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脸不如修心800字

造脸不如修心

800字 高二

近年来流行一句话“颜值即正义”,当整容的人越来越多时,当人们第一眼只看脸时,我们难道也要去随波逐流吗?不应这样!但越来越多的人甚至甘愿做“空有一副好皮囊,腹内原来是草莽”的一类人。有一些女生以为华而不实的花瓶为乐趣,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古人说过“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体现了内在修心的重要性!这也是当前为什么仍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的原因。

修心的重要性古时便有。大文豪苏轼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里的“竹子”代表修身养性,没有了它人便活得俗气,有了它清新脱俗的感觉油然而生。更有人说“一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相由心生,修心才可以使一个人灵魂得到升华。传说大贤人老子外貌奇异,连五官端正都算不上,更别说什么高颜值了,但人家影响了一代圣人孔子。据史书记载颜值巅峰唯有潘安,而潘安也仅仅停在了颜值层面,他的“望尘而拜”是多么令人恶心!

我们不必艳羡聚光灯下的光彩面孔,不必追求盛世美颜,我们要做的只有提升自身的品行。鲁迅有人在乎他长什么样子吗?有人关注居里夫人是不是很美吗?钱学森似乎也并不是一个大帅哥!马云曾因长得奇形怪状别人拒绝招聘他,但一个人心灵的高尚,目标的远大不会因为颜值这点小问题而被约束住。容貌长什么样难以改变,纵能整容也不必刻意,而修心却是必要的,修心也是可以后天改变的。真正使人成功的是人的心灵,脑中的那些想法。

颜值靠不住的。艺人们常有一张天使般的面孔但闹出吸毒等恶事的人并不在少,这是因为心灵上的缺失,不成熟,美玉在外,然而败絮其中。当然历史中有颜值与才华并存的实例,但这些人没有因为自己拥有了颜值而放弃了修心。例如林徽因,她的外表在今天也是一流的,才华却更是没得说;胡适当年也是小鲜肉一枚,但思想超越了外表。这些人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靠才华。这自然让人肃然起敬。

我们都是平凡人,即使没有华丽外表,但同样可以绽放出天空中最美的烟花,我们永远爱这样的自己。修心重要性远大于造脸。感谢上帝没有给我一副高颜值的脸孔,让我可以更专心地对自己进行修心。

声律之美

900字 高二

自古以来,人们对美的追求就没有停止过。从老城古镇的视觉享受,到天籁之音的听觉享受,从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到书内世界的丰富隽永,虽难以言说这些美,却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去除心灵杂质,得到美的滋润。中国古典诗词讲究声律之美,在押韵、平仄和对仗中,产生了韵味无穷的奇妙效果。

《声律启蒙》是清朝进士车万育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写的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却能读出美感。“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读着读着,就好像能看到露珠点点,像是洒在蔷薇上的香露,淡淡烟雾,像丝线一样横跨在杨柳树梢,弥留成朦胧,宛若置身于仙境。后文中我有个有趣的发现——“雷声对电影”,这里的电影当然不是我们思维定式中的电影,而是闪电的影子,雷对电,声音对光影,真是妙哉。想来若是说雷声对闪电,则意境全无,声律之美也不复存在了。《笠翁对韵》一书是仿照《声律启蒙》而写的,其作者李渔和车万育也是一个朝代的,除了《笠翁对韵》典故较多外,两本书内容相差无几,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更喜欢《声律启蒙》,一是因为它是先被创作出来的,二是由于古今读音的问题,《笠翁对韵》中许多句子读起来感觉不太押韵,少了份声律之美。

满目的众美之中,古典诗词以它不可取代的情感魅力和美之集大成者的形象巍然屹立。律诗,就是因为存在对仗、平仄,才存在着一种相对的均衡美和音律美。王力在《律诗的对仗》中详尽地为我们介绍了对仗的种类,对仗的常规和对仗的讲究,令我大开眼界。文中列举了许多诗的对仗,这里我想拓展一点到词的对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这两首词读来情真意切,朗朗上口,且对仗工整。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首词不仅有词内对仗,如“红酥手”对“黄藤酒”,“世情薄”对“人情恶”,还能看作词与词的对仗,如“春如旧,人空瘦”对“人成各,今非昨”,更以“错错错”,“难难难”,“莫莫莫”,“瞒瞒瞒”作为每一阙结尾,使词更具音律之美。这一声声的叠词,将无奈,悔恨,凄切,痛苦全部融入其中,大有恸不能言,恸不忍言的情致。

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平仄、对仗相对的应用使文字在谐婉中夹有掩映低回,荡气回肠的情调,亦能伴曲而唱。声律之美带给人的享受如春风般和煦,让人难舍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