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的呼唤800字

“鬼”的呼唤

0
0
800字 五年级 演讲稿

我家住在内江市开发区一带,除了这个住宅小区,还有许多黄土山没有被开发,因此人员比较稀少。

我家屋后有座山坡,叫松林山。山上到处都是松树,坟墓随处可见。那里松枝繁茂,有的树的枝甚至还和其他树的枝交融在了一起,遮住了阳光。山上不光有现在或几十年前人的坟,还有前朝的古墓。

一说起这座松林山,周围的邻居总是谈“山”色变。

原来,不管白天黑夜,松林山那边都会传来奇怪的叫声“嗖——嗖”,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不管在松林山一带做什么事都能听到。那种声音神秘而悠长,又显得尖锐,回荡在松林山的周围,令人毛骨悚然。居民们一个个被吓得提心吊胆,尤其夜里没几个人敢出门。因此小孩们就传开了:松林山上有“鬼”。

为了证实这人说法,我经常去松林山一带实地考察。有一次,我做了一项调查活动,访问的是一位松林山上的居民。

“您在这儿生活得好吗?”我问,他点头:“还不错。”

我又问:“那您知道那种‘嗖——嗖’的声音是怎么回事吗?”

“好像是从附近马路上传来的。”

“谢谢!”刚得到线索,我就迫不及待地往马路方向跑去。

到了马路上,我边走边疑惑地看着周围来往的汽车。发声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我正想着,这时一辆小轿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紧接着一辆大卡车……嘿!仔细听!两辆汽车开过时发出的声音,和所谓的鬼叫是多么相似啊!

咦,不对呀!在城里卡车声和小轿车的声音交融在一起该是“哗——”才对,在松林山一带怎么变成“嗖——”了?

于是我便飞奔回家查资料。

当翻到一本名叫《奇妙的回声》的书时,答案揭晓了:松林山一带的“鬼叫”,其实就是回声。

原来,松林山所属于的地区较安静,又没有什么大型娱乐建筑设施。没有过多的噪音,汽车与行人也比较稀少,所以即使一辆汽车开过也能让声音变得非常响亮。经过了四周山谷的“过滤”,又加上周围草木轻微摇晃声,才发出了“嗖——嗖”的声音。而人们所谓的“鬼”叫,只是一种心理错觉。

原来是这样简单呀!所以我们不能跟着大人们迷信,要用科学的目光去看清事情的真相。知道了“鬼”叫的来龙去脉,我立刻告诉了其他小朋友。大家听了,都笑了。

原来松林上没有“鬼”呀。

爱美的姥姥

650字 六年级 写人

我的姥姥六十多岁了,别看她一把年纪,可还是很爱美呢!

姥姥喜欢花衣服,光是绣着梅花图案的羊毛衫就有好多件。姥姥在家时从来都舍不得穿这些漂亮的衣服,只有出门时才对着镜子穿。一回到家,她就赶紧脱下来,然后一丝不苟地把衣服平整地叠好,再放进衣柜里。姥姥的一件衣服往往十年都穿不坏。就这样,姥姥的衣服越攒越多。闲暇时,她常常会把柜子里的衣服一件一件拿出来欣赏。她最常唠叨的话是:“哎呀,我的衣服穿一辈子都够了,以后再也不用买啦。”每当妈妈或小姨给她买新衣服时,姥姥总会一边开心地试衣服,一边这么说。

姥姥还随身带了一面小圆镜,一有空就拿出来,对着镜子摆弄个不停,把鬓角的白发往里藏一藏啊,揉一揉眼角的皱纹啊。她做这些事可用心了,生怕自己变老、变丑。

有一次,姥姥领着我去安定广场散步。没走一会儿,就见到路边围了一群人,原来是化妆品厂家在做推销。姥姥见状急忙挤上去,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宣传单,专注地看了起来。她还轻轻拿起一瓶护肤霜仔细端详,又打开瓶盖凑上去闻了闻。我只好在一旁等姥姥。可是十分钟过去了,姥姥仍然没有走的意思。她两眼放光,激动地对着推销员问这问那,瞧她那股兴奋劲儿,已经完完全全把我抛到脑后了。

“婧婧啊,跟你商量个事儿,把你兜里的50元借给姥姥好吗?姥姥回去还你。”姥姥终于转过身来,一脸恳求的神情。看来姥姥是要买化妆品,借还是不借给她呢?我正在犹豫,姥姥好似看穿了我的心思,不由分说,一个箭步走过来,抢走了我兜里的50块钱付了帐。回家的路上,姥姥非常开心。她左手拎着小手包,右手托着刚买的护肤霜,嘴里不停地叨念着:“瞧着瓶子,多精致!这香气,真纯正!”

那50元钱姥姥早已还给我了,可那瓶化妆品,她还没舍得用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演讲稿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