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
宇宙的起源
如果人们相信宇宙有一个开端,那么很明显的问题是,在开端之前发生了甚么?上帝在创造宇宙之前,他在做甚么?时间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时间从无限的过去向无限的将来流逝。时间独立于宇宙,在这个背景中,宇宙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
直至今天,在许多科学家的心中,仍然保持这样的图景。然而,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他的革命性的广义相对论。在该理论中,空间和时间不再是绝对的,不再是事件的固定背景。相反地,它们是动力量,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确定其形状。它们只有在宇宙之中才能够定义。这样谈论宇宙开端之前的时间是毫无意义的。这有点儿像去寻找比南极还南的一点没有意义一样。它是没有定义的。
哈勃测量来自星系的光,令哈勃惊讶的是,他发现几乎所有的星系都飞离我们而去。此外,星系离开我们越远,则飞离得越快。宇宙不随时间不变,不像原先所有人以为的那样。它正在膨胀。星系之间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大。
宇宙膨胀是20世纪或者任何世纪最重要的智力发现之一。它转变了宇宙是否有一个开端的争论。如果星系现在正分开运动,那么,它们在过去一定更加靠近。如果它们过去的速度一直不变,则大约150亿年之前,所有星系应该一个落在另一个上。这个时刻是宇宙的开端吗?
如果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就存在一个奇点,这是具有无限密度和无限时空曲率的点,时间在那里有一个开端。
在我得到第一个奇点结果数月之后,即1965年10月,人们得到了确认宇宙有一个非常密集开端的思想的观察证据,那是发现了贯穿整个空间的微弱的微波背景。这些微波和你使用的微波炉的微波是一样的,但是比它微弱多了。它们只能将匹萨加热到摄氏负270.4度,甚至无法将匹萨化冻,更不用说烤熟它。实际上你自己就可以观察到这些微波。把你的电视调到一个空的频道去,在荧幕上看到的雪花的百分之几就归因于这个微波背景。早期非常热和密集状态遗留下的辐射是对这个背景的仅有的合理解释。随着宇宙膨胀,辐射一直冷却下来,直至我们今天观察到它的微弱的残余。
虽然彭罗斯和我自己的奇性定理预言,宇宙有一个开端,这些定理并没有告诉宇宙如何起始。广义相对论方程在奇点处崩溃了。这样,爱因斯坦理论不能预言宇宙如何起始,它只能预言一旦起始后如何演化。
对我们结果的另外解释,这也是得到大多数科学家赞同的解释。这个结果显示,在早期宇宙中的非常强大的引力场中,广义相对论崩溃了,必须用一个更完备的理论来取代它。因为广义相对论没有注意到物质小尺度结构,而后者是由量子理论制约的,所以人们预料总要进行这种取代。在通常情况下,因为宇宙的尺度和量子理论的微观尺度相比较极为巨大,所以是否取代无所谓。但是当宇宙处于普朗克尺度,也就是1千亿亿亿亿分之一米时,这两个尺度变成相同,必须考虑量子理论。
为了理解宇宙的起源,我们必须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相结合。宇宙现在状态的概率可将结局为这个状态的所有历史迭加得到。但是这些历史如何起始的呢?这是一个改头换面的起源问题。是否需要一个造物主下达命令,宇宙如此这般起始呢?还是由科学定律来确定宇宙的初始条件呢?
事实上,即便宇宙的历史回到无限的过去,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但是如果宇宙只在150亿年前起始,这个问题就更加急切。询问在时间的开端会发生甚么,有点像当人们认为世界是平坦的,询问在世界的边缘会发生甚么一样。世界是一块平板吗?海洋从它边缘上倾泻下去吗?我已经用实验对此验证过。我环球旅行过,我并没有掉下去。
正如大家知道的,当人们意识到世界不是一块平板,而是一个弯曲的面时,在宇宙的边缘发生甚么的问题就被解决了。然而,时间似乎不同。它显得和空间相分离。像是一个铁轨模型。如果它有一个开端,就必须有人去启动火车运行。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将时间和空间统一成时空。但是时间仍然和空间不同,它正像一个通道,要么有开端和终结,要么无限地伸展出去。然而,詹姆.哈特尔和我意识到,当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结合时,在极端情形下,时间可以像空间中另一方向那样行为。这意味着,和我们摆脱世界边缘的方法类似,可以摆脱时间具有开端的问题。
假定宇宙的开端正如地球的南极,其纬度取时间的角色。宇宙就在南极作为一个起始点。随着往北运动,代表宇宙尺度的常纬度的圆就膨胀。诘问在宇宙开端之前发生了甚么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在南极的南边没有任何东西。
时间,用纬度来测量,在南极处有一个开端。但是南极和其它的点非常相像。至少我听别人这么讲的。我去过南极洲,没有去过南极。
同样的自然定律正如在其它地方一样,在南极成立。长期以来,人们说宇宙的开端是正常定律失效之处,所以宇宙不应该有开端。而现在,宇宙的开端由科学定律来制约,所以反对宇宙有开端的论证不再成立。
詹姆.哈特尔和我发展宇宙自发创生的图景有一点像泡泡在沸腾的水中形成。
其思想是,宇宙最可能的历史像是泡泡的表面。许多小泡泡出现,然后再消失。这些对应于微小的宇宙,它们膨胀,但在仍然处于微观尺度时再次坍缩。它们是另外可能的宇宙,由于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来不及发展星系和恒星,更不用说智慧生命了,所以我们对它们没有多大兴趣。然而,这些小泡泡中的一些会膨胀到一定的尺度,到那时可以安全地逃避坍缩。它们会继续以不断增大的速率膨胀,形成我们看到的泡泡。它们对应于开始以不断增加的速率膨胀的宇宙。这就是所谓的暴胀,正如每年的价格上涨一样。
通货膨胀的世界纪录应归一战以后的德国。在18月期间价格增大了一千万倍。但是,它和早期宇宙中的暴胀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宇宙在比一秒还微小得多的时间里膨胀了十的30次方倍。和通货膨胀不同,早期宇宙的暴胀是非常好的事情。它产生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均匀的宇宙,正如我们观察到的。然而,它不是完全均匀的。在对历史求和中,稍微具有无规性的历史和完全均匀和规则历史的概率几乎相同。因此,理论预言早期宇宙很可能是稍微不均匀的。这些无规性在从不同方向来的微波背景强度上引起小的变化。利用MAP(微波各向异性)卫星已经观察到微波背景,发现了和预言完全一致的变化。这样,我们知道自己正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早期宇宙中的无规性,意味着在有些区域的密度,比其它地方的稍高。这些额外密度的引力吸引使这个区域的膨胀减缓,而且最终能够使这些区域坍缩形成星系和恒星。请仔细看这张微波天图。它是宇宙中一切结构的蓝图。我们是极早期宇宙的量子起伏的产物。上帝的确在掷骰子。
在过去的百年间,我们在宇宙学中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膨胀的发现,粉碎了永远存在并将永远继续存在的宇宙的古老图像。取而代之,广义相对论预言,宇宙和时间本身都在大爆炸处起始。它还预言时间在黑洞里终结。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以及黑洞的观测,支持这些结论。这是我们的宇宙图像和实在本身的一个深刻的改变。
虽然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宇宙来自于过去一个高曲率的时期,但它不能预言宇宙如何从大爆炸形成。这样,广义相对论自身不能回答宇宙学的核心问题,为何宇宙如此这般。然而,如果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合并,就可能预言宇宙是如何起始的。它开始以不断增大的速率膨胀。这两个理论的结合预言,在这个称作暴胀的时期,微小的起伏会发展,导致星系、恒星以及宇宙中所有其它结构的形成。对宇宙微波背景中的小的非均匀性的观测,完全证实了预言的性质。这样,我们似乎正朝着理解宇宙起源的正确方向前进,尽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当我们通过精密测量空间航空器之间距离,进而能够检测到引力波,就会打开极早期宇宙的新窗口。引力波从最早的时刻自由地向我们传播,所有介入的物质都无法阻碍它。与此相比较,自由电子多次地散射光。这种散射一直进行到30万年后电子被凝结之前。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伟大成功,并非一切都已解决。我们观察到,宇宙的膨胀在长期的变缓之后,再次加速。对此理论还不能理解清楚。缺乏这种理解,对宇宙的未来还无法确定。它会继续地无限地膨胀下去吗?暴胀是一个自然定律吗?或者宇宙最终会再次坍缩吗?新的观测结果,理论的进步正迅速涌来。宇宙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和活跃的学科。我们正接近回答这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
春游家乡
春天到了,春姑娘挥动着神奇的双手,织出了家乡绚丽的彩锦,抚醒了沉睡着的一切精灵。
周末的天气晴朗,呼吸着早春清新的空气,我相邀几个知心的伙伴去游春。来到桃园、梨园,早已被春风春雨唤醒的一树树桃花、梨花,正竞相开放。花儿红彤彤、白艳艳的,灿若云霞。勤劳的蜜蜂流连花间,正在忙着采集花粉。抚摸着一株株花树,赏着香艳艳的花儿,看着伙伴们开心的笑脸,一切尽在美妙之中。
来到水库旁,宽阔的水面上,微波荡漾。水底的游鱼依稀可见,鱼儿随波逐流,自由自在。河畔的水草生机盎然,畅游其中的小精灵,更给这潭水增添了几分活力。光起脚丫,卷起裤腿,比着、追着,从岸边圆滑的石头上跳来跳去,冷冷的风,凉凉的水,这种清凉的感觉不觉间便涌遍全身。远望清澈广阔的水面,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惬意的感觉。
水库旁边的田野里开满了金黄金黄的油菜花,从远处看,那狭长的油菜田,好像大自然的金腰带;那整片的油菜田,就像是绿色的地毯铺上了一层黄绒。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油菜花香,引来一群又一群的蜜蜂、蝴蝶穿梭其间,更给这幅“画作”增添了几分灵动。
我们笑着、闹着,一路走来,脚下的泥土软软的,路旁的杨柳已经抽出了新枝,树下草丛中星星一样杂开着些不知名的野花,麦苗精神抖擞油绿一片,潺潺的河水唱着欢快的歌自由流淌,欢叫的羊群悠闲自在地啃着鲜嫩的青草,顽皮的孩童牵着长长的线,三五成群地跑着叫着放着风筝……
春天里,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沉浸在鸟语花香中,我想:你也会和我一样,沉醉在家乡的美景中!
相关推荐
-
端午节起源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影响最大的观点是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450字 初三 说明文
-
人类的起源每天早晨,太阳刚从东方一露脸,小飞机就从航空港起飞了。她整天辛勤劳动,把旅客们运往各城市。她飞得不高,也没有现代化大型客机快,就这样,去坐她旅行的乘客逐渐少了。有一次小飞机等了一整天竟没有一个乘客。到傍晚时,她被拉到机场的最边沿儿。“难道我不能运送旅客,从此孤零零的呆在这里了吗?”小飞机很愁闷。突然,小飞机看见了行驶在跑道上的汽车,便想出了个好主意:“我不仅会飞,我也会在地面上行驶!”想着想着,小飞机便开动螺旋桨,向市区驶去了。城市公路宽阔平坦,两边树木被修剪得整整齐齐。不久,小飞机来到了一个有轨电车的终点站。他决定与有轨电车一起工作,可不知到有轨电车同不同意。“我可不可以和你一块运送旅客?”小飞机胆怯的问。“不行”,有轨电车答到。态度十分坚决,看来是绝对不同意。“那为什么不行呢?”小飞机又问。“因为你不是有轨电车啊!”“我有座位!”“可你没铃……叮、叮、叮!再说有轨电车也不需要翅膀呀!”尽管小飞机一再想让有轨电车同意让自己运送旅客,可固执的有轨电车就是不同意。小飞机发了怒:“你不让我参加工作,可我一定能找到工作,你等着瞧吧!”“鬼才信你能找到工作呢!”有轨电车抖了抖那两根长辫子,便“呜”地走开了。小飞机继续找工作,去了好多好多的地方,可是:出租车没有接待她,因为她太大了;长途汽车公司没有同意,因为她无法通过高速公路上的交费口;公共汽车甚至理都不理她,“呼”的一冒气,一溜烟就走了……夜幕降临了,街上的灯都亮起来了,可小飞机并不忧伤,现在没找到工作,并不说明就永远找不到工作,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突然,小飞机的眼前一亮:公园的草坪上,正有几架玩具飞机在做圆周飞行。她想:这有什么了不起,只能飞灌木丛那么高。看我的,紧接着他便飞快冲了进去,孩子们立刻坐了上去,小飞机起飞了,男孩们激动了,女孩们唱啊、跳啊,大家欢呼着。小飞机在云霄里穿梭了好一会儿,本想带孩子们去别的城市,可怕他们的父母着急,于是就返回着落了。小飞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新工作。可这时有轨电车正因停电而不能行驶,他看着正开心地工作着的小飞机,不由说道:“多棒小飞机!有什么困难能够让这样的人屈服?”800字 初三 书信
-
春节的起源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450字 初三 说明文
-
端午节的起源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重午节、端阳节。这个节日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与春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中华三大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影响最大的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出生在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由于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便做了楚怀王的左徒。他主张对内“举贤授能”、对外“联齐抗秦”,最后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然而,他的这一政治主张却遭到楚国一班奸臣的反对,受到排挤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带,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听到楚国都城被秦国军队攻破的消息,他难忍亡国之痛,于是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救他,竞相划船寻觅并向水中抛粽子。还有的认为过端午是为了驱邪避毒。《楚荆岁时记》说:“五月五日,士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风俗通》中说:“五月五日以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东北农村还保留着端午节清晨到野外采摘艾蒿挂在门旁和在儿童的臂上系五彩线的习俗。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即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还有的认为端午节源于夏至,即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范晔的《后汉书》就持此说。450字 初三 说明文
-
宇宙战争今天是火星年金星月地球日,今天,我准备去奥糍卡拉钔星球考察,因考虑到最近星际海盗很多,星际考察途中可能不安全,于是我便带上了20个“风、火、雷、电”各类机器人,准备好后我便乘坐私人独家大型飞船“大力神”号出发了。前面的20光年一切平安,可当我们到了冥王星的卫星(二)时,突然从海卫(一)后面冒出两个大型的画着几个骨头和两把带血的刀的飞船,只听从飞船里传出一声“你们都不许动,进入了我们星际海盗的领土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去,你们也不例外,快点投降吧!不然的话……嘿嘿,就有你们好瞧的!!!”我听后,正准备赶快撤退,可没想到从四个方向都冒出了敌人的宇宙飞船,我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妈呀!这还得了,四面都有敌人,怎么逃得出去呢?怎么办哪?顿了片刻,我决定采用一种方法――由中心点,也就是我所在的位置,把队伍分成四组,分别向四面展开攻击,虽然他们人多示众,居高临下,而且,这种方法的成功率不大,但事到如今,也不妨试一试。于是,我决定要用这种方法战斗。现在,我已经分好了四组,准备开始进攻他们。战斗开始了,在我的一声令下,每组的五个机器人都分别开始攻击,我则在主控厅控制环行红外线枪,经过五个小时的浴血奋战,我的20个机器人中已经有8个倒下了,敌人也所剩不多了。又经过了两个小时,我们胜利了,终于把星际海盗打败了,剩下的星际海盗也乘坐宇宙救生艇仓惶而逃,我们感到分外高兴。等我们顺利地从奥糍卡拉钔星考察回来时,地球上的外星警局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对我们大加赞赏,我还获得了“最佳智慧奖、最佳指挥奖”两个奖项。此外,我和我的战士门还获得了“宇宙和平奖”,而且我的考察也获得了“最佳实验奖”,真是双喜临门呀!600字 初三 叙事
-
宇宙遇险突然有一天,朱怡凝叫我和哲哲去水星执行任务——消灭它们!我和弟弟赵俊哲驾驶着宇宙飞船满载无边无际的宇宙长河中分行着,飞船起飞了,我和弟弟被周围的美丽景色吸引住了。我把飞船调到自动形态,便去观察银河了。突然,我和弟弟被打倒在地,我俩飞快的跑到操控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们的飞船收到流星群的巨大攻击。我马上按下了许多下激光炮,想打碎流星。可我们的能量库受到了巨大的攻击。能量流失了96%,随意激光炮根本打不开。我们百般无奈之下,降落在月球上。经五路小学四年级四年级:刘雨森200字 四年级 书信
-
我眼里的宇宙巨大的宇宙,使人看来是无边无际的。但是,“无边”这个词语似乎不太科学,凡是物体、空间等等东西都应该有个尽头,不可能无边无际。我们所谓的“无限”可能就是说明非常之广,暂时无法探测到的罢了。如果说宇宙是有边的那么,它的边外又是什么呢?何谓“宇宙之边”呢?那就需要科学的探讨和实践来证明了。在这里,我只是提出个遐想以供参考而已。如果一个空间或物有无限这个性质的话,那么,且有这个可能:无限的“超链接”。什么是“无限的超链接”呢?那就向文件夹一样:A文件夹里有无数个B文件夹,而B文件夹里又有无数个A文件夹,A文件夹里又有无数个B文件夹, B文件夹里又有无数个A文件夹……这样无限的循环下去。就像一个宇宙里有无数个分子,一个分子里又有无数个宇宙,一个宇宙里又有无数个分子……这样无限地下去。而这个“非常小”的宇宙的最外边应该有一层不会被损坏的薄膜。(至少可以损坏它的东西还没出现,否则宇宙即将毁灭!)而且所有大小不一且大小差距十分悬殊的“宇宙们”就像很多个分身一样,同时做相同的动作,同时有相同的情况发生,而相同的两个物体永远不会相遇,因为他们会被宇宙的那层薄膜所阻挡。如果事实这样的话,那么宏观的破译与微观的结果就是同一结果——万物是由宇宙组成。而无数个小宇宙组成一个大宇宙,然而无数个大宇宙又组成更大的宇宙。但是,不管是小宇宙还是更大的宇宙,他们都是在做相同的事情,只要其中一个宇宙受到威胁,所有其他宇宙也将在同时受到相同的威胁。这么多的不同宇宙都会发生相同的事情,也就是说,在所有的空间里,有无数个相同的东西,有无数个自己!不过,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推测,最终的结论还是需要科学的勘探和发现才能有力地说服其他的观念,我在这里只不过是提出个遐想罢了!700字 初三 书信
-
我想漫游宇宙2312年6月18日,我成为了星际高速航运公司的一名宇航员。我走进星际高速航运公司的大门,经理朗斯让我坐下。给我讲解“鲁陈一号”超光速飞船的飞行原理:“300多年前,爱因斯坦曾说过:‘光速,即每秒30万千米,是个不可逾越的境界。’但是,经过学者们的种种试验已经证明,光速是可以超越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明了光子发动机,它的能量……”“是将原子能和宇宙能合二为一,”我接过话,“这是我在技术部的朋友李亚鲁告诉我的!”“‘鲁陈一号’是一个高10米的火箭,他是世界上最新技术成果的结晶,形似纺锤,而又优雅利落,仅在圆形头上有一个小窗,颇有冲天之势。他的外壳是百合金钢,万一碰到危险,它就会自动减速。”2312年7月16日9时22分02秒,“鲁陈一号”研制成功。经理让我承担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走上了“鲁陈一号”,在2312年7月19日10时50分28秒,“鲁陈一号”发射升空。秒速表上的速度在增加,秒速100……120……160……200公里!当秒速表上的速度达1000公里时,我换上了宇宙引擎。一切都很正常。宇宙引擎是借助宇宙能推动的,宇宙能——是人们在200年以前发现的,也就在那时,人们弄清里超光速飞行的原理。秒速2300……3000……5000……8000公里!打破了世界上最快的记录——7980公里!秒速继续增加,10000公里!我兴奋的喊。这系统还没振动,真是狗撵鸭子——顶呱呱1“现在距离地球5亿1800万公里,发射绿色闪光弹,让木卫六上的科学家接收光信号。”我发射了闪光弹。550字 六年级 书信
-
我眼里的宇宙巨大的宇宙,使人看来是无边无际的。但是,“无边”这个词语似乎不太科学,凡是物体、空间等等东西都应该有个尽头,不可能无边无际。我们所谓的“无限”可能就是说明非常之广,暂时无法探测到的罢了。如果说宇宙是有边的那么,它的边外又是什么呢?何谓“宇宙之边”呢?那就需要科学的探讨和实践来证明了。在这里,我只是提出个遐想以供参考而已。如果一个空间或物有无限这个性质的话,那么,且有这个可能:无限的“超链接”。什么是“无限的超链接”呢?那就向文件夹一样:A文件夹里有无数个B文件夹,而B文件夹里又有无数个A文件夹,A文件夹里又有无数个B文件夹,B文件夹里又有无数个A文件夹……这样无限的循环下去。就像一个宇宙里有无数个分子,一个分子里又有无数个宇宙,一个宇宙里又有无数个分子……这样无限地下去。而这个“非常小”的宇宙的最外边应该有一层不会被损坏的薄膜。(至少可以损坏它的东西还没出现,否则宇宙即将毁灭!)而且所有大小不一且大小差距十分悬殊的“宇宙们”就像很多个分身一样,同时做相同的动作,同时有相同的情况发生,而相同的两个物体永远不会相遇,因为他们会被宇宙的那层薄膜所阻挡。如果事实这样的话,那么宏观的破译与微观的结果就是同一结果——万物是由宇宙组成。而无数个小宇宙组成一个大宇宙,然而无数个大宇宙又组成更大的宇宙。但是,不管是小宇宙还是更大的宇宙,他们都是在做相同的事情,只要其中一个宇宙受到威胁,所有其他宇宙也将在同时受到相同的威胁。这么多的不同宇宙都会发生相同的事情,也就是说,在所有的空间里,有无数个相同的东西,有无数个自己!不过,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推测,最终的结论还是需要科学的勘探和发现才能有力地说服其他的观念,我在这里只不过是提出个遐想罢了!650字 初三 书信
-
人类统一泰痕宇宙所有空间跳跃空间失败的科学家们都在自己的科研室进行研发,突然,有一个人跑出来,进入了唐清父亲的研发屋,“老大老大,我们屋顶上有空间扭曲的迹象,似乎有什么东西要出来!”唐清的父亲满脸疑惑地出去,这也没什么让我们奇怪的,因为这是另一个宇宙,有人跳跃来很不正常嘛!突然,一个黑色的物体打下来,紧接着又有两个物体掉下来,大家被吓懵了,有两个胆大的上去瞧了瞧,大叫一声:“快来救人!”待他们,唐清的父亲问他们是什么人,唐清看到他们可怕的模样,吓了一跳才说:“我叫唐清,我是大唐帝国的皇帝,因为大臣叛乱才冒用父亲发明的黑洞空间跳跃器才到这地方!哦,对了,这个东西都没人敢用,因为我的父亲就是这样失踪在整个宇宙的,想不到竟然带我到了这个地方,这是哪儿!”唐清的父亲心中一动问:“你父亲叫什么名字!”唐清说:“没有名字,是以前在地球的科学家,有一个代号叫C12982!”唐清的父亲打断了他的话,满脸泪光地说:“你是我儿子啊!”周围人愣了一下明白了什么事,纷纷祝贺!350字 六年级 书信
-
人类起源正是达尔文,恩格斯的阐述,使人们完全突破了封建礼念的的束缚,使人们在百余年来不断在科技领域中探寻人类起源的奥秘。其中,最为人们所接受的人类起源的推认有以下几种:一是人类由灵长类动物净化而来。1960年,英国人类学教授爱利斯特。哈代爵士推出了一种新的假说,他认为化石空白时期(在距今400-800万年前的这一时期的化石资料几乎空白)的人类祖先,不是生活在陆上,而是生活在海中;在人类进化使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这一阶段在人类身上至今留下许多“痕迹”--解剖身生理学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别的陆地灵长类动物身上是没有的,而在海豹、海啄等水生动物身上却同样存在。例如:所有灵长类动物体表都有浓密的毛发,唯独人类和水兽一样,皮肤裸露;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水兽那样厚厚的皮下脂肪。人类胎儿的胎毛着生位置,明显不同于别的灵长类动物,而与水兽接近。人类汗腺分泌泪液,排出盐分的生理现象,也是水兽的特征,在灵长类动物中是决无仅有的。哈代指出:地质史表明,400--8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今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海水分割了生活在那儿的古猿群,迫使其中的一部分下海生活,进化成为海猿。几百万年以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水生生活的海猿,从返陆地,它就是人类的祖先。海猿历经沧桑。在水生生活中进化出两足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领,为以后的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发展语言交流等重大进化步骤创造了条件。这使得他们“得天独厚”,超越了其他猿类,进化成为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动物。二是人类是从海洋生物进化来的。把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这是比较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生物学爱彼立克?丹通教授,研究了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控制体内盐平衡的生理机制。他发现,在这一方面,人类也与所有的陆生哺乳动物不同,而与水兽相似。还有专家指出,人类的潜水生理相当出色,在古代猿人生活的地方,人们发现一种有名的古迹:史前贝冢。贝冢是一堆堆的贝壳,这是史前古人采食贝类动物的证据。1983年,英国科学家爱尔默和戈顿在发现直立猿人的非洲坦拉、阿玛塔等地,研究了那儿的古代贝冢,发现这些贝冢都是生活在深海中的种类,如牡、贻贝等。得掌握屏息潜水的技术,才能采集到这些贝类。很明显,这些猿人具有出色的潜水本领,这在灵长类动物也是绝无仅有的。人类是天生的潜水家,他们屏息潜水的时间远远超过其他陆地生物。人类在潜水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潜水反映:肌肉收缩,全身动脉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心跳也变得缓慢。这种反应和海豹、潜鸭等水生动物潜水的反应十分相似。潜水反应不是条件反射,而是由大脑高级中枢加以控制的。这种控制同时也有意识地控制着呼吸,对呼吸的精确控制调节是人类发展语言的基础,没有这种在海猿阶段形成的控制呼吸能力,人类不可能发展如此复杂的发声方法。三是人类由天外起源。这些年来,一系列发现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天外来源说的热情。首先是人们注意到,地球上的生命尽管种类庞杂,但他却具有一个模式,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都由同样的核核酸组成遗传物质,由蛋白质构成活体。这就使人不能不问,如果生命真是在地球上由无机物进化而来,为什么不会产生多种的生命模式?其次,还有人注意到,稀有金属钼在地球生命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钼在地壳上的含量却很低,仅为0。0002%,这也使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如此稀少的元素会对生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会不会地球上的生命本源于富钼的其他天体里?第三,人们还不断地从天外坠落的石陨中发现有起源于星际空间的有机物,其中包括构成地球生命的全部基本要素。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在宇宙的许多地方存在着有机分子云。这使许多人深信,生命绝不仅仅为地球所垄断。再者,一些人还注意到,地球上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常周期性地在全球蔓延。而其蔓延周期竟与某些彗星的回归周期吻合。于是这使他们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有些传染疫苗来自彗星?如是,则人是天外来客了。人的起源这是一个自古以来最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并与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并列为三大起源之谜。那么,人类到底是由灵长类、海洋生物还是天外起源的呢?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位科学家能证据确凿地肯定或否认过任何一种论断,这依然是困惑人类的最大的难题之一。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
宇宙第一个真正类似地球的外星星球明年可能会发现,一个史诗般的发现将导致人类重新评估其在宇宙中的位置。天文学家已经发现的系外行星在过去的几年里,共享一个或两个关键特征与我们自己的世界——如大小或推断表面温度——他们还没有包善意”外星人的地球。“但这应该改变2013年,科学家说。“我是非常积极的,第一个地球的孪生明年将被发现,”亚伯门德斯说,掌管行星适居性实验室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大学。行星堆积天文学家发现第一颗系外行星轨道类似太阳的恒星在1995年。因为他们,他们已经发现了超过800的世界在我们的太阳系之外,还有更多的候选人等待确认后续观测。(最奇怪的外星行星(画廊))例如,美国宇航局的多产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已经标记超过2300潜在行星自2009年3月推出。迄今为止只有100左右的已确认,但是任务的科学家估计,至少有80%将是真正的交易。第一颗系外行星发现类木星的灼热行星,恒星的轨道接近,因为他们最容易被发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仪器在线和行星猎人们磨练他们的技术,使更小更冷淡地绕轨道运行的行星的发现——更像地球的地方。例如,去年12月,开普勒发现行星2。4倍地球绕其恒星的宜居带——恰到好处的距离,液体水,或许我们所知道的生命,可以存在。开普勒团队和其他研究小组发现了其他几个世界这样一个(被称为Kepler-22b),使潜在的宜居行星的当前统计九门德斯的清算。集中精力研究了地球的双胞胎没有一个世界门德斯的宜居行星目录地球足够小是真的是双胞胎。少数出现地球大小的行星的发现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轨道距其恒星太近适合生活。(画廊:9潜在的宜居行星)但那只是个时间问题,岩石行星发现的宜居区,门德斯并不是唯一的研究员认为,时间快到了。“第一行星的轨道测量尺寸,和事件的通量,适用于生活是可能在2013年宣布,“GeoffMarcy说,资深行星猎人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普勒团队的一员。门德斯和玛西都认为这个分水岭找到将由开普勒,斑点行星的萎靡不振的亮度下降导致当他们通过前面的恒星从仪器的角度来看。开普勒需要见证三种“凌日”探测到一颗行星,所以它的早期发现是倾斜向巨型世界(交通更频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望远镜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冷淡地轨道行星——包括一些在可居住区域。乐器叫做竖琴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短)也是一个顶级竞争者,已经发现了许多潜在的可居住的世界。琴,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的3。6米望远镜,允许研究人员检测微小的引力波动轨道行星引起的恒星。“琴应该能够找到的最有趣的和接近地球双胞胎,”门德斯告诉通过电子邮件,注意的是,许多开普勒行星太远详细描述。“组合的敏感性和长期观察现在偿还。”和许多可能有外星人的地球被发现在我们的银河系中,研究人员说。“仔细估计,有2000亿颗恒星,主机至少500亿颗行星,如果不是更多,”米Tuomi,在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通过电子邮件告诉“假设1:10,000类似于地球将给我们5000000个这样的行星,”添加Tuomi,领导小组报告的发现一些潜在的宜居行星今年候选人,包括一颗系外行星绕着恒星TauCeti距离地球11。9光年。“所以我想说,我们正在谈论至少成千上万这样的行星。”这将意味着什么每当第一地球的双胞胎被证实,这一发现可能会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人类将查找到夜空中,我们的目光在大海洋,”马西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我们都知道,宇宙海洋包含数十亿的岛屿和大陆,能够同时支持原始生活和整个文明。”马西希望这样的发现促使我们物种将首次真正的太阳系以外其原生的步骤。“人类将关闭其集体的眼睛,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起航,”马西说,他指的是离自己最近的恒星系统,在今年早些时候被发现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人类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发送机器人探测到最近的恒星构成最大的冒险,我们智人曾经尝试,”玛西说。“这大事业需要合作和贡献主要国家在世界各地。这样做,我们将第一次初步踏入宇宙海洋和加强我们的共同的使命感陆地海岸。”初一:皇帝政策1200字以上 初一 日记
-
宇宙宇宙太阳、月亮、星星、银河……壮丽而遥远、神秘但可知的宇宙,总会让我们浮想联翩,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别急,跟着我来吧!宇宙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作为宇宙里高等生物的我们是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还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存在和生命的意义。但是,人类理念的进化是极其缓慢和艰苦的。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说的演化就花了2000年的时间。令人吃惊的是,尽管人们知道世间的一切都在运动,只是到了本世纪20年代因哈勃发现了红移定律后,宇宙演化的观念才进入人类的意识。人们甚至从来没有想到过宇宙还会演化。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宇宙的物质在引力作用下不可能处于稳定的状态。即使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为了得到一个稳定的宇宙模型,他曾将宇宙常数引进理论中。他们都希望在自己的理论中找到稳定的宇宙模型。可见,宇宙演化的观念并不是产生于这些天才的头脑之中。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据说是贝特郎·罗素)曾经作过一次关于天文学方面的讲演。他描述了地球如何绕着太阳运动,以及太阳又是如何绕着我们称之为星系的巨大的恒星群的中心转动。演讲结束之时,一位坐在房间后排的矮个老妇人站起来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废话。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驮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的一块平板。”这位科学家很有教养地微笑着答道:“那么这只乌龟是站在什么上面的呢?”“你很聪明,年轻人,的确很聪明,”老妇人说,“不过,这是一只驮着一只一直驮下去的乌龟群啊!”大部分人会觉得,把我们的宇宙喻为一个无限的乌龟塔相当荒谬,可是为什么我们自以为知道得更多一些呢?我们对宇宙了解了多少?而我们又是怎样才知道的呢?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这开端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它会有一个终结吗?在物理学上的一些最新突破,使一部分奇妙的新技术得以实现,从而对于回答这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问题中的某些问题有所启发。也许有一天这些答案会像我们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运动那样显而易见——当然也可能像乌龟塔那般荒唐可笑。不管怎样,唯有让时间来判断了。早在公元前340年,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论天》一书中,就已经能够对于地球是一个圆球而不是一块平板这一论点提出了两个很好的论据。第一,他认为月食是由于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而造成的。地球在月亮上的影子总是圆的,这只有在地球本身为球形的前提下才成立。如果地球是一块平坦的圆盘,除非月食总是发生在太阳正好位于这个圆盘中心之下的时候,否则地球的影子就会被拉长而成为椭圆。第二,希腊人从旅行中知道,在越往南的地区看星空,北极星则显得越靠近地平线。(因为北极星位于北极的正上方,所以它出现在处于北极的观察者的头顶上,而对于赤道上的观察者,北极星显得刚好在地平线上。)根据北极星在埃及和在希腊呈现出来的位置的差别,亚里士多德甚至估计地球大圆长度为400斯特迪亚。现在不能准确地知道,一个斯特迪亚的长度究竟是多少,但也许是200码左右,这样就使得亚里士多德的估计为现在所接受数值的两倍。希腊人甚至为地球是球形提供了第三个论据,否则何以从地平线外驶来的船总是先露出船帆,然后才是船身?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以圆周为轨道围绕着它转动。他相信这些,是由于神秘的原因,他感到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圆周运动最为完美。在公元后两世纪,这个思想被托勒密精制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学模型。地球处于正中心,包围着它的是八个天球,这八个天球分别负载着月亮、太阳、恒星和五个当时已知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这些行星被认为是沿着附在相应天球上的更小的圆周运动,以说明它们在天空中被观察到的相当复杂的轨迹。最外层的天球被镶上固定的恒星,它们总是停在不变的相对位置,但是总体绕着天空旋转。最后一层天球之外为何物一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不是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部分。托勒密模型为预言天体在天空的位置提供了相当精密的系统。但为了正确地预言这些位置,托勒密必须假定月亮轨道有时离地球比其他时候要近一倍,这意味着月亮有时看起来要比其他时候大一倍。托勒密承认这个瑕疵,尽管如此,他的模型虽然不是普遍地、却是广泛地被接受。它被基督教接纳为与《圣经》相一致的宇宙图象。这是因为它具有巨大的优点,即在固定恒星天球之外为天堂和地狱留下了很多地方。然而,1514年一位名叫尼古拉·哥白尼的教士提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模型。(起初,可能由于害怕教会对异端的迫害,哥白尼只能将他的模型匿名地流传。)他的观念是,太阳是静止地位于中心,而地球和其他行星绕着太阳作圆周运动。将近一个世纪以后,他的观念才被认真地接受。后来,两位天文学家——德国的约翰斯·开普勒和意大利的伽利雷·伽利略开始公开支持哥白尼的理论,尽管它所预言的轨道还不能完全与观测相符合。直到1609年,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理论才宣告死亡。那一年,伽利略用刚发明的望远镜来观测夜空。当他观测木星时,发现有几个小卫星或月亮绕着它转动。这表明不象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所设想的,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必须直接围绕着地球转。(当然,仍然可能相信地球是静止地处于宇宙的中心,而木星的卫星沿着一种极其复杂的轨道绕地球运动,表观上看来它们是绕着木星转动。然而哥白尼理论是简单得多了。)同时,开普勒修正了哥白尼理论,认为行星不是沿圆周而是沿椭圆(椭圆是被拉长的圆)运动,从而使预言最终和观察相互一致了。就开普勒而言,椭圆轨道仅仅是想当然的,并且是相当讨厌的假设,因为椭圆明显地不如圆那么完美。虽然他几乎是偶然地发现椭圆轨道能很好地和观测相符合,但却不能把它和他的行星绕太阳运动是由于磁力引起的另一思想相互调和起来。对这一切提供解释是晚得多的事,那是由于1687年伊萨克·牛顿爵士出版了他的《数学的自然哲学原理》,这部也许是有史以来物理科学上最重要的单独的著作。在这本书中,牛顿不但提出物体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理论,并且发展了为分析这些运动所需的复杂的数学。此外,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根据这定律,宇宙中的任一物体都被另外物体所吸引,物体质量越大,相互距离越近,则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大。这也就是使物体落到地面上的力。(由于一个苹果落到牛顿的头上而使他得到灵感的故事,几乎肯定是不足凭信的。所有牛顿自己说过的只是,当他陷入沉思之时,一颗苹果的落下使他得到了万有引力的思想。)牛顿继而指出,根据他的定律,引力使月亮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地球运行,而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公转。这不会对行星运动的预言有重大的影响,然而却允许无限颗恒星的分布保持平衡——邻近恒星之间的吸引力被远隔恒星之间的斥力所平衡。然而,现在我们知道,这样的平衡是不稳定的:如果某一区域内的恒星稍微互相靠近一些,引力就增强,并超过斥力的作用,这样这些恒星就会继续落到一起。反之,如果某一区域内的恒星稍微互相远离一些,斥力就起主导作用,并驱使它们离得更开。哈勃的发现暗示存在一个叫做大爆炸的时刻,当时宇宙的尺度无穷小,而且无限紧密。在这种条件下,所有科学定律并因此所有预见将来的能力都失效了。如果在此时刻之前有过些事件,它们将不可能影响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可以不理它们,因为它们并没有可观测的后果。由于更早的时间根本没有定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可以说,时间在大爆炸时有一开端。必须强调的是,这个时间的开端是和早先考虑的非常不同。在一个不变的宇宙中,时间的端点必须由宇宙之外的存在物所赋予;宇宙的开端并没有物理的必要性。人们可以想像上帝在过去的任何时刻创造宇宙。另一方面,如果宇宙在膨胀,何以宇宙有一个开端似乎就有了物理的原因。人们仍然可以想像,上帝是在大爆炸的瞬间创造宇宙,或者甚至在更晚的时刻,以便它看起来就像发生过大爆炸似的方式创造,但是设想在大爆炸之前创造宇宙是没有意义的。大爆炸模型并没有排斥造物主,只不过对他何时从事这工作加上时间限制而已!科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简单的理论去描述整个宇宙。然而,大部分科学家遵循的方法是将这问题分成两部分。首先,是一些告诉我们宇宙如何随时间变化的定律;(如果我们知道在任一时刻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则这些定律即能告诉我们以后的任一时刻宇宙是什么样子的。)第二,关于宇宙初始状态的问题。有些人认为科学只应过问第一部分,他们认为初始状态的问题应是形而上学或宗教的范畴。他们会说,全能的上帝可以随心所欲地启动这个宇宙。也许是这样。但是,倘若那样,他也可以使宇宙以完全任意的方式演化。可是,看起来他选择宇宙以一种非常规则的、按照一定规律的方式演化。所以,看来可以同样合理地假定,也存在着制约初始状态的定律。今天我们仍然渴望知道,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人类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足以为我们所从事的不断的探索提供正当的理由。而我们的目标恰恰正是对于我们生存其中的宇宙作完整的描述。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
宇宙自从人类具有理性思维以后,冥冥星空便成了人类注目的神秘之地。人们常常要问:宇宙究竟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才演化成今天所见到的这个样子?以后又将会怎样?……无限的宇宙,蕴藏着无数未解之谜。我们的祖先曾经用许多美丽的神话来解释一些他们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关于宇宙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起初天地没有分开,活像一个大鸡蛋。在这个鸡蛋里睡着开天辟地的鼻祖盘古。盘古在鸡蛋里睡了一万八千年,才不断长大了。有一次盘古伸腿,蛋壳碰痛了他的脚趾,他疼醒了,发现自己四周被围,十分生气,便找来神斧,对准一个薄弱处,奋力砍去,他又砍又撑,使尽全身力气,终于使蛋壳破裂。随着蛋壳崩裂的巨响,轻的东西向上飘,变成了天,重的东西向下沉,变成了地。位居天地之间的盘古一日九变,长高一丈。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到最高处,地降到最深处,盘古也长到了头,终于精疲力尽,像山崩一样倒塌下来,他的肢体化成了山岳,肌肉变成了良田,血液化为江河,筋脉变成了大陆,齿骨变成了矿物,皮毛变成了草木。神话终究是神话。科学家们为了揭开宇宙形成之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种种假说。本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J。E。勒梅特首先提出“宇宙是由一个非常小的物体爆发而成”的看法,40年代,物理学家乔治?伽莫夫把这个爆炸叫做“大爆炸”,建立了“宇宙大爆炸”学说。“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原是一个不大的、但密度极高、温度极高的火球。如果把现在生成的地球比喻为一只乒乓球,那么宇宙的圆球直径就好比足球场。大约在150亿年前,这个原始火球突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把物质抛向四周,从此产生了宇宙。从那时起,宇宙开始膨胀,温度也随着空间的扩大而降低。当宇宙年龄为10-44秒时,温度高达1032℃,在这以后一刹那,即经过10-34秒后,宇宙突然“暴胀”,就像大气球突然被大人猛烈一吹那样,宇宙发生了巨大的爆炸,爆炸使宇宙在刹那间扩大了1029倍。大爆炸后0。01秒,宇宙温度下降为1011℃;0。1秒后,温度降到300亿度;在13。8秒后温度进一步降到30亿度;35分钟时,温度已降到3亿度。大爆炸后30万年,温度已下降到3000℃,宇宙开始变得透明了,在这期间也开始形成了化学元素。150亿年来,宇宙在不断膨胀,温度在逐渐降低,与此同时,产生和繁衍了生物。有人像按比例尺画地图那样,将这150亿年的宇宙进化历程浓缩在一年里,使我们得到了一个极为直观有趣的“宇宙日历”:1月10日,大爆炸,宇宙脱颖而出;5月1日,浩瀚的银河系诞生;9月9日,太阳系问世;9月14日,地球形成;9月24日,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生命;11月12日,绿色植物破土而出;12月26日,更高级的哺乳动物出现;12月31日0时22分30秒,原始人类站在地球上;23分46秒,北京猿人创造了火;23分59秒,中国历史衍续到春秋……宋代;24分,全球进入了迄今仍在继续的现代化社会。可见人类历史只是宇宙岁月中极其短暂的一瞬。大爆炸宇宙论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用科学的思辨推开了通向宇宙的门扉,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64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用射电天文望远镜在太空中发现了“大爆炸的遗物”3K微波背景辐射,证实了“大爆炸”理论的正确性,因此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学金。80年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瑞士建造了名为“莱泼”的超级加速器来模拟宇宙爆炸。该加速器周长有27千米,它的庞大身躯将从邻近瑞士日内瓦的平原,一直延伸到法国紫罗山下,所有的电缆、机器都深埋在地下50~100米深处。研究小组将约10亿伏特电子输入粒子加速器后,去和同样高压的反电子对撞。这亿分之一秒的撞击,将激发出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几百亿倍的高温,模拟天地初开时那一刹那:宇宙爆炸。1989年11月,美国发射了“宇宙背景探测者号”(COBE)卫星(简称“科勃”),12月,“科勃”首次探查深空时,看到了一个完美的宇宙,既无形状亦无变异,大爆炸的余辉是浩瀚、均匀的背景,以仅高于绝对零度的温度向四方空间辐射。“科勃”证实宇宙始于一次猛烈的大爆炸而均匀扩张并冷却至现在的状态。美国科学家最近又观测到一距离地球150亿光年的云团,这是迄今为止所观测到的最大最遥远的物体,这些云团的产生和存在,是由于大爆炸造成的。美国宇航局的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还发现了宇宙诞生中原始火球的残留物,该小组的最新结果表明,大爆炸宇宙学通过了最严峻的考验。发布人:张硕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
汉字的起源汉字起源问题,是学术界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两千多年来,学术界不能科学定位原始汉字产生的时间、地点,不知道发明人是谁,不知道发明汉字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技术背景、地理气候生物环境,更不知道原始汉字的品质。长期以来,西方学者认为文字的形式与创造文字的民族的思想品质相对应,拼音文字对应优秀民族,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对应原始民族“野蛮民族”。如果汉字是象形文字,中华民族就是“劣等民族”。这种观点是偏见的,是错误的,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不接受归不接受,如果我们长期弄不明白汉字起源问题,我们在思想上、精神上就会很被动,在世界各民族面前就缺乏底气。汉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民族有责任有能力弄明白汉字起源问题。以往的古文字专家错误地认为原始汉字是象形字,是图画文字。在研究活动中,凡是遇到古文字,必在象形上动脑筋,必在图画上“猜谜语”。谜语猜了两千多年,不但没有解决汉字的起源问题,还落入了西方学者“劣等民族”的圈套。此路不通啊!此路不通就走新路,我们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新路就是理论创新。作者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创立了汉字起源学新理论,解决了汉字产生的时间、地点、气候条件、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技术背景,找到了发明人,基本弄清了汉字的品质、内容、数量等问题。这个新理论就是“汉字发明说”,基本论点是:汉字起源于生殖崇拜文化,发明于阴爻阳爻编码的太极文化,创造于绘画、结绳、契刻、编贝等。汉字启动了人类文明。第一批文字的基本内容根据古文字研究成果和中国古文化的特征确认。伏羲易是两个短横为阴,也称阴爻或阴仪,一个长横为阳,也称阳爻或阳仪。阴阳代表了构成世界的两种基本物质,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阴爻阳爻交替编码,就成了描绘世界万物的文字。伏羲易诞生在距今六千三百年前的以泰山为中心的古黄河三角洲,为伏羲氏的原始发明。伏羲易共有文字1024个。归藏易是两个实心圆点为阴,一个空心圆圈为阳。归藏易的内容与伏羲易相同,形式有所创新。归藏易诞生在距今六千三百前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神农氏所创。连山易是一个正角为阴,一个长横为阳。连山易的内容与伏羲易相同,形式有所创新。连山易诞生在距今六千三百年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黄帝族所创。上古三易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融合相互交流的。上古三易是文字,三易混合使用还能创造出新的文字。如春夏秋冬和东南西北等字就是通过三易混合使用创造出来的。汉字产生在一个特殊时间段里。在自然界方面,距今一万二千年,大理冰期结束。大理冰期以后,全球气温普遍上升,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在大暖期中,气温仍然波动起伏,自然环境也不断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但是,大暖期中段,亦即七千年至五千年前左右,气温相对稳定,环境良好,可以说是冰期以来最适于人类生存的一个时段。在这个时段中间,距今六千五百年——六千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段。它特殊就特殊在比前五百年气温高0.6°C,比后五百年高将近2°C;降雨量比前五百年高100毫米,比后五百年高将近200毫米。人类文明就产生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文字就诞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段里。文字产生在一个特别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特别优越的时间段里。文字的产生也离不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个历史机遇就是母系氏族社会变革为父系家长制社会。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研究表明,这次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是成功的。社会变革需要理论支持,这个理论就是阴阳变化。理论的传播需要文字载体,这个文字载体就是上古三易。文字产生在一个特殊的地点。这个地点必须具有能启发人进行历史思考和哲学思考的景观,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泰山、黄河、汶水具备这个条件。“登泰山,小天下”,政治家登上泰山,政治抱负将更加壮阔。哲学家登上泰山见到黄河汶水,就仿佛置身于宇宙的中心,整个宇宙充满了动感,就会叩问人类从何而来?宇宙从何而来?宇宙的基本物质是什么?同是政治家哲学家发明家的伏羲氏.太昊登上泰山就会发明出一个记载万物的宇宙模型。这个宇宙模型就是伏羲易,就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批文字。请问,在距今六千三百年前还有没有可靠的,可以解读的其它文字存在?没有。以上简单介绍了文字产生的特殊的时间段、特殊的地域。这里谈的是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关系。只有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才能产生最优秀的文明。华夏文明就产生在距今六千三百年的古黄河三角洲,文字就产生在距今六千三百年的古黄河三角洲。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