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实验_1000字
生活处处有科学。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星期天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趁着大好天气到了野外游玩,那里风景如画、景色迷人,那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里有回来穿梭小鱼在嬉戏。有无与伦比的花儿微风轻轻拂过在风中翩翩起舞还会飘来淡淡的清香,在花儿旁还有几课巍然屹立的大树像几位保护美丽花儿的守卫。突然,我的小伙伴们在一棵大树下面看到一群蚂蚁正在忙着要干什么。我突发奇想,想到了蚂蚁害怕樟脑球的气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于是想亲自实验一下,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于是,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商店里买了一颗气味十足的樟脑球。
此处选择的对象要和上文发现的蚂蚁就地取材首先,我们来到2只小蚂蚁前,用樟脑球在蚂蚁的前面画了一条线,那两只小蚂蚁抬起头来看了看我和我小伙伴仿佛在说:就这么一条线,就想把我们困住!你们未免也太小瞧我们了吧!哈哈哈……”,然后冲破了那一条线,跑了。我不假思索,蚂蚁怎么跑走了呢?蚂蚁不是害怕樟脑球的气味的吗?疑团未揭开,带着好奇,我们又来到了2只小蚂蚁面前。像原先一样,我们在嚣张跋扈的蚂蚁前面画了一条线,蚂蚁仍然仰起头看了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冲破了画线好像在说:“我可是很厉害的区区一条樟脑线就像打败我,痴心妄想。”于是,我们就不服气又在蚂蚁的前面画了一条线,蚂蚁想冲破,在向画线逼近,似乎在说:又是一条樟脑线,还想把我们困住!你们未免也太小瞧我们了吧!”蚂蚁哈哈大笑,便得意洋洋的冲向画线。我想,这次的试验一定又是以0分为结局了。当我这在心灰意冷的时候,蚂蚁像被一阵风吹了回来,吓破了胆似的,缩头缩尾的有些不敢冲破画线了。但它们依然毫不惧怕的冲锋,终于冲破了,但它们已经累得精疲力尽,四肢无力,我们就将计就计在蚂蚁的周围又画了一个大圆圈。这下蚂蚁好像变得聪明起来,不想原先那样硬要冲破画线了。蚂蚁也没有了原先的嚣张跋扈和得意洋洋。在圈子里徘徊不定,沉着镇定的寻找着出口。
我们把圈子慢慢的缩小,蚂蚁好像再也受不了那樟脑球是十足的气味了。好像在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我们实在是受不了了,刚才是我们太嚣张了……”最后我们把圈子缩小到比1角钱硬币还要小,蚂蚁不再徘徊了,躺在地上站不起来了。蚂蚁也许是太累了,再加上樟脑球的气味,实在受不了,所以坚持不住倒下了。
蚂蚁的试验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双眼去看世界,用勤劳的双手去做实验,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六年级:方泽华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这一刻我才读懂了你
母爱,如清晨的一缕白雾,摸不透,道不明。但当我们细细去品味,才发现,母爱,原来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当一串脚步声逼近房门时,我就知道自己难逃“厄运”了。“女儿,喝点莲子羹吧,还热乎着呢!”妈妈小心翼翼端着一碗盛得满满的莲子羹,挪着小碎步走到桌边。“我不需要,拿回去吧。”我甚至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冷冷地回绝了她。妈妈的眼睛黯淡了,扬起的嘴角失望地弯下,轻轻地、轻轻地叹了口气,带着她那如莲心般苦涩的心,悄无生息地离开了。
又是莲子羹!又是满满一大碗!又是一如既往的苦!我稍稍地抿了一口,苦涩就顺着唇齿触及舌根,滑进喉咙,落在心上。我不禁微微颤抖了一下,赶紧喝了一大杯水中和下这令人厌恶的苦涩。我端着碗偷偷摸摸地溜出房间,钻进卫生间中,轻轻关上门,“哗啦”一声,将这一大碗莲子羹倒得一滴不剩。
门,突然打开了。这时,随着“咕咚”一声,马桶中的水和莲子羹,正翻滚着、搅动着、咆哮着冲进下水道。又是“砰”的一声,门突然关上了,就如打开时一样令人猝不及防。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叹息声。
随着莲子羹一起消失殆尽的,还有我心中的厌烦。但不知怎的,内心的愧疚一丝丝地涌上心头。“妈妈。”我轻轻地呼唤了一声。“你怎么这么浪费,不吃也别倒掉啊!”妈妈那无尽的唠叨又回响在耳畔,无情地将我数落成一无事处的人,我心中的无名怒火“腾”一下又燃烧起来了。为什么?为什么?我只不过倒了一碗莲子羹而已!
“为什么?”我大吼一声。一声巨响之后,我冲出了家门,也关上了似乎永远关不上的话匣。
冬天的夜晚,很冷。我只穿了一件单薄的毛衣,寒风从四面八方钻进衣服中,带走了残存的温度。抵不住这钻心的冷,我只得乖乖转身……
轻轻推开家门。客厅中空无一人。只有那个空碗,却盛满了热气腾腾的莲子羹。千头万绪,我不知如何梳理,只是轻轻端起了碗。当莲子羹触及舌尖的那一刻,我震惊了。一股甜甜的、暖暖的气息,瞬间包裹了全身,驱散了冬夜的寒冷。为什么一碗莲子羹,竟可以那么甜?我大口大口地喝着,喝到最后一口,才发现碗底还留有一颗颗细碎的没有溶解的冰糖碎。
我的眼睛模糊了。我仿佛看到母亲用力地、用力地将大块的冰糖敲碎,仿佛想敲碎我带给她的所有痛苦。她痛苦的心,是否也曾如冰糖一般一点一点的破碎,碎成块,碎成末?……
这一刻,我读懂了母亲。在比刹那更短的光影中,我读懂了比时光更长的母爱。
相关推荐
-
一次有趣的实验我是个不爱做实验的人,总认为那些都是男孩子做的。但是,自从五年级的一节科学课后,我对“实验”彻底改变了看法。那是在一个春天的早上,我们刚升完旗,回到教室后,科学老师就开始给我们上课。刚开始,这一课还没有勾起我的兴趣,但是当我看到“小孔成像”原理的这段话后,便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读完后,我似懂非懂,这时,老师刚好讲到这里,这时,老师说:“你们先自己读这个实验,一会儿我们要亲自动手去做。”同学们都喜笑颜开,兴高采烈地读完了这段话。开始做实验了,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有孔的纸板,又叫一个同学拿着点着的蜡烛上去。同学们都很好奇,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只见老师拿着纸板走到墙旁边,让那个同学举起蜡烛,举到和有孔的纸一样的高度。然后,又让另一个同学把窗帘拉住,接着,奇迹出现了,穿过小孔看到的蜡烛的火苗并不是正立的,而是倒立的。同学们这时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小孔成像”的原理。这时,老师又让那个同学往前走,同学们看到“倒火苗”变大了,那个同学往后退,“倒火苗”又变小了。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那之后,我就开始做更多的实验,喜欢上了实验,喜欢上了科学这门课。正是通过这次实验,我才感觉到实验也是有趣的,科学也是有趣的。这次实验也激励着我要去探索科学,让我明白了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动手、动脑,就可以发现它的存在。550字 六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这个星期五,我们的老师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判断鸡蛋是生是熟。这项作业刚一布置出来,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嚷开了:“这还不简单,只要把蛋打破,不就知道了。”老师听见了,说道:“不能把蛋壳敲破,并且,不能上网搜方法。”我们听了老师的话,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心想这项作业太难了,恐怕这次的作业是完不成了。回到家后,我立马拿出了我妈珍藏以久的神器——煮蛋机,我拿出一个鸡蛋放进去,通上电源,很快,煮蛋器上飘起白烟,蛋被煮好了。我看着那枚鸡蛋,两眼放光,伸手去拿,触碰到鸡蛋的一瞬间,我的手立刻收了回去。“真烫!”我捏着我那受了伤的小手说道。实验还没有开始就受伤了,我这算不算是为科学做出的牺牲呢?我只好在旁边默默地等待着鸡蛋冷却,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不时吹几口气,希望鸡蛋能快点冷下来。可是,过了好几分钟,鸡蛋还是烫手,我便放弃了,离开这个小坏蛋,看书去了。过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我心想,这鸡蛋一定凉了,不会像之前一样烫手了。我来到厨房里,看着这枚熟鸡蛋,心中还是有点怕。我小心地用手试探了一下它,在触碰到它的一瞬间,我飞快地把手缩了回来,可是一点儿也不感觉烫,用掌心摸一摸,鸡蛋已经完全冰凉了。于是我飞快地拿起鸡蛋,一下子双手分别拿着一生一熟两个鸡蛋,开始了实验。看着两个鸡蛋,我想,这怎么判断呢?我想到了水,水能不能判断鸡蛋生熟呢?想到这儿,我来到了卫生间,弄了一盆水,接着把两个蛋丢了进去。“嘭”的一声,一个鸡蛋破了,那个生的鸡蛋像被大象踩过的蚂蚁一样。呃,实验倒是成功了,生熟鸡蛋一目了然,但这肯定不是老师要的方法啊!我心里吊上了一块大石头,生怕那个好不容易才弄到的熟鸡蛋也摔碎了。于是,我拿起那个熟鸡蛋,左看看,右看看,确认这个熟鸡蛋没碎,我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才落了地。马上,我又从冰箱中拿出一个生鸡蛋,又开始了实验。这次,我吸取了教训,拿出一个杯子,灌满水,先把生鸡蛋慢慢放入水中,让它沉了下去。我又拿出熟鸡蛋,放在水里面,熟鸡蛋也沉了下去。一模一样的效果,看来,水也分辨不出哪个生哪个熟啊?我突然记起老师说过,盐能改变水的密度,生熟鸡蛋的密度会不会一样呢?于是,我从厨房里拿了一包盐,慢慢地往杯里倒。一次,没反应;两次,没反应;三次,还是没反应。我急了,把整袋盐都倒了进去,然后用筷子慢慢搅动。这时,我发现,有一个鸡蛋晃动了几下,立了起来,然后慢慢悠悠地浮了上来,另一个鸡蛋只在杯底晃动。我突然记起科学老师说过,熟鸡蛋的密度大,那么,杯底的肯定就是熟鸡蛋了。我双眼放光,高兴地把这个发现用本子记了下来。星期一,我来到学校,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对我夸奖道:“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切的科学结论都离不开研究和探索。这一次有趣的实验,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1000字 六年级
-
有趣的一次实验一个懒洋洋的午后,我闲来无事,便翻出一本《科学大众》来看,看着看着,我被书上一个有趣的实验吸引住了。这个实验的名字叫做“绽放的‘水中花’”。这个实验到底怎么做呢?如果你想知道,就听听下面吧!我找来一张彩色硬卡纸,一把剪刀,一个圆规,一支铅笔和一个大瓷盘,准备就绪,实验开始啦!我用圆规在卡纸上画了个大圆,用铅笔认真地细心地小心翼翼地沿着大圆画了十几片甚至几十片大大的长长的花瓣,顶像了一朵“平面”向日葵,我又用笔给它画上了笑脸,可爱极了,我用剪刀把这朵向日葵剪下来,把向日葵常常的花瓣向内全都折好,再用手掌压了又压,用屁股坐了又坐,终于把“不听话”的花瓣折服了。我把盘子里装满了水,把正在“微微挣扎”的向日葵准备好,喊来妈妈,让她和我一起观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以高昂的语气对妈妈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同时,我将纸向日葵放进水里,慢慢地,“水中花”渐渐地张开了被我压住的花瓣,又过了一会儿,它全“盛开”,好似在舒展筋骨,美丽极了!妈妈也在一旁鼓掌,不过一会儿她又茫然地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自豪地说:“因为纸张产生的恢复与水的张力互相作用导致的,当两种力互抵时,纸张会慢慢展开。”说完,我“奸笑”两声,说:“嘿嘿,看完了,也听完了,要付观看费!”听罢,妈妈和我一起哈哈大笑起来。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550字 六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最近我在看一本有关战争的书,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两个国家在打仗,其中一个国家经常战败,是因为情报经常被敌军发现,而自从有了装有情报的鸡蛋后,这个国家就很少打败仗了。我非常好奇,就做了一个实验。在爸爸的支持下,我备好了材料:一个特大号鸡蛋、水、毛笔。实验开始,我用毛笔蘸满了水,在鸡蛋上写下了我的名字。我将鸡蛋放入沸腾的水里,15分钟后关火,拿出鸡蛋。我迅速把鸡蛋剥开,可是蛋清上并没有我的名字。啊,原来这个“名字蛋”,所需要的液体不是自来水啊!第二天我又拿来蘸满颜料的水,写下我的名字后,我还是把他放在沸腾的水里,可是依然没有成。我松懈了,不想再做这个实验,爸爸猜透了我的心思,变来劝我,爸爸摸着我的头对我说:“怎么?想放弃吗?”我点了点头。“孩子如果这一点小事你都想放弃,那么你将不可能做成大事”。我若有所思。听了爸爸的话,我更加想成功的做完这个实验。在吃午饭时,我看到桌子上放的醋,便想:醋也是液体,不如一会儿试一试。饭后,我用毛笔蘸满了醋,在鸡蛋上潇潇洒洒的写下了我的名字。我把鸡蛋运动员放入了沸腾的水中,坐在客厅,心里忐忑不安,15分钟到了,我急急忙忙地跑进厨房,将鸡蛋拿了出来。我非常紧张,手心里的汗都流了出来。我用最快的速度把鸡蛋壳剥掉,等待着奇迹的出现。鸡蛋清有明显的字,我欢呼了起来:“我制作的‘名字蛋’终于诞生了”!成功后,我不由得向爸爸炫耀,爸爸见后对我说:“你看,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后我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只有蘸满醋?才能写下字呢?爸爸告诉我:“用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干后再煮鸡蛋,这些宇就会被吸收,穿过蛋壳印在煮熟的蛋清上,而蛋壳上却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别说用肉眼,即使用显微镜也看不出来”!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啊!700字 六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上有无数有趣的东西,它们可能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可能无处不在,又或许一生难遇。而微生物,恰属阴魂不散,随处可见的那种。几个月前的一天下午,科学课。老师推来一车显微镜,说:“今天我们来观察微生物!”教室里一时炸开了锅,老师简单地介绍了用法,分了材料,实验开始了……我把污水滴在玻璃片上,斜放到显微镜里,缓缓地转动,画面渐渐地清晰起来……一条黑线!一条会动的黑线撞入我眼中。它又细又长,尾部不停地左右摆动着,仿佛一艘巨轮底下那转个没完没了的螺旋桨。他似乎发现了我,只见他快马加鞭,速度越来越快,仿佛一个拼命逃跑的蒙面大盗。又好似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很快,它就窜出了我的视线。多么有趣的一幕,这个黑乎乎的小家伙,为微生物这个大家族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我难以忘却。我再接再厉,轻轻移动着玻璃片。霎时,显微镜下的世界又热闹了起来。几个小精灵出现了。它们是椭圆形的,全身棕色,但有的深,有的浅。我仔细一看,它们好像是自己在动,又好像是被它们身边的小黄球挤来挤去。这些小黄球只有它一半大小,像一粒粒饱满的黄豆,又像是被人撒落在茫茫宇宙中的金子,看起来金灿灿的。它们成群结队地在一起,互相挤碰着。两三个棕色的,混杂在“黄豆”中,显得格外显眼。乍一看,还以为是一群农民工和几个外星人在赶春运呢!它们是多么有趣啊!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告诉我:“黑黑的是线虫,棕色的是草履虫,黄色的叫绿藻。”我恍然大悟,微生物多么有趣呀!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就连最古老、最原始的生物都这么有趣,这么美丽,壮观,让人们肃然起敬。也让我不禁啧啧稀奇,拍手叫好。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我对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我会更加认真地做好每一次实验。700字 六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听说蜗牛是有嗅觉的,我想做个实验。我在蜗牛前面两三厘米的地方滴上几滴醋。那醋的味道闻起来酸溜溜的,十分难闻,连我都不喜欢,更何况蜗牛呢?我猜蜗牛肯定不会吃吧!过了好一会儿,蜗牛终于探头探脑地从”房子“里伸出软软的身子,两只触角转了一圈,就缓缓地向醋爬去。它先伸长脖子,再拖着重重的壳,慢慢地爬向醋。它一边蠕动着身子,还不时转动着触角,似乎在判断醋能不能吃。蜗牛把头伸向醋,用一根触角点了点醋,就被酸得缩回了一只触角。可它还是不放弃,再次用一根触角点了点醋。这次,它被酸得直接缩回了壳里。过了好一会儿,蜗牛再次探出头,径直爬向醋。难道它想吃醋吗?哦,原来是我多虑了。就在它离醋只有几毫米的时候,蜗牛居然绕过了过去。做了这个实验让我知道蜗牛是有嗅觉的,而且它不喜欢醋的酸味。四年级:陈映东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有趣一次的实验我以前十分喜欢喝碳酸饮料,但是爸爸不同意说:“碳酸饮料对我们的身体不好,可以让我们骨头里的碳酸钙给‘腐’化了。”我不相信,于是爸爸让我把一个鸡蛋放入一杯醋里,观察它的变化。我乖乖地做了。鸡蛋壳十分硬,刚放进去的时候,还没有一点变化。过了一会儿,鸡蛋的壳上就出现了许多的小气泡,它们逐渐的变大,最后浮了上去。我用小勺子把鸡蛋壳捞了上来,发现上面全部都是小气泡,还有一些气泡像是颗颗宝石镶在了壳的深处,又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壳上有一些白白的地方,我怀疑它已经脱了一层壳了。再过一会儿,我用手指甲划了一下,就发现壳的一层被我划掉了,壳已经被腐化了一层。过了一天,这个鸡蛋的壳已经变成透明的了。爸爸给我解释道:“我们的骨头和蛋壳一样都有许多碳酸钙,碳酸饮料就像醋,可以把骨头里的碳酸钙‘吃'了,让骨头变松。”最后我觉得碳酸饮料真的不可以多喝啊!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一次有趣的实验你看过谍战片吗?你知道“隐形墨水”吗?今天,我就做了一个“隐形墨水”的实验。首先,我拿出了“隐形墨水”——牛奶,用一根棉签蘸了一点,在一张白纸上写了一个“大”字,在阳光下晒干以后,竟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我把这张纸对着阳光照了照,隐约可以看见一点点痕迹。接着,我打开了煤气,为了以防万一,我事先倒好了一盆水。我又把煤气调到了最低档,把纸放上去烤,不一会儿,纸已经焦了,可字还是没有显现出来。所以,第一次的实验就以失败告终了。我毫不气馁,开始了第二次的实验,我又用牛奶写了一个“大”字,只不过我多蘸了一些牛奶,些的时候稍微用了一点力。我想:“如果这次仍然用最小火烤,可能还是显现不出来,上一次可能就是因为火候不够才失败的。”所以,我把火调大了一点。再把纸放上去烤,大约三分钟后,字便显现出来了。我激动得欣喜若狂,可我还有一点疑惑:“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因为牛奶烤焦后显现出来的吧。”我在网上找到了答案:“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烘干后变得凝固,还会显现出颜色。”这就是用牛奶写字为什么烤后就会显现出来的原理。你也去试一试这个实验吧,说不定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400字 五年级 叙事
-
一次有趣的实验一次有趣的实验今天,我到李老师家学作文,李老师先让我们抄几句论语,等我们抄好后。李老师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拿来了一杯装了三分之二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一碗盐,一把小勺子,两个鸡蛋。我们看到这些东西,真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李老师把东西放到桌子上,坐了下来,叫我们过来看。李老师到底要干吗呢?我们走了过去,像小蜜蜂围着蜂巢一样围着桌子。只见李老师把一个小鸡蛋轻轻放到杯子里,接着小鸡蛋慢慢的沉了下去李老师说:“你们看它像什么?”同学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像一个小皮球。”有的说:“像一个不倒翁。”我说:“像一个饭团。”后来,李老师问我们:“怎么才能让它浮起来?”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放盐。”于是,李老师往里面加了一勺盐,咦,小鸡蛋向上面“游”了一下,但“体力不支”又掉了下去,李老师又捞了一勺盐放到里面,小鸡蛋又游了一下,但又掉了下去,我们就说:“搅拌!搅拌!”李老师用勺子搅啊搅,小鸡蛋终于浮出了水面翘起了小屁股,跳起了“水上芭蕾”,我们都欢呼起来。后来,李老师给我们讲了个关于死海(死海位于中东,在以色列、约旦交界的大裂谷)的故事:从前,在死海附近有几个国家,那儿的人经常打仗,他们把抓过来的士兵分成两部分,一队是软弱的士兵(去处死),一队就是强壮的士兵(去做奴隶)。有一次,一个将军把处死的人都投进死海可他们都浮在水面上,将军很生气,把他们绑在大石头上再扔下去。俘虏们想自己可能完蛋了。可还是浮在水面上,将军认为是上天的安排,于是把他们都放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死海水的密度很大,所以人们才不会沉下去。人们现在休闲还可以在水面看书、喝茶。6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有趣的一次实验“火山喷发”,大家一定在电视里见过吧,但你有没有亲眼见过呢?我倒是见过一回“火山喷发,可这是个“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这个实验我也亲自动手做了一回。嗬,“火山喷发”可真好玩。你也可以投稿按实验要求我拿来了一个玻璃杯、一瓶醋和一瓶洗涤剂、一包小苏打、一张报纸。首先往杯子里倒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洗涤剂,然后把报纸垫在玻璃杯下。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往杯子里倒入一些醋,奇迹很快就出现了,刚刚瓶子里还只是一些小苏打和洗涤剂,它们安安分分的,怎么才过了几秒钟的时间就变成了泡沫呢?而且本来只是一点点的泡沫,现在不断地疯涨,才过了十几秒,就从玻璃杯口蜂拥而上,溢出瓶口流到报纸上了。这时,我又兴奋又惊讶,目不转睛地看着浮上来的泡沫,生怕漏掉了什么细节。大约过了18分钟,泡沫又渐渐地消失。哈,这个实验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这是为什们呢?我急忙抓过书查了起来,可书上一个字也没提,唉!没办法,只好自己琢磨琢磨了。刘老师不是在课上讲过了吗:小苏打与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泡沫,就像汽水一样摇一摇也会产生一些泡沫。那么洗涤剂又起了什么作用呢?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为了搞清其中的奥秘,我又把这个实验重做了一遍,发现泡沫之所以会疯涨就是因为洗涤剂起到了催化作用。这不是与浮石的形成原理差不多吗。这个小实验真是有意思。做科学小实验,让我在玩中懂得了科学道理,还锻炼了我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是两全其美。550字 四年级 叙事
-
一次有趣的实验上个星期五,班主任刘老师拿着一个鸡蛋走进了教室,神秘地对我们说:“同学们,这节班队课,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我们听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更掩盖不住激动,迫不及待地问刘老师:“刘老师,您拿来一个鸡蛋做什么?莫非这节课我们做的实验和鸡蛋有关?”刘老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答道:“是的。这个实验就是:鸡蛋能不能被握碎?”几个力气大的同学信心满满,而几个力气小的同学忐忑不安,生怕老师会叫到自己,让自己上来捏鸡蛋,在同学们面前出丑。大家各怀心态,等待着游戏的开始。接下来,刘老师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实验规则:每一个同学轮流上来握鸡蛋,谁能把鸡蛋握碎,谁就是我们班的“大力士”。要知道,“大力士”在我们班中有着一定的威信,何况是刘老师“亲封”的呢!听到这,连我这个女生都跃跃欲试了。首先,刘老师请到了我们班的“病号先生”。他瘦瘦小小,面黄肌瘦,同学们赐予他“病号先生”的称谓。只见他迈着小碎步,心惊胆战地走上讲台,接住鸡蛋,将全身的力量都汇集到手上。他咬着嘴唇,脸涨得通红通红,鸡蛋还是没有碎裂开来的痕迹。他只好灰头土脸地走下了讲台。同学们在台下议论着,有的说:“要是我走上讲台去握鸡蛋,肯定可以把它握碎。”有的女生则面露恐慌,惴惴不安地说:“那个鸡蛋好难握碎的样子,等会儿我们上去的时候会不会出丑啊?”我信心满满得想:要是我上去,一定能把鸡蛋制服的。“病号先生”的力气那么小,我应该比他强。接下来,刘老师请了力气比较大的郑浩东来握鸡蛋。只见他把腿摆成“人”字形,开始用力。一秒,两秒,三秒……两分钟过去了,郑浩东的眉头皱得都可以夹死一只虫子了,脸红红的,额头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可鸡蛋还不肯轻易“就范”,郑浩东只好灰溜溜地走下了“擂台”。……终于轮到我上来握鸡蛋了。我把鸡蛋握在手心,开始“发功”,过了一会儿,鸡蛋还是无动于衷,我跺了跺脚,手心也冒出汗来了,心想:鸡蛋啊,你就给我点面子吧!可鸡蛋还是“不肯服输”,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我,我只好像只斗败了的公鸡,遗憾地走下了讲台。“叮铃铃……”下课了,我问刘老师:“刘老师,鸡蛋为什么不能被握碎啊?”“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如: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建筑。”刘老师解释道。听到这,全班同学才恍然大悟。你说说,这节班队课有趣吗?1000字 四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实验,一个新鲜的名词。带给我无穷的乐趣,无穷的知识。同时带给我无穷的思考。实验就像是一本美丽的书。需要你认真的理解才能更好的掌握这本美的书籍。我喜欢做实验,我喜欢实验中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也喜欢实验中的知识。理所当然,我也最喜欢科学课。下午第一节是科学课,我心里可乐了。待到科学课的时候。我们排队走上实验室。今天,老师讲过,要做的实验是:雨的形成。我早就提前准备好了实验材料:火柴,抹布,其余的在我们的实验室里都具备了。来到实验室,桌子等用具都摆放得很整齐。“同学们,请各就各位,去到自己的座位!”老师在讲台上说。我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今天,我们做的实验是:雨的形成”“请同学们看看实验器材,看行不行说出他们的名字。”我看看桌面的器材,对对实验器材纸,这个铁做的架子应该就是铁架台吧,这个用铁做的网,上面盖了一层石棉的应该就是石棉网。还有这个,木做的像夹衣服的应该就是试管架。这个被子应该就是烧杯!还有一个玻璃片。还有最后一个这个像灯一样,还有水的应该就是酒精灯。诶?我还漏了一个,这个脸盆大的玻璃盆里面装的也是实验器材:必不可少的水呀!讲好了实验器材,老师又开始说:“嗯,想必大家都说完了,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个实验的具体步骤!”老师拿起了她旁边的一张纸。我也拿起了我的实验纸,认真的瞧瞧。哦,我明白啦!要先装配好实验装置。我都想马上开始做啦,可是,老师还没下命令给做呢!我只好可望而不可即。“第一个步骤是:装配好实验装置!同学们请看老师!然后跟着我做”我朝老师看去,只见老师用手将铁架台推到中间,再在铁架台上放上石棉网,石棉网上放烧杯。我也学着津津有味的做了起来。步骤一个不拉。哈哈,已经有模有样啦。“然后,我们来点燃酒精灯。”老师从火柴盒里拿出了一根火柴,在盒边上潇洒的一滑,火柴头就立即着火了。我最怕的就是点火柴……我也学着拿起火柴,准备滑,但是,我总会想:我会不会被烧伤?哼,死就死这回了,我下定决心要点火柴了!学着老师的模样,我也点好了火柴。我点好酒精灯了,我的手也完好无损,太好咯!然后,我和老师一样,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的下面。然后,用试管架架起玻璃片。放在烧杯口上方。过了好一会儿,我架起玻璃片放在水的上方时,要有水珠掉下来才算实验成功。可是,我实验的那滴水呀,在玻璃片的边上死都不肯下来!可把我憋急了!我一跺脚,干脆把玻璃片摇啊摇,也不见水珠掉下来。我旁边的朋友提醒我说:“你再把玻璃片放在烧杯放在烧杯上烧烧。”“哦”我见这个办法不错,又试了试。我又等啊等的。过了好一会儿,大家都做好了,我还没做好,我一急,又夹起玻璃片放在水盆上等他的水珠掉下来。还好这次水珠给我面子,终于掉了下来。我成功啦,我成功啦,哦耶!我又收拾好实验器材,这一节实验风波,也算是结束了。我笑嘻嘻的走出实验室。实验真好玩,它让我学到好多好多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一次有趣的尝试_1000字尝试就像是一个个脚印,只有一次次的尝试,一个个的脚印,才能踏出一条大道,引你走向成功。然而,尝试也有丰富的一面:有的会让你念念不忘;有的会让你胆战心惊;也有的会让你受益匪浅……那天,妈妈似乎成心喜欢与我作对似的,左挑毛病右筛问题。我望着山一样高的作业,听着妈妈狮子王一般的“咆哮”,终于按捺不住,吼了一句:“您能不能不在家里摆家长的高傲架子呀?!一会儿我就成‘聋王’了。真是的,你们大人就会冲我们小孩发脾气,我真想当个大人。”妈妈听了,就止了“河东狮吼”,说:“没问题,今天我当女儿,你当妈妈,如何?”我欣然“拍案”:“成交!”我开始写作业。刚刚写了一个字,就听到妈妈“傲娇”的声音:“我要喝水!”我皱皱眉,拿着水杯倒了杯凉水,递给妈妈。结果刚踏出大屋半步,就听见妈妈大声的抗议:“水太凉了,我要喝温的!”我心想:“唉,怎么这么烦呐?”但是还是加了些热水进去,再递给妈妈。我迅速离开“是非之地”,回到房间里写作业。正读英语读得津津有味之时,蓦然听见妈妈娇滴滴的声音:“我要冰棍!”天呐,这难道是我平时的作为?我疑惑、恼怒地打开冰箱,抽出一根冰棍,玩了个“空中接力”-----把冰棍扔过去,妈妈拖着“笨重”的身躯,接住了冰棍。作业的“奏鸣曲”还在进行中,但我的思绪已经被扯得七零八落了。正向上帝祷告、求佛祖发慈悲的我又听见了妈妈的声音:“我要吃零食。”转头瞄去,妈妈像个孩子似的,看着极没营养的喜剧片哈哈大笑。我心中的火炉里,99%的火焰已经纯青了,似乎再差一秒,那团火就会从七窍喷涌而出。“太过分了!”我嘟囔着,极不情愿地“奉献”出零食。妈妈什么都没听到,她在手舞足蹈地看电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妈妈最让我无法忍耐的要求----倒洗脚水。此刻我已经非常“入戏”了:我写作业已经很累了,她怎么还提那么多要求啊!?所以我忍不住满腔怒火,让它们以直线形式排出:“不要再提那些无理取闹的事,您就不能歇歇嘴啊!”这时,妈妈与我突然都不说话了,我们俩大眼瞪小眼,都哑然失笑了。现实生活中的妈妈是多么像我“演”的那样啊,而妈妈也“演出”了我平时撒娇和任性的小模样。在尝试了这次有趣的“角色互换”后,我了解到:许多时候,家长看似对孩子生气,实际上是因为自己身体疲劳,或工作上的压力才导致脾气火爆。而我作为孩子确实也有许多任性和不懂事的地方。这真是一次有趣的,也是难忘的尝试,它让我与妈妈的心贴得更近。六年级:温福华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00字 六年级
-
有趣的实验“杯子里装满水,贴上纸片,然后把整个杯子倒过来,水会冲下来吗?”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们分成了两派,我坚持纸是贴在杯子上。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我急切地回到家中,抓起桌上的一张用过的纸,冲进厨房,拿出一个玻璃杯,倒满半杯水,按上草稿纸,翻过来,只待那关键的一刻——“啪”,纸和水一起掉下,重重地摔在水池里。我诧异地瞪大眼睛,失落地看着这个与自己设想的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很不甘心。也许是实验器材的问题?我仔细检查手中的杯子,没有问题啊,再看看水池中躺着的纸,会不会是因为我用的是一张旧纸呢?于是,我拿了一张新的A4纸,重复着一样的步骤,还是失败了,我很气馁,难道我的观点是错的,纸真的不能贴在上面?此时一直默不作声的妈妈提醒我:“你的纸和杯口之间还有缝隙呢!”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再次取出一张白纸,这次,可不敢再疏忽了。我把纸盖在杯口上,拧了几下,让它们贴合得严丝密缝,然后小心翼翼地按紧,慢慢地将杯口倾下,忐忑不安地松开手,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白纸紧紧地吸在杯口上!一秒、两秒、三秒……三十秒……两分钟……“耶!我成功了!”我激动地向妈妈展示手里的杰作。这次,白纸似乎变成了一个十足的“硬汉”,紧抱着水杯不松手,直到水浸透了它,才依依不舍地与水杯分别,随后,“啪”得一声连同半杯水一起掉到了水池里。为什么纸会被水杯吸着那么长时间不掉下来呢?原来这是压强在“捣乱”。水杯在翻转过来的瞬间排掉了杯内的空气,杯底变成了真空,杯中水的压强把纸往下压,而空气的压强又把纸往上托,由于空气的压强比水的压强大,所以纸就吸在杯子上了。过了一会,水浸透了纸,空气进入杯内,里面的压强大于外面的压强,纸自然就掉落下来。既然纸被水浸湿后,才会掉落,那么,不能被水浸湿的物品是不是一直会吸着杯子呢?想到这里,我连忙去找了一张薄的塑料片,兴奋地重复着前面的实验步骤,当我松开手,随着“哗啦”一声响,塑料片和水一股脑地掉了下来。望着一片狼藉的水池,我非常困惑,怎么和猜想的不一样?我捡起塑料片,研究了一会,突然一拍脑门,想明白了:塑料片太光滑了,与杯口的摩擦力太小,它们两个无法紧密地合起来,空气仍然会钻进杯子里,杯内的压强始终大于杯外的,所以,塑料片实验失败了。我又想到,以前每次看妈妈开密封罐头时,都会先用工具把瓶盖撬一下,听到“咝”的一声,然后再一拧盖子,轻而易举地打开了罐头。原来,这和我今天做的的实验是一个道理,都是压强的“小戏法”。通过这次有趣的实验,不仅让我懂得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重要性,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只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就会有新的发现。1000字 六年级
-
有趣的班会_1000字星期一,在我们团小六(2)班举行了一场主题班会——“关于网络用语的利与弊”。同学们都做了充分准备,开始大家还是有些害羞,在老师的鼓励下,大家跃跃欲试,而且讲得很有道理。我和赵龙雨同学的《百家讲坛》也很幽默地诠释了“网络用语”的意思和它的利与弊。从同学们的演讲中,我也分析出了网络用语的几个出处。1.贴吧、论坛等网络社交网站用语。比如“斑竹”指版主,副版主为“板斧”,“菜鸟”指电脑水平较低的人。2.汉语谐音造成的词语。如“大虾”——大侠的谐音,指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友。3.“借代”而形成的词语。如“沙发”指第一个回帖的人,“椅子”指第二个回帖的人,“板凳”指第三个回帖的人。4.中文缩写形成的词组。DD指东西,GG指男生,MM指女生。5.英文缩写形成的词语。“I服了U”意思是我服了你,“CU”意思再见,“IC”意思我看见了。6.音译形成的词语。“撒有拉拉”意思再见,“3Q”意思谢谢你,“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每样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观察角度不同,诠释的观念也不同。网络用语的利在于:1.方便,快捷。网络用语使我们说话语言简洁,传达速度快包容信息量大,麻烦地解释一大堆。2.时髦,新潮。网络用语,网络用语,大部分来自网络专属用语,把这种语言带入平时的说话聊天中,使人感到十足的新鲜感,幽默风趣,也是交际时的常用语言。3.安全,有保障。武侠小说里的暗语通常是特别难解的,网络语言也是,有时也有听不懂的,所以用来作“暗号”也是比较有保障的。有“利”就有“弊”,网络用语的弊在于:1.恶搞性太强,也包含了不少不文明词语,在骂人的时候会有人经常用到,但是觉得很没有素质,不文明,所以请慎用。2.作业老师看不懂。在学生作业上那些不知所云的文字,就是我们在网络聊天中常用到的网络用语,将它运用到作业中,年轻点的老师还看得懂,年纪大一点的老师就只能画一个大叉了,所以请不要在作业中常用网络用语。3.考试当中不可用。2007年高考考纲规定,语文不考繁难字,运用生造的网络语言可能会被扣分。所以,不可以在考试中运用网络用语。4.可能是对母语的污染。有人对网络用语嗤之以鼻,认为网络用语污染了汉语言的纯洁,不应该使用网络语言。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用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清楚的认识到网络用语的利与弊,果断使用网络用语,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安徽马鞍山金家庄区团结街小学六年级:夏心怡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