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的枣花儿1200字以上

飘香的枣花儿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故土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那飘香的枣花儿了呀。我把我最圣洁美好的记忆,都留给了那些不起眼的“枣花豆”儿。

家乡的土地上,最多的便是枣树,院子里,田埂上,满是的,枝杆虬劲,树皮破裂。春天一到,株株枣树斗折蛇行的丫杈上,散乱地粘连上了粒粒嫩绿的叶芽儿,绿庄稼也在地上铺了绵绵的毯,空中有几只小虫悠悠飘飞,远远地还可见一些浅淡的人点,一切都显露着生机无限。枣树丛中有人枝杈架的白屋顶,那里有着一个个近乎相同的小院。看着这些,你会觉得极富有诗意的。

然而更富有诗意的,还是枣花儿香气弥漫的时节呀。时值深春,无际的枣树已如无数的伞盖遮住了大地,这空中便花香清醇,比过香茗。缓行于树间,便若漫步在香烟缭绕的仙境,接连地吸着鼻子,不停地咂着嘴巴,却来不及赞叹——你已心迷神痴了。

这花香自然招来了无数的蜜蜂,一树一树唱着歌儿,甚是让人爱怜。

童年的我常常追逐嬉戏那些蜜蜂,累了,便仰倒在花香里,做如枣花蜜般甜香的梦。于是,花香洋溢时,我不再感到孤独寂寞。

然而,我更日益爱上了枣花,还是我逐渐长大的时候。

由于自私心所驱,一次,我凭小小的玻璃瓶拥有了十几只蜜蜂。我知道蜂儿是“吃”枣花的,便爬树去寻那枣花。

心下忽地一震,我不觉若有所思。但闻花香,却不易注意到那花儿,害羞似的,她们总在叶片后面隐匿了自己的行迹。

瓶中的蜂儿自然也没有了再“吃”的心思,然而,我却因此懂得了那花。

花儿小巧,成串地陈在树上,花儿淡黄,像是枯萎欲干,特似些不丰满的黄豆,中心用小刀劈开,绽些俗劣的三角形瓣儿。这哪里是什么“花”?我诧异,我恼怒,不觉嗟叹起世人的糊涂来。

花形可怜寒酸,不为人们所赞赏,花香沁人心脾,令人流连忘返。我又想起了枣子——枣花的果实。那又大又脆又甜的红枣有谁个不喜欢?况且,晒干了仍不失美味的枣子能存放几年呢。在旧中国漫漫历史的黑暗中,农民们辛苦收获的枣子,养肥了多少达官贵人的“金玉之体”,而那些落地的干瘪的小枣子又拯救了多少穷苦百姓的生命啊。

“八月十五枣落杆”,没有了剥削,没有了穷苦的今天,一个个红枣在这中秋佳节里给人间无尽的吉祥和欢乐,一筐筐红枣作为相互祝福的礼品,沟通了一颗颗淳朴善良的心,代表了人世间最崇高的美!

于是,我记起了枣花香团里的一个个乡里邻人。

他们懈懈的,似乎有些迂,他们黑黑的,似乎不那么美,可正是他们创造了无比的财富,美化了人类世界。脑中萦回着润人心田,感人泪下的事儿,我终于懂得了颗颗枣儿般红的心。

西村富德婶收养了两个殉国民兵的孩子,整日操劳着,自己的独生女儿却因耽搁了看病,在枣花盛开时,永远离开了她;

南村“孬”大爷空了腰包借给绪旺叔两千元钱,帮他走上了致富道路;

东村国庆哥办起了小加工厂,让全村几十个老弱病残挣上了大钱;

北村庆会三兄弟在村里投资建了学校,请来了大学老师……

当他们回答村支书的问题时,红着脸掏心地说:“俺们只觉得自己应该有良心,俺们想为政府减轻点负担。”多么实在,普通而又伟大。

我思索着,渐渐地从“枣花豆”的“枯黄”中看出了无限的美,觉出了这些不起眼的“枣花豆”的不凡,继而可怜起那为文人墨客歌咏的名花贵葩来。

哦,这便是枣花。朴实无华,于人无求,而奉行人间的却是那么多。我因此放飞了满瓶的蜜蜂,从此,“枣花豆”便若无数的路灯光在我心里,使我觉得敞亮多了。

在外读书,常常记忆起家乡的枣花,也便常常记忆起枣花香团的乡邻。

那花和那人在我心里是永远连在一处的。我总觉得小院恬静安谧,不为人们所注意,像枣花,小院里的枣花儿也若枣花般飘溢着缕缕细细的清香,这无数细细清香,汇了那浓的枣花香液,于是,家乡的土地上便充满着粗粗的浓香了。这香散着向远方飘去,却是越飘越浓……

难忘,永难忘,家乡土地上飘香的枣花,及枣花香海中的大片大片的人家。

飘香的黄土地

1200字 初三 散文

公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荷,车子行进在万亩荷塘的中央。田田的荷叶之上,零星地点缀着些雪白、粉红的荷花。间或有一两块刚举起叶的初荷,未遮严水面,水意的空灵凌荷而生。远处,一两间红白色护荷的房屋,诗意地居于荷中。

我一边欣赏着无边的荷景,一边盼着能尽快感受一下黄河浮桥的起伏波动。蓝天白云下,横亘着一条没有边际的黄土障。似山非山,似墙非墙。似山,却不高;似墙,却隐约可见沟壑。近了,才知是连绵的群山。水沿山脚走,群山脚下就是黄河。

黄河浮桥是由数条并列的船做桥墩,每相邻两条船上铺一块钢板,钢板与钢板之间有类似户枢的连接扣。比起一条船上铺一块钢板的浮桥,在这样的桥上行驶比较平稳。加上开的是空车,波动感不太明显。将近桥尾时,才看到桥尾的桥面拱了起来。没有想象中的剧烈起伏刺激。

过了黄河,便由陕西进入山西了。开始了九曲回肠的山路盘旋。目之所及,除了蓝天白云,便是土山沟壑。可能是经不起雨水冲刷的缘故,山上的植被不多,却有许多条沟沟。也许是因为自己生长在黄土地上,面对黄土,没有了对黑土的敬畏,对红土的欣赏,有的只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切。甚至有种错觉,周围这些都不是山,而是深厚的黄土。

翻过山,到了平坦地,也就到了果树林。不像万亩荷塘上的视野开阔,果树林像是无边的障。只有经过村庄时,才不见果树。村上的房屋都带有明显的地方风情。红色砖瓦,脊状屋顶,脊上都立着些雕刻的龙凤鸟兽。偶有一两处废弃的窑洞,大部分隐于地下,隐不去的是上个世纪的额头。看到村庄,心里有些着落。还要继续在果树障障里穿行。路面虽极好,却只有两车道宽。万一走错了,这似火车厢般的车身可怎么调头?打电话仔细询问了货主,才敢继续前行。

到了目的地,天色已晚。路边,一边是冷库,一边是果树林,却没有住处,只有镇上有宾馆。路人告诉我们,班车很少,可搭个顺路车去。搭顺路车?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有些不敢相信。

路边有一男子,正和一辆工具车上的司机谈话。看到我和禹东一人背一包在路边张望,猜出我们是去镇上住宿。说:“你们坐他的车去吧。”回头又对司机说:“把他们送到宾馆。”

等车无望的我们只有感恩的心。他大概是想让我们释怀,笑道:“说不定哪天我们还要打交道呢。”

下车时,我要付司机车费,他连连摆手说:“顺路,顺路。”

第二天装油桃。冷库在路边,地方不够宽敞。我指挥倒车时,看到骑车和开三轮的都停在不远处等候,就让车停下,想让他们先过去,可他们谁都没有先走的意思。等车停好,他们才陆续走开。这和在市场里倒车时人车挤抢着走的情形完全两样。

装货时,我禁不住果树林的诱惑,在小路上闲逛。林深处传来声声笑语,却不见人影。路旁一中年妇女正站在梯子上给苹果套袋。先摇一摇树枝,落下几枚苹果。再给枝上的果子套袋。先套薄膜袋,再套纸袋。攀谈中得知她种了八亩苹果树。每个苹果上都要套两层袋,这将是怎样繁琐而艰巨的工作啊!我想起倒车时人们等候的情形。也许是他们繁琐的工作成就了他们的沉稳与从容,也许是接近土地和草木的人更容易守住人性的本真。在那些闹市,时间就是金钱。人们的急匆匆,是舍不得金钱随时间而流逝啊。比较起来,黄土地上的人们朴实而有浓浓的人情味。而闹市里,人与人之间有着更深的隔膜和疏离,人情躲在利益的背后闪烁。

装好桃子出发,已近傍晚,夕阳无限好。上了高速,才看清地貌,四野尽是果树,只有沟壑处裸露着黄土。夜渐渐深了,一股浓郁的果香飘来,我深深地吸一口气,啊!真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