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饺子里的年味
新年到,福气到。春节,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高挂灯笼,剪窗花、写对联…好不热闹!而在今年,我们还加入了一项新的活动——吃饺子。
由于今年我们在北方的亲戚也来南方过年,为了适应客人们的口味,我们也来包饺子。
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呢?因为呀,“饺子”又名“交子”,是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也是秉承了上苍之意,所以我国祖先对此非常重视。更有趣的是,因为饺子状如元宝,所以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又有招财进宝之说。又因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放进去,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望。譬如,芹菜饺就是取勤财之意;白菜饺就是取百财之意;而硬币饺子则预示着来年能发大财。所以啊,过年吃饺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呢。
不过,今天我要包的可不是普通的饺子,而是“硬币饺子”。据说吃到硬币饺子的人来年一定会顺风顺水,财运旺。我希望,这份好运能降临在远道而来的卢爷爷奶奶身上。我先找来一枚较为干净的一元硬币,然后把它放在沸水里煮了又煮,洗了又洗。然后撒上些食盐搓一搓,泡一泡,再滴几滴厨房洗洁精……经过反复多次清洗,我确信它已经干净了,于是把它交给了妈妈。在妈妈的一揉一擀,一兜一放,一捏一卷中,一个精致的硬币饺子就包好了,它挺着个大肚子,波浪卷的“头发”,就像是一个阔绰的富太太。我望着这个小巧的饺子,想到那个幸运的人咬中“头彩”时的画面,我的嘴角就禁不住地上扬。
“铛!铛!”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准备吃饺子。妈妈先提醒大家今年的饺子里有一个是藏有硬币的,吃到硬币的人今年一定会财源滚滚。不过大家在吃的时候得先咬一咬,如果没有硬币则可以放心的嚼了,这样做可以确保不会有人把硬币吞下去。话音刚落,大家就忍不住开始动筷了。一时间,只听见筷子与碗碰撞发出的叮叮当当声和人们的咀嚼声,接踵而来的是亲人们赞美的啧啧声和夸奖,我看见妈妈和奶奶的脸颊顿时浮上了受到表扬时才会有的喜悦的红霞。我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饺子,一边兴致勃勃的看着大家,企图从谁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找到这个财运旺的幸运儿。我随意地夹起一个芹菜馅的饺子,一口咬了下去,一股浓浓的芹菜味儿混着肉香飘进了我的鼻子,“嘎嘣”我的牙齿好像咬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似乎还带着一点点金属的气味。金属的气味!我一下子拿出那枚硬邦邦的东西,果然,一枚泛着金属光泽的硬币正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里。“我吃到了!我吃到了!”我激动地说。霎时间,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这里,投向这枚小小的硬币。在这目光里,有关爱,有祝福,有羡慕……
我不知道,吃到了硬币饺子来年是否真的会财源滚滚。但我知道,这个小小的饺子里包含着的是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这个小小的饺子让亲人们的心更近了,让年味来更浓了,也让“根”扎得更深了。
我与书的故事
我是只可爱的小书虫,我最喜欢看书。每次来到书店我都要缠着妈妈要买大堆书回去慢慢享受。走出书店,我心花怒放,但妈妈却愁眉苦脸说:“我发誓以后一定不带你来书店了!”
有一次,我上三年级。中午的时候,我正开开心心的捧着同学借我的书,津津有味地开始读,现在我仿佛是一座雕像一动不动的坐在外座位上,我贪婪的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同桌拍了一下我,我惊道:“你干嘛!没看到我在读书吗!”同桌似乎被我这语气吓得呆住了,过了一会才回过神来,小声对我说:“周老师叫你去加印章。”这下我才明白,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刚在太入迷了!”哎!我读书太入迷了。
还有一次,妈妈带我到水晶城,他去订餐厅(因为那天是外公生日),我去看书,到时他会打电话给我。我还没等妈妈说完就迫不及待地奔向那书的世界--图书馆啊!好多书啊!书柜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的书。不是我梦寐以求的四大名著吗!”挑来挑去,但是不知道该读哪一本!那叫个犹豫不决啊!最终我决定读红楼梦!二话不说我一屁股地下一坐,便一头钻进书的王国里遨游了。
读到警幻仙子投神瑛侍者下世引得我浮想联翩,读林黛玉又叫我泪落如珠……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池塘边的榕树上,只要那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手机铃声响了便又一遍,可我完全沉浸在书中了,哪还听得见什么声音呀。妈妈看见我,立刻伸出手拧着我的耳朵“包乐乐怎么还在这里看书,不吃晚饭了!”妈妈对我发起了河东狮吼“我真后悔让你来这里看书,看的饭也不吃了,以后不许看了!”妈妈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都充满了愤怒。
可妈妈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啊,没过几天又带我去买书了,我总是看得太入迷了,以至于最后又被“暴风雨”给吞食了。
相关推荐
-
年味里的亲情过年时,大家都要吃年夜饭、放鞭炮、领压岁钱,四处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家人们团圆的时候,聊聊天,做做游戏,总是有说不尽的欢乐,每一次团聚,都会有暖暖的亲情。我们早早地来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为的不是一顿简简单单的年夜饭,也不是来尽情地吃喝玩乐,而是来和亲朋好友们一起团圆。“吃饭啦!”大人把我们唤进餐厅,啊!上菜了,香气四溢,好奇的猫猫狗狗们也凑到饭桌前,这里瞧瞧,那里嗅嗅。连不怎么贪玩的大公鸡都伸着脖子,“喔喔”地来凑热闹。桌上满是美味佳肴,什么红烧狮子头、土鸡、汤圆、清蒸鱼、各种馅的饺子等美食,好吃极了!大人们边聊天边吃饭,不时往我们这些小孩子的饭碗里夹菜,有的大人亲切地说:“慢一点吃,别噎着了,又没有人跟你抢饭吃。”还有的大人关心地说:“多吃一点,你们都是在长身体,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考一个好的大学!”吃着温热的饭菜,心中更是温暖无比。要放鞭炮的时候,我们既兴奋又害怕,但还是一起把头凑到门前,看长辈把一串串的鞭炮放到门外,拿出火柴,快速地点燃鞭炮,然后跑到远处,听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点燃鞭炮处,冒起一缕缕的白烟,犹如一位拥有非凡气质的美丽仙女下凡了。我们捂着耳朵,把头探出门外,都十分高兴。有些小孩子,害怕放鞭炮,他们的爸爸妈妈们就会轻轻地帮他们捂上耳朵,仔细倾听年的到来。若是我们要离开了,也会让鞭炮声响起,代表对我们的挽留和依依不舍。孩子们也玩起了烟花,挥来挥去的,都舍不得让我们离开这个地方。说到过年,总是少不了领压岁钱。打开红包,里面是一张张的百元钞票。虽然里面的钱很少,但是这些钞票里面,深深地蕴含着大人对我们的无限的爱。一元一元地叠加钱数,一点一点地增加爱心。过年了,年味浓了,亲情多了。过年最重要的就是大家团圆。年味里的亲情,是多么温暖。700字 初三
-
村庄里的年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盼啊盼啊,春节来临了,伴随着大年三十早上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节日―――春节。我兴高采烈的在家中踱步,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想早些去贴对联,放鞭炮。太阳慢慢爬上树,天逐渐不太冷了。爸爸妈妈开始忙个不停。只见妈妈利索的擦洗着桌椅,打扫着院子。而我和爸爸,正在贴对联。明晃晃的玻璃上映出我们忙碌的身影。只见爸爸小心翼翼的把透明胶带和对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不倚,技术一流。一副对联贴起来很简单,但是每个门都要贴。暖阳中夹杂着寒风,我和弟弟被冻得鼻尖通红不禁产生了反感。我觉得每个门都贴有些麻烦。消极情绪使我们都躲进了屋里。可是爸爸和爷爷却迎着寒风在继续贴着对联,不急不忙。我觉得他们有些无聊。我向爸爸问道:为什么我们要在过年时贴对联呢?这时爸爸告诉我,过年时贴春联和门神是为了庆祝新春,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爷爷又告诉我:传统对联红底黑字,稳重鲜艳,寄托了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与各行各业不同的幸福观。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听后在想,春节的历史很悠久那么春联呢?是否也是如此呢?而这时爷爷似乎早已知道了我的疑问,悠悠说道,春联的前身叫做“桃符”就是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辟邪,以求吉利。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这一听可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接着问道:对联有如此的历史,贴的方法也很讲究吧!爷爷又告诉我,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贴春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春联以采用对仗的形式,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吉祥话描绘时代背景,抒发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有些人家不但在大门两侧张贴春联,还在门的左右边分别张贴着绘有门神的画像。除夕当天贴的春联将会一直保持到它们自然脱落或褪色为止。我听了爸爸和爷爷的话后恍然大悟。原来在我们心中很简单的春节,竟然是如此的讲究。我感到惭愧,原来在传统文化上,我是如此的无知。我赶忙去帮忙贴春联,我想,这贴的不仅仅是春联,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博大文化。此时我的心中也早没有了不耐烦,更多的是一份尊敬。今年的春节为我上了一堂知识课,他的意义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1200字 初三
-
年味在哪儿入了腊月,放了寒假,年味便跟着来了。外公说年味是放鞭炮点烟花的开心;外婆说年味是酱鸭粽子的香味;爸爸说年味是外乡人匆匆往家赶的脚步;妈妈说年味是贴春联挂灯笼穿新衣的喜悦。可我看着杭城空空荡荡的马路,只有路上的红灯笼在风中摇曳,心生迷惘,年味是不是越来越淡了呢,这年味在哪儿呢?大年三十,大红的春联和福字一贴,我们家的年味就溢出来了。要过除夕了,外公还悠闲地在玩电脑游戏,我忍不住问:“我们年夜饭什么时候吃?”妈妈说:“我们热热闹闹一大家子一起去宾馆吃,然后一起住宾馆守岁。”下午,我们早早地去了三台山庄,这里可热闹极了。外公外婆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谈谈旅游,聊聊养生;爸爸妈妈们忙着招呼大家吃点水果,泡起了功夫茶;阿姨舅舅们拍着自拍,晒着团圆;孩子们成了快乐的天使,我们从这个房间串到另一个房间,这位外婆给个红包,那位阿姨给了个甜甜的棒棒糖,我们把欢笑撒满每一个角落,把年味调和得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吃年夜饭咯!大厅里各家聚在一起,你敬我步步高升,我祝你新年快乐,一起喝着辞岁酒,一起期盼来年好光景。这里年夜饭和守岁更热闹更开心。我找到了,原来,年味就在一大家子人的团圆和开心里!大年初一,照例要去给太爷爷拜年。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太爷爷住的医院。妈妈说等下要给太爷爷一个惊喜让他和老家的亲戚们团圆一下。“太爷爷新年好!”我人还没进房间,祝福已经先一步到达。“快进来快进来。”太爷爷招呼我们。我忙不迭地拿出妈妈的手机,我悄悄拨通了老家叔叔的视频,然后去问太爷爷:“你看看这是谁?”太爷爷年纪虽大,眼可不花,在视频中,一下子就认出了是老家的亲戚们。太爷爷的嘴角扬地特别高,每一条皱纹似乎都开心地舒展开来了,一个劲地说着好。在视频里太爷爷和老家的亲戚团圆了,听到了山东老家的鞭炮声。视频通话后,太爷爷一个劲夸我:“还是你人小主意多,真聪明。”我找到了,原来,年味就在太爷爷舒展的眉眼里!年初九,我们带着外公外婆去香港玩。在国际机场,我看到一些飞外国的航班或者广告上都张灯结彩的,我问妈妈:“他们也过中国年?”妈妈说:“现在中国富强了,中国人出国旅游过年的多了。有在芬兰驾雪橇,在比利时包饺子的,也有在泰国晒阳光浴,在日本游迪士尼的。”听了妈妈说的,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为富强的祖国骄傲,为富裕生活的人民开心。我找到了,原来,年味不是越来越淡了,而是越飘越远了!年味在人们每一天的富裕生活中!过年不仅仅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习俗,它还传承着一种文化,传递着一种情感,年味中含量最大的还是亲情味,友情味!1000字 初三
-
藏在照片里的璀璨年华阳光,轻轻地映在桌面,留下一片璀璨的痕迹,照在了一本相册上。随手翻开,那往昔的一幕幕好似又出现在了眼前。拿起第一张照片。只见上面只有几棵大树,树荫下只有一个孩子在练车,而父母在一旁笑着。看着看着,我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光。那时的我,对着骑车有着莫名的爱好,于是便央求着父母教我。但他们念及我的年纪小,一直不愿教我。但经不住软磨硬泡最终答应了。但只教我技巧,让我自己练习。最后,在一次又一次受伤中;在一次又一次怨恨父母的心狠中;在他们一直默默关心的眼神中。我终于学会了骑车。但后来,在他们看到我上学后变得自立自强的欣慰的眼神中,我读懂了那是一种用‘冷漠’来掩饰关心。使他们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成长。想着想着,我又翻到了第二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女人笑得很和蔼。这是我们的班主任,用她的慈爱送走她心爱的学生。还记得刚上学的时候,课程太无聊,生活没有了情趣,便开始自暴自弃。上课睡觉,下课玩闹,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后来,她了解到了我的情况,便找我谈话。刚开始问我为什么不愿意学习,我说无趣。她便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我一直对他人慈祥的老师是一个父母有残疾,但却不放弃求学希望,努力读书的坚强却有执着的人。之后,偶开始努力读书,既是敬佩她,又是想要学习她。是她用她的关心爱护给予我鼓励,助我成长。想到了老师,又想到了陪伴六年的同学们。照片上,人来人往。跑道上,你最我赶。还记得那是第一次参加运动会,由于没有经验,很快落到了后面。看着越来越远的人群,我害怕同学们会怪我。但当我向旁边看去时,只见有很多我的同学在跟着我一起奔跑,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为了我自已,为了他们,我也要努力奔跑。是他们,是父母,用“冷漠”为衣,助我坚强;是老师,用“微笑”为理,指引我学习的方向;是同学。用“团结”,让我努力向前。正是因为这些人这些事,让我的生命充满了阳光雨露,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让我的生命绚烂多彩。看着手中的相册,好像镀了一层金光,那藏在照片里的璀璨年华,是我心中最美的时光。吉林吉林昌邑区十三中初三:子夜薄荷800字 初三 叙事
-
藏在照片里的璀璨年华阳光,轻轻地映在桌面,留下一片璀璨的痕迹,照在了一本相册上。随手翻开,那往昔的一幕幕好似又出现在了眼前。拿起第一张照片。只见上面只有几棵大树,树荫下只有一个孩子在练车,而父母在一旁笑着。看着看着,我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光。那时的我,对着骑车有着莫名的爱好,于是便央求着父母教我。但他们念及我的年纪小,一直不愿教我。但经不住软磨硬泡最终答应了。但只教我技巧,让我自己练习。最后,在一次又一次受伤中;在一次又一次怨恨父母的心狠中;在他们一直默默关心的眼神中。我终于学会了骑车。但后来,在他们看到我上学后变得自立自强的欣慰的眼神中,我读懂了那是一种用‘冷漠’来掩饰关心。使他们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成长。想着想着,我又翻到了第二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女人笑得很和蔼。这是我们的班主任,用她的慈爱送走她心爱的学生。还记得刚上学的时候,课程太无聊,生活没有了情趣,便开始自暴自弃。上课睡觉,下课玩闹,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后来,她了解到了我的情况,便找我谈话。刚开始问我为什么不愿意学习,我说无趣。她便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我一直对他人慈祥的老师是一个父母有残疾,但却不放弃求学希望,努力读书的坚强却有执着的人。之后,偶开始努力读书,既是敬佩她,又是想要学习她。是她用她的关心爱护给予我鼓励,助我成长。想到了老师,又想到了陪伴六年的同学们。照片上,人来人往。跑道上,你最我赶。还记得那是第一次参加运动会,由于没有经验,很快落到了后面。看着越来越远的人群,我害怕同学们会怪我。但当我向旁边看去时,只见有很多我的同学在跟着我一起奔跑,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为了我自已,为了他们,我也要努力奔跑。是他们,是父母,用“冷漠”为衣,助我坚强;是老师,用“微笑”为理,指引我学习的方向;是同学。用“团结”,让我努力向前。正是因为这些人这些事,让我的生命充满了阳光雨露,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让我的生命绚烂多彩。看着手中的相册,好像镀了一层金光,那藏在照片里的璀璨年华,是我心中最美的时光。800字 初三 叙事
-
年味在哪里早春天气,不烈不弱,柔得刚好。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便迎来了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春节。这个春节我们一家决定在六朝古都——南京过新年。年味在哪里?年味在厨房里。打二月开头,爷爷奶奶就不停地在菜场和家之间奔波,往家里囤货,恨不得把整个菜场都搬回家。架子上,小屋里,阳台上,处处可见堆积着的食材。鱼、腊肉,香肠,蔬菜,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还不到年夜饭,我们只能“望菜止饿”。年味在哪里?年味在门上,撕掉2018年日历上的最后一页,大人也就开始忙了。从细心挑选对联开始,找一副寓意适合自己、家人的。再分出上下联,找到胶水,把每张纸的四角四边涂上胶水,贴在门上,大功告成!这就又为过年增添了几分喜庆。年味在哪里?年味在阳台上。馋嘴的我们怎么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呢?总是催着大人把晒在阳台上的腊肉、香肠、火腿……一系列美食煮来吃。食物一下锅,我们就开始暗暗较量,用眼神互相警告对方:最大的那个是我的!吃的一上桌,桌上便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战争,互不相让。肉瞬间四分五裂,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大块,个个心满意足。最大的年味还是在饭桌上。除夕晚上,丰盛的年夜饭摆满了桌子。家中成员到齐,爷爷一声令下,全家齐唰唰地动起筷子。姑父给我和表妹出了一道题,让我们给全家每人说一句祝福语,而且祝词不能重复,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到一个大红包。我们心中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盘。“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您工作顺利、财源滚滚”、“祝您诸事顺利、年年有余……”。饭后,爷爷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奶奶看着一桌美食,感叹他们小时候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吃上一顿肉就是过年了,连饺子都是素馅儿的。到了爸爸小时候日子已经好过多了,虽然年夜饭不是特别丰富,但至少鸡鸭鱼肉有得吃了。到了我们这一代,随着网络、物流的飞速发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我们都可以享受的到。大年初一我们全家来到了南京中华门景区观看明城墙灯展。景区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客流量不亚于国庆黄金周。一上城墙首先看到的是以六朝主题为元素的灯组,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明各朝代的代表人物及经典故事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接着还有憨态可掬的小猪、中国传统的皮影戏,还有孩子们放烟花、堆雪人、舞狮、贴春联的欢快场面,最后还有形态各异、充满喜庆的花篮,巨大的花篮上有新年快乐、祝福祖国几个大字,传达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美好祝愿。我和妹妹在城墙上穿来穿去,爸爸妈妈忙着给我们拍照留念,爷爷奶奶看着我们欢快的嬉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1000字 五年级
-
年味在哪里春节已迈着轻快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家都开始张灯结彩,到处是一番热闹欢腾的场景,大多数人都与家人团聚了,张罗着去购物迎新春。在这个一年一度,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带着满满的兴奋感,期待感,开始寻找大家都所盼望得到的年味。年味在哪里?我告诉你,年味在全家一起购物时,一边悠闲自在的逛街,一边挑着商品,再聊聊天,谈谈话,多么悠闲,自在! 买完大包小包的商品,把家里堆得满满的,就等着过年时派上用场啦!年味在哪里?我告诉你,年味在和父母一起贴春联的时光里,把贴在春联上的胶水小心翼翼的撕下,然后稳稳的贴在门上,精细地抹平皱角,看着这个自己动手完成的,代表着自己家庭新一年新的风貌,心里满满的都是自豪感,幸福感。年味在哪里?我告诉你,年味在吃团圆饭的时光里。当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那美味的团圆饭,拉拉家常,我想,不管那饭是多么的普通,还是山珍海味,里面都充斥着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温馨的味道,令人百吃不厌吧!这就是年味,真正的年味。年味在哪里?我告诉你,年味在大家都所期待的春晚里,全家围聚在电视旁,看着春晚里精彩绝伦的节目,看着那幽默风趣的小品,看着那壮丽奇妙的队形,一边点评,一边欢笑着,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那种团圆在一起的感觉,相信谁都会感到幸福,感到年的味道就在眼前吧!年味在哪里?我告诉你,年味在你拜年时长辈慈祥的微笑里。乘着车,去亲戚家每家每户地拜年,真诚的送去你的祝福。小小的屋子里变得热热闹闹,大家都在享受那一刻的温馨时光。这时,所有人一定都微笑着吧!下一刻,最令我们这些小孩子们欣喜若狂的环节就要到啦!长辈们会把一个大红色的红包庄重地送到孩子们的手里,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满足,慈爱的微笑,那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最美的微笑。而孩子们呢,欢天喜地的拆开红包看,一看到脸上露出的惊喜微笑,就知道一定有满满的收获。大家就这样开心的过年,让年味传到每个人的心里。年味在哪里?我告诉你,年味在烟花飞天的那一瞬间。人们高高兴兴地搬出过过年前早已准备好的烟火,找了个地方,点燃烟火,然后捂紧耳朵,开始欣赏自己的烟花。当烟花飞上漆黑的夜空,画出一道亮丽的弧线,然后如一朵鲜艳的花儿似的盛开时,往往会让孩子开心得又蹦又跳好一会儿。烟花在发出一声巨响后在天空留下一道亮丽的痕迹,炮竹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不绝于耳,听着这些声音,家里不管有多少人,都会觉得像大街上那样热闹非凡。年味在哪里?年味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你要去发现它,感受它,带着一颗炽热的心去享受它。新的一年已经来到,我相信,在新的一年中,我会以新的面貌去面对这一年中的任何挑战,不辜负长辈对我的期望更上一层楼。指导老师:丁小明10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不在年味,不离年味年味,似涓涓细流,一步一步,蔓延,卷席。 临近过年,家里总算能忙上几天,房间也很长时间没有打扫了,满是灰尘。我和姐姐一大早先把家具全都搬到院子内,我负责把所有家具的灰尘擦干净,姐姐则把房间里被家具隐藏的“敌人”统统“干掉,一个不留”。爷爷奶奶在天色微明时起床,上街买年货,有我最爱的年糕、瓜子、糖果,还有开心果、栗子等坚果类小吃。爸爸上街买摇钱树和春联,据说把一根最长叶子最密的摇钱树挂在家门口,财神爷就会在叶子上挂钱,于是街坊邻里纷纷买来一根摇钱树,以求好运。妈妈是个大忙人,过年也不例外。像单调的素描,满山遍野的颜色,铺天盖地地洒满了房子,即使是这样,也并不那样。总觉得自己家的年夜饭最丰盛。奶奶将事先准备的猪肉洗干净,切成肉丁,放在锅里,熬成汤,放在大碗中静置,待成肉冻,这第一道菜就准备好了。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甜饭,其原材料是糯米和黑米,再将栗子、莲心、大枣、花生仁、葡萄干铺在上面,大火蒸十五分钟,想想都令人垂涎三尺。当然还有凉拌海蜇、醋拌黄瓜、红烧大虾、清蒸鱼作副菜,主角是米饭,有鸡鱼鸭肉做配角,饮料有葡萄酒、可乐、雪碧、果粒橙。这一顿“饕餮盛宴”一定会带来视觉和味觉的冲击!吃完了年夜饭,天空披上了彩霞,我们一家人挤在一个小屋里,锁定中央卫视,我带着零食和手机,等待着八点钟声的响起。我们欣赏深入灵魂的音乐,听主持人幽默诙谐的话语,看让人捧腹大笑又不失深刻道理的小品,讨论令人不可捉摸的魔术表演。广告间隙,就是长辈给压岁钱的时候了,我们向长辈磕头,长辈给我们红包,鼓鼓的,我们享受这些柔柔的幸福。不一会儿,便是鞭炮声响彻云霄。这声音不仅响,而且连绵不断,似是在提醒着人们今晚要守岁。就这样,每年我都昏昏沉沉地熬了一夜。大年三十这天就如此丰盛,但正月初一这天只有一个主角——饺子。我的意识随着鞭炮声的增大而清晰。刚醒就看到爷爷奶奶在包饺子,爸爸在看电视,妈妈有事出去了,姐姐在写作业,各忙各的,相互不理睬,好像缺了点什么。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打破这份安静,却被紧紧束缚着不能自拔,心有力而余不足。今天也不像昨天那么忙了,每个人都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事,我的心突然缺了点什么。吃完了饺子,回到了老家,梅香四溢。梅树几乎满树都是花,而每朵花都有着不同的形态,一般的梅花花瓣层层分开,淡粉的花瓣如玉般圆润,如纱般轻柔,如绢般玲珑;少许的梅花花瓣微开微和、含苞待放,只裂了一条小缝,但还是依稀可以看清花中的风景;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在微风中笑弯了腰。看到亲戚,两手一捧,大喊:“新年发财,红包拿来!”惹得父母忍俊不禁。忘不了旧年的热闹,忘不了往昔的回忆。不在年味,不离年味。任凭旧年的声音无形地在脑海里出现,又带着不能再触及的遗憾流回往昔,怅然而美丽。1000字 高一 记叙文
-
年味伴随着远处传来吵闹而又喜庆的鞭炮声,窗外淡淡的夜色还带着点点星辰,一声“新年快乐!”伴随着声音的还有猛地被推开的门。朦朦胧胧的睡意逐渐被门外穿来的冷空气和日光灯唤醒,视线变得清晰,爸爸妈妈一脸笑意的看着我和妹妹,堂妹们也快速地跑到楼上来。一进房间就大声的说了句:“伯伯,伯母,新年快乐!”过了不久,看着爸爸妈妈、堂妹们带着妹妹陆续出去后,快速起床,穿好衣服,再慢条斯理的下到一楼。还在洗漱时,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人全部到齐后给小孩发红包。还有点迷迷糊糊的时候手上突然塞了一个红包过来,都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只见一旁的堂妹已经打开红包开始数钱。发过红包后就可以开始吃饭了。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多加了一张桌子。负责掌勺的奶奶今年怕加了一张桌子坐在另一边的人就夹不到想吃的菜,所以几乎每道菜都做了两份。我至今还是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老家这边总是早早就要起床吃早饭。一到大年初一六、七点就必须吃早饭了,有些地方还有凌晨就吃早饭的。难道这就是为了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年吗?那是当然了!新的一年总不能让它睡懒觉吧!好的开始才有好的过程、好的结果嘛。早饭过后就开始拜年了。刚吃完异常丰盛的早饭后不久就有人来拜年了。今年说是不放鞭炮了,真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好消息。老实说,我并不喜欢鞭炮的声音和它燃烧时刺鼻的味道,我尤其讨厌鞭炮爆炸时到处乱炸的碎屑。但堂妹她看起来好像并不是很开心,她说不放鞭炮就没有过年的感觉。好了,出发去拜年了。天已经亮了,清晨,天上的星光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淡蓝的天和淡淡的白色薄雾。微微润潮的泥土路,经过多年的踩踏,已经非常牢固了。就连路边的草丛也被露水打湿了,草叶上还沾着晶莹的露珠。扑面迎来的是习习凉风。向下看去,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横贯大部耕田的新鲜嫩草。尽管还是大清早,但依稀还是可以看到一两头早早放出来吃草的牛。穿过一片密密的竹林,来到了一户人家,往年都是第三个来拜年的人家。要是往年,都是一大卷鞭炮放完,说几句祝福语,在领一份红包就差不多可以动身准备去下一个亲戚家了。今年没有鞭炮的声音,安静的确是安静了许多,但还是少了些什么。好像的确如堂妹所说的,没放鞭炮,没有过年的气氛。看了看这户人家屋外一地的红色碎屑,好像确实添了笔喜庆的色彩。看来,中国的春节是需要点声响和红色的。放鞭炮庆祝,固然会造出噪音、垃圾和气体污染,但不放鞭炮又着实令人有点失望,毕竟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放鞭炮的。大概放鞭炮也是家乡的一种年味了吧。1000字 初一
-
年味关于年味,我应该有很多话想说的。记忆还停留在儿时,年味是车站内的人头攒动,是归途路上的翘首企盼,它是红漆圆桌上饭菜的热气腾腾,是好久不见亲人之间的关切问候,是夜里烟火与小孩笑声的相映成趣,是火盆里烧的通红的炭火,也是午夜响亮的鞭炮声带来的新年快乐……我在回乡的路上不由自主地回忆着,往前我十几年所尝到的年味,依然浓郁得很的那些年味,在我的心头萦绕,直到看见那熟悉的山水,才稍稍平静。今天的家是忙碌的,为了夜里的年夜饭,我们家和伯伯一家都忙上忙下地干活,柴火映得我们的脸透红,油在锅里蹦跳的声音和我们的谈笑声融合在一起,空气都开始翻滚起来,在这亲密无间的气氛里,每一盘菜肴被端上桌都显得那么的自然,顺畅地就拉开了年夜饭的序幕。隔着饭桌上一团又一团升起的白雾,我看到了每一个人肆意欢笑的脸,时间在那一刻变得极其缓慢,一眼过去,他们与我记忆中的他们重合在一起,不管是眼角新增的皱纹,还是发间忽长的白发,都在我眼中柔和地变换,每一年的此时此刻,都合在了一起,一股浓烈的感动从心中冲击上来,或许,这就是年味吧,温暖而醇厚。但是,关于年味,我大概只能说上面那么多了,至少在今年是这样,在温暖相聚之后,紧接而来的,便是年味飞速的消散。过去的一年,也许是让每个人都感到疲惫的一年吧,即使是欢笑过后,来自这一整年的倦意还是在脸上显现。我一个人艰难的守着夜,守着这一年里最后的日子,与亲人们道过晚安后,我独自看着顶上那深沉大海中万千星辰,心中默数着秒数,静静地等待,终于在数到零的那一刻,回想了家人的面容,对他们和自己道了一句,新年快乐。年的味道,终于,也轮到我独自品尝了。不去想,这一年与下一年每个即将发生的漫漫长夜,不去想,这一年与下一年的每一次皱眉每一滴眼泪,只看现在,美满的新年。一个人在安心的夜里跨过新年,或许,这也是年味吧,美满而清澈。年味,嗯,有时候也是很难说的,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我的感受极为明显,不仅仅是从一群人跨年到一个人跨年的年味变化,而是一群人在一起,却沉默得不像话,年味便在这些沉默得缝隙中默默地溜走。我想要一个暖和的年,是那种我们都在谈着过去的一年和未来的人生,炭火吱吱响着,春晚主持人热情招呼着的那种,是那种家人团聚唠嗑,开着玩笑拍着大腿的那种。那样,才是真正的年吧。关于年味,我觉得我应该有很多话想说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能记起的也就这些了,年味悄悄溜走的时候,顺带也带走了我点滴的回忆,明年吧,明年,我一定会把它找回来,自豪地告诉它,你看,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呢,炭盆、烟火、年夜饭、春晚、家人、亲情我都准备好了呢!那,你能不能回来呢?回到这里,让我们都更幸福一点,一起度过未来的每一个年。1000字 高一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