粽叶飘香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说,端午节的由来是一个满腹爱国情怀的大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悲愤欲绝,跳入汩罗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罗江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这一天就成了我国的习俗,就正式被定为——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粽叶,米和粽绳,用他们来包香喷喷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放在锅中煮,煮五个小时之以上,就可以尽情享用了!还可以放些糖,味道更美味。妈妈给把香喷喷的粽子放在一个个的碗里,天哪!光闻味道我就非常满足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最大的,解开它纤细的粽绳,扒开它那一层层绿油油的粽叶,看到了白花花,香喷喷的粽肉,撒上那甜滋滋的白糖,一囗咬下去,天哪!真是妙不可言,我的心都跟着陶醉了!今天早晨,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漂亮的五彩绳,然后亲手戴在我们手腕上,哈哈,真好看!虽然我和弟弟己经戴上了,但是,只戴一个怎么行呢?嘿嘿!我们趁妈妈不在,拿出剪刀,把五彩绳剪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手腕上,脚腕上都戴上了五彩绳,连家里的娃娃都给戴上了。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感谢屈原,没有你就沒有我们的端午节!你放心,祖国安好,山河犹在。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粽叶飘香端午节快到了,我们家开始包棕子了,包棕子的这一天,我看着奶奶用娴熟的动作包着棕子,奶奶包棕子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就包好一个,我看着奶奶在那儿包棕子,我的手也痒痒的,很想学包棕子。奶奶说:“你真想学包棕子?”我点了点头,奶奶说包棕子是要有耐心的,我说:“奶奶我会有耐心的,你就教我吧。”奶奶说好的,就开始教我包棕子了。奶奶告诉我,包棕子前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先把米淘好,再把棕叶放进开水里泡一下,那样棕叶才好包。包的时候,先把棕叶卷成一个角,然后往里面放米,放到一半的时候,再放进咸肉,然后再放米进去把里面填满。我照着奶奶说的开始包了,先把棕叶卷成一个角,然后往里面放米,可是因为卷得不好,米放进去就漏掉,只好又重新卷。几回一来,我就不想再包下去了,心想这么麻烦,还是让奶奶包吧。奶奶看见我丢下了棕叶,就说:“看到了吧,我说包棕子要有耐心的。”我说棕子太难包了,总是包不好。奶奶说:“万事开头难,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能坚持,就会越做越熟练的'。”然后奶奶拿起棕叶,慢慢的示范给我看怎么样卷,手怎么样拿着卷好的角不让它散掉,一步一步直到把一个棕子包好。这样连续几遍以后,我又开始包了,尽管包的很慢,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就一定能包好的。终于把所有的米都包成了棕子,我站起来伸了伸弯酸了的腰,说原来包棕子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啊。奶奶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那样才能做好。我才开始包棕子的时候,也跟你一样,也是慢慢学的,才包得这么快。”奶奶开始煮棕子了,过了一会,我就闻到阵阵棕叶的清香,闻到这些香味,包棕子时的劳累全都跑光了。等到煮好了,我津津有味的吃着自已包的棕子,哈哈,真香啊!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粽叶飘香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门前屋后插艾叶、赛龙舟;有的地方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去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不,又快到端午节了。包粽子能手——奶奶已经迫不及待了,早早地包起了粽子。奶奶包出的粽子不仅好吃而且个个都造型美观,邻居们都喜欢让奶奶帮他们包粽子。看着奶奶包粽子的熟练手法,三两下就包出一个大粽子,我真的想找个时间自己也来包一个。昨天下午上完课回到家,看到爸爸妈妈和奶奶围在一起包粽子。妈妈也在学包粽子,我真的是跃跃欲试。我赶紧放下书包,洗干净手,来到奶奶身边学学奶奶包粽子。看了一会儿,我问奶奶:“奶奶,让我也包一个吧!”“好呀!大孙女也来包一个。”奶奶眯着眼睛笑呵呵地说。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取一片新鲜的粽叶(芦苇叶)。首先将粽叶折成漏斗状,再将泡好的白糯米和红豆放进‘漏斗’里,但我没像奶奶一样在中间放颗大红枣,再放些米盖住大红枣。我只是在里面塞了白糯米。我又看了看奶奶包的过程,像奶奶一样将上面的一片长叶子向下一折。别看这个动作简单,很好做的样子,其实做起来很难。你要时刻小心叶子会被折坏,我就是好不容易才折好,可是下面又漏米了。我正想补救,叶子破了。但这并没有让我失去信心,我比葫芦画瓢又包了一个,终于我成功了。包出了一个小粽子。我不解地问奶奶:“我包的粽子为什么这么小?”奶奶说:“那是你放米时没有把米捣瓷实,所以放的米就少。米多了不就大了吗?”原来包粽子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蒸粽子了!”妈妈把粽子放入锅里可始上火了。一个小时后,锅里就飘出了粽子的清香。又过了半个小时,我是急不可耐了,缠着妈妈给我先夹了一个粽子。清新的芦苇叶和着黏黏的糯米真是香气扑鼻,粽子真香!端午节里粽飘香。祝天下的朋友们端午节快乐!都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粽子!7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粽叶飘香你知道今年的6月8日是什么节日吗?对,是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你会包粽子吗?不会吧,那么就和我一样去拜师学艺吧!嘿,告诉你,我的师傅是我的舅妈。你找到了吗?离端午节还有10天,我们家就已经提前准备了。这不,“叮咚——”门铃想了,我知道,是我大舅妈来了。我赶紧冲出房间把门打开,哇!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原来,舅妈从乡下给我们带来了准备好的、新鲜碧绿的粽叶。妈妈端来了泡好的咸肉和糯米,我们开始忙碌起来。舅妈娴熟地包着粽子,一个又一个,看得我眼花缭乱,赶忙央求舅妈教我。舅妈看我一副成心想学的样子,就一步一步地手把手地教我。一开始,先把2片粽叶重叠在一起,从叶根圈成圆锥状,窝在手里,用汤匙装两勺米放进圈好的粽叶里,再放一块咸肉,在咸肉上面平铺两勺米后,压紧,将剩余的粽叶沿米处折盖下去,在折盖处把两边的角折好后,粽叶沿着粽身包了一圈,然后用草绳扎紧。(注意,一定要捆紧,否则煮好的粽子水滋滋,一点都不好吃哟。)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由于我的手有点小,总是包不好,但是我不甘心,一遍一遍地练习,加上舅妈在一旁不停地鼓励我,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自己终于包好了一只粽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舅妈包粽子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会儿就包好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里加足水,用大火烧煮滚后,用中火煮1小时后,锅里就飘出淡淡的清香,然后再用小火焖半小时。这时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粽叶的香味和咸肉的香味,馋得我口水直流,迫不急待地想掀开锅盖尝一尝。可大舅妈却说,“不行,要让粽子再多焖会儿,否则粽子会不熟的。”哇,想不到,要吃到粽子,还有这么多讲究呢!在这粽叶飘香的季节,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以端午节那天,我会来到通榆河畔,把我亲手包的粽子放进纸船上飘向汩罗江……虽然我明白通榆河和汩罗江不相通,但我们的心意是息息相通的——那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7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又是端午粽飘香“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思量当年,端午起源,汨罗江畔,楚国屈原。 江中的波涛如聚如怒,狂风划过你的脸颊,那个吟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大夫,也醉了吗?那为什么任那江水浸湿他的足迹,任那西风撩乱他的发丝,任那波涛冲刷沉沙的折戟,任那敌人践踏楚国的尊严?别了,我的祖国;别了,我的故乡;别了,我眷念的山河! 随着一块巨石沉入江底,你停止了呼吸,身躯沉下了,灵魂升华了,你化作一缕粽香,虽然淡不可闻,但却经久不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连篇累牍,回归正题。于是,五月初五这张白纸上,开始有了别样的色彩。 “粽叶香里说屈原,听取鼓声震天。”号令起处,千舟竞渡,分开波涛,踏起重浪,万龙竞跃。一点雄黄,几里飘香,驱走百毒,带来安康。 但端午节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怕仍是那粽子吧! 你看那粽叶翻折再翻折,折出了一只只碧绿的棱锥;你看那线绳穿梭再穿梭,穿出了一串串诱人的香粽;你看那清水蒸煮再蒸煮,煮出了一锅锅四溢的粽香。 一手执粽,一手剥皮,糯米微露,粽香四溢,轻闻其香,心旷神怡。 现在,我正坐在考场上,端午的粽香已隐隐飘来。况且,今年端午节与父亲节正好相逢,那股香甜更加浓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犹如一片大海,而端午节恰似这汪洋大海上的一叶龙舟,千百年来未曾沉没,反而更加绚烂多彩。中华文明又如一只茶壶,粽叶便是那香茗,经过岁月的浸泡,香气扑鼻,沁人心脾。 览世界历史,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延续不断者,唯我中华文化,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粽香悠然飘来……啊,又是一年端午粽飘香!点评: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Array。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750字 高二 记叙文
-
粽叶飘香盼望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终于到来了。早上,妈妈很早就把我叫起来,给我带上了五彩线和香囊,还给我点了雄黄酒,妈妈说这样不仅能驱除蚊虫,还能辟邪。过了一会,妈妈拿来了一大盆糯米,还有许多粽叶说:“我来教你包粽子吧。”“好啊。”我一口答应了。只见妈妈把一张粽叶折成漏斗形,然后弄一点不多不少的糯米放进去,接着把做好的粽子顶放上去,把剩下的粽叶紧紧的裹起来。最后,妈妈用绳子裹紧粽子,一个粽子就做好了。轮到我做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一步一步的做,但做到最后一步的时候,不听话的糯米直往下掉。妈妈说:“小心,下次少放一点。”粽子入锅了,妈妈把粽子整齐的放进锅里,盖上锅盖,大约30分钟左右粽子就好了。闻着那香喷喷的粽子,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妈妈找到了我做的粽子,开心的说:“呵呵,你的粽子真是个四不像,虽然是四不像,这也是你的劳动成果呀。”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甜滋滋的。那粽子浓浓的米香和那粽叶淡淡的清香成为我童年最难忘的回忆。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龙舟下水喜洋洋。400字 三年级
-
又是一年粽飘香放学回家的路上,不知从哪条小巷里飘出一缕缕竹叶的清香,直往我的鼻孔里钻,差点把我肚子里的馋虫给勾出来了。呀!是粽子的香味!端午节快到了!回到家,外婆也正忙着准备过端午节的粽子呢!我好奇地凑了过去,只见外婆从身旁的水桶里捞起一张棕叶,麻利地把它折成漏斗形状,用手抓一把泡过并加了佐料的米,在底部均匀地铺开,再郑重其事地放进蘸过酱油的肉条,洒上些霉干菜,然后又铺上一层米,最后用长出来的棕叶一折一盖,拿过一条包粽子的细竹叶,一捆、一转,再一捆、一转,打上结。一个结结实实的粽子在外婆手中诞生了。我也想试试,可反复折腾,却连个像样的漏斗形状都折不出来,好惭愧!吃着刚出锅的粽子,妈妈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故事。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除了吃粽子,还要插菖蒲、艾草,戴香囊,有的地方还会举行赛龙舟呢。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不仅因为可以吃粽子,更因为这个节日背后浓浓的传统故事。于是,边吃着粽子,我边盼望着端午节早点到来。400字 五年级 叙事
-
端午粽飘香俩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泪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用各种方法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可今年的端午节我过的别开生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再次到来,高老师让我们也来包一下粽子,让我们也体会体会这种气氛。我们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包粽子,首先要把糯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一些糯米和红枣。准备好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糯叶折叠,围拢来组成一个窝,中间放进糯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诺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形。而包粽子就要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形,我一开始包时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多角形,就是揉成了一团球了。包好一些就可以煮啦,可煮粽子要等很长时间。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拨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啦!咬一口,美味无比!在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了自劳的果实。400字 四年级
-
粽儿飘香今天中午,我走在路上,隐隐约约闻到一阵竹叶和糯米的香味,这时我才知道——端午节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妈妈早已买好了粽叶,看到我回来了,叫我和她一起刷粽叶。首先,把两片粽叶的正面对起来,揉一揉。在冲洗一下就行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刷完了。来到厨房,准备包粽子。事先准备好糯米.白糖.棉线等配料。妈妈在手上放上一片粽叶,放进糯米.红枣等东西,再用手卷好,一层一层翠绿的粽叶在妈妈的手里娴熟的来回折,用细线三绕两绕把粽子捆结实,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美观好看的粽子就包好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一边包一边数,马上就包完了。开始煮粽子了,锅里的水早已沸腾,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不一会儿,屋子里就飘出了香甜的气味。粽子熟了,妈妈给我夹了一个放在盘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把粽叶一层层剥开,看到红白相间的糯米露出,口水也早已流出来了。撒上一层糖,美美的咬上一口。哎呀!香香甜甜的,真好吃!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品了吧!妈妈则在一旁不断的提醒我:“慢点吃,别噎着!”从这次包粽子中,我体会到了做父母的辛苦和对子女那深深的爱。日照第三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甄皓伟指导老师朱琳4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粽香从故乡飘来“五月初五是端午!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这是小时候,奶奶给我讲的故事。老家,每到五月初五,奶奶总会在前一天包好多粽子。包粽子的时候,我就坐在奶奶旁边,看着奶奶包。奶奶先把粽叶弄成一个锥形,里面是空着的,奶奶把一小把糯米放进锥形的粽叶里,再放一个蜜枣,再铺上一层米,粽子包好了。等了30分钟,一大盆粽子才包完。奶奶把她的“宝贝粽子”放在了一大锅里煮着。我觉得,这是一个最难熬的过程。因为粽子的香味飘出来时,我就会禁不住流口水,我就会问奶奶:粽子熟了吗?再隔几分钟,我又会问奶奶。奶奶笑着说:“没呢,再等一会儿,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拿出一个没熟的吃。”我马上闭上了嘴,不再问奶奶了。过了30分钟,粽子终于煮好了。扑鼻而来的香味,让我从院子里“飞”进了厨房。屋子里有我奶奶,爷爷,妈妈和爸爸。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了。一个个拿起粽子,拿起剪刀,把绳子一剪开,就开始吃那又白又香又糯的粽子了。这,就是在老家吃粽子的故事,粽子的香味使我久久不能忘怀。400字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