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妈妈》有感_550字500字

观《妈妈》有感_550字

500字 初一 观后感

一部电影,催人泪下。生活就这样考验着每个人,在困境中长大。

——题记

亚男,一个坚强的小女孩,从小失去双亲,母亲送她给了卖盒饭的奶奶,奶奶有个女儿,就是她的小姨,就这样,艰苦的生活开始了。当她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小姨和奶奶都会为她高兴。可以就在她拿到重点中学入学通知书时,奶奶因病离她而去。生活重担压在了小姨身上,为了亚男,小姨放弃了出国,放弃了学业,而亚男也因为没钱交借读费而四处求各学校的校长,直到有一天,一位好心的校长收留了她,在开学学典礼上,她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把思念寄给天国的奶奶,把微笑送给像妈妈一样的小姨。那句“不是妈妈,胜似妈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影片就这样结束了,我陷入了深深的深思中,我,不像亚男有着悲惨却幸福的生活,我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姨……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的我却不懂得满足,亚男省吃简用,而却成天买着零食大口大口地吃,亚男能理解别人,关心别人,而却只顾自己,怨恨别人,……一切的一切,差距就那么大,怎能和需强的她做比较呢?

我有四个妈妈,妈妈,姨妈,二妈,姑妈,她们给我的爱远远超出了亚男的像妈妈一样的奶奶,小姨所给她的爱,而我不懂得珍惜,似乎它们本归属于我一样,以后,我要倍爱她们,超出亚男给自己“妈妈”的爱。

妈妈,我爱你!

童年读后感

650字 读后感

我一直以为每个小孩的童年都是快乐幸福的,是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童年生活:挨打挨饿,甚至死亡。阿廖沙就是在“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的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一个才三四岁的孩子,出于对染坊的染缸的好奇,将祖父家的一块用于节日的白色桌布放进蓝色的染缸。这事触怒了外祖父,于是阿廖沙被绑在凳子上,被树条儿抽,直至抽到昏过去。读到这里,我深切地同情阿廖沙,如果在我们家,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犯了这样的错误,顶多家里人说几句,甚至还没说完,我的爸爸、外婆就会出来替我解围:“多大的事儿,别把孩子吓坏了,桌布没用了,重买一个不就完了吗?”我难以想象,一个成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竟然会用如此粗暴的方式对待一个才三四岁的孩童。这就是《童年》,一个挨打的童年!

同样被打的还有小茨冈。在阿廖沙被挨打后,小茨冈来看望他,传授了好多抵抗挨打的秘诀:挨打时,千万别抱紧身子,要放松、深呼吸,喊起来要像猪;当他用枝条直上直下地打时,最好舒展身体躺着;如果他用树枝左右抽,一定要随着它转动身子。我深切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孩子挨打是家常便饭,能活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和阿廖沙、小茨冈相比,我们太幸福了,我们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保护着。在家中,家长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像小皇帝似的;在学校里,老师耐心地教导我们,从不打骂。

读了《童年》,我深深地感受到我的童年是如此的幸福,我要珍惜如今这美满、幸福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了回报生我养我的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观后感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