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草房情1000字

悠悠草房情

1000字 高一 散文

“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总爱一个人静静地,静静地听这首粗犷豪放、乡情浓郁的歌曲。那一盘录音带,一存,就是好几年,在这些远离家乡的岁月里,每每想家时便放来听听,歌声响起,浓浓的乡情溢满心头,思乡的泪水盈满眼眶,难忘啊!家乡的黄土竹林,枯井烂塘、山羊石道,还有我梦牵魂绕的草房,那几根桉木,几捆杂草围成的草房。

二十多年前,就在那间摇摇欲坠的草房里头,我哭啼着来到世间。那年月,我的记忆中只有父亲粗糙的大手;只有母亲幽怨的叹息。全家八口人的生活,全靠父母在生产队的工分来度日。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夜晚,一点,一点地在草房四周挖出一块空地,几根老桉树、几枝新竹条、几担新稻草便扩建草房;几块木板、几块泥砖便砌成了桌、砌成了灶。

就在那草房,我慢慢地懂得:什么叫做饥饿、什么叫做劳碌、什么叫做辛勤。父母亲是中国式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只要村长吹响上工的哨子,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一年四季,每天都随哨子出工,随哨子收工。一天劳作之后,回到草房,没有晚饭,父母亲把半根未削皮的熟红薯塞给我便忙开了:父亲在草房后用稻草与烂衣服垫在地上,把我放在上面,一边照看我一边垦荒种树、种木薯……那音乐般节奏的锄声、那青筋突起的手臂、还有大山中的草房和啃红薯的我,便是大山中最好、最美的风景。而母亲,一担猪粪,咿呀咿呀的扁担声在田埂上悠然传来,一分一厘的自留地,让母亲侍弄出土豆、白菜、青椒……

就在那间草房,我听完只读三年书的父亲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学会扳着指头计算一加一等于二。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亲将我顶在肩上,将我送到村上的小学。母亲则把下蛋的母鸡,还有山芋种卖了,为了交清我学业的第一笔费用,父母额头的皱纹又新添几道。多少年来,父母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地供我读书。当我接到大学入学录取通知书时,父母亲抚着通知书,四行热泪,滚滚而下。草房里第一次有过激动的哭声。这哭声如春雷轰隆隆响过,临上学的前一周,父母亲买掉了尚未能出栏的猪。父亲走几十里山路到镇上买回一双新解放鞋:“上学要穿新鞋!”母亲则在油灯下赶纳了一双布鞋:“布鞋好护脚!”

车启动了,母亲从衣袋里掏出几个带体温的鸡蛋塞到我的手中:“别饿着……”然后,父母亲双双站在站台上,如两棵支撑草房的老桉树,屹立不动;那双抬起的手,直到在我的视线中消失,也没有放下,像草房檐下挂满山芋的桃杆。

别了,我的草房。

几年后,我大学毕业留在城里,在报社大楼,我天天见的是水泥砖墙,再也没有见过草房。一日,父母亲来信说,草房拆了,建成两栋楼房,叫我携妻回去团聚。

啊!我梦牵魂绕的草房。

悠悠青团香

900字 初一 记叙文

在时间的长河里,华夏悠悠五千年文明,沉淀出了许多宝贵文化遗产。勤奋智慧的炎黄子孙,创造出了许多奇迹。

立夏快到了,在我的记忆里,立夏总是飘着一股清新悠远、挥之不去的艾草香。每逢这夏日伊始,春季接近尾声的美好节日,一大家子人总是齐聚一处,一起做“米鸭蛋”。立夏做“米鸭蛋”,是家乡的风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流传不衰了。

做米鸭蛋的第一步自然是取材,当雨季来临,春天拉开帷幕,就可以去田间采摘新鲜的艾草。我总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剪足满满一盆的艾草。这可能需要在田埂上蹲上好久,可是却别有一番趣味。剪艾草也是有讲究的,手法要恰到好处,不然就会影响米鸭蛋的质量。拿着一把大剪刀,经历了一次次地实战,我才学会熟练快速地剪艾草。无论艾草隐蔽的有多深,都无法逃出我的眼睛,摘着摘着,看着盆里的艾草越来越多,最后满载而归。接着需要花上半天的时间把这些艾草清洗,烧熟,冷却,再切得细碎,和和好的面团揉在一起。开始艾草和面团还很分明,用力搓揉一阵后,就逐渐变色,淡绿色溢着清香气味的汁液融入了面团中,直至两者合一。这看似简单机械,可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外行的我只搓了一会儿,就觉得双手发软发酸,面团似乎没什么变化,而我再也没有力气了,只好甘拜下风。

面粉和好了,一旁的妈妈也将馅料拌好了。最常见的馅料莫过于咸菜笋馅和黑芝麻白糖馅,配置的过程都很简单。而包米鸭蛋的过程更是全家一起动手: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我,甚至是六岁的小妹妹都吵着要一起包。我用双手轻轻拈下一块面团,把它揉成扁平状,再往中间倒上一勺馅料,最后小心翼翼地搓成椭圆形,一个米鸭蛋就初具雏形了!刚开始,我包的米鸭蛋总是“露馅”,而且相貌奇丑,奇形怪状。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失败,再加上我的小心谨慎,终于能包出像模像样的米鸭蛋了,馅料也终于听话地藏在里面不再流出来。把一个个带有我们汗水和笑声的米鸭蛋放进锅里蒸一会,待到出炉时,满屋都是艾草独具的清甜而悠远的香。

至今回想起那一锅大小、形状不一的米鸭蛋,也像回想起了那段浓浓的亲情和乡情。又糯又香,甜而不腻,余香袅袅,经久不忘。

米鸭蛋以及它的制作过程,都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它象征着浓浓的亲情、乡情,是家的味道。愿这份艾草香在我的心里,在奉化这块土地上经久不散!也愿这份亲情、乡情镌刻在每一个奉化子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