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柳永
唐诗宋词之乐,所爱者甚蕃,诗仙李白,浪漫雄伟;诗圣杜甫,沉郁浑厚;王孟之境,清新自然;醉翁颂曲,深婉清丽;东坡咏词,清爽豪健;而我偏爱柳永之音律谐婉,含蓄蕴藉,雅俗共赏。
武夷山水,灵秀旖旎,松柏青翠,云雀和鸣。三袭白衣闪动在树与树的间隙之间,他们纵情高歌,笑斗奇才,流连山水,灵山秀水,使得柳氏三兄弟灵感勃发,思如泉涌,一气吟出“九斑麟隐破非烟,何处按云轩?”他就是柳永,这时的柳永智慧过人,他,就要去京城赶考了。
马车吱吱呀呀地,带走了柳永,带走了他的志向,也带他进了一个他并不喜爱的黑暗官场,他的才智被发现了,却没有被重用,他被官场排斥,开始了他绮丽的词坛旅行。
秋风阵阵,“寒蝉凄切”,一阵潇潇雨歇之后,柳永要走了,他并不可惜官位的左迁,他丢不下的是这里的人与牵挂。都门帐饮,心灵整理不出情绪,是该伤还是该静,还是不作流露。他不知该如何割舍,只闻得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迷蒙,千言万语在心口,竟无语凝噎。千里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船上的他割下了他的牵挂,去向了未知,那个他无所希冀的未知。他借酒浇愁,却难料今霄酒醒何处,也许只有那拂晓时穿过岸边杨柳的寒风与高挂空中的残月相伴而已,哪怕他有千种风情,也无处诉说,只能随波飘流暗自神伤。
远离了,也孤寂了,独自一人登上高楼,凭栏而立,微风拂面,却带不走他脸上的愁绪,极目远望,暮色千里,萋萋春草,无限延伸,直至将自己的思念拉断,才知道夕阳西下,该回去了。孤寂一人,把杯问盏,试图用酒来浇醉自己,也浇灭心中的情。“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思念疯狂地生长,身体却日渐消瘦。他被折磨得“衣带渐宽”却“终不悔”。
他仍旧在漂泊,漫无目的的漂泊,可他并不厌倦,他扁舟一叶,乘着兴致离开江猪,游历山川去了。“渡万壑干崖”,来到越溪。溯江上行,去游会稽。“怒涛渐息,樵风乍起”,听到商旅相呼,他愁苦的脸上弯出了一抹笑容。小舟漂到了江南渔村,日近西下“渔人鸣榔而去”,渔村在夕阳温柔地抚慰下,安静下来。余晖洒在江面,金光鳞鳞,安静惬意,“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他,在孤寂中,寻找栖心之地。
辛苦的羁旅行役,磨累了他的心,他必须得停下来了,他需要休息。又是一场秋雨,却身处不同的境地。栏边的菊花被吹坏了花纱,井旁的梧桐被吹散了华发,留下的只是残烟依旧是斜阳,懒懒地照在江关上。“飞云黯淡夕阳间”远道遥遥无尽,心中凄楚,连陇头流水场也听厌了。深夜虫鸣,相应喧喧,他孤独一人度日如年,抬眼望天,“绛河清浅;皓月婵娟。”却品不出意气风发时的美好,只能让人想起过往,更让人神伤。“别来四景如梭旧游似梦”,他真的累了,无处栖息,无处栖心。
随后,他走了,带走了忧怨,带走了思念,带走了对名利的鄙弃,留下了柳词,留下了真情,留下了自然,留下了人们的震憾。他渐行渐远了。
多少年后,提起柳永,就会想起春风夏花秋荷,云淡风清,就会想起他低低吟唱着的曲调,就会想起调中的委婉清丽。他被定格在诗词的天空,发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光芒。
秋风
又到了收获果实的季节,田野里满是金黄的稻谷,突然吹来了一阵凉爽的秋风,伴着一缕灿烂的阳光。风,呼呼的跑来了。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金灿灿的田野里传来,从深深的峡谷里传来,从满地落叶的树林里传来,从充满孩子们的欢笑声的校园里传来——呼呼呼,呼呼呼……像一首无字的歌谣,神奇地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及近。由远及近……风声里,田野里的每一颗稻谷,每一颗向日葵,每一朵棉花,在风中不停地跳着优美的舞蹈,那一个又一个自然又充满活力的动作,使我们淹没在它们的舞蹈当中。风改变了树林的颜色。阳光下,树林的颜色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金黄色,有淡黄色,淡绿,淡黄,也有水一般的蓝色。在风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金黄色的海洋之中,黄得发亮。这温暖的金黄色仿佛在风中流淌一般,流进我的心胸,流进我的内心深处……这风中的金黄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你只要见过这温暖的金黄色,便让你难以忘怀。不知在什么时候,风屏住了呼吸,这一切都开始恢复了平静。金灿灿的稻谷开始停止了跳舞,可那被风吹下的落叶足以表明,风悄悄的来了,又悄悄地走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秋风,使我更加了解了大自然的韵味,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之中。
六年级:陈思婷
相关推荐
-
叹柳永太宗雍煕四年,灼灼星子亮了一夜。那颗词星落在了一户柳姓人家中,便诞生了你,柳永。弱冠之年,你离家入仕,念着家中娇妻,遂随信寄回小令一首,“想佳人妆楼顒望”。一词一句,皆是风情。望钱塘海潮,道一声三秋桂子;听雨霖轻铃,吟一句晓风残月。因着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从此,金銮殿上,少了一个纵横朝堂的柳永,花柳巷中,多了一个品香弄玉的柳七。罢了,罢了,那些功名利禄,终究还是不适合他;秦楼楚馆,才是他的姿肆之处。幽幽的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荡过秦淮河上的婆娑冷雾,不知吟碎了多少美艳花魁的芳心,又听酥了几许风流才子的骨头。温柔乡里流传出的“不要金千斤,愿得柳七心”,隐藏着几分风流韵事,是尊崇,亦或是倾慕?他就像一株断梗飘萍,在江湖和宦海中浮沉,仙风道骨,倜傥不羁,傲睨王侯,这是他;花前月下,随意遣词,移宫换羽,这不是他。一生纵横姿意,然,花开盛极,便是凋零。仁宗皇祐五年,那颗星陨了,黯了整个大宗的星空。半城缟素,一片哀声。歌女的梵音从京城飘到了北固山,散了。只留,一川绿风,山水寂寂。400字 四年级 诗歌
-
叹柳永太宗雍煕四年,灼灼星子亮了一夜。那颗词星落在了一户柳姓人家中,便诞生了你,柳永。弱冠之年,你离家入仕,念着家中娇妻,遂随信寄回小令一首,“想佳人妆楼顒望”。一词一句,皆是风情。望钱塘海潮,道一声三秋桂子;听雨霖轻铃,吟一句晓风残月。因着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从此,金銮殿上,少了一个纵横朝堂的柳永,花柳巷中,多了一个品香弄玉的柳七。罢了,罢了,那些功名利禄,终究还是不适合他;秦楼楚馆,才是他的姿肆之处。幽幽的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荡过秦淮河上的婆娑冷雾,不知吟碎了多少美艳花魁的芳心,又听酥了几许风流才子的骨头。温柔乡里流传出的“不要金千斤,愿得柳七心”,隐藏着几分风流韵事,是尊崇,亦或是倾慕?他就像一株断梗飘萍,在江湖和宦海中浮沉,仙风道骨,倜傥不羁,傲睨王侯,这是他;花前月下,随意遣词,移宫换羽,这不是他。一生纵横姿意,然,花开盛极,便是凋零。仁宗皇祐五年,那颗星陨了,黯了整个大宗的星空。半城缟素,一片哀声。歌女的梵音从京城飘到了北固山,散了。只留,一川绿风,山水寂寂。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感情真挚,情意浓浓,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饮而醉。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550字 四年级 诗歌
-
柳虽然已是夏季,柳树不再是主人公,可是人们对柳树依然不淡忘,村旁、池塘边、公园里、和两岸,到处都有她的倩影。在春天的时候,柳树是春天的使者,也是开的最旺的时候,不论数有多么高大,还是柔嫩的纸条,都会泛起一丝绿意。那根根的柳条,从高处向下垂着,就像美少女的丝发,远处看去想绿色的瀑布,近处看怎样都舒心。柳树上那嫩芽可爱极了!远处笑得像米粒,近处看像一颗颗珍珠,或多或少据在一起,点缀在枝头,给柳树增添了不少秀气。春天的早晨,原本清净的柳树下,逐渐热闹了起来。在柳树下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舞扇;满面红光的老爷爷在舞剑;体力充沛的年轻人在打太极拳顽皮的小朋友在打羽毛球……柳树真是一个不错的锻炼场所。夏日的中午,太阳像一个火球照着大地人们走在公园里,不约而同来到柳树下下棋。柳树用自己的枝叶来遮住太阳让树下的人凉快一些。秋天的夜晚,吃完晚饭之后工作了一天的人们会来到柳树下,坐在石板凳上,喝着茶,凉风一吹,看着天空,多么歉意!多么舒服!让身上的疲劳烟消云散!在春夏秋冬的每一天里,柳都在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默默地为人们工作、服务、显示着她平凡中的伟大。450字 四年级 状物
-
柳柳树的树杆是笔直的,颜色是棕褐色的,树皮很粗糙,但枝条一顺下垂,每个枝条都很光滑,枝条上缀满绿色的叶子,翠绿翠绿的,一片片叶子像起伏的扁舟,一阵微风拂过,枝条轻轻摆动,一片片叶子在枝头轻舞,像一叶叶扁舟在荡漾。细雨蒙蒙,一棵棵柳树在雨雾中“仰起头”,仿佛在用雨水冲洗着自己的“秀发”。而枝条们,有的在欢快的跳着优美的舞蹈,攀枝欢跳;有的紧挨在一起,仿佛在说悄悄话呢!雨后,风停了,太阳出来了,柳树也安静下来了,弯下腰,低下头,看着河水,仿佛在对着“镜子”梳理秀发。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柳树上,树上的露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顺着柳树的“长发”慢慢地流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枝叶的颜色变化多端,有翠绿、深绿、墨绿……300字 四年级 状物
-
柳风一吹,柳便开始舞蹈,风停后,柳树依然美好。每当春天慢慢来到,绿色便会慢慢爬上柳梢。像刚刚苏醒的孩子,正准备投入母亲的怀抱。柳舒展着千万枝条,随着春风的旋律飘呀飘;柳带着强烈的欲望,探索世界中的所有奇妙。夏天的柳枝繁叶茂,但执著的信念从不动摇;秋天的柳生命旺盛,但却面临着百花的嘲笑。柳的生命即将终结,因为冬天即将来到。追随着冬天的脚步,柳慢慢的衰老。当柳听见北风哀嚎,她知道她将要睡着。她的信念仍然坚定,只是当泪滑过嘴角。她不会再有那微笑,因为她需要继续奔跑。或许明年春天重新回来,她会恢复原先那种俊俏。柳带着这种憧憬,安静,不再吵闹......250字 四年级 诗歌
-
柳永词倾杯乐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倩。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扌卞〕。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笛家弄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怀,尽成感旧。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庐,画阁春风,十千沽酒。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250字 高二 叙事
-
市民词人-柳永柳永(987~1053),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他是宋代开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写词的作家。他的词多取材都市生活,又大量创制慢词,受到下层劳动群众的喜爱,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柳永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柳宜在北宋朝廷任工部侍郎。柳永小时候与两个哥哥都很有才华,都考中了进士。在乡里有“柳氏三绝”的美称。但在三兄弟中,却是年幼的三变最为聪明伶俐。据说柳永是吃乳娘奶长大的。乳娘是个略通诗歌的女子。她在给柳永喂奶时,常用手指蘸着奶汁在柳永掌心上写字。小柳永虽然不会读,但识字不少,到了 7 岁,就成了名噪崇安的神童了。柳永小时候,不仅才思敏捷,而且学习十分刻苦。他家门前有一条柳叶河,河边有块大青石。每天早晚,柳永总提着一杆大笔,蹲在大青石上提腕运劲在水面上练字,日子长了,他在纸上便能写出十分潇洒、飘逸而又沉稳的字了。乡邻们每逢婚丧嫁娶,多有求他写对联的,人称“柳联”。柳叶河边那块大青石,则被后人称为“磨砺石”。柳氏三兄弟在学习上都是十分刻苦的,据说他们在赶考之前,连家乡素有“风景奇秀甲天下”的武夷山都没有游玩过。只是在临进京之前,三变才提出游一次家乡山水,放松一下情绪,开阔一下眼界。三兄弟流连于山水之间,乐不思归。三变更是灵感勃发,思如泉涌。他一气吟出五阙《巫山一段云》。词的第一首写道:“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隐破非烟,何处按云轩?昨天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大自然的美景与美丽的神话故事,相映成趣,勾勒出武夷山水的奇幻与旖旎。至今,他家乡的群众仍为有柳永这样一支神笔而自豪。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750字 初三 写人
-
柳永雨霖铃篇一:柳永《雨霖铃》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曲】: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②骤雨:阵雨.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⑦去去:分手后越来越远.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沉沉: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⑨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⑩风情:男女恋情.【阅读训练】:一: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3.结合诗句,联系意象,简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它们好在哪里?5、《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6、“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感?7、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1)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3分)(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4分)(3)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3分)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5.《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1: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这是第三层。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2: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3:答:为了抒发离别之苦,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选取“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把离愁别绪的感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使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完美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4: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它好在:第一,虚景实写,词人设想出次日酒醒时的时间(晓)、地点(杨柳岸)和特定环境氛围(寒风残月),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形单影只的古量孤零心境。第二,意象选择,词人选择“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个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景中有情,把词人请了的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之中,耐人寻味。5:《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6:答:虚实相生,借景抒情,表达对离人的依依惜别之情7:答:寓情于景,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只是拈出在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空中的残月,渲染烘托气氛,表达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二:(1)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分析略。(2)白描手法(或细节描写);难分难舍(依依惜别);此时无声胜有声。(3)“念去去”点明离别之情,“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用景来烘托离情之愁之苦。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着意染之”。4.解析:“寒蝉凄切”,点明节令——深秋,“蝉”而“寒”,鸣音“凄切”,渲染了悲凉的环境气氛,为下文伤别张本,也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对长亭晚”,交代时间、地点;“骤雨”,描写天气;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极力渲染悲凉之境。答案: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为下文写离别的场面作铺垫。5.解析:在这首词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明显是词眼所在。“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答案:词眼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它最能体现词的主旨,高度凝练,极富有概括性。篇二:《雨霖铃》(柳永)名句默写原创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柳永)名句默写原创题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张俊仙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2、《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3、《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4、《雨霖铃》(柳永)下片中“,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5、《雨霖铃》,。6、《雨霖铃》(柳永)词中的“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7、《雨霖铃》(柳永)词中的“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雨霖铃》参考答案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雨霖铃》”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3、《雨霖铃》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4、《雨霖铃》(柳永)下片中“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5、《雨霖铃》(柳永)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雨霖铃》”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7、?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说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篇三:《雨霖铃·寒蝉凄切》注释及注音整理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yǔlínlínɡhánchánqīqiè雨霖铃〃寒蝉凄切liǔyǒnɡ柳永hánchánqīqièduìchánɡtínɡwǎnzhòuyǔchūxi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dōuménzhànɡyǐnwúxùliúliànchùlánzhōucuīfā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zhíshǒuxiānɡkànlèiyǎnjìnɡwúyǔnínɡy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niànqùqùqiānlǐyānbōmùǎichénchénchǔtiānkuò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duōqínɡzìɡǔshānɡlíbiéɡènɡnàkānlěnɡluòqīnɡqi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jīnxiāojiǔxǐnɡhéchùyánɡliǔànxiǎofēnɡcányu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cǐqùjīnɡniányìnɡshìliánɡchénhǎojǐnɡxūshè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biànzònɡyǒuqiānzhǒnɡfēnɡqínɡɡènɡyǔhérénshuō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jié节。一、原文译文二、词句解释《柳永雨霖铃》1200字以上 叙事
-
雨霖铃柳永北宋·柳永《雨霖铃》的翻译雨霖铃柳永北宋·柳永《雨霖铃》的翻译执手相看泪眼。6.兰舟,说不出话来?怕是只有杨柳岸边:一作待17,更那(nǎ)堪,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深厚的样子。10.沉沉,仄韵,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一百零二字: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时霖雨连日,傍晚的云气,骤雨初歇,也如同虚设,栈道中听到铃声。此去经年。14.千种风情,又再同谁去诉说呢。都(dū)门帐饮无绪,后柳永用为词调:情意。多情自古伤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为悼念杨贵妃、相思之情。9.暮霭;读aǐ。即使有满腹的情意。12.清秋节:阵雨。5.都门帐饮。这一去长年相别:南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长亭.留恋处,这一程又一程: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2.寒蝉,留恋处:没有心思:据《述异记》载?翻译,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雨霖铃又作《雨淋铃》。握着手互相瞧着?杨柳岸;霭quot,却没有畅饮的心绪,兰舟催发,(相爱的人不在一起),一阵急雨刚停住:悲痛气塞,竟无语凝噎,面对着长亭。后用作船的美称,对长亭晚,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晓风残月。又名《雨霖铃慢》。15.无绪,暮霭沉沉楚天阔,千里烟波:京城门外:面对长亭,便采作此曲。都门:萧瑟冷落的秋季。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经过一年或多年,一作流,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形容说不尽的相爱,正是傍晚时分,故称。16.更:水雾迷茫的样子,表示行程之远。18。13.经年,冷落清秋节,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骤雨。3.对长亭晚:古代供远行者休息的地方(类似于今天的公交车站4,今宵酒醒何处。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便纵有千种风情,一片烟波。即是凝咽。想到这回去南方,此指年复一年,更与何人说,心情不好,正是傍晚时分: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11.楚天:重复言之,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蝉的一种.骤雨。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满眼泪花。念去去。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又名寒蜩(tiáo)。雨霖铃柳永上下阕,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8.去去、好风景。情?注释。烟波,风情。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阵雨。寒蝉凄切,千里迢迢翻译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1]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雨霖铃柳永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二字,仄韵。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2.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tiáo)。3.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长亭:古代供远行者休息的地方(类似于今天的公交车站)雨霖铃柳永4.骤雨:阵雨。5.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都门:京城门外。6.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7.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8.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烟波:水雾迷茫的样子。9.暮霭:"霭"读aǐ,傍晚的云气。10.沉沉:深厚的样子。11.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12.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13.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14.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风情:情意。情,一作流。15.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16.更:一作待17.骤雨:阵雨。18.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赏析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他真实地描述了临别时的情景。全词由别时眼前景入题。起三句,点明了时地景物,以暮色苍苍,蝉声凄切来烘托分别的凄然心境。都门以下五句,既写出了饯别欲饮无绪的心态,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执手相看无语的临别情事,语简情深,极其感人。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领起,设想别后所经过的千里烟波,遥远路程,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下片重笔宕开,概括离情的伤悲。多情句,写冷落凄凉的深秋,又不同于寻常,将悲伤推进一层。今宵二句,设想别后的境地,是在残月高挂、晓风吹拂的杨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风景画。末以痴情语挽结,情人不在,良辰美景、无限风情统归枉然,情意何等执着。整首词情景兼融,结构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1200字以上 叙事
-
柳永《雨霖铃》教案篇一:柳永《雨霖铃》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2、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4、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5、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重点与难点:掌握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朗读背诵,检查落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果把我国的古代文学比做一个花园的话,那么其中开的最美最大的两朵就是唐诗和宋词,前两单元我们领略了唐诗的美妙,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体味宋词的别致之美。提到宋词,就不能不提到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柳永,提到柳永,就不得不提到婉约派,提到婉约派,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二、作者简介:明确三点:(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近市民,“变一代词风”。(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背景介绍: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词牌由来:“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入蜀,路上发生兵变,杨贵妃死。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无比凄切,作《雨霖铃》曲以寄托离恨。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三、整体感知:(一)自渎诗歌,感知内容,回答问题1.这一首词的基调是什么?(感受是什么)凄凉、伤感、悲凉、忧伤、痛苦2.这一首词写的是什么内容?————离别3.这一首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4.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离别之前:勾勒环境离别之时:描写情态离别之后:刻画心理(二)生读,其他同学点评,老师指导阅读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的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感情)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瑟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三)学生再尝试阅读,老师示范四、重点分析(边朗读边进行)第1句:写景。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点明时间、地点、天气。第2句:写人。京城门外,情人临时搭起帐篷,设宴饯行,然而离人心情不好,食之无味。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船公却催促登船。两个转折句,足见其留恋之情深。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人,都是为了勾勒出离别前的环境:凄清、萧瑟(板书:凄清、萧瑟)第3句:写景。用白描手法,神情逼真地写出了二人分手时的情况,刻画出“别亦难”时的悲痛心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苏轼的《江城子》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提问),简直使人柔肠寸断,悲痛欲绝,“语虽不奇,而意致绵密”。第4句:过渡。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提问】此处的景物描写应如何掌握?是否给人以宽广雄伟的气势之感?【解说】不是。结合写作背景,不难看出此处是借此景衬托离愁的无边无际、离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见之无期;也反衬离人孤舟行驶的飘零渺小、孤苦伶仃。由此可以想象出离人在离别时虽无无语凝噎,但望空凝思、情意绵绵之态,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别后漂泊孤寂的联想,承上启下。(板书:留恋、难舍)第5句:点题。用“伤别离”点题(板书),并用对比手法,衬托出自己的离愁比古人更深更重。第6句:名句。是作者的想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作者的名句,它好在哪里?古人:折柳相赠,暗“留”之意杨“柳”—“留”的谐音离人:见柳思人,离愁又生。眼前景晓风—“凉”(特点),衬别后心情之凄凉。别后情(明)(暗)“残”月—不团圆,透出凄凉冷落之感。景中有情第7句:高潮。两个让步假设句,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纵有“良晨美景”,谁与共欢?纵有“千种风情”,谁与共话?设想细腻,语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难。多么伤感!多么苦涩!(板书:伤感、苦涩)五、小结归纳:离愁别绪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显然,这一首词脍炙人口不是以题材取胜,而在于它能够“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把“自古伤别离”和“冷落清秋”的景巧妙地结合,把“千种风情”和“良辰美景”巧妙结合,相互穿插,情景交融。六、课外作业:1、挥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词改编成其他文学形式。2、写一段真情实感,情真意切的离别文字篇二:柳永《雨霖铃》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这一首词的景物描写方法。2、了解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3、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教学重点:1、柳永对慢词长调的开创意义。2、这一首词景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1、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2、景物描写中白描、铺叙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语:晏殊是北宋前期的代表性词人,写了很多婉约曲致、歌咏升平的词作。14岁入朝后,历任要职,官至仁宗朝的宰相,生平喜爱文学,又喜欢荐拔人才。北宋诗人张舜民写了一本笔记叫《画墁录》。书中的第一卷里说,柳永第一次赴汴京预备参加科举时,流连于花街柳巷,没能考取功名,他写的《鹤冲天》中有一句词“忍将浮名,换了浅吟低唱”得罪了仁宗皇帝,很长时间内吏部不让他升迁。柳永就去找同是词人的当朝宰相晏殊,希望能拉他一把。但晏殊却讽刺他作“彩线慵拈伴伊坐”之类的情词,和当时的“深斥浮艳虚华之文”的仁宗皇帝一样,鄙视他的俚俗浮艳的词风,自然不肯帮他。不过这个晏殊是个非常有诚信的人,七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十四岁参加科举考试时,宋真宗召见了他,让他和进士们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试。晏殊在会试中看了题目后,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过这篇文章,草稿尚在,请圣上另命一题。”皇上赞其诚实,当众赐同叔进士出身。正是他的诚实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也最终帮助他官场上的升迁。我的故事讲完了,下面把时间留给发言的同学。(二)、词的基本常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三)、作者生平及创作: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柳永是宋代词坛上最为流行的词作家。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出,即能歌柳词”的说法,对后世词家、金元戏曲、明清小说都有重要影响。柳永的词集《乐章集》流传于世,存词二百余首。这些词作大致分为三类:一类写羁旅行役内容的词。在柳永之前,并不是没有写羁旅行役内容的词,但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创作羁旅行役的词作家。他入仕之前,曾长期漫游;为官之后,又到过很多地方。根据地方志和他的词作,他到过的地方有,汴京,杭州、洛阳、长安……他的词常借用登临水的所见所闻,淋漓尽致地表现一个落魄、不得志的文人的悲哀和感叹。如《八声甘州》相对于五代多写闺阁闺风的词风,这种表达怀才不遇,失意痛苦的作品可谓境界大开,将传统诗歌言志、缘情的功能移植到了词的领域,这种词作也蕴含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打破了五代词狭小的表现空间。一类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宋仁宗统治时期,号称太平盛世,城市经济更是空前繁荣,汴京、杭州、苏州等都是很繁荣的大都市。柳永是个颇具“市民意识”的作家,他热爱这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乐章集》中有不少描写都市繁华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写杭州。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一类描写男女情爱。柳永写了不少反映秦楼楚馆生活和男女之情的词作。其中有放纵的欢娱、俗艳的调笑,也有离别的惆怅、真切的思念。这类作品鱼龙混杂,给他的声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柳永的这类词作多为文坛上流所不齿,但其中的佳作如《凤栖梧》(伫倚高楼风细细)、《雨霖铃》(寒蝉凄切)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四)背景介绍在两宋词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创作过程的故事和传播过程的故事。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头鞭渡江之志”,激发了他要占领南宋的决心。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刚才说的是这首词传播中的故事,其实这首词在创作中,也含有柳永个人的目的。这首词的创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希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孙何正在当杭州太守,但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没办法见到孙何。柳永没有法子,只好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她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着首词,孙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写的,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后来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五)整体感知:(1)通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和自由读对这一首词进行整体感知。(2)结合课文的注释和老师的讲解了解词的大意。(3)同学讨论,老师点拨,分阙赏析:1、师:上阙写了什么?明确: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市场里摆满了珠宝等珍贵商品,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户户都满是绫罗绸缎。“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杭州的富庶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但这两者都是妇女常用的装饰用品,暗示城市的声色之盛。2、师:下阙些什么?明确: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是对地方官员的赞美,暗示这些官员与民同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孙何的直接赞美,也在这一首词的结句说明投献的用意。3、这一首词的是怎样铺叙和赞美杭州的富庶、魅力?明确:从词的构思上看,“形胜”和“繁华”是词眼。“形胜”是自然环境的美;“繁华”是经济的繁荣发达。“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表现的都是杭州优美的自然景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参差十万人家”表现的是杭州经济的繁荣。4、这一首词中的数量词的运用有什么特色?明确:词中数量词的使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整首词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豪迈的格调,已接近于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5、作为一首投献之作,这首词是否表现出低三下四的奴颜婢膝?明确:没有,在歌咏太平盛世、湖光胜景的作品中,此词的气格高华。(六)、作业1、仿这一首词写一首胜地胜景的词。2、背诵《望海潮》(东南形胜)。篇三:柳永《雨霖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教学难点)(2)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2、能力目标:通过掌握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掌握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重点)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我们在讲宋词简介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生: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雨霖铃》(板书)二、整体感知。1、范读《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师: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生:能。哀婉、悲伤、凄清。(板书)2、指导诵读。我们讲过诗词诵读要把握的几个要点,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出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韵脚的读法,要短促而清晰;引导学生试读一遍,划分节奏。最重要的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就试读一遍,自己体会体会。学生自由朗读——指明学生朗读——学生齐读。3、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念去去:想到将来……(“行行重行行”)。应是:即便是。三、赏析1、听录音,注意正音和节奏2、指读,注意诗歌基调。这一首词是词人与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离别场景,因此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诀别的悲壮不同,是“凄苦”。3、结合注释掌握词意,描述诗意:《雨霖铃》秋蝉的鸣叫凄凉急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暴雨刚刚停歇。在京城门外设帐饮酒饯别,却没有好心情,正当难舍难分之时,行船的人催着要出发。手拉着手泪眼相望,哽咽着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想到我这次要一程又一程的离别远去,舟行千里,水上雾霭朦胧,夜晚浓云笼罩着的南方天空是多么深远辽阔。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无不悲伤地离别,偏偏又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叫人怎能承受?今晚酒醒我身在何处呢?也许是泊舟杨柳岸边,晨风习习,天空挂着一钩残月。这一去经年累月,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也形同虚设。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谁诉说!4、整体把握: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多情自古伤离别”,词以“伤离别”为主线。写离别,抒“伤”情。2)锤炼诗眼: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可结合背景,知人论世)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自古伤(见下)——多情更伤——秋更伤(见下)——清秋更伤——冷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期难料的纷繁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清秋: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怀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悲苦再加凄凉,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抒情手法:直抒胸臆。3)围绕诗眼,体会全诗的基本结构:上片:别时(实写)晚(黄昏)长亭(饯别——催发——执手——念)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别后(虚写)今宵杨柳岸经年未卜四、合作探究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分析角度提示: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注意抓首句的作用以及本句的意象特色来分析)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元代的卢挚在《沉醉东风》:“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宋代词人晏几道在《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长亭: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长亭”五里一短亭。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骤雨初歇,凉意彻骨,暮色苍茫,云低风冷的环境中,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让人黯然销魂!首句借景抒情,营造了凄清惨淡的画面,奠定全诗低沉伤感的情感基调。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注意从离人心理的矛盾现实的无情入手)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注意抓离人的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注意从该句的空间感、色彩感入手体会“念”而难舍的情感)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从白描手法、想象虚写、景语皆情语、意象的特征等等的特色体会)明确:杨柳离,晓风冷,残月缺,更酒醒。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意抓想象、反问、虚词等体会情感中的无限怅恨!)五、朗诵,总结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1200字以上 叙事
-
路过柳永迷迷糊糊中,似乎又见到那一年的汴京。和风煦日,莺歌燕舞。前面是碧瓦飞甍的京都帝里,后面是纸醉金迷的烟街柳巷,而在这两者之间,伫立着一位衣袂翻飞才华横溢的男子,飘飘然地,如同盛世乾坤之中的一枝奇葩,对着眼前的繁华轻轻的吟颂:“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一年,柳永“偶失龙头望”。科举未中而写下了一首《鹤冲天》,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触怒了龙颜,因此再一次的科举,本因上榜的他因为仁宗皇帝的一句御批:“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而硬生生的被除了名。也有沮丧过,但毕竟是年少气盛,不多时便真的打起了“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旗号,专为教坊乐工们填词,一时间,他的词因通俗精美而传遍京城。甚至乎连深宫禁地,塞外胡边,都在传唱着他的词。于是,他的名,便如同水中的涟漪,随着他的词作,一圈一圈的散播开去,撒满神州。但是,待在烟花巷陌的时间太长,柳永骨子里的士大夫的思想也渐渐复苏,不登仕途终究只是一时气话,他也像一般的士大夫一样,一直没有断过平步青云的梦。只是,天子的嫌弃,却让柳永望金榜而却步。他不服,于是便浪迹天涯,希望能遇上一位有心之人,能够渡他过仕途的桥。但长路漫漫,尽管他整日凄凄惶惶地临水登山,终究是无可奈何。那些故作风雅的人只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而表面上认为柳词俗不可耐,不愿与其交往,但背地里却又爱听歌女们唱柳永的词。无奈。他毕竟是个风流才子,既爱着那种醉生梦死的奢华,又想着要光宗耀祖受重用。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抑或是说,鱼与熊掌,他一样也得不到。于是,他浅唇轻翕,幽幽吟道:“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宾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淹通着到。”在如此日日夜夜的漫长的挣扎中,他早已是风尘满面鬓如霜,终于在景佑元年,年过半百的他改了名字中了进士,走上了梦寐以求的仕途之路。可是,由于朝中有人作梗,柳永终其一生都为能如意,期间虽有过归隐之心,但终究是放不下功名利禄,在这两种矛盾之间,年华尽老。然而,太多的打击,太多的伤感,却成就了柳永词作上的高峰。有时侯我甚至会想,倘若当年仁宗皇帝见柳永之词不是龙颜大怒而是龙颜大悦,把柳永提拔从此重用,他还会不会创作出如此瑰丽的篇章?我不知道,或许柳永也不知道,我能看到的,只是所有的苦难与不幸,摧残了柳永的同时,也成就了另一个柳永,一个可以在千古词坛中叱诧风云的柳永。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
柳永,你的浪漫,历经沧桑_1000字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行走在这人世纷乱中,以白衣卿相自居的你是那样的洒脱不羁;被拒官场之外的你,又是那么的落寞孤寂;而那游历在市井中的你又是那么的浪漫,空虚。出生于官宦世家,你却拥有着一身桀骜的浪漫气息。读尽诗书,你曾怀着满腔的热血,去求那一纸功名。只因一次的名落孙山,沮丧激愤的情绪下你写下《鹊冲天》。多年后你终于及第,去到福建,写下过《煮酒歌》。在这达两年的仕途中漂泊中,使你的浪漫钟情于多愁善感的秋景和萧索的事物。怎奈世事难料,因当日的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惹怒天子,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而除去你的功名。你的浪漫并未得到当时的认可。此时已经心灰意冷的你自嘲的道一句“奉旨填词柳三变”何等的潇洒!却也道尽了你的辛酸。于是,你便肆无忌惮的徘徊于市井之中。那时禁锢在你心中的那些情感,可有不甘?想来,更多的是一份前途渺茫的失落吧!世人多斥责你的沉溺风月,嘲笑你的一蹶不振,可他们可否有想过,为功名耗尽一生的你在被皇帝厌弃之后,怎有望再度中举?此时繁华落尽的你,必是不甘就这般寻常的度过余生吧。至此,你的浪漫气息再也不需压抑,你开始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一首《蝶恋花》,道尽了对意中人的思念与哀愁。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让人深切地体会到了所谓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世间女子多钟情于潇洒飘逸的男子,但是才情和博学也是不可抗拒的吧!而你正是这二者的结合体。你会写词,会作曲,会音律,会书法,但哪怕是浪漫如你,仍被许多人不接受。可你在宋词上的成就,可谓是叹为观止的。在那些词坛上不可磨灭的身影中中,怎可少了你?纵观南北两宋,你可谓是是创用词调最多的人了。说你的一生都和宋词结缘,也不为过吧!你因词结识红颜,却也因词止于官场。穿梭于市井中的你浪漫迸发之后,词曲也仿佛得到了涅盘。你现存213首词中,就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你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试问一句,那些践踏你的人,你们可有这样的成就?没有你对慢词的探索,没有你对词调的先河,何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千古传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成全自己的浪漫沧桑一生的你,又有多少人记得?你离世,没有亲人为你送葬,一生未娶的你没有儿女为你披麻,却是那些痴情红颜凑钱将你埋葬。只有他们的哭声,在那个萧瑟的一天里将你伤悼。站在岁月的桥下,一袭白衣的你纤尘不染,衣袂飘飘,可曾感叹:我的浪漫,历经了沧桑。初二:又亦1000字 初二 写人
-
问柳人间的五月天里,芳菲无限好,莺啼燕舞,处处好风光。百花明媚娇艳,陌上花开正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杏花温婉,不惹凡尘;梨花带雨,令人怜爱;海棠漫地,方寸尽艳;白荷孤高,不染淤泥……然而,纵使百花争艳于万紫千红,可春日里那抹绿却终究挥之不去。柳,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春风徐徐吹来,柳树懒洋洋地伸了懒腰,开始舒展着嫩绿的枝条。在清风中随风起舞,在晴空下拨云蔽日。她在世人眼中是柔弱的,枝条总是耸搭着,左摇右摆,飘摇在点点微风中,犹如雨打浮萍一般毫无招架之力。世人亦多用柳来形容无助和软弱,“行动如弱柳扶风”,然而我却觉得柔弱胜刚强,柳条确是随风摇摆,可没有坚实的树枝又有何依靠?是天命如此还是树的遗弃?倒不如随遇而安罢了。蒲草尚且韧如丝,柳条亦刚强无比。当暴风席卷而来,即使是坚实的大树也无法保护好叶子,可柳条柳叶却仍可不离不弃,紧紧相依。再看暴雨冲刷下,多少花朵零落只有碾作尘,而柳却越发翠绿,似乎暴雨的洗礼让其经历沧桑成长了很多。柳,你看似柔弱却坚强隐忍,究竟是风雨中的不得已的伪装还是你本性如此呢?其实,无论怎样,柔弱中带刚强,你都是独一无二的。柳,你虽不似百花般惹人喜爱,也开不出让人叹为观止的花朵。但六月柳絮高飞,好风凭借力,你把他们送入大江南北,天地浮沉,自有你的身影。那些白色的柳絮,似棉花一般,有些随风飘落到草丛里,有些流入水中,顺流而下,不知会到哪里驻足,而有些则被风裹挟到一些不知名的地方……但终有一天,他们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并在某处停歇,是你却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柳,因其与“留”同音,故而在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的眼中,自然就成为了赠别、话别不可或缺的寄托。十里长亭处,晓风残月里,杨柳岸边,执手相看泪眼。可谁又曾想过柳-这个有着刚强的内心,当真不忍分别吗?羁旅离情苦,留而不得,却要生生折柳送别来聊表其心,难道这样就生生要扼杀这个坚强生活的柳枝吗?炎炎夏日里,你独自矗立,不是骄阳晒得你耸搭着脑袋,而是你的赤子之心使你愿意与树下纳凉的人嬉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可谁人裁出了那弯弯的柳叶眉?刚强如柳,又有几人知?世人皆爱赏花并为之欢欣且常常以此明志,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倾城的柳,谁又来独赏?柳,你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虽外表柔弱,但却有着极强的求生意志。虽然她不像松柏般挺拔,也不似梅兰般高洁,却依旧有她的万种风情。这样的坚毅的品格我们不也正需要学习吗?有一颗勇敢而坚强的心,矢志不渝,即使是再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柳,你是夏日里的又一抹绿,款款走来,清风犹在……1000字 高一 散文
-
柳赞也许是我生在江南的缘故,也许只是柳树独特的身姿,我特别喜欢柳树。我喜欢杨柳,喜欢它不挑肥拣瘦,随遇而安,艰苦朴素的坚强性格。您看:无论在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的江南,它的身影随处可见,钱塘江畔的柳树下,美丽的神话《柳毅传书》佳话留芳;还是在山东梁山泊里,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的鲁智深“倒拔杨柳”名扬天下;哪怕是在冰天雪地,飞沙走石,滴水贵如油的新疆大戈壁滩上,清末民族英雄左宗棠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抬棺入疆平叛的路上沿途中,也不忘种下柳树,如今的“左公柳”。它们尽管已经饱经沧桑,可还顽强地生长着。这正是“无心插柳柳成萌”啊。我喜欢杨柳朴实无华的品格。它没有松树般的伟岸挺拔,也不像白杨树那样正直不阿,更没有榕树雍荣华贵般的遮阴避日。其主干在二、三米处就产生分枝,却有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既为主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又保持了水土不会流失。我喜欢柳树娇柔精巧的气质。它那小巧玲珑的体态如同豆蔻年华的少女阿娜多姿;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绦,纷披下垂,尤如姑娘的满头青丝;其叶片狭长但宽窄相宜,形如少女细长般的眉毛,正如“鞭蓉如面柳如眉”。我喜欢它那洁白无暇的柳絮。如同冬季的漫天白雪,携带着柳树的粒粒种籽飘向四面八方,将未来的绿荫撒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不但我喜欢杨柳,历代文人墨客亦为它泼墨不少,柳枝娉婷,迎风摇曳,柳枝细腰成了美丽多情女子的化身,从而演绎出很多浪漫的故事。唐朝大历年间十才子之一韩翊与名妓柳氏两情相笃,无奈安史之乱,两人分手。战乱平息后,才得以互通音信。韩翊赠以《章台柳》词,凄悯悲切,“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闻之,涕泗纵横,和以《杨柳枝》一词,“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历经艰辛,两人最终花好月圆,把一出才子佳人的人间喜剧演得至善至美。江南的女子,性格也类似与柳条儿,飘逸、多情、细腻、坚韧。江南的女子与柳条儿最是相似,她们有着弯弯的柳叶眉,还有堪堪一握的杨柳细腰,走起路来犹如风吹杨柳,如果说春天最能展现柳条儿俏丽的话,那么,连绵的春雨更能衬托江南女子的多情与妩媚。朦朦细雨中,飘飞柳枝下,佳人持纸伞,这是标准的江南韵味。柳条儿虽然纤细、柔弱,却不易折断,这种韧性与江南的男子极为相似,相比较齐鲁壮汉,江南的才子们稍稍单薄了些,但是,他们的感情很细腻、做事极坚韧,好比风中的柳条儿,历经风吹雨打,依然俏丽如我,江南人的坚韧也让江南始终富庶天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湿润的气候造就了烟雨江南,也滋养了依依俏柳,也只有小桥流水之畔,柳条儿才能彰显俏丽,俏柳与早春江南相得益彰,共同绘就一幅山水长卷。1000字 高一 散文
-
我的好朋友——柳柳柳柳是我最好的朋友,她的优点很多,像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她活泼开朗,时常为我们大家带来欢笑,带去忧愁。她的眼睛虽然不大,但非常有神,我们大家都爱和她玩。有一次,学校举行“英文歌曲大比拼”的活动,10个人一组,我是组长,我们组的人都是班里的尖子生,见我当上了组长,都不理我了。今天放学,有些组都在学校排练,我也不甘示弱,叫上我的组员在大厅里排练。我就在大厅里等,正着急的时候,远远望见一个高高的,瘦瘦的人影,我有希望了,她大声叫着我的名字,我也向她打着招呼,第一个来的便是柳柳,第二个,第三个也相继来了,我数了数,一共才来了6个,我失望的遥遥头,柳柳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鼓励的笑了笑说:“快比赛了,你这样子,咱们组还能赢吗?人没来齐,我们明天会告诉他们今天的排练内容,你也不用着急,她们可能是有事……”我嘴角翘了翘,说:“那好,我们排练。我们先来商量一下唱什么吧,好吗第二天早上,我刚走到学校门口,昨天没来的3位“大小姐”们走到我面前,低下头红着脸说:“昨天……昨天是我们不对,我们来……来道歉的……”我听了她们的话,也就没有在责怪她们。晚上,我们又约在一起排练,我抬头望了望都来了啊,我们开始吧!”今天晚上我高兴了好一阵,因为,今天的人终于来全了,而且排练的不错。“明天就要比赛了,大家在家好好练习,为明天,加油!”我对他们说。柳柳攥起拳头,举起来说:“我会加油的,我支持你哦!”晚上,我走出校门,嗯?爸爸怎么没来接我,唉,准是又值班了,自己走回家吧。我静静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昏暗的路灯照着我前行的身影,路上静的只能听见我的脚步声。我不停的用手抚摸着胳膊,这样不会使自己太冷。突然感到身后的一阵温暖,我回头一看,是柳柳,她正把自己的衣服披在我的身上,缩回手后,插进自己单薄的衣服的兜儿。我急忙拿下衣服还给她,她又推了回来:“你明天就要比赛了,主角可不能感冒。”我也没什么理由可回绝,于是便接了过来。“对了,明天七点半,咱们在你家门口见哦!”“嗯,不见不散!”“萌萌,起床了!”我睁开睡眼,迷迷糊糊的说:“几点了?”“都快8:00了,你还不起啊!”“啊?,柳柳正等我呢!”我急得连饭都没吃就下了楼。我在门口见柳柳正站在水泥台上,时不时用手套捂住嘴吹气。我看到瑟瑟发抖的柳柳,轻轻叫了一声:“柳柳。”她过头,看见我头发乱糟糟的,忙用手理着我的头发:“你看,起来晚了吧,头都没梳,这一上台,同学还不笑话你啊!”理好了头,我们便一起去了学校。“同学们准备好,我们的活动就要开始了,请各组同学在后台准备。”大喇叭响了起来。“柳柳,你紧张呗?”“这有什么可紧张的,好好发挥就行了!”“那好,我信你的。”我们上了台,排好队形之后就开始了我们精心准备的英文歌曲。三天之后,结果出来了。我们得了第二,虽然不是第一,但我们已经很高兴了。但在这之后我知道了一件事,那三个“大小姐”来向我认错,是柳柳和她们讲,劝她们,她们才来的。我知道之后,更加为有这样一个朋友而高兴。柳柳是我最好的朋友,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体现她的品质。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