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明孝陵
寒假里我和爸爸一起游览了南京。
南京不愧为一个风景秀丽的城市,这里不仅有一座座现代化的摩天大厦,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区。这其中就有梅花山风景区、雨花台风景区、玄武湖风景区和中山陵风景区。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梅花山。梅花山位于南京东郊,记得小学语文书中有一篇课文就是关于梅花山的。课本里介绍了这里美丽的梅花景色,我们来的也很是时候,梅花正在盛开,一年一度的南京国际梅花节也在此时举办。一进入梅花山,一股香气便扑面而来,是梅花的清香!放眼望去,哇!简直是来到了梅花的王国。沿着景区内的道路漫步,身边是无尽的梅花树的海洋。这些梅花大多数是粉红色的,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粉色的云霞笼罩在大地上。仔细观察一朵,几片花瓣伸展在花萼上,细如蚕丝的花蕊被包裹在中间,微风中颤动的样子让人不敢靠近,怕呼出的气息,碰坏了这柔嫩的花朵。
沿着小路向前走,一条神道出现在我眼前。神道是古代帝王陵才能有的建筑。神道两边是各种神兽的雕像,有巨象、骆驼和文臣武将。巨象弯曲着鼻子,头微低,双目微闭。骆驼四腿弯曲,跪坐在地上,双眼也是微闭的,庄严肃穆的样子,惟妙惟肖。文臣头戴朝冠,手持朝笏,武将腰佩长剑,全身披挂,尽心尽责地护卫着陵墓。
沿着神道直走,我来到了金水桥头,五座金水桥横跨金水河,金水桥已残破不堪,栏杆上出现了数不清的裂纹,青苔爬满了每一个角落,桥上只剩下几条依稀可见的龙纹。时间褪去的是曾经的皇室气息,留下的是无尽的失落和破败。
走过金水桥,我就进入了陵墓的地上建筑群。最先看到的是陵墓正门,与故宫的建筑规格是相似的,这里的正门相当于天安门。正门后是一座享殿,算得上气势磅礴,但也显出了一些破败的气息。墙上的朱红已经斑斑驳驳,不过整体结构还是完好的。这让我想起来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诗:“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破败的场景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孝陵主人朱元璋复杂的一生。
朱元璋自幼丧父丧母,后来参加了起义军,成功后在南京称帝。历史资料将他客观地评价为一位暴君。但是身处乱世的他除了用武力残酷地排除异己外,也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建立起统一的国家。客观地说,他也算得上是励精图治。
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可惜这位储君无缘享国,还没来得及即位就不幸病故,大明王朝从此进入了皇权争夺的混乱期。朱元璋驾崩后传位给长孙朱允文,可是只做了四年皇帝的朱允文,又被皇叔朱棣的一场“靖难之役”推下了龙座,并且从此不知下落。皇叔朱棣夺位后,或许是因为有愧于南京的先帝,跑到了北京称帝。从此以后,南京便成了大明朝的旧都。这座皇陵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烟火,日渐破败。孝陵的东边是朱标的墓地,现在已经没有了地上建筑,只有一堆堆乱石掩映在草丛中。
朱元璋的皇位给他带来的不只是荣耀,更多的是家人反目的悲凉。
漫步在孝陵后山上的小石径,我想:六百年前,这里曾是皇家禁地,会有大批御林军日夜守卫。而今,游人自由穿梭其中,神道、金水桥、享殿依旧未变,甚至连身后飘来的梅花香也没有改变,唯一不同的是:人。
印象曲阜
有些地方,总是要去一次的。就如来到济南,曲阜是一定要去的。
走进曲阜,就走进了一座朴实无华的小城。这里没有高大的建筑,也没有都市的繁华与喧嚣。街道两侧的建筑都是青砖黑瓦,飞檐勾角。缘于山东人的热情和好客,坐上马车,来到孔子生平园。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
曲阜内城的北门外有一座石牌坊,上书“万古长春”。顺着古巷向北走,就来到了肃穆,静谧的孔林。这里埋葬着从孔子到1919年去世的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之间的孔家子子孙孙,林内清冷幽静,柏树遮荫,石砖路蜿蜒曲折,诉说着古老的历史。穿过至圣林门和洙水桥,来到孔子墓前。孔子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墓前石碑刻有“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内敛庄严。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祭拜过孔子,便从碑墓林立、松柏苍郁的孔林里走出。
乘坐马车,来到孔庙。这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祭祀孔子的庙宇,楼堂殿阁466间,古树1700余株,碑碣1200余块。庙外红墙灰瓦,庙内规模宏大。殿宇辉煌壮丽,气势雄伟。殿前青石台阶,中间双龙祥云浮雕,富丽堂皇,汉白玉栏杆,雕龙画凤,大成殿门口上方悬挂着雍正皇帝御笔所提“生民未有”的牌匾。出于其类,拨乎其萃,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四个描金大字熠熠升辉,显示着儒家至善的思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祭拜孔子的时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我对孔子则是单纯的敬仰。
信步走上碧水桥,不由想起那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由和坤和纪晓岚陪同,乾隆游孔庙上碧水桥时,纪晓岚高呼:步步高升。下桥时,高呼:代代相传。由此,这碧水桥成了孔庙里一道独有的风景。
走过碧水桥就来到了碑林区,这里碑林碑刻众多,最早起于唐,以后历代帝王重修,至清朝时最盛。奎文阁里保存着历代帝王御制石碑的十三碑亭。行走在孔庙中,一座套一座的石构牌坊,一棵又一棵的参天古树,一座又一座的楼堂殿阁显示出它特有的庄严和肃穆。
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有一条整洁的南北大街,名为阙里街,孔子的故宅对着这条古老的街道。现存的孔子故宅主要由诗礼堂、孔子故宅井、鲁壁等组成。来到一扇气派显赫的大门前,两侧雄踞的石狮昂首向天,显示着种威严和荣耀。这里就是“天下第一家”孔府。黑漆金字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淋漓尽致地展示出历代王朝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思想。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衍圣公是孔子嫡系后裔的世袭封号,最初是由北宋宋仁宗赐封的,后一直延续至民国,而孔府便是这些衍圣公们世代居住的府第,现今存的孔府为明代扩建重修,建筑排列有序,历史悠久。整个府第分东,中,西三路布局,中路为九进院落,前为官衙处理事务,后为内宅生活起居。只见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各堂内厅堂轩敞,陈设华丽。过内宅门,前堂楼赫然在目,一幅楹联直入眼眶:“散步雕栏锦箧携来参往训,清冷绣阁鬓花香里证前身。”这里所有建筑以中轴对称排列,主次分明,秩序井然,暗合着孔子中规中矩的思想体系。孔子绝对想象不到,儒家思想能流传千古,自己的后代能住上如此规模的府邸。
来到曲阜,我只想从庙宇和街道中感受孔子文化、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鲁国都城当年的繁荣景象。告别曲阜,在自己的内心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相关推荐
-
秋游明孝陵明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深秋时节,爸爸妈妈带我到明孝陵游玩。一进明孝陵的石像道,我就有一种新奇的感觉。石像道寂静无声,道旁一棵棵参天古树枝叶繁茂,四周鸟鹊啼啾。石道两旁和砖缝中长着各种各样的小花小草,为古朴的石像道作了最美的点缀。最显眼的就是那高大耸立的银杏树了,它们满“身”披金,一片片树叶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把它挺拔的枝干装扮得更加漂亮。阳光透过叶子照在石道上,树影斑驳。还有那美丽的枫树,叶片红里透橙,橙中泛黄,和金黄的银杏树枝杈交错,叶影重叠。石道两边排立着一座座神兽石像,它们并不栩栩如生,但由于历史的沉淀,呈现出一种苍厚、浑朴之美。这些神兽石像排列的顺序依次是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每种神兽都有两对,前一对蹲跪,后一对站立,神态各异,是明孝陵石像道中的著名景观。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走到了神兽石像道的尽头。这时,一对高大雄伟的望柱挡住了我的视线,它的线条简练刚劲,透出大气的皇家风范。望柱后面就是翁仲道了,分别是两对文官和武将,雕刻得大巧若拙,神情生动。最有趣的是,前面两对长着长长胡须的文、武石像,代表年老的文官、武将;后面两对则没有长长的胡须,代表年轻的文官、武将。之后,我们继续前行,穿过棂星门,跨过金水桥,参观了明孝陵的主体建筑:碑殿、方城、明楼、宝顶……我站在方城的城楼上远眺,明孝陵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更加恢宏壮丽。550字 初一 日记
-
明孝陵的秋这个夏天,尤其短暂,似乎还没有开始感受炎热就已经迎来了秋风。我每天走在校园中,看着路边的梧桐叶由青翠泛上一点红,然后迅速渲染开来,犹如一点红色颜料被水晕开,很快便席卷了全部的叶。直到这时,方才意识到,秋,已经来了。真正感受秋还是在秋游。我与朋友避开了人群汇集的主陵墓区,踩着枯叶,听着沙沙的响声,行在树林间,觉得这倒像是真正的秋游,两人同行,不说话,只是静静地走,与大自然共鸣。我们来到了东陵。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辉煌的殿宇,没有高大的城墙。有的只是曾经一些大殿的根基,一些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草——还有我们这两个偶然闯入打扰了它们清静的旅人。我几乎不敢置信,这便是朱元璋之子、皇太子朱标的陵寝。朱标虽然从未当过一天皇帝,但是他毕竟是大明帝国的皇太子,为何如今他的陵寝如此冷清凄凉,给我们留下的只是一些可以称为废墟的筑基?我们站在阶梯前,一时竟不敢迈步向前。也许是敬畏,也许是伤感,我不好说。我们只能感叹一下沧海桑田的变化,感叹一下历史沧桑的物是人非。又有两个人来了,他们问我们,东陵在哪里?我们说,在这里。你的脚下,那一片荒草蔓延的土地之下。这里曾经经历过两次战火,尤其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这片土地,六百多年之中,一直见证着历史的烽烟。没有人的到访,也许对于它,是最好的保护。它经历太多,已然经不起任何风波,只是孤独地、固执地守候着这一片家园,只有绿树为伴、青草为缀,寂寞却安静,默默守护着世事变迁。最好没有人来打扰,它的小天地,本也不该有人打扰。这是秋天,明孝陵的秋天。不是红叶如火的石像道,不是恢弘气派的主陵,不是微波荡漾的紫霞湖,只是一片安宁,一片残垣。却是我所历经的、最美的秋天。初一:谭惠予650字 初一 散文
-
日记秋游明孝陵明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深秋时节,爸爸妈妈带我到明孝陵游玩。一进明孝陵的石像道,我就有一种新奇的感觉。石像道寂静无声,道旁一棵棵参天古树枝叶繁茂,四周鸟鹊啼啾。石道两旁和砖缝中长着各种各样的小花小草,为古朴的石像道作了最美的点缀。最显眼的就是那高大耸立的银杏树了,它们满“身”披金,一片片树叶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把它挺拔的枝干装扮得更加漂亮。阳光透过叶子照在石道上,树影斑驳。还有那美丽的枫树,叶片红里透橙,橙中泛黄,和金黄的银杏树枝杈交错,叶影重叠。石道两边排立着一座座神兽石像,它们并不栩栩如生,但由于历史的沉淀,呈现出一种苍厚、浑朴之美。这些神兽石像排列的顺序依次是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每种神兽都有两对,前一对蹲跪,后一对站立,神态各异,是明孝陵石像道中的著名景观。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走到了神兽石像道的尽头。这时,一对高大雄伟的望柱挡住了我的视线,它的线条简练刚劲,透出大气的皇家风范。望柱后面就是翁仲道了,分别是两对文官和武将,雕刻得大巧若拙,神情生动。最有趣的是,前面两对长着长长胡须的文、武石像,代表年老的文官、武将;后面两对则没有长长的胡须,代表年轻的文官、武将。之后,我们继续前行,穿过棂星门,跨过金水桥,参观了明孝陵的主体建筑:碑殿、方城、明楼、宝顶……我站在方城的城楼上远眺,明孝陵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更加恢宏壮丽。500字 初一 日记
-
印象三国的孔明先生诸葛亮,姓诸葛,字孔明,,所以有人称他为诸葛孔明,在此,敬称他为孔明先生。孔明先生是三国中颇为重要的人物,没有他,刘备难以坐镇蜀国江山;没有他,曹操不至于败走华容道;没有他,心胸狭小的周瑜不会命丧黄泉;没有他,蜀国会更早败在阿斗手中……总之,没有他,三国的争斗便不会这样激烈。虽然可惜庞统死于非命,但更不满蜀国晚期孔明对司马懿的黔驴技穷;虽不解上天为何既生瑜,又生亮,但也深叹周瑜的银针心胸。至于孔明先生的事迹,多半扣人心弦,又不乏有些喜剧色彩,即使人自叹不如,又令人心生嫉妒.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话用于草船借箭,貌似最为适合,孔明先生深知曹操的疑心颇重,所以借用敌人的弱点来解除自己的危难,使孔明先生得以活得长久。孔明知天文懂地理,所以得以预测天气,著名的赤壁之战的成功,便是孔明观星测象的结果,而且他又深知周瑜那银针心胸,所以用做法借东风之名,辞别了东吴。后来的三气周公瑾,虽看来有些过分,但在那个时代世人都被那你死我活的血腥战争感染了,以致于众人皆醉,无人醒,我们高明的孔明先生也钻不出这个怪圈。孔明先生与蛮王孟获的较量,比孔明先生与周瑜的较量更有戏剧性。七擒七纵,有些把孟获当猴子来戏弄的感觉,可怕的孟获,吃苦不记苦,上过一次当还有第二次,俗话说错一次不是错,错两次是笨蛋。可怜的孟获和曹操一样,都被孔明先生贬为笨蛋,曹操的光辉历史是被孔明先生防火烧了两次竟还有第三次,真不明白,他的疑心是不是掉垃圾筒里去了?有空,把孔老夫子和孔明先生摆在一起比较一下,是谁比较厉害呢?600字 初一 记叙文
-
孝同学们!你们在家是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不是小公主,小皇帝?是不是所有人都围着你打转的小太阳?有没有想过过年迈的爷爷奶奶,日日夜夜为你操劳的爸爸妈妈他们,又是怎样的?自从你上了初中之后,有没有发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你的态度又好了许多呢?上了初中,他们总是担心你吃不饱,穿不暖,不会做这道题,担心那道题。每天晚上都坚持等你到半夜,等你安心睡着啦,他们才能歇一晚。等到你考试成绩下来之后,他们并没有责怪你,而是用温和的语气来分析这道题错的原因,告诉你,这道应该怎样做。我们大家都知道。孝古以来就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可是你们有没有做到孝这一点呢?大家有没有听过王祥的故事,王祥一个普普通通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从小母亲就去世了,只有他和爸爸住在一起,不久,爸爸就娶了一位后母,后母见到王祥很不开心,总是刁难他,而且还挑拨他和父亲的关系。可王祥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每天都用微笑来面对。直到冬天的一个晚上,爸爸出远门了,只剩下他后母两个人,后母生病了,想吃鲤鱼,王祥二话不说就迎着寒风,跑到河边,哎!就连老天也跟他作对,河水恰好冻住了,王祥试想用自己的体温去感化河水。王祥后母这么刁难他,他都愿意为后母甚至放弃生命。我们呢?我们做到了吗?我们连为父母刷一次碗,洗一次筷都不愿意谈何孝字?话说,这时,河水竟奇迹般的裂开了,王祥成功的取出了鲤鱼。拿给后母,后母也被这孩子的孝心感动了,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虽然是传说,但给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孝敬父母,如果我们在平时也能像王祥这么孝顺,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我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孝敬孝敬父母,孝敬孝敬长辈,听他们的话,帮他们做做家务,你去敬老院看看别的老人,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绚丽!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700字 初一
-
明孝陵游玩前天,我们去明孝陵玩。上午,我们带上泳镜泳帽和泳圈还有渔网和小桶。我和"老马"骑一辆车,爸爸骑一辆车。进入明孝陵大门后,爸爸给我们照了很多boss。在前往明孝陵陵宫的路上,我们捡了几块石头。下了紫霞湖游泳,又捉了几只虾。然后穿上衣服回家了。100字 小学 叙事
-
游明孝陵2月1日——2月4日,我和爸爸妈妈去南京游玩。南京曾经有13个朝代在这里建都过。它们分别是:东吴、宋、齐、梁、陈、明、中华民国等。让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明孝陵了。我们走着走着,看见了一条道路,道路两旁是石头做出来的狮、马、象、麒麟、獬豸等六种动物,而后面一条道路是两对武官和两对文臣。又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了一只大乌龟驮着一块高大的石碑,石碑后面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再走了一会儿,我们到了梅花山旁边,梅花山是东吴大帝孙权的陵墓。孙权自从18岁开始接管江东,到71岁病逝,统治江东53年,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明孝陵实在是太好玩了!我下次还要来。2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游明孝陵今天,爸爸妈妈到我带明孝陵景区去游玩。明孝陵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所在地。这里不但景色优美,而且还能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所以,每年节假日,都会聚集许多游客。进入明孝陵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2条神道,一条是东西方向的石像路神到,长615米,沿途依次排列狮、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马六种石兽;另一条是南北方向的翁冲路神道,长250米,依次排列的两对文武和两对文臣对望石柱。柱顶是圆柱形,柱身雕满了龙的花纹。文臣武将威严端庄,是陵墓的忠实守护者。神道两旁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每棵树下都有一颗红艳艳的美人蕉。树梢枝叶缠绕,行成了一条绿阴大道。在明孝陵博物馆,我参观了一些明代的出土文物,有玉器、陶瓷制品······,还知道明朝有16个皇帝,其中有三代皇帝在南京定都共计53年。一只石龟背上驮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治隆唐宋”这就是有名的碑殿。这是康熙皇帝赞扬朱元璋,把国家治理的超过唐、宋。倍的两侧是乾隆皇帝体术的御碑。享殿是明孝陵主要建筑之一,是用来供奉朱元璋及皇后、嫔妃的排位。共有三层,每层的四个角落都有石龙。回家的路上,明孝陵那美丽的景色令我难以忘怀。4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明孝陵游记南京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地方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也是古都南京的第一处世界遗产。建成 30余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我们从大金门进,大金门是明孝陵外郭城的正门,也是近入陵区的第一道大门。我们第一个要游览的地方是碑亭。碑亭由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但现在亭子的顶部已荡然无存,只有四面墙壁,每面墙壁各有一个宽5米的拱形门洞,所以俗称“四方城”。里面有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块石碑高8.78米,碑文是由朱棣亲自撰写的,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1800米。中段为石像路,长约250米,俗称翁仲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对石兽,分别是石兽狮,獬豸,骆驼,麒麟,马和象6 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文臣武将,武将身穿盔甲,威风凛凛;文臣头戴朝冠,神情肃穆,他们都是陵墓忠实的守护者。明孝陵神道石刻代表了中国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前高米、后高8.13米,明楼在方城之上,原为重檐黄瓦大屋顶建筑,屋顶早已毁,仅存四壁砖墙,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方城明楼以北为直经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宝顶,也称宝城,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地。宝顶近似圆形,原名独龙阜玩珠峰,周围砌有砖墙。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6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南京明孝陵》作文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到南京,游览了明孝陵。明孝陵有两条神道。一条叫石象路神道,另一条叫翁仲路神道。石象路神道有六种石兽,分别是马、麒麟、狮子、象、骆驼、獬豸。它们都是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的,保卫着皇帝和皇后的灵魂。翁仲路神道有文官和武将各四人。武将穿着铠甲,手里拿着兵器,上面的花纹非常精细。而文官像书生一样,非常有风度。沿着长长的甬道,我们走进文武方门。里面有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字:治隆唐宋。这是清朝康熙皇帝写的,意思是朱元璋治理国家超过了唐朝和宋朝。接下来到了内红门,又叫阴阳门,导游说这道门隔开了阳间和阴间。顿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恐惧,紧紧地拽住妈妈的手。这道门有三个门口,可不能随便乱进哦!中间的门是墓主人走的,游人要从右边的门进去。抬脚也有讲究,要男左女右,不能踩到门槛。我拉着妈妈的手,小心翼翼地跨了进去。甬道两边腊梅正在开放,浓郁的香味向我扑来。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走过升仙桥,从方城中间的拱门走上去,有54级台阶,里面黑乎乎的,我的心又紧张起来,浑身变得僵硬,想赶紧逃掉。出了隧道,登上明楼,背面就是独龙阜,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墓就埋在这里。据说朱元璋很喜欢鹿,他觉得鹿很有灵气,就在独龙阜上放养了很多鹿,每只鹿脖子上都挂着一块玉,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它们,我觉得这些鹿过得好幸福哦!游览明孝陵,我学到了很多历史、文化的知识。550字 初中 叙事
-
江苏省南京明孝陵各位游客: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称,各个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迹和遗址。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选址经过—营建过程】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每次外出选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员外,还要吸纳通晓地理、会看风水的方士参加。选好陵地后,皇帝还必须亲自审视现场,满意了才被最后确定下来。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很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据说,他曾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这样定了下来。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中国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筹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军都督府企事李新。当时,动用大量民工,迁走了前人留下来的几十座寺庙。自东晋、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当作国教,因此南京寺庙林立。东晋时,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侣达10万之众。唐代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当年南京佛寺兴盛的写照。除了迁寺之外,甚至还迁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当要迁走三国时孙权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时,朱元津说了一句话:“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才没被迁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正好遇上马皇后去世,朱元津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枢葬人陵墓,封她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1383年,孝陵的主体工程大殿建成。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葬在孝陵东,称为东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工程历时23年。朱元津临终前,曾留下遗命;“丧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释服,无妨嫁娶。”这显然是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把戏。整座明孝陵建筑范围,东起孝陵卫,南到卫岗下马坊,西抵城墙边,北达独龙岗半山腰,方圆20多公里,可谓规模恢宏。在漫长的23年工程建设中,耗尽了民脂民膏。当时墓区内植树万株,养鹿千头,派守的卫兵多达5700人。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见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时,有40位嫔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东、西两侧,38人从葬于孝陵。这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他们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豪,死后仍要“虽死犹生”,实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引导建筑:下马坊—大金门—神动圣德碑—御河桥—神道—石象路—华表—翁仲路】 明孝陵的建筑可分为引导建筑的神道和主体建筑的陵寝两大部分。 各位游客:进入明孝陵陵园区内,首先看到的这座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筑。石坊上刻着的是“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大字。当时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尊敬。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请大家看,这便是明孝陵的正门——大金门,黄层重檐,红色墙堰向东西境蜒,气势非凡。 大金门正北70米是碑亭,俗称“四方城”。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四面各有一个券门。亭内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刻着明成祖朱律颂扬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全文长达2746宇,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龟形动物,高2.08米,古人称为“赑屃”,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特别能负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各位游客:过了御河桥,折向西北就是陵墓的神道。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东西向,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长615米,路上两侧分列6种12对共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自东向西排列着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神羊”,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能明辨是非,相传舜帝时管刑法的官员皋陶豢养獬豸,如果遇到两人争斗,它能用角抵触无理有罪的人,后人奉它为公正的神兽,在这里用来标榜皇帝是执法如山的圣明天子;骆驼象征着沙漠与热带,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性格温良,寓有“顺民”的意思,另外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常常立下汗马功劳,它具有“老马识途”的智慧,“马不停蹄”的能耐,“一马当先”的奉献精神和忠于职守的高尚品德,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钟爱。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都取材于江苏大连山。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用让众人一路上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这一段神道从望柱起到根星门止,长250米,俗称翁仲路。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圆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龙纹饰,这就是华表。华表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宫殿、宗庙的标志。其实原先的华表与我们现在见到的不一样,它是一根木柱,后来演变为在靠近木柱顶部安上短的横木或木板,把它竖立在交通要道或是朝堂上,让人书写谏言,或是起到表识作用。这种表柱也叫柜表,因为远看好像一朵花,而古时候花与华是相通的,所以又叫华表。墓前立华表始于战国时的燕昭王,到西汉时已很盛行,但当时也都是木制的。用石柱作华表,直到东汉才盛行,东汉时的石柱周围有瓜棱形直纹,柱上还题刻着“某官职某某神道”的字样。到南朝梁代,石柱上端出现了莲花纹因盖及蹲坐的小辟邪。唐乾陵的石柱、柱身、柱础、柱顶出现了卷草纹雕饰。宋陵石柱通体都刻有龙纹。由于受宗教的影响,柱顶端也逐渐演变成承露盘和立在上面的望天犼。华表上的犼头朝外,表示望君归;华表上的犼头朝里,表示望君出。由于犼性好望,所以凡有石犼蹲立的华表又称“望柱”。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从明孝陵神道到这对华表为止改变了走向,呈南北向,而不像其他皇陵呈直线排列。据说这是为了绕开孙权陵墓,遵守朱元津不迁孙陵,让他为朱元津看守大门的诺言,所以使神道呈弯月形,环抱着梅花山。每到初春时分,漫山遍野的梅花吐艳,宛如一片“香雪海”。 过了华表,这由南往北排列着的是8个石人,其中4个文臣,4个武将,人们也把它们叫做石翁仲,因此这段路又叫翁仲路。传说翁件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一丈三尺,勇猛元比,曾驻守临洮(今甘肃岷县),镇服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便铸了阮翁仲铜像,立在咸阳官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远看见这尊铜像,都畏惧不敢靠近。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铜像、石像通称为“翁仲”了。这些翁仲全部用整块石料雕凿而成,文臣身穿朝服,端庄肃穆;武将披甲戴盔,威武雄壮。这些石人像和前面的石兽同为明代石雕艺术的珍品。 【明孝陵主体建筑:金水桥—文武坊门—碑殿—孝陵殿—方城—明楼—宝顶】 走完3里神道,明孝陵的引导建筑便参观完毕了。接着请大家跟我往北前行,去参观明孝陵的主体建筑。 首先我们来到了金水桥前,金水桥为三孔石桥,桥面设有栏杆。从金水桥直到方城、宝顶,方向为正南北,建筑按中轴线对称配置。 从金水桥向北200米,顺坡而上,这就是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名叫文武坊门。门上嵌有青石碑一方,宽1.99米,高1.07米,阴刻馏金“明孝陵”3个大宇,为曾国藩所题,边饰云龙花纹。现在的大门等建筑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的。门外东侧墙下,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高1.05米,宽0.63米,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镌刻,内容是保护明孝陵的告示。这块碑是清宣统元年(19XX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知府会衔竖立的。 进人文武坊正门,是一座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所建的碑殿。碑殿正中竖立着高大的石碑5块,中间一块最为醒目,上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这是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南巡拜谒明孝陵时题写的。意思是赞扬明太祖的功绩胜过了唐宗家祖。这块碑高3.85米,宽1.42米,碑下有座。碑的两侧,还有两块立碑,分别刻有乾隆巡谒明孝陵时的两首题诗。 由碑殿向北55米,是享殿。从正门到享殿,地上用巨石铺成一条宽1.6米的御道。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十二年重建的享殿,殿为3间,檐高3.11米,长11米,进深7米,规模比原来的孝陵殿小得多。殿内挂着的是朱元津与马皇后画像的复制品。殿的前后各有踏垛三道,这中央踏垛居中部分称“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均为浮雕图案。 穿过内红门,走过大石桥,一座全部用大条石筑成的大型建筑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方城。它前高16.25米,后高民13米,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1米,东西两侧有八字墙。方城正中是一个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一条深长的隧道,由54级石阶组成,出隧道分左右二石阶,向南登上方城,便是明楼所在。 明楼俗称“马娘娘梳妆台”,东西长39.15米,南北宽18.40米。南面开拱门3个,东、西、北三面各开拱门一个,楼内地面用方砖铺地。明楼原来是有顶的,现仅存四壁。方城和明楼是明代的创新,明以前的帝王陵墓都没有这样的建筑。在宝顶前面建造一座高大的方城和明楼,其中又夹以深送的隧道,更增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显示出帝王的无比威严。 方城之后就是宝顶,也叫宝城,只见正面的石壁上横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楷书大字。据说,它刻于民国初年,用以回答游人的提问。宝城是一座近似圆形的小丘,直径约325米到400米,四周围有砖墙,墙以条石作基础,依山就势而筑,高约7米,墙顶厚度2.i米。宝顶之上,树木参天,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地宫就在这宝顶之下。据说,这地宫完全按南京明故宫前朝后寝形式建造。根据专家考证,据陵墓地面建筑的规模估计,这座地下宫殿必定大于北京昌平十三陵中已发掘的第十个陵墓“定陵”。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曾得到发掘,一旦发掘,必将又是一大奇观。 各位游客:明孝陵的导游讲解就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将尽量满足你们。现在清随我一起上车,去游览下一个景点。1200字以上
-
卢陵印象我去江西时,经过九江、南昌,然后去井冈山。从井冈山返程时在吉安住宿,第二天去南昌、晚赴庐山。在吉安的早晨,在宾馆里睡不着,醒得早,于是起身从宾馆里出来,到了外面,站在公路边。在宾馆的门口,是一条大道,很宽阔,恰好就在我住的宾馆的门口,横跨大路的是一块门牌,上面好像写的是卢陵故里。那里的大道很好,只在一边有建筑物,在宾馆的对面是空旷的田野。夏天的太阳,升得早,5点多钟,已经从东边地平线上冒了出来。在我住的地方,还可以看到远方的地平线,我想这里一定是城郊接合部,而门牌正好是吉安的北大门。我在公路的边上走一走,看一看。江西土地的颜色是红色的,在那个地方,我印象特深刻。路边上作了简单的修建,有水泥做的仿树桩形的凳子和茶几,还很有心地植了一些树木,铺设了地砖。我在树桩上坐下,把包打开,拿出纸笔想把眼前的景色写下来,但又怕耽误了我的眼睛所看。公路很高,好像河堤一样,在我的脚下一下子落差有几米。我站在边上,看着下面绿色的田野。那天是2005年7月17日,田野里已经收割了一季水稻,但在大部分地方已经插上了新的稻秧,非常的清爽,绿色的一片。早晨的那个时候,已经有早起的人在田地里忙活了。在我脚下的坡地上,种植了各种菜蔬,印象最深的有辣椒、黄瓜、长豆、南瓜等。呵,我知道,那是勤劳的人利用了边角地,种上了菜蔬的。坡太陡,不好下去,不然我真想到坡下去看一看地里种的瓜果呢。在我的边上也有早起的人在锻炼身体,他们并不管我在看什么,在想什么的。我也稍稍运动了一下腿脚,可是却出一身汗,正是7月的天气呀。看着他们在活动身体,我想,他们可以在这样安闲的早晨轻松地锻炼身体,生活一定是很悠闲自在的。我还在想,在我这样早起的时候,还在想着一个人,他们是不是也知道我的心里所想的呢?这是早起时候的情形。头一天晚上,从井冈山一路奔过来,晚上7点多到达了吉安。汽车将我们一直拖到吉安的最北头。也许在那个地方,旅行社安排旅客食宿可能会便宜一些。在经过吉安市区的时候,我看到好大一个广场,装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灯,灯光的亮和夜色的暗恰到好处地柔和在一起。乘凉的人很多,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或者只在广场上散步,好像也有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的。感觉从广场经过的大街很长,然后才到达我们的宾馆。因为到的迟,所以晚饭也迟。导游给我们安排了房间以后,大家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导游喊大家吃晚饭。那天晚上吃了什么样的菜不记得了,但是当时从吧台上要了一瓶酒,是江西的地方特色酒:四特酒。在井冈山上的时候,便有人拿了四特酒小喝了一点,因为是午餐,我们那一桌的人没有要酒的。晚上,因为旅途劳累,大家也想喝点酒,好放松休息一下。四特酒价格高低不等,我所选是这一种,属于中档的,40多元一瓶。一桌10个人,有男老师,也有女老师,也不是每个人都要的,所以,我们几个男老师每人分了一点。酒的味道很好,今天回忆起来,仍然很亲切。吃了晚饭后,我从宾馆出来,想到广场去看看,于是便记着刚才来过的方向,向前走。有马自达路过,停下,带我,4元,便到了广场。这个时候,广场的人已经不那么多,我随便的看看,然后再在广场边上的街上走一走。这个时候已经接近9点,商店大都关门的,或者这里并不是市中心,并不怎么繁华的样子,看得出,是个比较安静的城市,不那么喧嚣的。稍向街里走,有网吧,于是我进去了,上了网。可是我想的人并不在线,我一个人说了一些话,到了9:40,然后回了宾馆。※作者:天上云居※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
孝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一切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都不可以忘记。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是多么的重要!母爱如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它既清澈又温柔,让你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感到温暖,无论你你身在哪里她都会默默的支持你,鼓励你;父爱如一座巍峨的大山,它既稳重又高大,让你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安全感,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都会站在你的一边为你加油鼓劲。有一次,我无意的翻了翻书,看到了一则古代名人孝顺的故事:杨香,晋朝人,十四岁的时候随父亲去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力气按下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了。故事中杨香的“孝顺”令我感动了。让我想到了过去的我: 以前,我很任性,遇到一丁点不顺心的小事就对父母发脾气,甚至还大声嚷父母,而他们总是顺着我,尽量都听我的安排。那时的我像个“小公主”。后来,有一件事让我的小公主脾气从我的身体中彻底跑掉了。有一次,晚上吃饭,做的饭菜不合我的胃口,我就生气的进了屋“帮当”一声门响,把自己关在屋里,赌气的盖上被子早早的睡了。半夜,我饿得实在受不了了,便偷偷的爬起来找吃的,看到饭菜我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觉得妈妈做的饭菜是最好吃的美味佳肴。才想起今天我的表现多伤妈妈的心呀!我悄悄地走进妈妈的卧室,看到妈妈熟睡的脸庞是那么亲切,黑发中冒出的几根银丝那么耀眼,眼泪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默默地,我说:“妈妈,我爱你。”第二天我早早起床,诚恳地向妈妈道歉,妈妈欣慰地说:“闺女,你长大了。”真是天助我也,妈妈有事要出去,我就暗想一会可以帮妈妈干些家务了。妈妈刚出门,我就迫不及待的冲出房间,正好看到妈妈没洗完的衣服还泡在盆里,哈哈,我表现的机会来了。我先搬来一个小板凳坐下,然后就模仿着妈妈的样子,先把衣服上撒上点洗衣粉,再按在搓衣板上用力揉搓,最后用清水把衣服投洗干净。原来就这么简单,照着这个步骤我洗了几件,手被搓得通红,腰和脖子也因也低的时间太长而酸疼起来。我想到妈妈平时做的比这些要多不知多少倍时,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太阳从山边一步步爬到了头顶,把大地都晒烫了。等我洗完最后一件抬头看时,“哇”我都惊呆了!自己竟然洗了这么多!我兴奋地把衣服整齐的晾好,静静的等待妈妈的到来,期待着妈妈的笑容和鼓励认可的话语。我放眼望去,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浓绿的杨树把头随着微风轻轻摇摆;柳树姐姐垂下它长长的头发,像极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几只鸟儿在其间追逐嬉戏,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妈妈回来了,看到晾在衣架上随风摇摆的衣服,眼眶湿润了。她大步冲到我面前,一下子把我紧紧地搂在怀中,对我说:“亲爱的闺女,谢谢你,我爱你,你辛苦了。”妈妈说的语无伦次,我的眼泪也流下来了。“妈妈,我做这些都是因为我爱你,今后我还要做的比这多。”我默默的在心里想。有人说,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可以让人神清气爽;有人说,母亲是寂寞中的一朵鲜花,闻一下就会让心灵得以恬适,不会忧伤;而我说不如把母爱比做一床冬天的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会使你安然入梦;有人说,父亲是生命的承尘;有人说,父亲是生命的向导;而我说不如把父亲比做一把大伞,无论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都不会让我们淋湿一丝一毫。母亲的爱是伟大而无微不至的爱;而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含蓄的爱;父母的爱有时是严厉的、有时是温柔的,有时是细心地,有时藏在内心不容易察觉,只有细细的品味才会感受到拥有爱是多么的幸福。父母,从小到大呵护我们,让我们衣食无忧,我们长大了一定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记叙文
-
孝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时,现在的我们都知道: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 了我们的到来。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份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们长大。 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的时候,我 们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们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长大了, 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回眸我们的人生,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永远沐浴在父母的爱河里。因为有了父 母才有了我们,才使我们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 活的快乐与幸福,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女有了快 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舔犊情深, 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孝”是一个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的概念。对于我而言,每个人都有 父母,没有孝心的人也就等于没有良心。原来,我认为只要把自己应做的事做好 就可以了。现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父母一天天地操劳,我对“孝”这个字也 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回想起三年前的我,那时的我很贪玩。有一天,放学以后,我的好朋友邀请我去她家做客,我很爽快地答应了。我在她家玩得很开心,却没 有考虑过家人的感受。转眼间天黑了,我这才想起还没通知家人,该回家了。我 到了楼下,看见妈妈正焦急的四处张望,看见我的身影,她再也忍不住了,泪水 夺眶而出,我慌了,急急忙忙为妈妈拭去泪水,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我的一时贪 玩,让家人担心,就连年迈的外公也出去找我了,听到这,悔恨的泪水从我眼中 落下。这件事我至今还无法忘怀,每每想起这件事,我便会从心底油然升起一种 悔恨,一种羞愧。 你读过写在老人赡养院墙壁中的那段话吗?“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 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筷子、吃东西;教你耐心系鞋带、扣扣子;教 你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让我怀念不己。孩 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会的第一首儿歌吗?还记得每天总是要我绞尽 脑汁去回答你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问题吗?只要和你在一起,就会有许多温暖 涌上心头。每当我读着这段感人至深的话,我就不由得头涔涔而泪潸潸,催 我去感恩父母。 然而,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 母的生日呢? 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庆贺生日时,你是否 想到那天也是母亲的苦难日啊!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中华民族自古讲求孝道,孝敬父母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言:“父母 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 应时刻挂念在心。但是我想在我们中间有很大一部分人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 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孝, 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同学们, 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 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美 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人了,而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 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的一点 一滴。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吧!也许记忆中的面容会模糊, 名字会尘封,但记忆中的快乐永远不会褪色。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 母吧!一生一世牢记父母的恩情,我爱我的父母,愿普天下的孩子都能爱自己的 父母!孝敬父母更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 情地对自己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应用文
-
印象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和高三教学楼是“紧邻”,作为高一生,“入世不深”的我们,每天都在目睹了高三学长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情景交融,感触颇深。某天早晨,我一时兴起早早到校,睡意朦胧之时阴差阳错地爬上了高三教学楼。好家伙,从一楼到五楼,灯火通明,教室里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主动来上早自习的人。环顾四周,走廊上一个值班老师都没有,四周却平静如水,万籁俱寂。我站在走廊的尽头,被一股浓郁而又神圣的学习气氛包围着,蓦然间,岳飞发自肺腑的豪情壮志跃上我的心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学长,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我禁不住深深地向他们投去充满敬意的一瞥。在校外,高三学长们依然表里如一,熙熙攘攘的校车里,他们永远是一道色彩鲜明的“风景线”。好像约定俗成,校车——这个流动的教室,前部总是高一同学的“天下”,每天歌舞升平,欢声不断;中部是高二同学的“地盘”,寥寥两人一成不变地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不言不语,自得其乐;后部则成了高三学长的“专座”,永远看见的是捧着书,握着笔,或在念念有词,或在奋笔疾书,或在讨论题目的稳重身影;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凌云壮志,每个人的神情都庄严肃穆,每个人的言语简洁明快,“三句不离数理化”……环顾车厢,从前到后,可谓“上下九重天”,使人不得不被眼前的“高三气场”所震撼!学习上争分夺秒,课余活动中高三学长们也一派王者风范。跑操时,每次迎面相遇,老远就能听到他们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擦擦擦擦——”;喊口号时更是震耳欲聋,豪气冲天,信心十足,全无临战前的焦虑和惶恐,这着实让我们这群高一“小毛头”敬佩不已。前几天的一次偶遇也让我对高三学长印象深刻。那天,茶余饭后,我心满意足地走出食堂,回教室上晚自修,不知不觉来到了高三的楼梯口。正要迈步上楼,面前却突然闪出一个人来:“小学妹,此路不通呢。”抬头一看,原来是个高三的学长。“难道要留下过路钱?”瞧着他一脸的真诚友善,我的胆子不禁也大了起来。“呵呵,是水库开闸,要放‘人工瀑布’啦!”顺着他指的方向,我看见二、三楼的平台上,正四平八稳地摆着五六桶水。“一二三——倒——”只听得这位学长一声令下,几道“瀑布”顺着台阶汹涌而下,瞬间带下灰尘,把楼道洗得蹭亮!“为了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就想出了这么个‘歪点子’!毕竟学习紧张,要节省时间嘛。”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解释道。“高三就是不一样,学习刻苦不说,连大扫除都效率奇高,不走寻常路!”我在心里由衷地发出一声感慨。屈指算来,距离高考不到百日了,临战氛围越来越浓烈。高三年级的橱窗里光荣榜换了一张又一张,消息栏中到处是各大名校自主招生的通知,校门口甚至一度拉起了一条横幅:“复旦大学淮阴中学考点”,鲜红耀眼,熠熠生辉——是啊,高考开始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了!苍天不负苦心人,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在此把《读者》上的一段话,为正在为梦想而战的敬爱的高三学长们壮行,愿你们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之后,能够在今年6月的金色阳光下,绽放出最从容、最灿烂的笑靥——一颗心灵,绝不会因追求梦想而受伤的。为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在于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过程,只有成功才是终点。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想的孩子。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