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聆听那雨声1200字

我在聆听那雨声

1200字 初一 记叙文

雨,是大自然的恩赐,所以爱雨的人很多。雨声,是大自然流动的旋律,所以爱雨人喜欢听雨。

有人说:雨有性别,因为它细密绵软,很温柔,温柔的象个女人;因为它热情奔放,很豪爽,豪爽的象个男人。有人说:雨有性格,因为它沉着冷静,很理智,理智的象个耳顺的老人;因为它调皮好动,很活泼,活泼的象个天真的孩子。有人说:雨有感情,因为它善解人意,很体贴,体贴的淋漓尽致;因为它郁郁寡欢,很忧郁,但在忧郁中蕴含着太多的情感。要我说,雨就是雨,就是天上纷落的水珠,即无情来也无思,而雨之所以有性别,有性格,有感情,是因为让喜欢它的人染上了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使它有了人的内心感受。

下雨的时候,喜欢雨的人,有的喜欢捧上一杯茶伫立窗户前,有的喜欢倒上一杯薄酒独坐屋檐下,他们或闭上双眼静,或翻开一本唐诗宋词,为的是聆听雨的声音,寻找一份静谧,寻找一份平和的心境。但是,听雨需要一份平和的心境,需要一份宁静的心情,因为同样是听雨,而听雨时的心境不同,听雨时的心情不同,听出的雨音不近相同,听出的雨韵味更不相同。

不是吗?淅淅沥沥的雨中,有的人感受到的是“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的意境,有的人感受到的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美景,有的人感受到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慨,有的人感受到的是“夜雨闻铃肠断声”的伤感,也有的人感受到的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安然静怡,也有的人感受到的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意画意……

不是吗?风摇梧桐,雨打嫩荷,这本是天籁之音的弹奏,鲜活生命的律动,但如果没有一份宁静的心情,就不会感受到“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的洒脱,“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竹声”的浪漫,就不会感受到青枝绿叶的茂盛,风卷雨丝的飘逸。只有摒弃心中的杂乱与烦躁,冷冻心中的悲凉与惆怅,拥有一份宁静的心情,才可以“自移一榻蕉窗下,更近丛篁听雨声”,才可以听到蓬草的低吟,树叶的轻诉,听到雨的淅沥,感受到雨的缠绵,才可以超越时空,感受到《史记》的雄浑雅健,《庄子》的飘逸空灵……

其实,听雨还需要一份安然自若的心态,需要一份静谧的环境。假如用纷乱的心态去听雨,绝对听不出雨的弦音,在嘈杂的环境中去听雨,绝对品不出雨的滋味。所以,要用雍容平和的心态去听雨。惟如此,方可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释放一段感情,在“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中领略一番爱恋,方可尽情地体会大江东去的豪迈,品味小桥流水的缠绵……

在诗人的眼中,雨是天生的情种,听雨是诗人凄美的渲染。事实上,雨不仅仅是柳永的《雨霖铃》,白居易的《长恨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还有苏轼的《定风波》,伯牙的《高山流水》,而听雨也不仅仅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怜惜,还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襟怀,“洋洋兮若江河”的物我两忘,“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倔强与执著……

雨,有时是轻柔的,有时是干脆的,有时是稀疏的,有时还是密集的,它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或强烈凶猛,或明快朴素,或宁静优美,或活泼热情,把雨的声韵,雨的韵味,弥漫开来,渐行渐远,只有这天籁般雨音,才可解去心中堆积的块垒,却生活的不平和叹喟,才可洗去心灵的尘,抹去思想上的俗,才可俗烦淡然,心轻梦净。

我在自主学习中的融会贯通

1200字 初二 应用文

作为初中生,学习要求比小学要高的多,也提倡自主学习。除了平时课堂上的学习外,课后的功夫也是一定是要做牢的。面对中考升学的压力,自主学习中的技巧与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融会贯通则是这其中尤为见效的一个方法。

无论课前课后,预习或是复习,仅仅凭靠老师去教,去督促是远远不够的。但,课业压力大,时间紧张,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掌握自主学习则是关键:要学会如何融会贯通。

通过对多门学科的学习,可以发现其中都是有联系的。

比如说,历史与地理。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明显感觉到其中所学的内容很多是与地理分不开的。举个例子,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比如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内容时,就明显的提到了少数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这不就是地理上讲到的民族居住特点吗!那么考历史的时候,如果考到了,记不得的话就想想地理的知识点,那问题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吗。这呀,也只是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像数学与物理啊,有的时候数学方程的等量关系就可能会涉及到运用物理所学的关系式。在两门课内容有所交汇的时候,可以通过一方面的熟记熟背,来解决两门对于知识点掌握的问题。通过这样方法,无疑是可以即达到学习的要求也可以节省一些时间,更拓展了我们的学习方法,多发现一些学习的奥秘。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对于关联的内容进行的学习上的融会贯通。那么也有一种情况,是直接在方法上,进行的灵活运用。

对于这个方面,我是深有感触的。上了初中,我们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是很讲究方法与总结规律的。特别是字词总结,不同的字、词,会有不同的意思,每学一篇,就归纳一下。那也从中发现了不少益处。如果运用到了数学上呢,也会有不错的效果。平时的最普通的家庭作业,大大小小的考试,就可以开始进行题目的总结,主要总结错题。其实这个方法并不特别。有的同学在平时可能会额外做一些题目,用于提高与补充。题目错了,就需要自己来校对答案,没有老师讲解,有的时候难免会弄不懂,就可以把这样的题目积累下来,每过一个单元就进行分类,是有关哪个知识点,哪个方面的。进行总结了后,再有目的向老师或是同学请教,会事半功倍的。总结不仅是使自主学习更有条理,也可以总结自己易错的题目,题型。发现自己的弱点,多接触一些题目。也是更方便学习。总结之后,也许我们会发现每一个题目解到关键处都是有针对性的,题目千千万,都是根据知识点,不同的方法进行的变化,我们要从中发现规律。多进行总结与分析,练习,渐渐对于某些题目我们就可以一针见血了,解题更快速,准确。以后我们再写补充题的时候,没有老师也可以做的更好,自主学习就更加有效率了。

其实自主学习中的融会贯通,远远不只体现在这些方面,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探索到一些适合自己的自主的学习的方法。

融会贯通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说参合多方面的道理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运用到自主学习上其实是一回事。

在自主学习中做到融会贯通其实就是这样,只要学习时主动,积极一些,独立自主一些,多创造,多思考,做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达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