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不知名的桥550字

那座不知名的桥

550字 初一 状物

那是一座上了年纪的老桥。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谁都可以在斑驳的桥身上看出,它那经过岁月洗礼的沧桑。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泓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经过岁月的洗礼,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湖水从你的脚边流过,或许,你那先前结识的朋友,早已不见了踪影,你先前见到的景象早已焕然一新。但是,你却被九山湖畔的人们当作一位老者留在了这里……

岁月如过往云烟,从前那些星星点点的文字,早已慢慢磨灭,就连石头与石头间的缝隙,也被沙粒灰尘给填平了。你那苍老的面容,就是从它们身上显现出来的。九山湖的湖水在古榕树的注视下,在你的下面淌过。也许,在多少年前,小弟弟小妹妹们在浅处嘻嘻哈哈地捉鱼戏水;深处,是哥哥姐姐们的身影;而大人们,则赶着马跨过桥,将农家的麦子、水果,运往集市。

我站在窗沿边,远远地望着那座古老的桥梁,望着漂浮的浮萍,悠闲从容地向远方传递从前的故事。

浮萍挤成一团铺在河面上,河水把它们撕成一片一片向下游漂去,于是徜徉在河边,人们见到了一块又一块绿色的绸巾。没有浮萍的时候,蓝天白云再一次映在“镜子”上。蜻蜒“呼”地在河面上点了一下,似乎在吻着小河。小小的鱼儿在石头间戏耍,不时让波纹在水里晃出一个圈,给淡绿色的小河更增添了一层神秘。

桥,是苍老的。在拱形的身躯里,埋藏着多年的神秘。不知名的桥,加上不知名的溪流,再加上不知名的小鱼,让这老桥,成了九山湖畔的一道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风景线。

读《子夜》有感

800字 初二 议论文

带着几分对大师的尊重与敬仰,我翻开了《子夜》,挺厚重的书,隐约着透露出一种沧桑感。一排排宋体字,方方正正,却展示了一段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经历。

《子夜》是这样为我们展开故事的情节的:丝厂老板吴荪甫雄心勃勃,要在他已有的实业之上不断发展,再扩大自己的资本,成立大型公司。可是他生不逢时,大罢工好不容易才在手下屠维岳的帮助下平息。稳定了工厂后的吴荪甫不断努力,终于合伙成立了一个银行,低价收购了八个小厂,专营生活用品。可是由于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销售,资金也周转困难,扼住了企业发展的喉咙。在吴荪甫和合伙人的坚持中,赵伯韬盯上了吴荪甫的产业。他使用了不少手段,最后,在气力不支下,他使用了杀手锏:他要以“国内公债维持会”的名义,电请政府下令禁止卖空,他还直接去运动交易所理事会和经纪人会,怂恿他们发文要增加卖方的保证金,增加一倍多。正好是卖空方的吴荪甫只好请自己的姐夫杜竹斋投入强大的资金在卖空方中,或能一搏,谁知杜竹斋背叛了自己的妻弟吴荪甫,将资金投向了赵伯韬。最终,吴荪甫破产了。

在《子夜》中,作者茅盾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最重要的当然是主人公吴荪甫,他魁梧刚毅、有财有势、有勇有谋,却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建造一个大型工业公司时,由于复杂因素的交迫下而惨败;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仅有政界作后台,在军界里也有很深的关系,人称“公债场上的魔王”,正是他将吴荪甫逼入绝境……

《子夜》虽是弘篇巨制的大手笔,但宏伟严密且脉络清晰。从开头和结尾就可以看出。开头,大上海的软风一阵一阵吹上人面,苏州河幻成了金绿色,轻悄悄地向西流去。黄浦江边充斥着“光、热、力”,此时的吴荪甫有财有势,气派威风;而结尾,吴荪甫的工厂、银行、公馆全都没有了,自己的梦当然也破灭了,惨败于赵伯韬的吴荪甫带着姨太太灰溜溜地到牯岭消暑。一头一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让我们惊叹于一位民族工业巨子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治的双重挤压下,又在工农革命的夹击中一败涂地的悲惨。

读完《子夜》,感慨之余,我静静地思索,《子夜》就像是一本历史书、政治书,告诉了我们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告诉了我们只有追随共产党领导的正义之师,才是解放中国的惟一出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状物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