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大雁塔
作者的话:最近,我们学习了《参观人民大会堂》,老师让我们写一片参观的文章。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参观了西安的大雁塔,我就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我根据摘抄回来的参观材料,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整理的。目的是,使没有机会来西安参观大雁塔的小朋友,也能了解一些大雁塔的情况。由于文章较长,我把它分成五个部分发表。今后,只要有时间,我将陆续通过这种形式,向大家介绍我们西安的名胜古迹。
参观大雁塔(一) 从西安火车站向南,出和平门直行约4公里,有一个大慈恩寺。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太子李治,为了纪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在原隋朝无漏寺的旧址上动工兴建的。文德皇后在李治只有九岁时就英年早逝。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李治把这个寺院取名为“慈恩”。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寺院,只是当年大慈恩寺的一部分——西塔院。
还未走进寺院,远远就可看见一座高耸入云的楼房式砖塔。这就是我国著名、世人皆知的大雁塔。相传当年李治为其母建好慈恩寺后,曾邀请当年西天取经归来的唐玄奘(也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在这里主持寺务。为了安置唐玄奘从西天(即古印度)取回的佛经,李治为他修建了一座宝塔,也就是大雁塔。此塔由唐玄奘亲自督造,仿印度式结构。从此,唐玄奘一直在这里一边主持寺务,一边翻译他从古印度带回来的佛经。他翻译的佛经,共有75部,1335卷。在这里,他写出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等传世之作。
参观大雁塔(二) 大雁塔高七层,共64.5米,建在一座长、宽各为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的外面全部是用青砖砌成的。相传当年李治建塔时,只有五层,高60米,塔的外面用砖砌成,里面全用黄土填充。后来由于风雨侵蚀,塔身严重裂缝,武则天时进行了重修,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现在的大雁塔,除保留了初建时的青砖塔身外,高度由5层增高到7层,塔内的黄土全部被掏空,换成了空心阁楼式木质结构。塔体的四周,每层都开有东、南、西、北四个券砌拱门。人们可以从底层南面的拱门进入塔内,顺着塔内的旋转形木板楼梯,登上高塔进行参观。
高塔的顶部,是一个圆圆的葫芦形塔顶,葫芦顶上竖着一个又细又高的金属避雷针,这是用来防止塔体遭遇雷电的袭击。塔体四周每层的正面是长方形的,层高约9米,从下往上,每层按比例缩小,整个塔身磨砖对缝,呈方形锥体结构。远远望去,整个塔身造型简洁,气势宏伟,活像一幢由低到高按比例缩小的7层锥形楼房。
参观大雁塔(三) 走进塔内,底层拱门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两块十分显眼的石碑。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分别为玄奘法师所译经典撰写的序和记文,是由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请石匠刻上去的。在石碑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的字样。
在石碑的两旁,有两幅阴线刻成的石刻画像。一幅是“玄奘法师释经图”,另一幅是“玄奘法师负笈图”。从这两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唐僧当年西天取经归来,身负高高的背篓,背篓里面装满了经书;还可以看到,唐僧在塔内掌灯苦读、苦心翻译经书的景象。
塔底四周的墙壁上,刻着古代“乡试”金榜题名的人名,还有唐、宋、元、明、清的大诗人、大画家的名诗、名画。塔底西面拱门的门楣和门框上,有许多精美的阴线雕刻。
沿着塔内朱红色的木制扶梯盘旋而上,回廊式的楼梯,可以把你带到塔内的每个角落。
参观大雁塔(四) 在古塔三层塔室的中心位置,安置着一个金黄色的大雁塔模型,里面供奉着两颗很小的圆珠状舍利子。这是释迦牟尼圆寂后火化生成的遗骨,真是“击而不碎,焚而不焦”。这是印度高僧悟谦法师1998年6月10日参观大雁塔时赠送的,它体现了中印两国人民自古以来的文化交流和世代友好。
在古塔的五层塔室,供奉着一个“释迦如来足迹石”。这是如来在古印度时留下的双足印迹。唐僧西天取经时,曾亲临现场,顶礼膜拜,然后带回图样。他晚年时,请石匠刻制,供奉在这里。如来两只大大的脚印在这里清晰可见。它宽厚有力,掌心印有千幅法轮纹,十指上有各种不同的符号和图案,分别象征着纯洁、光明、聪慧、解脱、护法等等。“见足如见佛”,来来往往的游人,都在这里细心观看,顶礼膜拜。
在古塔顶层的穹顶上,14个大字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形。它们分别是:“西天拜佛前人赞唐僧取经还须游”。据说这14个字有几种不同的读法,似乎每一种读法都能讲得通。如“唐僧取经还须游,西天拜佛前人赞”;“西天拜佛前人赞,唐僧取经还须游”等等。
参观大雁塔(五) 站在塔顶北面的拱门口往下看,整个西安市的美景尽收眼底。看远处,整个城市楼房林立,公路四通八达,数不尽的汽车来来往往。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看到的只是美景。站在塔顶南面的拱门口往下看,整个大慈恩寺掩映在一片绿树之中。寺院的古建筑很多,曲径回廊,星罗棋布,规模空前,富丽堂皇。
你看,寺院大门两旁的一对石狮子多么威武;进门两侧的钟楼和鼓楼遥相对峙;“大雄宝殿”和“法堂”门前游人如织,香火不断;“吉祥门”、“如意门”前,烧香的、拜佛的、照相的、摄影的,人来人往;年轻的女导游打着小彩旗,领着一队队游人在这里参观游览。
啊!大雁塔,你1355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你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的雄姿,连同你古老的历史,将永远深深地印在中外游客的心里。
(全文完)
岁月
岁月,也像时间,随着自己的岁数一点一点的增长。而那些提及“岁月”这个字眼的一般都是岁数较大的人。没错,这次文章的主人公就是一位老人。
那是在学校大门口路边摆摊修鞋的一位老爷爷。那时,我每次从那里经过时,他总是头上戴着像抗战时期的红军帽熟练地帮顾客修修鞋子,装装拉链。有时,他也会戴着老花镜看着一本本书页泛黄,厚厚的书。实话实说,其实我很好奇。好奇那位老人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的快乐,时常露出慈祥的笑容,而光临他的顾客走时也会露出笑容。
终于,机会来了。妈妈让我把拉链坏掉的裤子拿到那个老爷爷那里修一修。我问妈妈:“为什么你们很喜欢到他那里去修呢?”妈妈笑了笑,说:“你去了就知道啦!”
去到那里时,我说明了来意,老人动手开始修了。趁着这修理的时间,老人开始和我闲聊起来。老人说:“姑娘啊,你们吧,每天都愁眉苦脸,抱怨这抱怨那,感觉什么都事与愿违的。其实啊,这世上,快乐最重要啦!”和他的谈话间,我得知了他年轻时生活的很幸福,有一儿一女。可就到老了,退休了,儿女都成家了,老伴也去世了。可他并没有感到孤独。依然住在老房子的他,每天都在这里摆摊修鞋,即使收入微薄,但也够他的伙食费。末了,他又补上一句难以忘记的话:“不要忘记笑容,它会让你快乐。”说完他再次露出了那和蔼的笑容。
临走时,我脸上浮现了像那些顾客一样的笑容。我知道,那笑,叫岁月。
广东深圳龙岗区福安学校六年级:张子颖
相关推荐
-
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大雁塔有七层塔身,是搂阁式砖楼,塔身呈方形锥体,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塔高六十四米,塔身用砖砌成,有楼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凭栏远眺,可以看见南广场。南广场里非常广阔,所以有很多,很多人在这里放风筝,或者玩游戏。我也在这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在南广场的正中间有一个围栏,围栏旁边种了许多花花草草,围栏的里边是一个玄奘的雕像,雕像上的玄奘一只手拿着禅杖,一只手拨着佛珠,神态庄重。北广场里有一个音乐喷泉,我常常在那里看音乐喷泉。音乐喷泉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像盛开的鲜花,有的像美丽的彩虹,可漂亮了。大雁塔真美丽呀!250字 三年级 说明文
-
大雁塔大 雁 塔西安铁五小三年级三班 张静涵在我小的时侯,就听爸爸说,在西安南郊的慈恩寺内,有一座唐代建成、闻名世界的大雁塔,它是高僧玄奘翻译经文的地方,也是他存放梵文佛经的地方。这么古老、有名的建筑,很吸引我,我真想登上大雁塔感受一下它的魅力。今年暑假,我登上了盼望已久的大雁塔。眼前的大雁塔用青砖砌成,塔身高大,结构坚固,外观庄严,朴实大方,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看着这古老的建筑,我很兴奋。“它为什么叫大雁塔呢?”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说:“关于大雁塔的名称的由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在建造此塔的时侯,曾经有大雁成群从塔上方飞过,但是其中有一只大雁折翅而落入塔中,因而安葬于其中,大雁塔因此得名。”大雁塔共有七层,塔内有木梯,可以盘旋登塔。我登上了最高层。凭栏远眺,古城的大好风光尽收眼底,站在这座古老的塔上,我觉得我们古代人民真了不起,真伟大,难怪它能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参观呢。大雁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古城西安独具风格的标志,我为我们有这座古老的建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指导老师 闰玲4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大雁塔作文我的家乡是陕西省西安市,千百年来,这里有一个很著名的名胜古迹——大雁塔。大雁塔是在唐朝时修建的。开始修建的时候只有五层,在武则天时期又修建了两层,变成了现在的七层。当时修建大雁塔的目的是讲经和藏经,相传唐僧从西天取回来的真经原本就放在这里。七层高的大雁塔是由塔座、塔身、塔顶组成的,呈方锥形,塔身呈褐色,塔顶和塔沿是绿色的。站在大雁塔广场远眺大雁塔,感觉就像个巨人站在那,看着周围的一切。现在的大雁塔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大雁塔北广场修建了号称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音乐响起时,喷泉冒了出来,就像小天鹅在跳舞一样,令人流连忘返。北广场还修建了唐朝名人像,灯柱上刻上了名人的诗句,让人想起了唐朝时的繁荣。北广场旁边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是乘凉的好地方。树林里有假山和水池,是孩子们的快乐的天地。这就是我们家乡令人自豪又美丽的大雁塔。350字 三年级
-
大雁塔喷泉我的家乡在陕西省西安市,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大雁塔、小雁塔、钟楼、兵马俑……其中,我最喜欢大雁塔的音乐喷泉。大雁塔音乐喷泉在城墙的东南方向。在喷泉开启时,音乐就会响起,喷泉也随着音乐舞动起来,在灯光的映衬下,还会变换不同的颜色。晚上八点,我和家人一起去观看音乐喷泉。首先,我看到了一个像王冠一样的喷泉,这时的音乐很舒缓。正当我陶醉其中,妈妈激动地说:“快看,你背后有一个像孔雀开屏的喷泉!”我转身一看,哇,好美啊!伴随着孔雀尾巴的开合,音乐开始变得紧凑。慢慢地,喷泉似乎更欢快了,音乐也变得激昂了。我看到有一个像小桥一样的喷泉,真想走上去试一试呢!旁边还有一个像布丁的喷泉,我好想走过去咬一口,尝尝是什么味道呢!布丁后面还有一片茂密的喷泉森林,真是一眼看不到边啊!我希望世界各地的小朋友都来大雁塔游玩,亲眼目睹大雁塔音乐喷泉的风采!350字 三年级
-
美丽的大雁塔前几天外地的表妹来西安玩,我给她介绍了许多旅游胜地,如钟楼、大明宫、汉城湖等,可我觉得大雁塔值得让小妹看看走走,我们一路坐26路车直到景点。刚好晚上8:30我们直奔大雁塔北广场,那里有全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当音乐响起时音乐喷泉就会凌空飞起,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荷花,还有的像一个m形的。当音乐轻柔优美时喷泉喷出来的水也变得轻柔,像一位穿着白纱裙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当音乐欢快的时候,像小鹿在草地上蹦蹦跳跳,旁边的灯开起时,就照在喷泉上,这时喷泉变成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妹妹高兴地呐喊,拍手,太美了,太美了。看完喷泉后顺着各种石头铺成的畸形小路,漫步来到大雁塔北边,就来到了大慈恩寺的正方,那里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在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鲜花,争奇斗艳地开放着,还有一排排的树像一个个士兵一样守护者大雁塔,一个个形态逼真的雕像使大雁塔更加雄伟,更加壮观。我喜欢大雁塔,你们喜欢这里吗?有时间建议你们也去看看吧!400字 三年级
-
参观大雁塔广场在寒假的一天里,爸爸和妈妈带我去游览了目前中国科技含量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的仿唐式建筑——大雁塔广场。我们是在夜晚去参观广场的。还没有到达正门,就远远地看见广场一片灯火通明。整个广场呈阶梯状,前后落差有近20米。走近正门看到广场大门由四个石雕方柱组成,方柱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十分好看。在大门正前方有一本用大理石雕刻的书,因为光线太暗我看不清上面写的是什么。在广场的两侧各有一排仿古建筑,屋檐下都挂着写有“唐”字的大红灯笼。因为广场刚刚开放,所以房间都是空的,我想这一定是为游客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房屋门前是供游人行走的木板路,路面很宽阔。人们走在木板路上,耳边萦绕着优美的唐代乐曲,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心情是多么惬意呀!广场的中央是大型喷泉,每当喷泉开启,喷泉喷出的水注伴随音乐上下起舞,在五彩的灯光映照下犹如翩翩起舞的少女。水注落下聚集在广场上,从高处沿阶梯向下流淌,好似高山流水形成的瀑布。广场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各式各样的灯,有的埋在地下,有的藏在阶梯沿下,有的挂在路旁的灯柱上,有的装在刻有唐诗的灯箱里。有的灯还会不停地变换色彩,真是令人目不暇接。大雁塔也被五彩的灯光装饰一新,她耸立在广场的最高处,更加鲜艳夺目,突出了广场的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效果。徜徉在大雁塔广场中,我留恋忘返。这次参观给我留了深刻印象,大雁塔广场你真美!500字 四年级 写景
-
参观西安大雁塔前段时间放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西安参观了大雁塔,我高兴极了。大雁塔美丽极了!大雁塔共分七层,每层都装有四个小巧而精致的小窗户。一层有个禅房,禅房里放有佛经、佛像,其中有如来佛像和观世音菩萨的佛像等。大雁塔的门框上,有优美的线条雕刻着唐代建筑图案,美丽大方,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重要资料。大雁塔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爸爸对我说:“大雁塔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汗水,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毅力的结晶,我们现在要是不珍惜它,不保护它,怎能对的起我们祖先呢?”顺着楼梯向上攀登,到了第七层,举目远眺,西安市市容尽收眼底。看,前端是西北最高的建筑物——电视塔,左端是规模宏大的小寨饭······。整个大雁塔气势雄伟,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最引人注目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师徒四人的佛像,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世界。我仿佛看见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着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他们兄弟三人斩妖捉怪,击退了妖怪们一次次的进攻,保护着师父最后终于取得了真经。参观完大雁塔后,爸爸妈妈还告诉我西安还有许多像大雁塔的古建筑。我觉得我们陕西有那么多名胜古迹,真是了不起,作为陕西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450字 高一 写景
-
大雁塔大 雁 塔西安海红轴承总厂子弟校三年级一班/武童我的家乡在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西安市,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如钟楼、兵马俑、大雁塔等等。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大雁塔,经常去那里玩耍。书上说,大雁塔修建于唐朝,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雁塔原名叫慈恩寺塔,因为有一天和尚们正在念经,一群大雁从天上飞过。忽然,一只大雁从天上掉下来,摔死在寺内。和尚以为是菩萨显灵,于是把大雁葬在寺内。从此以后,慈恩寺塔改名大雁塔。大雁塔共有七层,高64米,上面小下面大,就像一个四棱锥。尽管它经历了上千年风风雨雨,可是它仍然巍然挺立,耸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暑假的一天,我跟爸爸妈妈上了大雁塔。走进塔内,它的底层很宽大,横梁立柱都很粗大,还有楼梯,全是木头做的。我们沿着楼梯往上爬,越到上面空间越小,到最上面一层时,只有十多平方米大小。每一层都有窗口,站在窗口,只觉得一股凉风嗖嗖吹进来,感到很凉爽。从窗口往下看,整个西安市尽收眼底,远处的古城墙,巍峨壮丽,脚下的大街纵横交错,人流和车辆就像小蚂蚁和甲壳虫来往不断。我每爬一层,都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向外面看一看。爬得越高,看得越远。我忽然想起一首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得真有道理,我更理解了它的含义。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型建筑,它以古老雄伟的身姿,吸引了无数个中外游客。我很喜欢你——大雁塔。[评点]这篇作文选材适当,写出了大雁塔的历史和现在,读来有如身临其境一般。描写生动细腻,表达了小作者热爱家乡的心理。值得一读。辅导教师:孙录银550字 六年级 写景
-
大雁塔我的家乡在河北,因为我生长在西安,所以西安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西安有许多旅游胜地,如钟楼、大明宫……可我最喜欢大雁塔了。大雁塔北广场有全亚洲最大大的音乐喷泉,当音乐响起时音乐喷泉就会凌空飞起,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荷花,还有的像一个m形的,当喷泉开始时,旁边的灯开起时,就照在喷泉上,这时喷泉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顺着石头铺成的小路,漫步来到大雁塔北边,就来到了大慈恩寺的正方,那里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在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鲜花,争奇斗艳的开放着,还有一排排的树像一个个士兵一样守护着大雁塔。一个个形态逼真的雕像使大雁塔更加雄伟,更加壮观。我喜欢大雁塔!四年级:jiawenwenn250字 四年级 写景
-
大雁塔[2]我的家在古城西安,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如:钟楼、鼓楼、小雁塔、大雁塔等等,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大雁塔。大雁塔位于西安市的南郊,有南广场﹑北广场以及大雁塔组成整个大雁塔景区。北广场的音乐喷泉最美丽。每到整点的时候,会播放一些音乐。跟着音乐的旋律,水柱高低不同,样子千奇百怪,有莲花朵朵;百米变频跑道;云海茫茫;海鸥展翅;蝶恋花……这个时候,音乐喷泉外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音乐喷泉表演的时候,人们的欢呼声十分震耳。还有一些淘气的小孩子,会不听大人们的劝告,跑到音乐喷泉的中间,左闪右躲,跑来跑去,和水花做着迷藏,最后还是被谁淋湿了,但他们依然哈哈大笑。南广场有:“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在南广场的中央,有一个高四五米的玄奘法像,游人经常在这里照相留念,在它的东边,有一个很大的莲花池,夏天,这里开满了美丽的莲花。南广场和北广场之间,就是赫赫有名的大雁塔。曾以“唐僧取经”的故事驰名中外。大雁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我国唐代建筑砌成。塔上陈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我爱大雁塔,大雁塔真美呀!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大雁塔!450字 小学 写景
-
大雁塔中国的许多名塔,往往并不是单独为塔,而是置身于某个建筑群之中,并很有可能只是这个建筑群的一个附属建筑而已。但奇怪的是,这些塔似乎总比它所属的建筑群要有名气得多。大雁塔也不例外。但凡是对西安略有一些了解的人,莫不对大雁塔早有耳闻,却很少有人熟知大雁塔所属的大慈恩寺的渊源,尽管大慈恩寺比大雁塔还要早建四年。��谈到大雁塔,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而这个人,不仅仅是在谈到大雁塔时,在谈到佛学,翻译界,大唐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时,都不得不提起他。二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在洛阳的一个官宦世家里,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了,姓陈,名袆。我不知道陈袆出生时,西方佛祖有没有感到那遥远的东方微微一震,即使没有,几十年后也会的。尽管祖上都曾做过一些不大的官,但陈袆幼年即失双亲,在那个门第竞争的年代,他的仕途是没有希望了。贫困的生活,加上兄长的引导,陈袆在洛阳的一座小寺庙里出家了,法号玄奘。在玄奘出家后几年,隋末的农民起义就不可抑制地爆发了,并迅速成燎原之势。但玄奘不同于七百年后与他同是出身寺庙的朱元璋,他并没有趁自己年轻力壮的时光投身于时局繁复多变的战争中来。或许是幼时的安逸生活与官宦背景使得他不同于出生于受尽统治者剥削的贫苦农民家庭的朱元璋,他依然静心地趺坐在自己的坐坛上,手持佛珠,口中喃喃念诵着《妙法莲华经》。寺庙烧了可以再建,佛像毁了可以再塑,在一颗颗佛珠的捻动中,日子过去了,战争结束了,天下成了李唐的天下,而玄奘也成了佛法精深的法师。此时的玄奘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他经常参加长安城里的佛法讲解与辩论,已在长安城内小有名气。但在一次次的佛法的讲解与辩论中,玄奘发现自白马驮经以来,随着东传经卷与各种粗滥的译文的增多,佛法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与纰漏,甚至是同一流派,同一经书,有时也会难以自圆其说。玄奘彷徨了,迟疑了,但很快镇定了下来。他思考着,摸索着,在一片黑暗中不懈地寻找着。终于,在那个傍晚——一定是个傍晚,他独自漫步在寺庙的庭院里,抬头望了望西沉的夕阳,微笑了。那就是我要去的方向,玄奘说。玄奘要去西天取经了。早在玄奘之前,就已经有无数虔诚的僧人前赴后继地去往西天取经。但是路途何其遥远,何其艰险,世事多变,岁月沧桑,能够全身而归就算是万幸了。而那些极少数的僧人带回来的极少数的经文,对于佛教事业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取经人叫法显,他取回八十多卷经文,就已经是大收获了。这些玄奘不是不知道。贞观元年,玄奘上书奏请前往西天取经。登基不久的李世民没有同意,原因是立国不久,边关不稳,不允出境。但玄奘还是出发了,冒着偷渡的罪名出发了。二十年前,不谙世事的玄奘牵着他兄长的衣襟来到一座寺庙前,轻轻叩开了通往佛法的大门;而如今,他,玄奘,已变得沉着、冷静,不再有人引领,将独自叩开通往西天的大门,自此踏上漫漫征途,永不回头……我们至今仍可以从一幅《玄奘西游图》中想象玄奘西游时的情景:破旧的麻鞋,补缀的袈裟,沉重的行囊,摇曳不定的长明灯……这尚且是后人的想象,当时的实际情沉还可能更糟。险峻的葱岭,茫茫的戈壁滩,巍然屹立的玉门关……夜半的寒风,遗失的水袋,万里无边的荒漠……城卒的暗箭,离弃的弟子,举刀逼近的石磐陀……玄奘方才感到前途的渺茫。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僧人前往西天,却只有那么几个归来了。他曾经立下了那么豪情万丈的誓言,可如今竟要半途而废吗?不,绝不能,玄奘顽强地挣扎着,他在模模糊糊中集中神志。是啊,我还有瘦削的老马,不多的干粮,时隐时现的绿洲……赤诚的太守,慷慨的胡人,善意乐助的国王……即使上天使我一无所有,我还有七尺的血肉之躯可以贡献,脑海中的万卷经文可以诵读,一颗信徒的炽热的心可以燃烧!玄奘杵了杵手中的禅杖,振作精神,牵着马的缰绳,继续前行。就这样过了十四载。直到有一天,在朦胧的晨曦中,玄奘隐约望见了那烂陀寺的浮屠塔,曾经的远在天涯,如今近在咫尺。他抖抖一路的风尘,缓缓走到那烂陀寺的寺门前,郑重地叩了叩。一个名垂千古的决定造就了一次名垂千古的征途,一个名垂千古的征途造就了一位名垂千古的法师。玄奘成了戒贤法师的最后一名弟子。东土大唐远道而来的取经人啊,戒贤法师应该会这么说。贫僧,这或许是玄奘的自称。取经人拜倒在法师脚下,潜心钻研,勤奋苦读。多少个日夜的青灯黄卷,多少个春秋的佛珠坐坛,造就了可以不辞劳苦,跋山涉水的玄奘,而也同样造就了在曲女城的辩坛上泰然自若的玄奘,造就了在戒日王的象背上风光无限的玄奘,造就了闻名天竺,也定将闻名世界的玄奘。玄奘之前,无玄奘;玄奘之后,更无玄奘。��三五年之后,玄奘带着他的累累硕果,仆仆地归来了。百姓激动了,僧人惊诧了,李世民喜悦了,长安城沸腾了。玄奘已不是十九年前那个刚刚从长安城启程的玄奘,他已是名震四海的三藏法师。那好,百姓的争睹,僧人的奉承,皇帝的诏见,以及整个长安城对他投以的剧烈的光辉与荣耀,接踵而来。甚至没有人记得他曾经是偷渡出境。玄奘觉得有点可笑,但是经已取回,任重而道远。笑过,还是做点实事吧!在一片赞誉的海洋中,玄奘又上奏了:贫僧取回经文六百二十七部及诸项法宝,恐无处存放,现请建塔一座,以作藏经之用。与十九年前不同,这次李世民爽朗地批准了。没有斟酌,没有犹豫,户部的银子,工部的人员,开始在城南的一片土地上运作了。四年过去了,一座五层的塔建成了,就坐落在大慈恩寺的西边。四年间,玄奘看见自己的夙愿随着塔的升高而不断变得庞大,雄伟起来,而如今终于实现了。此时的皇帝,李治,轻轻地拉过刚为塔开光的玄奘的手,说道:法师为塔定名吧!玄奘沉思了一会儿,就取菩萨坠雁以感化小乘教徒之典故,曰:大雁塔。大雁塔的传奇就此开始。一卷卷的贝叶经被放到大雁塔内,千年不腐;千百颗舍利子被分散到塔的各层,绽放光芒。年届五十的玄奘登上塔顶,眺望西方。那天边,佛祖注视着他,他也注视着佛祖。两人对视片刻,佛祖为之一震:五十年前,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呢?走下塔顶,玄奘抖抖衣袖,朗声说道:开始译经。于是大雁塔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清晨,当大雁塔的大门被“吱嘎”推开,第一缕阳光洒在四壁堆积成山的贝叶经上,炫出奇怪的光影。僧人们踏进门槛来,亲手将一卷卷的经书小心翼翼地送到玄奘和他的弟子们面前。玄奘轻轻翻开第一页,提起笔来,蘸饱墨,略一沉吟,笔尖便触到洁白的宣纸上。墨晕开来,译就传诵千古的经文。大雁塔是那么的高耸,僧人们忙碌得上下奔跑;译经室是那么的空阔,玄奘和弟子们正襟危坐,毫不懈怠。有时,玄奘和弟子们也会亲自登塔阅经。盘旋而上的楼梯显得那么狭窄,那么陡峭,只听得玄奘的,弟子们的,僧人们的叭嗒的脚步声,久久地在大雁塔里回荡。传说大雁塔的晨钟声可以传到百里以外,那么洪亮钟声的背景,一定是这不绝于耳的叭嗒声。玄奘可以说已从一个小小的僧人,变为了法师,如今又变为了翻译家。玄奘是能够以一己之力搭建起连接东西两个文明国度的桥梁的使者,而他即将完成这一使命了。一叠叠译完的佛经被送到长安城的各大寺院,从此在天下传播。唐高宗麟徳元年,公元664年,一代高僧圆寂了。他身后留下已译成的五十余部经卷和一本《大唐西域记》。他终于可以追随他的戒贤法师,他的佛祖,他的理想西去了。只可惜,随着玄奘的圆寂,大雁塔似乎失去了它的最初效用。大雁塔里,不再有上下奔跑的身影;大慈恩寺里,不见了对几译经的神情。从唐中宗时期开始,大雁塔从一个单纯的译经的场所变成了新科进士题名的场所。纵然武则天时期经原先五层的塔身加高为七层,可宏伟的外观换来的不是更庄严的佛法,而是这个时期不可避免的空洞与浮华。僧人们黯然离现场了,取代的是进士们意气风发的脸庞;玄奘在西天莫言地凝望着,取代的是只属于盛世的恢宏博大的歌舞与鼓乐。风吹来,只有那些还没有译完的经卷在藏书柜上呼哧地扇动着页,留下满目的悲伤。四现在长安城里保留下来的原原本本的古建筑,已经不多了。大雁塔就是其中一个。的确,长安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最后一次,就已经是距今一千多年的唐代了。唐代以后,随着战乱的毁坏与气候的变化,再没有哪一个王朝把都城建在曾经令无数人神往的长安了。富丽堂皇的大明宫,荒芜了;延绵百里的华清宫,焚毁了,熙熙攘攘的市坊破败了;高鼻梁、凹眼珠的胡人商队,散去了;就连被认为是现代城市规划典范的、被纵横的街道整齐地分割成百十个区域的一座长安城,也被历史的风沙侵蚀,衰落,消亡,不再有人提起。昔日举世闻名的东方大都市,就这样默默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人们记忆中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光辉与荣耀的符号。但是大雁塔保留下来了,愈立愈坚。在就连大慈恩寺也只剩下西北角的年代,它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的荣辱沉浮。这可是说是大雁塔的幸运。只是我们不禁要问:大雁塔还是原来的大雁塔吗?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登上大雁塔。踏着盘旋而上的楼梯,一层层地仔细打量着,搜寻着,妄图找到一点点玄奘的遗迹与盛唐的风范,可是我不能。还留下了什么?只有那空空的四壁,狭窄的楼梯在述说着过去的故事。舍利子是上世纪90年代一位印度的法师赠送的,墙上的书画都是近些年来的作品。好不容易找到几块雁塔题名的石碑,仔细一看,竟然是嘉靖年间的。塔身是愈向上愈狭窄,来到塔顶,游人又多,简直拥挤得不能转身。回想着刚才的所见所闻,企图想象出满壁经书的辉煌景象,但是四周嘈杂的环境使我不能。曾经忙碌的僧人变成了如今喧嚷的游客,而万卷经文化作虚无的尘埃,在从四面的窗洞射进来的阳光里飘忽地上下移动。贝叶经呢?舍利子呢?博学的法师呢?忠诚的弟子呢?他们也随着岁月消逝了吗?没有了这些,大雁塔只能是一座空壳。一千年的沧桑,大雁塔早已物是人非。我不禁叹了口气,斜倚在墙角上。玄奘啊玄奘,曾经名烁中外的三藏法师,你就这样失败了吗?大雁塔从康熙五十八年开始倾斜,你的理想难道也随之摇摇欲坠,而即将坍倒呢?��不,玄奘没有失败,玄奘的理想不会坍倒。玄奘西行所取回的经卷、法宝可以说几乎丧失殆尽,所谓满壁经书、舍利子千百颗早已成为史官笔下那一个个凝重的方块字。但是回头想想玄奘,启程时的玄奘,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僧人而已。他那瘦弱的身躯里能承受多少宏图呢?三藏法师,《大唐西域记》,大雁塔……不过是功成名就后的产物,那时的玄奘都无法肯定他能否取到真经,又怎么可能去想那些高贵的头衔,舆论的盛赞,以及名留史册的光荣呢?他或许就和无数平凡的取经人一样,怀着对前途坎坷多的未知与揣测,上路了。他想的只是,历尽万难,取得真经,宣扬佛法,普渡众生。没有说他一定会成功,当然,也没有人说他一定会失败。于是他成功了。我不信佛,对佛教也没有什么研究,但是我知道玄奘西天取经,对佛教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他破除异端邪说,结束了东汉以来教义混乱不堪,自相矛盾的局面,使得佛教得以在正确的轨道上继续行驶下去,没有玄奘,很难想象今天的佛学界会是一个怎样的景象,今天的佛教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宗教。其实这也是玄奘取经的目的。玄奘取经本不是为了存放在大雁塔内,任岁月为它蒙上一层层厚厚的灰尘;玄奘建大雁塔,也不是为了千百年后供我们这些并不信佛的子孙攀登远眺。玄奘取经,为的是译经;玄奘译经,为的是发展佛教事业;玄奘发展佛教事业,为的是拯救大众的灵魂,解脱人民的苦难。历史证明他做到了。而大雁塔不过是译经过程中一个暂时必要的工具,使用后,若能保留下来,便是它的幸运了。这是出家人的本心,也是他们的本衷。至于玄奘当年有没有想到他历尽艰苦取回来的经卷,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支离破碎,流散四方,只剩下那么几张残片,而大雁塔也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中孤寂地屹立着,成为游客玩乐嬉戏的去处,我们不得知。但是,即使他早就料到,他应该也不会太过愠怒,也许只是微微一笑。因为,我功已成……��我功已成,我还奢求什么呢?玄奘平生第一次爽朗大笑了。振振衣袖,转身离去了。五夕阳渐渐西沉,塔顶的游人逐渐稀少,四周安静下来。靠在西面的窗洞上,看余晖射进来,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那天边血红的残阳与金黄的云彩交织在一起,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灿烂,照在笔直地通向地平线的公路上,照在川流不息的汽车上。好像是流金的江河,岁月的大川。陡然间,眼前的一切都变了。公路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市坊,汽车变成了往来的穿梭的行人,还有远处天子那气势磅礴的宫殿,在夕阳下,熠熠地闪着光。响亮的吆喝,得各的马蹄,华美的乐舞……无不显示出一派盛世欢腾的景象。我的目光却穿过街巷,略过几座寺庙,甚至跃过士卒把守的城墙,来到了城外。萧瑟的梧桐,料峭的寒风,轻轻吹拂过一个人的行囊。那里,一个圣僧带着他的理想与信念,在踽踽独行……1200字以上 初中
-
大雁塔精选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yuwenmi小编今天为整理了2篇大雁塔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雁塔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由我来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是导游小吴。大雁塔景区是国家A级景区,虽处闹市,却是一个放松休闲的好去处。由前面的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五百亩。《西游记》里的唐僧可谓家喻户晓,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的就是玄奘法师的高大铜像。你看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仗,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大雁塔里,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大家面前高台上的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大殿前香火兴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卢舍那佛,东为应身释迦牟尼佛。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旁还有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塑像,均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东西两厢排列着包括玄奘和庆友在内的18尊罗汉像。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南海观音菩萨及众菩萨、龙女、木叉等150身人物。大家如果想感受海洋的气息呢,西安还有现代化的曲江海洋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游览。好了,各位游客,今天讲解就到此为止了,谢谢大家的参与,再见。【大雁塔导游词二】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慈恩寺—石狮子—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 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大雁塔得名来历—玄奘与寺塔—大雁塔建筑及文物】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雄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一定会又感叹又好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各位游客,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蕴。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天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塔底层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刻当时废殿建筑的写真图,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国家保护的珍贵书法原刻,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岑参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更多热门文章:1.大雁塔导游词作文400字2.西安大雁塔导游词400字3.大雁塔英文导游词4.西安大雁塔导游词作文400字5.大雁塔导游词作文6.大雁塔导游词3000字7.西安大雁塔导游词8.西安大雁塔导游词作文9.大雁塔导游词1200字以上
-
大雁塔喷泉去年冬天去西安,临行前问了去过的朋友,大雁塔是否值得一游。她漫不经心地说,时间太紧,在远处看了一眼便匆匆走了。不过,她又突然眼睛一亮,补充了一句:大雁塔前面的喷泉倒很不错,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呢!我心中冷笑。我去时,一定一眼也不多瞅这“亚洲第一喷泉”,而一定要不紧不慢地在那大唐石塔塔顶多停留片刻。西安大雪纷飞的时候,我去了;西安的雪停了,我回来了。在天寒地冻的季节,我只能管窥大雪之下这个城市的底蕴和活力。帝王之城有太多的古迹。不过,朋友,如果你时间紧迫,又想触摸到一个真实的西安,看看大雁塔和它的喷泉,就足矣。大雁塔当然是必看的。厚重而笨拙的仿木结构,深深的门洞,藏舍利的香炉和渐渐隐没的碑文,在讲述一个恒久的关于信仰的故事。喷泉同样是不能不去看的。不知道像我这样的游客有多少,对古迹和旧物有着偏执的兴趣,一旦什么地方沾上“五星级”或者“新世纪景观”之类的招牌,反倒提不起兴致。然而,那一天,短短15分钟的喷泉表演,让我重新定义什么是走过一座城市不可遗漏的景点。才几年历史的喷泉,唯一可以摆上台面的只是宏大的场面和高科技的运用。可是,在那一刻,我相信,年轻的喷泉广场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寒冷的北风中,温暖的女声一遍遍抚慰着瑟瑟发抖的人们。那个声音反复说着,喷泉表演即将开始,喷泉表演即将开始……在薄薄的雪花下,空旷的广场透着地灯浅淡的各色光亮。小心翼翼地试喷之后,所有八级叠水池,无数的泉眼,在欢快的交响乐中,高高低低,和着节拍起舞。那么长那么远的北广场,方才还那么清寒的北广场,一下水汽氤氲,乐声嘹亮。方才还静默的人们,仿佛突然从隆冬中复苏,不顾巡警的劝阻,走上湿滑的台阶。他们在牵手,在欢呼,喜悦被这一眼眼喷泉团团围住。明亮而不耀眼的光带,被喷泉折射着,照在了大唐各位诗人的石雕上,也照在了我们每一个平常人身上。向北望去,在层层抬高的欢腾的水柱之上,我们的大雁塔,稳重地站立着,平和地注视着我们。一千多年前的大雁塔,在2008年,注视着这个城市的喷泉和它的人民。它的目光当然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有人说喷泉和雁塔格格不入,影响了雁塔“申遗”,有人说总有市民不顾规定进入水池,影响西安市容。可是,当我目睹了那一刻奇迹般的变化,这些指责都显得苍白无力。雁塔附近是西安的景点和高校密集之处,地价一直攀升,可是,为什么人们仍然愿意腾出如此大的黄金地皮,拿如此多的维护费用建造免票的喷泉广场?一场大雪让西安滴水成冰,路上一直少有人影,为什么当明亮的音乐奏响,大家不约而同地在广场聚集?因为,这座一直很朴实也很骄傲的城市,它的人民,需要一个场所、一段时间,来纪念、去庆祝走过的每一天。就像大雁塔的暮鼓晨钟一样,广场的喷泉也是定时表演。难道非要等到很多年以后,锈迹斑斑的喷泉守时表演,每一个异地西安人都在喷泉表演时回想起故乡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这是完全配得上雁塔的,是属于这个城市的喷泉广场吗?今天的西安人,拿出了他们的先人规划唐长安的大手笔的十分之一,有什么不对呢?旧日的人们盘旋着爬上封闭的雁塔的顶端,追思着为我们取回经书的玄奘;今天的我们学会了在开阔的广场表达心中的情感,难道不应该让一千多年前,为我们的幸福安宁远去天竺的高僧目睹我们的快乐吗?其实,西安人一直都在这样设计着他们的城市。他们保护先人的文明,却不是简单地圈地供养他们。西安的城墙是完整的,为了无损它的威严,城墙内建筑有限高。可是,城内仍然可以有21世纪繁华的商业街,而不仅只是古玩字画店。过去的故事和今天的故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相接,如何连接它们,看出一个城市魄力大小和智识的高下。很多城市都有多方面的璀璨。然而,现代文明和先人的宝贝似乎总是鱼和熊掌的关系。比如我们的南京、苏州,都在徘徊着、平衡着。我们像是拿着一颗钻石,想把它的每一面都切割出明亮的光芒。大雁塔和它的喷泉展示了设计者精湛的刀法。实际上,我们的历史就像一条长河,把它分成一段一段湖泊分别保护,不但颇费精力,而且,河水本身的灵秀也被渐渐消磨。为什么不让这条长长的河流从古代流到今天,让过去和现在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对话呢?当西洋交响乐环绕的喷泉广场的正北方,隐隐显出那仿佛神佑的宝塔的厚重拙朴的轮廓的时候,谁能不怦然心动?1200字以上 高二 写景
-
大雁塔 喷泉去年冬天去西安,临行前问了去过的朋友,大雁塔是否值得一游。她漫不经心地说,时间太紧,在远处看了一眼便匆匆走了。不过,她又突然眼睛一亮,补充了一句:大雁塔前面的喷泉倒很不错,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呢!我心中冷笑。我去时,一定一眼也不多瞅这“亚洲第一喷泉”,而一定要不紧不慢地在那大唐石塔塔顶多停留片刻。西安大雪纷飞的时候,我去了;西安的雪停了,我回来了。在天寒地冻的季节,我只能管窥大雪之下这个城市的底蕴和活力。帝王之城有太多的古迹。不过,朋友,如果你时间紧迫,又想触摸到一个真实的西安,看看大雁塔和它的喷泉,就足矣。大雁塔当然是必看的。厚重而笨拙的仿木结构,深深的门洞,藏舍利的香炉和渐渐隐没的碑文,在讲述一个恒久的关于信仰的故事。喷泉同样是不能不去看的。不知道像我这样的游客有多少,对古迹和旧物有着偏执的兴趣,一旦什么地方沾上“五星级”或者“新世纪景观”之类的招牌,反倒提不起兴致。然而,那一天,短短15分钟的喷泉表演,让我重新定义什么是走过一座城市不可遗漏的景点。才几年历史的喷泉,唯一可以摆上台面的只是宏大的场面和高科技的运用。可是,在那一刻,我相信,年轻的喷泉广场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寒冷的北风中,温暖的女声一遍遍抚慰着瑟瑟发抖的人们。那个声音反复说着,喷泉表演即将开始,喷泉表演即将开始……在薄薄的雪花下,空旷的广场透着地灯浅淡的各色光亮。小心翼翼地试喷之后,所有八级叠水池,无数的泉眼,在欢快的交响乐中,高高低低,和着节拍起舞。那么长那么远的北广场,方才还那么清寒的北广场,一下水汽氤氲,乐声嘹亮。方才还静默的人们,仿佛突然从隆冬中复苏,不顾巡警的劝阻,走上湿滑的台阶。他们在牵手,在欢呼,喜悦被这一眼眼喷泉团团围住。明亮而不耀眼的光带,被喷泉折射着,照在了大唐各位诗人的石雕上,也照在了我们每一个平常人身上。向北望去,在层层抬高的欢腾的水柱之上,我们的大雁塔,稳重地站立着,平和地注视着我们。一千多年前的大雁塔,在2008年,注视着这个城市的喷泉和它的人民。它的目光当然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有人说喷泉和雁塔格格不入,影响了雁塔“申遗”,有人说总有市民不顾规定进入水池,影响西安市容。可是,当我目睹了那一刻奇迹般的变化,这些指责都显得苍白无力。雁塔附近是西安的景点和高校密集之处,地价一直攀升,可是,为什么人们仍然愿意腾出如此大的黄金地皮,拿如此多的维护费用建造免票的喷泉广场?一场大雪让西安滴水成冰,路上一直少有人影,为什么当明亮的音乐奏响,大家不约而同地在广场聚集?因为,这座一直很朴实也很骄傲的城市,它的人民,需要一个场所、一段时间,来纪念、去庆祝走过的每一天。就像大雁塔的暮鼓晨钟一样,广场的喷泉也是定时表演。难道非要等到很多年以后,锈迹斑斑的喷泉守时表演,每一个异地西安人都在喷泉表演时回想起故乡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这是完全配得上雁塔的,是属于这个城市的喷泉广场吗?今天的西安人,拿出了他们的先人规划唐长安的大手笔的十分之一,有什么不对呢?旧日的人们盘旋着爬上封闭的雁塔的顶端,追思着为我们取回经书的玄奘;今天的我们学会了在开阔的广场表达心中的情感,难道不应该让一千多年前,为我们的幸福安宁远去天竺的高僧目睹我们的快乐吗?其实,西安人一直都在这样设计着他们的城市。他们保护先人的文明,却不是简单地圈地供养他们。西安的城墙是完整的,为了无损它的威严,城墙内建筑有限高。可是,城内仍然可以有21世纪繁华的商业街,而不仅只是古玩字画店。过去的故事和今天的故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相接,如何连接它们,看出一个城市魄力大小和智识的高下。很多城市都有多方面的璀璨。然而,现代文明和先人的宝贝似乎总是鱼和熊掌的关系。比如我们的南京、苏州,都在徘徊着、平衡着。我们像是拿着一颗钻石,想把它的每一面都切割出明亮的光芒。大雁塔和它的喷泉展示了设计者精湛的刀法。实际上,我们的历史就像一条长河,把它分成一段一段湖泊分别保护,不但颇费精力,而且,河水本身的灵秀也被渐渐消磨。为什么不让这条长长的河流从古代流到今天,让过去和现在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对话呢?当西洋交响乐环绕的喷泉广场的正北方,隐隐显出那仿佛神佑的宝塔的厚重拙朴的轮廓的时候,谁能不怦然心动?1200字以上 高二 写景
-
难忘的大雁塔夜幕下的西安,是霓虹灯的欢乐谷。大雁塔的广场上,人流如织。我想一睹大雁塔的风采,穿过摩肩接踵的人群,快速地一级级跨上台阶。我一直以为,所谓塔,如果没有北海白塔那样绿树红墙柳浪空濛的秀气,也要有桂林日月双塔夜色下人在画中游,人在画外观的灵气。但大雁塔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她正在维修。整个塔四周都是钢筋搭建起来的架子,像搀扶一棵古老参天的大树。不知怎的,诸如“气魄宏大、格调庄严、造型稳重”一类原本根植脑海的词,倏地销声匿迹了。晚风中的大雁塔竟像个羸弱的孩子:灰黄斑驳的青砖,算不得高的塔刹,还有几处被岁月磨蚀的檐椽。何况塔顶是那么细小,塔基又这般宽大,她就是个有点笨拙的孩子。我本就无法靠近大雁塔,无法看到灯光映照下塔身的灿烂辉煌,无法登临她七层、高六十多米的塔身来俯视古城西安,无法触摸莲花藻井中央硕大莲花的圣洁,不免想转身离开,可又实在迷恋不已,只好绕塔身散步。我一次次靠近塔身在近处仰望,虽然她还是原来的模样,但感觉又有些不同。砖的斑驳,塔的厚实,仿佛无言的老者,她沧桑的背影就能使我肃然起敬。此时,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已经喷放。水花随着音乐旋律的不断变化而起伏跳动,涌动的水柱如纤纤少女,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引来人们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夜晚的音乐喷泉是绚丽动感的。轻风习习,夏夜凉爽。大雁塔只是静默在那里。我能想象塔中的故事和文字。我知道它们也静默在那里,静默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哪怕它有一股浓重的黄土气味,哪怕它是闻名遐迩的题名。它们都同塔上的青砖一样斑驳。塔四周的钢筋,有的高高耸立,争高直指,似乎要与塔试比高。静默的大雁塔,镌刻其上的无言的文字,仿佛要继续述说它们主人的成就。看,它们从唐朝的牡丹花丛飞过,在清明上河图徜徉踯躅,缓缓地追溯又探寻,一步一步烙下的脚印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落下来,跌进古代帝王圣僧和诗人的心田,又在现代的文人墨客抑或平民草根的心里激起一片深远的回音。白居易不就曾是“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年少”么?孟郊不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惜我只能想像当年题名流饮的盛况了。大雁塔静静地承载一代又一代的喜悦,再送走一代又一代的忘却。音乐广场上的喷泉已经停歇,游人渐渐散去。大雁塔披上夜色,她的雍容或许更加动人。但此时,她恰如少女也有静若处子的时候一般,绮丽灵动的古都如头顶的明月,宁静、深邃。明灯在佛龛前悠悠地燃着,青烟袅袅……站在玄奘大师曾经站过的地方,慢慢感受大师的气息,静静地呼吸,静静地冥想,静静地看远方,思绪飘向了大唐盛世。杜甫有诗句“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岑参与高适等人同游时写下“塔势如涌出,孤塔耸高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是登塔时的自然流露,隔着时空依然引起无数心灵的共鸣,而此时无法登塔的我,因为可以有这点点念想,竟毫无遗憾之感!回望皓月下的大雁塔,她那经历了千年风雨的身躯。茹古涵今的雁塔不仅高大,更是伟大;不仅久远,而且永远。无论是游人的熙攘,迁客的惆怅,丝绸之路的驼铃,还是盛唐的大气,离乱的悲伤,雁塔题名的喜悦,都曾在这座塔里停留,都留下了各自的痕迹。可是,又有谁能成为大雁塔的灵魂?谁又真正离去?这座塔把它们都揽入自己的怀中,使尘世的万千情怀融为一体,并任其渗入自己的每一块青砖之中。月色如水,在明月清风里,静默的大雁塔又将接受新的洗礼。1200字以上 初一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