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从不曾失掉梦想1000字

中国人从不曾失掉梦想

1000字 高二 说明文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大禹治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再到成吉思汗征战欧洲。他们的梦想从最初的只为生存,到统一中国,再到扩大版图。可以说“江山代有才人出”。

从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袁世凯的卖国求荣,到东三省事变到七七卢沟桥事变国门被破。那是怎样的屈辱历史?国人甚至被叫作“东亚病夫”。但,即便是在这样一个残酷的年代,我们中国人也从不曾失掉梦想。林则徐为了抗击外国入侵者——虎门销烟;康有为,梁启超为了拯救快要崩溃的清王朝——戊戌变法;鲁迅先生为了拯救国人的灵魂——弃医从文。

他们坚信,祖国会强盛起来!

建国初期,中国刚刚摆脱战火。一穷二白。加之自然灾害的侵袭,赫鲁晓夫的背信弃义。前进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可我们没有低下头颅,我们在追寻着梦想。自主研发新式武器,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引爆第一颗氢弹,仅仅两年时间;坚持奉行独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众多国家的支持;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培养自己的先进人才。在一代代国人的努力下,中国变强了!我们找回了原本就属于我们的联合国合法席位,加入了世贸组织。只短短几十年,从白手起家到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中国人怀揣着梦想。

詹天佑不顾国内形式艰难,以爱国精神为动力,用五百万元,花四年时间。修筑了外国专家曾经断言中国人自己不可能修好的京张铁路;华罗庚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破开层层阻挠,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用尽所学造福人民;邓稼先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到核反应现场进行实验,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大手笔书写了“春天的故事”圆了我们的经济强国之梦。

中国人从不曾失掉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被创造出来。

我们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应该“志存高远,增长见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以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榜样。树立理想,努力实现自身梦想,为国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中国梦添砖加瓦。“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是的,“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更是我们的少年梦。即使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崎岖不平,我们也不容低头,不允许后退,昂起我们的头,张开我们的双手,微笑着迎接路上的风雨的洗礼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曾经历过实战的兵法,不是好兵法;不曾经历过千锤百炼的石灰刷不白道旁的墙面;不曾经历过风霜雪雨的植物,开不出奇香的花朵。

我们不是要作被祖国庇佑的花朵,而应该是为祖国遮出一片阴凉的大树。

中国人从不曾失掉梦想!

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

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圣诞节早成了热闹日子,在我们班就有不少同学发礼物,可关于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的争论早有发生。有媒体报道,温州中小学校长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 。这样的举措难免遭人议论,学校固然没有必要搞圣诞活动,不过让教育部门下发禁令实在有些小题大做。

禁令的出发点应该是出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圣诞节之所以屡遭抵制,也正是因为有人觉得社会对这一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不少中国传统节日,是西方文化的扩张。不过在这一点上,我们该有更多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西方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家为了制造商机而大肆宣传、渲染。实际上,圣诞节在中国早走了味,其在西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我们这里并不突出,在更多人看来,无非是一个购物、社交的凑热闹的日子,没有多少人真正是为了它的宗教含义而去过节的。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了事业而客居他乡,像清明、中秋、重阳这一类的节日对于他们来说未免过于沉重,以至于不愿提起,并 且生活压力的过重,圣诞节的狂欢为他们提供了放松和发泄的最好契机。还有,在春节时,大家都回家乡过年,朋友、同学、同事不能聚在一起,平时的节假日也不多,所以圣诞节也就成了非亲人的同伴之间的聚会节了。

虽然圣诞节或许比端午、中秋、重阳更热闹,但原因并非是西方节日文化压倒了传统文化,而只是其现实意义更容易被人接受,让人更凑得起热闹而已。新兴的“光棍节”、“双十二”,隆重程度恐怕不亚于各种东西方节日,那为什么没有人像“打压”洋节一样去禁止呢?这就是很好的旁证。相反的例子也不少,感恩节、万圣节等等洋节,虽然也总有商家宣传,但在社会中总难以形成什么热潮。说白了,洋节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更不是传统节日被淡忘的根源,真要因为圣诞节就惊呼洋节压倒中国节,未免有些大惊小怪。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弘扬中国传统节日,靠“打压”洋节显然不对路子,而是应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其跟现代社会生活更好地融合才是正理。可以在元宵教学生做汤圆,在端午教做粽子,在重阳组织登山活动……春节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中国人保持着团圆、守岁的习惯,农历新年的地位就永远不会被公历元旦所取代。

我们常说中国泱泱大国,文化兼容并蓄,在小小节日话题上,当有顺应社会潮流、兼并包容的心胸,洋节和中国节并没有冲突,完全可以和平共处。且不说圣诞节是否应该冷处理,即使真的要“打压”,用教育局禁令的方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事与愿违。

圣诞节传入中国已被娱乐化,没多少人会考虑它是不是宗教性的节日,只要自己过的快乐就行了。它几乎衍生成为青年朋友寻求放松、获取快乐,与人狂欢的理由和契机。     

不鼓励、不宣传、不渲染、不抵制,对它进行冷处理才是对待西方宗教性节日应该采取的态度。同时要加大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保护、重视与宣传,这才能真正的让传统节日不再“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说明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