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景
诗中的“春”
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春天,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我喜欢读春天有关的诗,因为这些诗能让人感受到美的意境,让人觉得,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高高的柳树像用青绿色的宝石装饰成的,像千万条绿色丝带随风飘摇,是二月的春风剪出了这细细的叶子。多么优美的诗,多么美丽梦幻的景色啊!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又读了许多与春有关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哦,春天的美丽景色是关不住的。瞧,那枝红杏不是从墙里探出头来。我吟诵着这首诗,仿佛置身在园外,闻着“逃”出来的花香,看到了杏花出墙的那一暮,多么浓的春意啊!
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又好像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春日映照的江山特别秀丽,春风又送来了阵阵花草的芬芳。冬天结冻的土变得湿软,正适合飞燕筑巢,暖和的沙地上正睡着一对鸳鸯。
诗,是文章的浓缩,好诗能让我们终生受益!
诗中的“冬”
小时候,我跟妈妈一起读诗,妈妈读一句,我跟着读一句。那时候,我只觉得诗很好听,而对诗中的含意与诗人的思想感情却一概不知。
记得第一次读诗是一个冬天,那天还下着小雪,妈妈教我读柳宗元的《江雪》。也许是那时记忆力好,也许我对这首诗特别感兴趣,读了两遍,我就会背了。走在大街上,吟诵着这首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引来许多过路人的目光,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里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当然,这诗的意思,我一点儿也不懂,还在胡乱猜想,舟也会孤单吗?雪也能钓吗?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又读了许多与“冬”有关的古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明白了诗中的意思。“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读着这首诗,我仿佛看见了洁白的六瓣雪花飘进窗户,坐在窗前赏雪,只看到青翠的竹枝渐渐变成白玉雕成的一样。多么美丽迷人的冬景啊!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我仿佛看到了在大雪纷飞的一天,一对朋友正依依惜别,一个将跟着南飞的大雁离去,朋友分别是多么的不舍啊!
诗,是语言的精华,我将在诗的带领下,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永远,永远......
中国不可战胜
中国不可战胜
在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生活着许多善良.可爱的动物们。但有一个十分可恶的恶魔群-地震是他们的首领。他常常扰乱动物们的正常生活,常常去害那些善良的动物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动物们的痛苦之上。
有一天地震在空中寻找让自己快乐的目标。这时,它发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十分耀眼的动物-龙。
这条龙叫中国,是动物们中的佼佼者。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伟大的精神。不仅如此,他的身上还密布着许多非常重要的器官:内蒙古.四川.云南.东北........
因为中国常常解救被地震等恶魔所折磨而陷于苦难之中的动物们,所以地震十分怨恨他.于是它找到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四川,开始在里面作怪..地震把四川震得天翻地覆想让中国就此衰弱下去,无法与它底抗。
然而中国并没有衰弱下去反而更坚强起来,因为他要战胜恶魔,也要解救四川.叫美国的猎鹰,叫俄罗斯的苍狼,叫英国的豹子......都来帮助中国,帮助他度过这个难关,帮助他战胜恶魔.
由于中国的坚强,还有其他动物的帮助,地震也随之衰弱渐渐地离开了中国。但由于它来得猛烈,中国的龙筋.龙鳞.龙脉.....被震断震毁。但我们相信,在中国自己的努力下,在动物们的帮助下。中国会战胜困难,恢复起来的。
中国是不可战胜的!
相关推荐
-
雨中景天阴沉沉的,给人感觉闷极了,天色也突然暗了下来。我待在家里无聊极了,突然起风了,风吹的晒在绳上的衣服乱摆。风越来越大。很快就下雨了,雨来得很快,一霎那就成了狂风暴雨,风卷着残云,在无际天空中不住的号叫。粗大的雨点,狂暴的打在屋顶上,黑沉沉的天像要崩塌下来。雷鸣电闪,狂风骤雨,仿佛要吞没整个宇宙。狂风卷着雨丝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在抽打,我起身站在窗边,雨点从窗户逢中钻进来打在了我地脸上。弟弟在哭……雨越下越大,风在风中呼啸了,花在风中不住的摇摆,它坚持着,它不愿屈服,它不会倒在风雨的。我走出家门,立刻有许许多多的雨点打在我的脸上。屋檐上的水不断的往下滴,简直就是直直的一条,真是名不虚传的雨帘。地面很湿出现了一圈又一圈的小圆晕,进入雨中我发现,雨丝都被发了狂的风吹斜了。连红旗杆也在摇动,好像快要的倒下的样子。路上的行人愈来愈少,他们都一副匆忙的样子,戴着雨伞的在雨中跨着步,没带雨伞的就只能在雨中奔跑或是先去超市什么地方避避雨。暴雨的麻烦真是大!暴雨好可怕,可是站在雨中,让雨打遍我全身的感觉却是挺好的。雨打在我的身上头上,凉快极了,好像在淋天然浴,水从我的额头上流下了。我的脸湿了,头发湿了,衣服也湿了, 可是我没有回家,好不容易有机会妈妈批准的了,可以出来。时间万物都在动,雨在下,风在号叫,树在遥,花在摆,小圆晕在不断的绽开、绽开……虽然暴雨给人带来了很多麻烦,又给人一种寂寞凄凉的感觉,可是我爱雨中景。雨中的植物是那样的顽强不屈。550字 一年级 记叙文
-
景我想我不能驻足,但我可以欣赏。我想我不能走近,但我可以自我陶醉。我想我能看到你的美丽,但我不能触摸你的心里。我想我可以看的更清,但我不能走近你的记忆里。景啊,你是一个只可远看不可亵玩的美丽女人啊。景啊,我希望我不仅能触摸你更能靠近你。100字 一年级 诗歌
-
景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的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200字 一年级 写景
-
诗诗,美丽的像鲜花一样坚硬可惜,我不会写诗一排排没了模样的文字越来越阔气可是,我还是不会写诗有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虚无缥缈或许信手可拈褡裢中也许驮来了热带醉人的柔软起程,消失,但或满载而归可是,我不会写诗诗是那么长我还是站在文字的中央保持一生追寻的影100字 一年级 诗歌
-
诗一转眼――一句话化身为一个词凝结而简洁一瞬间――一首诗诞生于一枝笔开阔而明朗船,随波逐流诗,随心所欲我不知道――蜿蜒的小溪谁歌唱凄美的音乐谁哭诉尘封的记忆谁留恋似诗?非诗!亦诗!50字 一年级 诗歌
-
雨中小景(一)天下起了雨,越下越大,很快,学校的门口就积满了水。放学的铃声却在这时响了起来,小卓撑着伞吃力地走到校门口。雨下得更大了,再加上小卓手中拿着书,小卓不得不去那个挤满人的传达室躲躲雨。正在这时,小卓手中的书掉到了不远的路上。“真是倒霉!”小卓大叫。看着书上的水越来越多,小卓只得迈着步子去捡。这时有个大概二三年级的小男孩弯腰捡起了书,跑到了小卓面前,把书给了小卓。在雨中,小男孩的一身沾了不少雨水,可他胸前的那条红领巾在此时格外耀眼。小卓谢过了他,小男孩笑着走了。(二)“子怡,这把伞给你撑吧!”“为什么?子欣姐姐。”“我是你的姐姐,应该让小的。”“孔融七岁让梨,我都九岁了,我让伞。”“……,子怡,姐姐今天想淋雨。伞给你带吧!”“我也想和子欣姐姐一起淋雨。”……她们俩人回到家,伞是干的,身上却湿透了,可她们仍微笑着。(三)雨越下越大,莹儿拿着一把已经打了不少补丁的伞在雨中奔跑,刚刚跑出校门就摔了一跤,伞也破了。莹儿挣扎着站起来,从她背后传来了一个亲切而熟悉的声音:“莹儿,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老师送你回家吧。”“王老师,不用了。我家在很远的山上,这一下雨路上都是水,而且都是烂泥巴。别弄脏了您的鞋,还别送了吧!”“这怎么行?莹儿,你撑你这把伞会淋湿的。”说着王老师就把莹儿拉到伞下来,要莹儿带路。莹儿笑了:“王老师,谢谢您!”在雨中,有一朵泛着光彩的绿色小蘑菇,小蘑菇下有一对亲密的师生,她们有说有笑,向一座大山走去……看啊!正是因为这场大雨,使不少人遇到了困难,也是因为这场雨,使他们解决了困难,得到了爱。5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静赏诗中意一抹思念,一杯离愁,一丝悲凉,一碗豁达,一缕开怀。走进万卷诗,静赏诗中意。有那么一抹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月畅饮,无眠问月,苏轼品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思乡,一轮明月,照亮了埋藏心底的一抹思念,李白尝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独自一人,独思乡愁,王维尝过……有那么一杯离愁。”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送友人时的愁苦,离别,李白受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本有惜别意,徒然一转,也有着那么一碗豁达,王勃懂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那样一扯浓郁的离别之恨,那样一丝缠绵的相思之苦,李商隐感过……有那么一丝悲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国家的担忧,对物的一种寄情,杜甫懂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无人,无鸟,一个人的孤寂,悲凉,柳宗元尝过;”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怀才不遇的愤懑,虚度光阴的痛苦,李白他也尝过……有那么一杯豁达,一缕开怀。”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慷慨愤懑,乐观豁达,刘禹锡感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死明志,舍生取义,文天祥敢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是无眠问月,感慨祝愿,苏轼赞过……诗中有画亦有情,情中有思,思中有愁,愁中有悲,杯中有感,感中有乐。愿静吟诗篇,静感诗情,静赏诗意。——后记陕西汉中南郑县城关第一中学初二:刘三儿500字 初二 抒情散文
-
在诗中寻求豪迈古诗是什么?有人说,古诗是一捧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有人说,古诗是一坛浓烈的酒,大快人心;而我说,每一首古诗都是一部感人的电影,都是由诗人自编自导,诗人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于此。因而在古诗中,我总能够寻找到诗人的身影。在众多出色的“电影”中,我尤其钟爱于充满豪情壮志的那一派。每一句诗都充满力量,总让我心潮澎湃;在这铿锵有力的语言后面,更蕴藏着诗人对人生的感知,对万物的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登上岳山,将眼前美景尽收眼底之际,他不禁陶醉其中,将所有的赞美浓缩在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而杜甫并没有一味沉醉于美景之中,而是联想到了人的一生,以及人生不可缺少的永不放弃,勇于攀登的坚强毅志,于是,杜甫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流传至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文天祥沦为阶下囚时,他不免想到了破碎的祖国,以及自己那悲惨的一生。“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悲凉溢满心头。可当受到敌军张弘范的逼迫后,文天祥选择了以死明志,宁死不屈,胸腔充满爱国的热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果说《沁园春·雪》是一座用文字雕砌的辉煌宫殿,那毛泽东则是那精湛的建筑师;他豪情万丈,面对眼前壮观的冬日雪景,不禁奋笔疾书——“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面对眼前这美好江山,毛泽东也忍不住被它所折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他忽然回望历史,感叹“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豪迈的语言勾起了所有人的思绪,跟随诗的脚步回眸历代帝王,每个人都为之所震撼,“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一针见血!突然,毛泽东笔锋一转,将历史一笔带过,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新时代的人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壮美雄浑,感情奔放,胸怀豪迈,气势磅礴!从古诗中,我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和强大;每一首古诗都给予了我心灵的洗礼,让我变得成熟,变得睿智。我愿意跟随诗人的每一步脚印,用诗意点燃激情,点燃人生道路的光明!8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诗路(其一)心里波涛浪起伏,何时敢把心江渡。两旁翠树稀疏疏,心里不成路。体外两旁瓜果树,稀松两旁有条路。蜂采蜜,蝶飞舞,秋时瓜果熟。路(其二)人生路漫不短,种种思到处窜。乡边路无人管,茅草屋冒黑烟。时光短暂不可归,走完生路但愿随。安度了一生无怨无悔,人间永无之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三小四年级:王皓扬150字 四年级 抒情散文
-
诗诗从小我们就接触了诗各种各样的诗古代的豪迈现代的洒放诗隐藏着脱逸洒放的意义每首诗都有它独特的意思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首诗一首很长很长的诗每句歌词也是一句诗句句透露着浅浅的哲理每一句诗都是一句哲理性的话我的生命永远为了诗而绽放色彩我不允有人污蔑诗更不允许有人侮辱了诗的本来性质诗是纯洁美好的1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雪中景前几天,还是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早起的小草已偷偷的从地里钻了出来,二月的春风已为柳条裁出了嫩叶,桃花已羞红了脸……昨天下午气温骤然变冷,天空布满阴云,一夜之间,大地脱下了绿袍,换上了银装。柳絮一般的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一朵朵,一簇簇,像银花,似轻烟,如白蝶,似鹅毛。展望天地之间,只见大雪纷飞,朵朵雪花在寒风的驱使下,忽而向这边飘荡,忽而向那边猛扑,忽而飞射直下,忽而悠悠飘落。有的像迷路的小孩飞来飞去,找不到回家的路。有的像白色的小精灵在空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有的像七仙女散下的花瓣纷纷扬扬,有的像春风吹散的落花漫天飞舞。多么难得的阳春白雪啊!我们一家人兴冲冲地赶往公园赏雪。呀!一片白茫茫的雪海跳入我的眼帘:昔日供我们游玩的公园成了雪的天堂,秋千,滑滑梯,单杠,翘翘板静静的如雕塑一般,躺着、趴着、睡着、站着。最让人迷醉的是桃花——雪中的桃花在洁白无瑕的雪花衬托下,分外娇艳又让人怜惜。别人是踏雪寻梅,我们是踏雪寻桃花。桃花没有像腊梅那么红,也没有腊梅那么香,但他白里透红,红里透粉,粉的恰到了好处。因为腊梅用香又红,让诗人去爱慕他,赞美他,而桃花是朴实的,像一个简朴的农妇。我和表哥想出了一种玩法:他捡起一朵被雪打落的桃花,包在雪里,往水里一扔,雪化了许多,桃花依然完整的包裹在雪中,水中的雪变得晶莹剔透,桃花像还没有出生的娃娃,那样子又可爱又漂亮。跟雪人,打雪仗是我们这些贪玩的孩子必不可少的活动。大伙七手八脚,不一会儿就把一个雪罗汉堆好了。只见这个雪罗汉头大大的,绿绿的眼睛,红红的嘴,胸前还插了一朵玫瑰花,胖乎乎的,真可爱。更激动人心的是打雪仗,我随手抓起一把雪往妈妈身上一扔,妈妈一蹲,正好打中了她的头,妈妈的脑袋开了白花。我正乐着呢,妈妈突然抓起一把雪,冷不防的像我扔过来,我措手不及,吃了个“雪馅包子”。我又向妹妹扔去,只听见“啊”的一声,雪球在她屁股上开的花……呐喊声,欢笑声久久的回荡在公园里……800字 五年级 写景
-
雨中景漆黑的夜空乌云翻滚,狂风怒号,大雨倾盆,闪电在狂风暴雨的簇拥下终于来了。它像一把擎天利剑,把夜空和乌云劈成碎片,把苍穹大地照耀得如同白昼,震耳的雷声中一切都屏气敛声、炫目中的一切生灵都面色苍白。暴雨哗哗地下着,越下越大、越下越急,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瀑布,最后简直像是老天爷打开了天河的闸门,雨水疯狂的涌向人间,确有排山倒海之势。窗户被雨点打得叭叭直响,路旁的小树在狂风暴雨中拼死挣扎,花圃里纤弱的月季早已直不起腰来,眼看就要夭折了……慢慢地,雨停了,家门前那条小河,宁静秀丽,清澈见底,透明得如同一块无瑕的翡翠;弥漫的水雾像一层轻纱,笼罩在水面上,顺流望去,水天相接,一片迷蒙。慢慢地,河水变得生气勃勃,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水草随着缓缓的河水尽情展示着自己优美的舞姿,在衰微的阳光下舞着。不知不觉黄昏降临,夕阳的余晖斜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凉爽的河风徐徐吹来,那般启人遐思。啊!生我养我的故乡,你是多么的美丽、迷人、伟大,每天不图报酬地养育着我们呀,正如那礁石每天都置身于大海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海水的洗礼;而好学的我们每天都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中,贪婪地吸取着知识的甘甜,我们也要做这种“海中的礁石”,每天都让知识的海浪冲击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思想在这撞击中得到启迪;知识正如那浩瀚的海洋,学不尽的,我们不但要学习,还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礁石为了读懂深奥的大海,读瘦了身体,读出了“满脸皱纹”。让知识伴随我们一生,让知识来充实我们的人生,那将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呀!岁月在流逝,而我们却越来越充实、富有,像那海中之礁,任凭斗转星移,循环往复,仍在海中顽强地读着海之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敬爱的老师们,你们传播真理,开发智力,使从古到今的精神财富得以世代相传,你们为祖国的发展立下了永垂不朽的丰功伟绩,你们像一支支蜡炬,默默地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用真、善、美的光芒驱散了愚昧和落后。你们每前进一步,都倾注着你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凝聚着你们哺育的心血。你们永远坚信“雨过天晴”这一真理,你们满腔热情培育我们,为我们操碎了心,但无怨无悔。800字 初二 散文
-
诗中悲喜我们心情起伏,会写下点滴文字,会描摹数笔,会低吟数句。诗,兴起而作,悲来低吟。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她的诗。但试想,外国诗虽然翻译过来有损意味,但读着译文却也可以体味到诗人心境的。却唯有我们的古诗,可是能有一种其他语言,将它的韵味、它的意境、它的字斟句酌翻译过去?曹操,是多么杰出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他却不仅有武略,更兼文采!面对浩大天地,他吟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他宽广的胸襟。面对人生苦短,他叹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而他那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更是道出了千古的愁绪。李白 ,一代诗仙。他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我们也能如此感同身受!他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宽广、豪迈的心绪,又能有几人比得上?李白的诗韵,是宽广的、豪情万丈的,仿佛让你也同他站在山顶看锦绣山河一样,感受他的心情。李清照,一位多苦难的词人。命运的反复无常同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当美好岁月已然逝去,往事成空,词人独守幽暗的小窗,该是多么悲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多么传神的韵味啊!李清照的词,仿佛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可以反复玩味,细细揣摩。诗韵,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绪的传神,也浓缩于诗词字眼上。“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是如何传神。再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却是这“萧萧”与“滚滚”蕴含多少壮怀!再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直”与“圆”真是无可比拟。也无怪乎人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韵,也不仅仅是一字一句的推敲,更来源于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清新淡雅来自于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奇幻来自于诗人放浪不羁的浪漫。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动来自于诗人至死不渝的奉献精神。还有《诗经》中爱情的唯美与忠贞……诗,你用美好的文字,你用凄凉的文字,结果,诗美好着,凄凉着,更不悲不喜中。800字 初一 散文
-
诗中意象_随笔诗歌是文学上的一种文体,是人类内心情感所释放的窗口之一。只有细细品味,才会感受到藏在诗歌深处的灵魂的跳动。观看浩浩如海洋般的中国历史,诗歌不断完善,更加趋向生活、融于生活。而在这漫漫的长河中,便沉淀出了岁月的结晶——诗中意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诗句中的“酒”、“黄昏”、“夕阳”。在诗歌发展过程中渐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意象寓意。如“酒”字在中国诗歌中被赋予了哀愁乡愁的意思。李白在官场上失意,内心的无奈与哀愁,更借酒消愁。当然“酒”字也有别的含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听说收复了河南河北,内心那种激动、高兴的心情也从“酒”字表现出来;而“黄昏、夕阳”更是伤感的意绪、人生迟暮的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中秋”则寄托了游人那份沉重而又绵绵无尽的乡愁。一些植物的名称也包含了某些含义,“柳”与“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折柳送别,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菊”,傲霸之花,品格坚强,气质清高,诗人更借以表达高洁品质、纯洁品行;“芳草”比喻离恨,“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年年复如初本是芳草的特点,但在诗人的眼里却是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年宝贵的感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高大的梧桐在此时却成了的凄凉悲惨的化身。但在外国的眼里,又是另一番风景。柳树在他们国土中,绝没有,也不会把伤离别联系到一起。而菊花在一些国家中是对逝者的尊重。造成这种文化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同样,别国的诗歌会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在学习诗歌时有必要了解更多的他国风情文化,这样,我们更能抓住作者的心。而这些沉淀下的灵魂,在今天全球化中,我们不一定要硬搬上去,不说话的诗歌音律会失去,而那些特殊词的意义也会有所改变,理解起来,就可能失去了原有的感情。或许,我们在翻译时,能找一些蕴意相同的事物代替原来的。那效果可能更好。说到底,这是文化间的碰撞,而这些意像寓意,也会有相通的地方。800字 初中
-
诗中情议论文在手握笔杆之前,我们就已张口便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即便半点不懂此为何意,却可以倒背如流。启蒙之初,我与诗词就有了丝丝缕缕的联系,那时不解诗中深意,只觉顺口就那么记忆下来,至今不忘。与诗词的邂逅自有一种内在的灵韵在策动。从小小的糯米团子般的孩童到现在几近成年,诗词不再是学习讲话的途径,而是融入我灵魂的一段甚至是很多段感情。每首诗词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关乎爱情、友情、亲情、思念、哀痛或者别的什么,诗人或词人将心中涌动的情思倾泻在宣纸上,自笔尖流淌而出。《诗经》曾是经人民口耳相传的民歌,后代集结成册,才有了今日的《诗经》。它的每一篇几乎都在讲男女恋情,那是最真挚、最淳朴也是最初的爱情。“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没有名利华美的修饰,简洁甚至普通的场景,一见钟情的美好。平白的语言,却勾勒出那一瞬间的惊艳,抬手间就遇见了爱情,于桃花飘零、落英缤纷的映衬之下,温柔了女子的岁月、男子的时光。《诗经》中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凄美承诺,有“臻首峨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绝世美人,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深切思念。悲剧和喜剧都是爱情,平凡的情感随诗歌一起越过千古,经久不衰。唐诗宋词诗中华文化自开始以来千年的积淀。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笑世人浅薄愚昧,亦讽自己怀才不遇;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心系天下,心忧天下,希望能够护佑天下寒门学子;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叶扁舟,载不动的是泪,是愁,是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切心哀痛;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难忘昔时昔日与亡妻共谱琴瑟,生死阻隔了他们的爱情,却无法割断他们的爱情。不论举杯高歌,抑或低吟浅唱,一字一词都熔铸了诗人词家的浓情深意。自远古民谣到唐诗宋词元曲,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形式在变,语言在变,文字在变,但诗词中蕴含的感情却从未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诗词如画,以情为墨,以爱铸笔,挥洒出一幅幅绝世名画。800字 议论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